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10篇】

时间:2022-12-31 11:20:04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画》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语音沟通能力,为了全面有效的实施本堂活动,必须结合实际运用充分的教具及教学工具来组织教学,因此我制定了此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画》教案【10篇】

《画》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语音沟通能力,为了全面有效的实施本堂活动,必须结合实际运用充分的教具及教学工具来组织教学,因此我制定了此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和了解印画,欣赏和体会不同的物体所拓印出的不同画面。

  2、探索物体的形状,进行印画,能辨别不同的颜色。

  3、欣赏印画作品,能够用语言描述,或拓展想象空间。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自主动手操作完成画。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用简单的言语介绍自己画的画。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瓶水,一个毛笔,一份水粉颜料,一份空白的图纸。

  2.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出示范画,让幼儿感受画面。

  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啊今天给你们带来一幅奇妙的画(出示图片)看漂亮吧!我们来看看这幅画象什么?你们在图画里发现了什么?谁来告诉大家?(金鱼,菠萝,羽毛)其实老师要告诉你们这些可爱的画不是用手画出来的是用东西印出来了,神奇吧!所以我们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印画。那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怎样印画吧!

  二、基本环节

  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1、出示实物,了解物体的形状和作画的用处。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出示叶子)它是什么颜色啊!那你们想不想也有一片叶子啊!那就请我们的小朋友把你们收集的树叶从板凳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发现它的特点吧!我们先摸一摸我们的小叶子,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啊?(一面滑滑的,一面有高有低,摸着不舒服)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面吧!你们见过鱼骨头吗?这个叶子上面也有鱼骨头,就是这个粗粗的长线旁边有许短线的象鱼骨头的一面,我们啊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叶脉!想知道这美丽的图画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就是用这个叶脉变出来的,你们想看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哦!大家都想!那就请我们的小朋友轻轻的把叶子放到凳子下,小眼睛朝老师这边看吧!

  2、进行范画。

  老师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在调色盘里调好颜色,用毛笔轻轻的在自己喜欢的叶子上有叶脉的一面来回涂,小朋友要记住颜色要每个地方都要涂到,否则就很难看,涂好了你们看清楚老师是怎么把叶子变到纸上的,要轻轻的把有颜色的一面放在纸上,然后用手拍拍,这样啊!我们的图画就牢牢的印在了纸上,看到了吗?象什么啊?(羽毛)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奇妙的画真神奇,你们也想把叶子变到纸上印出不同美丽的画吗?那我们也象刚才一样,自己动手试一试吧!看你们变出了什么奇妙的画。但要记住不要把我们的小手衣服都弄脏了哦!

  三、结束环节

  欣赏作品。

  画完了吗?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奇妙的画”它象什么?小朋友们看它的画漂亮吗?为什么?(颜色很多,图案也很漂亮)哦!真棒!我看到还有好多小朋友的画很棒也想来介绍,那请你们回家介绍给爸爸妈妈听吧!

  四、延伸环节

  1、可以让幼儿分成小组共同协作,互帮互助完成各自的画,然后展示给其他小朋友。

  2、可以让玩的好的小伙伴互相展示对方的画并简单介绍对方的画。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幼儿在亲自作画时非常的高兴,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团结,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我认为只要一堂课满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画》教案2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板书)。

  3、出示。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是一张我们*传统的山水。

  2、指导观察、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诗抓住了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画》教案3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提高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感受画鸟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设计意图】传授给学生一些*画鸟画的知识,提高学生鉴赏画鸟画的素养。了解“缘物寄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花鸟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创作打基础。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2、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三、小组研究:

  【设计意图】渗透画鸟绘画的创作方法之一,通过对比欣赏优秀作品,了解和感悟画家是如何用笔和用墨的。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四、讨论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五、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六、欣赏展示:

  1、师生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2、教师

《画》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三、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四、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五、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画》教案5

  一、活动意图

  在纲要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美丽,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适宜的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主题内容《大自然的礼物》的知识渗透,幼儿了解大自然是美丽和神奇的,是动物、植物和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结合本班美术活动的进程,我设计了《神奇的水粉画》这一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现认知、表达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难点: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五、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

  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六、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七、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画》教案6

  活动目标:

  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5种图形,并能深刻的记住它们的特征。

  2、通过“坐火车”的游戏,学会帮助图形宝宝们归家,分类。能做到仔细观察。

  3、通过看风景,和食物,知道图形宝宝可以变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能说出这些东西是由那些图形宝宝变出来的。

  4、培养幼儿的动力能力,给幼儿若干个不同的或相同的图形宝宝,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出来。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母子”一个。

  (将它们绑在一张椅子上。

  )2、“图形地毯”一张。

  (将图形全部剪了出来,剩如的系图形的空格子。

  )然后将那些剪出来的图形分给幼儿,让他们补回去。

  3、每人一张图形的火车票。

  (其中包括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张。

  )4、一辆箱子制作时的小火车,(5节的车厢,分别贴有三角形,圆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5、贴了屋子,大树,冰糖葫芦,糖果的展示画一张。

  6、每人一张白纸,每人若干个图形娃娃,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孩子们,你们看到什么啦?(布娃娃被绑在椅子上。)

  1、教师讲述故事:有只大灰狼把小猴子和猴子妈妈捉住啦,然后把它们可怜巴巴的绑在椅子上。

  你们想把它们救出来吗?大灰狼说,只有一个办法才能把它们给救出来。

  可恶的大灰狼把磁砖给拆啦。

  要我们把它们拼对啦,才能把猴子放走。这些图形老师捡起来,给你们啦,是否能把它们救出来,就靠宝贝们的啦。吴老师手中也有几个图形磁砖,让吴老师先来拼上。

  2、教师示范。幼儿一起操作。

  二、宝贝们真聪明,也很善良,都把地毯拼好啦,救走了猴子们。它们很感激我们,给我们送来了每人一张的火车票,让我们边看风景,边吃东西。

  1、出示火车票,(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三角形)。并孩子们,它们的名称,介绍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2、和配班教师,一起分发火车票。每人一张。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

  3、请幼儿在相应的车厢投入火车票,并请配班教师做监督员,投错的幼儿再投一次。投对了,才能到“风景区”坐下。

  三、进入风景区,从幼儿观察有哪些风景,(屋子,大树),并提问这屋子和大树分别由哪些图形宝宝变出来的。

  并看看图中还有些什么?

  猴子准备招呼幼儿的两种食物(冰糖葫芦,糖果。)并提问这两种食物分别由哪两种图形变出来的。

  四、图形宝宝可以变出我们生活中许多有用的东西,现在请宝贝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桌子上的图形宝宝变出一些东西,不一定要和老师一样的。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示,认同鼓励。

  六、展示幼儿的作品。

《画》教案7

  一、活动意图

  在纲要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美丽,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适宜的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主题内容《大自然的礼物》的知识渗透,幼儿了解大自然是美丽和神奇的,是动物、植物和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结合本班美术活动的进程,我设计了《神奇的水粉画》这一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现认知、表达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难点: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五、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

  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六、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七、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画》教案8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建构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本美术活动中,重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知色彩,体验珠子滚画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认识三原色。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尝试用珠子进行滚画并观察珠子滚画的轨迹

  2、能愉快地参与玩色活动。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色每组各一盘,珠子。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教师出示珠子。

  今天我请珠子来画画,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画画呢?可以在哪里画画?

  2、幼儿讨论,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二、认识材料,并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材料

  认识三种颜色的颜料(红、黄、蓝)、鞋盒盖子、弹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画的方法。

  (1)将珠子放到颜料盘里滚动,它就会传说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两手拿着盒子轻轻晃动,珠子就开始画画啦。

  (3)没有颜色了,还可以到其他颜料盘里滚一下,继续画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尝试,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2、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色彩重叠发生的变化。

  四、集体欣赏作品

  1、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珠珠画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材料。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发展水*来讲,本次教学中运用勺子将弹珠舀起来,这种需要小肌肉群活动的动手能力不太理想,需要老师的帮助,然而将双手托起,纸盒子东摇摇西晃晃,训练大肌肉及胳膊活动能力,得到较为适宜的训练。

  本次活动主要得到愉悦情感的体验,玩的开心是有的,但是要得到美丽的涂画作品还需改进。

  改进:

  1、弹珠大小

  2、颜料的浓厚深浅

  3、弹珠作画的线图,扭一扭、跳一跳、冲一冲。

《画》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15花鸟画。

  2、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世界画坛。*画同希腊的雕刻、法国的音乐、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三杰。*画按题材可分为三大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

  二、欣赏作品

  1.花鸟画作品欣赏

  2. 明确定义:什么是花鸟画?顾名思义就是表现花和鸟的画。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都是花鸟画所表现的内容。如各种花卉、鸟类、蔬果、昆虫、鱼类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三、探讨新知:

  1、画家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进行创作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借助事物寄

  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 君子 ——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3、梅兰竹菊作品欣赏

  梅(傲)——梅花有报春花之称,她不畏严寒而开放。她剪雪裁冰,一身傲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就是赞美了梅的坚强和大公无私。梅花的五个花瓣是五福的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

  兰(幽)——兰,独生空谷,孤芳自赏,令人倾倒之处正是兰的“幽香清静” 竹(坚)——竹,坚强又高雅,只留劲节,“至凌云处尚虚心”,竹是虚心和气节象征

  菊(淡)——深秋,百花凋落,菊花却不畏严寒,迎霜开放。不求艳丽,只有淡雅,这就是菊花的品质。

  4、拓展:你还知道有哪些花和鸟象征着什么?

  牡丹(富贵)、桃(长寿)、雄鸡(吉祥)、喜鹊(喜事)

  四、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打开课本,欣赏吴昌硕的《菊花》等作品

  1、分析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现实生活中的花鸟虫鱼有什么区别?

  (既像又不像,作品中的更概况或夸张,写意画讲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2讨论画家是怎样用笔和用墨的?

  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用笔,在国画中,用笔分为中锋用笔、侧锋用笔:中锋笔杆垂直,线条较细,一般用于画植物的藤、沟边等细的东西;侧锋,是根据所画线条的宽度来掌握笔杆的斜度,一般用于植物的叶子等宽大的东西用墨,在国画中,墨分五色,五种颜色分别是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按从重到清来排)墨色的浓与淡是靠水的多少来变化。国画中讲究有浓又淡,所以在同 一幅画中,浓墨和淡墨是相互依存的。

  3.诗书画印的渗透

  一副完整的作品要有.诗书画印

  五、动手实践 艺术创新

  1、用笔、用墨、用色体验:(中锋勾花,侧锋勾叶),

  2、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对原作大胆地进行添画和改画

  试画梅花 、麻雀。

  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区分鸟的身体结构。

  1.巡视点拨

  2.学生介绍经验

  3.学生教画

  六、我是小画家才艺展示

  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渗透用笔、用墨、诗书画印):

  七、师生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八、拓展

  运用学过的用笔、用墨的方法临摹你喜欢的大师的作品

《画》教案10

  一、设计思路:

  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三、教学重点:

  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视频《小白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念(可以使同学们在跟读中回忆起童谣并且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童谣的兴趣)

  (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

  (3)出示《小白兔》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示课题:《童谣童画》。(板书)

  2、PPT展示,介绍下国外童谣童画

  ((1)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日本《樱花》(2)老国王科尔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他;他呼吁他的烟斗,他呼吁他的碗,他呼吁他的小提琴手三!《老国王科尔》)

  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幅作品《纺线车》,谁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形式?(剪纸)请举手发言

  4、我们来看看《荡秋千》,谁能用一些修饰词来评价下这幅作品?(最好提到夸张、变形、幻想)。

  教师:我们对童画的诠释,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技法啊。

  (板书二:手法不一)

  5、那我们再看看《秧歌》,讨论:作品重点表现哪句歌词?“哪有闲人在路边”这句内容反映出什么情况?“口唱山歌不怕天”这句内容表现了怎样的劳动情景?把童谣变成童画,它成功在哪里?请举手回答。

  (板书三:重点描绘)

  6、展示《采藕》这幅图片。大声朗读下这首童谣。

  师:好,我们根据这首童谣来看下这幅画,这幅画描绘的什么场景啊?

  生:一个女孩在采藕。

  师:那再看看这幅画针对这首童谣有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呢?

  生:增加了环境

  师:恩,增加了环境。增加环境是为什么呀?

  生:可以更生动。

  师:对,回答的很精确啊。在一幅画中,我们可以增加环境为了更生动,那我们也可以减少一些场景,可以烘托出主体对吧?像,这个采藕姑娘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啊?

  生:是。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同一内容,不同重点后的效果)

  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呀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蚂蚁搬豆》

  (板书四:选择对象)

  (板书五:构图饱满)

  7、学生作品赏析。

  8、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童谣童画,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画童谣的小作家们,是不是都是用一种方法做的呢?

  七、尝试创作:

  大家看了这么多的作品,是不是也想动手来描绘属于自己的童谣童画呢?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童谣,同学们选择一首,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童画。

  师:仔细回忆刚刚老师给大家的一些小建议噢。

  八、作业展示并小结:

  点评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提倡同学们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小结视课堂情况而定。

  九、课后拓展:

  向父母索取他们脑海中一直记得的童谣,然后将它描绘下来,送给父母。


《画》教案10篇扩展阅读


《画》教案10篇(扩展1)

——《画》教案10篇

《画》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读“呜、腰”等10个生字,并书写“流、往”等9个生字。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昨天,姚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祖国各地风景的图片或文章,也可以是你去外地旅行拍摄的照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 师:姚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姚老师还没去过呢!有一个小朋友,他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在车上,就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还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很美的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谁来说说“流动的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流动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同桌互读。

  师:姚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你们有没有认真预习呢?课文会读了吗?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要认真听,如果你的同桌哪个字没读好,你要帮他纠正一下。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注意:小评委可要认真听,才知道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二小节。学生评,读好的奖励小红旗。)

  3、小组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请举手的同学一起读。(读得好,掌声表扬自己。)

  (二)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师:词宝宝看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得出它们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请到台上来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好吗?

  2、小老师带读。

  师:谁愿意到台上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出色的小老师姚老师要送他小星星。

  3、摘果子游戏。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姚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要送给大家。看,这满树花花绿绿的果子,你们想得到吗?不过姚老师有个要求:你要先把果子上的词语读准确了,才能摘下来,然后请大家跟你一起读。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

  4、理解词义。

  师:词语会读了,懂得理解它的意思吗?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就站起来告诉大家。哪一个不懂,也可以请大家帮帮忙。(结合扩词、造句等。)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小节。

  1、全班轻声读。

  师:现在,我们把词宝宝放回课文中,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小节。

  2、理解诗意。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一小节在讲什么吗?哪些景物?(相机板书:小河、山腰、汽车、路边、水库、山坡。) 师:还有什么不懂要请大家帮忙? 师:小作者把他在火车上看到的景色写得多美啊,我们也来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好不好?姚老师读前面,你们接着读后面。 师:现在,你们也来考考姚老师,好不好,你们读前面,看看姚老师能不能把后面的读出来。

  3、拓展说话训练。

  师:小河、山腰、汽车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师:小朋友坐在车厢里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多,你看,课文里用省略号省去了,你能说一说,小朋友还会看到什么景色吗? 课间音乐:书上的小朋友用美丽的诗来赞美祖国,我们用歌声来夸夸我们的祖国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4、指导书写生字:流、扔。

  师:现在我们学写第一小节里的两个生字:流、扔,请大家先看姚老师在田字格上写,好吗?在小组里分析一下,这两个字应怎么写,怎么记住? 师:请大家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各写两遍。比一比,谁写得好看。

  (二)讲读第二小节。

  师:看到车窗外流过这么美的景色,坐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就知道了。

  1、轻声读第二小节。

  2、领会诗意。

  师:我想干什么?(边吃橘子边画画,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妈妈严厉的目光,好像在批评我。) 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四、总结谈话,明理导行。

  1、齐读课文。

  2、师: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向书上的小朋友学习什么?

  3、怎样做个懂事的娃娃?(例:爱护花草树木,不任意采摘;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刻乱画;多植树,让祖国到处都是绿树,都是鲜花。)

《画》教案2

  一、学生随藏族弦子音乐进教室。

  二、律动:跟老师跳一段藏族弦子舞蹈(随音乐)

  三、新课教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谈话: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兄弟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族歌舞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数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刚才同学们轻盈的舞姿是来自哪个民族的?谁能谈谈你对*族的印象?你了解他们多少?四川境内的藏族聚居地是哪些地方?(将收集资料先做分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收集的信息。集体分享来自学生的资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掌握学生了解的信息,有的放矢抽问,这样涉及的面,不管是对学生还是教材内容的了解就要广一些)

  2、以情激趣:在有藏区孩子的班级,请他们出来表演他们的民族歌舞。说出他们所跳的舞蹈种类。

  3、教师介绍钢琴组曲《巴蜀之画》。同学们体会乐曲的民族风格与音乐的特点。《阿坝夜会》与《弦子舞》的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听出来了吗?让学生静心聆听作品后带给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4、复听乐曲,解决疑问。随音乐画旋律线。也可以随音乐的情绪原地律动。讨论:锅庄与弦子的区别?

  5、再次复听,设问:在聆听了这两种体裁的藏族音乐,你能说出藏族音乐中采用了哪些藏族乐器?屏示课件展示六弦琴、唐琵琶、金唢呐、手持鼓,观看乐器的形状,介绍它们的音色,演奏方法和演奏姿势,让学生模仿演奏这些乐器的动作。

  6、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带来的巴塘弦子的音像牒藏族弦子舞的片断,要求每个同学记住一个动作,合着音乐的节拍来做。

  7、分组创作一套弦子舞的动作(要求简单、易学。必须是根据欣赏的音乐来创编),锻炼学生的节奏感、探索、模仿的方法拓展音乐思维

  8、表演:根据巴蜀之画的音乐,分组上台表演。

  9、学生们要对每组的表现做专业性的评价。选用一个组创编的一套舞蹈动作,大家一起学习。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音乐,了解到了古老而又神圣的*民族,也了解了这个代表东方文化风格的藏传佛教的民族,它是我们的骄傲。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里特别感谢今天为我们带来弦子光碟的同学,下课后同学们可借回家相互传看。让我们更加喜爱藏族这个民族和他们的音乐。最后,学生在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画》教案3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

  2.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理解用图像认识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课本第22页例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能否用图像来表示这两种量的关系?

  (4)你准备怎么观察图,说出图中各点的含义。

  (5)通过连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怎样利用图,根据表格中的一个数值在图上估计出它所对应的数值。

  2. 分4人小组研究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完成题中(1)、(2)、(3)的问题。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4.通过讨论总结出:

  (1)用图的形式可以直观表示两个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关系。

  (2)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线。

  (3)利用图,可以进行一些估算,解决一些问题。

  二. 巩固应用,加深体会

  1.先独自完成第22页试一试。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提示同学们以时间为横坐标,路成为纵坐标描点,(1,90)、(2,180)

  如果学生完成的很好的话,可以加深讲解,这是应用正比例函数的描点法画图。

  并且列出方程y=kx;

  2.课堂作业:第23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

《画》教案4

  活动目标:

  1、巩固学习读本中的量词,并结合生活经验正确地使用相关量词。

  2、鼓励幼儿大胆地、自信地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大书、小书、才艺展示所需要的道具及相关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1、小书阅读:

  幼儿自由阅读小书,教师巡视阅读情况,并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2、读大书:

  采取个别读、集体读、男(女)生读等阅读形式进行大书阅读的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强调、解决小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巩固学习量词:

  “老鼠”用量词“只”来形容,叫做“一只老鼠”。请你们想想生活中有什么也可以用量词“只”来形容呢?

  (“朵”、“座”…..同上)

  出示一些物品,请幼儿用相应的量词来说一说。

  4、才艺展示:

  (1)、“小姑娘自信地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才艺,那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或才艺呢?”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本领。“哇!原来你们有这么多本领哪,那你们愿意展示给大家看吗?”“你们看,小姑娘展示才艺的时候是很自信的,你们也要这样,有信心吗?”

  (2)、教师为有需要的幼儿提供道具。

  (3)、幼儿向大家展示才艺。

  5、评奖和表扬

  和幼儿一起评选出“最佳才艺奖”。“你们可真棒,以后老师也要学习更多的才艺,我们来个大比拼。”(表扬特别出色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幼儿要充满自信。)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感觉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因为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精心的去设计和准备。这也督促我在*时的教学中也要如此对待,作到精心、敬业。在*时的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这还需多进行课后教学反思,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方法,让我的活动充满精彩。

《画》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三、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四、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五、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画》教案6

  一、活动意图

  在纲要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美丽,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适宜的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主题内容《大自然的礼物》的知识渗透,幼儿了解大自然是美丽和神奇的,是动物、植物和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结合本班美术活动的进程,我设计了《神奇的水粉画》这一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现认知、表达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难点: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五、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

  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六、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七、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画》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漂浮”,这两个三点水偏旁的汉字组合,勾勒出了一幅漂在水面随水而动的优美画面,由此“漂浮的画”让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创作的欲望这节课我试图通过“肌理”的一种制作方法——吸附法的演示、实践、感悟、创新,向学生展示油漆和水之间密切而又美妙的关系,展现其肌理的美,同时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结合点,线,面的美术知识,完成心中“漂浮的画”。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漂浮的画”的制作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已基本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调色配色方法,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拿笔调和颜色来作画,他们渴望用更新颖的方法更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朝气和活力。这堂课用吸附法表现“肌理”的教学内容,正符合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艺术个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吸附法。

  2.合理安排画面上的点,线,面,做到要有疏密变化。

  过程与方法:分析观察生活中的“肌理”,了解PPT中美丽风景肌理形成的原理,通过演示、实践、感悟吸附法来制作“肌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肌理的美感,体会制作的快乐,展示学生的艺术个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肌理的美,并运用吸附法制作简单的肌理作品。

  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合理安排画面的点,线,面。

  五、教学准备:

  教具:扁*盛水容器、油漆、汽油,竹签,白纸等 。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3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提问:图片美在哪里?有哪些景物的存在而让你感到美丽。总结:每幅图片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模仿,“制造”出这种效果呢?

  1、演示:在玻璃试瓶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滴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漂浮。

  2、说明:这个演示是为了让学生看清油漆和清水之间的变化过程,从而激发 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兴趣。

  3、注意:油漆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汽油才会产生较满意的飘浮效果。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记录下油漆和水之间美妙的变化呢?(绘画、照片等)

  (二)新课:(板书)出示课题: ——漂浮的画 肌理的自然属性: 广义的意义:“肌理”是某种物体上的纹理、质感,如树皮的纹理、质感,大理石的纹理、质感等等。 狭义的意义:它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创造所特有的形象化语言,如各种笔触、斧凿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等。 注意:*时我们画画都是在纸上完成的,上了颜色万一画错了也很难修改了,今天我们要在水里画画,好处是哪里画错了,哪里不好看我们都可以修改,最后用纸把水面上的“画”吸附下来。

  (三)示范:教师示范油漆吸附法:用油漆倒入盛满清水的扁*容器中,用棒稍加搅动,在需要化开的地方滴上几滴汽油稀释,用纸吸附在水面上,完全吸附后小心取出,即可制作出一幅肌理作品。 说明: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会造成不同肌理的吸附效果:

  1、汽油稀释的量: 加入汽油的量多,油漆滴入水面成散点状。 加入的汽油量过少,油漆成凝结团状。

  2、水所处的状态: 水处于静态时滴入油漆。 水处于动态时滴入油漆,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油漆滴入水面的距离。

  (四)学生作业: 用吸附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可以选用任何颜色搭配。要求运用已学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制作的肌理作品命名。

  七、教学评价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由于吸附法制作肌理效果具有偶然性,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画》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生物的照片,曲别针,吸铁石,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一边看海洋生物的照片一边讨论。

  ①准备海洋生物的照片。

  -老师拿来了在海里生存的动物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动物呢?

  ②看看照片,摸一摸,研究一下。

  ③研究一下活动的道具,吸铁石和曲别针。

  ④把曲别针别在动物的照片上,用吸铁石玩钓鱼的游戏并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

  -老师用吸铁石找找大海里的动物,都能找到哪些动物呢?

  ⑤说说粘在吸铁石上的这些动物。

  -背上可以喷水的动物叫鲸鱼。

  -大海里有和我们手的样子差不多的动物,找找看是什么?

  -和我们手长得差不多的动物叫做海星。我们一起来说一遍海星。

  二、展开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

  -这是哪儿呢?

  -这里有哪些海洋生物?

  2、用手在活动纸上印出海洋生物。

  ①用印手印来表现出来。

  -老师告诉孩子们印手印的方法。(做示范。)老师印出鱼的身体。

  -大家想印出什么动物呢?

  ②帮助孩子们印出自己想印的动物。

  ③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

  ④对于使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有困难的孩子,老师给予帮助。

  ⑤使孩子们做出自己想印的动物图案。

  三、结尾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动物。

《画》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会讲述故事;懂得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伙伴,她的名字叫玲玲,她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不高兴的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5玲玲的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音

  注意“幅”是第二声,读“fú”;“叭”要读“bā”。

  注意读准后鼻音“玲、评、另、并”。

  ②识记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玲、详、幅、评、叭、脏”。如,“玲”中王字旁表意,和“玉”有关,“玲玲”是玉器发出的声音,“令”表示读音。“详、评”言字旁与“语言”有关,“幅”,巾字旁与纺织品有关,“叭”口字旁的字跟嘴巴、语言、声音有关。“脏”月字旁的字与身体各部分有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玲玲、详细、端详、催促、催人、弄脏、脏了、懒惰、偷懒、糟糕、糟了、肯定、肯去

  (重点指导生字:*舌音“催、脏、糟”,前鼻音“懒、肯”后鼻音“玲、详”等。)

  (2)学习多音字:兴(xīng xìng)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我家走失的狗又回来了,我很高兴。

  在这里,“兴”读“xìng”,意思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还有一个读音是“xīng”,意思是“兴致”,组词如下:

  兴xīng(兴奋)(时兴)(兴旺)

  xìng(高兴)(扫兴)(兴冲冲)

  ②读一读:

  明天去春游,我兴(xīng)奋得睡不着。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意①仔细地看。②端庄安详。

  端详①指思考、记忆等能力。②指意识。

  脑筋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四、学习“会写字”

  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幅评奖”。

  形近字比较:候—侯奖—将另—别及—级报—服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奖、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幅评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候、画、拿”,学生练写。

  重点指导“候、画、拿”的书写。

  “候”;左右结构,短竖起笔与“亻”的撇、竖相接处持*。

  “画”半包围结构,写时注意先写完“田”再写“凵”,“田”写的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

  “拿”字注意上下两部分写得扁一些,“手”的第一笔撇写在横中线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尊重学生的认知,先观察、讨论再补充,范写,接着描红、临帖,最后评价指正。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得意伤心满意

  2、练习运用:练习用“得意伤心满意”说话。

  玲玲的画画好了,她很(得意),可是不小心,弄脏了画,她又非常(伤心),在爸爸的引导下,她把弄脏的部分添上几笔,画变得比原来更好了,玲玲很(满意)。

  六、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玲玲,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朋友,并且很快认识它们,会写好这些生字宝宝。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通过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了课文中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玲玲的画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汇报展示如下: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板书:弄脏)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板书:脏地方画小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玲玲明天要去参加评奖的画,一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帮助下,玲玲在原本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的具体学习打下基础。】

  2、自读课文,想一想: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把代表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用“——”划出来。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满意地笑了。

  3、玲玲开始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你从“得意地”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得意地”写出玲玲对自己的画非常喜爱,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4、当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爸爸是怎么说的?

  出示: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仔细”一词说明了什么?(“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出示:“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想了想”说明了什么?(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被修改后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板书:更好)

  你能写出ABB式词语(如:懒洋洋)吗?

  乐呵呵笑哈哈金灿灿

  5、玲玲的心情先是得意,后来伤心,最后满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玲玲得意是因为对自己的画很满意;伤心是因为把画弄脏了,重新画有来不及;满意是因为在爸爸的启发下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6、爸爸看到玲玲把画改好了,是怎么说的?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怎样理解爸爸的话?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不能把一些没做好的事看成坏事,因为坏事也能转化成好事;另外,遇到做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弥补。)(板书:坏事能变成好事动脑筋弥补)

  (2)你从爸爸的话中悟到了什么?

  (我从中感悟到坏事有可能会变成好事,所以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不能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会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并指导感情朗读。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学画画》

  听读《学画画》,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把儿歌读下来,有兴趣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画一画,感受画画的乐趣。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指导下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效果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能变成好事。

  五、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

  举一例:老师走进教室,宣布获奖名单:李博、黄强……我一听,这不是我的名字吗?“我竟然获奖了,回家后我一定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夸奖我的,我真高兴啊!”

  练一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示例:看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站在那儿,心理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一定会狠狠批评我的。

  六、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实,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七、主题延伸

  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送给我的小猪猪储蓄罐打碎了,我很伤心。看着这些彩色的碎片,我突发奇想,把这些瓷片拼成漂亮的茶花图案,不是很好吗?于是,我找来一张厚卡纸,按自己的设想开始拼起来,很快,插花图案拼好了,爸爸妈妈都夸我心灵手巧,我高兴极了。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课件22)

  弄脏坏事

  玲玲的画脏地方画小花狗动脑筋弥补肯动脑筋

  更好好事坏事能变成好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中,首先是初读,重点落实字音,结合字形和实际初步理解字义,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最后练写字词,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并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要注意的地方)后再书写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导抄写句子,不光要注意写准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写。就这样,紧紧咬住字词不放松。

  2、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画好作品)———伤心、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3、爸爸的话是文章的主题,我设计“玲玲改画后心情是那样的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是什么呢?”在学生交流后,“这正如爸爸所说的……”再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不足之处:

  学生在总结课文的启示时,大多数的孩子不能抓住关键词句去总结,语言不够干练,概括能力比较弱,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画》教案10

  一、设计思路:

  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三、教学重点:

  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视频《小白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念(可以使同学们在跟读中回忆起童谣并且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童谣的兴趣)

  (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

  (3)出示《小白兔》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示课题:《童谣童画》。(板书)

  2、PPT展示,介绍下国外童谣童画

  ((1)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日本《樱花》(2)老国王科尔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他;他呼吁他的烟斗,他呼吁他的碗,他呼吁他的小提琴手三!《老国王科尔》)

  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幅作品《纺线车》,谁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形式?(剪纸)请举手发言!

  4、我们来看看《荡秋千》,谁能用一些修饰词来评价下这幅作品?(最好提到夸张、变形、幻想)。

  教师:我们对童画的诠释,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技法啊。

  (板书二:手法不一)

  5、那我们再看看《秧歌》,讨论:作品重点表现哪句歌词?“哪有闲人在路边”这句内容反映出什么情况?“口唱山歌不怕天”这句内容表现了怎样的劳动情景?把童谣变成童画,它成功在哪里?请举手回答。

  (板书三:重点描绘)

  6、展示《采藕》这幅图片。大声朗读下这首童谣。

  师:好,我们根据这首童谣来看下这幅画,这幅画描绘的什么场景啊?

  生:一个女孩在采藕。

  师:那再看看这幅画针对这首童谣有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呢?

  生:增加了环境

  师:恩,增加了环境。增加环境是为什么呀?

  生:可以更生动。

  师:对,回答的很精确啊。在一幅画中,我们可以增加环境为了更生动,那我们也可以减少一些场景,可以烘托出主体对吧?像,这个采藕姑娘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啊?

  生:是。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同一内容,不同重点后的效果)

  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呀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蚂蚁搬豆》

  (板书四:选择对象)

  (板书五:构图饱满)

  7、学生作品赏析。

  8、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童谣童画,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画童谣的小作家们,是不是都是用一种方法做的呢?

  七、尝试创作:

  大家看了这么多的作品,是不是也想动手来描绘属于自己的童谣童画呢?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童谣,同学们选择一首,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童画。

  师:仔细回忆刚刚老师给大家的一些小建议噢。

  八、作业展示并小结:

  点评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提倡同学们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小结视课堂情况而定。

  九、课后拓展:

  向父母索取他们脑海中一直记得的童谣,然后将它描绘下来,送给父母。


《画》教案10篇(扩展2)

——《画杨桃》教案10篇

《画杨桃》教案1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作者第一部分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第二部分具体细致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看杨桃时的不同情景。“我”看杨桃时,按照父亲的教诲在自己的角度认认真真地看杨桃,并实事求是地画成了像五角星的形状,自己觉得很满意;老师看杨桃,是老师听到同学们想当然地嘲笑我画的杨桃时,亲自到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同学们看杨桃,是老师请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发现这个角度看杨桃,确实就像个五角星。老师借机教育同学们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因为即使对待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审视、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3、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理解老师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情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板书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都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杨桃什么样?谁画杨桃,画的怎么样?...…)

  【让学生针对课题来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杨桃什么样呢,老师带来了一个杨桃,谁还知道杨桃的其他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查找资料的学生给予充分地肯定)

  3、那么文中到底是谁在画杨桃,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识字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中出现了很多生字词,你们预习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出示: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多种形式读,说说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从各个方面来掌握字词,把对基础知识的训练渗透到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之中】

  3、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4、过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下面我们来深入的读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

  1、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我”画杨桃。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出什么?(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体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的读

  2、为什么我能这样画画,结合上文来谈一谈。(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话)

  3、我画的这样认真,自以为画的很准确,当我把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反映?(生说,读,表演,体会同学们嘲笑的态度)

  【借助朗读、表演这种形式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的人物中,更容易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老师的态度怎样呢,默读课文6--17自然段,找出老师动作的词语(看、走、坐、审视……)体会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们的截然不同

  5、通过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读)

  6、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是怎样说的。(出示老师的话)

  (1)指名读,老师说了几句话。

  (2)再指名开火车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读读老师的话。

  (4)(出示父亲的话)比较两人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5)再读老师的话,试着背下来。

  【理解老师的话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其深刻含义。也便于学生积累语言。】

  7、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总结: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回去想想,找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将课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素材,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画杨桃》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法:情境再现、画画、评评、读文悟理。

  学法:自主学习、多读、多思、多感悟。

  教学准备:杨桃两个,课前让学生看读杨桃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教师板书囗)我写了一个什么?想象一下。像什么?都猜不着啊?它像一块豆腐。再看,

  (教师在口里写十,成田)这豆腐怎么了?

  一块豆腐切四块(教师板书在田下画画,成画)现在呢?这块豆腐怎么了?放在锅里怎么样啊?(板书在画上加一成画)什么字啊?(画)

  现在你们按笔顺写一下,举起手来。(学生用手比划)

  (板书杨)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板书桃)

  2、交流资料

  见过杨桃吗?课前你通过查资料、读资料袋了解到什么了?(指名谈)

  读过课文吗?还想不想读?

  二、初读课文,激发读书兴趣。

  1、自读:你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书。默读也可以;朗读也可以;两个人读也可以;小组读也可以。你说老师我想搬上椅子找我的朋友去读也可以。读一次,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2、指读:还想不想读了?谁读得最好?你起来,读第一段。(指名读文)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画走了样。

  你觉得班里还有读得比你好的吗?你找他当你的榜样。

  3、指名的榜样生读下一段。(生读文)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让生上台)比如我现在是一个杨桃,放在这儿,让大家来画。老师让画杨桃的时候,你按照书上的介绍,当时课文中的我坐在什么地方?大家读读那句话。

  (生齐读文):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你指指看,我可以是咱们班的谁?就按现在的座位。还可能是谁?

  4、分角色读:下面我们一起读下面这一部分。谁来当解说员?(指名)你就读叙述部分。谁来当老师?同学们说的话,大家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开始。(学生按角色读文)

  5、齐读: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就画成什么样。

  6、指名读:最后一段谁来读。

  (生读文):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hǔi)使我一生受用。(重点指导诲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再读文:还想不想读?这回我还让你们读,默读,默读完了我要让你们站起来说话,我不提任何问题,就让你随便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提问题也可以。明白没有?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想好你要提的问题。(学生默读课文)

  2、交流读文感受

  (1)你先举手,你想说什么?(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重点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

  (2)我给画一样东西,你们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先画一个圆,中间再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还有个小把儿,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如图:

  你们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画的什么画?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水的时候,用水杯不用?这个图是从哪儿看水杯?

  从上面往下看就是这样子是不是啊?不同的角度看东西就有不同的结论,明白没有?

  (3)我再画样东西有兴趣猜吗?(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最善于画圆圈,一个小圆圈,两个小圆圈,三个小圆圈,四个小圆圈,五个小圆圈,然后再把它们围起来,是什么?你说。如图:

  猜不到了吧?你们看我这只手,从这个端点来看(师将手伸展指尖对着学生)看这只手是不是画的样子?

  可我要画成这样子(在黑板上画了只正面的手)一看就看出来。因为这是习常性的观察法,而今天我让你们从手的端点来看,就看不出来了。文中那个同学画的杨桃像五角形,同学们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

  (生:因为同学们都用*常看惯了的方法去看,觉得画得不像,才笑。)

  四、重现课文情境,帮助理解内容。

  1、过渡:你们对画画感兴趣吗?感兴趣你再读读这篇文章。自我衡量一下,这篇文章你们读懂了没有?

  2、看来大家对课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开始考试。愿意不愿意接受?

  (出示手中袋子)你们猜这袋子里面有什么东西?

  前两排同学向后转,我这里真有一个杨桃,想让你们来画。你要能够画正确,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课文里面讲的道理,也就是含义,你们也就懂了。你要是没懂就画不正确。我一会一看你的画我就知道你懂了没有。我把杨桃放在这里。(教师将洋桃放到学生中间)只画杨桃。打开你们的本,不用画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廊就可以。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开始作画。

  (学生作画,教师查看)

  好了,好多优秀作品我已收集过来了,咱们先下课,下节课再来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认真读了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杨桃画了幅画。现在我们就来看几位同学画的杨桃,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读懂课文没有。懂了吗?

  二、相互评价,深入领悟课文内容。

  1、提出评价要求

  你要想评价他读懂课文没有,你在评价的时候就得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用课文上的话来说他理解了,或者没有理解。

  2、评第一幅画(选画得正确的,重点指导评价方法。要坐到别人位置上去看再评。)

  出示第一幅画。这幅画是谁画的?(学生起立)大家看清是他画的。开始评价。

  师提示:要想正确地评论人家的画,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去画这幅图的同学座位上去看这杨桃?)

  课文上有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叙述?谁找到了,读出来。

  (生读文)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老师走到我的座位上,先干什么呀?在他的位置上来看。这是一次叙述。还有没有?关于刚才那个问题,课文哪里还有叙述?

  (生读文):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座位上。

  哪几个同学?(笑人家画得不对的几个同学。)请他们干什么?

  老师亲自去,然后又让笑话人家的同学亲自去。去哪里?去画杨桃同学的位置上看,怎么样的看?(理解审视)

  现在知道了该怎么正确评价了吗?

  现在来评价,看实物和看图对照,讲。找到课文上有关的语句,说明他对。

  (生读文):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3、评第二幅画(也选画得正确的,重点让大家从评价中明白画时是怎么画的。)

  这儿还有一幅图,来看一下。(指名进行评价)

  (指作画的学生)你来读一下课文,说明你为什么能画得很正确?

  (生读文):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他读懂课文没有?那么父亲的话他做到没有。引用有关语句。

  (生读文)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4、评第三幅画(选一幅画得不太像的画,重点让学生理解不能想当然画画。)

  咱们再找一幅画,这是谁的?谁来评价?

  他为什么不对?用课文的话评判他。

  他没画成五角星样的,而画得像别的,犯了什么错误了?(画走了样)为什么画走了样?(想当然了)

  师:想当然了,他想的杨桃有翅膀,就按照*常对杨桃的印象来画了,对不对?为什么画画不能想当然?

  要想不想当然,要想不画走样,应该怎么办?课文上怎么说的?

  (生读文)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

  师:是谁说的话?课文最后说老师的话和爸爸的话非常怎么样啊?(相似)那么把相似的爸爸的话再读一次,大家读。

  (生读文)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三、把握重点跳出课文

  1、抓住重点,归纳总结。

  刚才我们作画和评价时,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引用的课文语句大多在哪些段里?(1、2段倒数2、3段)在重要的段前画个圈。(学生找段画圈)

  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内容?简单地说。(教师板书爸爸的话)

  第二自然段是写什么的?(板书我的画)

  十八自然段是讲什么的?(板书老师的话)

  小结:现在又告诉了你一个读文章的重要方法。紧紧抓住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深入理解。你看他写老师和同学问答的过程,写了好长,是不是呢?一句一句对话。其实它只起了个铺垫的作用,衬托环境的作用。讲讲事情的由来,很简单。真正的道理在哪些段落里呢?在这三个段落里。这是第一步:读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第二步,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现在从这里面往出抓爸爸的话,你认为哪几句话最重要?越简炼越好,你讲。(指名)

  可以概括成八个字。板书(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师:这就是父亲说的话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他作画这一部分中再找出最重要段落里的最重要的句子,我也要八个字。好好读一读,你找到就说明你完全读懂了。

  板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师:下面该看老师的话了,也是从老师这段话里找最重要的内容,然后概括。几个字?

  板书(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还是这八个字。因为老师的和父亲的话非常相似,基本相同。

  2、小结:要想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指板书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指板书老师的话)这个作画的人必须是什么样的态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对了,只有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指板书中间一行)才能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课文全明白没有?

  3、拓展延伸,明理导行。

  现在讲的是画画,我们从课文中出来,不说画画了。做别的事情。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怎么理解?怎么联系别的事情?比如我今天上学的时候,走到街上看到一个老汉,在逗一只猴子招人看,在耍猴,我被他吸引了,一下子忘了上学的时间了。等到想起来了,跑到学校里迟到了。老师问我:你怎么了?那么根据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这个要求,我应该怎么说话?

  那么你要是看耍猴的同学,我是老师,你怎么跟我说?(指名)

  事情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说是什么样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家联系起来,总起来看:这个事情是什么样子的(板书事)我们就按照事情本身实际的情况去观察,去了解,去反映,对不对?这就加了一个字(板书是)。这个字不是是不是的是,而是准确、正确的意思。所以我们*常拿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加板书实和求,组成实事求是)对,根据实在的事情真实的样子,我们去寻求最正确、最准确的认识和解决办法,这就叫什么呀?实事求是。

  课文讲的是画杨桃的事,我们把它扩大到一切事情了。现在你是不是知道得更多一点了?

  知道什么了?(指名说)

  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大家告诉我,你应该抱什么态度去做事?

  4、实践练习

  美术课也结束了,但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和他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自己做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

  板书设计:

  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画杨桃》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二、体会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

  三、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四、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说话。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画杨桃》,读题。(出示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准备了一些杨桃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这些杨桃,你想说什么?还有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下来就请大家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谈理解。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体合作,理解内容。

  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原因,可以小组合作。

  2、交流。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举个例子吗?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4)“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子,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什么是“叮嘱”?谁在什么时候叮嘱过你,叮嘱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什么是“想当然”?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想当然”?

  3、我老老实实地画,却换来了同学们一阵嘲笑,读读同学们的话。我心里会怎么样?想些什么呢?

  4、老师是这样做的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找找。

  课件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什么是“审视”?你能表演一下“审视”吗?

  5、当老师问大家的时候,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带着怎样的语气的?(嘲笑)我们读读。

  发挥想像,当时我的心理会怎么样?想些什么?

  6、(课件出示)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怎么会断断续续的呢?他的心理会想些什么?(很惭愧)读一读这段对话。

  7、同样一个问题,同学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用上因为……所以)

  8、如果你是这位老师,这时你想对你的学生说什么?

  9、我们来看一下,“我”的老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生读该自然段。)

  什么是“和颜悦色”?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有没有人对你说过,或你对别人说过“不要……要……”,说一说。

  举例子说说什么是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10、老师的话,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吗?背一背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话。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谈。课文共有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吗?有没有这样的事?

  2、读。老师学完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

  3、编。学生自编学完课文后的一则格言,写在书本插图五角星旁。交流。

  4、小结: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画杨桃》教案4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谨记父亲的话,认认真真地把桌上的杨桃画下来,当我把画交上去的时候,同学们是怎样说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的呢?它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第3至18自然段思考:

  (1)这部分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3)把实物摆到桌上,让从不同座位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特别是前排靠边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

  (4)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体会“我”画画实事求是。“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①、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②、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③、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然而,同学们是怎样看的呢?

  2、研读第3至18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②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

  (2)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老师的两次发问和学生的两次回答。

  ①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A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

  B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好,下一个。”

  ②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A、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B、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C、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D、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E、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3、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齐读最后一节。理解“教诲”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5、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羊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

《画杨桃》教案5

  教学目标:

  1. 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

  “肃”(sù):*舌音。笔顺:(共8笔)

  “诲”:四声(huǐ),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

  4.扩展训练。

  近义词:

  教诲──教导 审视──审察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

  准确──错误 难忘──淡忘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摆、嘻、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4.难字书写指导:

  “图”:最后一笔写横封口。

  “摆、抢”:左右结构,都是“扌”字旁,注意“仓”与“仑”的区别。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学生交流评价。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l.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读最后一段,激发思维。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印象深刻?

  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终身难忘”呢?

  (难忘:无法忘记,永远留在脑海里。终身难忘:即一生都难以忘怀。常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或教诲铭记于心,也可形容对某一段时光难以割舍。)

  (2)能使作者“终身难忘”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的话。)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导语:作者是怎样画画的?你怎么知道的?

  抓住:“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等句子理解“我”是按照看到的去画画的。

  (2)学习第2至第16自然段。

  ①“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犯了错误。)

  ②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③“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

  ④“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

  ⑤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⑥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⑦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⑧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⑨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3)学习第17自然段:老师的话。

  ①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发生了变化。指名读 “老师”说的一段话。

  ②思考:

  A.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B.举例子说说怎么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C.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③这几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④启发学生用“不要……要……”造句。

  ⑤总结老师的话: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⑥齐读“老师”说的话,加深理解。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画杨桃》教案6

  学生视角:

  《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

  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

  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

  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

  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

  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

  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5、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请读读相关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七、课堂练习。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

《画杨桃》教案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3、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师板书:我、同学们、父亲、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画杨桃》那么他们对画杨桃这件事各自都有怎样的看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内容进行学习。并采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请大家自学。

  二、自学汇报

  1、当学生汇报到我画杨桃的内容时,说一说我是怎样画的?(抓住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的内容进行分析。)老师问:小作者为什么这样画?生答:因为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叮嘱他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板书:叮嘱)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教师提示:你能举例子说说怎么叫想当然?

  过渡:

  小作者正是牢记父亲的话,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那么怎样读父亲的话。指导读父亲的话。你还喜欢哪个人物的内容请汇报。

  2、当学生汇报到老师的内容时。指导重点分析老师的话:

  出示老师的话提问: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哪句话?学生汇报。

  学生讲到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是不是这样,老师拿出一个杨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杨桃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刚才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你还理解了哪句话。

  学生讲到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请你用不要要练习说话,说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前提。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老师的话很朴实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应该怎样读老师的话?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用这样的语气试着读读老师的话。读后找生讲评读的情况。大家读的很好那么你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吗。给时间背诵。

  3、当学生没有汇报同学们的看法时,老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汇报了我和老师对画杨桃这件事的看法,没有人选同学们的看法,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内容呢?学生说明理由(教师板书:嘲笑)那么小作者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心里又会想些什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当时小作者心里是很难受。读到这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小作者听了你的话一定会高兴的。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话不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学们,这种教育用课文中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后写到的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读最后一段,请大家快速把这一段背下来。

  过渡:

  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请你把这样的事讲给同学听一听。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

  小结:

  老师学完这篇课文也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读自己写的话。

  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要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三、实践练习

  1、当作者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后,他有怎样的表现,心里会想些什么?

  2、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画杨桃》的读后体会。

《画杨桃》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指导规范书写。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同学回答,出示课后资料袋里的文字解释)。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4、(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示读准生字字音,通过并联系下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

  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

  生字推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生字词大家认的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理解的情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引导规范表达)(课件出示)

  想当然严肃教诲和颜悦色

  审视熟悉受用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刚才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比刚才读的好,咱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课文中图画课上的事从哪儿开始到那儿结束?(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下面每一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教我画画时叮嘱我要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画。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取笑,老师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是我一生受用。

  2、课文内容咱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大家来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大家来看看本节课要会写的字,那些字较容易写错,和老师一块儿来学习学习。把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强调。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五、课外作业。

  1、摘录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

  2、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是就

  和颜悦色

《画杨桃》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受用”等词语;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真实体验

  1、(教师在黑板上作画)先画一个圆,中间再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两边还各有个小角,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

  师:你们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画的什么画?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早茶的时候,茶桌上有茶壶没有?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把你看到的杨桃实事求是地画下来;

  4、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

  【设计意图: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作者小时候也画过一次杨桃,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脉络层次与立意主旨】

  三研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2、学生寻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二)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三)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

  1、“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XX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自由轻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会被同学们误解和嘲笑在老师的教育下,同学们又理解了我课文,没有直接描写“我”被同学们嘲笑与误解时的迷惑不解,伤心委屈;得到同学们理解时的轻松愉快与欣慰满足但是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与“我”感同身受,深刻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以事实为依据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

  (四)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XXXXXXXXXXX(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XXXXXXXXXXXX(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XXXXXXXXXXX(他迟迟疑疑地说)“好,下一个”

  【设计意图:对于阅读教学,我也曾反复思索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克服这些弊端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实现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2、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谁来说说你们对“老师”的研究?

  (五)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1、出示课文,读“审视”句:“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

  (1)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2)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3)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4)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理解“严肃”同学们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我感到伤心极了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没了“半晌”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3、理解“和颜悦色”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

  4、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5、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6、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杨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同时展示同学们自己在不同角度画的杨桃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教师的神态变化,理解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四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XXX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XX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让学生进入文本和人物进行对话,加深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

  画杨桃

  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画杨桃》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作者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样子。)

  (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

  的就画成什么样。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 严肃 和颜悦色

  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画》教案10篇(扩展3)

——《画》教案10篇

《画》教案1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手搓、揉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各种不同的纸搓成条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相框)

  学具:贴有“照片”的白纸每人一份;皱纹纸、棉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漂亮的照片,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

  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展开部分

  1、做相框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刘老师又给照片做了一个漂亮的相框,你们看相框漂亮嘛?他是什么样子的啊?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相框啊?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双手用力前后的搓,将纸搓成长条状,搓至4—5条,然后将纸上的双面胶撕开,把纸条粘上。也可以将各种形状的小纸片粘在四周。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帮助幼儿撕去双面胶。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帮幼儿把作品贴在作品栏里。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画》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读“呜、腰”等10个生字,并书写“流、往”等9个生字。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昨天,姚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祖国各地风景的图片或文章,也可以是你去外地旅行拍摄的照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 师:姚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姚老师还没去过呢!有一个小朋友,他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在车上,就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还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很美的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谁来说说“流动的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流动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同桌互读。

  师:姚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你们有没有认真预习呢?课文会读了吗?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要认真听,如果你的同桌哪个字没读好,你要帮他纠正一下。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注意:小评委可要认真听,才知道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二小节。学生评,读好的奖励小红旗。)

  3、小组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请举手的同学一起读。(读得好,掌声表扬自己。)

  (二)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师:词宝宝看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得出它们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请到台上来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好吗?

  2、小老师带读。

  师:谁愿意到台上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出色的小老师姚老师要送他小星星。

  3、摘果子游戏。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姚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要送给大家。看,这满树花花绿绿的果子,你们想得到吗?不过姚老师有个要求:你要先把果子上的词语读准确了,才能摘下来,然后请大家跟你一起读。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

  4、理解词义。

  师:词语会读了,懂得理解它的意思吗?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就站起来告诉大家。哪一个不懂,也可以请大家帮帮忙。(结合扩词、造句等。)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小节。

  1、全班轻声读。

  师:现在,我们把词宝宝放回课文中,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小节。

  2、理解诗意。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一小节在讲什么吗?哪些景物?(相机板书:小河、山腰、汽车、路边、水库、山坡。) 师:还有什么不懂要请大家帮忙? 师:小作者把他在火车上看到的景色写得多美啊,我们也来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好不好?姚老师读前面,你们接着读后面。 师:现在,你们也来考考姚老师,好不好,你们读前面,看看姚老师能不能把后面的读出来。

  3、拓展说话训练。

  师:小河、山腰、汽车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师:小朋友坐在车厢里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多,你看,课文里用省略号省去了,你能说一说,小朋友还会看到什么景色吗? 课间音乐:书上的小朋友用美丽的诗来赞美祖国,我们用歌声来夸夸我们的祖国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4、指导书写生字:流、扔。

  师:现在我们学写第一小节里的两个生字:流、扔,请大家先看姚老师在田字格上写,好吗?在小组里分析一下,这两个字应怎么写,怎么记住? 师:请大家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各写两遍。比一比,谁写得好看。

  (二)讲读第二小节。

  师:看到车窗外流过这么美的景色,坐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就知道了。

  1、轻声读第二小节。

  2、领会诗意。

  师:我想干什么?(边吃橘子边画画,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妈妈严厉的目光,好像在批评我。) 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四、总结谈话,明理导行。

  1、齐读课文。

  2、师: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向书上的小朋友学习什么?

  3、怎样做个懂事的娃娃?(例:爱护花草树木,不任意采摘;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刻乱画;多植树,让祖国到处都是绿树,都是鲜花。)

《画》教案3

  【教学经验】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分进行:

  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布展览会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

  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几种颜色,但还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或材料,不加选择地进行作画,也不知道换颜色或材料,有的一种材料或颜色一直用到结束。所以,老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

  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

  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在开展这次活动前我真的很担心,恐怕孩子们不感兴趣,结果真的超乎我的想象,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印出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色彩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让我惊叹。

  “老师,你看小月印的这是什么呀?”正在我为孩子们高兴的时候,萌萌大声地喊了起来。我过去一看,哇,真的是一塌糊涂,纸上黑黑的一片有几个黄色的星星也与黑色的颜料掺在了一起,确实不好看。我再瞧小月,皱着眉头好像就要哭了。嘴边想要否定的话又收了回去,于是我说:“小朋友们,我们问问小月的想法好不好,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小月给大家说说你印的是什么好吗?”

  他说:“老师,我印的是晚上的天空,我把纸先涂黑了,然后再用小星星印章印出黄色的小星星。可是我印小星星的时候黄色的颜料和黑色的颜料老掺在一起。”我一听,明白了,原来他没等黑颜料干了就印上了小星星。我没有说出来,对大家说:“ 小朋友们,小月的想法好不好啊?”“好!”“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还没等我说完,最机灵的小丁丁就喊了起来“老师,我知道,等黑颜料干了再印就不会这样了。”“好,我们试试。”我拿来一张纸,“老师给你黑颜料。”最热心的佳佳拿来了黑颜料。我只涂了小小的一块,“我们把他拿到太阳下晾干好不好?” 过了一会,黑颜料干了,我让小月自己印上了小星星。“老师真的不那样了”“呀,真好看,原来等颜料干了还可以在上面印别的东西。”“老师下次活动我们还印好不好,我也想印一个这样的花布。”……

  活动对于幼儿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主动参与,充分活动。此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一个活动使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体现让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等,使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活动中获得经验,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兴趣的参与到活动中。

  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 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

《画》教案4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提高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感受画鸟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设计意图】传授给学生一些*画鸟画的知识,提高学生鉴赏画鸟画的素养。了解“缘物寄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花鸟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创作打基础。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2、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三、小组研究:

  【设计意图】渗透画鸟绘画的创作方法之一,通过对比欣赏优秀作品,了解和感悟画家是如何用笔和用墨的。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四、讨论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五、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六、欣赏展示:

  1、师生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2、教师

《画》教案5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理解什么是象形字,并通过学习认识部分象形字来达到掌握象形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象形字并掌握其认识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若师听说班里有些同学认识许多汉字,谁想为大家读些什么?

  生:(随便从黑板报或语文书中找一段文字读一读)

  师:大家想和他们一样认识这么多字吗?

  二:新授:

  师:(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幅图画及古代象形字)猜猜这些字是什么?你怎样想出的?

  师:同学们小组一起猜一猜,说一说,然后由同学代表说)

  (举例)日"外面的圆非常像太阳的光芒,中间一点很像太阳。"

  师:(指古代象形字)这些字是古代人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发明的汉字。经过许多年后汉字变成现在的样子。(同时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个汉字)。认识的同学到讲台上动手把字贴到图画的旁边,让它们找到小伙伴。

  生:(班级约有2/3同学到讲台上,找到认识的字后大家一齐动手贴一贴)

  师:(指"日")哪位同学贴的?你能做小老师教大家读吗?

  (指"火")这个字很难认,是谁贴的?你能带大家读吗?

  生:(有3—4名贴对的同学做小老师领大家读)

  师:小组里的同学拿出生字卡片,认一认,读一读,会的同学教一教不会的同学,有读不懂的字可以问身旁的小老师。

  生:(小组内学习,由会的同学组织大家学习。之后选出学得好的小组读给大家听)

  三:巩固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做"放爆竹"的游戏吧!谁读对了一个字,大家"嘭啪"为他放鞭炮。

  生:(以这种游戏形式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指名个人做、小组做、男、女生分组做)

  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师:这八个字中你会哪个字组词?

  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已知的字组词)火,玩火。

  师:"玩火"词组得很准确,可是玩火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不对。见到玩火的人要让他住手。

  师:你们还想用哪个字说一句话。

  生:(在组词的基础上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字,它们都是我们教室里一些东西的名字。

  (同时出示一些生字)认识的同学动手把它们贴到这样东西的旁边。

  生:(部分同学动手把生字贴到门、窗、黑板、墙上卡通画的旁边,其他同学专注好奇地看着这些生字)

  师:你们怎样认识的这些字?

  生:爸爸妈妈教的;看书学的;看电视学的;查字典认识的。

  师:同学们从课堂之外留心观察、认真学习,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去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一周后比一比谁认的字多!教学后记:激趣延伸,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记忆中*出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的认识活动突显出来。识字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同学们到生活中主动发现汉字,学习研究汉字。这样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相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画》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

  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学习材料:

  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

  教学准备:

  范画、刮画工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向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倾听,大胆尝试,遵守纪律。

  二、激趣导入

  出示刮画纸:你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让学生说说感受。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刮出课题。

  三、引导探究,认识刮画。

  1、学生欣赏有趣的刮画作品与黑笔直接画的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时画的画有何不同?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

  四、深入探究,尝试刮画。

  1、学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师先介绍新型刮画纸的特点

  教师后说明工具的多样性:谁注意到了,刚才老师用的是什么工具? 你们还带了哪些工具?

  来试一试,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2、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3、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

  4、各组学生挑选一张喜欢的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线条?应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表现?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1) 学生:看作品分组讨论研究。

  (2) 学生:汇报展示。(实物投影)

  (3) 教师:归纳演示。(实物投影)

  五、自主探究,理解刮画。

  1、学生欣赏作品: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2、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的处理方面加以总结。

  六、学生自由创作一幅刮画作品。

  七、自由创作,大胆尝试。

  1、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

  2、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八、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

  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3、教师客串记者采访:

  这位同学你喜欢今天的美术课吗?

  为什么?同学,请谈谈你今天有何感受?

  被选为小画家高兴吗?你今后有何打算?

  九、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制作,体验到了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好这一小技法,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画》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并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2.耐心、细心地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1.观察一些已变红、变黄的树的叶子。

  2.蜡笔若干、印有树叶轮廓的纸若干。

  3.两棵空树干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幼:秋天)秋天来了,我们都把夏天的短袖换成了?(幼:长袖。)对了,有的小朋友呀还穿了外套。

  二、引发幼儿对秋天树叶的回忆

  师:树叶宝宝也换了衣服,它们都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幼:红色、黄色。)

  三、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以童趣的口吻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今天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看到了两课树妈妈。(出示两棵空树干。)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师:它们与我们*时看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幼:它们没有树叶。)

  3.师: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帮树叶宝宝穿上新衣服,把树妈妈打扮起来,好不好?

  四、教师示范画画

  1.亲自示范涂色

  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了,靠着黑色边框线往里画。

  2.强调注意点:

  画的时候不要画到桌子上、不要画到黑色边框线外。

  画的时候要注意从外向里面画。

  涂得密一些,要把所有空白处都上上颜色,不可以有空隙。

  五、幼儿涂色,教师指导、询问

  六、打扮树妈妈,贴上树宝宝,进行评价

  师:现在树妈妈都找到自己的树宝宝了,它让老师跟小朋友说"谢谢",那小朋友要说什么呢?(幼:不用谢。)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有礼貌的小朋友。

《画》教案8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建构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本美术活动中,重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知色彩,体验珠子滚画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认识三原色。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尝试用珠子进行滚画并观察珠子滚画的轨迹

  2、能愉快地参与玩色活动。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色每组各一盘,珠子。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教师出示珠子。

  今天我请珠子来画画,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画画呢?可以在哪里画画?

  2、幼儿讨论,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二、认识材料,并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材料

  认识三种颜色的颜料(红、黄、蓝)、鞋盒盖子、弹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画的方法。

  (1)将珠子放到颜料盘里滚动,它就会传说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两手拿着盒子轻轻晃动,珠子就开始画画啦。

  (3)没有颜色了,还可以到其他颜料盘里滚一下,继续画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尝试,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2、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色彩重叠发生的变化。

  四、集体欣赏作品

  1、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珠珠画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材料。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发展水*来讲,本次教学中运用勺子将弹珠舀起来,这种需要小肌肉群活动的动手能力不太理想,需要老师的帮助,然而将双手托起,纸盒子东摇摇西晃晃,训练大肌肉及胳膊活动能力,得到较为适宜的训练。

  本次活动主要得到愉悦情感的体验,玩的开心是有的,但是要得到美丽的涂画作品还需改进。

  改进:

  1、弹珠大小

  2、颜料的浓厚深浅

  3、弹珠作画的线图,扭一扭、跳一跳、冲一冲。

《画》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三、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四、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五、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画》教案10

  一、设计思路:

  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三、教学重点:

  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视频《小白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念(可以使同学们在跟读中回忆起童谣并且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童谣的兴趣)

  (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

  (3)出示《小白兔》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示课题:《童谣童画》。(板书)

  2、PPT展示,介绍下国外童谣童画

  ((1)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日本《樱花》(2)老国王科尔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他;他呼吁他的烟斗,他呼吁他的碗,他呼吁他的小提琴手三!《老国王科尔》)

  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幅作品《纺线车》,谁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形式?(剪纸)请举手发言!

  4、我们来看看《荡秋千》,谁能用一些修饰词来评价下这幅作品?(最好提到夸张、变形、幻想)。

  教师:我们对童画的诠释,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技法啊。

  (板书二:手法不一)

  5、那我们再看看《秧歌》,讨论:作品重点表现哪句歌词?“哪有闲人在路边”这句内容反映出什么情况?“口唱山歌不怕天”这句内容表现了怎样的劳动情景?把童谣变成童画,它成功在哪里?请举手回答。

  (板书三:重点描绘)

  6、展示《采藕》这幅图片。大声朗读下这首童谣。

  师:好,我们根据这首童谣来看下这幅画,这幅画描绘的什么场景啊?

  生:一个女孩在采藕。

  师:那再看看这幅画针对这首童谣有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呢?

  生:增加了环境

  师:恩,增加了环境。增加环境是为什么呀?

  生:可以更生动。

  师:对,回答的很精确啊。在一幅画中,我们可以增加环境为了更生动,那我们也可以减少一些场景,可以烘托出主体对吧?像,这个采藕姑娘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啊?

  生:是。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同一内容,不同重点后的效果)

  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呀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蚂蚁搬豆》

  (板书四:选择对象)

  (板书五:构图饱满)

  7、学生作品赏析。

  8、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童谣童画,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画童谣的小作家们,是不是都是用一种方法做的呢?

  七、尝试创作:

  大家看了这么多的作品,是不是也想动手来描绘属于自己的童谣童画呢?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童谣,同学们选择一首,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童画。

  师:仔细回忆刚刚老师给大家的一些小建议噢。

  八、作业展示并小结:

  点评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提倡同学们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小结视课堂情况而定。

  九、课后拓展:

  向父母索取他们脑海中一直记得的童谣,然后将它描绘下来,送给父母。


《画》教案10篇(扩展4)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10篇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1

  一、活动背景:

  大班幼儿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爱探索,喜欢问“为什么”。有一次,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小蚂蚁在搬运粮食,他们立刻围在一起饶有兴趣观察小蚂蚁的动态,有的孩子在说:“蚂蚁在运什么?”,有的幼儿在说:“小蚂蚁真可爱,一个一个排好队”。于是,回到课堂上,我请孩子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蚂蚁一一向同伴们介绍,同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关于蚂蚁的种种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一个关于蚂蚁的主题活动生成了。本次开展的美术活动——手指印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意在引导幼儿借助已有的关于蚂蚁的知识经验,开拓幼儿的思维模式,大胆尝试运用印泥进行印画蚂蚁的各种形态,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手指印画、单线条添画的方法表现不同形态的蚂蚁。

  2、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印泥若干盒、画纸人手一份、范作几幅、蚂蚁图片一幅、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一段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图片

  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小蚂蚁)

  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蚂蚁的样子吧。请你说说蚂蚁的身体是由哪几个部分?头部是什么形状的,头上有什么?胸部有什么?腹部有什么?

  教师小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

  (评析: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出示蚂蚁图片,意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指导幼儿有序进行观察,先从头到身体,再到脚,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构建幼儿对蚂蚁的知识经验。)

  2、教师出示独立的蚂蚁图,引导幼儿了解用指印来表现蚂蚁的方法

  (1)教:老师用手指印画了一只小蚂蚁,请你猜猜老师是用哪些手指来印画的?小朋友猜的有点对,现在就来看看我到底是怎么印画的!(教师示范画法,先用食指画蚂蚁的头部,接着用小指画蚂蚁的胸部,再是用大拇指画蚂蚁的腹部,接着添画处小蚂蚁的触角,手和脚。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蚂蚁变成了。)

  (评析:这个过程中我先让幼儿欣赏蚂蚁的单个示范画,让幼儿用猜一猜的方式来了解并发现不同大小的手指能印画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通过水笔添画还能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姿态和不同种类的蚂蚁。接着教师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示范蚂蚁的具体印画方法,重点讲解印画时手指要有一定的力度,才能把指印印得清晰,学会用不同的手指印画蚂蚁的头、胸、腹部,三个部分要紧紧相连,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印画表现手法)

  3、教师出示完整的“蚂蚁王国”示范图,师生一起讨论各种动态的蚂蚁

  a、教:小朋友,小蚂蚁可能干了,它会做许多的事情,请你们看看这些蚂蚁在做些什么?(搬运粮食、保卫家园、照顾小宝宝等)

  b、教师小结:在蚂蚁王国里,生活着有许多许多的蚂蚁,有的蚂蚁负责守卫,有的蚂蚁负责照顾小宝宝,有的蚂蚁搬运粮食,最大的蚂蚁是负责生小宝宝。它们有不同的分工。

  (评析:这个部分重点是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了解整个蚂蚁王国的不同分工,蚂蚁所具有的不同姿态,为接下来幼儿的实际印画操作做好准备,学会巧妙地印画蚂蚁的不同形态,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蚂蚁世界。)

  4、幼儿自己尝试印画蚂蚁,教师提出作画要求:

  教: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好了一幅蚂蚁的背景图,请小朋友用手指来印画蚂蚁,印的时候要注意用力地按指印,把蚂蚁的头部、胸部和腹部紧紧连接,这样印的蚂蚁才漂亮。同时要用水笔在背景图上表现出蚂蚁的各种形态,蚂蚁要画的多一些,把它变成一个蚂蚁王国。比一比,谁画的蚂蚁王国最丰富,最有趣。

  (评析:在幼儿动手操作前,教师对幼儿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包括印画技能的要求和表现蚂蚁王国的要求,讲解时重点和难点突出,帮助幼儿领会印泥印画的操作要点,尝试有想象、有创意地表现作品)

  5、幼儿自由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个过程中,教师播放了轻快的背景音乐《蚂蚁搬豆》,鼓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艺术创作,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孩子们都能够尽情的发挥,大胆地表现出蚂蚁的各种形态,还富有想象力地在底稿上进行背景添画,使得画面变得生动而富有童趣。)

  6、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展示,教师点评

  教:哇,这么多的蚂蚁王国,小朋友你觉得哪个蚂蚁王国最丰富,最有趣呢?为什么?(重点围绕构图丰富,姿态各异、画面整洁美观的要素进行评价)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蚂蚁王国有哪些蚂蚁?它们在做什么?

  (评析:这个评价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幼儿围绕画面丰富、蚂蚁的形态方面进行评价,找出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蚂蚁王国,同时引导幼儿自己评画,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的设计意图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印泥为媒介,引导幼儿探索印泥表现形态各异的蚂蚁王国,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教师的`活动设计目的鲜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突出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活动中幼儿对印泥印画很感兴趣,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不仅掌握了印画的技能,还能富有想象地进行添画,表现了生动活泼而充满童趣的蚂蚁王国,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2

  【教材分析】

  手指印画是指幼儿直接用手(包括指尖、手指、手掌、手背、手侧)蘸取适当颜料,在纸上进行的艺术活动。中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愿意尝试各种的创意活动。虫儿爬的活动,借助于手指印画的形式,重点运用点触、*按的方法来表现自然界中的毛毛虫、蚂蚁、瓢虫等小动物,通过添画的补充,表现虫儿的外形,使幼儿感受、表现自己内在的对小虫的认识,萌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意愿,陶冶美的情操。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点触、*按的`方法点印出毛毛虫、蚂蚁和瓢虫等的主要外形特征。(重点)

  2.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指印的组合印画,给点印出的虫儿添画上眼睛、触角、足等。(难点)

  3.对手指印画感兴趣,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认识毛毛虫、蚂蚁、瓢虫等昆虫。

  2.教师范例画(单个的手指印画和手指组合印画)、幼儿用纸、颜料、各色印盘、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毛毛虫的图片,并出示科学发现去饲养的毛毛虫,导入活动。幼儿说一说毛毛虫长什么样。教师小结:毛毛虫的身体像一列一节节

  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火车。

  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学习指印画的画法。

  1.观察毛毛虫的特征,了解毛毛虫的画法。提问:毛毛虫是怎么画出来的?

  2.出示工具材料,了解使用方法。示范讲解指印画的方法:请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上来尝试用食指点印出毛毛虫。提醒幼儿每个指印要靠在一起。

  幼儿点印后,教师示范添画上眼睛、嘴巴、触角等。

  3.出示蚂蚁、瓢虫的范例,幼儿观察欣赏。

  提问:这是什么?蚂蚁是怎样画出来的?瓢虫呢?除了用食指印画,还可以用哪些手指?

  三、幼儿手指印画,教师指导。

  1.幼儿大胆印画,用不同的手指表现昆虫不同的部位:大拇指可印画瓢虫的身体,小拇指可以印画蚂蚁的尾部。

  2.鼓励幼儿印画多个昆虫,并进行添画。注意画面整洁。四、幼儿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请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作品中的毛毛虫、蚂蚁…在干什么,它们要到哪里去,和伙伴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作品的内容。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3

  教材分析

  每个人的手指大小、形状、纹理都不一样,但*时学生往往不太注意。本科编排的目标是通过看看、印印、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手指纹路的形状和大小,初步了解自然世界各种各样的纹理;通过指印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教学目标

  1、观察手指纹路的形状与大小,初步了解自然世界各种各样的纹理

  2、能利用手指压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形,并且在图形上做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自己喜欢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掌握手指的不同部位印出指纹,并对指印进行简单的组合,或在指纹上进行简单的添加线条或色彩,使所印的指纹变成有趣的各不相同的图形

  难点:

  怎样印出自己喜欢的美丽画面,体验手指印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教生准备

  师:水彩颜料、印泥

  画纸

  范画

  课件

  生:湿抹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猜猜它是谁?手指(板书:手指)

  2、观察手指

  师:原来是手指兄弟啊!果然和我们的谜语说的一样呢!那除了名字不同,高矮不齐,你还能发现手指兄弟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粗细,大小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每个手指的表面上还有一些不一样的纹理,它可漂亮啦!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指纹

  3、引出指印(添加板书:印)

  师:为了更好的观察,老师把手指兄弟漂亮的手指纹理给印了出来(ppt图片)

  师:你能对照老师的图片找一找它是用手指的什么部位印出来的吗?

  生边观察边找

  4、初步体验

  师:你想不想来试试看呢?生:想

  师:光印还不够,老师还要比一比,看谁能利用我们手指不同的部位印出更多不同的指印,让我们动手吧!

  学生放开了玩,用自己喜欢的颜料,自己喜欢的颜色

  二、初步尝试探究

  师:小朋友们都好厉害啊!印出了那么多不同形状的指印!给自己鼓鼓掌吧!生:集体鼓掌

  1、师:小朋友们这么厉害老师可不能落下,老师给大家来个手指变变变的游戏,看仔细喽

  投影仪上,印一个手指印!变小鸡(快速)

  2、师:你觉得这个手指印还可以变什么?(出示一个手指印)(三个学生)

  生:苹果,蔬菜

  3、投影仪上,两个手指印

  师:两个手指印呢?你觉得它像什么?可以变什么呢?

  生:变花、变——

  师:那你自己印的指印你觉得像什么?

  三、更进一步联想

  1、出示一开始的例子

  师:刚才老师变得小鸡好孤单!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开心起来吗?生:给它加点好朋友!

  师:主意真不错!瞧它的好朋友来啦!

  师:我们的手指太厉害了,还可以用来作画呢(添加板书:画)

  2、作品欣赏

  3、学生尝试联想,为作品添画师:接下来,就来手指印画吧

  (1)要求:可以用事先的纸来继续变,也可以重新来印一幅漂亮的手印画(2)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集体指导

  (3)注意清洁卫生:手指沾颜料后要及时擦掉

  四、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从印法,画面组合等方面进行评价印好的作品上台展示

  五、拓展师:除了用我们的小手可以玩出漂亮有趣的画,看看其实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玩印的游戏,瞧,你知道是用什么玩的吗?

  叶子拓印

  其实在生活中还可以利用其他有花纹的东西来玩,请同学们多观察身边的事物。

  新教师第一次这么正式的上一节美术课,从中学到的很多,感觉自己也成长了。从最开始的选课,漫无目标,不知道该怎么选课,选什么样的课。在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美术老师后,初步定课与三四年级中,但是内容又选不好,最后选择了自己感觉内容有趣的一年级《手指印画》。虽有老师好心提醒我一年级不容易上,但是还是坚定的选择了一年级,有点想要挑战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了解教材内容后备课,先在自己班试教熟悉过程(五年级)效果蛮好,但是到一年级上时,一切都不在掌控中,让我一下子慌了神,慌乱中结束一节课,满头大汗。收放收放次数太多,一年级小朋友根本不理你,随你在说什么,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好几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从新给我梳理教学过程,整合不必要的环节,筛检过多的话语,让整个流程尽量的简洁适合一年级小朋友。万分感谢他们!第二次试教,过程整合了,但是在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第二部分初步探究花了太多的时间,讲的过于啰嗦不够放手导致时间不够,学生作品都还有没都完成就下课了。作业的展评和拓展都没有完成,又失败了。第三次试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展示学生作品。作品纸较小,展示评价时学生不易观察效果不理想。展示方式从彩底到黑底,再到用细绳小夹子,最后定于今天这样。整堂课效果虽然不完美但是感觉自己现在能做到这样还是比较满意。谢谢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陪伴指导我的每一位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听我的课,帮我不断地进步!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的绘画技能。

  2、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变出各种形象的方法,并大胆尝试,创造添画作品。

  3、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注意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细头的黑色水笔,多种颜色的颜料,抹布。

  红色笔在白站白纸上画一个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黑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观察手印画。

  欣赏手印画,说说图上有什么?有那些有趣的小动物?这些画与我们原来图画一样吗?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

  2、教师示范印画先用手指蘸上你喜欢的颜料,然后,在纸上印上手指印,还可以换一个手指和一种颜色在印上几个手指印。提醒幼儿手指印不要印得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

  去洗手间洗手并将手擦干净。

  用黑色细头水笔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

  教师在范例上添画,变出一只漂亮的孔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相互欣赏、讨论。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会手指印画以及添画技巧的基本技能。

  2、知道不用脏手指乱印,作画后能及时将手擦干净。

  3、能大胆运用模仿智力与创造智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水笔、印台、白纸、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今天,手指宝宝带来它的老朋友水彩笔,和一个新朋友——印台,它们一起来我们这里做客。”出示手指印画的工具,重点认识印台。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认识印台,来激发幼儿参与手指印画的兴趣。)

  2、基本活动:

  (1)学习按指印

  老师伸出无名指,醮上颜色,在示范用纸上用力压一下,留下一个指印,提

  问:“你们看,老师的手指印像什么?”(请小朋友讨论回答。)

  (此环节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讨论、交流,感受替换想象法的有趣,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记忆智力、想象智力和创造智力等。)

  (2)学习添画

  出示水彩笔,教师根据幼儿刚才的回答进行添画,简笔画出物品的基本特征。

  比如:跳舞的小人,毛毛虫、花、小鸡等。

  (幼儿在观察老师把指印添画成小人,毛毛虫等的时候,会对指印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此环节设计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智力、模仿智力、和想象智力。)

  (3)交代要求,让幼儿表现和创造。

  师:小朋友们的创意都很棒!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能力,想出许多你喜欢的东西来,在做的时候要注意随时擦干净手指。(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

  (让幼儿根据老师的示范作品,大胆创造想象,构思,实施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幼儿的理解智力、记忆智力、和模仿智力。)

  评价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继续想象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

  (让幼儿在实施完作品之后,回到家能在父母的引导下,继续展开想象,让孩子的想象智力得到更大满足和锻炼。)了眼睛,不能让尖锐的东西刺到了眼睛等等)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大班美术教案《手指印画》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726字。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指印的特点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3、初步学会运用指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6、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指印画PPT一份2、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特别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树叶)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

  有纹络(叶脉)不光这叶子有纹络,请小朋友伸出小手,看看我们的手指头,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有的小朋友看的不是很清楚,我们想办法,把它印下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探索:

  1、教师现场演示一个指印,让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这个指印跟老师的画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原来老师的画就是指印画出来的)2、我们的手印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小朋友想不想学呀!

  三、教师教画过程1、老师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看一看,我们的这边小手有几根手指?(五个手指头)它们分别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这几个不同的手指头,印出来的指印效果会相同吗?

  老师来试一试,看看是怎样的结果?老师在纸上分别印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印,然后和幼儿一起分析(不同的手指有大小不同的变化,而且它们大小不一。)

2、老师教幼儿怎么使用我们那几个手印?(在画画中大的地方用大拇指,小的地方用小指,其它几个可根据你的需要灵活地交换印用,还有我们的手指头,不仅可以正着印,也可以横着、斜着、两个三个指印重叠,或是整根手指全用上,反正有许多不同的印法。)

3、老师提出几个画指印画的几个注意事项:小朋友在手指印画的时候,颜料不能粘的太多,太多的就会就会看不出形状,而且画面不美观,还有不能压的太重或太轻,不能太多颜料或太干了,也不能太用力或用力不*均,或是太轻了,还有最重经手要干净。

  4、老师教画今天我们学习简单的指印画(毛毛虫)在完成一系列的指印后,最后请小朋友勾勒出毛毛虫的造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7

  设计思路:

  一直以来美术活动都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和最常用的,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中班幼儿对自己手的了解更理性一些,愿意了解每个手指的名称,体会自己手的本领,同时愿意尝试各种和手有关的创意活动。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美术活动《有趣的手指印画》。

  在活动中,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现阶段发展水*,通过谈话、猜谜、欣赏、启发等形式,将活动层层推进,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活动难度。让幼儿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了解手的作用及五个手指各自的名称和用途。

  2、愿意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3、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愿意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难点: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活动准备:

  1、大手教具一个、教师范例画(单个的手指印画和手指组合印画)

  2、幼儿用纸、颜料、抹布、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猜谜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教师: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劳动人人夸。(手)

  2、师幼共同讨论:“我的小手真能干”

  (教师出示一只大手的图片)

  教师:这是手妈妈,看一看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教师:你知道这几个手指宝宝的名字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教师:你最喜欢那个手指宝宝?你能用它做什么?

  3、讨论“手指王国”

  (教师出示“手指印画”的范例)

  教师:今天一群生活在手指王国的人要举行盛大的聚会了,看看都有谁来参加了?(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教师:你想参加吗?那你会代表谁来参加?(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

  4、示范与讲解:

  教师向幼儿示范手指印画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步骤:

  (1) 用任意一指蘸颜料,在合适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颜料要覆盖整个指肚。若颜料太稀,注意在颜料盒旁边刮一下;若颜料太干,注意尽量让颜料覆盖整个指肚;可以尝试分别用五个手指进行印画,注意一个手指尽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

  (2) 待颜料干后,用铅笔在按出的形状上进行添画、创意。

  (鼓励幼儿尝试用多个手印进行组合创意。)

  二、基本部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尝试将手印添画出印各种各样的形象,提醒幼儿将手印进行大胆组合。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大胆创意。)

  三、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示,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作品,启发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四、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将手印画设计地更有情节,然后投放到阅读区讲给同伴听。

  2、在手指印画的基础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画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画方式,让画面更丰富。

  3、制作贺卡,将手印画和其他绘画形式加入其中。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指印的特点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3、初步学会运用指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6、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指印画PPT一份2、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特别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树叶)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

  有纹络(叶脉)不光这叶子有纹络,请小朋友伸出小手,看看我们的手指头,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有的小朋友看的不是很清楚,我们想办法,把它印下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探索:

  1、教师现场演示一个指印,让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这个指印跟老师的画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原来老师的画就是指印画出来的)2、我们的手印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小朋友想不想学呀!

  三、教师教画过程1、老师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看一看,我们的这边小手有几根手指?(五个手指头)它们分别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这几个不同的手指头,印出来的指印效果会相同吗?

  老师来试一试,看看是怎样的结果?老师在纸上分别印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印,然后和幼儿一起分析(不同的手指有大小不同的变化,而且它们大小不一。)

  2、老师教幼儿怎么使用我们那几个手印?(在画画中大的地方用大拇指,小的地方用小指,其它几个可根据你的需要灵活地交换印用,还有我们的手指头,不仅可以正着印,也可以横着、斜着、两个三个指印重叠,或是整根手指全用上,反正有许多不同的印法。)

  3、老师提出几个画指印画的几个注意事项:小朋友在手指印画的时候,颜料不能粘的太多,太多的就会就会看不出形状,而且画面不美观,还有不能压的太重或太轻,不能太多颜料或太干了,也不能太用力或用力不*均,或是太轻了,还有最重经手要干净。

  4、老师教画今天我们学习简单的指印画(毛毛虫)在完成一系列的指印后,最后请小朋友勾勒出毛毛虫的造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9

  教材分析

  每个人的手指大小、形状、纹理都不一样,但*时学生往往不太注意。本科编排的目标是通过看看、印印、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手指纹路的形状和大小,初步了解自然世界各种各样的纹理;通过指印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教学目标

  1、观察手指纹路的形状与大小,初步了解自然世界各种各样的纹理

  2、能利用手指压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形,并且在图形上做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自己喜欢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掌握手指的不同部位印出指纹,并对指印进行简单的组合,或在指纹上进行简单的添加线条或色彩,使所印的指纹变成有趣的各不相同的图形

  难点:

  怎样印出自己喜欢的美丽画面,体验手指印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教生准备

  师:水彩颜料、印泥

  画纸

  范画

  课件

  生:湿抹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猜猜它是谁?手指(板书:手指)

  2、观察手指

  师:原来是手指兄弟啊!果然和我们的谜语说的一样呢!那除了名字不同,高矮不齐,你还能发现手指兄弟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粗细,大小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每个手指的表面上还有一些不一样的纹理,它可漂亮啦!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指纹

  3、引出指印(添加板书:印)

  师:为了更好的观察,老师把手指兄弟漂亮的手指纹理给印了出来(ppt图片)

  师:你能对照老师的图片找一找它是用手指的什么部位印出来的吗?

  生边观察边找

  4、初步体验

  师:你想不想来试试看呢?生:想

  师:光印还不够,老师还要比一比,看谁能利用我们手指不同的部位印出更多不同的指印,让我们动手吧!

  学生放开了玩,用自己喜欢的颜料,自己喜欢的颜色

  二、初步尝试探究

  师:小朋友们都好厉害啊!印出了那么多不同形状的指印!给自己鼓鼓掌吧!生:集体鼓掌

  1、师:小朋友们这么厉害老师可不能落下,老师给大家来个手指变变变的游戏,看仔细喽

  投影仪上,印一个手指印!变小鸡(快速)

  2、师:你觉得这个手指印还可以变什么?(出示一个手指印)(三个学生)

  生:苹果,蔬菜

  3、投影仪上,两个手指印

  师:两个手指印呢?你觉得它像什么?可以变什么呢?

  生:变花、变——

  师:那你自己印的指印你觉得像什么?

  三、更进一步联想

  1、出示一开始的例子

  师:刚才老师变得小鸡好孤单!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开心起来吗?生:给它加点好朋友!

  师:主意真不错!瞧它的好朋友来啦!

  师:我们的手指太厉害了,还可以用来作画呢(添加板书:画)

  2、作品欣赏

  3、学生尝试联想,为作品添画师:接下来,就来手指印画吧

  (1)要求:可以用事先的纸来继续变,也可以重新来印一幅漂亮的手印画(2)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集体指导

  (3)注意清洁卫生:手指沾颜料后要及时擦掉

  四、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从印法,画面组合等方面进行评价印好的作品上台展示

  五、拓展师:除了用我们的小手可以玩出漂亮有趣的画,看看其实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玩印的游戏,瞧,你知道是用什么玩的吗?

大班美术指印画教案10

  教学目标:

  1、初步大胆尝试用手指印画,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用记号笔进行添画的方法。

  2、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想象和创造,并注意画面的整洁。

  教学准备:

  1、范画一张。

  2、在白纸上画一个放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

  3、水粉颜料、记号笔、抹布、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出示范画: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画,你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呀?(有毛毛虫、小鸡、葡萄、蘑菇、小兔、刺猬、人等等)“小鸡叽叽,小猫妙妙……”咦?这些画与我们原来看到的图画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引导宝宝注意到是用手指印的)

  2、小结:哦,原来它们全都是用手指印出来的。

  3、出示手指罗纹:为了让小朋友能清楚的看清我们手指的罗纹,老师这里有一张放大的手指印,你仔细看看,自己手指的罗纹是怎样的?(一圈一圈的)下面请宝宝自己也来用手指试一试,看看能印出那些东西来?

  二、引导幼儿尝试手指印画,初步了解印画的基本方法。

  1、在印画之前首些要想好你要印什么,然后用手指蘸上水粉颜料印在纸上,等稍干后再用记号笔进行添画。

  2、提醒幼儿手指印不要印的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

  3、印好后将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4、教师在范例上进行添画,变出一只大公鸡。

  现在我们一起来变只大公鸡好吗?(好)请小朋友想一想印大公鸡先印什么(身体)那么用哪只手指印呢?(大拇指)为什么要用大拇指印?(因为身体大)再印什么(头)用哪只手指印(食指)为什么要用食指印?(因为头比身体小,食指比大拇指小)然后在用记号笔添上脖子、尾巴、脚、鸡冠。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分享制作成功的快乐

  印好后一起欣赏评价宝宝的作品,鼓励宝宝大胆地创作更多的手指印画。


《画》教案10篇(扩展5)

——《画气球》教案3篇

《画气球》教案1

  【教学目标】

  1、辅导孩子采用圆曲线画气球时,不要强调画圆,应着重鼓励孩子设计式样新颖的气球。

  2、深色仍采用勾线*涤,可换一种深色勾线。

  【教学准备】

  幼儿作画工具,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逢年过节,不管是在大街,还是在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气球随风飘动,空中仿佛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小朋友没有喜欢玩气球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气球。

  二、讲解、示范。

  1、气球由球体和拒球线组成,画得扁一点歪一点都没关系,只要注意画几个气球时,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齐,球体上可随意画一些花纹图案,让气球更漂亮。

  2、除这样画外,小朋友们还可以设一些形状更有趣的气球,如熊猫气球,小牛气球,娃娃脸气球等。

  3、画好气球再画北景,先用曲线随意画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画几条曲线,表示云姑娘的刘海。

  三、幼儿作画。

  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构图。

《画气球》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记忆中感知气球的不同颜色和不同样式的气球,能够根据提示找规律。

  2、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颜色对幼儿的乐趣。

  3、根据规律来画气球,根据规律图出相应的颜色。

  二、活动准备

  不同样式的气球若干,画有气球的记录纸.蜡笔.四种(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卡片 。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几个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儿你们高兴吗?

  教师:那你们要仔细观察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并在蜡笔中找到与它相同颜色的蜡笔。

  2、教师出示四种不同颜色的卡片

  3、幼儿依次回答出卡片的颜色并找到与之颜色相同的蜡笔。

  4、教师出示画有气球表格的记录纸让幼儿观察。 教师:孩子们每一个小格子代表着一个气球的家,每个气球的家都应该一个气球宝宝,可是在这个记录纸中还许多的家没有气球宝宝,让我们一起帮它们画上气球用蜡笔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教师给出提示每一竖排要画出一样的气球,每一横排要图上相同的颜色,幼儿自己动手画一画。

  5、游戏《踩气球》

  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根据卡片的颜色找到与其相同颜色的气球踩破,教师将小红花奖励给找的最多的小朋友。

  6、活动延伸

  在画气球前让孩子们进行讨论每格子应该画什么样的气球?应该图什么颜色?怎样画是对的?最后给出提示再记录到记录上。

  反思


《画》教案10篇(扩展6)

——画味道的教案

画味道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味道的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味道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的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美术创作的愉快。

  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大胆的用不同的线形色进行构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味道。

  教学方法

  讲解法,观察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1、各种味道的糖。

  2、画纸、油画棒等作画工具。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走进糖果展览会,并在展览桌周围围成一个半圆坐下。

  师:小朋友们,今天糖果城举办了一个糖果展览会,糖果城里的悠哈小姐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参加这个展览会,你们想不想去呀?那我们赶快出发把。

  教师引导幼儿品尝糖果,并提出要求:吃的时候看一看旁边的小朋友脸上是怎么样的,说一说你吃到的时什么味道的。

  幼儿跟随教师安静进场,并记住教师的吃糖果的要求。

  以糖果城引出今天的主题,以有趣的方式为本次活动做好开头的铺垫,激发幼儿对本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二)教师请幼儿上展览台拿糖果,尝尝味道并说说味道。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吃糖果吧,一人拿一粒。

  你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的?感觉怎么样?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一下吧。(幼儿展示完后,教师播放相对应的幻灯)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好不好啊?

  幼儿有秩序的品尝糖果,并用动作和表情将味道展示给小朋友看,跟老师一起学一学ppt中的表情。

  通过让幼儿尝味道,说味道,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味道,并通过做一做表情,学一学动作,将无形的味道转换为有形的,具体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味道以线形色的方式画出来。

  师:糖果城里的糖果有这么多种味道,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味道?为什么?

  老师这里也有个小朋友吃了甜甜地糖果,想到了很多美美的事情,觉得心里很高兴,画了几幅甜甜地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味道,并陈述原因以及联想到的事情,与教师一起欣赏不同味道的画。

  通过让幼儿欣赏与其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作品,以开阔幼儿的视野,打开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师引导幼儿画味道,并播放音乐及幻灯片。

  教师不断引导幼儿画出不同味道的画,并反复强调作画要求。

  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味道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及幻灯片,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的氛围。并早创作过程中不断重复要求,以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五)教师将幼儿作品全部展示到展示板上,并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的?你画了些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与分享。

  通过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来满足幼儿的展示欲望,体验美术创作成功的愉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由于我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所以选择了这次美术活动。但是实际上下来之后,我发现我讲得部分时间过长,幼儿自己创作的时间过短,没有将幼儿教育中以幼儿为主体的特点体现出来。在展示PPT表情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幼儿一起学一学不同的表情,可能由于我比较紧张,有点没放开,酸甜苦辣四个表情都没有做到位。还有在第三环节中,我只提供了甜甜的画和苦苦的画,素材太少,导致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好像都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是画的表情,比较单一。而我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画出你最喜欢的味道的创作画,不是单一的画表情。最后在幼儿展示的时候,有的幼儿说话都没有完整,我由于紧张也没有注意,事后才发现。还有我上课声音太轻,小动作太多,以后还需改进!总体来说,本次活动不是很成功。

画味道的教案 2

  教学目标:1、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连、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活动室布置成演播厅场景。

  3、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

  4、作画时用的轻松的音乐磁带和游戏结束时用的激昂的音乐磁带各一盒。

  教学过程:一、幼儿进入演播厅,自由结伴分别入座红、黄、蓝队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猜一猜,画一画”节目的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来宾:这是红队,欢迎你们!这是黄队,欢迎你们!这是蓝队,欢迎你们!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儿:YE!)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1、师: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幼儿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教师启发性示范。

  3、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幼儿:YE)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1、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四、说味道1、把画按红黄蓝队贴在记分牌上。

  2、每位幼儿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3、幼儿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两颗爱心,一颗代表100分,你可以把爱心送给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画。“

  4、请嘉宾加分并点评。

  五、在音乐声中结束师:现在分数出来了,红队———分,黄队———分,蓝队———分,今天的冠军队是—队,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他们。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我们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画出来,好吗?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加,再见!

  课后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

画味道的教案 3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画味道》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识课中,就有提到味道这一常识,幼儿对味道已经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动正是前面知识的后续,新《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对味道已经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从感受到发现再到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因此我设计了《画味道》为题的美术活动。

  这次活动,开始环节的动机呼唤,鼓动幼儿的积极性,过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在结束环节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欣赏和获得满足上。能帮助幼儿通过尝与说回顾对各种味道的认识与感受,通过画,将自己的感受大胆、创新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交流与评价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与满足感。这个活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说目标 :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了社会、认知、艺术、语言等领域,确立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

  (2)、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激发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味道的体验,在活动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幼儿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状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将在后面环节介绍中做具体阐述。

  3、说活动准备:

  同时,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说出各种味道,掌握各种绘画的基本技能。

  (2)、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我将场景布置成 “食品展览会”能更好的激起幼儿的兴趣。

  (3)、另外,本次活动的物质准备是: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莲、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为幼儿提供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在作画时有一个轻松的环境,我准备了轻音乐一盒。

  二、说教、学法:

  教法: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提问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开始就以参加“食品展览会”的形式品尝食物,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是提问法,教师提问的准确性,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的观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

  再次,我还用了操作法,让幼儿品尝各种味道,并将味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此外,我还用了示范法、交流法、鼓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突出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达到各个领域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幼儿认知,锻炼幼儿的能力,本次活动我让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尝、说、想,动手及动脑,进行学习,尝主要是尝味道,想是想想尝后的感受,说是将尝到的味道说出来,动手和动脑是让幼儿能动手将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创作的乐趣。

  2、另外,还采用了交流法,《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说味道的环节,在活动这环节,让幼儿充分地将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主要流程:尝味道——画味道——说味道。

  第一个环节,我以参与“食品展览会”的形式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品尝,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将品尝味道后的感受说出来,为下画味道做铺垫。如:在幼儿品尝前,让幼儿明确尝后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从想到的和感觉到的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环节,画味道,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在充分的感受后,对味道有了初步的体验,我以引导语“如果要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你吃到的味道,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呢?”从而让幼儿回忆起已学的绘画方式,并且让幼儿对绘画方式进行搜索,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知道并启发幼儿用线、色、形等方式进行绘画,丰富幼儿

  的实际经验,为幼儿提供各种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及时的给予幼儿鼓励与帮助,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谈谈自己的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为了让幼儿能从多角度进行阐述,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让幼儿明确可以从什么角度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阐述,如:“我尝到的是??味道,它给我带来??的感觉,所以我用了??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另外,以欣赏的角度,让幼儿说出最喜欢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的创造性。 接着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梳理。也为活动延伸做铺垫。 延伸推进: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迁移幼儿已有经验。(根据本次活动设计)

  四、亮点及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本次活动中,我使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和程序的设计,会对活动重难点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本次活动以幼儿创造性为主,无法预计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相关链接:

  美术教学的关键:

  所谓美术,美是体验,术是表现。避免让幼儿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图式,因而失去了表现和创造美的热切愿望。

  教法补充介绍:

  美术活动中较常用的教法有: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分步示范、连续示范、重点示范:重点示范是教师只演示绘画和手工制作中的一部分重点内容,而对幼儿学习和已经掌握的不再示范。另外就是对教学中的"突出难点和重点、画和制作的关键部分、幼儿难以完成的部分,反复进行示范,一般常作为巡回指导时的示范。)还有就是对话法,范例等。

  美术欣赏活动说课建议:

  1、教学活动应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如活动前相关经验的铺垫。

  2、欣赏活动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如——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以及

  作品的构图。

  3、欣赏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感觉,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4、注重多种欣赏方法的运用。(如对话法、对比观察法)

  5、欣赏活动注重幼儿情感的激发。

画味道的教案 4

  目的:

  1. 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运用冷暖色调的有关知识大胆构图,将味道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准备:

  奶糖、薄荷糖、生姜糖、话梅糖、辣味橄榄等糖果;画纸、水彩笔、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材料和工具。

  过程:

  一、 谈味道

  1. 你们*时尝过什么味道?

  2. 味道用笔画出来会是什么样的?你们见过吗?

  3. 教师启发性示范:有一次,我去吃火锅,火锅真辣,辣得我直冒汗,嘴里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当时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出示范画),这就是我画的辣味。后来我辣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抓起一瓶矿泉水喝下去,感觉非常清凉。当时,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出示范画),于是我画了一幅雪天的图景,来表示清凉的味道。

  二、 尝味道

  1. 将不同味道的糖果混合放在一起,请幼儿各自取一种糖果,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想一想怎样用画来表达。

  2. 请5~6个幼儿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味道,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作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 画味道

  1. 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指导。

  2. 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受,大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3. 鼓励幼儿大胆落笔,运用冷暖色彩知识及造形的技能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 讲评

  1. 幼儿互相观摩、交流、看看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2. 请5~6名幼儿谈谈自己所画的内容及所表现的味道。

  3. 将画同一味道的幼儿伤作品集中起来让大家欣赏,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不同的人对同味道可以有不同的体验。

  4.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请小朋友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把它画出来,好吗?

  拓展阅读:中班美术教案画春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玩玩中,理解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大胆说话的愿望。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并喜欢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3、丰富词汇:柳枝、翩翩。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观察春景,积累粗浅的感性经验。

  2、春天背景图一幅,*笑的桃花、绿绿的柳枝、黑黑的燕子、花花的蝴蝶图片各一幅用报纸遮住一次排开贴在墙壁上。彩笔等。

  3、歌曲《下春雨了》磁带一份。配乐诗歌朗诵《画春天》

  活动过程:

  1、律动《下春雨了》,感受春天雨露的亲切。

  师:春天到了,调皮的小雨点也来了。

  2、通过观察图片,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内容,能大胆地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雨停了,现在想不想跟我一起去看春天的景色?跟我走吧!

  A、出示图片(红红的桃花*笑,有笑脸的桃花)。

  师:你看到了什么?她是什么颜色的?红红的桃花现在在干什么呢?你来学学它的样子。他还会在干什么?请你来学学它的样子。我门一起来试试。

  B、出示绿绿的柳枝弯弯腰(拟人化,柳树手插腰)。

  师:教师带幼儿到柳树前,你看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柳枝?柳枝在干什么?你来学学柳枝弯弯腰!我们一起来学学。

  C、出示燕子高高飞

  师:呀!它是谁呀?燕子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燕子在干什么?飞地高还是低啊?你会飞吗?表演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飞吧!

  D、出示花蝴蝶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别忘了还有我呢!是谁呀?它身上有很多种颜色我们叫它花蝴蝶。谁知道花蝴蝶有什么本领?花蝴蝶也会飞,花蝴蝶飞呀飞,像在干什么?给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翩翩舞。学习词“翩翩舞”我们一起来学蝴蝶翩翩舞吧。(边飞边念翩翩舞。)

  4、儿的回答做画,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并熟悉诗歌内容。

  师:春天的景色美吗?春天春天真美好,让我们画张春天的画吧!

  师:用什么画春天呢?好,就用这些彩笔吧,学习词“彩笔”。

  师:刚刚在路上你看到了什么?桃花在干什么?听,录音机宝宝看到我们的画,想给我们念一首春天的诗歌。(红红的桃花*笑)它是怎么说的?(多请几个幼儿学念,并及时鼓励念地好的幼儿)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柳枝在干什么?听,(绿绿的柳枝弯弯腰)它说了什么?(多请几个幼儿学念,并及时鼓励念地好的幼儿)

  师:还有谁呢?继续听录音。黑黑的燕子在干什么?(多请几个幼儿说。)

画味道的教案 5

  活动性质:

  学科带头人展示研讨课

  活动班级:

  大(2)班

  执教者:

  香花幼儿园陆美华

  教学名称:

  绘画———画味道

  教学要求:

  1、感受区分冷暖色调。

  2、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并能正确运用冷色、暖色。

  教学准备:

  图画两张(一张为冷色图画,一张为暖色图画)

  调味(分为甜,辣、苦、冰四种味道)

  油画棒绘画纸记号笔

  教学流程:

  欣赏与感受——区分两种色调——尝味道————画味道———展示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感受区分冷暖色调。

  1.出示两张图画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两张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你们看了这两张画有什么感觉?

  2.幼儿回答。

  3.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导幼儿发现这两张画运用了不同的色调)

  哪些颜色给人暖洋洋的,是暖色调?

  哪些颜色给人的感觉冷冷的,是冷色调?

  4.小结:运用不同的色调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绘画效果。

  二、尝味道

  师:老师有几个调味瓶,请你尝尝它是什么味道,给你怎样的感觉?如果让你把这种味道的画出来,你觉得应该用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1.幼儿尝味道。

  2.幼儿交流。(引导幼儿说出甜、辣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快乐的兴奋的,应该用暖色,另两相反)

  三.幼儿画味道,教师指导。

  1.师:那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开心的事,也有许许多多伤心难过的事,他们也有各自的味道,你们能不能用冷色调或者暖色调把他们画出来呢?

  2.幼儿作画。

  3.指导幼儿色调正确运用,以及同一色调的渐变运用。

  四.展示作品,共同分享。

  设计思路:

  大班年龄的幼儿对色彩有强烈的敏感度,他们喜欢运用各种颜色进行作画,然而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一定的含义,这方面的意识与概念还不明显。于是就通过两副欣赏性的图画让幼儿感知感受,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区分冷暖色调。(以前对冷暖色调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幼儿尝味道,用味觉来体验出什么味道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合理,当幼儿创作时让孩子们画单纯的味道当然过于的抽象,孩子们难以想象,于是就根据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绘画基础的特点,让孩子们想想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带给自己什么滋味,应该如何用色调进行表现。这样既提供了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又达到了色调的运用的效果。

画味道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食物有不同味道。

  2.能大胆想象,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尝不同味道的感觉。

  3.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绘画作品的内容。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变化,用不同的线、形、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画出不同表情。

  活动难点:

  将味道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山楂、苹果、辣椒、糖、柠檬、大蒜、苦瓜。作画工具。

  活动环节:

  一、 谈味道1.你们*时尝过什么味道?

  2.味道用笔画出来会是什么样的?你们见过吗?

  3. 教师启发性示范:有一次,我去吃火锅,火锅真辣,辣得我直冒汗,嘴里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当时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出示范画),这就是我画的辣味。后来我辣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抓起一瓶矿泉水喝下去,感觉非常清凉。当时,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出示范画),于是我画了一幅雪天的图景,来表示清凉的味道。

  二、尝味道1.教师同幼儿做游戏《尝味道,猜表情》

  (1)教师出示四种食物,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再请几名幼儿到前面品尝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的食物,大家通过看他们的表情变化,猜一猜他们吃的是什么味道的食物。

  (2)幼儿猜出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从哪儿看出来的?他们的表情什么样?(引导幼儿从眉毛、眼睛、鼻子、嘴的变化说出不同的表情)例如:

  A 品尝辣味的表情:舌头伸出来了,还在吸凉气,脸都变红了,手还在不停地扇。

  B 品尝甜味的表情:他在笑呢,嘴角向上,眼睛弯弯地象月亮。

  C 品尝苦味的表情:列着嘴,皱着眉头,吐着口水D 品尝酸味的表情:眼睛、鼻子、嘴被酸的团在了一起。

  通过游戏《尝味道,猜表情》,使小朋友清楚地看到吃了酸、甜、苦、辣不同味道地食物,幼儿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面部表情。

  2.请小朋友们自己品尝食物,并相互观察。

  三、 画味道1.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指导。

  2.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受,大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3.鼓励幼儿大胆落笔,运用冷暖色彩知识及造形的技能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 讲评1.幼儿互相观摩、交流、看看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2.请5~6名幼儿谈谈自己所画的内容及所表现的味道。

  3.将画同一味道的幼儿伤作品集中起来让大家欣赏,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不同的人对同味道可以有不同的体验。

  活动延伸:尝尝别的味道,然后把它画出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让幼儿回忆已有的味道的经验,再让他们说一说后尝一尝,切实感觉不同的味道,看到不同的味道会让人有不同的表情。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画出你最喜欢的味道的创作画。在幼儿的作品中,大部分是表现了甜的笑*与辣的冒火,酸与苦的表现比较难一点,只有少数幼儿能画出来。

  在讲与尝的过程中,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了整个活动的时间也跟着拖长,一些幼儿在后面的时间里不太坐得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由于我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所以选择了这次美术活动。但是实际上下来之后,我发现我讲得部分时间过长,幼儿自己创作的时间过短,没有将幼儿教育中以幼儿为主体的特点体现出来。在展示PPT表情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幼儿一起学一学不同的表情,可能由于我比较紧张,有点没放开,酸甜苦辣四个表情都没有做到位。还有在第三环节中,我只提供了甜甜的画和苦苦的画,素材太少,导致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好像都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是画的表情,比较单一。而我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画出你最喜欢的味道的创作画,不是单一的画表情。最后在幼儿展示的时候,有的幼儿说话都没有完整,我由于紧张也没有注意,事后才发现。还有我上课声音太轻,小动作太多,以后还需改进!总体来说,本次活动不是很成功。

画味道的教案 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味道、说味道、并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运用不同的线、形、面画出味道。

  2、通过尝味、说味道、画味,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3、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QQ塘、辣味牛肉干、话梅糖、姜糖、酸梅糖、苦瓜等。

  2、画纸、彩笔。

  3、录音机(磁带)

  4、小红花(每人一朵)

  活动过程:

  一、尝味道、说味道、猜味道

  1、师:小朋友,今天我和你们做一个游戏——猜味道,在游戏前,小朋友想一想 :你们都尝过什么味道?

  2、游戏《猜味道》

  ①教师出示教具组织幼儿尝味道

  提问:你吃的是什么?是什么味道?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想到什么?

  ②教师师范尝试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③幼儿游戏。

  一组幼儿进行品尝,另一组幼儿根据品尝味道幼儿的表情猜味道

  二、尝味道、想味道、说味道、画味道

  1、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闭上眼睛,慢慢的体验是什么味道?

  2、有代表性地找几位幼儿说说自己品尝味道后有一种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给予指导。(放音乐)

  要求:幼儿抓住自己的感受,大胆发挥想象、绘画,创造性的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三、评味道

  1、作品展示,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观摩、交流作品,评出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3、红花奖励。(放音乐)

  四、活动延伸——区角活动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味道?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来完成,好吗?

画味道的教案 8

  活动目标:

  1.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

  2.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条、形状、颜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品尝味道的感受。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味道的食品(酸、甜、苦、辣);各种水果标志;百味箱;水粉笔;水粉颜料;画纸及作画工具;作画时轻松愉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入活动现场(幼儿分成苹果、橘子、桃子、香蕉回队)

  1.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猜一猜,画一画”的节目现场。我是节目主持人小张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我们的来宾:苹果队,欢迎你们!橘子队,欢迎你们!桃子队,欢迎你们!香蕉队,欢迎你们!

  2.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你们*时都尝过什么味道呢?(引导幼儿回答各种不同的味道)

  2.教师尝味,请幼儿猜(出示百味箱)

  师:这个百味箱里装有酸、甜、苦、辣各种不同的味道,小张姐姐先来尝一尝,请你们注意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尝到什么味道。

  刚刚我尝的是甜味,我马上想起和小朋友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高高兴兴的样子。

  3.幼儿进行游戏,猜对的幼儿可以为本队增添一个水果。

  4.教师小结参赛队得分情况。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

  2.和同伴分享自己尝到的味道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尝一尝碟子里的味道,然后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再和身旁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尝到的味道。

  3.教师启发幼儿作画

  师:味道是可以用笔画出来的,有一次,我去吃火锅,红红的辣椒汤火辣辣的,辣得我直冒汗,好象看到了一团火在燃烧。后来,我找来一杯冰水,一口气喝下去,感觉很清凉,这时,我眼睛就出现了一个雪天,冰冰凉凉的。

  4.幼儿作画(教师说明作画要求,并启发幼儿大胆落笔)

  四、说说味道

  1.将画展示到黑板上并介绍自己的画

  2.相互观摩,交流谁画的味道最有趣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都把自己尝到的味道画出来了,真有趣,小张姐姐在我们教室也准备了许多不同的味道,我们一起去尝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由于我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所以选择了这次美术活动。但是实际上下来之后,我发现我讲得部分时间过长,幼儿自己创作的时间过短,没有将幼儿教育中以幼儿为主体的特点体现出来。在展示PPT表情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幼儿一起学一学不同的表情,可能由于我比较紧张,有点没放开,酸甜苦辣四个表情都没有做到位。还有在第三环节中,我只提供了甜甜的画和苦苦的画,素材太少,导致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好像都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是画的表情,比较单一。而我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画出你最喜欢的味道的创作画,不是单一的画表情。最后在幼儿展示的时候,有的幼儿说话都没有完整,我由于紧张也没有注意,事后才发现。还有我上课声音太轻,小动作太多,以后还需改进!总体来说,本次活动不是很成功。

画味道的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连、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活动室布置成演播厅场景。

  3、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

  4、作画时用的轻松的音乐磁带和游戏结束时用的激昂的音乐磁带各一盒。

  教学过程:

  一、幼儿进入演播厅,自由结伴分别入座红、黄、蓝队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猜一猜,画一画”节目的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来宾:这是红队,欢迎你们!这是黄队,欢迎你们!这是蓝队,欢迎你们!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儿:ye!)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师: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幼儿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教师启发性示范。

  3、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幼儿:ye)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四、说味道

  1、把画按红黄蓝队贴在记分牌上。

  2、每位幼儿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3、幼儿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两颗爱心,一颗代表100分,你可以把爱心送给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画。“

  4、请嘉宾加分并点评。

  五、在音乐声中结束

  师:现在分数出来了,红队---分,黄队---分,蓝队---分,今天的冠军队是—队,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他们。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我们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画出来,好吗?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加,再见!

  课后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


《画》教案10篇(扩展7)

——《画房子》教案

《画房子》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房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房子》教案1

  目标

  1、根据观察和想象,描画有趣的房子。

  2、体会建造不同的房子,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

  准备

  1.共同收集各种房屋的照片或画片。

  2.小鸟、小狗、大象、长颈鹿的图像。

  3.彩色笔、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动物朋友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它们建造一栋漂亮的新房子。

  2、引出小鸟、小狗、大象、长颈鹿。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讨论:四位动物朋友各需要怎样的房子?

  (例如:小鸟需要造在树上的轻房子,小狗需要房子主人家门口前的小房子,大象需要宽大的房子,长颈鹿需要高房子等)

  2、出示不同房子造型,讨论这些房子适合给谁住。

  三、引导幼儿绘画

  1、确定为哪个动物造房子。

  2、要根据动物的需要,参考房屋的照片,建造高低宽窄不同的房子。

  3、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想象不同形状的屋顶,添加各种功能独特的细节。

  4、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交流分享:给动物找家

  按动物的需要,分别找出适合居住的房子,体会它们不同的需要。

《画房子》教案2

  小班教案《画房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认识三角形、四方形。一间小屋、一个小家。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有爱有家。图片组合成家的形状,画房子,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画房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图形,三角形、四方形很感兴趣,喜欢各种颜色。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四方形。一间小屋、一个小家。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有爱有家。图片组合成家的形状,画房子。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认一认不同图形,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彩色的纸条,三角形、四方形、圆形。纸杯、牛奶盒、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奇妙的图形之家去做客,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什么?

  二、游戏小朋友动动你的小手,找一找,拼一拼,把他们变成好玩的。

  三、展示幼儿拼出的图形三角形盖着四方形像什么?

  四、教幼儿画房子、涂颜色

  五、延伸有一间小屋住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爱他们、爱身边的人。

  六、活动把小朋友的画贴在一起

  七、儿歌我有一个家幸福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从来不吵架爸爸去挣钱呀妈妈管着他我们三人一条心什么都不怕

  教学反思:

  1、由画房子到家幼儿不易理解。

  2、 多融入师幼互动会更好些。

  3、 多发挥幼儿的想象。小屋—室内设计—屋外环境等,幼儿大胆想象。

  小百科:房子是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画房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利用鞋印的外形特征想像成各种事物进行添画,并能丰富画面内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大小适宜的鞋子进行拓印,并能合理安排鞋印的方向。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力,体验鞋印画的趣味性。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吸有各种颜料的海绵若干、大小不同的鞋子若干。黑色铅画纸每人一张,每组粉笔若干、擦手毛巾每人一块。

  2、多媒体课件一个、实物投影仪一台。

  3、观察过隐藏鞋印形象的事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鞋印说说它像什么?(从花纹、整体外形等方面来说)

  总结:小朋友说的可真多,我们可以通过添画让鞋印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

  二、示范拓印的方法,感受鞋印变化的趣味性。

  1、 讨论:我们把鞋印变成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想象物,选择一样进行示范。

  (选一只喜欢的鞋子和喜欢的颜色,把鞋底放在海绵上,接着把两手放在鞋面上,用力往下按,让鞋底全部沾上颜色,用力按在纸上)重点讨论如何将鞋印印完整。

  2、在印好的鞋印上用粉笔进行添画。(如:帆船、茄子等)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4、欣赏课件:

  (1)讨论如何把鞋印变成汽车。(幼儿说出把鞋印看成汽车的**,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鞋印与所变物体,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

  (2)教师操作课件,幼儿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汽车。

  总结:刚才我们是用一个鞋印来变一样东西的,那么你们看这些鞋印有什么不同,我们用这些大小不同的鞋印也变成一样东西,可以变什么呢?

  (3)幼儿和教师一起将多个鞋印变房子,重点讨论鞋印大小、方向的选择是否合适。

  三、幼儿操作。讲解操作要求,让幼儿注意操作常规。

  四、评价:

  表扬有创意、大小搭配合适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以发展创新精神、时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幼儿的自由创作和教师的评价,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活动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画房子》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观察和想象设计各种奇特的房子,运用所学的技能表现建筑物的特征和结构。

  2、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面色彩鲜艳、协调。

  【活动准备】

  1、画纸、笔。

  2、对房屋形式、功能,门、窗、顶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回忆建筑物的基本特征。

  “小朋友,在你见过的楼房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了解现代建筑物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各种各样建筑物的结构。

  二、引发幼儿想象,设计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如果请你来设计未来的新型房屋,你将在现在房屋的基础上做些什么变化呢?”从房屋外形、功能、门窗等方面观察现在建筑物中可以变化的地方。想象房子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想象的为了的房子。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地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四、找出设计美观、新奇的建筑物,请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设计。

  评析:

  1、这是《我们的城市》主题背景下的一次活动,在我们的城市中,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一幢幢新建筑拔地而起,吸引着幼儿的注意,顾老师选取《奇特的房子》作为教学内容,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也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期望。老师能把“新房子和老房子”延伸到奇特的房子,拓展了幼儿的视野,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此次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顾老师把这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为:(1、有兴趣地观察各种奇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征。2、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未来的幼儿园。)活动围绕着奇特房子的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开展讨论,幼儿通过观看老师制作的课件,观赏到了各种奇特的房子,了解了它们的奇特作用。如会变色的房子、悬浮房子、充气房子等,真是让幼儿打开眼界。最后让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房子,畅谈自己设计的意图,让幼儿有一种做设计师的自豪感,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3、前期工作准备得充分,课前师生收集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最特别的房子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在交流中有话可说。老师让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有关房子的各种资料,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房子。让每个幼儿有了表达的机会。

  4、整个活动,教师教学思路和流程非常清晰,并能亲切地与孩子融为一体。教学方式能以多媒体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问层次清楚,教师引导很好,能以幼儿为主,符合二期课改理念。

《画房子》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房子,是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是他们喜欢画而且又画得很多的题材之一。本课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对房子的外形特征作出大胆的构想,画出心中最喜欢的、最别具一格的房子。本课则是房子的想象画,实际也是训练现代设计思维的绘画题材之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以前经常会画到房子,对房子的基本形的运用也较熟练,已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但有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教师授课时关键是调动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三、课型

  绘画

  四、课时

  1课时(40分钟)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房子的想像和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想像的“王国”自由驰骋,在线与色的世界中尽情挥洒。

  2、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3、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通过具体的外形特征,把房子完整的表现出来。

  (二)难点:把设计构思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来。

  (三)难点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地将房子画出来,改变以往较为准确的构图,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七、课前准备

  (一)教具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

  (二)学具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A4纸。

  (三)调查学生了解房子的结构和外形特征,100%的学生画过房子。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发学生兴趣,图片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那你们来猜一猜这是谁家的房子吧?(出示图片,生回

  答)你们喜欢画房子吗?……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6页第三课《画房子》

  2,生齐读:每个人的心中独有一座房子,各式各样的风格,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我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三)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欣赏屏幕上的范图,认真观察范图,找出房屋的基本形状,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它们想和你们捉迷藏?请闭起你们的眼睛默数三秒后睁开眼睛找一找它们在哪里?生:……

  师:图形宝宝又调皮了,它们想当一回魔法师,它要变成什么呢?

  2、师:假如你是魔法师,你想变出什么样的房子呢?

  3,师范画

  4、老师今天还找来了一些其他小魔法师画的房子,让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吧!(提问学生两张图片)

  5、看了这么多的房子,赶快拿起你们的纸和笔,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画出一栋自己心中的房子,并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听好老师的要求,画面要大,时间15-20分钟。

  (四)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设计绘制作品。

  2、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画法、姿势,及时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析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出来的作品,让同学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教师总结

  1、今天,我们设计了房子,同学们的构思都很大胆、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说不定等你们长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设计”的房子呢!

  2,结合学生的画,让他们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

  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九、课后作业

  以“我心中的绿色家园”为题,绘画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画房子》教案6

  活动目标和准备

  让幼儿理解散文诗,启发幼儿用色彩来表现自然,使幼儿明白“碧水荡漾”一词的意思,体验散文诗所蕴含的美感,感受作品中句子排列的方式。活动前,带幼儿观察和认识多种房子,准备各色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将幼儿引入文学作品的优美意境。

  1.介绍贝贝。

  2.配乐朗诵散文诗“画房子”。提问:“小贝贝是怎样画房子的?他送给每位客人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3.教师采取填空的方法让幼儿讲述。

  二、活动组织

  1.情境表演,请小朋友们来做小客人,到贝贝画好的房子里,模仿贝贝的口吻说话。

  2.开展谈话活动———**住在哪里?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谈话,说己所知道的动物住在哪里的想法,并学着说说小动物们“房子”的颜色。如“燕子住在黑色的泥窝里”。“老虎住在绿色的森林里”等。可以拓展话题,除了动物,植物和玩具都住在哪里呢?

  3.仿编活动———画房子。可以再请来许多“客人”,想一想,我们可用什么颜色的笔为它们画一间什么样的房子。幼儿仿编时可以编出一部分,也可以编出全文。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1.可以在“美术角”开辟“美丽的房子”专栏。

  2.此活动可以设计为半日活动。活动后延伸活动是画房子:教师出示教具———布娃娃、青蛙、星星、小鸡和小鸟,请小朋友都来为它们画一座房子。邀请小客人在班里住几天,每个小朋友可选一种颜色为小客人画房子。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在*时带孩子到新建的公寓小区去看房子,感受不同色彩装饰的效果。

《画房子》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与主题相仿的图案来装饰盘子。

  2、通过对各种房子的认识,大胆的用线描和色彩来装饰。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圆形盘子若干、水彩笔、盘子装饰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了解盘子

  1、教师出示盘子(无图案)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物品,你们来瞧一瞧!它有什么用呢?(幼儿介绍)。

  教师:在生活中盘子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有很多的作用,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但是盘子的作用不仅只有这些,我们来看一看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各种各样的盘子吧!(幼儿欣赏图片)

  教师:欣赏完这些图片,谁能来说说盘子除了可以放东西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装饰、做装饰品等)

  教师小结:盘子可以变成装饰品,摆在我们的家里,挂在墙上来装饰我们的房子。

  二、学习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盘子(有图案)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图案丰富、漂亮的盘子吗?我们也来画一个漂亮的盘子当装饰品吧!

  2、提出装饰主题、讲解绘画过程

  (1)提出主题

  教师:之前我们认识了许多漂亮的房子,有古厝、有城堡、有高楼大厦、有名胜古迹、

  还有非常有趣的奇怪的房子。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将你喜欢的房子画在我们的盘子上。

  你可以来当一名小设计师,画出你心目中的房子!

  (2)教师提出要求

  首先找出中心点,设计你想要画的房子,然后再装饰边缘。

  装饰四周的时候要注意图案、线条的对称。

  线与线之间可以用间的的几何图形来装饰,例如三角形、圆形等。

  三、分发纸盘子,教师辅导幼儿动手制作

  教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把各种各样的房子搬到我们的盘子上,

  开始来画我们的装饰品吧!

  四、展示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盘子,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盘子上设计了什么房子,

  你还用了什么线条来装饰我们的盘子呢?

  (幼儿介绍)

《画房子》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课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学习用“xx颜色笔——画的xx——送给xx”的句式完整表述。

  活动准备:

  cai课件、图片、彩色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色笔,以猜想导入。

  1、咦,这是什么?有哪些颜色?

  2、你用彩色笔能做什么呢?你想画什么?

  二、结合课件,完整欣赏散文诗,理解内容,学说句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1、你们想用彩色笔画很多东西,有一个小姑娘叫gigi她也用彩色的笔画画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她都画了些什么?

  2、完整欣赏课件,了解散文诗的内容。

  提问:(1)gigi用彩色的画笔画了哪些东西?(漂亮的房子、碧水荡漾的池塘、一片天空、一只小竹笼、一个小鸟窝)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图片,并用课件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幼儿再次有重点的倾听散文诗,学说“漂亮”、“碧水荡漾”等形容词,了解“碧水荡漾”的意思。

  (2)这些东西都是送给谁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图片)

  (3)gigi是用什么颜色的笔画这些东西的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图片)

  3、师生共同看图朗诵小结,学习用“xx颜色笔——画的xx——送给xx”的句式完整表述。(音乐伴奏)

  三、游戏“谁藏起来了”

  1、教师把其中一些图片藏起来请幼儿说一说少了什么?

  2、请个别幼儿藏起来一些图片请其他幼儿找一找少了什么?说对的就请把图片送到合适的位置上。

  四、再次完整欣赏散文诗拓展幼儿经验。

  1、幼儿边欣赏课件边跟念散文诗,巩固学说“xx颜色笔——画的xx——送给xx”的句式。

  2、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感觉怎么样?gigi用笔画了碧水荡漾的池塘、一片天空、一只小竹笼、一个小鸟窝为什么我们叫它《画房子》呢?

  3、gigi为小动物画了这么多的“房子”,你想为哪些小动物画什么样的“房子“呢?(幼儿讨论)那我们过一会到班上活动时可以把你想画的房子画出来送给你的动物朋友。

  附:散文诗《画房子》

  gigi拿出一堆彩色笔,坐在窗前画房子。

  红色的笔,画一间漂亮的房子,她说,这是送给布娃娃的房子。

  绿色的笔,画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她说,这是送给青蛙的房子。

  蓝色的笔,画一片天空,她说,这是送给星星的房子。

  黄色的笔,画一只小竹笼,她说,这是送给小鸡的房子。

  小鸟在枝头蹦蹦跳跳,望着窗口唧唧唧唧地叫,

  哦,别急,别急,

  gigi拿起紫色的笔,画一个小鸟窝,挂在树杈上,这是送给小鸟的房子。

《画房子》教案9

  设计意图:

  盘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而且盘子也被人们做成了精美的工艺品,摆在家里、挂在墙上,来扮靓我们的生活空间。我班通过本次主题活动《盖房子》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房子、古厝、有特色的房子等,幼儿对房子的世界较熟悉,因此我将我们的主题融入此次活动,以纸盘子为载体,引导幼儿将颜色和形状巧妙融合以房子为主题进行创作绘画,能使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的特色,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与主题相仿的图案来装饰盘子。

  2、通过对各种房子的认识,大胆的用线描和色彩来装饰。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各种各样房子的认识。

  2、圆形盘子若干、水彩笔、盘子装饰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了解盘子

  (一)教师出示盘子(无图案)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物品,你们来瞧一瞧!它有什么用呢?(幼儿介绍)。

  师:在生活中盘子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有很多的作用,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但是盘子的作用不仅只有这些,我们来看一看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二)教师出示图片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各种各样的盘子吧!(幼儿欣赏图片)

  师:欣赏完这些图片,谁能来说说盘子除了可以放东西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装饰、做装饰品等)

  教师小结:盘子可以变成装饰品,摆在我们的家里,挂在墙上来装饰我们的房子。

  二、学习制作方法

  (一)教师出示盘子(有图案)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图案丰富、漂亮的盘子吗?我们也来画一个漂亮的盘子当装饰品吧!

  (二)提出装饰主题、讲解绘画过程

  1、提出主题

  师:之前我们认识了许多漂亮的房子,有古厝、有城堡、有高楼大厦、有名胜古迹、还有非常有趣的奇怪的房子。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将你喜欢的房子画在我们的盘子上。你可以来当一名小设计师,画出你心目中的房子!

  2、教师提出要求

  (1)首先找出中心点,设计你想要画的房子,然后再装饰边缘。

  (2)装饰四周的时候要注意图案、线条的对称。

  (3)线与线之间可以用间的的几何图形来装饰,例如三角形、圆形等。

  三、分发纸盘子,教师辅导幼儿动手制作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把各种各样的房子搬到我们的盘子上,开始来画我们的装饰品吧!

  四、展示欣赏幼儿作品。

  师:这么多漂亮的盘子,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盘子上设计了什么房子,你还用了什么线条来装饰我们的盘子呢?(幼儿介绍)

  教学反思:

  美工活动《有趣的盘子》,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要求,结合活动内容以及我班幼儿自身特点,我把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运用线条、图形进行有规律地装饰盘子。

  2、体验装饰画的线条美与规律美。

  3、养成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创作习惯。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比较积极,都很投入的在装饰自己的盘子瓶,而且有的孩子还创造性的做出了与老师不一样的形状,还有的幼儿做出了娃娃的脸来,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想象力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是孩子启发了我,是他们的作品提醒了我,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是作为教师用的范例"盘子"做的比较小,课后经过老教师的指导,我知道出示的盘子一定要大,可以从点、面、线等方面来启发幼儿。我自己经过反思,还发现有一个不足之处,《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那么,作为一次装饰盘子的活动,我想幼儿的装饰兴趣会更浓厚。同时,在装饰主题上,如果教师给出几个装饰的主题,如海底世界、秋天的图画等等,那么幼儿创造性思维会被激发,定能装饰出内容更为丰富的作品来。

  总之,这次活动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以后逐步去改进,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以及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方面需要加强,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了此次活动,主动去感受盘子的线条美,孩子能以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活动中去,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宗旨。教材展示的不够大,孩子看不清楚盘子上的画。再说到画上的规律时没有强调,没有提升。最后孩子表达时没有总结下。

《画房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线描和蜡笔相结合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并能够利用线描的蜡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想象创作。

  2、能尝试表现房子的前后关系。

  环境创设:

  各种物体的图片、范例。

  重点与难点:

  能尝试利用立体表现房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讨论

  1、师:这张作品上有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看到这一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2、重点引导:这个房子和我们以前看到过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让幼儿重点感受房子的立体感)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样表现立幼儿尝试

  3、让个别幼儿尝试。

  二、幼儿操作

  1、尝试用线描和蜡笔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

  2、重点指导:引导幼儿通过物体的不同的线条及倾斜来表现立体的房子。

  让幼儿讨论谁表现出来的房子有立体感。

《画房子》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房子,是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是他们喜欢画而且又画得很多的题材之一。本课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对房子的外形特征作出大胆的构想,画出独特功能的未来新式房子。,本课则是房子的想象画,实际也是训练现代设计思维的绘画题材之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以前经常会画到房子,对房子的基本形的运用也较熟练,已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但有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教师授课时关键是调动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三、课型

  绘画

  四、课时

  1课时(40分钟)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房子的想像和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想像的“王国”自由驰骋,在线与色的世界中尽情挥洒。

  2、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3、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的思想情操。

  4、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通过具体的外形特征,把房子的形象与功能表现出来。

  (二)难点:把设计构思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来。

  (三)难点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地将房子画出来,改变以往较为准确的构图,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七、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问答法、对比法、联想法。

  八、课前准备

  (一)教具 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

  (二)学具 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16开图画纸。

  (三)调查 学生了解房子的结构和外形特征,100%的学生画过房子。

  九、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打开课件,引入新课题。

  1、欣赏课件里本单元前一个课题《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和补充的图片)的现实生活中房子的图片,并进行简要介绍。

  2、师:看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房子,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画未来的房子!(板书课题)

  (三)导入: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欣赏电视屏幕上的范图(课本第40页),认真观察范图,找出它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现在注意看电视屏幕上的图片(打开课本第40页)。

  师:同学们,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

  师:(对范图一一提问、分析补充,并加以肯定、表扬学生);

  2、师:这些房子都是想象中未来的房子,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太空中、有的在海岛上,那你们想象中未来的房子会在哪里呢?提问:试想一下,以后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住呀?

  学生:…………

  教师归纳板书给予补充:(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苹果里、叶子上、机器人房子等。)

  3、将来我们可以居住在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板书内容);那我们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轻轻的闭上你的小眼睛,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告诉同学们。

  教师请学生答,并归纳板书。

  4、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未来房子的画,让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欣赏介绍几种又神奇又有创意未来的房子,教师分析介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看完了这么多的房子,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你设计的未来房子,也许以后你的设计就会变成真正的建筑!

  (四)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设计绘制作品。

  2、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画法、姿势,及时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析。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出来的作品,把画贴到黑板上,让同学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 教师总结。

  1、今天,我们设计了房子,同学们的构思都很大胆、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说不定等你们长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设计的房子呢!但是请不要忘记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可要好好地保护哦!

  小班美术《画房子》教案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想像设计有趣的房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水彩笔。

  2.请4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了

  幼儿: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2.老师:咦,你们到我们班来有什么事吗?

  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 老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四个小动物一个个站起来说: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欢闻香味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

  2.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清楚小动物的要求吗?它们要的房子可不一样,小动物们你们也别着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都会帮助你们设计房子的,你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下吧。(小朋友,跟小动物们再见)

  3. 老师提问:刚才,小动物们要我们做什么呀?(设计房子)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们的屋顶有什么不一样(尖、圆顶、斜顶)房子上还有什么(门和窗)门和窗是什么样子的?(方、圆、半圆)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动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欢吃什么(蘑菇等)用这些东西给它设计房子吧。

  (用同样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要设计的房子)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并引导幼儿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五、请全班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六、请全班的小朋友分组把设计的房子送给喜欢的小动物。

《画房子》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图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能用画图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

  3、使学生学会给设计好的小房子填充颜色,会使用前景色和背景色、橡皮。 4、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给小房子旁边添加内容,从而使学生受到“创新”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用画图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 2、使学生学会给设计好的小房子填充颜色,会使用前景色和背景色、橡皮。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给小房子旁边添加内容,从而使学生受到“创新”教育。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大家请看这张图片画的内容是什么?对,是小房子,漂亮吗?想知道是如何画的吗?是老师用计算机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想学吗?

  生:想!

  师:好,下面咱们就来学习画我的小房子。

  师:请大家打开计算机的画图软件。怎样打开呢?

  生:鼠标点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计算机画图软件)

  二、讲授新课

  师:(打开“画图”软件后)你最想做的可能就是自己动手画画了,可是工具箱里的工具太多了,他们各有什么用途呢?怎样使用他们呢?咱们将鼠标指向工具栏的某个工具按扭上,稍等一下,你就会发现秘密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鼠标指针旁边出现了这个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师:另外,在画图窗口左下角的颜料盒中,最左边的是“前景色/背景色”,左单击一种颜色,然后右击另一种颜色,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生:“前景色/背景色”分别跟着变化。

  师:这是我们的调色板。同学们请选择好你喜欢的颜色作前景和背景,再将我们的鼠标放到工具栏中,选择不同的工具,分别用鼠标的左键右键画一画,看一看有什么效果?

  师:好。我们知道了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了,那么画起图来就简单的多了。大家练习一下,然后自己要设计一个小房子,想一想需要设计哪些内容呢?怎样设计更漂亮?

  师:(看书上)他们的形状、色彩是什么样的?画图中会用到哪些工具?自己想一想。然后自己设计一座房子,当然也可以与书上的不一样,尽量使自己的小房子更漂亮。

  三、 学生练习画房子,教师指导、交流。

  学生可能遇到用一种颜色给某部分添色时,整个画布会出现这种颜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在画图时线条没有连接好,跟外界有通道的缘故,连接好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四、拓展练习。

  师:好。大家都设计了自己的房子,你喜欢哪些房外环境,想种上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美化一下环境吗?请画上吧!

  五、保存文档。

  我们给自己的漂亮房子起一个名字(文件名),保存下来。

  六、展示作品

  给好的作品给予精神奖励。

  七、关闭文件、关机。

《画房子》教案13

  活动目标:

  1、 通过说说老房子的特征来感受老房子独特的美。

  2、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老房子的美。

  环境创设:

  事前欣赏过老街的录象、老房子的图片。

  重点与难点:

  说说老房子的特征,感受老房子的美。

  活动过程:

  一、说说老房子的特征

  T:说说你最喜欢老房子的什么地方?

  小结:原来老房子都是一幢幢重叠,而且屋顶都是用一层一层的瓦片覆盖上去的,非常整齐漂亮,最高的顶上还有两只角翘在那边。

  小结:窗户上有许多美丽的线条,组成了各种图案。

  二、幼儿画老房子

  以前的人真的非常聪明能够把房子造得这么漂亮,你们想不想也造一幢那么漂亮的老房子?

  幼儿画老房子

  提醒幼儿要画出老房子的层叠关系。并表现出老房子屋顶和窗户的特点。

  三、欣赏

  T:看看谁画的老房子最具有特色?

《画房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散文诗《画房子》的内容,学会看图念出散文诗;

  2、能够用“XX颜色的笔——画的XX——送给XX”的句式完整表述;

  3、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体验创造作品的无限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布偶“小画家”进行引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师:那老师把她请出来好不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是谁?(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贝贝,我是一个小画家)

  师:贝贝和我们打招呼呢!来,我们也来和贝贝打个招呼吧。

  咦?贝贝今天要来画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理解散文。

  1、教师完整朗读散文,并提问:

  ①咦?贝贝来干什么呀?(画房子)

  ②他拿了几种颜色?

  ③贝贝用这些漂亮的颜色画了哪些房子呢?(再次欣赏)

  2、出示五间房子,并提问这些房子都是送给谁的呢?(3次欣赏)

  3、引导幼儿完整讲述“X色的笔,画XX,她说,这是送给XX的房子”

  4、师幼一起来念一念。

  三、激发幼儿关爱别人的情感。

  师:咦?贝贝为什么要画红色的瓦房送给布娃娃?(依次提问)

  教师小结:贝贝真是关心他人的好孩子!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什么样的房子?送给谁呢?

  活动延伸

  师:你们都是关心照顾别人的好孩子,你们想来画一画房子吗?

  好,那我们一起去画一画,把自己心里的房子给画下来,送给你想送的人好不好?

  附散文:画房子

  贝贝拿来五支彩笔,坐在窗前画房子。

  红色的笔,画一间漂亮的瓦房,她说,这是送给布娃娃的房子。

  绿色的笔,画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她说,这是送给青蛙的房子。

  蓝色的笔,画一片天空,她说,这是送给星星的房子。

  黄色的笔,画一只小竹笼,她说这是送给小鸡的房子。小鸟在枝头上蹦蹦跳跳,望着窗口唧唧唧地叫。

  哦,别急,别急!贝贝拿起紫色的笔,画一个小鸟窝,挂在树杈上,她说这是送给小鸟的房子。

  散文《画房子》的教案

《画房子》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相似色的方法装饰拓印裙子,感受画面的图案美和色彩美。

  2、体验拓印画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房子图片若干;积木若干;颜色深、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座神奇的房子,瞧他来了。(出示图片)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下,有一座小房子。这座小房子盖的很好,她非常坚固也非常漂亮。那位把她盖得很好的主人说:“这座小房子永远也不能卖,因为她是一座神奇的房子。”

  1、夏天来了,苹果熟了,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看(出示图片)小房子变成了苹果图案。

  2、到了秋天,周围的麦田金黄金黄的,小房子又会变成什么图案呢?

  二、引出主题,感知相似色。

  师总结:这座房子神奇吗?(神奇)

  1、师:可是,小房子在的乡下啊,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开发,他们造房子,造工厂。这个乡下越来越发达,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各种空气污染,汽车尾气让小房子变得脏兮兮的。小房子主人没有办法,只好找来了搬家公司,带着小房子一直去到更远更远的地方。他们的新家周围是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什么呀(小树)

  小房子这次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观察说一说,并说出变化。(出示树叶房子)

  这些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感知颜色的深、浅,深绿、浅绿)

  2、师:新家的旁边呀,还有一个池塘,谁会游到小房子上呢?(小鱼)

  这些小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深蓝、浅蓝也是一对相似色)

  3、师:小房子的主人啊,觉得环境还不够漂亮,又在小房子的周围种上了花,瞧,小房子上有什么啦?什么颜色的?(引出深红、浅红,深紫、浅紫和橙色、浅橙)

  4、师:这样一深,一浅的颜色,有个好听的名字,我们叫它们相似色。

  三、走进相似色,尝试拓印。

  师:小房子的主人好能干,把小房子装扮的很漂亮,你们想不想也来为小房子变变样子呢?你想把小房子变成什么样子?(幼儿说一说)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的小房子也一定很漂亮。今天,老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积木,有水果的,有图形的。你们愿意用他们来装饰小房子吗?

  四、教师示范。

  师:小房子喜欢小朋友用相似色来给他穿上新衣服,所以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对相似色,待会你们就动手来试试。我们要怎么样用积木来印新衣服呢,你们看,选一个你喜欢的图案,蘸一点深色颜料,用力的按在小房子上。然后我们再换一个积木,再蘸一点浅色的颜料,也是用力的一摁。简单吗?小朋友们印的时候呀,要注意,不要印到小房子外面来;蘸颜料的时候呢,要让积木的一面都蘸满颜料;每个积木呢,只用一次,蘸过一种颜料印完后,就放在空篮子里,然后再换个干净的积木蘸另一种颜色。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作品,活动评价。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是用小房子喜欢的相似色来印的新衣服吗,你最喜欢哪一个新衣服,为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画》教案10篇(扩展8)

——春天的画教案

春天的画教案1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画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尝试运用点彩的画法装饰背景。

  2.讲述画面意思,感受春天温暖、勃勃生机的氛围。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自制幻灯《春天》一个、点彩画一幅、水粉颜料、铅画纸

  班得瑞音乐:

  四月之春

  活动过程:

  1.幻灯导入,感受春天的美景

  师:春天来了,看看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给你什么感觉?(观察各种春天的图画:花草树木、动物等等)

  2.欣赏范画,引出点彩画,感受点彩画的`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幅画,请你仔细看清楚了,猜猜看画的是什么季节?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温暖、很有生机)

  师:这幅画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画的?上面都有哪些色彩?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点出来的)

  师:那什么叫做点彩画呢?(用排笔在纸上点出来的)

  师总结:选择合适的色彩用点的方法一点一点交错地画在画面上,这种方法叫点彩

  教师边总结边用排笔在纸上示范点画的方法

  师:谁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点一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教师再强调点彩画法:一定要一点一点地把色彩点上去,把需要的地方点满,千万不能用笔刷)

  3.提出要求,进一步了解点彩画的作画方式

  师:大家想试试这种点彩的画法吗?春天里有什么?

  教师播放班得瑞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伴随音乐优美的旋律回忆春天美丽的景色

  (有五颜六色的画,有绿绿的小草,孩子们在地面上放风筝……)

  师:刚才听着音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色?

  如果我们把这些画下来,会不会更美呢?

  师:要把主要的东西画好,涂好颜色,然后再用色彩点画背景,如草地、天空等等,点的时候想一想草地、天空什么颜色比较适合?(另外,这个地方可以引导幼儿在绘画之前合理布局,将自己想要画的内容用铅笔事先勾画好,想好色彩搭配,再用不同颜色的颜料进行点彩。)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把主题的东西画清楚,画大,并注意涂色均匀。点彩背景的时候注意慢慢点,不能着急,注意色彩的搭配

  (2)重点指导班级中能力稍差的孩子点彩

  5.讲评

  (1)请一位能力强的幼儿先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画面的布局、结构、色彩)

  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用到了什么颜色?在点彩的时候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困难?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

  (2)教师有意识选出一幅作品进行讲评(重点:绘画的内容)

  师:大家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画的是春天里的什么?他好像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有针对性地找两幅差异大的作品进行观察、点评(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同伴互助,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提升作画水*)

  师:老师手上有两幅作品,大家来看一看,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幅?

  那你对另外一幅作品有更好的建议吗?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画》教案10篇(扩展9)

——画月饼美术教案

画月饼美术教案1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月饼。

  5、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百科: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推荐访问:教案 《画》教案【10篇】 《画》教案1 《画》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