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教育工委主任、党组书记、局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供大家参考。
市教育工委主任、党组书记、局长在2020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体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四中***以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系统回顾总结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动员全市教育体育系统抢抓一体化发展新机遇,谋划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布局,奋力争当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的“开路先锋”。下面,我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局党组、局长室讲3个方面的意见。
一、抢抓发展机遇、凝聚思想共识,坚决扛起办好人民满意现代化教育历史重任
去年,省市县各级教育大会相继召开,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出台了系列文件,对教育新一轮发展做出了系统谋划。全市教育体育系统要抓住契机,提高站位,以昂扬的精神、卓越的追求、担当的勇气、改革的智慧,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教育的发展方位问题。新的定位是“全方位融入、全方位对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当“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根据省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规划,在2035年前还将拟建第二通道、、、等4条过道。一体化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目前,局豪华邮轮、合金、科创园、钢铁等一大批重特大项目成功落户。面对多重机遇叠加下的城市板块重构、重特大项目带来的产业质态巨变以及跨江融合争当开路先锋的目标定位,我们的机遇在哪里,我们的责任在哪里,我们的担当在哪里?一个城市发展的过程,往往就是教育资源布局调整、重新优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布局调整经验反复证明,机遇具有窗口期,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面对机遇,教育要站位于“国家一体化战略”和“跨江融合”的大背景下,重新谋划教育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的办学方位,进一步做好教育资源配置、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提升在全市中心工作中的要素贡献率,努力把教育打造成“集聚人口、吸引人才、服务产业、汇集资源”的强力磁场,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无愧于“教育之乡、教育强市”的自强之问。
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人的发展方向问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根本性问题,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也是一切教育行为出发的原点,容不得丝毫含糊。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站在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擘画的新起点上,把“立德铸魂、全面育人”作为全年工作主题,就是要求大家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行,坚定不移以立德树人统领全部工作,永远瞄准航向。必须更加深刻认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牢固树立辩证统一思维、全面系统观念。社会发展到今天,各项改革推进到今天,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再靠应试教育“一招鲜”赢得人生的压倒性优势,我们的学校也不可能再靠“单打一”甩开追兵、超越标兵,我们的教育更不可能再靠“只顾分数不及其它”就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更加深刻认识到,从“育人为本”到“立德为先”,从“四育并重”到“五育并举”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也是制胜未来、赢得主动的唯一正确道路。教育发展到今天、新教育实验深耕到今天,我们有实力、更要有定力迎接挑战、迎难而上,决不能因为一时的短视行为、功利诉求,就无视教育规律、违背教育原理、畸化教育评价,以致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最迫切的是要解决好教育的治理方式问题。党的***四中***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创造性回答了高水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必须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必须更加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最大制度优势,只有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更加深刻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必须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扬优补短,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更加深刻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切实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自觉对标对表,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切实以制度优势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聚焦目标任务、矢志决战决胜,奋力开创立德铸魂全面育人崭新局面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市委巡察、人大评议的全面整改,实现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必须牢牢树立起“收官”的强烈意识。
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四中***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精神,抢抓一体化发展新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围绕“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目标任务,聚焦“立德铸魂、全面育人”工作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争当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的开路先锋。
(一)构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培养体系,立学生成长之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命题,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六个方面下功夫”,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提出了系统要求。要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育人以德,将“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强化核心价值的有效引领,注重党的领导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各种优良品质的养成,建立班级悬挂国旗、每周面向国旗宣誓与重大活动奏唱国歌制度,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强化德育课程的有效支撑,把新教育十大行动与德育课程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新德育微课程群建设,举办新德育研讨开放周活动,推动“每月一事”全学段贯通发展。通过组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实施思政课跨学段“手拉手”备课制度,打通学段区隔,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发展态势。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思政基因,强化思政德育与课堂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申报确立一批学科德育基地学校。突出实践育人功效,坚持以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快形成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德育新范式。深化家庭教育提升工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单列开评德育带头人、德育骨干和德育新秀,激励优秀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
二是授人以智,将“关键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正确认识智育的地位和作用,跳出分数看智育。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分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六个改过来”的目标,创设丈量教育、丈量学生、丈量业绩的新“标尺”。认真贯彻教育部《减负三十条》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着力加强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建立完善作业审批制度,鼓励学校探索“无作业日”改革。注重综合性、过程性、自我性、写实性等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继续做好“五好学生”评比。坚持以新教育“晨诵午读”课程为依托,继续实施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计划,举办“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写展评等活动,用一本本经典好书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在大量阅读、系统阅读、深度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升素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将实验教学作为学科教学的基本规范,进一步完善实验操作考查方法,创新开展学生科技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课程不止于课堂、学习不止于教室。
三是强健以体,将“身心健康”列入刚性要求。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开齐开足体育健康课、保证校园体育百分百锻炼等要求落到实处。适度提高体育练习、大课间活动体能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季度监测报告等制度,不断提升学生体质水平。大力推进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程,鼓励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1小时制度。继续做好1+x、校园足球等专项体育建设,不断培育学校体育特色项目。高度关注学生,特别是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加强心理监测和干预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心理调适,既磨炼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的动力,也磨炼学生“体面且有尊严地输”的意志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心理健康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为学生提供常态、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服务。
四是浸润以美,将“审美素养”融入成长基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建立课堂教学、课后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推进机制,严格实施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和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丰富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社团活动,着力让每位学生学会至项艺术技能。大力拓展美育文化载体,鼓励学校因地制宜研发以山歌、民歌、红木雕刻、沈绣、古琴、布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注重发挥校园环境的渗透熏陶作用,通过场景场所的绿化、文化、美化,达到以美怡情、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效果。组织开展“第二届新教育国际艺术教育节”“市第十五届新教育艺术节”等艺术展演活动,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等艺术社团的培育工作,在丰富的美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积淀受益一生的艺术素养。
五是实践以劳,将“奋斗精神”深耕厚植于心。******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动教育”列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去年又把劳动教育列入深化改革的具体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和实践意义。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快建立“资源丰富、模式多样、家校联动、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技术教育、工程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劳动教育+学科”融合课程教学模式,制定家庭教育劳动清单,举办新教育科技嘉年华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习惯、尊重劳动。落实《中小学研学旅行行动指南》要求,统筹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内外、课内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不断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二)站稳为党为国全面育人根本立场,立教师发展之魂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的根本使命,要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按照“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筑牢师德之魂、夯实专业之本,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抓重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实施师德涵养工程,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落实教育、管理、考核、监督于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清正教风”。从严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加大对教师有偿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从严整治教师公然贬低、辱骂、侮辱学生的师德失范行为或采用冷漠、轻视、孤立、放纵、疏远等方式对待学生的“冷暴力”行为。落实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制度,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发挥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廉政教育中心等资源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市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树立一批师德典型,评选表彰一批“四有好教师团队”、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最美乡村教师等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依法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切实解决不敢管、不愿管和过度管问题,妥善处理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二是激发教师发展内驱攀高点。创新教师研训模式,提供菜单式选学服务,满足教师多样化培训需求,强化实践性培训,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创建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所,市级所。实施《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研制出台市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探索构建区域教师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校长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和学校治理中的能力。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加快推进青年教师成长、中年教师素养再提升、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加强特级教师后备班、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特色专项培训,新增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卓越教师不少于名,培养市教坛新秀以上优秀教育人才不少于名,培养集团(高中、共同体)骨干教师不少于名。继续实施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完善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发挥名校长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构建校长成长共同体,推行新任校长“师徒结对帮带”,促进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是深化管理机制改革破难点。深化学前教育共同体、义务教育管理集团、高中校际联盟、职教集团等办学机制改革,优化岗位集中统筹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为集团(高中、共同体)赋权增能,做到权责明确,激发集团(高中、共同体)的办学活力。针对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日益严重的趋势,积极探索城区义务教育集团内总校与分校区从起始年级开始学生统一分班、教师统一配置、质量统一考核,推动集团内教师均衡配置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教职工编制管理方式,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用于保障城乡教师交流及新办学校、师生比特别紧张、学科结构矛盾严重、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的学校编制需求。严格执行教学工作量标准,加大严重超编学校教师交流力度,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积极引导教师向师资特别紧张的学校流动。进一步加大教师薪酬待遇保障力度,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机制,优化绩效考核分配改革方案,打破校际、教职工之间绩效分配的“大锅饭”,完善“薪随事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奖励机制,真正激发广大教师热心从教的内生动力。认真落实*********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全面清理精简各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实行目录清单制,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统整精简相关报表填写,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坚决杜绝各类商业app进入校园,从根本上卸下学校和教师肩上的“无限责任枷锁”,让学校静心办学,让教师潜心育人。
四是围绕乡村教育振兴祛痛点。乡村教育的振兴关键在教师。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完善“三个一”帮扶机制考核方案,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局面。优化名师工作室考核办法,把乡村教师培养作为工作室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名师工作室成员定期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工作室乡村教师占比,确保市级名师工作室中乡村教师成员不低于。充分发挥高中联盟、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幼教共同体机制优势,推动校长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实施“1+n”组团交流精准帮扶机制。继续实施《新教育种子教师行动计划》,发挥新教育榜样教师培塑营和种子教师培育站的孵化作用,为乡村学校培养新教育种子教师名。对师资紧缺的乡村学校在教师招聘中要优先保障,建立新教师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新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学习期满的须回原乡村学校任教不少于年。继续实施“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近五年退休的优秀教师到师资紧缺的乡村学校助教。
(三)创新课程课堂全面育人落实路径,立核心素养之魂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在课堂、支撑在课程,要继续深化理想课堂、卓越课程建设,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作为主线,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作为主抓手,形成具有区域特质和校本特色的卓越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课堂在育人方式变革中的核心作用。
一是完善卓越课程体系,推动“资源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深入研究《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按照2020年全市中小学全面建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目标要求,进一步推进高中课程基地、初中质量提升、小学特色文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以及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建设。建立特色课程共享合作机制。加快课程资源中心建设,推动形成区域精品课程图谱,不断放大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逐步由“资源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高中学段要率先探索省级课程基地面向全市开放,搭建开放式特色课程、参与式主题课程、体验式社会实践课程、互动式交流课程、网络式融媒体课程“五位一体”课程平台,实现区域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让学生在课程基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学习“多选”成为一种常态,让教师教学“多元”成为一种状态,让学科之间“贯通”成为一种时态,全方位推动育人方式变革。课程研发要注重学段贯通。课程研发与实施要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学段特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突出上下衔接、融通联动。学前教育聚焦“游戏化”,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不断优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小学聚焦“优质化”,以课程变革撬动学校品质提升,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初中聚焦“特色化”,实施初中质量提升计划,凝练学校文化内核,形成一校一品的文化特色。高中聚焦“品质化”,主动适应中高考制度改革,加强对学生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发展指导,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聚焦“多元化”,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突出实践技能课程,努力培养一批“能工巧匠”。特殊教育聚焦“融合化”,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个别化教育需求,深入推进适合教育,促进普特融合。社区教育聚焦“公益化”,深化成人教育职能转型,放大社区教育中心品牌,共享教育资源,开展公益培训活动。建立课程体系建设专项督查机制,既评价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规定课程落实完成情况,也考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情况,出具“量校定制”的反馈意见。
二是完善理想课堂生态,推动“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型。要始终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解决目前存在的课业负担过重、课堂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大力推进课堂革命。以课堂“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真实转变为目标,推进“自主先学、合作助学、踊跃展学、以练促学”的课堂常态化建设,将课堂革命行动深入推进至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堂、每一位教师,打造相互转化、互联互生的教学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思考的主体,让学习真实发生。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要进一步抓细抓实备课管理,修订完善教师备课规范,明确目标要求,引导教师基于发展学科素养、学生能力提升进行教学设计。建立健全过程性评价机制,完善“观课、议课、磨课”机制,通过行政听课、同组听课、常规检查、案例分析等手段,强化制度引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探索信息化引领教育改革路径。搭建教学研究平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教材的纵深研究,将课程问题设计与教学方法及信息手段高度融合,将信息技术元素融入“导—学—教—练—思”课堂教学诸环节,加快网络管理平台的应用,用大数据引领课堂精准变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撑。搭建网络研修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推进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对薄弱学校的传帮带,推动形成以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格局。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领航杯系列师生竞赛”、中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大比武等活动,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加速器”,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引擎”,从而实现“互联网+教育”的优质供给、有效供给、精准供给。
三是完善教育科研范式,推动“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型。坚持以“研究、指导、服务”为理念,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手段,进一步改进教育科研的方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研科研工作的两个文件精神,完善教师研修中心、集团学科工作室、校教研组三级教科研体系,努力打造成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课程改革的中心和教学服务的中心。充分发挥教科研活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打造研究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加强研修员队伍建设,建立研修员选聘制、任期制、目标考核制,切实解决研修员队伍年龄老化的问题。科研方向突出”融”。推进教育科研与立德树人、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领域的融合,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基于区域、基于学校、基于课堂所面临的真实问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展开务实的行动研究。促进教科研进课堂的方式转型,形成“课题+课堂+课程”三课融合的范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管理突出“精”。以精品课题建设引领课题研究的规范、务实与创新,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的内涵与质量。做好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和网络管理,出一批在全国、省叫得响的教科研成果。科研样式突出“微”。凸显草根研究的生长性,激发教师从事研究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继续大力推进微课题研究力度,推广“口子小、立项快、研究实、接地气、受众广、成效快”的经验,使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教科研在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中提升品质。
(四)完善优质协调全面育人发展机制,立文化品质之魂
基础教育涉及的群体量大面广,关涉全市人民切身利益,关乎群众切肤之痛。要着力推动办学品质提升,实现优质协调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一是学前教育要聚焦优质普惠。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意见》,加快形成以公办为主、非营利民办为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优质普惠规范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做好幼儿园、幼儿园的改扩建工作,启用江城幼儿园,完成所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装修工程。积极推动港新区、临江新区民办薄弱园的回购工作以及海港幼儿园等所幼儿园的省优创建,力争全市省优质幼儿园占比保持在以上。深化学前教育集团和幼教共同体建设,完善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办园行为监测指导机制,整体推进集团共同体的文化建设、品牌创建和管理创新。继续做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用好《幼儿园新教育行动操作手册》,赋予课程游戏化更多活动内涵。加强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多渠道创办普惠优质的保教机构、社区托幼中心,有序推进社区托幼与民办托幼服务协调发展。
二是义务教育要聚焦优质均衡。全力做好省、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创建工作,坚持“以创促建”工作原则,按照省优创建的项指标要求,实施“一项一策”限期达标计划,加大短板弱项整改攻坚力度,着力破解制约达标创优的堵点难点。深入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品质提升工程,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在资金保障、师资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启动农村学校新教育实验“1+n”深耕行动,通过一项新教育行动项目的深入实施,带动农村学校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持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力争再创所“新优质学校”。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大班额大校额销号计划,完成海兴小学前期筹建工作,开工建设北部新城小学、海南小学食堂,继续推进仁恒学校、海南中学食堂、能仁中学食堂三个续建项目,确保如期交付。大力推进各学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提高随班就读水平,抬高公平底板。
三是普高教育要聚焦优质特色。2020年是省高考模式新旧过渡之年,要认真研究“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定位,着力推动新高考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取消考试大纲背景下的选考科目教学能力建设,确保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平稳发展,继续领跑。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积极探索推进高品质高中建设的实施路径,全面对标找差,着力提升整体品质。中学要按规划建设方案全力推进“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其它五所高中要加强内涵建设,为争创省高品质特色高中做好准备工作。实验学校要总结四星创建的经验,争创高品质示范高中;第一中学要加快省四星级高中创建步伐;证大中学要大力推动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包场中学要积极探索特色化高中办学路径;四甲中学要围绕分层多样,创新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大力推进中学综合楼、实验学校体育馆、第一中学校园校舍、包场中学功能场所的新建加固项目,积极谋划证大中学扩建工程,确保在各项创建工作中实现软件、硬件齐头并进。
四是职社教育要聚焦优质多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省领航计划建设工程,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工场建设进程,全力做好省现代化实训基地、省现代化专业群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职教集团改革,瞄准“3+3”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方向,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大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合作力度,形成“产业引领专业、专业促进产业”的发展格局,全力为培养一批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精神,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治理长效机制,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社区教育督查范围,强化日常管理。出台《校外培训机构星级评估管理办法》,落实多部门联合执法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办学方向、课程设置、教师资质、广告宣传、财务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督。积极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健全主体自治和行业自律功能。
三、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制度推进,全力推动全面育人保障体系更加定型
(一)坚定党的领导根本制度优势,形成干事创业强合力
党的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最大优势,必须坚决维护党***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
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向党看齐向心力。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摆在首位,进一步凝心聚力、固本塑魂。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党员干部、校长教师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内核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完善教育体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落实机制,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实施教育体育系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工程,持续深入开展“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担当”系列教育活动,用好“学习强国”资源平台,切实增强广大校长教师的政治敏感性,做到明辨是非,明了制度程序,掌握行为规范,培育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逐级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包括责任、管理、分析研判、督查报告、责任追究等在内的相关制度,完善外教课程、外聘人士报告讲座管理和校本教材的审议审核制度,确保意识形态领域政治安全。
二是以组织建设为基石,锻造实干担当凝聚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严格执行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按照《市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系统“党建领航、书记领责、党员领路、教育领先”工程实施意见》要求,持续开展学校支部规范化建设,确保今年全面完成合格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创新“党建+n”融合发展新机制,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着重抓好“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学科带头人培养选拔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将有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积极探索“一校一品”党建工作特色化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以“书记领办党建项目”为抓手,开展教育体育系统“党建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三好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凝聚亮点特色,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教育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
三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从严管党治党执行力。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大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提振精气神,整治‘庸懒散慢拖’”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不作为、慢作为、虚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完善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以及纠治“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整治教师参与赌博、非法金融活动和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不正之风。从“践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高度,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主动担当作为,用过硬的行动回答好新时代的“发展之问”。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督查力度,深入开展学校廉政风险点排查,强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面支持纪检组监督执纪工作,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坚决从重从快处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进一步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全面提升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充分展示“大系统、大服务、大作为、大争先”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确立现代教育治理制度导向,实现品质提升加速度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必然要求治理体系、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不断发展。
一是发挥教育督导职责,以制度促落实。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制度优势,建立完善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督导体系。坚持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结合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高质量发展考核、教育现代化监测等重点工作,加大督政力度,积极推动区镇党委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确保各项教育重大政策落到实处。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突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违规办学、违规从教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十三五”期间出台的各项计划开展专项督导。加强教育结构性与过程性质量监测,开展好发展性督导示范校的评比展示活动,力争达到以导促督、以评促建的效果。
二是加强现代学校建设,以制度强治理。坚持以章程为统领,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原则,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的作用,严格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制度,不断健全学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年级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学校—中心—学科”三级扁平化管理的学校内部治理模式,试行“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线制”管理模式,“中心制领导下的学科+年级管理”模式、“行政班与学科班并存”的选课走班管理模式,尝试建立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等管理新机制。健全师生权益保障机制,配套完善师生权责清单、违规惩戒条例、合理诉求表达申诉等相关规章制度,推行重大事项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做到以用法治手段处理纠纷、维护权益、规范行为、惩处乱象。
三是落实各类整改任务,以制度补短板。2019年全市教育体育系统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接受的各类检查多、创建多、考评多,大家都能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取得不凡的成果。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年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各项问题的整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找根源,从行动上找差距,从制度上找短板,切实承担起整改落实责任。既要打好“攻坚战”,对于整改不够彻底的,要继续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整改到位;也要打好“持久战”,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要加强跟踪管理,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力度不松、温度不降,切实巩固整改成效。既要在治标上下功夫,对于个性问题立行立改;更要在治本上不放松,针对共性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找出体制机制方面的病灶,从根源上堵住滋生问题的漏洞,形成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彰显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营造教育发展好环境
过去一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发展,环境很重要。要守牢底线,时刻关注和解决好每一个可能影响师生利益、办学环境和公平正义的问题,适应变局挑战、维护稳定大局、扛起安全责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再出发、再发力创造最好环境。
一是要与时间赛跑,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安全稳定工作关键是要树牢时间意识和危机意识,抓住问题隐而未发的“空窗期”“发酵期”,未雨绸缪、防范未然。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继续实施校园安防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校园与校车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齐抓共管、标本兼职,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回头看工作,坚决遏制“校园贷”、“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发生。加强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继续推进“市长安学校先进校”创建工作。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师生参加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健全学校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师生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按照******市委政法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打击非访缠访闹访以及反复越级上访行为的公告》,切实做好维稳工作,推进教育体育系统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深化诉访分离;加大信访案件的协调力度,全力化解积案。
二是要与效能较真,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绩效运行和预算“双监控”,实现预算绩效全流程、常态化管控。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提升省级阳光食堂平台实施水平,坚决禁止劣质商品低价中标进入校园,不断提高学校食堂的社会满意度。根据《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学校小卖部、超市进行全面整顿,非寄宿制中小学、幼儿园原则上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小卖部、超市,已经设置的,要逐步退出。开展学校食堂运行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设施设备采购维护等方面的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坚持应用导向,加强对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等教育装备的使用绩效评估,建立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完善调配机制,力争教育投入发挥最大效能。全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进一步规范资助标准和认定程序,坚决纠正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审核把关不严问题,守住教育公平底线。
三是要与媒体为友,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完善宣传考核制度,强化“行风热线”“12345政务热线”、微信公众号发布、教育网站管理的日常管理。加大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局层面和学校层面要分别有计划地推出“美丽教师”“美丽学生”“卓越团队”以及“身边好党员”等系列评比展示,形成教育宣传的“大江大河”和“涓涓细流”,更加鲜明地把教育的声音传播好,把教体系统的主流形象展示好。大量事例表明,不善于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不主动回应诉求,就会“被误解”。在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同时,要严守法律底线和纪律红线,加强互联网阵地建设和网络舆论管控力度,全面开展各类微信群、qq群排查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师网络行为,做到不编不传不信各类谣言,不参与各种不当网络活动。对于屡劝不改、执迷不悟的,坚决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教育风清气正良好生态。
四是要与社会融合,发挥教体合力效能。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年底前体育中心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行政村健身广场提档升级工程全面完成,逐步推进市区健身步道智能化建设,改善群众健身体验。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和管理工作。完善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公益的功能。建立社会体育回归支持教育发展机制,推动适宜的社会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进入校园,丰富学校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校选聘社会体育教练员、运动员到学校兼职指导,与社会体育团体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办好各类体育运动俱乐部。健全城乡居民健身体系,开展广场舞、太极拳、自行车等全民健身交流展示活动,承办中国足协u系列比赛,举办全国青少年门球邀请赛以及各种球类、棋类比赛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健身浓郁氛围。密切与各区镇部门、群团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级关工委、老教协、老科协、老体协等社会组织的功能,形成推动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让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坚定意志破浪前行,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实干态度砥砺奋进,扎实推动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争当“强富美高”新开路先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教育 党组 工委 市教育工委主任 党组书记 局长在2020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副局长讲话2020年 2020年教育工作会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