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完整版】

时间:2022-09-29 08:20:04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在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完整版】

今天我们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五中、******精神和省、市***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面学习领会*********关于农业农村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围绕“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党的***五中、******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日臻完善,共同形成了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早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就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执政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生动体现了质朴睿智的发展阶段论、生态系统论、民生福祉论和综合治理论,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开启了当代中国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我们必须深入践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主动调控、善于扬弃,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更有作为,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二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底线思维。*********X年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四个不能”,既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是农村改革不可逾越的底线。我们必须以“四个不能”为准则,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为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三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一重要论述,切中了“三农”问题要害,抓住了强农兴农根本,必将带来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我们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总抓手,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实现农业供给由“量”到“质”的历史性跃升。

四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在党的***五中、******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鲜明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标定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突出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核心动力,明晰了“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重要抓手,创新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明确了“培养造就‘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保证。这一重要战略,根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契合新时代城乡要素流动的新趋势,事关全面小康的目标达成,事关共同富裕的承诺兑现。我们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市和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党的***五中、******报告中鲜明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乡村振兴中“桥和船”的重大问题,为我们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路径指引。我们必须站在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关于农业农村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真挚的“三农”情怀,是对我国农村历史变迁进程的深刻洞察,是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我国农村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理论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自觉践行、坚定贯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深学透、真学真懂、入脑入心。要全面对照、全面检视、全面看齐,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把*********的“三农”思想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和阶段特征,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新路径

察势者智,驭势者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跨入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标志性趋势性的新特征。面向新时代立足新阶段顺应新特征,我们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历史眼光,观照国内外理论范式和实践经验,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轨迹、时代特征和内在规律,因时而谋、顺势而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X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一)深刻认识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态势。X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关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形成了四种主流理论范式:以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为代表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形态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建立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以美国建筑学家赖特为代表的广亩城市理论,主张把城市分散在地区性农业网络上,建设“城市分散于广亩大地、人人拥有一片自然”的“广亩城市”;以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为代表的有机疏散理论,主张将城市功能分散于合理发展区域,形成城乡均衡发展、互动方便的城乡区域均质体;以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为代表的区域城市理论,主张将中心城市资源向卫星城市有机疏解,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区域统一体。

伴随城乡关系理论不断演进,世界各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实践探索:英国推动“城乡规划立法”促进全域统筹型发展,发挥《城乡规划法》及配套规划指导书的强制管束作用,构建形成“空间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美国推动“都市化村镇建设”促进城乡共生型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建设景观优美、环境优雅、设施齐备的“都市化村镇”,构建了中心城市与村镇协调互动发展的城镇体系;法国推动“农村改革”促进综合型发展,开展夯实农业地区工业基础、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领土整治”,形成了农工商融合互促、城乡功能均衡布局的综合发展格局;日本推动“造町运动”促进反哺型发展,聚焦“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引导城市优质资源要素反哺农村,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生活品质整体提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先发地区也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北京“工农协作”模式,通过鼓励兴办工农联营企业,推动多层次、多渠道的城乡产业横向合作,形成城乡经济协作网络。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通过规划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杭州“中心镇引领”模式,通过加快中心镇功能集成,鼓励农民进入中心镇投资兴业、安居入户,提升城乡一体化综合实现度。

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演进和发展实践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必将引发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农村将在未来城乡体系中处于“联城带乡”的基础单元,由功能单一、脱离城市的边缘地带,转变为承接城区功能、延伸城市形态的广阔腹地;农业将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处于“接二连三”的关键环节,由保障生存、形态单一、模式粗放的传统产业,转变为跨界融合、技术引领、品牌生成的现代产业;农民将在未来社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创造”的平等地位,由基于制度安排、依附土地价值的社会身份,转变为遵循经济规律、还原市场价值的社会职业。

(二)综合研判X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特征。蜀地兴农,自古如是。千百年来,以开人类治水之先河的都江堰无坝引水工程为标志,X兴农有术、敢为人先的基因一直延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X年以土地承包经营为标志,启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原X地区金鱼公社在全国率先“包产到组”,随后全面推开“双包到户”,农业生产力从“一大二公”的高度集中统一经营中解放出来。X年以“市带县”为标志,推动行政体制改革。X与原X地区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打破了市搞工业、县搞农业的传统格局,为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创造了条件。

X年以启动免征农业税试点为标志,推动分配制度改革。X比全国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X年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标志,推动统筹城乡改革。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等“六个一体化”,率先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改革,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X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阶段性突破: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聚焦“优绿特强新”,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安全,成为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效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探索形成“农业共营制”等新型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超过X%。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初步构建全域覆盖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创新发展,X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X亿元、乡村旅游总收入X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探索形成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体制机制,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X个、新农村综合体X个。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完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持政策,X年以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X%,城乡居民收入比由X:X降至X:X。

站在新时代的重要节点,X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功能布局为引导的城乡统筹格局加快构建,全域规划对城乡功能的统筹作用日益增强,城乡功能区域分割形态逐步打破,城乡融合互动发展不断加速。以融合裂变为特征的新兴业态加快孕育,农业科技、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相互作用,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三次产业“裂变—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要素供给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权能和流转政策不断完善,城乡要素流动的自由度持续提升,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活力不断迸发。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市场逐步放开,社会力量提供的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构建。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形成,新型经济主体和社会组织进入农村,农村传统熟人社会格局正被打破,管理服务体系加速重构,村民自治机制更趋完善。这些新趋势新特征,给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主动顺应,牢牢把握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动权。

(三)科学明晰X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方向。新时代标定新方位,

新思想指引新未来。谋划和推动X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党的***五中、******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尊重规律、改革创新,坚持综合配套、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坚持农民主体、惠农富农,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重点要把握好五个着力方向。

一要更加注重顺应城乡融合要求完善现代城乡规划体系。坚持以精准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打破城乡规划的行政藩篱,建立健全“多规合一”、有机衔接的全域规划体系。重点要按照“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的思路,依托产业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形成以特色镇(街区)为中心、多个新型社区和林盘聚落环绕分布的“一心多点”网络化组团式布局,构建“多个主体功能区+特色镇(街区)+新型社区(林盘聚落)”三级城镇体系,塑造历史文脉、经济流向、绿色廊道、产业分布交互融合的空间结构,形成主体功能明确、区块有机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二要更加注重提升宜居宜业品质优化城乡功能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落实“十字方针”,分区分向确定主体功能定位,强化区域间和城乡间功能统筹,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探索城乡生态资源互补共享模式,加快构建均质分布、平等共享的城乡生活网络和景观协调、自然演替的城乡生态系统,逐步打破城乡功能区域分割形态,形成“乡村里的都市”发展格局,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三要更加注重推进全域景观化重塑新型城乡形态。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做足“水林田”三篇文章,在滨水沿山轴线塑造“山水田园道”的X水乡格局,在千里沃野营造“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的X西平原美景,在丘陵地区打造“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变幻多彩”的秀美大地景观,构建“产田相融、城田相融、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形态,重现“X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

四要更加注重产业协同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围绕农业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坚持改革创新建立科学系统的农业制度体系,坚持开放包容建立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开放体系,坚持政策引导建立有序流动的要素供给体系,坚持市场运作建立经济高效的农业价值体系,坚持产业跨界建立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要素配置更加开放、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协调、产业高端、绿色循环、主体多元、供给高效、功能复合的农业生态圈。

五要更加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坚定不移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机制、转形态,引导各级干部深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内涵的认识,增强解决不均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紧迫感。高度重视农耕文化的继承发展,增强职业农民的身份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持续改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政策导向和运营效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要以新型社区为载体,推动乡村面貌、自然环境等有形要素和文化特色、价值观念等无形要素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加快构建村(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型农民等有机统一、协同配合的生活共同体,形成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证、德治为支撑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聚焦聚力重大工程和重点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X落地落实

战略指引方向,目标引领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国家战略布局,也是一项繁重的复杂系统工程。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今天印发给大家讨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确立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五年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五项重点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强调,重大工程是“定海神针”,立梁架柱,筑牢基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样离不开重大工程的坚实支撑。我们要通过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工程,尽快把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让人民群众看得到乡村的变化、感受得到发展的温度。

一是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长期以来,规划编制重城市轻农村、城乡规划衔接不紧密,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规划为引领,坚持“多规合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把规划落实到每一寸土地上。各区(市)县要主动担当编制全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重任,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提升乡村规划的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能力,引导城乡有机融合、共享发展。

二是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加快特色镇(街区)建设,有利于打破城乡圈层结构,进一步疏解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区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发展。要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和城镇体系,选择重要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枢纽、重要交通功能节点、有基础的建制镇等,采取“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街区)+林盘+景区”“特色镇(街区)+林盘+产业园”等模式,以“西控”区域为重点,规划建设X个规模在X-X平方公里的特色镇(街区),引导资金向特色镇(街区)流动、产业向特色镇(街区)集聚、人口向特色镇(街区)转移,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复合、形态独特、连城带村的特色镇(街区)。

三是实施X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X西林盘是X文化、X平原农耕文明和X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必须倍加珍惜、大力保护。要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X文化为内核,加强外部风貌塑造和内部功能提升,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X西林盘整理、保护、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系统规划打造一批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X西林盘,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努力使X西林盘成为X旅游的靓丽名片、展示X文化的地理标识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到X年,全面完成X个X西林盘整治任务。

四是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带给城市物质财富的同时,高速度高强度开发也使美丽的X之国伤痕累累,X西风貌在消失、自然肌理被分割。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必须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载体,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为主要抓手,以航空走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为重点,全面开展大地景观再造工程。要以生态修复和节约集约用地为目标,推进全域增绿添彩、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风貌改造、特色镇建设和X西林盘整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分区域统筹编制大地景观规划和重点区域整治实施方案,重现X之国壮美秀丽的景色,找回归乡游子的儿时记忆。

五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优良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X农村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人文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增强人口吸附力,有利于促进农商文旅结合,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提升农家乐整体水平,持续推进治水、治土、治霾、增绿和“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行动,加快建设X绿道体系,努力实现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园。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水平,让城里人羡慕向往乡村生活,促进城乡人口双向合理有序流动。

六是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品牌传导理念、体现价值、主导市场、决定未来,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要彻底改变农产品以粗加工形态进入市场的弊端,提高品牌运营的意识,加强对农产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大力推进品牌创造、品牌输出和品牌营销,充分运用会展之都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更高水平规划建设农博会,持续提升X源品牌影响力。要以品牌整合资源、运作市场,打造更多农业“品牌梦工厂”,把X建设成为农业品牌的设计之城、以品牌运作资源的农产品集散之城。

七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的一场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的集聚和人口知识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大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程,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一大批有经营头脑、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构建乡村人才建设长期规划,鼓励支持区(市)县与各校各院系各企业共建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基地,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规划、文创、设计、金融、旅游、策划、营销品牌等高端人才,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投资企业落户新型社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努力把传统村庄打造成活力迸发的人才俱乐部。

八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的核心问题,事关城乡融合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要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巩固提升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依法保护农民财产权益,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民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引导农民采取农村产权入股、租赁、托管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经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引导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带动农民融入产业链各环节,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延伸增值收益。着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鼓励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发展代种代耕代养等新兴服务业,广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鼓励农民参与X西林盘、田园综合体、特色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从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发展中充分持续长期受益。着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全面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耕地保护资金、农业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九是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农耕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源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赋予更多现代文化的内涵。要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X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大力传承农耕文明、发展X文化,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创建,积极开展“三美四好”示范村建设,推动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立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让文明乡风滋养美丽农村。扩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活动室、村史馆、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等建设,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乡村每个角落。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城乡文艺结对机制,扶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进村”,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角。

十是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特大城市治理重在基层基础、重在城乡社区,必须着力补齐短板、优化服务,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要大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供给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医联体”“区域教育联盟”建设,深化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培育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打造X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加快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乡村社区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选优配强社区“带头人”,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健全社区党组织、村民议事会和物业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多方协商机制,构建议事决策、服务执行、评议监督、矛盾调处等多方协调平台,推动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二)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改革是乡村振

兴的根本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聚焦体制机制顽疾、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突出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五项重点改革”。

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是*********交给X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X作为首位城市,理应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要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优化农村产业体系。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农产品物流、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调优、调高、调精农业生产结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发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为重点优化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广“农业共营制”,着力完善创新链,支持创新联盟、研发平台、交易平台建设和校企联合攻关、成果孵化输出;着力优化供应链,健全集农技推广、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品牌营销、金融保险、质量安全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以提高资源匹配度为重点优化农业经济地理。立足资源禀赋、生态底蕴和比较优势,以“十字方针”为导向,科学布局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构建农业生态圈。大力推进产镇、产村融合发展,与特色镇建设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以产业支撑特色、以特色提升产业。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激发资源要素活力。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稳定农户预期收益、增强投资业主信心,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农村。扎实抓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依法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宅基地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有效路径,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效开发和优化利用,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深入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民主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保障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利,规范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进集体资产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机制,以“一个交易平台、四级服务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域覆盖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促进产权合法有序流转和严格依法保护。推动X农交所与省内市州统一联网,加强与西南省市对接合作,瞄准“一带一路”、紧盯行业标杆、突出政策创新、注重交融联动,努力打造区域性农村要素交易中心、专业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综合性农业农村改革平台、特色性农村产权金融平台。

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相对缓慢,功能发育不完备,导致农村长期处于资金失血和贫血状态,必须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打通金融血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要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为重点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坚持以创新破题普惠金融,鼓励发展新型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在农村延伸经营网点,推广应用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服务方式,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大政策性担保力度,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服务“三农”的中小型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公平性和可得性。以创新金融产品为抓手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推行经济林木、农产品仓单等抵质押金融产品,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凭资格证书信用贷款,推广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等创新型涉农保险品种,鼓励发行企业债、“双创”债、“绿色”债和私募债等直接融资产品。以建设“农贷通”等平台为载体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贷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农村产权担保、收储、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农村金融、产权交易、农村电商“三站合一”模式,健全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深入开展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定工作,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防止非法集资下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四是深化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要以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推进改革。政治效益体现在公共产品供给要传导党的执政理念和政府的战略导向,经济效益体现在公共产品生产必须以最小化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社会效益体现在公共产品生产服务要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认同感。各级党委政府要摒弃惯性思维和习惯做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要转方式,推动财政投入方式改革,把财政性投入以股份、基金、购买服务、担保、贴息等方式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有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到村到户,激发和提升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微观市场主体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结构,聚焦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不均衡不充分的重点领域,突出带动示范效应,着力补齐短板,加大财政资金向科技创新、品牌营销、创业孵化和农村电商等农商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投入。建平台,以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为主要依托,联合社会资本,整合涉农领域资金,组成联合投资体;引导科研、品牌、营销、精深加工、文旅等共同推动片区开发、资源整合,为农民转变职业身份和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创造条件。

五是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新阶段给传统的乡村组织架构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跨界融合深度改变了农村经济形态,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加速趋势日益明显,改革现有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势在必行。要减少管理层级,遵循特大城市发展的社会规律,遵循乡村社会变迁的自然规律,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依法稳妥有序开展联村并村、拆乡并镇、乡改街办,逐步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扁平高效的城乡管理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遵循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构建以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管理新体制,探索建立“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模式,对功能区进行统筹规划建设、统筹环境营造、统筹产业布局,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行政跨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转变管理职能,强化以区(市)县和主体功能区为主体组织经济工作,推进乡镇(街道)转职能、转方式,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等职能,促进职能下移、重心下沉,提升服务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的能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分离,让集体经济组织专注发展,让自治组织专注社区治理。

四、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推动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要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本领。围绕转理念、提能力、改方式,练好各级干部领导“三农”工作的过硬本领。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从全球视野和区域视角分析X农业农村发展的定位和路径,主动改变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就X谈发展的思维惯性,深化区域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产业生态圈、现代社区治理等理念认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在更加广阔的市场运作配置资源。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融合、社会保障融合、社区形态融合的现代化城乡融合新形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办法、法治办法、典型引路办法、制度创新办法推动工作,特别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重塑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改进“三农”工作的评价考核方式,推动农业农村科学健康发展。持续加强学习提能。深入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规律和特征,系统学习农村政策和法律,找准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学习借鉴德国工业小镇、以色列科技农业、台湾精细农业等先进经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要健全农村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机制,改进村(社区)党组织运行方式和治理模式,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服务半径。坚持以自治为基础。积极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作用,健全农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多方协商机制,实现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以法治为保证。加快构建农村社区发展治理地方性法规体系,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提升农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纵深推进“大联动

微治理”,实行农村社区民警实岗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日常管理水平。坚持以德治为支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把X文化融入农村社区建设全过程,培养推选一批“新乡贤”,鼓励友善公益的志愿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乐观包容的良好社区氛围。

三要建强农村干部人才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对“三农”工作队伍提出的重要要求。要培养有情怀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农村干部人才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大家深刻认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神圣使命、光明前景,带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沉热爱和炽热情怀,自觉投身、自觉扎根、自觉服务“三农”事业,在新时代农村的广阔天地干出一番事业。造就懂专业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人才专业化建设,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需要的乡村规划师、科技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品牌营运师和农业供应链人才,不断夯实人才支撑。建设有创造力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千村万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功能区和新兴企业挂职锻炼,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先进基层干部,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劲头”。

四要有效组织动员群众。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要善于运用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把群众力量凝聚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来。要以美好愿景感召群众。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市委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集中体现。要结合***五中、******精神宣讲,把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给群众讲清楚,把国家、X和X发展的美好愿景给群众描绘好,用共同梦想引领人、感召人、凝聚人。以共建共享发动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创新成果分享机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到发展思路从群众中来、发展过程让群众参与、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以为民服务凝聚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骨子里把群众当亲人,切实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既满怀深情尽力解决,又立足实际量力回应,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同志们,乡村振兴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发展全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廓清思路、科学求实,改革创新、精准作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X中心城市提供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大会上 城乡 振兴 在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乡村振兴战略 建立健全城乡 以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