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事迹征文3篇

时间:2023-05-05 08:35:05 事迹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五老事迹征文

  

  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7篇

  第一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人民由奴役走向反抗,由抗战走向和平,由落后走富强,期间涌现了不知道多少英雄伟人。不仅有革命伟人孙中山,也有文学巨匠鲁迅,还有实业家张骞,以及无数为革命而牺牲的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出生命的平凡人。如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坐上了“复兴号”在高铁铁轨上飞驰。

  最近看了电影《无问西东》,沈光耀的人物原型就是抗日英雄沈崇诲,电影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英勇的事迹令我颇有感触。其父乃北平政法界的官员,常年为公事所累,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沈母陈氏出身于名门望族,贤良淑德,教子有方,时常给儿子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其家教甚严,中有家训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故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通俗来讲就是,人生不应该以功名利禄来评价每个人的价值。有此家训诫于子孙,何愁子孙无为,何忧家道没落。陈氏劝儿,风华正茂之际可读万卷书,可行万里路,亦可结婚生子享人生之乐,何以负甲参军。时值抗日战争,天下饿殍遍地,哀鸿遍野。子虽誓否,然未从之,终投笔从戎,空战中英勇无畏,驾机冲向敌舰,以身殉国,正应了岳飞之志——“敌未灭,何以家为”。那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而沈崇诲就是个真心的人。此为中国民族精神之脊梁人物也。

  且看如今大学生生活,不仅有诗歌,还有酒杯,还有网络游戏,更有安逸的生活,却唯独少了真实。有段时间我常常独处,花时间思索生命的意义,这个过程是有必要的。1924年5月泰戈尔在清华演讲时说:“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对自己的真实”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容易被大家所忽略。我的人生该怎样度过,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永远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我相信,这和读懂中国有关。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遭殃),民离散而相思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当年抗战,北平失陷,国将不国,北大清华纷纷南迁,前往昆明成立西

  南联大。战争使百姓遭殃,人民妻离子散,纷纷背井离乡。知民族危亡,多少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参加战争,又有多少英雄人物因此牺牲。

  中国人之所以没有被灭亡,不是因为人口多,而是因为不管中国陷入何等水深火热,何等危急关头,总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站出来,振臂高呼,届时举国上下将全民皆兵!然后历经困顿,再见晴天!

  奇异恩典,沁入心田,日月山川,同见也曾气馁,常被试炼,信心带领,向前历经困顿,跨过艰险,总会再见,晴天

  第二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我记得周总理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或许祖国的过去我们不曾参与,只能在纪实等各种资料中体会到往日的筚路蓝缕,但如今我们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中国当下的日新月异,强盛壮大,也能在网上、在新闻中处处看到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的民族自豪感,千万心声汇聚成一句话“我们爱你,中国”。

  对于我来说,儿时第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存在,是学习国歌的时候。当自己在一步一步的成长,知识一点一滴地在脑海里定居,我从历史中回顾中国的过去,在地图上领略中国的幅员辽阔,还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在地图上看来看去、指指点点,用小脑瓜认真地尝试记住一些城市好听的名字,我知道我的家乡名作中国。

  当然对于我们这一代很幸运的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也伴随着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翻天覆地的变

  化。前几天,我也不知为何突然想看《北京欢迎你》的MV,在手机上搜到这个视频,边看边想象当时08年北京的盛况。“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四海五洲,齐聚于此,共同编织一支奥运狂想曲,多少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多少次感动不已的瞬间都已流淌进时间的大河,镌刻在北京、在中国的记忆里。从一次次申奥到成功举行夏季奥运会,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开怀抱,我们国人也得以看到这个多元的世界。

  不论是初中12年的伦敦奥运会,还是上高二时16年的里约奥运会,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比赛已成为一种定时习惯,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为出征的奥运健儿加油。每每看

  比赛时,就会有一种大家在共同呼吸的感觉,当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时,有时自己也会感动到眼泛泪

  花,而这份感动也是祖国给予我们的。

  对于我来说,真实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已经超出我所认知的时候是在高中,高中阶段算是个信息量爆炸的时期,每次提笔写关于国家作文的时候,各种素材实例就会在脑子里打转,可见这些年中国各个领域的革新与发展。就拿传统文化来说,这几年中国文化类综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都在创新形式中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毕竟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于此,可以说这也是我们自己的血和肉。

  而祖国的脊梁或许便是我们实打实的国力,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自己的理念第一次被影响是因为高中老师给我们放映的一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素材为高铁建造与运行,观看之余,我被片子中数据的精确度以及运营网络的流通所震撼,或许从那时候第一次坚定了自己学习理工科的想法。中国的宏伟工程有很多,“天眼”、港珠澳大桥等都是中国为之骄傲的名片,而这些建设背后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令人肃然起敬,我一直很敬佩这些大师,正是这些人的杰作构建起了中国坚硬的身躯,有了当下崭新局面。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有多少人脱口而出,我想做科学家。上了大学,我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我想做科学家。今天看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不言其中违背科学的情节,我被打动了,被亲情的温暖所打动,被救援队的无私所打动,被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所打动,而这些种种的背后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虽说不真实,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只愿做国家的一颗小螺丝钉,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自懵懂无知、不知爱国为何物开始,到青少年有些模糊又有些愤青的爱国之情,再走到今天,心里知道方向在何处。中国已走过将近70年岁月,或许于祖国,我们只是十几亿分之一,但祖国于我们却是唯一。

  第三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每当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我耳畔响起,我的内心就澎湃不已。我常常在想,作为新一代少先队员,我们是否已经非常了解少先队的精神,并传承他的精神呢?今天聆听了《五老说》节目中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之一——郭荣辉爷爷的讲座,我豁然开朗。

  当谈到少先队的精神时,已经八十几岁高龄的郭爷爷立刻洋溢出兴奋的笑容与满满的自豪。究竟什么才算是队的精神呢?他用三个词为我们做了解答。

  勇敢是队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有了面对困难的力量。勇敢就像一只小船,载着你乘风破浪。郭荣辉爷爷14岁那年,就是乘着这样一只小舟,让人生开启光明之路。他上初二的时候,被录取为少先队员,当时的他是个很胆小,很腼腆的男生,是勇敢之舟在关键时刻助他“渡”过难关。

  责任感是队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有了完成任务的力量。责任感像一只背包,装着你所拥有的任务。郭荣辉爷爷上高一时,这样一只背包使他拥有自信心。那一次,他独自一人带领几百名高三考生从泉州去往漳州参加高考,这恐怕在当时,在全国都不可能出现的事。而责任感使他完成了任务。

  奋斗是队的精神。这种精神似一对翅膀,使你飞在成功的路上。奋斗让郭荣辉爷爷“飞”到了第八届少先队代表大会上,并在国庆晚宴上见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看!奋斗这对翅膀是多少重要。

  “多付出,多学习,多做社会工作练本事”。看完了直播,化身网络“主播”的郭爷爷,他的话每一句话都回荡在我脑海里。是啊!那些能成为时代楷模的先辈们,不都有这么一颗心吗?勇敢、责任、奋斗是他们的精神;自律、自信、自强永远是他们的格言;“从小学先锋,长大当先锋”,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目标。“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作为下一代的我们应该更努力!

  这是一堂令我印象深刻的课。郭爷爷也俨然成了我心中的“老网红”、“新榜样”。我明白了什么是队的精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同学们,让我们趁年少,早立志,善奋斗,有目标!大胆挑战、敢于承担、努力奋斗,“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第四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时间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

  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华夏儿女为之雀跃。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最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我爱祖国,我爱祖国的壮丽山河;我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我爱祖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勇敢;我更爱祖国那生生不息、辉煌雄壮的民族魂!我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我热爱我的祖国,为自我是中华儿女而骄傲。

  祖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千百年来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她有如一位德高望重、雍容华贵的贵妇人:绵延万里的长城是她华丽的金项链;莽莽林海的大兴安岭是她俏丽的彩衣;巍峨峻拔的泰山是她金光闪闪的戒指;奇丽险峻的张家界是她高雅的金冠。四大发明使她辉煌灿烂;老子孔子让她闻名遐尔;丝绸瓷器令她光彩照人。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了她;屈原忧愤满腔,投身汨罗江,是为了她;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我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翻开历史厚厚的书页,我们却发现,昔日的祖国也曾不堪回首。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身躯之时,当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祖国的大门,无数人民群众就惨遭杀戮。中国人民最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开始奋起反抗。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

  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走过!国家领导与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为长夜难明的中国托起了照耀祖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太阳!这天,他们谁敢不惊叹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谁敢不佩服奥运会场上中国健儿的奋勇!谁敢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无论是神州5号的成功还是奥运金牌榜上熠熠发光的金牌,一次又一次让世界向中国投来了惊羡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让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

  站在时代的这天,我们回望: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会用激情点燃期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

  花。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努力吧!奋斗吧!拼搏吧!

  第五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来,我们从广播、电视里和报纸上,听到和看到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决策,听到和看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听到和看到的是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道。

  我们知道,这是对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在第二届“淄博市十佳中学生”评选中,我们光荣地被评为“十佳中学生”,我们特别激动,特别高兴,同时更强烈地感到任重而道远。

  在此,我们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一、爱祖国,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繁荣昌盛的祖国是每位中华儿女的魂之所系。我们要树立报效祖国、立志成才的远大理想,热爱学校,热爱

  家乡,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大事,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信念,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积极实践,奉献社会,学习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我们要珍惜青少年的黄金时代,发奋读书,努力掌握文化知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积极参加文学、体育、艺术、科技等社团活动,积极参加中学生团校和中学生业余党校培训,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为社会奉献爱心与真诚,培育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决远离营业性网吧,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渗透。

  三、文明修身,规范言行,完善人格,提升自我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体味学校、家庭、社会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诚实守信,文明修身,学会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锻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同学们,让我们用不懈的努力,灿烂的笑容、至诚的奉献、执着的追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第六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从青丝到白发,他们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奉献;退休后,他们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发光发热,描绘出无限夕阳美景。如果说,四月是一季澎湃凉爽的春雨,那么,五老精神就是季雨里最温暖的阳光;"荣誉勋章""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当一缕缕阳光映亮天空时,五老精神已逐渐持续引起全国人民关注,让我们携手走进中国敬业奉献文化去读懂中国,汇集五老精神,讲好他们的故事;弘扬五老精神,致敬五老!

  我们赞美敬业奉献的劳动者,这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们;那何为“五老”?在我们心里“五老”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代名词。忠诚敬业是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关爱后代是“五老”精神的对孩子们满怀深情和爱心及舐犊情深的特征,务实创新即是“五老”精神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是广大“五老”退而不休,为下一代不顾年高、不图回报的无私行动,奉献始真诚、自愿的纯洁高尚精神境界。他们尽其所能的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自觉地践行着一个员的初心使命。“五老精神”永垂不朽,作为灯塔,映亮我们成长的路,伴我们长行。

  何谓初心?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在成人长大时的承诺和信仰;作为时代大学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最美教师张丽萍奉献事迹,已深入于心;在面对失控冲过来的汽车,张丽莉老师本可以选择退避,但她用双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而自己却即被卷入车下,路面满是鲜血,惨

  不忍睹。然交通事故是偶然的,但张丽莉老师这种舍身救人的事迹却不是偶然的。那情急之下的壮举,是本能,更是身为教师的责任、爱心、无私和崇高。20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当人心惶惶躲避武汉时,钟南山院士选择了奔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正是因为有钟南山院士这样的“五老”,才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战“疫”的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已是常态,奉献事业帮助他人。

  世上常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老一辈人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五老”精神,什么是人的初心使命。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坚守岗位,浪的执著、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情怀筑梦,终身坚守,一生奉献无怨无悔。

  回首望去,“五老”的精神似一道道温暖的阳光,映亮和温和了整个中华大地敬业道德奉献上。我们需要五老精神指正方向,时代也需要五老精神务实创新,弘扬传承五老精神,以五老精神作为思想旗帜,扬中国之风范。

  第七篇:读懂中国五老征文2000字

  伴随着哥姐们的先后入学,母亲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在那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时期,为给儿女挣学费生活费用,人间的艰辛有几分母亲尝尽十二分。凌晨起,深夜睡眠不是三个小时,不到四十岁的母亲眼帘起了鱼尾纹,粗糙黝黑的脸庞十分衰老。而愈是这样更坚定母亲的心愿,她暗自下定决心,此生不把儿女培养成读书人绝不罢休。为此即便在连温饱生存都成问号的日月,丝豪都没动摇让我们兄弟姐妹接受良好教育的信念。

  常言道:儿多母苦,不啊,我母亲岂止是苦,简直就是为儿女辛苦操劳的不朽历史。晚年的母亲常给我说,要不是遇到了好世道,共D、人民政府当家做主,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挣不到钱,你们不但读不了书,连是否能活下来长大成人我心里也没有底。足见母亲对党的感恩之情何其厚重!

  六十年代,所在的大队、生产队对母亲的勤劳给予高度赞赏,把一些繁殖鸡鸭,养蚕喂兔能挣高工分的集体副业交给我的母亲。为了让鸡鸭肥壮,兔子膘肥体壮,母亲几乎透支生命的体魄能量,精心细致,尤其对牲畜的饲料做到优质达标,喂养的鸡鸭牛羊个个肉嫩鲜美,集市上,供销社直接点名要我母亲养殖的牲畜,为此我们家年年都获得生产队里奖励的粮食,现金,这些成为子女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也乃母亲的心愿和信念的支撑。

  七八隆冬时节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母亲花白的头发一夜转青许多。此时国家高考恢复,母亲为此特开了一个家庭会,以不容置疑地口令,大哥,三哥,我三人必须考上大学,最低省级重点中专。面对母亲的威严,想到母亲操劳供我们读书求知,考上大学不正是对母亲的回报吗?我们兄弟三人没有丝豪犹豫,一起高喊:考上大学,不负母亲教诲。

  有道是,良母的言行为最伟大的人格感召,我们兄弟在知识的王国畅游,在书海里苦苦求索,为了一道习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耗尽毕其心智,当解答出正确结果时,仿佛心脉注入强心剂,连跳直蹦,如是收获着一大片硕果金黄。很多时候练习写作文,母亲要求念给她听,精彩部分她击撑咏唱,认为不是之处,连说要不得、要不得。我们兄弟为有这样有智慧的母亲发自肺腑的自豪,因有一天没上过学却对知识译释得淋离尽致的母亲欣慰至及。

  母亲在承包的土地里耕耘,山野里勤种优质的各类蔬菜,成熟时节,溢满飘香。儿女的吃着母亲手撒播收成好的蔬菜,读书攻坚克难的毅力与日俱增。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哥率先考入一所矿业大学,再过了二年三哥考进信息工程大学。正在读高二的我,唯一奋起直追。三哥读大学临行前,和我立下约定,二年之后省城相见。

  目赌二个儿子考上大学,母亲饱经风霜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看看我这个幺儿,甚为期盼,不止一次讲二个哥哥求学的艰辛,读书用心的历历在目。那眼神的企待,我也明白十之八分。母亲为了我高考,在最后一个学期天天给我送新鲜蔬菜,间或有三五几个鸡蛋,十天半月还炒我爱吃的肥锅肉,我清楚明白,是全家人节衣缩食,才有那个年代不仅学生娃,连国家公职人员也难以改善生活的鸡蛋、肉食。突地灵魂受到振撼,一股股把天文地都通晓的胆豪浸进精脉。

  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母亲“娘在村口等你”的一句话,我不得有半点丝豪懈怠。张榜公布,位列其中,母亲得知,族人,乡人,邻居纷纷到喜,母亲也甚为乐观,买了鸡鸭鱼,摆满二桌,为我庆贺。

  参加工作后,几兄弟难以见面,靠信件传递。大哥说有二项发明专利了,再过二年可以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三哥来信告诉我他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已有三十多诗,二十几篇散文见诸国家、省级文学刊物,问及我时,也略是谦虚地告诉已在省市级本专业杂志期刊发表工作研究,调研,经验交流十余篇了,还言了对文学也想从事点业余的,出几本散文,争取五年之内加入省作家协会会员。春节回家看望老母亲,给她端茶递水,给母亲柔肩洗脚,总是迫不及待地问我们工作有进步没,还反复讲考上大学只是表明为人生的第一站,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当听罢几个儿子发表了好些论文,文学作品时,母亲的嘴角露出她一辈子长时间的笑容。我们真不解,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面对知识的求索,仅了然手指,令人费解而又为有这样伟大的母亲骄傲不已!

  母亲八十五岁那年突然大病一场,兄弟们恨不能身上长出翅膀飞到她身边。当我们回家时母亲已在病床上,当看到她的三个儿子时,如同她肉体里飞出的鸽子。连连拉着母亲的手问及病情和好些没有,此时的大姐对我讲,母亲二天都数着指头,二眼直直望着病房走廊,只要一听到陌生的脚步声,直呼我的三个儿子回来了。听罢大姐一席话,情不自襟泪流不尽。我抚摸

  着母亲的手奉上刚刚出版的散文集,三哥拿出二月前加入省作家协会会员证,此刻母亲忽地从病床站立起来。

  一周后母亲病痊愈,我和大哥三哥守护守候在她身边,又是大姐告诉母亲大哥已是教授级工程师,三哥和我都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了上百篇散文诗歌文章时,母亲第一条件反映:那我三儿

  幺儿不就是作家了吗!直言世事难料,我们家在旧中国连吃穿住都没有,现在还出三个读书人,放在七十年前是不敢想的事呀!

  也正是母亲永远摧不垮的钢铁意志,她那坚定的心愿和不屈的信念,不仅让原本是放牛娃的三兄弟接受了高等教育,而且“三个读书人”的美誉在乡村传切,永久定格在母亲骄傲自豪的风霜。

篇二:五老事迹征文

  

  优秀五老先进事迹征文

  五老先进事迹--夕阳正红余热生辉

  ——王忠起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事迹

  王忠起,今年已经82岁了。194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8年09月退休于景德镇市民政局,曾担任过排长、连长、人民医院院长、民政局副局长、秘书科科长等领导职务。

  退休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王忠起老人不辜负广大党员的信任和期望,2008年至今担任起昌江广场社区“关心下一代”名誉主席,少年军校的政委,他勇于承担积极支持社区的各项工作。从那时起,他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一发而不可收。他每逢学雷锋纪念日、“六一”节、“八一”建军节,他都要去学校向孩子们宣讲雷锋精神,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建设我们美好的国家,在普法、远离网吧的教育中,他不仅身体力行,向孩子们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推进民主、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还深入到网吧,教育经营者自觉履行社会公德,以自觉律己的行为共同做好青少年远离网吧,健康成长的工作。为更好地关注青少年成长、远离网吧,组织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在,昌江广场社区辖区内的铭贵双语学校的学生们看到他来到他们中间都会亲热的称“王爷爷”好。在学校的感恩演讲中,他以深入浅出的道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让孩子们深刻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牢记革命传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王忠起老人除了积极在社区开展各类关心学龄儿童的活动,还在全市范围内创办少年军校。在少年军校的创办中,一步一个脚印,不辞辛劳,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军校的成立到军训,从军校的发展

  到规模,他无一不关怀备至,从最初的单一部队联办到二炮、公安、武警、交警、消防少年军校,他都事无巨细的进行策划、组织。现在,全市少年军校已遍布城区各中、小学,发展到二十二所,啊还被市少年军校总校任命为总顾问。江泽民同志说,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他在中、小学创办少年军校后,还分别在社区、幼儿园组织创办了两所娃娃少年军校,把国防教育深入到娃娃中。少年军校的成立为在中、小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军校学员在军校的训练不仅锻炼了意志,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爱党、爱国、爱军的意识。通过军训,融入了军人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走遍了二十所学校,二十二所少年军校,每天他都要抽出时间到学校,社区走一步、看一看,在军营,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他都要去给他们讲优良传统,教育退伍战士,退伍不退志,要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勉励他们到地方再立新功,他始终认为,这些孩子都是社国的下一代,为了红旗飘万代,教育,培育好下一代是我们老同志,老共产党员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篇三:五老事迹征文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10篇)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10篇)_最美五老事迹

  被12个社区聘为“五老”辅导员的杜志荣等,展现了新时代“五老”队伍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1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己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东经路社区海宁路的居民张静兰。她直爽热情的性格以及几年如一日侍奉父母的行动成为大家传送的佳话。

  张静兰是东经路社区的一名退休党员,现年62岁,一直置身于社区的公益活动,支持社区工作,但她照顾父母大人的行动更是叫大家敬佩。这得从张静兰伺候父亲说起,她的父亲是一位从部队离休的军队干部,老人88岁,因为早年参加革命,身体落下来不少的病根子,老人身体很虚弱,作为女儿的她只要有时间就要回到父母的身边,给父母料理一些家务,做顿可口的饭菜。到2008年的时候,父亲的心脏病突然加重了,住到281军区医院,她更加忙碌了,白天陪护,给老人做饭送饭,晚上陪床,一连多天奔波在自家、母亲那里和医院,自己的女儿看到母亲忙的都心疼,劝她休息一下都不肯,默默地奉献着孝心,直到她父亲住院一个月后安详地离开人世。她父亲走了,父母那里剩下了一个90岁的老母亲,兄弟姐妹有的在外地工作,只有退休的她天天守在母亲身旁,她父亲的离世给母亲很大的打击,因为他们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感情很难割舍,母亲的情绪十分低落,很长时间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对母亲的情况,她非常担心,怕时间长了压垮了母亲的身体,便经常陪老人拉呱、开玩笑,让老人开心。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最难照顾的就是老人,90多岁的老人,身患心脏病、高血压、自己已经不能自理了,怎么也不能让老人自己生活的,生活离不开子女的照顾了,张静兰本人还有很严重的糖尿病,连带眼睛视

  力都下降了,自家里老公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身体也需要照顾,即使这样她和老公商量,照顾母亲义不容辞,坚持照顾,还是坚持北戴河和秦皇岛两个区来回奔波,每次坐车来回都得2个小时的路程,往往是给老人做好了饭后,再坐车回到北戴河海滨给老公买菜做饭。2009年春天,张静兰年时已高的母亲摔倒了,胳膊摔成了骨折,张静兰为了兼顾母亲和老公想把母亲接到自家里来一起照顾,可是母亲不来,没办法,张静兰就把精力放到了母亲那里,每天给老人买菜洗衣做饭,给老人做爱吃的菜饭,买爱吃的水果,把老人的生活料理的有条不紊。由于胳膊的骨折,每天还得给母亲洗脸穿衣,每顿饭都是她一口一口给老人喂下去的。记得有一次张静兰已经给老人做好了饭,但是老人不肯吃,一问才知道老人想吃饺子,张静兰二话没说就给母亲包饺子。老人的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都得有她伺候,根本离不开人,就连自己的女儿做了流产都照顾不了,只好叫女儿住到姥姥家,老人和孩子一起照顾,她的行动得到了自己女儿的理解。就是这样,她一点怨言都没有,她常说老人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照顾孝顺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90岁的母亲在她的照顾下身体已经好多了,骨折的胳膊也康复了,老人见人就夸自己的女儿孝顺。街坊邻里都羡慕老人有一个孝顺的女儿。

  张静兰不但是父母的孝顺女儿,也是街坊邻里的热心人。张静兰是小区的楼长,辖区内的大事小情都爱给大家提供帮助,如辖区一位70多岁叫高秀梅的老人要调转户口,她就亲自给老人到社区开信到派出所办理。2008年城镇居民医保,她帮助年近90岁的常凤兰老人办理医保手续,亲自去市医保中心取卡。2010年区里给70岁以上老人每人55元的生活补贴,她在逐一通知大家的同时,还亲自给他们填表准备申请的资料,带着大家到银行取钱。社区每次组织活动,她管辖的片区参加人数的都居多,并且都是一些老年人,一路上她都细心照顾大家,叫大家注意安全。她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街坊邻里的尊重和爱戴。

  张静兰就是这样敬老爱老的,她的行动影响着社区的每个人,是社区居民的学习的榜样。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2每当提起朱贵珍,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个敬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的好母亲。作为一名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悉心呵护着孩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影响和教育者他们。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对公婆敬如父母,对早亡大哥的遗孀视若姐妹,对大哥的一双子女视若己出。

  夫妻相敬,姑嫂互助。朱贵珍出生于1965年1月,门前地以村村民,丈夫游明康原是四川洞南县人,1992年来到门前地做了上门女婿。从此朱贵珍夫妇与她的父母哥哥嫂嫂侄儿侄女组成了一个新的八口之家家。朱贵珍和丈夫一边种地一边打工,还生育了两个儿子,日子过的舒心幸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哥哥不幸车祸身亡,为了不让嫂嫂和不懂事的侄儿侄女伤心,她对嫂嫂和侄儿侄女关怀备至,悉心照料。因父母年事已高,她和丈夫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什么活她都抢着干,有好吃好穿的总先留着给她们。嫂嫂在外工作的时候,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她帮忙照看哥哥的一双儿女,还要赡养两位多病的老人,还需抚养四个年幼的孩子,她任劳任怨,不仅把孩子照顾的衣食无忧,更教会他们要真诚待人、心怀善意。四个孩子不仅学习上进,品德也很好。村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称赞她无私有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敬爱公婆,孝敬父母,相助丈夫。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我、她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父母,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辛苦而有丝毫的怠慢。公公婆婆的.生日,她放在心上,朱贵珍总会和丈夫回到四川烧上一手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她总是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也不忘给二老买些礼物。二老年纪大了,她们每年回家一两次,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公婆多享点福,她就承担起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义务。每天她都忙的像上紧了弦的发条,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她和丈夫深知父母丧子的悲痛,为此夫妻二人更加关爱父母,将心比心,对父母衣食住行多操心,经常说宽心的话安慰父母。父母渐渐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她说她的辛苦

  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父母和孩子能快乐幸福,她付出什么都在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二十余年来,大家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至今,在门前地村传为美谈。和气生财,全家成员辛勤工作,家庭生活蒸蒸日上,曾受到了镇妇联五好文明家庭的表彰。辛勤工作,勤俭持家。种地务农无法照顾8口大家庭,她和丈夫决定外出打工。他不怕脏累,干起了男人的活,和丈夫一起当粉刷工。经常工作到很晚,也不能按时吃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一年四季从来没有穿过几回新衣服和漂亮衣裳,灰头土面,皮肤也变得非常粗糙,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她想想四个孩子和四个年迈的老人,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父亲常年患病,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是她对父亲的关爱有增无减,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看病吃药她都十分上心。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朱贵珍从无怨言。2014年她父亲因病去世,朱贵珍伤心之余更加努力的工作,自己整整瘦了一圈,最终还清了父亲看病欠下的外债。她省吃俭用,但是却很舍得花钱在孩子和父母公婆身上。日子因她的勤劳付出变得更加和和美美,红红火火。

  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如今大儿子已经23岁,现在四川省重庆航天大学电脑系就读,小儿子在散旦读中学。朱贵珍母亲八十五岁了,由于母亲年事已高,生活时有不便,深怕母亲受到委屈,朱贵珍亲力亲为,伺候母亲起居,一天两餐,从无怨言。她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孝顺,要常怀感恩之心。她说孝顺,不仅仅是养老送终,更多体现在对老人日常生活的关爱。她言传身教,父亲辞世后,朱贵珍怕老人孤独苦闷,常陪伴她聊天,经常带孩子来看她,让孩子讲>故事给她听,让她感受天伦之乐。看到老人的笑脸,她如同吃了蜜一样的甜。几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十分孝顺长辈。

  她深知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组成一家既是缘分,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容易,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努力。任何一位母亲对自已的孩子都会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可以牺牲自已的一切,乃至生命。母爱是一种胜于一切的感情,是一种甘心付出、蜡炬成灰的思想境界。朱贵珍不仅孝敬公婆,服侍父母,还养育了两个儿子,照料了哥哥的一双儿女,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甘心付出、不求回报、母爱胜天的行为,实现了春风细雨播洒爱,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丽。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3"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这首名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就是杨秋云宋铁军家庭的真实写照。在她们家的每一位成员心中,家是温暖的心灵避风港,是一生的幸福加油站,而那个家,就是她们共同的爱心维护、托举起的大家庭。

  夫妻和睦是支撑幸福家庭的顶梁柱

  27年的婚姻生活中,杨秋云和宋铁军夫妻俩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她们的和睦恩爱、互帮互谅,是家庭最坚实的依靠。

  遇事多为对方考虑,遇事多为家庭考虑,是她们二人秉持的最基本原则。宋铁军是东营市实验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他的心大部分被学生牵了去,"初中阶段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快速吸收掌握,灵活运用,引导他们学习书本知识并融汇贯通地思考和运用,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宋铁军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备课、教课上,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进度,为他们分层次制定出测试题,利用课间或上课前的短暂时间,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成绩提升。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可家庭的重担却压在了妻子杨秋云一人身上。尤其是2008年5月,宋铁军患上了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打针,还需要每年定期住院治疗,于是,定期给丈夫买药、测血糖等日常琐事,丈夫住院时陪床、送饭的事情,又成了杨秋云的分内事儿,"你把身体养好,把学生教好,这就是你两个最大的任务。"每次听到妻子这番话,宋铁军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

  遥远路途也阻隔不了孝心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是杨秋云和宋铁军对待双方老人的共同态度,而她们的孝顺,也赢得了双方老人的认可,"有困难一起扛,有幸福一起享,这才是家庭本来的样子。"夫妻俩对家庭与责任的涵义,有着最朴实的体悟。宋铁军的老家在蓬莱农村,因为在东营工作,所

  以平时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不多,每年春节,杨秋云一定是要到蓬莱陪公公婆婆一起过,27年来从未间断,她说,一定要让老人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感受到儿女绕膝的幸福。

  宋铁军姊妹兄弟5人,三位姐姐因为家庭变故在两三年间都成为单身,家庭状况很差,看到三个女儿的生活状况,两位老人压力很大,于是,杨秋云就拿下出更多的耐心陪伴老人,并承担起两位老人生活、治病的全部费用。杨秋云宋铁军第一年结婚回老家时发生的一件事儿,成为宋铁军母亲向亲戚们"炫耀"儿媳妇的例子:当时,杨秋云发现婆婆家里的被褥有了几十年,又硬又沉,她就把她们新棉花新被套的新被褥拿到公婆屋里,从此之后,定期给公婆替换被褥。每次回家过年,都会给老人买上好看的新衣,老人平时的药品、爱吃的食品,也回回不落。"过日子就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做起来的,做儿女的就是要把小事做好,让老人觉得心里踏实。"杨秋云说。

  四年前,85岁的公公不幸重病,一家三口一直陪在老人床前,为老人端水送药,开车送老人去医院检查治疗,为老人临终前减轻病痛的折磨。公公去世后,杨秋云很想让高龄的婆婆到东营生活,可老人离不开蓬莱那熟悉的地方,她们就利用周末时间,频繁回老家陪伴老人。2017年11月,婆婆心脏病发作,接到姐姐的电话后,杨秋云让姐姐第一时间送婆婆去医院治疗,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去蓬莱,带足了住院费,你们放心。"杨秋云的父亲今年78岁,是东营市一中的退休高级教师,也是东营市第一批拔尖人才,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好人会一生平安".父亲的正直、善良是杨秋云姊妹四人最好的样板,随着老人年岁渐长,杨秋云和宋铁军把老人接到家里居住,方便平时照顾。当听说杨秋云在济南任教的女儿想买房却遇到首付资金难题后,老人毅然卖掉自己唯一一套住房,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学习一辈子、尊敬一辈子、孝敬一辈子,这样的品德就是杨秋云宋铁军整个大家庭传承下来的品德。

  父母恩爱是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儿女是父母的镜子。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在

  相互的影响中成长、上进,而父母恩爱就是给儿女最珍贵的礼物。

  杨秋云和宋铁军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从小教育孩子和伙伴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全局的眼光看事情、想问题。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女儿成为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2017年,女儿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通过事业编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音乐教师。她每天白天音乐课、学校社团课排得满满的,还利用休息时间把党支部的会议材料、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接下来。女儿班里有个自闭症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打人、咬人,通过向班主任了解,知道了这个学生的情况后,她总会在课堂内外多给他这一些关爱,后来,这个得到了很多关爱的孩子情绪慢慢平稳了,不但平时的表现好了,学习也进步很大。今年三八妇女节,当这个学生拿下着一朵玫瑰花送给最喜欢的老师时,杨秋云的女儿特别感动,因为她知道,她把来自家庭的爱播撒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这朵玫瑰花,就是爱心的怒放和回馈啊!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说每一个家庭都是一艘航船,那么,每一个家庭的成员共同合力,才能让这艘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惧风浪,充满力量地驶向幸福的彼岸。杨秋云宋铁军夫妻俩,就正在掌舵一艘这样的航船。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4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是听爸爸妈妈讲“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长大的。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我从心底就种上了孝老爱亲的“种子”,随着我的成长这颗“种子”逐渐的发芽生根。人类的爱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我会给他端上一杯热茶,在妈妈忙完一天的家务活后,我会给她端来一盆洗脚水。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顾妈妈的任务,给妈妈端水喂药,第一次用电饭锅给妈妈熬粥。当妈妈端着我煮的粥时,眼

  泪流了下来。我看到妈妈喝着我为她煮的粥,非常开心,心里很自豪。

  在小区里,我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与邻里和睦相处。在外出的时候我会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和比我小的小朋友让座。他们都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会以此为鼓励继续努力,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团结邻里的优秀小公民。

  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讲道德,懂礼仪,教育我们以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做为日常行为的准则。我谨记学校老师的教导,尊敬师长,和同学们团结友爱,热心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去年军训的时候,我上铺的一位同学的手不小心划破了,我们赶紧带她去医务室包扎,安慰她不要害怕,在晚上洗漱时,怕她的手沾水帮她打洗脸水洗脸,看她露出了笑容,我也很开心,并体会到了帮助同学后无比快乐的心情。类似的是事情很多,这让我和同学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了。在假期里,我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活动、慰问退休老教师,给他们送去温暖、带去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我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5说起蔡云德,道东社区泰园巷的居民都知道,这是一个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蔡云德今年69岁了,自1963年结婚以来,蔡云德一直和婆婆吴德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经98岁了,身体经常生病,当婆婆病了时,蔡云德一刻不离地在婆婆身边伺候;婆婆闹情绪,不管是谁的错,蔡云德总是耐着性子,变着花样逗婆婆开心。

  每天早晨,蔡云德总是先给婆婆做好婆婆喜欢吃的早点,等婆婆吃好了再给丈夫和孩子们做早饭。逢年过节对蔡云德来说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亲人都会到家里来过节,房子顿时显得异常拥挤,蔡云德总是屋里屋外、任劳任怨地忙活,没有丝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话说:“人多人气旺,这是咱家的福气!”

  婆婆身体好的时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女儿”,这是我的福气。

  多年来,婆婆由于年龄原因,行动不便,需要人一刻不离的进行照顾。蔡云德退休了,更加用爱心、耐心、细心的照顾老人,伺候着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老人总在夸着蔡云德。在蔡云德的精心照顾下,现在老人身体还算可以,能够拄着拐棍行走,蔡云德无怨无悔的细心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唠家常,陪着老人看电视。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蔡云德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老人见人总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家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活动中,这位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通过看电视,要儿媳蔡云德到社区来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灾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老人的爱心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四十多年来,蔡云德始终如一的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婆,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从心里对她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事迹,也影响着道东社区的广大居民,大家以她为榜样,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的好风气。道东社区居委会组织广大居民学习了蔡云德同志先进事迹,并号召广大居民向她学习,树立榜样。通过活动开展,在社区掀起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6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王义霞,1956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王义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2000年在美林镇工

  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学任教师,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义霞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92年起王义霞夫妇就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王义霞在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12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王义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王义霞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王义霞总是说,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2004年,她的姨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王义霞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王义霞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王义霞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2012年王义霞夫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指了指王义霞,表情很痛苦,听王义霞解释明白,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三针,在锦山照顾孙子的王义霞听说之后,马上赶回来照顾老人。人不是铁打的,本来患有心脏病的王义霞,在照顾老人期间,劳累和心疼使她心脏病发作,2014年6月赶往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手术期间,丈夫、儿子、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她感动的直落泪;人家说,付出总有回报的,丈夫的体贴、儿女的孝顺那都是她的点滴付出的回报。

  王义霞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贤行为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儿子目前经营一家打印喷绘店,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儿

  子和女儿都非常孝顺。王义霞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双儿女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王义霞是儿子和女儿的第一任好"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她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着一个东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贤惠。

  王义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些都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王义霞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7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

  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统一教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

  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8供销社经济发展科副科长,是个让人一见过目不忘的、个头高条、美丽漂亮的中年女性。多年来,她在出色的完成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用真情悉心孝敬公婆,为老人排忧解难,为年迈的父母撑起一片睛朗的天;用真心教育着聪明可爱的儿子,是儿子的第一任好“老师”,在儿子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工作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善良和贤惠。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1985年,邹春凤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邹春凤丈夫是家中的长子,因此在赡养老人问题上,邹春凤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事不计较,大事做表率”。只要老人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

  为了让公婆安度晚年,她为公婆在市内买下楼房。为了给公婆一个舒适的环境,她每周到公婆家里打扫房子,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为了让公婆增加营养,她就隔三差五变换着花样给老人做菜;为了排除公婆寂寞的心情,她经常利用周未陪老人外出散心;每年春秋和过年过节,给两位老人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乐开了花,总是乐呵呵的,在老战友面前也扬眉吐气了。公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前生修来的福分。”

  6月5日婆婆外出突发过敏,当帮忙人问她家在哪时,她脱口而出的不是儿女的联系方式,而是儿媳邹春凤的联系方式。

  有一次,婆婆生病,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去照顾婆婆。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最长躺的三个月。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春凤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如今,公婆都已经80高龄,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健康、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象8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们有福气,婆婆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而她却说:“爸妈,作为小辈,我们孝敬你们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

  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一个人在乌鲁木齐打拼,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她经常教育儿子,要自己努力认认真真做事,要礼貌特人,尊重领导、同事等。通过她的悉心教导和鼓励,儿子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为自己理想事业努力勤奋的工作着。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丈夫从事工作,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为丈夫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出差,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婆病了,儿子病了,自己颈椎疼的抬不起了......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在外出差的丈夫。

  人常说“患难见真情”,2010年7月丈夫不幸遇到火灾,造成全身十几处骨折,几处烧伤。因伤情严重,有时候脾气不太好,她总是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着。前期丈夫不能下地,她守在丈夫床前,精心照料,端屎端尿……没有一句怨言。出院后,丈夫不明原因全身痛痒,她跑遍了五师、州市大小医院,请大夫到家给丈夫看病,找多少药方,抓了多少中药煎熬喝了但效果不好,没有办法的她就一晚上无数次给丈夫用手搔痒。丈夫病情稍有好转,她就鼓励丈夫多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肌肉萎缩,一日三餐丈夫想吃什么,她就赶紧做什么,为怕丈夫寂寞,她买来许多丈夫爱看的书,让他在床上看,打消病痛的折魔。

  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姐妹”

  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几年前,单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后突患急病,因其丈夫一时赶不回来,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给丈夫看管,自己在医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属赶来接管病人,她才回家。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____教授对“银龄行动”认识高,他说,这项活动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老龄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和期望,希望我们在退休后继续为社会做贡献。__省老龄办组织“银龄行动”活动后,他踊跃参加,全心为农奔富路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____是一位在养猪方面从事教育科研时间长达40余年的老科技工作者,经验十分丰富。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3次深入到__县5个乡镇为养猪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并面对面为

  昼

  百姓提出的问题给

  贫

  予解答。夏季天气

  敦

  炎热,可他克服自

  许

  身气管不好等疾病

  磊,亲自到养猪户大

  逾

  棚里逐一对子猪饲

  米养中存在的问题进

  滞

  行现场指导。__互

  县子猪养殖户刘老

  袒

  汉家母猪生产子猪

  矛

  时多次难产,损失

  焚

  很大,不知所措,珍

  姚教授结合自己的芝

  经验给予讲解怎样

  通

  预防和处理,今年

  赠

  下半年刘老汉家饲

  母

  养的子猪很健康,叔

  排除了母猪难产的瘩

  问题。他还结合乡

  填

  镇养猪中存在的共

  醚

  性问题给饲养户讲

  猪

  课,围绕育肥猪的闷

  饲养技术、疾病防

  饵

  治、市场经济条件

  诧

  下的养猪策略、猪

  顺

  舍建筑要点、母猪

  处

  饲养技术、母猪疾

  耻

  病防治等等内容授

  轴课。参加听课人员

  哆

  达60多人,他还

  方

  把自己编写的养猪

  死

  技术手册送给养猪

  泅

  户,深受百姓欢迎

  以。通过到基层

  卫

  指导和传授知识,谣

  他和养猪户建立了

  帜

  经常联系的机制,钳

  开通了电话咨询,蛹

  开通五个月来,已

  夷

  有上百

  人次与他通

  忘

  话,及时为养殖户

  惺

  解决了技术问题。

  冗

  通过他耐心的服务

  兜,养殖户不仅懂得

  谣

  了技术,更了解和

  阎

  领悟了在市场经济

  鹏

  条件的养猪策略,渊

  并在养猪技术和疾

  振

  病防治方面,有了

  牙

  明显提高。

  2022“最美五老”先进个人事迹篇10---记永修县虬津中学退休教师朱虹同志事迹

  朱虹,南昌市人,大专文化,现年八十一岁。1951年到永修县涂埠镇中心小学任教,在永修县教育系统工作三十年,先后在山下渡小学、县文艺学校、虬津中学任教师。1981年9月在虬津中学退休,当年受聘于虬津乡党委创办虬津乡政府文化站(后任虬津乡文化中心站副站长)。在基层搞文

  谓

  化工作,他善于团结老

  楼

  年群众开展各种文体

  活

  愿

  动,用心参加琴棋书画

  宜

  、健身养生,一时轰动

  些

  集镇。发展了上百人老

  酚

  年队伍,春节期间上街

  逊

  摆桌子义务为农民写春

  株

  联,除夕、元旦、元宵

  隧

  节组织健康老人玩龙灯

  跌

  、跳秧歌、打腰鼓、到

  屉

  各单位贺年。同时,朱

  快

  虹又精心策划寒暑假青

  谢

  少年活动中心开展讲革

  诸

  命故事、教唱革命传统

  氢

  歌曲、举办革命烈士故

  高

  事会等颇受中小学生

  毡

  迎和孩子们家长赞扬的陆

  活动。因此,他先后义

  枣

  务兼任乡文联、老体协

  基

  、老龄委、关工委、老

  津

  科协各单位的工作。看

  遏

  起来工作一大堆,但他

  你

  从不叫累,也不计报酬

  沂,干得个性有劲。有个

  掇

  别知心老友对他说:“坝

  你赚了几个钱,这样拼

  置

  命干?”他就笑着回答

  喻

  :“俗话说得好‘世上

  明

  最苦是闲人’,退休后

  儡,有事做仍是一大幸事

  蒙,何况在职时每月所拿

  饺

  工资和退休后拿的退休

  怎

  金,都是人民政府财政

  浮

  拨款,这些钱来自人民

  呼

  纳税,这天我为人民做

  掏

  些力所能及的事,完全

  市

  是理所就应,直到盖棺

  才

  定论、人生无所遗憾才

  仑

  是我今生

  之梦想。”

  为圆梦,朱虹三十多

  衷

  年的退休生活至今仍然

  插

  过得很踏实、很丰富、雹

  很愉快、也很精彩,至

  浅

  今他还是很主动、很用

  涎

  心为镇上的老年工作当

  挨

  顾问。

  朱虹早在

  6搅

  0年代,就获得了江西

  炼

  省共青团授给他“少先

  值

  队优秀辅导员”的光荣

  辩

  称号。退休后,他创办

  绣

  的虬津乡文化站199行1年荣获江西省文化厅

  酞

  授予的“百强文化站”烷

  荣誉牌匾。1992年

  筑

  他个人又荣获江西省文

  莆

  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具

  荣誉证书。1990年

  浅10月1日,江西日报

  只

  第三版全版介绍过他的暮

  先进事迹。1991年

  捅8月1日,中央电视台

  憾

  特派记者专程到虬津采

  皱

  访他。事后在中央七频

  疯

  道,以“基层文化站的昧

  老站长”为题,报道过

  萎

  他下农村摆文化地摊,苞

  辅导农民唱歌、跳舞、咬

  演戏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少

  镜头。永修县电视台现

  混

  任副台长罗晓玲同志也

  羹

  随央视记者一同到虬津

  列

  采访,并在县电视台播

  雌

  放过他的事迹。

  2昼000年11月21日

  遇,朱虹随县关工委主任

  陌

  李林灿老同志到江西宾

  钡

  馆参加全省先进单位和

  渣

  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并

  么捧

  回来“先进单位和先

  肇

  进个人”的奖牌和证书

  秧

  。2009年,朱虹参

  著

  加了九江市关工委组织

  耙

  的“五老”先进事迹巡

  曰

  回报

  告团,到市属各县

  疑

  向离退休老同志作了工

  兢

  作汇报

  朱虹兼搞

  选

  的老年体协工作,在1娄998年曾荣获了省农

  吻

  业厅和省农民运动会授

  害

  给的“先进群众”和“故

  先进个人”牌匾和荣誉

  淖

  证书。1995年8月

  越8日,九江市老体协、毋

  老干部活动中心授给他

  眼

  写的论文“为老年人服

  疡

  务,大有作为”一文全

  拓

  市优秀论文证书。

  本

  朱虹同志义务兼搞的老

  悦

  龄委工作,在2006载

  年也获“老有所为”荣

  茎

  誉证书。2011年9槐

  月,永修县老龄委宣传

  扯

  部也授给他“老有所为

  谣

  之星”荣誉证书。20辙13年10月,永修县

  诵

  老龄办授给他“老有所

  欲

  为模范个人”荣誉证书

  芋

  。2014年4月

  10剑

  日,永修县关工委授给

  管

  他“基层创五好”先进

  豪

  个人荣誉证书。此刻他

  侈

  珍藏的各级领导单位授

  址

  予的荣誉证书共三十一

  雨

  本,有人笑他,这些红

  框

  本本又换不到钱,也当

  独

  不了饭吃,可朱虹却视

  银

  之为今生圆梦之足迹。

  耍

  朱虹同志现已年过

  捕

  八十,腿脚虽然有些不

  发

  方便,镇上各位领导都

  问

  很关心他,无意让他工

  栖

  作,但是他主动写了保

  昌证书给镇老龄办主任,忠

  要求继续做些力所能及

  喀

  的事,如在工作中出了

  笋

  伤残事故,甚至停止呼

  褒

  吸,概不要任何人负责

  弱

  。因为他想做到今生“吉

  为人民服务”到底,实

  摄

  现人生价值,为圆自我

  箱

  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终生

  瞎

  。

推荐访问: 五老事迹征文 事迹 征文 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