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报告】2010年市国土资源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19 11:00:08 整改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2010年国土资源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政府: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以“双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土报告】2010年市国土资源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国土报告】2010年市国土资源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


2010年国土资源工

作情况的报告


市政府: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以“双保工程”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新理念、转变作风,积极推进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市国土资源2010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提高国土资源保障水平

圆满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拓展和科学布局我市土地利用空间,在修编中注重加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等规划的有机无缝衔接,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龙头”作用和控制性、指导性、操作性。截止目前,历时八年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全面完成。其中,市级规划已通过审查待国务院批准,县、乡两级规划已全部获得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我市进入了新的土地利用周期,用地空间得到拓展,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为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用地空间和资源要素保障。

积极争取和用足用好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国家下达我市计划指标3.42万亩(与2009年基本持平)。针对国家取消我省折抵指标管理方式、用地空间大幅压缩、土地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的情况,我市多次进京赴省向上汇报争取,额外追加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计划指标2780亩,工作奖励指标1700亩,共计指标3.87万亩。根据原规划空间制约和部分县(市、区)耕地占补平衡不足的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指标管理方式,坚持“项目储备、有保有压”,实施项目管理与指标管理并重、指标切块下达和市级统筹兼顾,加大指标动态评估和调剂力度,充分发挥土地计划管理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用足用活建设用地指标。特别是进入12月份,根据尚有1.9万亩指标未使用的实际情况,多次主动向部、省汇报争取支持,同意我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获批准的情况下先行报批,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扎实的供地保障。据统计,全年全市实际执行年度计划3.82万亩(农用地3.55万亩,耕地2.82万亩),分别占下达指标总量的98.7%100%99.7%,为历年最好水平。另外,通过国家项目使用国家预留统筹指标8033亩,使用省增减挂钩指标2839亩,合计报批各类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4.91万亩。

做好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工作全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会战攻坚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专项行动,以重点项目为突破,落实局内分管领导和业务处(室)责任,积极主动与政府其他部门配合实行部门联动报批服务,千方百计提高项目用地服务报批效率。部署开展建设用地“转而未供”专项清理,出台《关于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意见》文件,探索建立促进供地率提高的长效机制。上报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北仑港五期、中宅煤炭码头、轨道交通1号线等11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好思房高速公路、北仑港五期已获国务院批准),总面积1.47万亩,新增建设用地1.25万亩。全市供应建设用地7.18万亩,较2009年同期增长111%,位于全省前列。在供地结构上,工矿仓储用地占24%、基础设施用地占40%,住宅和商服用地占35%,三产服务业用地比重较2009年明显提升,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大力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认真部署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省政府部署的“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八个一批”专项活动,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低效厂房改造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全市共实施改造项目64个,新增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厂房项目86个,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完成部、省厅督办的32宗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共处置闲置土地86宗、208万平方米;消化历年“转而未供”土地约4.78万亩,盘活存量2.39万亩,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395%和569%。加强与规划部门的衔接,规范竣工复核验收容积率计算方法和标准,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全市共对1248个项目进行复核验收,补缴土地出让金1.87亿元。

充分挖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根据需求合理设置采矿权,保障重点工程对建筑石料的需求。全市186家矿山提供矿产资源8千余万吨,新出让采矿权33宗,收取出让金2.1亿元。启动机制砂开发利用,开展地热资源调查和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清洁能源,打造旅游品牌,发展低碳经济。全市浅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已经开展;余姚四明山获省级地质公园,实现零突破;宁海伍山石窟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矿山公园;象山海岸地质遗迹野外调查已通过验收。加强矿地规范利用,与林业部门配合,开展采矿权林地征用工作,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协助做好新疆库车县矿产工作对口援助工作。

二、管建并举,竭尽全力增强国土资源保护能力

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落实耕地保护任务,提升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层级。以宁海县为示范县开展构建政府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试点,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试点乡镇工作,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全市共申报8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乡镇,总面积79.1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0.09万亩,现正在建设中。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按照省“百万造地”工程要求,密切与财政、水利等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低丘缓坡开发、滩涂围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围涂造地45%以上面积用于耕地补充规定。做好市外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工作,努力扩大补充耕地数量。实施耕作层表土剥离工程,提高补充耕地的质量,确保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全市共确定43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耕地垦造任务3.3万亩,占省年度任务的107.45%;市外调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8857亩。实施耕作层表土剥离造地1400亩。

严格保护地质矿产资源。开展“十二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修编,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强化矿山开采监管,打击违法开采,矿区告示牌设置、界桩埋设和矿山企业诚信考核机制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江北、北仑等4个矿区矿山整合全部通过验收。围绕建设生态市目标,实施“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和海砂禁采整治工作。完成废弃矿山治理4处,正在开展治理14处,累计已有206处完成治理,累计治理率达到93%。13处绿色矿山均已通过验收,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创建任务,收取治理备用金4000多万元。开展区域性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全年新增地下水监测井55眼,完成水位监测10206次,月监测里程3600公里,为饮用水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新建7座基岩标,初步掌握我市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前期资料,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以“未报即用”违法用地专项行动、全国第十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和国家土地督察局上海局对鄞州奉化两地例行督查为契机,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加快执法信息系统建设,构建违法用地综合防控体系,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落实违法用地预警和约谈制度,与市法院建立土地行政执法联络室制度,强化司法互动,加大违法案件打击力度,提高执法威慑力。全国第十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我市接受检查的10个县(市、区)共有卫片监测图斑2948块,涉及地块3492宗,总面积为5.07万亩。其中,违法用地为821宗,面积为3029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为5.44%,违法用地比例处于全省11个地市最低,实现“零问责、免约谈”的工作目标。目前,821宗违法用地已全部立案查处,拆除201亩,复耕864亩,收缴罚款4093万元,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违法责任人54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80宗,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人。例行督查中处理出让底价低于评估价格或基准地价问题15宗,补缴土地出让金2.41亿元。

三、以民为本,设身处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严格依法按程序征地执行征地工作的“四个必须”和“二公告一登记”制度,坚持依法按程序征地,提高征地工作透明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强化征地补偿费的核算和支付管理,确保征地补偿费及时足额到位。全市共计上报征地审批的集体土地6.06万亩,其中农用地4.3万亩(耕地3.5万亩)、建设用地1.6万亩。全年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3.4万人,参保率86.3%,全市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累计达56.78万人,做到即征即保;共发放征地款33.3亿元,平均每亩征地款为5.5万元。

重视信访调处和行政复议应诉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落实属地责任,积极开展“基层基础提高年”和“矛盾纠纷排查年”活动,全力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专项治理活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据统计,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共受理群众信访共3590件,比2009年同期下降23.2%。全市确定的53件信访积案已化解37件,化解率69.8%,超额完成了省厅任务。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市涉土行政复议案件114件,占全市22%,受理101件,现已审结80件,办结率79.2%;共受理涉土行政诉讼案件203件,占全市39.7%,现已结案197件,办结率97%。

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认真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做好住宅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保障工作。配合监察、建委等部门,做好房地产用地整治,加大房地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打击“囤地”行为。2010年全市供应住宅用地2.03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9.6%,其中保障性住宅用地为1.45万亩,较2009年同期增长130%,完成年度计划104.4%

完善规范土地登记加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窗口审批服务行为。开展土地登记专项检查,实现市本级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升级,规范土地登记工作。完成全国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试点,开展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妥善处理各类土地产权纠纷。健全土地登记制度,规范专项土地储备登记。全年全市共颁发各类土地使用权证22.68万本;共受理土地权属争议75起,调处63起。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和基层国土资源所“五到位”活动,联合气象部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等级预警预报制度五项工作协作机制,做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移民搬迁工作。开展“乡镇长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活动,加大防灾宣传,强化防灾意识,落实防灾措施。全年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共完成工程治理11处,移民搬迁完成1394173人,其他14处正在抓紧搬迁。

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是市政府领导交给市国土资源局的额外任务,我局提出城中村改造体制调整意见得到市领导同意后,着手牵头做好相关事项审批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协调相关部门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建立高效优质服务机制,努力为城中村改造做好审批服务。目前各项运作有序进行,市区城中村改造共完成拆迁面积66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94%;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45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00%。为妥然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村发展留用地政策,我局主动开展工作调研,部署开展村发展留用地指标核对,努力为解决村发展留用地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责任。

四、持续改革,科技支撑夯实国土资源业务基础

积极推动土地利用政策创新认真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在北仑、余姚、慈溪、鄞州等地率先有序开展城区工业用地“退二进三”。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展工业楼宇经济和服务产业,促进城市区块功能提升。针对存在的违规设置条件和低价出让土地行为,明确土地出让底价确定原则,启动新一轮市区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和园区工业用地回购政策调研,完善经营性和工业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全市共出让土地3.49万亩,较2009年增长36%;收取土地出让金646.15亿元,较2009年增长68%。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3.41万亩,收取土地出让金641.3亿元。探索建立了全市土地出让金统筹机制,创新土地储备管理方式,努力拓展土地储备空间,为轨道交通等政府重点项目搭建融资平台,增强市级政府对国土资源的现实调控实力。2010年,共统筹有关区、市土地出让金纯收入20多亿元;市本级城市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出让金收入42.05亿元,上缴市本级城建资金10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75%。两者共计30多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市级层面城市建设统筹调控。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农村住房“二改”。全市共上报增减挂钩项目8个批次,总面积2988亩,新增建设用地2839亩。全市投入农房“二改”资金141.8亿元,累计开工建设农村住房9.6万户,完工6.33万户,建设面积850.6万平方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卫星城建设的重大决策,积极推进卫星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下放权力,规范程序,推动卫星城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积极推动国土资源宏观管理研究启动了“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战略研究,从宏观和战略角度超前谋划国土资源工作,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保护和系统管理“三个新机制”;搭建国土资源基础管理、保障发展和规范运行“三个工作平台”,努力提升国土资源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积极推进地籍基础管理。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初步建立调查成果应用共享机制,基本查清我市各类土地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我市国土资源决策和管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完成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市级汇总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满足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全面管理和运用。精心组织土地年度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有序推进城镇村数字地籍调查。目前,我市城市市区、县城以及中心镇的数字地籍调查已全部完成,村庄调查正在有序进行。

积极推动智慧国土建设。加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力度,制定并细化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方案,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整合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建设,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现已基本建成由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数据为基础的“一张图”本底数据库,整体工作在全省领先。调整完善电子政务平台相关工作流程,推进相关数据库建设和更新,实施全市视频系统建设,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五、负重进取,苦练内功提升国土资源队伍素质

坚持推进依法行政、改正作风健全法制工作队伍,建立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力度和法制宣传力度,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通过了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作风要求,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创优争先”、“文明机关”等创建活动。强化系统内部运作、财务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实行政务督查督办制度,严格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增强工作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创一流业绩,2010年国土资源的各项各类指标大多均位于全省前列。积极通过局网站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国土”、新闻宣传、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加大国土资源对外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各阶层监督。

坚持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带好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水平,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全年市局组织召开局长办公会9次,局务会议13次,局党委会21次,审定和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和政策46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1个。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干部选拔和任用工作,加大系统内部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并优化县(市、区)局(分局)领导班子结构,开展对市局所辖各处(室,局)、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和对局管干部的点评考核。组织开展满意基层国土所评比,做好公务员登记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加大干部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全年向省厅推荐了9个基层群众满意国土资源所和10名群众满意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共20期,培训998人次。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网络学习为载体,创新学习形式,扩大学习覆盖面,完善党员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开展党务干部“公推直选”试点,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活跃群团组织工作,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坚持强化学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国土资源业务工作之中,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坚持以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以“网络廉政课堂”为平台,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全面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全年召开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10次,组织大型党性教育活动5次,推荐廉政教育资料50多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责任网络,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深入开展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出让行为专项整治、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和“三重一大”保廉工作,将纪检监察工作贯穿于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地价集体会审、土地招拍挂出让等工作的全过程。组织查找廉政风险点,按要求做好土地储备机构与中介机构的脱钩工作,切实加强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机关以及问题查找整改工作,做好群众信访举报处置工作,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96178”廉政投诉中心转来的信访举报件67件,办结率达到99%。

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国土资源保障和保护压力加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市建设用地利用空间已经到了极限,建设用地规模潜力严重受限。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和全域城市化进程推进,对国土资源需求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资源供应保障形势相当严峻。土地粗放利用、投机性投资占地等现象仍然存在。国家严格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和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我市经历了多年的土地整理,已连续十三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经到了“极限”,耕地占补平衡已成为我市建设用地需求保障的“硬性”制约。最近几年市外调剂耕地指标的难度越来越大,更使耕地占补平衡雪上加霜。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设用地指标争取轻耕地保护的倾向,作为宁波土地后备资源的滩涂围垦又大量用于建设,加剧了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和各项指标补划的难度。

二是国土资源管理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征地拆迁的补偿要求越来越高,征地拆迁工作越来越难。一些地方因历史遗留下来的如低价征地、截留挪用征地费、安置不落实等未能妥善处理补偿安置的问题,更加使征地矛盾错综复杂。近年来,全市受理涉土群众信访年平均都在3000件以上,约占全市信访量的近40%

三是国土资源执法环境和监察手段还不能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违法用地查处,执法监察环境明显好转,但个别地方仍然出现违法用地反弹现象。同时,违法用地案件执行率低,重点项目违法与农村土地违法得不到有效遏制,历史违法用地数量较大。土地执法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或未完全落实到位,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明显不适应。

四是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现状与全面履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群众期待。国土资源工作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矛盾突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的双重压力,“征地拆迁、权益维护”的两难困境,“大量违法、严格执法”的相向对立一直困扰着国土资源部门。近年来,尽管国土资源系统深入开展“双保工程”,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践行“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工作作风,这支队伍的绝大多数干部兢兢业业,为我市“双保”工作作出了艰辛努力,不少同志确实是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但与领导要求、社会期望、群众期盼仍然相差甚远。垂而不直的系统管理体制、经历单一和学历不高且年龄偏大的队伍结构、系统封闭缺乏活力的干部管理方式,法规政策不健全且又多变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土资源管理基层基础的空虚而薄弱等,很不适应处于社会矛盾交织点和利益冲突风口浪尖上的国土资源职责的履行。

七、2011年国土资源工作思路及重点把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和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继续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积极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机制,促进我市发展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

工作中重点把握以下五方面:1、强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管理的“双控指标”,实现我市建设用地科学合理有效利用;2、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和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的“双重保护”,实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的工作目标;3、强化重点工程农转用报批和产业用地“招拍挂”供地的“双层服务”,实现国土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保障;4、强化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年度计划管理“双控”条件下的增量指标科学调度和存量盘活集约开发的“双向拓展”,实现建设用地空间最大限度的充分挖掘;5、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基层职能和基础业务的“双基强化”,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以上报告,请予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