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四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篇一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1936年开始入读香港粤华中学附属小学,接受到较好的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残酷让卢永根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初中时期的卢永根,在岭英中学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卢永根看来,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是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他在这里遇到了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踏着老师未竟的步伐,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即使退了休,卢永根对水稻的研究热情也依旧不减。20__年前后,卢永根和学生们根据文献,前往广东高州、佛冈、遂溪、博罗、惠来等地搜集资源。野生稻多分布在山顶、水泽等人迹罕至之处,许多地方只能徒步。彼时卢永根已是七旬老人,却依然兴致勃勃。山高无路,荆棘丛生。到最后,卢永根体力不支,可仍坚持要去现场,于是学生们架着他,慢慢往上爬。老照片上,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树,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开心。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带领团队研究水稻的杂种不育性,并和助手张桂权一起提出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概念,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其间,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和出国学习访问的学者。华农知名教授、20__年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当年曾受教于卢永根。去日本留学后他在当地工作数载。卢永根接二连三给刘耀光写信,向他介绍学校的情况。在卢永根的一再书信动员下,刘耀光最终于1996年回到华农,潜心科研,大有建树。而包括温思美、彭新湘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回到祖国,来到华农,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20__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很多老一辈的华农人更不会忘记,1984年的那个夜晚,卢永根在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草坪上给全校学生作的3个多小时报告--《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中所说:“我今天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篇二
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苍松翠柏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巍然矗立。
在这里,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在转业地方后的60多年,他恪尽职守、默默做着杨靖宇将军烈士陵园的“守陵人”,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他是95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
两次荣立一等功
谈及往事,老战士徐振明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2年初冬的一天,徐振明在参加山东莒县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中,在山坡上向敌人射击。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他的后背瞬间被炸伤,鲜血浸透军装,他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在徐振明被抬去后方医院的路上,日寇开始了疯狂突围。“八路军常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用叫唤’,面对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离开战场?”苏醒后,徐振明忍住钻心的疼痛,“腾”地一下翻身爬下担架,捡起枪支和弹药,返回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战友们被徐振明的顽强斗志深深鼓舞,大家并肩血战直至胜利。徐振明因此荣立参军后的第一个一等功。
1950年10月,身为步兵连连长的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过去父亲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他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时停下来就打仗,打完仗就行军。但那场拉锯战,尤为惨烈。”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徐振明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著名战斗。那时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父亲所在连全体官兵奋勇杀敌,最后仅幸存10来个人。经过这一战,徐振明第二次荣立一等功。
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的斗志,能为英雄守陵我感到光荣。”虽已离休,可每当被问及“守陵”的初心,徐振明总是这样回答。
1942年,不满18周岁的徐振明光荣入伍。新兵培训时,他曾听教导员多次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从那时起,杨靖宇就成了徐振明的精神偶像。
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面临3个职业选项:一个是招待所所长,一个是福利院院长,还有一个就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
为了让长眠于此的英烈安息,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栽植松柏、种花种草。“那时候他恨不得天天‘长’在陵园。”徐振明的妻子龚凤兰说,遇到刮风下雨,即使是半夜,徐振明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有无漏雨,看看树木是否折损,从之前的荒山秃岗到现在的满岭翠绿,这里的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
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1980年,徐振明离休时,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革命烈士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凝聚了徐振明大半生心血,是他的精神寄托,他舍不得离开这里。经过再三申请,已离休的徐振明又回到陵园当起了门卫。如今,身体行动不便的他,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
“‘不能忘本’,这是父亲过去常跟我说的话。”徐永军说,父亲还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难忘的经历。“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从小就在心底里埋下了红色种子,更加尊重英雄、爱护烈士陵园。父亲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人多了解历史,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篇三
“榜样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更应主动向李夏同志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奉献!”……8月21日上午,来自铜陵市纪委监委机关第一支党支部和驻市人大机关纪监组的1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走进李夏工作的第一站——铜陵市地震局,与李夏生前同事——市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一同召开李夏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交流会,回忆李夏同志在市地震局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共同缅怀李夏同志的感人事迹。
壹
李夏生前系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8月10日在抗击台风“利奇马”中,突遇山体塌方,英勇牺牲,年仅33 岁,将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抗灾抢险的路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责任和担当。20__年2月,李夏考入铜陵市地震局,从事地震监测和地震应急工作。这里也是他迈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站。
贰
在市地震局废弃的老办公楼,李夏生前同事吴密深情回忆李夏在铜陵工作生活的点滴往事。
“第一时间获悉李夏同志的噩耗后,我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作为李夏亦师亦友的市地震局局长汪绍平来说,这种“悲痛”是刻骨铭心的,久久难以抚平。在与李夏共事的3年半时间里,作为李夏曾经的分管领导,汪绍平见证着他的快速成长。日常工作中,李夏潜心钻研地震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还是上级交办的临时性任务,总是竭尽全力高质量完成;在野外地震监测现场、地震应急救援一线,他总是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多次在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地震应急工作中为单位争得荣誉。
在学习交流会上,众多李夏曾经的同事、好友,在泪水与悲恸中追寻他初心起步时光的点点滴滴。“他是一位勇士、是一位英雄,激励着我们每个人不断去前行。”对同事兼好友王群来说,在工作之余,李夏还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大男孩,能烧出一手好菜,会主动分享旋律优美的歌曲。只是噩耗来得太突然,她还一时接受不了他离开人世的现实。
叁
英雄的事迹很生动丰满,也很感人励志,在给人以心灵洗礼的同时,正在激发出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带动人的力量。市地震局的同事好友饱含深情,纪检监察干部们也热泪盈眶。
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严永平表示,李夏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在他身上无不体现了忠诚担当、爱岗敬业。要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以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篇四
“怎么把青山变成金山?怎么把贫穷变成致富?你们来的目的就一个:自己富,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带富,把全村人带富!”
在刚刚开班的新一期“院士专家扶贫培训班”里,朱有勇首次邀请了电商来讲课,培训老乡们利用互联网将绿色农产品卖出大山,60名学员全部来自澜沧县20多个乡镇,朱有勇还帮村民们配上了迷彩服,希望他们像军人一样要求自己。
电商培训人员许纪锋说:“他和学员其实是吃住都是在一块的,也不断和学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一些需求和疑惑点,针对性的给他们进行一些指导。”
20__年开始,朱有勇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村民怎么种马铃薯。从开山、整地、施肥到分级、包装、销售,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细致地培训。
澜沧县乍乃村民李黎:“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学到东西,学到这些东西以后自己受益了,可以帮助身边的人。”
从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到冬早蔬菜、猪牛养殖……朱有勇带领团队前后共开设24个技能班,培养了1445名乡土人才。
“直过民族主要是素质型贫困,所以科技扶贫非常重要,关键要有技术,把资源变成经济,就能富起来,和大家一起同步进入小康。”
现在,朱有勇团队有3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每年100多天他们都驻扎在扶贫一线,指导培训农户。澜沧县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感慨道:“受帮扶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树立了科技致富和勤劳致富的观念,经济效益和观念实现了双丰收。群众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对脱贫致富有信心了。”
技能培训班看似改变的只是群众的生产方式,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改变。村民朱永情:“以前七、八点钟都没有人起床,现在一个看一个的,都是很早就起来了。”
村民的精神风貌发生变化,一个乡村的村容村貌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澜沧县竹塘乡乡长龚老五告诉我们:
“我们老百姓自从朱院士来了以后,都不是以前那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了,跟着院士干,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寨子空气里都充满了花的味道。”
4年多来,在朱有勇带动号召下,数以百计的专家来到澜沧进行帮扶,他们把自己变成农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农民变成他们,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成为脱贫攻坚的“星星之火”,点燃带动更多人掌握脱贫技能,而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也将成为最为坚实的力量。
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贫是科研和扶贫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动力。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没有干不好的事,扶贫攻坚没有做不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带动全社会力量帮助弱势群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推荐访问:观后感 楷模 事迹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四篇) 2023年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四篇)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