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11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14 13:55:03 谈话记录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数学组时间:9月28日活动主题:提高学生两位数乘法一位数的计算能力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1.学生的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11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11篇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1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9月28日

活动主题: 提高学生两位数乘法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学生的计算水平较低,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问题,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 各位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A:在训练中注意习题的精而少,尽量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利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B:对于学困生,在开始训练时注意速度要慢,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算理。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2日

活动主题: 如何系统地搞好期中复习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 期中考试将近,组织数学教师讨论如何系统的有计划的搞好复习工作;

2、 有的教师认为可以把知识以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的分类进行系统练习。组内教师一致同意。

3、 有的教师认为,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以课本为主线,以课本为阵地。

4、 我们对于稍难的题,训练上应重视,但应注意量的掌握应该少。难度不能太大。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18日 活动主题: 期中考试总结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 本次期中考试各个年级学生都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体水平正常。

2、 学生存在问题:计算能力差,理解应用题能力差、基础一般的学生多,学优生少。

3、 试卷难易程度来说,比以前较有难度,并增加了稍难的题。

4、 以后我们应努力的地方: A:加强计算、速算能力训练; B:继续努力管理、辅导好学困生; C: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学优生培养、训练; D:落实课外小组活动。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2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负责人: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3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负责人: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4

培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共五次)

活动时间:2015年3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活动时间:2015年3月26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潘涛:听了吴老师《小数的认识》这节课,首先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教材: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 “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 数。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注重扎实,有效。

课堂上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 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虽能讲出,但应该指出是这样规定的,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 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老师让学生说出分数再说出小数,说出小数再说出分数,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 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 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对比,孩子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

叶华:《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比较抽象的,殷老师通过介绍超市里的常见物品价格显示的数字,引入小数,非常贴切。对于这节课感触颇多,现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1、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殷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用商场里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感悟小数。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又把学到的新知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好学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画一画,分一分代表1元的正方形,初步感知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还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任意制造小数,自主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

3、重视知识延伸

数学知识百变莫测,不能只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光从价格数字上说明小数的含义,只会让学生以为小数只能表示价格,殷老师准确的引导学生从长度当中寻找小数,从把1米分十等份,引导学生把每段表示成分数,再利用新知试着表示成小数,引入了小数在长度当中的应用。

陈学文:《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数是比较抽 象的数学概念,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但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 老师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用米表示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为了能降低难度, 殷老师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

吴老师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 活实际的情景,借助学生熟悉的商场价格标签,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再通过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 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内容比较多,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 的含义环节中,周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熟悉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及时抓住生成资源,利用米尺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用米 表示的小数的含义,从而达到学生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目的。整个教学中有以下的不足:

加强小数的认读,促进有效教学在完成了学生对小数的基本认读过后,由于学生是初步接触小数,部分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认读易犯错误,因此在此环节结束后,还应结合课本教学插图加强学生对小数的认读,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加深理解,为完成后面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化写打下基础。引入数轴,可以在数轴上方便表示小数。使学生明白小数还可以在多方面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多样性。

教学中,教师倡导教学民主,始终把学生摆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促使课堂学习活动热烈展开。整节课没有教师的说教,只有师生间的探讨和学生间的交流、讨 论、争辩;没有教师的尖刻批评,只有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错误,机智地加以引导。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新 知,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了数学素养。

活动时间:2015年4月9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学习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一、学习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讨论。老师们对吴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配合理解。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活动时间:2015年4月30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研讨期中质量检测的问题》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1)两级分化严重,优生数上升,中间断层,差生数目增加。 (2)学生的主动性不强,没有学习兴趣,动力不行,行为习惯不好。 (3)平常落实不到位。 (4)学生完成不了作业不好处理。 (5)学生训练时间不充分。 采取措施:

(1)、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思品教育――→内驱力(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注意平时观察,及时与学 生沟通谈话,注意“节点”的培养。)

纪律教育――→明确课前、课堂、课后学生学习行为,建章立制,课堂教学 中渗透强化学生培训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及时反馈,分层优化 A、加强疑难反馈卡的使用。

B、科学分层设计导学案,分层进行教学,把工作做到前头。 C、以训练为主,充分发挥黑板的作用。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要加强。 D、注意课堂评价激励功能的使用。

(3)、备 课 要 充 分,题 型 设 计 要 多 样,加

强 “预习本 ”的 课 前 督

查,课 中 笔 记 本的互查互纠,课后纠错本和达标测评卡的检查。 (4)、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细、精) 要更为全面细致的备课

备学案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 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 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

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并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好好把握教材

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用联系的观点系统地分析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 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

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 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学新 知识就必须注意提用学生的已有的旧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 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突出重点。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能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要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效应,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教学内容,也应注意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 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教学中的智力因素很丰富,例题中有,习题中也有。要有意识地挖掘,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迁移等能力。注意导向。

活动时间:2015年5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陈学文: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卢静: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谭岗: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

潘涛: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叶华: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使他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魏长青:经常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吴丽红:数学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把生活实际让学困生大胆地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要求他们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地适用。

许校:对,我们要指导他们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所有条件和隐含条件,逐步使他们学会分析题意,应用已知条件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综合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逐步过度到独立完成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使思维水平有新的提高。

彭家印:其实,培养学困生纵向、横向比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引导学困生学完一单元、一章后自己小结内容。并把这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整章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郎少勋:对于他们在演题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自习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自己组织辨析,让他们从误解辨析中去领略正确的数学观点。 谭艳蓉: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5

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开学初我组以学区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确定了两个研究专题,将乘法口诀及除法两部分知识的学习,确定为本学期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本着加强教学研究,注重课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年级、学科特点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计划。力求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新问题,挖掘潜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本学期我们进行的教研活动记录如下:

每次活动,老师们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并做好记录。作为一名区教研组成员,我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传达给学区教研组的教师们,使每位教师及时了解区教研组活动内容、精神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一次:活动时间9月16日

在此次会上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困惑,共同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第二次:活动时间9月27日

邱老师讲了一节《10以内的加减》;邱老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经过一次次的试讲,两节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发言、讨论、评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活动,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收效还是较大的。

第三次:活动时间10月15日

这次活动老师们听了三节课:《6的乘法口诀》、《东南西北》、《下棋》。通过听课,对比自己的教学,找到了差距,例如:《6的乘法口诀》一节,我们在备课时的想法与区研究课的设计思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从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引课,但我们在设计中对学生开放的空间较大,这样教师不好把握,而且对怎样在6—9乘法口诀的学习中体现乘法意义的教学还比较模糊,通过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学思路,明确了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次:活动时间10月26日

交流总结提高。在这次活动中,教研组的老师们将参加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体会进行了交流。

易老师说: 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把握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育特点,设计思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邱老师:通过听几位教师的讲课,使我深深的意识到上好一节课,提问的重要性。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使教学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陈老师讲:我非常荣幸的在教研组里承担了一节研究课。通过这节课,不但锻炼了我上课的技能,同时,在我们教研的老师们真诚的提出我这节课的不足时,我又一次感到了收获的喜悦。尤其是一位老师就我课堂上的估算的处理提出的意

见,使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意识到原来在估算是可以有导向的。通过大家的研究,和相互的交流使我对我的课堂又有了新的了解,同时,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也改进不少,这节课使我收益非浅。

第五次:活动时间10月26日

我们五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开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石老师承担了本次活动的教研课,她授课的是六上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整节课,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合于学生的自创题目情境中。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较好,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同时也适当选做题,特别是重点如何突破,难度如何化简准备充分,符合学情。

当天中午,进行了评课活动。在说课中,介绍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意图,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评课的老师分别从学生学情、老师提问及学生回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各环节用时等方面进行了评议。

第六次:活动时间11月4日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作精神传达

2、组内研讨课的评课活动

第七次:活动时间11月10日

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第八次:活动时间12月10日

参加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月”听小学数学教研员易虹辉老师宣读了由教育局颁发的文件“关于在全区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月的通知”,布置了活动月的具体工作。听喻沛执教了示范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与复习》,还听了特级教师盛建武老师结合示范课为大家作了题为《怎样上数学课》的主题讲座。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6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9月28日

活动主题: 提高学生两位数乘法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学生的计算水平较低,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问题,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 各位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A:在训练中注意习题的精而少,尽量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利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B:对于学困生,在开始训练时注意速度要慢,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算理。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2日

活动主题: 如何系统地搞好期中复习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 期中考试将近,组织数学教师讨论如何系统的有计划的搞好复习工作;

2、 有的教师认为可以把知识以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的分类进行系统练习。组内教师一致同意。

3、 有的教师认为,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以课本为主线,以课本为阵地。

4、 我们对于稍难的题,训练上应重视,但应注意量的掌握应该少。难度不能太大。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18日 活动主题: 期中考试总结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 本次期中考试各个年级学生都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体水平正常。

2、 学生存在问题:计算能力差,理解应用题能力差、基础一般的学生多,学优生少。

3、 试卷难易程度来说,比以前较有难度,并增加了稍难的题。

4、 以后我们应努力的地方: A:加强计算、速算能力训练; B:继续努力管理、辅导好学困生; C: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学优生培养、训练; D:落实课外小组活动。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7

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开学初我组以学区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确定了两个研究专题,将乘法口诀及除法两部分知识的学习,确定为本学期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本着加强教学研究,注重课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年级、学科特点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计划。力求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新问题,挖掘潜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本学期我们进行的教研活动记录如下:

每次活动,老师们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并做好记录。作为一名区教研组成员,我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传达给学区教研组的教师们,使每位教师及时了解区教研组活动内容、精神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一次:活动时间9月16日

在此次会上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困惑,共同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第二次:活动时间9月27日

邱老师讲了一节《10以内的加减》;邱老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经过一次次的试讲,两节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发言、讨论、评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活动,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收效还是较大的。

第三次:活动时间10月15日

这次活动老师们听了三节课:《6的乘法口诀》、《东南西北》、《下棋》。通过听课,对比自己的教学,找到了差距,例如:《6的乘法口诀》一节,我们在备课时的想法与区研究课的设计思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从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引课,但我们在设计中对学生开放的空间较大,这样教师不好把握,而且对怎样在6—9乘法口诀的学习中体现乘法意义的教学还比较模糊,通过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学思路,明确了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次:活动时间10月26日

交流总结提高。在这次活动中,教研组的老师们将参加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体会进行了交流。

易老师说: 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把握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育特点,设计思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邱老师:通过听几位教师的讲课,使我深深的意识到上好一节课,提问的重要性。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使教学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陈老师讲:我非常荣幸的在教研组里承担了一节研究课。通过这节课,不但锻炼了我上课的技能,同时,在我们教研的老师们真诚的提出我这节课的不足时,我又一次感到了收获的喜悦。尤其是一位老师就我课堂上的估算的处理提出的意

见,使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意识到原来在估算是可以有导向的。通过大家的研究,和相互的交流使我对我的课堂又有了新的了解,同时,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也改进不少,这节课使我收益非浅。

第五次:活动时间10月26日

我们五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开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石老师承担了本次活动的教研课,她授课的是六上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整节课,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合于学生的自创题目情境中。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较好,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同时也适当选做题,特别是重点如何突破,难度如何化简准备充分,符合学情。

当天中午,进行了评课活动。在说课中,介绍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意图,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评课的老师分别从学生学情、老师提问及学生回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各环节用时等方面进行了评议。

第六次:活动时间11月4日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作精神传达

2、组内研讨课的评课活动

第七次:活动时间11月10日

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第八次:活动时间12月10日

参加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月”听小学数学教研员易虹辉老师宣读了由教育局颁发的文件“关于在全区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月的通知”,布置了活动月的具体工作。听喻沛执教了示范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与复习》,还听了特级教师盛建武老师结合示范课为大家作了题为《怎样上数学课》的主题讲座。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8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4 地点 : 教导处办公室 时间 2007年4月26日 内容:评蒲涛公开课

蒲涛:本节课由于对新教材把握不大好,所以上课时有很多欠缺,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杨丹:

1、教学节奏过快,内容过多

2、上数学课语言应该更简洁、规范

3、忽视学生的反馈,课堂中少有师生互动

4、口头表扬的词汇不恰当

5、教学体态仍需改进

王梅:

1、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最后却是自问自答,没有达到意想的效果 。

2、欠缺教学机智

3、语言的规范性欠缺。

4、过于关注黑板和教学,相应的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5、在请同学回答问题后不做任何评价。

6、语言走在思维的前面,最后教学步骤有点乱。

杨海清:

1、标准的独白式教学 。

2、以复习的方式导入,却不是学生在复习 。

3、上课眼光从不直视学生。

4、课堂中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反馈 。

5、语速过快。

6、姿势站位的问题

龚德华:

1、总体较好,但是课堂教学中缺乏激情。

2、提问的语言不规范 。

3、对同学没弄懂的问题没有重点进行讲解

4、做例题步骤欠完整。

5、在关注上黑板做题的同学的同时应该关注其他的学生。

滕建平:

1、导入很有吸引力,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2、教学中口语问题严重。

3、用一个复杂的例子来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奇怪 。

4、数学教学中逻辑性不强。

5、用词不当。 张应春:

1、课堂教学、语言都缺乏激情

2、导入的目的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把教学的各阶段刻意强调

3、教学节奏不连贯

4、擦黑板的时候应该尽量把副板书擦掉,而不是擦掉正板书 。

5、在介绍简单方法之前,应该把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9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4 地点 : 教导处办公室 时间 2007年4月26日 内容:评蒲涛公开课

蒲涛:本节课由于对新教材把握不大好,所以上课时有很多欠缺,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杨丹:

1、教学节奏过快,内容过多

2、上数学课语言应该更简洁、规范

3、忽视学生的反馈,课堂中少有师生互动

4、口头表扬的词汇不恰当

5、教学体态仍需改进

王梅:

1、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最后却是自问自答,没有达到意想的效果 。

2、欠缺教学机智

3、语言的规范性欠缺。

4、过于关注黑板和教学,相应的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5、在请同学回答问题后不做任何评价。

6、语言走在思维的前面,最后教学步骤有点乱。

杨海清:

1、标准的独白式教学 。

2、以复习的方式导入,却不是学生在复习 。

3、上课眼光从不直视学生。

4、课堂中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反馈 。

5、语速过快。

6、姿势站位的问题

龚德华:

1、总体较好,但是课堂教学中缺乏激情。

2、提问的语言不规范 。

3、对同学没弄懂的问题没有重点进行讲解

4、做例题步骤欠完整。

5、在关注上黑板做题的同学的同时应该关注其他的学生。

滕建平:

1、导入很有吸引力,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2、教学中口语问题严重。

3、用一个复杂的例子来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奇怪 。

4、数学教学中逻辑性不强。

5、用词不当。 张应春:

1、课堂教学、语言都缺乏激情

2、导入的目的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把教学的各阶段刻意强调

3、教学节奏不连贯

4、擦黑板的时候应该尽量把副板书擦掉,而不是擦掉正板书 。

5、在介绍简单方法之前,应该把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10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宋海霞 时间:2017、4、14 参加人员:数学组老师。

教研主题:评陈老师的复习课《按比例分配》 教研内容:

陈老师说课:《按比例分配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教材提供了两种解法,一是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二是把比转化成份数,注意联系生活工作实际导入例题,使学生从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这样安排使得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对前面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中体现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现实意义,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评课: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并力求通过数学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1、教学中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地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特点掌握按比例分配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3、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

4、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

5、陈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极具亲和力。

6、注重细节、提问精炼、引导得当。

总之,这节课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相沟通,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中得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活力。

探讨问题: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效率

如何上好复习课?六年级下册教材有50%的内容都是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有关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怎样用好教材?怎么样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早已成为毕业班老师的热门讨论话题,也是大部分毕业班老师的头痛问题。

复习课既要让优生“吃得饱”,也要让中下生“吃得消”。每个班都有优生和差生,我常常听到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抱怨:“老师,上复习课真的很无聊,上课讲的内容我们都学过了,都会了。”可是,对于成绩差的同学却不一样,虽然都是学过的知识,但他们却有很多知识都没掌握好,甚至有些知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复习的时候,部分中下生还是“一头雾水”,一个问题反复习问了好几个同学还是回答不出来。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同学就觉得不耐烦了,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复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保证了一部分学生,而忽视了另一部分学生外的情况,造成了学生的"失业"现象。因此,我感到只有在复习课中做好"兼顾",解决好"失业"现象,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做到增效减负。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中下生“吃得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整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呢?怎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复习的过程呢?带着这些问题,大家来谈谈复习课的教学经验。

总结: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类型的复习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应根据课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上好复习课,有赖于老师们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篇11

培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共五次)

活动时间:2015年3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活动时间:2015年3月26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潘涛:听了吴老师《小数的认识》这节课,首先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教材: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 “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 数。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注重扎实,有效。

课堂上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 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虽能讲出,但应该指出是这样规定的,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 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老师让学生说出分数再说出小数,说出小数再说出分数,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 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 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对比,孩子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

叶华:《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比较抽象的,殷老师通过介绍超市里的常见物品价格显示的数字,引入小数,非常贴切。对于这节课感触颇多,现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1、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殷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用商场里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感悟小数。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又把学到的新知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好学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画一画,分一分代表1元的正方形,初步感知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还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任意制造小数,自主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

3、重视知识延伸

数学知识百变莫测,不能只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光从价格数字上说明小数的含义,只会让学生以为小数只能表示价格,殷老师准确的引导学生从长度当中寻找小数,从把1米分十等份,引导学生把每段表示成分数,再利用新知试着表示成小数,引入了小数在长度当中的应用。

陈学文:《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数是比较抽 象的数学概念,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但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 老师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用米表示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为了能降低难度, 殷老师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

吴老师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 活实际的情景,借助学生熟悉的商场价格标签,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再通过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 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内容比较多,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 的含义环节中,周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熟悉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及时抓住生成资源,利用米尺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用米 表示的小数的含义,从而达到学生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目的。整个教学中有以下的不足:

加强小数的认读,促进有效教学在完成了学生对小数的基本认读过后,由于学生是初步接触小数,部分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认读易犯错误,因此在此环节结束后,还应结合课本教学插图加强学生对小数的认读,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加深理解,为完成后面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化写打下基础。引入数轴,可以在数轴上方便表示小数。使学生明白小数还可以在多方面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多样性。

教学中,教师倡导教学民主,始终把学生摆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促使课堂学习活动热烈展开。整节课没有教师的说教,只有师生间的探讨和学生间的交流、讨 论、争辩;没有教师的尖刻批评,只有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错误,机智地加以引导。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新 知,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了数学素养。

活动时间:2015年4月9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学习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一、学习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讨论。老师们对吴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配合理解。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活动时间:2015年4月30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研讨期中质量检测的问题》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1)两级分化严重,优生数上升,中间断层,差生数目增加。 (2)学生的主动性不强,没有学习兴趣,动力不行,行为习惯不好。 (3)平常落实不到位。 (4)学生完成不了作业不好处理。 (5)学生训练时间不充分。 采取措施:

(1)、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思品教育――→内驱力(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注意平时观察,及时与学 生沟通谈话,注意“节点”的培养。)

纪律教育――→明确课前、课堂、课后学生学习行为,建章立制,课堂教学 中渗透强化学生培训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及时反馈,分层优化 A、加强疑难反馈卡的使用。

B、科学分层设计导学案,分层进行教学,把工作做到前头。 C、以训练为主,充分发挥黑板的作用。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要加强。 D、注意课堂评价激励功能的使用。

(3)、备 课 要 充 分,题 型 设 计 要 多 样,加

强 “预习本 ”的 课 前 督

查,课 中 笔 记 本的互查互纠,课后纠错本和达标测评卡的检查。 (4)、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细、精) 要更为全面细致的备课

备学案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 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 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

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并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好好把握教材

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用联系的观点系统地分析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 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

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 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学新 知识就必须注意提用学生的已有的旧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 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突出重点。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能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要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效应,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教学内容,也应注意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 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教学中的智力因素很丰富,例题中有,习题中也有。要有意识地挖掘,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迁移等能力。注意导向。

活动时间:2015年5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陈学文: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卢静: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谭岗: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

潘涛: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叶华: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使他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魏长青:经常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吴丽红:数学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把生活实际让学困生大胆地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要求他们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地适用。

许校:对,我们要指导他们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所有条件和隐含条件,逐步使他们学会分析题意,应用已知条件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综合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逐步过度到独立完成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使思维水平有新的提高。

彭家印:其实,培养学困生纵向、横向比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引导学困生学完一单元、一章后自己小结内容。并把这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整章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郎少勋:对于他们在演题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自习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自己组织辨析,让他们从误解辨析中去领略正确的数学观点。 谭艳蓉: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推荐访问:教研活动 数学 记录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表怎么写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怎么写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表 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范文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范文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教研 2019数学教研活动记录大全 2020年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0篇 教研数学活动记录教研内容 数学教研活动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