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十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看特长,健康成长的心理,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自从孩子董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得礼貌,对一些做法能简单的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姥姥来家里,女儿拿出她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可能老人都特别疼孩子,当时确实巧克力也只够家里人分的,她姥姥说:姥姥不吃,留着给蒙蒙下次吃。我当时就批评了妈的观点,小孩给你东西吃就一定要吃,要不养成习惯,她觉得反正给你也不吃,等她大了也不会懂得孝顺老人了。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还是孩子四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市区,我和老婆坐了两个位置,我抱着小孩,后来上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人,因为我们坐后面,老人站在前面,再加上我抱着女儿就没有让座,可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爸爸,你怎么不给老爷爷让座啊,你不是说
看到年纪大的要让座的么?我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高兴——我女儿董事了。我就告诉女儿,你让妈妈抱着,爸爸刚才没看到,现在就给老爷爷让座!
三、增强孩子的专注性,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在高。我也给孩子买了许多玩具,但孩子到现在对她所有的玩具都是最爱,因为每个玩具上都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爱,她经常要拿出来看一看,哪个是爸爸买的,哪个是妈妈买的。每次看完,都要自己整理好放回原处。有一次在她姥姥家,她姥姥摘了好多嫩嫩的豆子,要剥掉壳做稀饭,我女儿也要剥,妈才剥一点就去别人家了,结果我女儿一个人全部剥完。我抱着女儿表扬了她,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这才是好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给孩子独立,我还得了个残忍的称号,那还是孩子刚刚学着走路,每次摔倒,我都要求女儿自己爬起来,然后还告诉她,自己摔倒的一定要自己爬起来,现在我可以拉你,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来拉你呢。后来看着女儿摔得膝盖上留着血,眼睛里噙着泪水告诉我,爸爸,我下次走路会小心的!心里既有心疼又有欣慰。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鼓励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她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
侧面启发她、引导她,激发他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她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我一直相信,现在我们欺骗孩子一次,孩子将来就会欺骗你一百次。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她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
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希望能通过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看特长,健康成长的心理,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自从孩子董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得礼貌,对一些做法能简单的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姥姥来家里,女儿拿出她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可能老人都特别疼孩子,当时确实巧克力也只够家里人分的,她姥姥说:姥姥不吃,留着给蒙蒙下次吃。我当时就批评了妈的观点,小孩给你东西吃就一定要吃,要不养成习惯,她觉得反正给你也不吃,等她大了也不会懂得孝顺老人了。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还是孩子四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市区,我和老婆坐了两个位置,我抱着小孩,后来上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人,因为我们坐后面,老人站在前面,再加上我抱着女儿就没有让座,可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爸爸,你怎么不给老爷爷让座啊,你不是说
看到年纪大的要让座的么?我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高兴——我女儿董事了。我就告诉女儿,你让妈妈抱着,爸爸刚才没看到,现在就给老爷爷让座!
三、增强孩子的专注性,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在高。我也给孩子买了许多玩具,但孩子到现在对她所有的玩具都是最爱,因为每个玩具上都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爱,她经常要拿出来看一看,哪个是爸爸买的,哪个是妈妈买的。每次看完,都要自己整理好放回原处。有一次在她姥姥家,她姥姥摘了好多嫩嫩的豆子,要剥掉壳做稀饭,我女儿也要剥,妈才剥一点就去别人家了,结果我女儿一个人全部剥完。我抱着女儿表扬了她,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这才是好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给孩子独立,我还得了个残忍的称号,那还是孩子刚刚学着走路,每次摔倒,我都要求女儿自己爬起来,然后还告诉她,自己摔倒的一定要自己爬起来,现在我可以拉你,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来拉你呢。后来看着女儿摔得膝盖上留着血,眼睛里噙着泪水告诉我,爸爸,我下次走路会小心的!心里既有心疼又有欣慰。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鼓励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她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
侧面启发她、引导她,激发他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她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我一直相信,现在我们欺骗孩子一次,孩子将来就会欺骗你一百次。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她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
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希望能通过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
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孩子,比不良情绪更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它
在一段时间内我家经常会出现这一幕,早上女儿起床总是磨磨蹭蹭,我多次喊,一次比一次声音大,她愈加动作慢,甚至哭哭啼啼,我想她的心情一定很差,这种坏情绪很快感染了我,心里急着上班,孩子上学又不能误,渐渐焦躁不安了。这是相当不美好的事情,于是我痛定思痛,控制自己想要发火,柔声说:咱们比赛吧,我来叠被子收拾东西你来穿衣服,看谁更快?她很开心和我比赛,尤其是赢了我。没有奖励她也很开心,看着她快速地穿衣,甚至还会想坏点子拖慢我的速度,我觉得坏情绪会传染,好情绪也同样是。那段时间的我常处在抑郁、彷徨和焦虑中,家里人多少也会被影响。让家人从情绪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的最好办法,就是认清自己,改变自己。
原来情绪本没有好坏,处理情绪的办法却一定是有好有坏。处理得好,家长省心,还能做孩子一辈子的支持力量;处理不好,亲子疏远,给孩子身心带来伤害的同时,孩子情商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父母首先要明白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情绪,没有谁能快乐永伴身边,当情绪低落、痛苦悲伤时,做父母的最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让孩子懂得不良心情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要太过于忧虑和忧虑,不要把它幻想得多么严峻。
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呢?首先最应该做的是,给孩子倾诉的机会,了解孩子心中到底有什么烦恼,及时和他们沟通。
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事,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我不愿意写作业。妈妈劝了又哄,哄了又劝,我还是不愿意写。她的耐心也到极限了,很生气,把我锁在房间里,不写完不准出来。我越发委屈,还有被抛弃的委屈,可我只能撕心裂肺地哭,用尽力气去拉门,却还是出不去。结果就是我一边嚎啕大哭一遍写作业,作业写完了,本子也哭湿了。其实那天我不愿意写作业,只是因为想吃牛奶味的雪糕,她本来答应我吃了雪糕再写作业的。可是妈妈忘记了这事,只当我是胡闹,变成了她越凶我就越闹。假如,大人愿意听一听孩子的话,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复杂。
同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情,先表达对他们的了解,给予同情和安慰,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给孩子供给心理支撑和协助。例如,自己的玩具丢了,也许在父母看来,不算个事儿,但在孩子看来,是个天大的事情。因此父母教育孩子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其次,孩子在遇到失利或波折呈现不良心情时,家长应予以重视,问一问“孩子你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工作吗?能够给我讲一讲吗?”暗示孩子你不是一个人在作战,爸妈是你坚强的后盾。引导孩子将事由或心中的感触说出来。这样有利于了解孩子的意见,孩子在倾吐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的心情表达能力,并释放了不良心情。
在孩子心情好时,爸爸妈妈应该充沛与其讲道理,让孩子认识到烦恼有之,不要因自已一时烦恼的,便认为自己最不幸自暴自弃,而应认真寻找烦恼的根源,积极想办法摆脱。告诉他们要懂得控制心情,不良心情能够发泄,但是不能对亲人和爸爸妈妈形成感情上的损伤。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她们学着自己释放坏情绪。给他们一个具体的空间,比如,孩子气愤时,给他/她一个枕头,供其发泄怨气;找一个安静角落让他大吼几声、自言自语;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游戏,进行运动等适度发泄一下,心情自然就会好转。如果孩子不愿意跟自己说,可鼓励孩子向同学、朋友倾吐自己的抑郁,求得帮助。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儿童教育专家讲座,受益匪浅。
李教授讲的主题是“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1、期望家长教育意识觉醒,承担好教育子女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而非他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遵循自然成长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非千篇一律,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要去效仿别人,也不要急于求成。
2、跟老师沟通、配合、协作、共同育人。
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找到问题原因,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家长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不管家长有多忙,都要和老师保持好沟通,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老师、学校配合的越好,教育会越成功。
3、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成长。
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语言、行为、心理等全方面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每天对孩子保持微笑,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快乐的情绪会让孩子形成健全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完善的人格。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让孩子越来越充满自信。
听完教授的讲座,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做的太少,远远不够,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们要不断改变、不断提高,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现在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而实际上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真正有效的是抓孩子的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当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着收获成功,这是关鸿羽教授8月1日在由齐鲁晚报现代教育工作室和济南南洋学校联合举办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关鸿羽授教育专题报告会上提出的观点。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
关教授讲,所谓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一个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养成教育很有利于孩子成长、成人。叶圣陶就认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一般都存在着“六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客观上找。关教授讲,他们调查发现,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期在小学一、二年级
在孩子成长教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训练,把孩子惯得不像样,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树,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又使劲卡,反倒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关教授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也出不了大格。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据关教授介绍,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养成教育要一致
关教授在会上强调,教育学生要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还要求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前后矛盾。经研究证明:以学校为龙头,学校主动和家庭、社会相联系,从而建立的教育网络是比较好的模式。
在学校里,学校内部必须一致,可以定期召开“年级教导会议”、“班级教导会议”,在会上把所有任课教师统一起来,共同研究学生的情况,提出统一要求。在家里,很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后,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
家庭和学校之间也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谈谈孩子的学习、思想生活等,要有意识的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有些家长虽然在这方面也付出了不少精力,但收效甚微,有时还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关教授认为,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比如说要培养孩子仔细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就要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要知道养成教育是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
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总下不了狠心,孩子一求饶,一掉眼泪,这边心就软了。但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才能养成好习惯。
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可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游戏性等。
需要配合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言教法、身教法,但不管怎样,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坚持。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一晃小孩入学已一年了,自己也做了一年的学生家长。回想过去的一年时光,有许多经验和体会,经整理有如下心得,愿与大家共享,也请各位老师和其他家长指正。
一、要领会和坚决地执行学校和老师的要求
既然选择了学校教育,就要充分地相信学校。因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和方法都是经过有关部门地论证和测评。它对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应当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举例说明: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不同年级要求阅读课外书籍。起初不得其解,刚上一年级就要求阅读七、八本课外书籍,是否过多、过早?小孩未必能读、能懂?后与老师沟通才得知其目的有二,一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因为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果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10—20分钟的习惯,其将受益终身。二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词。因为课本上的文字毕竟有限,而且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孩子都能掌握。那么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会让他们认识更多的生字,提高识字量。通过阅读好的短文和散文,也能让孩子积累词汇。丰富其词汇量,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又如,学校要求孩子背诵《弟子规》,并要求在课前朗读。起先也很不能理解,认为有跟风之嫌。事后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其作用显著。它不仅让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让自己对做人有了重新地领悟,可以说是多益之举。
因此,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首先要领,然后要坚决地执行。
二、积极主动与老师和孩子沟通
各科老师都会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见面作自我介绍,并将沟通方式告知家长,建立起沟通平台。那么家长就应当利用好这一平台,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所谓要积极主动,是因为各科老师都担任几个班的教学工作,确实很忙也很辛苦。做了一年的学生家长,这点深有体会。在家辅导一个小孩有时都身心疲惫,就可以想像老师要管理几十个学生的辛苦程度。因此,老师难免有忽视或遗忘的角落,这就要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主动与老师沟通,可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和见面等诸多方式,但个人认为利用接送孩子以见面沟通的方式为最好。因为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与你沟通。还有就是当着孩子的面是更佳,因为老师的表扬对他们是巨大的鼓舞,老师的批评对他们也是有力的鞭策。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很重要。现在孩子正处在成长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家长就应当随时随地知晓孩子的动向。可以利用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多与他们沟通。问一问学校组织了什么活动没有啊?班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没有啊?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必要时也便与老师交流意见。同样与孩子的沟通也要积极主动,有时孩子是你不问他不说,有时甚至你问他都不说。因为孩子一般是不太会主动与家长沟通,这就需要家长积极主动地与孩子沟通。
三、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好的法宝,因此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个人以为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做作业开始。建议: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先让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如文具、书籍,包括入厕、喝水等。总之,在开始做作业以后,凡是与学习无关的"事一律不允许。其次,是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要让他们养成拖拉的习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必须让他们收“摊子”。由于没有完成作业,老师第二天自然会“收拾”他们,有过几次,他们自然就晓得“利害”。请相信老师的批评比家长的催促和“咆哮”作用大n倍!另外,在检查作业和签字方面,家长只需检查其是否完成就ok了!“对”与“错”让老师去批改,因为这样老师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哪些已经掌握,哪些掌握的不好,才能有的放矢发地指正。家长签字也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把关”,没有读就签“未读”,要求读三遍的只读了两遍,就只能签两遍,这样下次他们就不敢“偷工减料”或“短斤少两”了,这也是培养孩子讲诚信的一种方式。同时,建议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能尽量地陪陪他们,一是一年级时题目中有些字他们还不认识,老师的作业要求他们也不清楚,可以讲给他们听一下。二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试想孩子在做作业,家长们在看电视和聊天,他们怎么可能安心学习?不如家长也拿起一本书或一份报纸,在旁边学习一下,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方式。
总之,好的学习习惯靠培养,好的学习氛围靠营造。以上是自己一年来当学生家长的一些心得。
在一年的经历中,有辛劳、有痛苦、有喜悦、有快乐,套用一句“名言”——痛并快乐着!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现在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而实际上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真正有效的是抓孩子的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当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着收获成功,这是关鸿羽教授8月1日在由齐鲁晚报现代教育工作室和济南南洋学校联合举办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关鸿羽授教育专题报告会上提出的观点。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
关教授讲,所谓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一个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养成教育很有利于孩子成长、成人。叶圣陶就认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一般都存在着“六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客观上找。关教授讲,他们调查发现,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期在小学一、二年级
在孩子成长教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训练,把孩子惯得不像样,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树,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又使劲卡,反倒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关教授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也出不了大格。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据关教授介绍,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养成教育要一致
关教授在会上强调,教育学生要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还要求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前后矛盾。经研究证明:以学校为龙头,学校主动和家庭、社会相联系,从而建立的教育网络是比较好的模式。
在学校里,学校内部必须一致,可以定期召开“年级教导会议”、“班级教导会议”,在会上把所有任课教师统一起来,共同研究学生的情况,提出统一要求。在家里,很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后,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
家庭和学校之间也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谈谈孩子的学习、思想生活等,要有意识的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有些家长虽然在这方面也付出了不少精力,但收效甚微,有时还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关教授认为,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比如说要培养孩子仔细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就要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要知道养成教育是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
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总下不了狠心,孩子一求饶,一掉眼泪,这边心就软了。但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才能养成好习惯。
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可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游戏性等。
需要配合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言教法、身教法,但不管怎样,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坚持。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九
家长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家长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角色——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
谁都知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严父的角色——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朋友的角色——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
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家长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家长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家长,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篇十
家长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家长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角色——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
谁都知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严父的角色——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朋友的角色——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
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家长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家长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家长,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