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八大报告十大新亮点,供大家参考。
十八大报告十大新亮点
一、 “科学发展观”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实现了 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提出,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次飞跃成果实现了三次与时俱进, 一是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是确立“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四个自 觉” , 即: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更加自 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更加自 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 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 , 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 制度是“根本保障” ,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此次写入党的报告,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
报告还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 创造、 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 因此全党要坚定“道路自 信、 理论自 信、 制度自 信” ,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近平指出: 党的十八大主题, 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 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 4 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
提出和确定这样的主题, 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十分紧要。
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这个主题, 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涉及这个问题的主要就是第一、 二点。
三、 全面小康社会:
从“建设” 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的表述不同。
从“建设” 到“建成” , 一字之变, 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 党
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建设” 是过程, “建成” 是结果。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 这一战略目 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
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 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 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四、 提出“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的论述中提出: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人们注意到,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 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 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权利。
”
强调“更公平” , 是“以人为本” 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五、 首次提出 “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 10 年翻番
为确保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 标, 十八大报告提出:
“实现国内生产总和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 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 , 即:
居民收人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 从十六大提出“2020 年国內生产总值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 , 到十七大提出"2020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 . 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不难发现,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 完善, 目标更高, 标准更严。
双指标同步提出, 体现了明确的政策导向。
这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
这也意味着城乡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 广大百姓可以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收益。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 十六大以来, 年均经济增速超过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9. 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8. 1%, 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这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值得指出的是,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背景下, 放在全球来看, 中国未来如能保持 7%左右的增速其实并不低, 甚至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会保持“一枝独秀” 的态势。
而 7%左右的居民收入增速, 速度虽不高, 但其着力点在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十二五” 规划中已将年均经济增速预期指标设定为 7%, 将城乡 居民人均增长预期指标提升至 7%以上。
“这两个翻一番指标和其他指标, 构成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 标的一个有机整体, 总体更加完善, 更加科学, 勾勒出一个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
六、 总体布局:
由“四位一体” 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 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 , 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18 大报告指出:
“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 “建设美丽中国” , 体现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理念。
七、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 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 还提出建设“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杜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形势的发展、 事业的开拓、 人民的期待, 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同时提出了“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五位一体” 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如果说,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自然界的自 我净化, 那么, 反腐倡廉建设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八、 新理念的提炼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多个新理念。
比如在谈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时, 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 分别从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即:
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自 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 提出“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 然、 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谈到社会建设的时候, 提出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的理念。
在谈到国际关系的时候, 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精神” 等等。
九、 新目标的提出
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 十六大、 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在十八大报告中, 我们又看到了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提出的多个新目标。
比如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 提出了 建设“美丽中国” 、 “海洋强国” 的目标; 谈到文化建设的时候, 提出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目标; 在谈到经济建设的时候, 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 工农互惠、 城乡 一体的新型工农、 城乡 关系” 。
这些新的发展目 标, 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新期待, 更体现了执政党的胸怀理想、 与时俱进。
十、 强调以制度建设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话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 指出: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 更加充分, 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
报告提出一连串“更加” :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报告强调:
“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 “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报告中富有新意的改革措施或提法有: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代表比例, 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深入进行专题协商、 对口协商、 界别协商、 提案办理协商。
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徇私枉法。
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等。
.
“四自能力” 与“三型” 目标 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四自能力” , 即“增强自我净化、 自 我完善、 自 我革新、 自 我提高能力” , 并提出“建设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的“三型” 目标。
十八大报告用“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诚信、 友善” 24 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初步概括。
这一概括, 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优秀成果, 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这是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
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 首次提出了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目标要求。“建设美丽中国” 的理念, 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 体现了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 是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
报告提出要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 地绿、 水净的美好家园, 为“美丽中国” 建设勾勒了一个美好蓝图。
“美丽中国” 重在建设。
报告强调,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思想观念上,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 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在方针政策上,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 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在根本途径上, 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
推荐访问:十八大报告十大新亮点 十大 新亮点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