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2-12-31 09:50:03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家》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全文完整)

《家》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的生活习性

  2、图片-蚂蚁窝

  3、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蚂蚁的特征。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它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后,师生讨论。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我们来画蚂蚁的家,先想一想刚才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干什么。

  在想想它们住在哪里,把这个地方画出来,还要画出地上和地下是怎样连接的。

  2、提醒幼儿画之前,先想好如何构图。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家》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绘画出花的一家,并添画出花的一家去哪里旅行。

  2、体验情景式绘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的绘画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花仙子之歌》的磁带、轻音乐、作品展示背景、花的胸饰每人一个,彩色卡纸、记号笔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花仙子之歌》入活动室。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今天也让我们成为一朵美丽的花儿,好吗?"

  2、"来,花宝贝们,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二、出示花宝宝,谈话引出课题。

  1、"我们都是美丽的花儿,瞧,这又是什么呢?"(原来是咱们家的花宝宝)

  2、"为什么说它是花宝宝而不是花爸爸或是花妈妈呢?"小结:原来不同年龄的人他的脸部特征是不一样的!今天我想讲关于咱们花的一家的故事。

  三、师生共同做画《花的一家》

  在几片大叶子上住着花宝宝的一家。一天早晨,天气特别好,花宝宝一家出来晒太阳了。花宝宝伸了个懒腰先出来了,瞧,他长得虎头虎脑,两只大眼睛好像会说话,再看他的嘴巴,真好玩,才长了两颗牙呢!接着出来的是我们的花爸爸,花爸爸可是咱们家里的当家人,瞧,他长得特别的高大,威猛。浓眉大眼,还留着两撇胡子。最后出来的是花妈妈,花妈妈是花的一家里面最爱漂亮的一个,你瞧她有着S形的身材,再看她的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真美,花妈妈还特别时髦,今天特意去烫了个现在很流行的发型:*浪。真漂亮。

  四、提问,发散幼儿思维。

  1、花宝宝家里都有哪些人?

  2、还会有谁?他们都有什么特征,表情怎样?

  小结:花宝宝有着幸福的一家,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听,它们正在聊天呢,聊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下、、、、、、哦,原来他们是商量着陪爷爷奶奶去旅行,因为爷爷奶奶为了咱们花的一家累了大半辈子,该是让它们享享福的时候了!

  3、如果请你当导游,你会带它们去哪里旅行呢,在那里又可以看见什么呢?

  小结:花宝宝有着幸福的一家,有时他们会去在山坡上看风景,有时它们去大海边晒太阳,有时他们会去在田野里吹吹风,不过不管去哪里,他们都会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现在请宝贝们将花的一家画出来,用你的画笔告诉我们花的一家里都有谁?打算去哪里旅行?怎么去?还能看见什么?

  五、创造性绘画:花的一家。

  1、提出画花的一家的要求,请幼儿将这花宝宝一家的故事画下来。

  2、分步想象作画:

  (1)你的花宝宝一家都有谁?是谁先出来的?表情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画花宝宝家的各个成员,要求:画出不同年龄人物的特征,脸大一些,表情丰富。

  (2)你的花宝宝一家会去哪里旅行呢?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背景。

  六、讲评、展示。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带着花宝宝的一家去哪旅行了,他们都看见了什么?

  七、听《花仙子之歌》音乐出活动室。

  "在你们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花宝宝一家不管去哪里,他们都不分开,始终相亲相爱,不离不弃。让我们也像花宝宝的一家那样永远幸福,永远开心吧!来,花宝贝们,优美的音乐响起了,我们也跟着花的`一家去外面旅行吧!

《家》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子,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室外居住环境和房屋特点。

  2、对各种民居感兴趣,在欣赏中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重难点:

  对各种民居感兴趣,在欣赏中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各地的民居图片。

  2、画笔、各种演练等绘画工具。

  3、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民居》。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教师:你家住在哪儿?你家的房子什么样的?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2、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门上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你觉得哪个房子最特别?为什么?

  3、师幼一起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些人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呢?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这些房子是用什么建成的?这些房子除了能住人,还有其他的用处吗?

  教师小结:这些房子都是各地方的人们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生活习惯设计的,它们的外形不同、颜色不同、门传不同,修建时用的材料也不同,都很有特色。

  4、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民居。

  结合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别人不同的房屋。

  5、展示幼儿作品并互相交流。

  教师:你设计的房子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小百科: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

《家》大班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巩固学习人物画,表现人物在家里的活动。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建构房子的造型,并尝试大胆地表现房子里的设施和简单的人物形象。

  3、大胆地表现房子侧面的结构,乐意与同伴分享《我的家》。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组提供彩色纸若干,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我的家》,感知房子的结构、房子里的陈设和人物的姿态。

  ——教师:画面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门是什么样子的?房子里面有什么?

  ——教师:房子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让幼儿了解绘画的重难点。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位小朋友的家。

  ——教师:你们家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可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教师快速地在房子里画出人物站立和侧面的姿态,巩固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4、幼儿线描画创作《我的家》。

  ——引导幼儿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启发幼儿先用勾线笔画出房子的外形结构,再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画出房子里的人物和设施。

  ——幼儿操作好活动,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给予语言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讲述家里的设施和家人的活动,共同分享家庭的快乐。

  活动反思: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孩子形象直观地学会这首小诗;

  2、在训练孩子说话时,先让孩子说说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家,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谁的家,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是谁的家?泥士除了是种子的家还是谁得家?这样孩子们都有话说,发言踊跃;

  3、在整篇课文学好后,在这前创编的基础的提高难度,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创编小诗,“谁是谁的家”,孩子们兴趣高涨,再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因为时间有限,只展示了三组,还有学生想说,我让他们课下来找我,以下是孩子们创编的小诗句:沙漠是骆驼的家,竹林是大熊猫的家,大海是鲨鱼的家,夜空是月亮的家,小河是蝌蚪的家,冬天是雪人的家,埄窝是蜜蜂的家,茶杯是茶叶的家,锅是饭的家,插座是电的家,衣柜是衣服的家,草丛是蝴蝶的家,上海是东方明珠的家,书包是书的家,大地是房子的家,图书馆是书的家,文具盒是铅笔的家,教室是我们的家,森林是老虎的家……有的诗句有点直白,有的诗句还有点别扭,可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我要呵护他们的奇思妙想。

  不足:小组合作学生的时候,还是有点乱,对小组合作的培养,对小组长的培训力度不够。

《家》大班美术教案5

  活动背景与设计思路

  在4月份的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中,幼儿已经了解了上海各种各样的标志性建筑,并对各种各样的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还带来了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风格各异、造型奇特、功能丰富的建筑图片或模型,并在区角的建构区模仿着拼搭各种各样的建筑。

  8年5月12日,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幼儿也经常讨论这个热门话题,他们有的说要给灾区的幼儿捐钱,有的说要捐衣服,也有的说要建造不会倒塌的房屋给灾区幼儿住,让他们安全、快乐地学习。考虑到幼儿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中已获得的对建筑的经验和兴趣,我设计了为灾区幼儿“重建美好家园”的绘画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灾区的幼儿重建美好家园,激发幼儿关心帮助灾区人民的情感。

  2.幼儿能大胆想象,通过绘画设计出各种立体的房屋,并合理组合画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开展活动前,我让幼儿拿来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图片,让幼儿尽量自由地探索,发现各种各样的房子的奇特造型。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把各种各样的房屋按照不同形状、不同特征和不同材料功能进行了归类,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材料,迎合了不同水*的幼儿需要,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探索。

  材料准备:四川灾前灾后的录像片段、幼儿收集各种各样学校的建筑资料、根据幼儿图片资料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观看四川灾前灾后的录像片段(录像以建筑物为主,尽量避免一些可能给幼儿带来恐惧的场景。)

  师: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地震给灾区带来了什么危害?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是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全的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用捐款、捐物、献血、做志愿者等方式帮助灾区的人民。

  师:灾区倒塌了很多学校,很多小朋友失去了家和亲人,我们可以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请幼儿自由表达。)

  :我们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献出一片爱心,伸出手去帮助他们。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屋帮助那些灾区的小朋友重建美好的家园。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建筑PPT图片,谈谈自己设计房屋的构思和设想

  1.请幼儿说说这些房子奇特的地方,如外部造型、建筑材料等。

  2.请幼儿说说怎样帮助灾区小朋友重建家园,怎样的房子既牢固漂亮,又不易垮塌。

  三、幼儿绘画设计房子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各种各样震不垮的房屋。

  2.难点部分指导——画出立体的房子。示范画长方形的立体房子:先画长方形的*面,再画出立体的长方形,再添画上各种不同形状的屋顶,画上阳台、窗户。

  (活动中,我把一些典型的有特殊意义的学校建筑作为范例供幼儿欣赏,激发了他们根据建筑的不同特点进行绘画的愿望,为设计绘画各种各样的房屋开拓了思路,并对房子的难点部分进行了示范引导。绘画技能好的幼儿不但画出外部造型奇特且很有创意的立体的房子,他们还会在材料运用上出现许多奇思妙想,如用泡沫塑料造五彩缤纷的学校,用贝壳粘贴大厦外墙。能力一般的幼儿设计出了不同形状组合的房子,并且在构思上也有许多创意。)

  3.鼓励幼儿进一步美化环境(添画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等,大胆构思合理组合画面。)

  四、讲评

  采用幼儿自评、全体讲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如说说自己设计建造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自己设计的房子为什么震不垮,也可引导幼儿从形状、材料上说说自己的创意构想。

  五、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到邮电局给灾区的小朋友寄画

  师:我们把这些设计图和创意寄到灾区,为灾区的小朋友重建美好家园出力,并写上对灾区小朋友的祝福。

《家》大班美术教案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不同房屋的兴趣。

  2、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大胆地设想出更方便、更舒适、更环保、更先进的房屋,培养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笔画下来。

  活动准备:

  1、事先对自己的家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收集有关自己家的照片。

  3、课件:《老屋和新居》。

  4、幼儿操作材料:白纸、油画棒、记号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我的家》。

  1、幼儿自由观看小朋友家的照片。

  2、请小朋友介绍我的家、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二、放多媒体——《老屋、新居》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家的不同。

  1、观看《老屋》,让幼儿了解以前的住房,谈谈有什么不方便,需怎样改进?

  2、观看《新居》。师问:现在住房方便了,生活中我们还碰到什么问题?还需怎样改进才会更方便、更舒适、更环保、更先进呢?

  3、幼儿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来当设计师,设计一套未来的住房,你将会怎样设计呢?

  三、设计未来的家并用笔画下来。

  1、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想。

  2、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由结伴,并向同伴介绍,共同评议哪些住房最受欢迎。

《家》大班美术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快乐、活泼情绪,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能把握歌曲的结构,尝试分组的.自主学习歌曲并大胆仿编。

  3、体验表演唱的快乐感。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及乐器卡。

  3、字卡:森林音乐家、热闹、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

  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在强拍上声音要——,在弱拍上呢?

  (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么美妙的声音带我们到了一片森林里,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看音符)“热闹”

  2、这些音乐是谁带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扑捉歌词的结构,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念歌词。

  1、找对应。

  松鼠、提琴、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

  (有补充吗?)(你知道怎样演奏小提琴吗?)(会演奏乐器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2、图谱演示完整说一段歌词。

  3、圆舞板也想说,听听他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强拍、附点、重复)

  4、圆舞板想要邀请我们一起说,准备好了吗?你们可以拍手哦!

  (四)、跟音乐唱,尝试表演唱。

  1、你能把这些小秘密都唱出来吗?(跟琴演唱2~3遍)

  2、我想当音乐家,瞧!我会拉小提琴,你们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演奏起来吧!

  (五)幼儿自主学习第二、第三段。

  1、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呢?;本文他会演奏什么乐器呢?这个任务交给每个小组,以你为中心,这边为A组,这边为B组,每一组听一段音乐,听完后一起唱出来,看哪一组最会听。

  2、音乐家是谁?他演奏的是——?怎样演奏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交换表演。

  3、现在告诉我这首歌有几段?歌名叫《》。

  4、完整表演唱。孩子们音乐家快乐地演奏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快乐的声音带给他们好吗?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你的动作……

  (六)创编歌曲,制作音乐相册。

  1、集体。猜猜这是什么乐器?钢琴。

  2、个别。

  3、找个小伙伴,编给他听。看!这是音乐家相框。

  孩子们,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小小音乐家的。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家》大班美术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2、尝试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

  2、《我爱我家》的音乐磁带,纸盒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我爱我家》激发幼儿兴趣。

  1、讲讲我的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爸爸妈妈的职业。

  2、幼儿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游戏“猜一猜”。

  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盒子里,请幼儿抽出照片,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三)幼儿分组评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四)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关心自己的家人,说说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扫地、擦桌子、洗脚等)。

  四、活动结束

  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间房,一盏灯,一张柔软的床;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温暖的阳光

《家》大班美术教案9

  活动生成:

  突然间,地裂了,教室倒了,家没了,只见瓦砾遍地,满目疮痍。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断,人们每天最多的话题就是有关来自灾区的消息和同时开展的为预防余震再次发生而进行的防震知识的学习和演练活动。特别是电视画面中灾区孩子们企盼、迷茫的眼神,仿佛在问:"地震了,我的家在哪里?"由此,我生成了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家园》。通过这一活动,唤起幼儿对美丽家园的美好憧憬,用自己手中神奇的画笔表现出心目中最理想的多功能绿色环保型家园。同时,唤醒幼儿对灾区儿童的同情心及无限爱心。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对美丽家园的无限憧憬及遐想。充分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2、活用学过的或想象的绘画知识装饰天空、房屋、树木等。

  3、教育幼儿要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爱周围的人。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看电视报道,让幼儿了解地震后满目疮痍的家园,以激发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

  2、人手一份绘画纸和油画棒,多种彩纸。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课题:

  1、师幼对话:

  师:"孩子们,地震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大家都佷难过……""

  幼A:"老师,灾区的小朋友没有了家,他们真可怜!"幼B:"我希望他们能住上更加漂亮的房子。"幼C:"老师,我想用我的彩笔给他们画一个美丽的家。"(评析:通过谈话,让小朋友了解灾区受灾情况,同时唤起幼儿对灾区小朋友的同情心,并将同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对灾区人们的无限爱心。)

  2、观看专题片--"神奇的九寨"。让幼儿了解四川美丽的风光、淳朴的乡土风情。

  (评析:通过观看,让幼儿了解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让幼儿知道*四川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3、在*地图上找到四川--汶川、映秀。

  (让小朋友永远记住这些地名、这些美丽的地方。)

  4、结合常识教学活动和观察图片,让幼儿对我们美好的*(家乡)有一个较全面较充分的了解,让幼儿知道*真大,*真美,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5、以《梦中的家园》为题,幼儿展开讨论。

  幼A:老师,我梦中的家园在太空中,那里远离灾害,没有污染。

  幼B:我梦中的家园没有难闻的气味,河水是清澈的,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

  幼C:我梦中的家园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绿草地,还有许多小动物一起玩。

  幼D:老师,太空幼儿园里更好玩,那里的房屋不会坍塌。

  幼E:我设计的美丽家园要像龙王的水晶宫一样漂亮。

  ……(评析:通过讨论《梦中的家园》,为幼儿展示一个神秘梦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儿的思路)。

  6、自主性绘画活动--"美丽的家园",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幼儿利用绘画、粘贴等方法表现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并通过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想像力,幼儿用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最美、最奇特的美丽家园。同时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幼儿设计出的画面内容丰富、新颖独特。)

  7、评价活动:展示幼儿作品,倾听幼儿的构思。

  (1)幼儿相互介绍,讲述作品内容。

  (2)请部分幼儿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希望。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自然相扣,主线清晰,幼儿不仅对我们美丽的家乡(*)有了较全面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同时通过教师对灾区情况的介绍,让幼儿对灾区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激发了幼儿同情心及博大的爱心,记住在这次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和同胞,记住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叔叔、医生护士、广大的志愿者,树立长大后建设我们美丽家园的决心。

《家》大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浓墨和淡墨分别表现树干和树叶。

  2、会正确使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

  3、理解大树是小鸟快乐的家园,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毛笔、宣纸;每组一盆墨和水;桌上铺好报纸;范例一张;展示板及小鸟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流泪的小鸟

  教师:“我们班来了一位小鸟朋友,看看,小鸟它怎么啦?”“猜一猜小鸟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猜的都有可能让小鸟伤心流泪。但最让小鸟伤心的是伐木工人把树都锯掉了,小鸟失去了美丽的家园,所以伤心地哭了。

  教师:“怎样让小鸟开心快乐起来呢?谁有好办法?”(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出合理点评)

  二、教师示范

  1、认识工具材料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种在画纸上给小鸟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吧。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点特别,是什么?”(出示毛笔并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教师:“和毛笔做朋友的,还有宣纸、墨汁和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墨画。”(教师和幼儿一起强调一遍)

  2、分步示范

  教师:“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侧过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

  请一幼儿上来练习,教师着重指导握笔方法并配上儿歌指导画树干时侧锋到中锋的变化。

  教师:“树干画好了,接下来应该画什么?”“用毛笔的中锋画还是侧锋画?为什么?”

  教师:“树干和树枝都画好了,还少了什么?”(出示范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怎样才有淡墨的效果?”(教师示范用淡墨表现树叶)

  教师小结:为了很好地区分树干和树叶,我们在墨色的.使用上有了变化,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示轻盈的树叶。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找到一个位置,在画纸上种上一片美丽的树林吧。”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出来,形成一整片树林。

  教师:“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有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鸟都飞了过来,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

  活动反思: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墨画的画法技巧,便很有信心地把水墨画教学搬进了课堂,并切合“鸟欢”这一主题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鸟的家园》。回忆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抓住兴趣组织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的瑰宝又称国画,主要讲究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手法,这在我们幼儿园是没尝试过的。今天我选择了这么一个美术教学手段,无疑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在介绍毛笔的握法时,特意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幼儿示范并给以肯定表扬,使其他的幼儿纷纷效仿学得非常专注。怎样利用毛笔、墨汁和水在宣纸上画画呢?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利用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之母”。

  2、清晰讲解体验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知道清晰的讲解能使学习有效。于是,在设计教学示范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用笔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于幼儿记忆学习。如: “小毛笔,手中拿,喝饱墨,舔一舔,躺下来,从下往上慢慢提,一棵树干画成了。”在儿歌的提示及教师的演示下,幼儿清晰地体验到了毛笔在画树干时侧峰到中锋时的转换过程,为幼儿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依据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发现画树干和画树枝的用笔方法要不同,侧峰画粗粗的树干,中锋画细细的树枝,幼儿的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第三步,通过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发现墨色的变化。知道用浓墨表示粗壮的树干,用淡墨表现轻盈的树叶,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且范例上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给幼儿创作时起到了引领作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分步示范,在操作时,虽然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等工具,但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显得很熟练,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完成的幼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展示出来,到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情景贯穿画上句号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只流泪的小鸟引发故事,继而产生任务——帮小鸟建造美丽的家园。在活动的最后,我又回到设置的情境中:“听,小鸟欢快地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呀,这儿又一大片美丽的树林,是我们快乐的家园。’于是,一只鸟、二只鸟、三只鸟,许许多多的小鸟都飞来了,在树林里安起了家,心里可高兴了!”(教师边说边在画纸上粘上各种小鸟)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有的幼儿开心的拍起手来,有的幼儿高兴地说:“王老师,谢谢你,我们觉得很快乐!”情境的贯穿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阅读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1)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

《家》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绘画出花的一家,并添画出花的一家去哪里旅行。

  2、体验情景式绘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的绘画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花仙子之歌》的磁带、轻音乐、作品展示背景、花的胸饰每人一个,彩色卡纸、记号笔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花仙子之歌》入活动室。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今天也让我们成为一朵美丽的花儿,好吗?"

  2、"来,花宝贝们,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二、出示花宝宝,谈话引出课题。

  1、"我们都是美丽的花儿,瞧,这又是什么呢?"(原来是咱们家的花宝宝)

  2、"为什么说它是花宝宝而不是花爸爸或是花妈妈呢?"小结:原来不同年龄的人他的脸部特征是不一样的!今天我想讲关于咱们花的一家的故事。

  三、师生共同做画《花的一家》

  在几片大叶子上住着花宝宝的一家。一天早晨,天气特别好,花宝宝一家出来晒太阳了。花宝宝伸了个懒腰先出来了,瞧,他长得虎头虎脑,两只大眼睛好像会说话,再看他的嘴巴,真好玩,才长了两颗牙呢!接着出来的是我们的花爸爸,花爸爸可是咱们家里的当家人,瞧,他长得特别的高大,威猛。浓眉大眼,还留着两撇胡子。最后出来的是花妈妈,花妈妈是花的一家里面最爱漂亮的一个,你瞧她有着S形的身材,再看她的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真美,花妈妈还特别时髦,今天特意去烫了个现在很流行的发型:*浪。真漂亮。

  四、提问,发散幼儿思维。

  1、花宝宝家里都有哪些人?

  2、还会有谁?他们都有什么特征,表情怎样?

  小结:花宝宝有着幸福的一家,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听,它们正在聊天呢,聊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下、、、、、、哦,原来他们是商量着陪爷爷奶奶去旅行,因为爷爷奶奶为了咱们花的一家累了大半辈子,该是让它们享享福的时候了!

  3、如果请你当导游,你会带它们去哪里旅行呢,在那里又可以看见什么呢?

  小结:花宝宝有着幸福的一家,有时他们会去在山坡上看风景,有时它们去大海边晒太阳,有时他们会去在田野里吹吹风,不过不管去哪里,他们都会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现在请宝贝们将花的一家画出来,用你的画笔告诉我们花的一家里都有谁?打算去哪里旅行?怎么去?还能看见什么?

  五、创造性绘画:花的一家。

  1、提出画花的一家的要求,请幼儿将这花宝宝一家的故事画下来。

  2、分步想象作画:

  (1)你的花宝宝一家都有谁?是谁先出来的?表情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画花宝宝家的各个成员,要求:画出不同年龄人物的特征,脸大一些,表情丰富。

  (2)你的花宝宝一家会去哪里旅行呢?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背景。

  六、讲评、展示。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带着花宝宝的一家去哪旅行了,他们都看见了什么?

  七、听《花仙子之歌》音乐出活动室。

  "在你们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花宝宝一家不管去哪里,他们都不分开,始终相亲相爱,不离不弃。让我们也像花宝宝的一家那样永远幸福,永远开心吧!来,花宝贝们,优美的音乐响起了,我们也跟着花的`一家去外面旅行吧!

《家》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子,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室外居住环境和房屋特点。

  2、对各种民居感兴趣,在欣赏中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重难点:

  对各种民居感兴趣,在欣赏中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各地的民居图片。

  2、画笔、各种演练等绘画工具。

  3、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民居》。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教师:你家住在哪儿?你家的房子什么样的?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2、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门上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你觉得哪个房子最特别?为什么?

  3、师幼一起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些人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呢?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这些房子是用什么建成的?这些房子除了能住人,还有其他的用处吗?

  教师小结:这些房子都是各地方的人们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生活习惯设计的,它们的外形不同、颜色不同、门传不同,修建时用的材料也不同,都很有特色。

  4、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民居。

  结合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别人不同的房屋。

  5、展示幼儿作品并互相交流。

  教师:你设计的房子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小百科: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

《家》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和谐、安详的意境。

  2、在教师引导下,乐意根据画面的内容大胆联想和表达。

  3、尝试模仿、创作关于熊猫的作品。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水墨画"熊猫"的图片。

  2、黑白灰绿等色纸若干,剪刀、浆糊、抹布。

  3、幼儿用书:《熊猫的一家》。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会议熊猫的形象。

  教师:你们见过熊猫吗?在哪里见过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喜欢吃什么?

  2、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作品。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细致地欣赏作品,并大胆联想与表达。

  教师:画上的熊猫可能会再那里?它们在干什么?这两只熊买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两只熊猫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附近还有别的熊猫吗?如果有,会是谁?那些熊猫怎么不在这里呢?它们在做什么?

  4、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用墨特点。

  教师:你能看出来画上哪里用的时浓墨吗?为什么这些地方用浓墨?哪里用的又是淡墨?为什么这些地方用淡墨?熊猫身上那些地方用浓墨那些地方用淡墨?猜猜看画家是怎么把浓墨和淡墨结合起来用的?

  5、幼儿尝试用剪纸黏贴熊猫。

  幼儿尝试用剪出的圆形、椭圆形黏贴熊猫,并在周围添画背景。

  6、交流作品。

  教师:你的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对水墨画《熊猫的一家》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也很认真,激发幼儿爱护熊猫,并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作画,幼儿们大部分作品都画得很好。之后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自由的去绘画熊猫,每个孩子画的熊猫动态都不一样。因为老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让幼儿观察了不同的动态。通过精心的设计本节课幼儿们完成的都非常好,教学也非常成功。

《家》大班美术教案4

  教具构成:

  《再见》音乐带或自唱

  教育目的:

  喜欢听歌曲,在*引导下会做招手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小鸭给宝宝唱了歌,要回家了,宝宝和小鸭招招手,说再见吧。教师拿着小鸭和宝宝招招手,说再见。家长引导宝宝对小鸭招招手说再见。

  2.教师:小鸭给宝宝唱了歌边唱歌边有节奏地做招手的动作。家长引导宝宝跟着教师一下一下地做招手的动作。

  3.家长唱歌带着宝宝与其他宝宝做招手的动作,唱完一遍后,可再换别的宝宝,搀着宝宝。当宝宝表现较好时,家长给予宝宝鼓励。如有不会或不肯做的宝宝,家长应多鼓励。

《家》大班美术教案5

  一、活动设计:

  在区角活动结束时,发现幼儿折桌布总是喜欢在桌布下钻来钻去,结合在观摩亚太体智能的活动中给我的灵感,而且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对幼儿进行引导及培养,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协调性,灵活性,于是我利用布条的柔软,可塑性强的特点,即可抖动,可舞动,又适宜集体合作的空间,便设计了以布条为道具的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把幼儿喜欢的爬、滚、钻等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于布条的游戏,进一步促进幼儿手臂力量、滚、钻、爬等动作的发展。

  2、游戏中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勇敢的品格,从而体验玩布条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团结合作,进一步的发展幼儿手臂力量。

  四、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动作规范地利用布条练习滚、钻、攀爬动作。

  五、活动准备:

  安全的活动场地,布条

  六、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今天我们都变成探险家,林老师,要带你们去探险喽,我们一起去吧,可是,探险的路上可是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你们怕不怕?要很轻松的闯过这些关卡我们必须先练好本领才能到达。”

  2、热身部分: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跟着音乐活动全身各个部位,要求幼儿动作规范有力。

  3、活动部分

  “今天不但有大一班的小朋友,还有一个朋友也要跟我们去冒险”出示布条,

  学习布条的几种玩法:

  抖动布条(大小波浪):我们要出海冒险了,可是海上有海浪,小朋友见过海浪吗?小

  海浪的时候,小朋友抖小点,大海浪的时候小朋友抖用力点并且可以跳起来哦。(幼儿

  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大小波浪)

  蜈蚣走:”我们经过了一大海,来到了一个蜈蚣小岛上,岛上的大蜈蚣说你们要长的像我一样才能通过这个小岛,我们怎样才能变成像大蜈蚣一样呢?“(队员排成一对站好,双手抓紧布条放于跨下,模仿蜈蚣走路,根据教师的口令有节奏的向前走)

  爬索道:“我们过了蜈蚣岛,可是前面又有悬崖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要怎样才能过去呢?我们做一个索道爬过去吧。”(两个人将布拉直离地30厘米,把背贴在地板上,双脚夹布,双手用力往前拉。)

  过草地:“走过悬崖我们来到了草地上,可是草地是沼泽,脚踩上去的话,人是会陷下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过草地?”(幼儿在布条上滚动动作要慢些,从一个方向有序地翻滚,每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划龙船:过了草地可是一条大河拦做了我们的去路,想什么办法可以过去呢?(队员成排坐于大布上,双手抓牵不的边沿拿起到膝盖成船状,听老师指挥左右摇摆。)

  舞龙:“过了这么多的险阻,我们终于到终点了我们来庆祝下,我们要怎么庆祝?”(队员站成一排将布抓紧,举过头顶,左右摇摆前进)

  抓鱼:“到家了,可是肚子好饿呀,我们来抓鱼吧,可是没有鱼怎么办?你们变成鱼吧”两个人拉布做鱼网,其他队员做鱼,用鱼网抓鱼,(两位老师各拉布条的一端,以教慢的速度靠近幼儿,幼儿可视布的高度,用钻、爬、跳等方法躲开布条,教师可视情况靠近幼儿的速度,并灵活调节布的高度。)

  4、结束部分:

  听音乐放松动作,引导幼儿情绪从兴奋逐渐过渡到*衡。

  活动反思:

  我利用红布条设计了这节有情境性的课程。目的旨在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促进幼儿手臂肌肉的发展。具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体验成功后的乐趣。该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来落实到幼儿身上。设计新颖,能以红布游戏贯穿始终,幼儿的参与性较强,兴致较高,活动中教师能兼顾幼儿合作能力发展与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情感。在活动中语言简练、生动。能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鼓励幼儿,再加上场景的渲染,孩子们非常的投入。这次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探索到了一些有关红布条的玩法,让幼儿动静交替。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能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感觉自己厉害、勇敢了,增强了自信心。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喜欢探索,敢于尝试,对于爬啊,攀啊,跳啊,蹦啊,动手动脚非常感兴趣。整节课始终以幼在前,师在后,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寻找方法,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像空间。在活动中也存在了不足比如在爬索道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力量也是很大的,应该把红布固定在比较牢固的地方,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家》大班美术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快乐、活泼情绪,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能把握歌曲的结构,尝试分组的.自主学习歌曲并大胆仿编。

  3、体验表演唱的快乐感。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及乐器卡。

  3、字卡:森林音乐家、热闹、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

  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在强拍上声音要——,在弱拍上呢?

  (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么美妙的声音带我们到了一片森林里,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看音符)“热闹”

  2、这些音乐是谁带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扑捉歌词的结构,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念歌词。

  1、找对应。

  松鼠、提琴、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

  (有补充吗?)(你知道怎样演奏小提琴吗?)(会演奏乐器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2、图谱演示完整说一段歌词。

  3、圆舞板也想说,听听他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强拍、附点、重复)

  4、圆舞板想要邀请我们一起说,准备好了吗?你们可以拍手哦!

  (四)、跟音乐唱,尝试表演唱。

  1、你能把这些小秘密都唱出来吗?(跟琴演唱2~3遍)

  2、我想当音乐家,瞧!我会拉小提琴,你们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演奏起来吧!

  (五)幼儿自主学习第二、第三段。

  1、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呢?;本文他会演奏什么乐器呢?这个任务交给每个小组,以你为中心,这边为A组,这边为B组,每一组听一段音乐,听完后一起唱出来,看哪一组最会听。

  2、音乐家是谁?他演奏的是——?怎样演奏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交换表演。

  3、现在告诉我这首歌有几段?歌名叫《》。

  4、完整表演唱。孩子们音乐家快乐地演奏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快乐的声音带给他们好吗?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你的动作……

  (六)创编歌曲,制作音乐相册。

  1、集体。猜猜这是什么乐器?钢琴。

  2、个别。

  3、找个小伙伴,编给他听。看!这是音乐家相框。

  孩子们,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小小音乐家的。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家》大班美术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小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经常有小孩被拐卖或走失,许多孩子又说不清家庭情况,给解救的或帮助的人们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以上现象,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说清楚父母的姓名、住址和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

  2、在外出走失或遇到坏人时,启发孩子找到解脱困境的办法。

  3、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机智脱困。

  4、培养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能清楚的描叙父母的姓名、住址和手机号码以及家里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家庭成员

  1、老师:小朋友们,老师昨天交代你们的事办得怎样啦?你们的全家福带来了吗?

  孩子们争着让老师看自己家里的相片。

  2、老师:谁来根据相片说一说,你家里都有哪些人?他们都叫什么名字?都是干什么的?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老师抽一到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介绍。

  二、认识家庭住址

  1、老师:小朋友真能干,都能说出家里人的情况,看来,下面老师的这个问题也不会难到我们小朋友的?老师的问题就是:你住在什么地方?誰能告诉老师?

  小朋友们踊跃发言。

  2、老师:这么多小朋友说话,老师听不清楚,谁能说一说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小朋友既能说而老师又听得清楚?

  小朋友:一个一个来说。

  3、抽几名名小朋友说一说。

  4、和自己的同桌说说。

  教师小结:小朋友要记住自己住的地方,要不在外走丢了不会回家哦,见不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会伤心的。

  三、了解家里的通讯号码

  1、老师:现在通讯技术可发达了,在这里,就可以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谁能说一说,是通过什么东西听到的?

  在这里,可能小朋友说的答案很多,教师要注意引导小朋友说出这种东西就是电话或手机。

  2、老师:如果你遇到什么难题时,你会找誰来帮助你解决?

  小朋友可能多数都会说找父母、爷爷奶奶帮助解决。

  3、老师:那当时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不在身边,你怎么和他们说呢?(从而引出打电话这个环节)

  4、老师:在座的哪位小朋友,有谁记得父母和家里的电话号码?你会拨打电话吗?

  小朋友发言。

  小结:小朋友,大家一定要记得家里和父母的电话号码,如果外出玩耍时和父母走散了,可以通过电话和父母取得联系;遇到坏人时,要找机会给父母打电话,

  让家人去解救。

  四、游戏

  教师编一个孩子和家人外出游玩时孩子和家人走散的实例,抽些小朋友来演演,教教孩子怎么处理这类事件。

  五、课后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整节课,都让孩子们通过说的形式把自己的家庭情况想大家进行了介绍,同时也让小朋友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知道遇到困难怎样去处理,提高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处理困难的办法都无法一一交给孩子,而且,有的小朋友也没有机会发言,做不到面面俱到。特别是那些比较腼腆的孩子,就更加照顾不到,这些都有待完善。

《家》大班美术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2、尝试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

  2、《我爱我家》的音乐磁带,纸盒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我爱我家》激发幼儿兴趣。

  1、讲讲我的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爸爸妈妈的职业。

  2、幼儿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游戏“猜一猜”。

  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盒子里,请幼儿抽出照片,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三)幼儿分组评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四)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关心自己的家人,说说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扫地、擦桌子、洗脚等)。

  四、活动结束

  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间房,一盏灯,一张柔软的床;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温暖的阳光

《家》大班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巩固学习人物画,表现人物在家里的活动。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建构房子的造型,并尝试大胆地表现房子里的设施和简单的人物形象。

  3、大胆地表现房子侧面的结构,乐意与同伴分享《我的家》。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组提供彩色纸若干,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 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 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我的家》,感知房子的结构、房子里的陈设和人物的姿态。

  教师:画面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门是什么样子的?房子里面有什么?

  教师:房子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 让幼儿了解绘画的重难点。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位小朋友的家。

  教师:你们家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可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教师快速地在房子里画出人物站立和侧面的姿态,巩固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4、 幼儿线描画创作《我的家》。

  引导幼儿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启发幼儿先用勾线笔画出房子的外形结构,再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画出房子里的人物和设施。

  幼儿操作好活动,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给予语言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讲述家里的设施和家人的活动,共同分享家庭的快乐。

《家》大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以对称等有规律的方法装饰相框。

  2.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相框的图片及已装饰好的相框若干。

  2.人手一个碟片盒、和家人的生活照两张。

  3.棉签、彩色回形针、钮扣、瓶盖、毛线、珠子、吸管、贝壳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的快乐时光。

  二、欣赏相框。

  1.师:这些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幼儿观察,发现制作相框的材料及方法。

  三、师幼互动示范相框制作的方法。

  画照片→剪轮廓→多种材料装饰碟片盒。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大胆装饰相框。

  五、讲评。

  1.师:你们做的相框真漂亮,都用了哪些材料,用了什么方法来装饰呢?

  2.幼儿交流展示作品。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2)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

《家》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的生活习性

  2、图片-蚂蚁窝

  3、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蚂蚁的特征。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它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后,师生讨论。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我们来画蚂蚁的家,先想一想刚才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干什么。

  在想想它们住在哪里,把这个地方画出来,还要画出地上和地下是怎样连接的。

  2、提醒幼儿画之前,先想好如何构图。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家》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子,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室外居住环境和房屋特点。

  2、对各种民居感兴趣,在欣赏中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重难点:

  对各种民居感兴趣,在欣赏中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各地的民居图片。

  2、画笔、各种演练等绘画工具。

  3、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民居》。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教师:你家住在哪儿?你家的房子什么样的?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2、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门上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你觉得哪个房子最特别?为什么?

  3、师幼一起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些人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呢?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这些房子是用什么建成的?这些房子除了能住人,还有其他的用处吗?

  教师小结:这些房子都是各地方的人们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生活习惯设计的,它们的外形不同、颜色不同、门传不同,修建时用的材料也不同,都很有特色。

  4、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民居。

  结合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别人不同的房屋。

  5、展示幼儿作品并互相交流。

  教师:你设计的房子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小百科: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

《家》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不同房屋的兴趣。

  2、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大胆地设想出更方便、更舒适、更环保、更先进的房屋,培养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笔画下来。

  活动准备:

  1、事先对自己的家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收集有关自己家的照片。

  3、课件:《老屋和新居》。

  4、幼儿操作材料:白纸、油画棒、记号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我的家》。

  1、幼儿自由观看小朋友家的照片。

  2、请小朋友介绍我的家、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二、放多媒体——《老屋、新居》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家的不同。

  1、观看《老屋》,让幼儿了解以前的住房,谈谈有什么不方便,需怎样改进?

  2、观看《新居》。师问:现在住房方便了,生活中我们还碰到什么问题?还需怎样改进才会更方便、更舒适、更环保、更先进呢?

  3、幼儿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来当设计师,设计一套未来的住房,你将会怎样设计呢?

  三、设计未来的家并用笔画下来。

  1、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想。

  2、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由结伴,并向同伴介绍,共同评议哪些住房最受欢迎。

《家》大班美术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福娃的家》,能理解诗歌的意思。

  2、能正确区分五个福娃,知道他们的名字。

  3、知道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是*北京,为奥运能在*举行而自豪。

  二、活动准备:

  关于诗歌内容的图片一套。

  五福娃的胸饰人手一个。

  奥运五福娃宣传片(网上下载)。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福娃,引起幼儿的兴趣,了解一些奥运小知识。

  (1)你们知道,这些娃娃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福娃)

  (2)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呢?(北京)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

  初步感知诗歌结构。

  (1)通过观看福娃宣传片,知道福娃的名字和特征。

  (2)知道福娃生活的地方,会用生动的词语来形容福娃的家。

  (3)说一说五福娃的名字,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说一说。(北京欢迎你)

  完整的欣赏诗歌。

《家》大班美术教案5

  教具构成:

  《再见》音乐带或自唱

  教育目的:

  喜欢听歌曲,在*引导下会做招手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小鸭给宝宝唱了歌,要回家了,宝宝和小鸭招招手,说再见吧。教师拿着小鸭和宝宝招招手,说再见。家长引导宝宝对小鸭招招手说再见。

  2.教师:小鸭给宝宝唱了歌边唱歌边有节奏地做招手的动作。家长引导宝宝跟着教师一下一下地做招手的动作。

  3.家长唱歌带着宝宝与其他宝宝做招手的动作,唱完一遍后,可再换别的宝宝,搀着宝宝。当宝宝表现较好时,家长给予宝宝鼓励。如有不会或不肯做的宝宝,家长应多鼓励。

《家》大班美术教案6

  一、活动设计:

  在区角活动结束时,发现幼儿折桌布总是喜欢在桌布下钻来钻去,结合在观摩亚太体智能的活动中给我的灵感,而且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对幼儿进行引导及培养,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协调性,灵活性,于是我利用布条的柔软,可塑性强的特点,即可抖动,可舞动,又适宜集体合作的空间,便设计了以布条为道具的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把幼儿喜欢的爬、滚、钻等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于布条的游戏,进一步促进幼儿手臂力量、滚、钻、爬等动作的发展。

  2、游戏中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勇敢的品格,从而体验玩布条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团结合作,进一步的发展幼儿手臂力量。

  四、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动作规范地利用布条练习滚、钻、攀爬动作。

  五、活动准备:

  安全的活动场地,布条

  六、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今天我们都变成探险家,林老师,要带你们去探险喽,我们一起去吧,可是,探险的路上可是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你们怕不怕?要很轻松的闯过这些关卡我们必须先练好本领才能到达。”

  2、热身部分: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跟着音乐活动全身各个部位,要求幼儿动作规范有力。

  3、活动部分

  “今天不但有大一班的小朋友,还有一个朋友也要跟我们去冒险”出示布条,

  学习布条的几种玩法:

  抖动布条(大小波浪):我们要出海冒险了,可是海上有海浪,小朋友见过海浪吗?小

  海浪的时候,小朋友抖小点,大海浪的时候小朋友抖用力点并且可以跳起来哦。(幼儿

  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大小波浪)

  蜈蚣走:”我们经过了一大海,来到了一个蜈蚣小岛上,岛上的大蜈蚣说你们要长的像我一样才能通过这个小岛,我们怎样才能变成像大蜈蚣一样呢?“(队员排成一对站好,双手抓紧布条放于跨下,模仿蜈蚣走路,根据教师的口令有节奏的向前走)

  爬索道:“我们过了蜈蚣岛,可是前面又有悬崖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要怎样才能过去呢?我们做一个索道爬过去吧。”(两个人将布拉直离地30厘米,把背贴在地板上,双脚夹布,双手用力往前拉。)

  过草地:“走过悬崖我们来到了草地上,可是草地是沼泽,脚踩上去的话,人是会陷下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过草地?”(幼儿在布条上滚动动作要慢些,从一个方向有序地翻滚,每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划龙船:过了草地可是一条大河拦做了我们的去路,想什么办法可以过去呢?(队员成排坐于大布上,双手抓牵不的边沿拿起到膝盖成船状,听老师指挥左右摇摆。)

  舞龙:“过了这么多的险阻,我们终于到终点了我们来庆祝下,我们要怎么庆祝?”(队员站成一排将布抓紧,举过头顶,左右摇摆前进)

  抓鱼:“到家了,可是肚子好饿呀,我们来抓鱼吧,可是没有鱼怎么办?你们变成鱼吧”两个人拉布做鱼网,其他队员做鱼,用鱼网抓鱼,(两位老师各拉布条的一端,以教慢的速度靠近幼儿,幼儿可视布的高度,用钻、爬、跳等方法躲开布条,教师可视情况靠近幼儿的速度,并灵活调节布的高度。)

  4、结束部分:

  听音乐放松动作,引导幼儿情绪从兴奋逐渐过渡到*衡。

  活动反思:

  我利用红布条设计了这节有情境性的课程。目的旨在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促进幼儿手臂肌肉的发展。具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体验成功后的乐趣。该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来落实到幼儿身上。设计新颖,能以红布游戏贯穿始终,幼儿的参与性较强,兴致较高,活动中教师能兼顾幼儿合作能力发展与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情感。在活动中语言简练、生动。能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鼓励幼儿,再加上场景的渲染,孩子们非常的投入。这次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探索到了一些有关红布条的玩法,让幼儿动静交替。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能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感觉自己厉害、勇敢了,增强了自信心。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喜欢探索,敢于尝试,对于爬啊,攀啊,跳啊,蹦啊,动手动脚非常感兴趣。整节课始终以幼在前,师在后,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寻找方法,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像空间。在活动中也存在了不足比如在爬索道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力量也是很大的,应该把红布固定在比较牢固的地方,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家》大班美术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快乐、活泼情绪,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能把握歌曲的结构,尝试分组的.自主学习歌曲并大胆仿编。

  3、体验表演唱的快乐感。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及乐器卡。

  3、字卡:森林音乐家、热闹、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

  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在强拍上声音要——,在弱拍上呢?

  (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么美妙的声音带我们到了一片森林里,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看音符)“热闹”

  2、这些音乐是谁带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扑捉歌词的结构,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念歌词。

  1、找对应。

  松鼠、提琴、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

  (有补充吗?)(你知道怎样演奏小提琴吗?)(会演奏乐器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2、图谱演示完整说一段歌词。

  3、圆舞板也想说,听听他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强拍、附点、重复)

  4、圆舞板想要邀请我们一起说,准备好了吗?你们可以拍手哦!

  (四)、跟音乐唱,尝试表演唱。

  1、你能把这些小秘密都唱出来吗?(跟琴演唱2~3遍)

  2、我想当音乐家,瞧!我会拉小提琴,你们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演奏起来吧!

  (五)幼儿自主学习第二、第三段。

  1、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呢?;本文他会演奏什么乐器呢?这个任务交给每个小组,以你为中心,这边为A组,这边为B组,每一组听一段音乐,听完后一起唱出来,看哪一组最会听。

  2、音乐家是谁?他演奏的是——?怎样演奏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交换表演。

  3、现在告诉我这首歌有几段?歌名叫《》。

  4、完整表演唱。孩子们音乐家快乐地演奏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快乐的声音带给他们好吗?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你的动作……

  (六)创编歌曲,制作音乐相册。

  1、集体。猜猜这是什么乐器?钢琴。

  2、个别。

  3、找个小伙伴,编给他听。看!这是音乐家相框。

  孩子们,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小小音乐家的。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家》大班美术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巩固学习人物画,表现人物在家里的活动。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建构房子的造型,并尝试大胆地表现房子里的设施和简单的人物形象。

  3、大胆地表现房子侧面的结构,乐意与同伴分享《我的家》。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组提供彩色纸若干,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 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 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我的家》,感知房子的结构、房子里的陈设和人物的姿态。

  教师:画面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门是什么样子的?房子里面有什么?

  教师:房子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 让幼儿了解绘画的重难点。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位小朋友的家。

  教师:你们家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可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教师快速地在房子里画出人物站立和侧面的姿态,巩固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4、 幼儿线描画创作《我的家》。

  引导幼儿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启发幼儿先用勾线笔画出房子的外形结构,再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画出房子里的人物和设施。

  幼儿操作好活动,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给予语言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讲述家里的设施和家人的活动,共同分享家庭的快乐。

《家》大班美术教案9

  地震过后,很多房屋倒塌,这是幼儿对地震感受最深的印象之一。本活动通过让幼儿描绘心目中的未来家园,帮助幼儿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逐渐进人正常生活。

  美术治疗是借用美术暗喻让幼儿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自由地表达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身心发展,重建信心。

  从幼儿爱想象的特点出发,活动中让幼儿发挥想象,描绘各种造型的房子。这种趣味性的设计,既符合幼儿爱想象的特点,又让幼儿在绘画时,乐在其中,轻松愉快。另外,将自己的房子与同伴的房子组合成一个大家园,使幼儿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描绘出多种造型的房子。

  2.用剪贴的方法将自己的房子与同伴的房子组合在一起,并愿意用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3.感受集体组画的乐趣;对重建家园有美好的愿望,并充满信心。

  活动准备

  1.黑板、盖布、六张桌子、和孩子人数相同的椅子。

  2.在背景墙贴上一张长背景纸,三幅范画。

  3.幼儿人手一支勾线笔、胶棒,剪刀每桌两盒;水彩笔和蜡笔、胶带、废纸篓等。

  4.舒缓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变形房子的图片,感受变形房子的趣味性,并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变形房子。

  师: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房子?在哪里见过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请你们来看一看我的房子。(教师出示变形房子图片)这是什么房子?和我们*时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喜欢这样的房子吗?如果请你也来设计一个有趣的变形房子,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子的房子呢?

  幼儿实录幼

  1:我要设计一个山房子。地震来了,山房子很坚固,我们也就不怕了。

  幼2:我要设计一个会飞的西瓜房子。地震来了,我住的房子就可以飞走了。

  幼3:我要画一个飞机房子。地震来了,我的飞机房子"嗖――"地一下,就很快地飞走了。

  幼4:我要画一个花房子。要画很多漂亮的花,把我的房子装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5:我要设计一个风车房子。风一吹,我的房子就能转动、飞走,就不怕地震了。小朋友都可以坐上我的风车房子,一起玩。

  幼6:我要设计一个苹果房子。我住在里面,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想吃的时候,用手一抓就能吃到苹果了。地震来了,我的苹果房子圆圆的,可以滚走。

  2.教师介绍活动形式与活动材料。

  师:请每个小朋友来当房子设计师,设计一个有趣的房子。先想好设计什么样的房子,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来,最后请你们把装饰好的房子剪下来,贴在大家园里,我们共同来建设美丽的家园。

  3.幼儿设计并装饰自己的房子,教师进行指导。幼儿将自己设计的房子剪下来,贴在家园背景图中,感受重建家园的快乐,幼儿与教师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4.师幼共同欣赏"我们美丽的大家园",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和共建美好家园的快乐。师幼一起唱一唱、跳一跳,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拥有美丽家园的快乐。

《家》大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以对称等有规律的方法装饰相框。

  2.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相框的图片及已装饰好的相框若干。

  2.人手一个碟片盒、和家人的生活照两张。

  3.棉签、彩色回形针、钮扣、瓶盖、毛线、珠子、吸管、贝壳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的快乐时光。

  二、欣赏相框。

  1.师:这些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幼儿观察,发现制作相框的材料及方法。

  三、师幼互动示范相框制作的方法。

  画照片→剪轮廓→多种材料装饰碟片盒。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大胆装饰相框。

  五、讲评。

  1.师:你们做的相框真漂亮,都用了哪些材料,用了什么方法来装饰呢?

  2.幼儿交流展示作品。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3)

——我的家大班美术教案

我的家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巩固学习人物画,表现人物在家里的活动。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建构房子的造型,并尝试大胆地表现房子里的设施和简单的人物形象。

  3、大胆地表现房子侧面的结构,乐意与同伴分享《我的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组提供彩色纸若干,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我的家》,感知房子的结构、房子里的陈设和人物的姿态。

  教师:画面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门是什么样子的?房子里面有什么?

  教师:房子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让幼儿了解绘画的重难点。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位小朋友的家。

  教师:你们家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可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教师快速地在房子里画出人物站立和侧面的姿态,巩固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4、幼儿线描画创作《我的家》。

  引导幼儿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启发幼儿先用勾线笔画出房子的外形结构,再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画出房子里的人物和设施。

  幼儿操作好活动,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给予语言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家,讲述家里的设施和家人的活动,共同分享家庭的快乐。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4)

——大班美术《树》教案10篇

大班美术《树》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线条的疏密画重叠的树,知道颜色变化与远近的关系。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看树林的图片。

  2、范画一张,油画棒、白纸若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运用线条来画重叠的树,并掌握线条的疏密与远近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出示范画)

  师:这幅画画了什么?(树)

  二、引导幼儿欣赏重叠的树,感受画中两棵树的线条的疏密、……

  师:请你仔细看看这重叠的树,前面的树与后面的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前面的树线条疏,后面的树线条密)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前面的树颜色深一点,后面的树颜色浅一点)重叠的`部分是怎么样的呢?(颜色较深、线条较密)

  教师小结:

  三、教师范画,幼儿观察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欣赏与评价作品

  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呢?

  师:好啦,拿着你的作品展示到五彩画廊里面吧,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参观一下。

大班美术《树》教案2

  项目名称教研公开课项目负责人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多功能厅活动主题美术:《树和人》执教者参加对象副班老师申请学时活动内容及进程活动过程:

  一、个性观察

  1.整体观察。小姑娘和大树是怎么样的?

  2.局部观察。小姑娘头发、穿的裙子是怎么样的?大树的树叶、树枝、树干是怎么样的?

  3.对比观察。小姑娘的头和大树的哪里很像?小姑娘的裙子和大树的哪里很像?

  二、启发想象

  1.激发幼儿已有经验想象。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把小姑娘变成一个神奇的“树人”,可以怎么变?为什么这样变呢?

  2.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启发想象。大树的树冠可以和小姑娘的哪个部位调换?树干可以和小姑娘的哪个部位调换?大树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小姑娘身上的部位调换?

  教师根据幼儿比较典型的创造思路现场画出来,让幼儿能很直观地欣赏自己的想象成果,增加创造的兴趣和信心,也在无形中传达给幼儿创造的方法。

  三、启发创造作画

  1.大树的很多地方可以和小姑娘身上的部位调换,现在请你大胆地画出来。你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和小姑娘身上的部位调换,如果你有困难可以找老师或同伴帮忙。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互动评价

  1.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2.同伴互评。

  3.教师肯定幼儿的创造。活动反思

  与意见树和人,是孩子非常熟悉的两种形象。而将两种形象相结合,组成一种全新的物体——树人,这是孩子所没有经历过的。这是首次尝试,孩子们对这次活动都充满了兴趣。

  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出示了一组两种形象的图片,让孩子整体观察物体的大概形象。接着又将两组物体进行了细节观察、对比观察。通过观察孩子们对两种物体的形象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再接着,我引导孩子将两种物体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启发想象,引导孩子对两种物体间的某一部位进行置换。针对孩子比较典型的创造思路现场画出来,让孩子能很直观地欣赏自己的想象成果,增加创造的兴趣和信心,也在无形中传达给孩子创造的方法。都是在我范画的过程中,都以人为主体,导致孩子在后面的创作活动中,也以人为主体,画面显得小气,不大方,想象空间被局限,这是我的不足之处。

  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我利用老师观察评价作品、孩子自己评价作品以及孩子们之间的互评,组织孩子对作品进行语言表述,使孩子从细心聆听别人的讲述的同时也吸收和学习别人的创作优点,有利于孩子日后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充分的、全面的、透彻的体验活动才能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丰富地表现出来,才能让孩子充分体验快乐的课堂教学,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感觉吧。

大班美术《树》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结合生活经验画圣诞树并自由装饰圣诞树,发展想象力。

  2、学习脱水画的画法,知道油画棒和水粉的色彩要互相衬托。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发展想象,自由装饰圣诞树。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油画棒、水粉笔、水粉颜料(几种颜色)。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圣诞节快要到了,商店里,马路上摆放了许多圣诞树,圣诞树是什么样子的?树上有些什么?

  2、出示范画,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提问:看一看、想一想,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怎么画的?

  3、教师演示。

  先用油画棒在纸中间画一棵大大的树,树冠的形状呈三角形,再给树上画许多礼物,最后用水粉涂底色,把整张纸都涂满。

  4、与幼儿讨论画法。

  (1)提问:这种画法叫脱水画。为什么圣诞树沾不上水粉颜料呢?怎么样选择颜色让圣诞树更鲜艳呢?

  (2)小结:油画棒是油性的,所以水粉颜料沾不上。使用油画棒时,要选择和水粉颜料不一样的颜色,这样才能互相衬托,圣诞树才更好看。

  (3)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来画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你们想在树上化作什么礼物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把圣诞树画大些,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礼物,大胆涂底色。

  6、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介绍自己画的礼物。赞赏色彩鲜明、线条清晰、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制作一些圣诞礼物送给好朋友。教师和幼儿可以共同布置教室,欢度圣诞节。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个“过圣诞、迎新年”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我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既学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圣诞树、装饰用的各种图形,我让小朋友观察圣诞树,说一说圣诞树上有什么?小朋友说出了好多有圣诞老人、魔仗、铃铛等等。我拿出准备好的圣诞树请小朋友也来装饰,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争着来装饰,在近2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老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装饰的圣诞树到处向同伴展示、比较,他们的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觉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

大班美术《树》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衍纸的方法,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树。

  2、感受色彩搭配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衍纸制作树。

  难点:渐变的搭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价值:以情境引出街心花园里的树)

  1、(出示背景)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街心花园,街心花园里有些什么?

  2、除了这些,花园里还会有什么?

  3、你知道街心花园里会有哪些树?

  :街心花园里种上你们说的树肯定会很漂亮,空气会更加新鲜。

  二、制作衍纸树(价值:尝试运用衍纸来制作渐变的树)

  1、今天我们用衍纸来做树。

  2、要求:

  (1)三人一组,商量谁来画树,谁来准备材料。

  (2)合理搭配色彩,装扮小树。

  (3)音乐结束时我们就要完成作品,一组选一个代表,把完成的小树贴在展示板上。

  3、讲评:

  (1)你觉得那棵树最漂亮?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棵树,你们觉得这棵树哪里最漂亮?

  (3)我的树叶用了渐变的方法,树叶使用了三种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和黄绿色。

  4、幼儿操作。

  三、欣赏(价值:欣赏衍纸作品的美)

  作品贴在背景上

  :我们的街心花园里种上了各种树,让我们的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大班美术《树》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秋季树木摇曳、树叶飘落的动感,能运用语言、肢体等多种途径表达、模仿树叶飘落时的姿态。

  2.大胆表现2~3颗正在落叶的树,并尝试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3.能耐心、细致地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培养专注、投入的学习品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有树枝摇曳和树叶飘落的情景);播放设备;各色油画棒、水彩笔;A4大小作业纸。

  2.经验准备:幼儿秋游或散步的时候欣赏过树叶飘落的样子;了解不同树叶的特征,并在单片树叶的描绘有一定的经验。

  3.幼儿操作材料:《正在落叶的树》。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视频,感受和表达欣赏秋天树叶飘落的情景。

  1.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2.教师: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看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有什么感觉?这些树叶是怎样从书树上飘落下来的?像什么?请你学一学。树叶的颜色有哪些变化?树叶落到了哪里?地上变成什么样了?

  3.幼儿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秋天到了,秋风一吹,树叶摇动起来,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树上的树叶也纷纷飘落下来,有的在飞舞、有的在旋转……

  (二)相互讨论如何表现正在落叶的树,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1.教师:怎样表现这些正在落叶的树呢?需要画些什么?怎样表现树摇摆跳舞的样子?树干怎么画?树枝怎么画?你想画几颗正在落叶的树?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呢?怎样表现树叶从树上飘落的样子?除了空中有树叶,还有什么地方有树叶?怎么表现落在地上的落叶?地上落满了树叶怎么画?你想用一些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落下的树叶呢?为什么?树叶画得这么多,在涂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把颜色涂得又快又好呢?

  2.幼儿大胆而自主地表达自己创作前的思考,为自己后面的创作起到构思的作用。

  (三)在视频播放中,大胆自主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1.教师观察、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绘画创作,并注意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幼儿在幼儿操作材料上自主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耐心、细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互相交流。

  2.教师:你画的正在落叶的树是什么样的?用了哪些颜色和线条来表现落叶和树的?

  3.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并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的作品。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与教师和同伴一起收集落叶,制作各种树叶贴画,并用幼儿制作的树叶贴画布置活动室。

大班美术《树》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点击课件)

  4.师生小结: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二)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三)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五)讲评作品,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

  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

  3.介绍线描画,鼓励幼儿自由尝试创作。

  活动反思:

  树在幼儿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本次活动主要以孩子通过线描画来表现“树”线描画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也并不陌生,之前也已经接触过了。所以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孩子都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线条、形状来进行绘画。如,在画一棵树的时候,她们先用各种线条来画,然后用各种形状来装饰这棵树,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各种不同树,达到了活动的预设目标。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不懂的如何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只是一味地简单画上几个大图案,然后涂上颜色。看来这些个别的幼儿还是无法接受新事物,不能运用多种形式去表现。《指南》艺术领域2-1-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大班美术《树》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圣诞节卡片

  2.课前学生搜集圣诞节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圣诞节场景,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2.从预习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

  【课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有些风俗学生不太熟悉,因此要尽可能缩小文化差距,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的方式了解圣诞节,并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1.默读课文,个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它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1.出示插图,谈谈自己的发现。

  2.品读金吉娅的话。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金吉娅说的话。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读金吉娅的话,注意读出金吉娅因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的语气。

  (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再次看图,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1.小练笔:替陌生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回复给金吉娅姐姐。

  2.生生交流,互评。

  六、作业超市

  1.我要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听。

  2.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认读、书写。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

  3.自制贺卡,为亲人送上祝福。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同桌互相读读生字、新词。

  2.检测:字词巩固游戏:“你指我猜、开火车、生字开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金亚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二、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

  2.师范写“矛、卡、仁”。

  3、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紧紧地拥抱”。

  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学生自自悟,把这句话多读两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理解“善良”、“仁爱”。

  (这两个词语本身有很深的含义,不宜做太深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纯洁。

  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

  7.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

  教师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8.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四、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母亲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1)首先发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妈妈为什么很生气?

  (2)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教师小结:妈妈的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五、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包括母子之爱、手足之爱、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

  六、作业设计

  元旦节快到了,让我们给亲人、朋友送上我们心中的爱吧。学生自制贺卡,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祝福。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爱的奉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的基础上完成这次实践作业是很有意义的。】

  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课文给予树

  圣诞节快到了。该选购圣诞礼物了。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接着,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商场,分头去采购,约定两小时后一起回家。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一回到家,我立即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算和她好好谈谈。没等我问,金吉娅先开口了:“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大班美术《树》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秋季树木摇曳、树叶飘落的动感,能运用语言、肢体等多种途径表达、模仿树叶飘落时的姿态。

  2、大胆表现2~3颗正在落叶的树,并尝试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3、能耐心、细致地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培养专注、投入的学习品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有树枝摇曳和树叶飘落的情景);播放设备;各色油画棒、水彩笔;A4大小作业纸。

  2、经验准备:幼儿秋游或散步的时候欣赏过树叶飘落的样子;了解不同树叶的特征,并在单片树叶的描绘有一定的经验。

  3、幼儿操作材料:《正在落叶的树》。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视频,感受和表达欣赏秋天树叶飘落的情景。

  1、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2、教师: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看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这些树叶是怎样从书树上飘落下来的?像什么?请你学一学。树叶的颜色有哪些变化?树叶落到了哪里?地上变成什么样了?

  3、幼儿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秋天到了,秋风一吹,树叶摇动起来,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树上的树叶也纷纷飘落下来,有的在飞舞、有的在旋转……

  (二)相互讨论如何表现正在落叶的树,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1、教师:怎样表现这些正在落叶的树呢?需要画些什么?怎样表现树摇摆跳舞的样子?树干怎么画?树枝怎么画?你想画几颗正在落叶的树?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呢?怎样表现树叶从树上飘落的样子? 除了空中有树叶,还有什么地方有树叶?怎么表现落在地上的落叶?地上落满了树叶怎么画?你想用一些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落下的树叶呢?为什么?树叶画得这么多,在涂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把颜色涂得又快又好呢?

  2、幼儿大胆而自主地表达自己创作前的思考,为自己后面的创作起到构思的作用。

  (三)在视频播放中,大胆自主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1、教师观察、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绘画创作,并注意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幼儿在幼儿操作材料上自主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耐心、细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互相交流。

  2、教师:你画的正在落叶的树是什么样的?用了哪些颜色和线条来表现落叶和树的?

  3、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并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的作品。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与教师和同伴一起收集落叶,制作各种树叶贴画,并用幼儿制作的树叶贴画布置活动室。

大班美术《树》教案9

  【活动目标】

  1、欣赏克里姆特作品《生命树》,感受不同曲线所带来的动感,探索运用不同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舞动的树枝。

  2、在欣赏的基础上,积累舞动的树的姿态表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表现这些舞动的树的典型特征。

  3、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计划地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树,有画简单树的造型的经验;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2、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树》。

  3、黑色卡纸,水粉笔,水粉颜料(黄色、橙色、金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树的图片,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的树,你看到的树干、树枝分别是什么样的?

  2、出示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树》,进行比较观察。

  (1)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幼儿两两交流开表达曰已刚感受。

  师:你看到这棵树有什么样的感觉?它特别之处体现在哪里?螺旋的树枝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棵树像在干什么?

  (2)幼儿表达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枝。

  师:原来,这些扭动的曲线会给人带来跳舞、运动的感觉。

  (3)教师介绍画家创作背景。

  3、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尝试创作。

  (1)通过教师启发式的问题,幼儿思考自己的创作设想。

  师:你觉得还有哪些线条也能给你运动的感觉呢?如果让你来画跳舞的树,你想让你的树跳什么样的舞蹈?用什么线条来表现舞动的树枝呢?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4、幼儿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树枝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

  师:你是用什么线表现树枝的?哪棵树最像在跳舞?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在幼儿学会运用多种曲线表现舞动树枝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重点欣赏舞动时树干弯曲的动态,并尝试用多种曲线表现树枝。

  2、区角活动美术区:提供各种造型的树干底图,幼儿运用一些长短不一的毛线进行变形,创造性地粘贴树枝。

  3、环境创设在班级布置一个以“树林”为背景的展示板,幼儿用曲线添画树枝。

  【评析】

  该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曲线,通过想象表现出大树跳舞的姿态,体验不同曲线的质感。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或同伴互相欣赏作品,启发他们大胆表述或评价。如教师可以问:“你感觉这棵树在跳什么舞?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螺旋线的枝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会自主地根据自己画面中所运用的线条来大胆想象。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还可以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画面中舞动的树。

大班美术《树》教案10

  教学意图:

  秋冬季节的树有了许多的变化,树叶掉了,变黄了,枯萎了,可是有的树叶依然是绿的,并没有掉落。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树真好》。旨在通过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感受树木的成长特征,并且感受到树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能跟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创编活动。

  3、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5、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按散文诗的韵律复述。

  教学关键点:

  理解欣赏散文诗,按散文诗韵律复述。

  教学准备:

  各种常见的图片,常绿树,落叶树叶。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说说,周围的树

  1、 交流我们的周围哪里有树?

  2、 观察常见树种的图片:分辨这些树的不同,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小结:在我们的周围,路边,房前屋后都有树,这些树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是绿的。

  二、共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冬天到了,哪些树的叶子都变黄,变枯了?(柳树,梧桐。这些在秋冬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2、哪些树一年四季都是绿叶?(颜色深,表面光泽的叫常绿树)

  3、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小结:树分为落叶树和常绿树两种。秋冬季节叶子落的树叫落叶树,叶子不落的叫常绿树。

  三、学散文诗《树真好》

  1、边听教师朗读散文诗,边看图书。

  2、两两结伴观看图画书,讲讲说的好处。

  3、交流:我在散文诗中了解了什么?散文诗中是怎样说的?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找到画面学一学这一段散文诗句。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3、知识延伸,好书推荐。教师向幼儿推荐图画书《两棵树》。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5)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10篇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说出风筝的不同形态。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地画出形状不同的风筝。

  3、风筝的两边图形要对称。

  4、认读汉字:骨架、左右对称 。

  活动准备:

  各种形态的风筝 活动前组织幼儿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风筝,说出风筝的不同形态。

  师:小朋友,这两天你们都在放风筝,请你说说看,你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

  二、讨论风筝的共同点,认读汉字:骨架、左右对称。

  师:这些风筝形状虽然不同,但是它们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教室里的风筝,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幼儿每说出一个特点,教师及时出现相应的汉字。)

  三、分析风筝的图案和色彩。

  师: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风筝许多相同的地方,有骨架,有一根长长的线,风筝的身体左右对称,有的风筝上的图案也左右对称,还有飘带(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汉字)。那你最喜欢哪只风筝?请你上来说一说。

  师:现在请小朋友分组,去看看你喜欢的风筝有哪几种颜色,有哪些图案,相互之间说一说,然后再告诉老师,好吗?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也来设计风筝,你们愿意吗?在画的时候要注意风筝的两边要对称,把你喜欢的图案、花纹和色彩都用上去,也可以模仿这些图案和颜色,你们会吗?画完了我请小朋友把你的风筝剪下来,贴到这幅图的天空中,剪的时候边上要留些白纸,这样风筝才好看。好,开始吧。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五、评价幼儿作品:

  师:今天小朋友画出了自己设计了许多漂亮的风筝,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放着你们设计的风筝,多开心呀!他们说:中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颜色涂得很均匀,色彩搭配得也很好,图案设计得更漂亮,小朋友,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也去放风筝吧。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2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准备:

  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

  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

  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

  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

  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

  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

  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

  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

  ①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

  ②了解风筝的种类:*面、立体、串式。

  ③练习分类。

  二、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1、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

  2、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

  三、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

  四、活动总结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

  (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4

  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感受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重点:图案的对称美

  活动难点:交叉剪

  活动准备:

  课件、风筝、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的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二、欣赏风筝额奇特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带来的美感。

  (1)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出示蝴蝶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图案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这种左右一样的图案就叫做对称图案。

  (3)观察风筝的构造,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风筝上的骨架和引线,了解它们的用途。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只自己制作风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制作的这只风筝除了拥有漂亮的对称图案外,还有什么?

  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三、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看完这些漂亮的风筝后,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风筝呢?那请小朋友先来看一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1)在三角形的风筝面上设计并画出漂亮的图案,注意图案的两边要对称。

  (2)在长方形纸的短边上交叉来回剪,注意每一条都不能剪断,剪出风筝的尾巴,然后粘贴在风筝面上。

  (3)将吸管粘在风筝面反面的边缘及中间做风筝的骨架,用棉线穿过中间的一根吸管打结即可。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风筝,贴到展示板上。

  五、幼儿作品展示。

  小朋友们的风筝都做完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只风筝?为什么?

  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事情。这不孩子们对今天的活动表现得非常好,这一活动,其目标主要是让幼儿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在作画前,我还是先让幼儿欣赏风筝,并在观察欣赏之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观察十分仔细,有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风筝上的图案是左右对称的。于是,我就向幼儿重点介绍对称装饰的画法,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对称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风筝图案,满足了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还有在制作过程中,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还有在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风筝。在这自然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愿意表达的氛围,使他们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5

  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感受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重点:图案的对称美

  活动难点:交叉剪

  活动准备:

  课件、风筝、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的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二、欣赏风筝额奇特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带来的美感。

  (1)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出示蝴蝶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图案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这种左右一样的图案就叫做对称图案。

  (3)观察风筝的构造,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风筝上的骨架和引线,了解它们的用途。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只自己制作风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制作的这只风筝除了拥有漂亮的对称图案外,还有什么?

  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三、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看完这些漂亮的风筝后,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风筝呢?那请小朋友先来看一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1)在三角形的"风筝面上设计并画出漂亮的图案,注意图案的两边要对称。

  (2)在长方形纸的短边上交叉来回剪,注意每一条都不能剪断,剪出风筝的尾巴,然后粘贴在风筝面上。

  (3)将吸管粘在风筝面反面的边缘及中间做风筝的骨架,用棉线穿过中间的一根吸管打结即可。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风筝,贴到展示板上。

  五、幼儿作品展示。

  小朋友们的风筝都做完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只风筝?为什么?

  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事情。这不孩子们对今天的活动表现得非常好,这一活动,其目标主要是让幼儿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在作画前,我还是先让幼儿欣赏风筝,并在观察欣赏之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观察十分仔细,有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风筝上的图案是左右对称的。于是,我就向幼儿重点介绍对称装饰的画法,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对称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风筝图案,满足了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还有在制作过程中,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还有在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风筝。在这自然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愿意表达的氛围,使他们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6

  活动目标:

  1、能用画、粘贴、交叉剪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尝试让风筝飞起来,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风筝课件、各式各样的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布置风筝展览,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及风筝的对称美: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风筝,你们自己去看一下这些风筝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放轻音乐,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些风筝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了解风筝各部分的构造及用途:

  不同处:颜色、图案、形状等不一样。

  相同处:图案是对称的,都有骨架、线轮、风筝面、尾巴。

  纸面是装饰用的、骨架是支撑纸面的、线轮是用来帮助风筝飞上天的、尾巴是掌控*衡的…

  3、小朋友知道哪儿的风筝最有名,做得最好吗?(潍坊)对我们的家乡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每年的4.20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都会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

  4、那你知道风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放课件幼儿了解制作过程)。

  第一步:将纸对折,用对称的方法画上图案。

  第二步:在长方形的短边上来回剪出风筝的尾巴!(让幼儿操作一下,学会交叉剪)

  第三步:扎风筝架:将竹条用线扎成“干”字状。竹条交叉处要扎紧。

  第四步:在风筝架上抹上适量的糨糊,糊上剪好的风筝面纸和彩带(或者是用交叉剪的方法做成的尾巴)

  第五步:在风筝上系好脚线和放飞线,就可以放飞了

  5、你想做吗?

  6、幼儿分组合作用材料(筷子、冰糕棍、饮料吸管)制作风筝。(放轻音乐)

  结束部分:

  1、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2、你的风筝能飞起来吗?试一试

  3、幼儿再次修改自己制作的风筝,尝试让它飞起来。

  4、再到室外去放一放看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走出教室)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7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

  扎制一个左右*衡对称能*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带来。不可能自己用竹子制作风筝的骨架。

  教学建议 可以叫学生去买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然后叫学生进行组合拼装。这样就简单的多了。

  课后反思

  由于材料的局限性,不能够把风筝制作的很美观。

  教 学 过 程 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导言(单元概述)。

  (1)春天来临,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鸟在枝头歌唱,树木吐出嫩绿,泥土散发着芳香。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与力量。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理想希望带入美妙的境界……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果能放飞自己亲手扎制的风筝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兴的事呀!

  (2)根据同学们的提议,我们将进行《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就是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届时将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优秀资料奖、优秀设计制作奖、放飞奖、合作奖等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2.任务。

  (1)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你爱动脑动手,思维活跃,喜爱美术,你认为这次活动是你展现才能的机会,应该把握,即使没有做出优秀的作品,对你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实践与锻炼。

  (2)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3.过程。

  (1)活动1(课时1),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

  ①小组准备工作:

  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以居住地或同学自由组合,教师做好联系调配工作),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程资料,方便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实物、信息资料,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小课题调查报告,各种风筝展。

  ②收集信息资料:

  访问网络查找你认为需要的信息。或者在图书馆查阅相应的资料。如果你访问了不止一个网站或者查阅了不止一本书,用分开的纸分别记录从每一个网站或每一本书中得到的信息。或进行风筝艺人访谈,市场上购买、收集各种风筝实物。

  ④整理、筛选、展示收集的资料图片、实物。

  a.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调查报告,展示形式,风筝知识擂台赛,评出优秀资料奖小组。

  b.在教室里举行收集的各种风筝展。

  希望这些同学收集的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2)活动2(课时2),制作风筝。

  活动建议:1.制订小组制作计划和分工,设计怎样的风筝样式图样?希望能够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资料参考:风筝的图样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帮助。

  ①扎制风筝,上线是很关键的一步。

  老师的提醒:

  a.风筝的架子要求左右对称,不然风筝两边轻重不一,难飞上天。

  b.连接可用棉线扎制,比较牢固。

  c.贴桃花纸可以用胶水或双面胶,胶水不能太多,不然纸会破的。用的纸要略大于风筝架子。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共同探讨解决。

  ②绘制风筝。

  老师的建议:

  a.风筝的图样装饰可以是传统的,可以是依样画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师期望着你的创意表现!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b.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

  c.可以再次上网查询资料。

  (3)活动3(课时3),放飞风筝。

  在一个晴朗有风的下午,在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

  老师的活动建议:

  ①小组内分好工,让每位组员都参与放飞,跑步快的同学建议做领跑员,其余同学做风筝的架飞和保护工作。体验放飞风筝成功的快乐及小组合作放飞。

  ②如果几次放不上去,请同学不要灰心,放的时候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起飞角度。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出色表现!

  ③活动后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把放风筝的场面和放风筝的体会画下来写下来,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现也可(如摄影)。

  ④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放飞奖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4)活动4(课时4),个人、小组空间展示《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展览——(评价)。

  ①老师和各小组长进行讨论,如何办好我们班级的《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的展览。

  ②老师建议讨论确定:

  a.组成展览会的组委会。

  b.时间地点。

  c.各组承担展览的分工。

  d.如何评奖(评价),奖项名额。

  (学生个人、小组以写送欣赏卡的形式来参与评价(评奖)。奖项名额每样十名(放飞奖除外,只要能放上天就能得奖)。

  (5)展览布置,评奖。

  (6)活动后请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见和信息是老师最想知道的,谢谢你的合作。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8

  一、教材分析:

  通过对风筝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及制作风筝,使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加深了对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的认识,在教材的单元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依据

  针对学情,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风筝的流派、色彩图案特点、制作方法及制作一个风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及观察、分析,不断递进探究、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合作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并通过放飞风筝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并学会风筝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与步骤。

  教法:

  1、情境教学法2、直观演示法3、引导、启发教学法

  教学过程:

  前提:(上网查找)

  一、*风筝简史

  二、关于风筝的起源

  三、风筝流派

  四、风筝分类

  五、风筝的特点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喜欢

  放风筝是一项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活动,早在二千多年前,风筝就

  带着祖先遨游太空的愿望飞上了蓝天,因此一直流传民间

  (二)请欣赏图1、2、3、4 请问这些风筝都有哪些特点?你见过哪些风筝呢?

  学生回答

  (三)风筝的种类

  1、硬翅类(见图) 2、软翅类 (见图) 3、板子类和长串类等(见图)

  (四)风筝的材料

  ——主要是竹蔑和薄纸(丝绵纸)。辅助材料:棉线、浆糊、放飞用锦纶线适量

  竹蔑要求:竹蔑应用竹子的外表面竹青部分,俗称蔑青。

  她重量轻、韧性好、有弹性、便于弯曲造型,而蔑黄(竹子内侧)一般不宜制作风筝。

  (五)制作过程

  传统*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 扎、糊、绘、放

  简称“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其实四字几乎包含了传统*风筝技艺内容 如:扎艺包括:选材、劈竹、弯竹、削竹、连接

  裱糊包括:选材、裁剪、裱糊、边缘处理、校正

  彩绘包括:构图、铺底、描线、染色、修饰

  放飞包括:场地和天气的选择、风、拉线、放飞、调收

  (六)风筝常见故障

  1、翻转下跌 2、侧飞、 3、摇摆 4、前俯

  5、后仰、6旋转

  (七)欣赏

  (八)谈一谈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筝,谈一谈亲身体会

  (九)总结

  这“四艺”的综合活用就要达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的水*。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9

  活动目标

  一、欣赏各类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二、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动手制作风筝。

  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五、感受风筝的美感。

  重点难点

  一、 欣赏时能从造型、色彩、质地几方面进行

  二、制作时主动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一、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纸线圈、竹签、胶带、油画棒、水彩等。

  二、可以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并且给幼儿看看风筝视频讲讲有关风筝的事。

  三、风筝的课件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谈话,交流放飞风筝的感受(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双休日家长领幼儿放风筝)

  1、双休日家长领我们放飞了风筝,能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

  2、相互说一说,你放的是什么风筝?你在家中电脑视频还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二、欣赏风筝,老师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进行交流(小组内进行)老师巡视参与在有困难的小组。

  1、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样子的风筝?

  2、风筝上有些什么图案 ?这些图案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

  3、它们为什么要作出对称的?为什么要有尾巴?

  4、这些风筝上有什么色彩?为什么要用鲜艳的颜色?

  5、这些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来制作?

  6、你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风筝?为什么要放飞风筝?

  7、你喜欢风筝吗?你想扎只风筝吗?风筝可以怎样制作?

  三、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扎制过程。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兴趣,你看到人们是怎样扎制风筝的?你想制作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四、操作环节,鼓励幼儿两或三人一组合作来扎制风筝

  根据幼儿的操作水*,提供各种材料,有已经剪好外形的彩色纸,有已经做好的支架,也有没有做的,像竹签、水彩、线圈等等这些材料,也就是说,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有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自由的选择材料,教师随机帮助和指导幼儿。

  五、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户外放飞。

  六、延伸活动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动区,幼儿可以继续制作。

  2、成品风筝可以选择精致的放在活动区供幼儿欣赏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

  (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扩展6)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10篇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初步学习*画的笔法、技法等基本方法,体验*画用墨、用色及用水的特点。能够运用*画的形式表现动物脸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用*画表现动物的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微的观察力、表现力和画面的组织能力,通过对脸部的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学会运用*画的技法表现动物的脸,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笔墨情趣中感受*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等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用*画的形式来表现动物脸部的动作、神态、表情。

  教学难点:

  对动物脸部特征动作、神态主要特点的合理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老鼠,天亮睡大觉”。以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分析、示范讲解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赏范画、谈构思,交流讨论,解决重点。

  1.首先组织学生欣赏大师黄永玉的作品——猫头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猫头鹰的脸部特征,并思考:

  作者采用什么形式来进行创作,他是用什么技法去体现猫头鹰脸部特征的?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猫头鹰的动作、神态,体会名家创作的形式,并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对猫头鹰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加深理解和体会。

  2.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不同动物的脸部特征,如小猫咪、小狗、猴子、大象、老虎等等。并请学生总结回答:

  各种动物的脸部有什么独有的特征?如何运用*画的形式来进行创作?

  如小猫咪有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大象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老虎头上的“王”字等,可以采用*画中干笔浓墨皴擦点染的形式来表现动物的脸,引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来思考总结动物脸部的特征,总结如何运用*画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脸,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铺垫。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示范,示范小猫脸部特征,步骤如下:

  1、用毛笔中锋蘸墨简单勾勒出猫儿脸部的造型;

  2、用侧锋蘸清水把脸部染湿,稍干后涂色,或直接用色染脸,画出大大的眼睛;

  3、用焦墨刻画出小猫的胡须,注意控制用笔的力度。通过这一环节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动物的脸的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用*画的技法画出一张动物的脸,并注意脸部表情也正的刻画。并鼓励学生对于脸部造型进行大胆创新。

  (四)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练习完成后收集全班学生作品,在展示区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欣赏,以学生自评、分组互评的方式,谈自己在作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然后全班学生进行投票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再由优秀作品作者对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最后教师对整个学习创作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课堂结束,肯定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运用拓展延伸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留心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动物,保护环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表现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

  动物的脸

  小猫→大眼睛、长胡须,

  大象→长鼻子、大耳朵,

  老虎→头上“王”字。

  活动反思:

  首先借助图片《动物世界》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然后利用猜谜游戏,使幼儿有意了解不同动物的脸部特征……通过种种手段,变枯燥的技法教学为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培养了幼儿学习画画的兴趣。

  引导幼儿根据经验和观察,了解动物脸部的形状特征,在固定的形状上进行添画。考虑到幼儿对技法步骤不甚了解的情况,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演示,为了防止幼儿看不清楚的现象发生,示范环节我特意用比幼儿用的画纸大一倍的宣纸演示了画动物的脸的过程。经过几个环节的教学,幼儿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回顾全课,幼儿在欣赏、观察,动手、动脑中体验了学画画的乐趣,享受了自主探究,自我表现的快乐,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不足之处:若是能再多给幼儿创造些动手实践的机会,画出更多动物的脸,幼儿对画画的技法认识就会更深刻一些;如果再为幼儿多创设一些自主探究与互助学习的教学氛围,对幼儿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更有益处。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责任意识。

  2、综合运用粘贴、连接等美工技能,立体地表现动物地特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粘贴、连接等美工技能。

  2、纸、剪刀、胶水、卷纸筒等美工工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孤独的小鹿,引出主题。忽忽国新建了一座动物保护区,可是只有一只小鹿再那儿,他非常孤独,小朋友帮他想个办法吧。

  2、幼儿讨论并商量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介绍制做动物的方法和要点。

  4、幼儿操作。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使用连接的方法。

  (2)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利用辅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应鼓励并帮助他们利用连接的方法制作动物。

  5、作品展示。

  (1)请幼儿将制作的动物放进事先搭建好的动物保护区中,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2)参观动物保护区,幼儿共同评价制作作品。

  活动结束:

  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

  活动反思:

  捕鼠能手猫头鹰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动物。它大头圆面,两只圆溜溜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花纹清晰的羽毛,特征明显,用绘画的形式容易表现,能使幼儿得到成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这一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了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导入部分我采用了猜谜的形式展开的。“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从中来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我还给孩子们讲了猫头鹰的许多有趣故事。因为有了前半部分的认识和感知,所以孩子们的作品生动、有趣,有猫头鹰躲在树上等待田鼠出洞,有猫头鹰在夜间捉田鼠、与蛇搏斗等。在长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在幼儿作画前一定要讲细、讲透,并且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孩子们才有啥画,画地生动、画地大气。美术课,我认为不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孩子们作画上,只有理解了、认识了,画面才丰富、生动、有趣,我们应该打破以往的思想观念,即,两头短中间长的模式,因为我们的美术目标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作画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要求孩子们如何如何画的像,所以每次活动我们应该根据情况而定,把时间的倾重点放在那里。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折纸步骤图示折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巩固对边折、对角折、向外反折等折叠方法的掌握。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看折纸步骤图示折叠简单的鱼、鸟等小动物。

  2、物资准备:森林背景图、事先把折纸步骤图布置在活动室的周围、PPT课件、音乐、彩色手工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森林狂欢节”活动开幕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以“寻找小动物”的方式观看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正确看图折纸的方法。

  3、出示材料,提出要求。介绍活动材料,并提出要求。

  4、幼儿动手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同伴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美工纸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折小动物。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着折纸步骤图折叠自己喜欢的动物。

  活动反思:

  动物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所以今天的活动孩子们非常投入,一些孩子的作品有创意,表现出色。通过折纸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它不仅给孩子带来了直接的情感体验和视觉享受,增强了孩子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思维能力,同时也带给了孩子极大的乐趣。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口罩(看PPT)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

  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四、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漂亮口罩送回区角星光大道,我们下次再来走模特路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以层层递进的提问为主线,关注幼儿的经验,以猜想、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相信本次活动后,幼儿在共用生活用品、同吃一根糖时会有很多的顾虑,将会避免很多不卫生的现象发生。本活动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预防感冒,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体验,实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活动中,突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观察,讲述。幼儿参与很积极,对故事充满了兴趣,讲述主动、讨论交流很踊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游戏“我来做,你来猜”,预期目标是希望快乐的游戏气氛在幼儿注意力即将分散时,又一次抓住孩子的心。让幼儿更形象地感知感冒的症状,使得活动流畅自然。活动中,这一环节火候不够,但目标实现还不错。

  引导幼儿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这一环节中设计的小奖品,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幼儿纷纷根据生活经验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说出了很多方法,目标实现较好。

  一次活动的目标实现好坏不仅仅限于本次活动的结束,道理孩子们是明白了,但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因此,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督促幼儿,使目标更好、更深入的实现。

  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孩子的有些回答做出的回应和评价还不够及时、准确,师幼互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造型的瓶子进行创意想象,制作出小动物。

  2、在创作的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认知常见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

  物质准备:ppt、各种材料:羽毛、毛条、吸管等,自然物:开心果壳、小木片,小竹节等、剪刀,双面胶、托盘、压花机、透明胶、水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不同造型的瓶子导入活动。

  师:老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瓶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瓶子变。变。变的游戏,请小朋友把瓶子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你想用什么瓶子变成什么小动物?

  幼:幼儿与同伴交流讨论

  二、介绍材料,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师介绍材料

  2、幼儿创意想象。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的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师:你准备怎么变?

  3、个别幼儿交流想法。

  三、欣赏动物造型ppt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瓶子大变身的动物造型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四、提出制作要求

  (1)小朋友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去取,用多少,取多少,剩下的材料要分类送回。

  (2)将制作好的小动物送到动物乐园。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我们开始给瓶子大变身吧。

  六、分享展示

  师:你觉得哪只动物做的最有创意?

  师:下次区域活动时请小朋友试一试用不同造型的瓶子变出其它的小动物。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6

  设计意图:

  在春游活动中,我们带幼儿游览了武汉动物园,幼儿对动物非常地喜爱。由于我们已经进入了主题《动物世界》的第三周,幼儿已进行了许多动物主题的活动,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用油泥、绘画、折纸等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恰当地选择应用材料,并想办法解决出现的困难。

  3、能与同伴合作,用多种形式表现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进行了许多动物主题的活动,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2、课件:森林的背景图、彩纸、油画棒、绘画纸、剪刀、胶水、油泥、泥工板、勾线笔等。

  3、森林大背景图一张,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1、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图,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回忆。

  (1)提问:美丽的森林里住者许多动物,你喜欢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让我们请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来参加音乐会吧。你想请谁来参加音乐会呢?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什么动物。

  2、师幼共同认识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

  (1)师幼共同认识准备的多种材料,让幼儿在材料、方法之间找到相应的联系。这里有许多材料,你认识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小动物?如:橡皮泥可以用来做什么?彩色纸可以用来做什么?……

  (2)让幼儿明确自己制作的方法和材料。

  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喜欢的动物?准备怎么制作?想不想与人合作?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1)幼儿选好材料、找好伙伴、找一块空地进行制作。

  (2)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尽快确立主题,当幼儿的制作出现问题时,鼓励幼儿想办法自己解决。

  4、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1)将所有的作品展示到作品台上和背景图上。

  (2)请幼儿介绍:你做的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7

  一、习作内容要求:

  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目标: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有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及表达兴趣。

  (二)感悟描绘之法:依据描绘的动物脾性特点,从动物的外形、动作等方面选取典型的材料内容。

  (三)学习描写,努力做到文从字顺,所言具体,注意表达出动物特点。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习抓住表现动物特点的外形、动作和神态进行较为具体的描述,做到文从字顺,努力做到较为准确和生动。

  四、教学难点:

  指导言辞达意的生动表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及相关活动设计

  (一)回顾课文,引入习作。

  1.回顾《白鹅》,回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鹅的特点的。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呀?(课件出示白鹅图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高傲、架子十足),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介绍的呀?(叫声、步态、吃相)是啊,不管是叫声、步态还是吃相,处处都表现出了这只白鹅的高傲,也让我们读者记住了这只特点鲜明的白鹅。虽然它很高傲,可作者却很喜欢它,从课文的哪个词语作者可以看出来?(鹅老爷)

  2.谈话引入:今天,我们也来说一说、写一写喜欢的动物

  幻灯出示习作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这个习作要求里,有三个要注意的关键词,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板书:喜欢的特点真情实感)

  4.想一想:写好动物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讨论)(板书:外形习性)

  (二)文段对比阅读,感悟动物外形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1.何老师以前的一个学生珊珊家里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猫,它的名字叫“白白”。同学们猜一猜,哪只小猫是白白?我们先来听听珊珊的介绍。

  2.出示文段:

  小猫白白,脑袋圆圆的,竖着一对尖尖的三角形耳朵,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变成了细线;夜里,却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3.学生齐读文段,并出示三幅图,生猜一猜:你觉得哪只小猫是白白?(说说猜不出的原因)

  4.后来,她又把这段话改了改。出示文段:

  小猫白白,顾名思义,肯定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了!哈,你猜错了。它的脑门可不是雪白的,那黑黑的小绒毛,让它比通体雪白的小猫更可爱,更耐看。

  5.小结谈话:从珊珊的两段文字中,你在描写动物的外形上有什么收获?你对“特点”这个词有没有新的认识?

  教师小结:在描写我们喜爱的小动物时,就要在细致观察中,不仅要找出它和别的动物在外形上不同的地方,还要找出它和同类动物

  不同的地方,这样,它的特点才突出,让人难忘。这也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一个写作小贴士。

  (三)文段对比阅读,感受情感表达的不同句式,感悟语言特点。

  1.谈话引入:同学们,除了不同的外形,小动物们还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我的邻居家有一只叫“番薯”的宠物狗,很有趣,想不想认识它?

  2.出示对比文段,感受“喜爱之情”表达句式:这两段都是介绍“番薯”的开场白,你喜欢哪一段?

  (1)“番薯”是一只不足一岁的小狗,身子肥胖臃肿。它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不爱洗澡”,让主人很头疼。

  (2)“番薯”可是一位“狗王子”,年纪虽小,个儿可不小,才几个月大呢,就拥有了一副圆滚滚、胖嘟嘟的身材。它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不爱洗澡”,这不,“战斗”又开始了。

  3.教师小结:

  同样都是描写“番薯”的肥胖、不爱洗澡,第二段描述不仅有幽默感,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喜爱”的情感,有一种亲昵的味道。

  (四)捕捉动作细节,在尝试描述的实践中感受动作描写的表达作用。

  1.观赏视频“不爱洗澡的番薯”,谈谈观后感:你觉得“番薯”怎样?用一个小短句写一写。

  2.练笔:围绕刚才写的小短句接着往下写,抓住“番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动作表现它的性格特点,写一写“番薯”为了逃避洗澡是怎样和主人进行“战斗”的。

  3.出示“写作小贴士二”:能把表现特点的动作进行准确细致的描写,可以让内容具体,行文生动。

  (六)习作点评。

  (七)出示“写作小贴士三”。

  (八)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描写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自身与众不同的外形特点,再通过一件事,抓住它的动作来表现动物的习性。课后,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8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

  2、引导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

  3、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教师:PPT(水生动物)、哭泣的鱼,有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一盆,污水处理物

  幼儿:折、画、泥塑、剪贴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谈水生动物

  1、老师出示鱼和螃蟹: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PPT)。

  老师介绍不常见的水生动物的名称与特征。

  介绍一些珍稀的水生动物如:中华鲟。

  二、讨论:关爱、保护水生动物

  (一)出示“哭泣的鱼”

  1、为什么这条鱼在哭?(幼儿发散讨论)

  老师引入:要关心、保护动物

  2、我们人类怎样保护动物?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①不要掠杀、猎杀

  ②不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物

  ③国家建立了保护区

  ④保护好动物生活的环境

  总结:我们要做动物的朋友等

  三、保护水资源

  1、出示一幅污水与死鱼的图

  问:这些鱼怎么死的?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

  水生动物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

  2、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3、演示污水变清水

  四、幼儿创作水生动物,布置环境“水生动物”

  1、幼儿分成四组“折、画、泥塑、剪贴”等方式创作制作水生动物

  2、将作品布置在墙面“水生动物”

  活动反思

  活动中注重了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促使幼儿有保护水资源,给水生动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意识。

  一.活动中丰富了多种水生动物

  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认识,从他们的语言中表现,孩子们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特征有所了解。在进一步丰富水生动物中,我着重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荧火鱿,盲鳗等,并对一些有具体特征的动物进行了介绍,如:河豚有毒,但他有止痛的功效;又如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些方面丰富了幼儿对水生动物的认识。

  二.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小鱼的哭声与死鱼、污水三方面层层入手,逐步激起了幼儿要关心爱护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a:人类不要乱扔垃圾b:人类不要捕杀小动物c:工厂里的废水不要排入大海、河流等。

  三.多种不同的美工形式表现水生动物

  在活动中,我提供了折纸、剪贴、绘画、泥工四种形式的美工,孩子们自主地选择,并进行操作。在制作中每位孩子能愉快、大胆地表现不同的水生动物,并将小动物的具体特征表现出来。

  大幅的墙面环境“水生动物”为孩子们制作的水生动物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做动物的朋友的情感。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9

  活动目的

  1、通过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2、尝试创编故事。

  3、培养探索精神。

  4、享受创意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l、燕子北归的大图片。

  2、图画纸、彩笔、粉蜡笔、水彩、无油的圆珠笔或牙签。

  活动过程

  1、出示有关燕子北归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并描述图片内容,请幼儿说说想到了什么。

  2、老师提示幼儿假想燕子北归的途中会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征,请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3、自由分成几组,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用油画棒以画彩虹的方法涂满五颜六色(注意画面上方用黑色的水粉涂一部分,以刮画燕子),然后再用水彩把纸面盖满,待干后在上面用无油的圆珠笔或牙签在上面勾划燕子、大地上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即让幼儿以刮画的形式对创编的故事内容进行自由创意表达。4、请幼儿把自己创作的画挂于展览区,和其他伙伴共同分享。

  总结分享:

  幼儿能感受并描述出小燕子北归时在空中所看到的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山、水时的高兴心情。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创编描述燕子和春天的故事。

  3、能用刮画的形式创作出作品。

  4、在小组活动中知道合作。

动物大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画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尝试运用点彩的画法装饰背景。

  2.讲述画面意思,感受春天温暖、勃勃生机的氛围。

  活动准备:

  自制幻灯《春天》一个、点彩画一幅、水粉颜料、铅画纸

  班得瑞音乐:四月之春

  活动过程:

  1.幻灯导入,感受春天的美景

  师:春天来了,看看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给你什么感觉?(观察各种春天的图画:花草树木、动物等等)

  2.欣赏范画,引出点彩画,感受点彩画的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幅画,请你仔细看清楚了,猜猜看画的是什么季节?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温暖、很有生机)

  师:这幅画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画的?上面都有哪些色彩?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点出来的)

  师:那什么叫做点彩画呢?(用排笔在纸上点出来的)

  师总结:选择合适的色彩用点的方法一点一点交错地画在画面上,这种方法叫点彩

  教师边总结边用排笔在纸上示范点画的方法

  师:谁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点一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教师再强调点彩画法:一定要一点一点地把色彩点上去,把需要的地方点满,千万不能用笔刷)

  3.提出要求,进一步了解点彩画的作画方式

  师:大家想试试这种点彩的画法吗?春天里有什么?

  教师播放班得瑞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伴随音乐优美的旋律回忆春天美丽的景色

  (有五颜六色的画,有绿绿的小草,孩子们在地面上放风筝&&)

  师:刚才听着音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色?

  如果我们把这些画下来,会不会更美呢?

  师:要把主要的东西画好,涂好颜色,然后再用色彩点画背景,如草地、天空等等,点的时候想一想草地、天空什么颜色比较适合?(另外,这个地方可以引导幼儿在绘画之前合理布局,将自己想要画的内容用铅笔事先勾画好,想好色彩搭配,再用不同颜色的颜料进行点彩。)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把主题的东西画清楚,画大,并注意涂色均匀。点彩背景的时候注意慢慢点,不能着急,注意色彩的搭配

  (2)重点指导班级中能力稍差的孩子点彩

  5.讲评

  (1)请一位能力强的幼儿先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画面的布局、结构、色彩)

  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用到了什么颜色?在点彩的时候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困难?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

  (2)教师有意识选出一幅作品进行讲评(重点:绘画的内容)

  师:大家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画的是春天里的什么?他好像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有针对性地找两幅差异大的作品进行观察、点评(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同伴互助,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提升作画水*)

  师:老师手上有两幅作品,大家来看一看,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幅?

  那你对另外一幅作品有更好的建议吗?

推荐访问:大班 教案 美术 《家》大班美术教案【10篇】 《家》大班美术教案1 《家》大班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