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报告】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精选推荐】

时间:2023-04-19 13:30:07 整改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各位代表:现将呼兰区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5年,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报告】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财政报告】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精选推荐】


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
财政预算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呼兰区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建设强区,振兴呼兰”主题目标,认真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控作用,保全局、增收入、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财政预算任务,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0088万元(其中利民开发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385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增长10.6%。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571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1%,增长12.3%。上划中央“四税”收入254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2.4%,增长15%;地方级收入34605万元,增长7.5%,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170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0.2%;省、市各项补助收入27177万元;上年结转1784万元。全年收入合计63566万元,财政支出61826万元(开发区财政支出17164万元),上解支出368万元,全区支出合计62194万元,滚存137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370万元(省市专项结转1370万元),净结余2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地方级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工商税收完成27654万元;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收入1229万元;罚没、行政性收费及其他收入1658万元;专项收入1163万元;基金收入2901万元。 

地方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教育支出12341万元,增长3%;医疗卫生支出3461万元,增长10.7%;行政管理费支出3960万元,下降3.1%;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3103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财税审计统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3587万元,下降2.4%;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325万元,增长0.9%;科技三项费用支出563万元,占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1.1%;公检法司支出2828万元,增长9.8%;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 2065万元,增长34.8%;社会保障支出3872万元,增长63.9%;城市维护费支出2237万元(其中城市建设维护税收入1472万元,争取省、市支持资金765万元);专项支出1236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支出850万元);基金支出3143万元。 

为确保年初预算任务的全面完成,全区财政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预算管理,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尤其是财政局一班人以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紧紧围绕强区建设这个主题,不断创新财政工作思路,用足用活撤县建区各项优惠政策,多层面、多渠道强化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探索开辟财政增收的新途径,全年争取中央和省市各类资金比上年增加13576 万元,为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财政支撑作用。 

(一)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严格执行全部免征农业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5627万元,人均减负130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3186万元,人均增收73.6元。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落实危房改造资金955万元,教学设备资金116万元,有效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投入畜禽防疫灭病专项资金27万元,提高了农村畜禽疫病疾病防治水平。积极向省、市争取支农专项资金1357万元,其中: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170万元,支持黑龙江正大、哈工大玉米淀粉糖等省级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农业综合开发470万元,扶持了长岭青贮玉米饲料基地和许堡节水灌溉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围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防汛、抗旱打井、供水改造等投入717万元,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 

(二)积极推进财源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编制《呼兰区“十一五”财源建设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我区财源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财源建设项目库。制定出台《呼兰区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对新办企业和乡镇、街道异地引资实行税收分成;争取省市招商引资补助奖励资金35万元,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资金152万元,调动了各部门、各单位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同时,抢抓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历史机遇,筹集并轨资金9769万元,保证了全区国有企业并轨工作顺利实施。按照90%的企业启动改制程序的要求,对全区80户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完成77户企业改制工作,涉及改制人员12331人、离退休人员4208人。结合区情实际,坚持壮大主体财源,涵养后续财源,开辟新兴财源,把财源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上,努力构筑多元化、效益型财源新格局。争取省、市财政贷款贴息、技改资金406万元,扶持三联药业、名目药业、天宏药业等6户财源骨干企业扩张规模,为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三)加大预算管理力度,满足重点公共支出需要。强化财政预算管理,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大局、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全年安排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5800万元,做到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安排社保资金3872 万元,民政优抚资金2065 万元,提高了社会保障和救济水平;投入通乡公路、哈肇路和市政建设资金2128万元,维修老城区主干街路10条,建成白色路面中巷路12条,新建公厕6座,铺设光明路、西环路等街路给排水管线5480米,在西岗公园辟建了健身区;加快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财政投入6149万元,完成第二排水系统、第二给水厂等项目工程,扩建了学院路、长青大街等4条主路。随着重点工程建设投入的增加,新老城区的硬件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推进政府采购改革,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全年完成采购额408万元,节支率5%;国库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年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共支出4675笔,支付总额 4984 万元,拒付不合理支出29笔,节约资金85万元,节约率1.7%;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试编工作取得预期效果;乡村财政财务管理方式改革顺利启动,制定了《呼兰区乡镇财政实行“乡财乡用区监管”实施办法》,完善《呼兰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五)强化财政监管机制,进一步整顿规范财经秩序。认真开展会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加强会计人员集中培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监督,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对2004年度财政拨付的企业解困资金,乡镇、街道办事处转移支付资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基建工程预、决算审查工作,审结区疾病防治中心、一中艺体馆、环保局综合楼等24个基建项目,评审总额3114万元,核减资金589万元,核减率18.9%。通过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活动,堵塞了财政收支漏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潜在风险,主要是硬性增支因素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欠税漏税与违反财经纪律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节约支出、杜绝浪费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6年财政预算安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强区建设的重要一年。财政工作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减收增支的巨大压力。从有利方面看:一是国家加紧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省政府强力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我区作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主要承接地,具备了对接哈市“退二进三”、梯次转移的基础和优势,为我区进一步拓展财源建设发展空间创造了条件;二是随着哈市开发战略取向北移,江北开发建设将掀起新一轮高潮,我区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加之坚实的产业基础形成的后发潜能,将使呼兰成为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不断为呼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注入新的活力;三是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束缚得到有效破解,负重前行的局面将有所缓解,必将带动区级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从不利方面看:一是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近1300万元;二是财政供养人员薪金和“三条保障线”标准不断提高,硬性支出不断增加;三是国企改制并轨后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再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四是财政历史负债已进入偿还高峰期,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此外,国家还将陆续出台一些减收增支政策,这些都成为我区财政增收减支的制约因素,使财政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 

基于对上述形势的分析,根据2006年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的原则,不断优化调整支出结构,保障公共支出需要;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稳步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抓好财源建设;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2006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是:全口径财政收入66100万元,增长10%;地方级财政收入38068万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4874万元,增长10%。依据收支平衡的原则,财政总支出安排为58137万元。 

地方级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是:工商税收30782万元,增长11.3%;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收入1050万元;罚没、行政性收费、其他收入1767万元;专项收入1275万元;基金收入3194万元。 

地方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科技三项费用630万元,占一般预算总支出的1.2%;教育支出12850万元,增长6.8%;行政管理费4150万元,增长5.1%;医疗卫生支出3190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1331万元,公检法司支出2770万元,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2062万元,社会福利救济费和社保支出1970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分别增长3%、2%、5%、2%和2%;城市维护费1980万元;财税审计统计等部门事业费3810万元,增长5.4%;专项支出1615万元;基金支出3589万元。 

为保证完成全年预算任务,2006年将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机遇,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以深化国企改制为重点,加快国有资本重组步伐,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挖掘潜在财源。二是大力支持民营财源骨干企业,根据省、市财源建设专项资金调整后的使用方向,做好民营财源骨干企业基本财务信息的调查工作,争取担保扶持,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支持民营财源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壮大主体财源。三是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依托利民开发区、东北亚科技园和虚拟开发区,集中力量招大商、引大资、建设大项目,积极培育新兴后续财源。四是在壮大电力、食品、医药、冶金等主导优势产业的同时,支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拓展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刺激和拉动城乡消费,加速形成多元化的财政增收格局。 

(二)依法加强财税征管,确保收入稳定增长。加强财政收入执行情况的动态分析和检查,适时调整工作重点,着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在保证原有税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税收潜力,堵塞各种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和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偷、逃、漏、抗税行为,努力增加税收收入。加大商品房销售环节的契税征缴力度,减少契税流失。加强各项罚没收入、规费收入以及按相关政策组织的其它收入的征缴工作,力争超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按照勤俭节约办事业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弹性支出。一是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社保、抚恤全发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保证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努力适应公共事业发展建设的需要。三是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和财政支出“越位”问题,进一步减轻财政负担。四是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大力压缩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弹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二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规范区直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加大部门预算执行检查监督力度,增强预算执行刚性。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规范采购程序和运行规程,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增加工程类、服务类采购项目,提高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减少资金使用浪费,以节支促增收。 

(五)强化财政监管职能,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一是加大《会计法》执法检查力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完善财政系统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涵盖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三是加强预算单位的财政监督管理,明确财政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监察部门监督责任,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的财政监督工作落实机制。四是加强对专项资金、基金和大宗支出的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杜绝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效净化财经环境。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拼搏,求真务实,提高效能,全面完成财政预算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哈市强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财政 报告 财政预算 【财政报告】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