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16 10:30:04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案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全文完整)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 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

 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

 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

 造胰岛素……”

 (2)

 1998 年 4 月 15 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 年 3 月 9 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试管山羊”,1989 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 1973 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

 水稻。直到 90 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 1980 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

 含有人凝血因子 IX 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

 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 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 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 年又研

 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

 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二、农业技术

  (8)

 早在 1956 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

 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 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

 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 200—2 50 公斤提高到 300—350 公斤。

 (9)

 90 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

 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

 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 11250 公斤。

 (10)

 1995 年 11 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

 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 年 7 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

 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 年 10 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

 (13)

 1998 年 9 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

 很大成绩。三、工业技术

 (14) 1956 年 7 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 年 7 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 年 10 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 1150 毫米初轧机。

 (17)

 1958 年 6 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 年 4 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 年 12 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

 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 年 10 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21)

 自 1965 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

 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 2.5 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 45%。“九五”末期集

 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 1—1.5 微米,研究水平为 0.8 微米,并在 0.5—0.6 微米工

 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22)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

 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 1000 米和 6000 米无缆机器人

 ……

 ——激光技术

  (23)

 经过 10 余年的研究,我国在 X 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

 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 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

 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 300 毫米、重量达 81 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

 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8)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 年,我

 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而在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第

 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

 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 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 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 年 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

 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1981 年 9 月 20 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 3 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

 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

 三号”、“长征四号”等 4 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

 展为有 9 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

 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33)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

 入预定轨道。1972 年 3 月 3 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 年 11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六、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 年 10 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 年 8 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6)

 1958 年 6 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

 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

 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 年动工,1991 年

 12 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

 家拟在近期再建设 4 个核电项目。

 (37)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

 成功 5 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 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 AC600,目前正在中国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 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

 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 2020 年左右投入商业

 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 1958 年起,现已列入“863 计划”。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体发电自 60 年代开始研究,80 年代已经建立了 3 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

 ,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 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 2 兆瓦燃煤磁流体发

 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9)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 1958 年,目前全国约有 38 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

 和与发展工作。自 1976 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 12 条

 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 年山东荣成市引进

 3 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

 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41)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

 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

 为 2.7 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 40—640 千瓦。六

 、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44)

 从 60 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 年

 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 70 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 46 部共 56 册著作。

 自 1973 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 8 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

 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 年,“向阳红 5 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

 、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

 1980 年 5 月,“向阳红 5 号”船再

 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

 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6)

 80 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 年 12 月 30 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

 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 年 2 月 20 日落成。1989 年 9 月 26 日,中国南

 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 年 6 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 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

 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

 学界称为:20 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 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

 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 50 00 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

 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50)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

 大型项目。工程设置 9 个课题、40 个专题、170 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

 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 21 世纪

 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三严三实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研读了中央、区、市、县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和资料。我对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查摆和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诸多差距和不足,理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深度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强,在抽时间和挤时间学习上还不够自觉,致使自己的学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些欠缺。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有时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实则是缺乏学习的钻劲和恒心。学用结合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写文章、搞材料有时上网拼凑,求全求美求好看,结合本单位和实际工作的实质内容少,实用性不强。比如,每天对各级各类报纸很少及时去阅读。因而,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工作标准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

 指导作用。

 二是服务不深入不主动。工作上有时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在统筹全局、分工协作、围绕中心、协调方方面面上还不够好。存在着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参谋和助手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比如,到乡镇、部门、企业了解情况,有时浮皮潦草,不够全面系统。与基层群众谈心交流少,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全不深,“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工作执行力不强。日常工作中与办公室同志谈心谈话少,对干部思想状态了解不深,疏于管理。办公室虽然制定出台了公文办理、工作守则等规章制度,但执行的意识不强,有时流于形式。比如,办公场所禁止吸烟,这一点我没有严格执行,有时还在办公室吸烟。

 四是工作创新力不高。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猫画虎,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导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去干,缺少一种敢于负责的担当和气魄。比如,做协调工作,有时真成了“传话筒”和“二传手”,只传达领导交办的事项,缺乏与有关领导和同志共同商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中,有时忙于具体事务,到基层一线调研不多,针对性不强,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而调研,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士气”。往往是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比如,对县委提出的用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搞调研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做到。即使下基层,有时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让看什么看什么,让听什么听什么。在基层帮扶工作上,有时只注重出谋划策,抓落实、抓具体的少,对群众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小问题关心少、关注不够。

 六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自认为在办公室工作多年,已经能够胜任工作,有自满情绪,缺乏俯下身子、虚心请教、不耻下问的态度。对待新问题、新情况,习惯于根据简单经验提出解决办法,创新不足,主观上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思想,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七是对工作细节重视不够。作为办公室负责人,存在抓大放小,不能做到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