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职业道德与法律网络听课心得体会这周,我开始了网上听课。我所在的班级是19学前班,19级学前班是陈xx老师负责教学的,陈老师教的科目是职业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1
职业道德与法律网络听课心得体会
这周,我开始了网上听课。我所在的班级是19学前班,19级学前班是陈xx老师负责教学的,陈老师教的科目是职业道德与法律。
在上课开始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老师对每个同学都热情地打了招呼,这是值得我学习的一点,身为老师,不光要对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尊敬学生,陈老师这个做法可以让同学们感到亲切,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能为接下来的课程教育打下一个优秀的前提基础。
我这周听的课是第二单元培养道德意识第四课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树立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让同学们能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
这节课的第一个板块是职业道德的养成的作用。
有以下几个作用:
1、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2、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3、抵制不义之风。
第二个板块是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在第一个知识点之后,老师引入了一个案例:售货员发现柜台前有一个不起眼的台阶,总是有顾客在路过时不小心被绊。于是售货员便善意的提醒顾客:“请小心台阶”。一天老总经过听到了售货员的提醒,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很快售货员便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提升为柜台组长。并让同学们思考从售货员身上学到了什么。虽然这是一节网课,但是同学们还是积极踊跃的在留言区发言,来分享自己的观点。
2、在专业中学习训练。
老师在这部分的内容中,主要讲解了训练职业行为道德的要求。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者技能,在专业学习中训练之夜道德行为的要求:(1)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2)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老师通过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践体验,来引入了这部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2)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随后,老师有分享了一个案例:甲乙两人同时进入一家酒店实习,但是一个月后跟踪指导教师对两人的评价却截然不同。甲工作勤奋,为人和蔼,主动积极,被当成重点培养对象。乙行为懒散,在工作中没有摆正心态,专业技能差,这个月的考核等级为差。并让同学们谈谈从中收获了什么启示。
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这个部分也有两个要点。(1)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2)、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引入了海瑞的一句名言“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这句话不单单只是因为知识点才被引入,更多的是希望同学们能内省慎独,时刻要求自己。
5、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在职业活动中强化道德行为有两个要求。(1)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2)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这里,教师用了内化和外化,希望同学们能在发展自己技能的同时也能完善自己的信念。
这节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却生动形象,既能让同学参与其中,又能让同学学到知识,同时还能让同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应该值得我学习。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2
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
第一章 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概述第一节 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职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员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示范性 规范性 约束性)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正义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忠于法律和事实 严明纪律,保守秘密 互相尊重,相互配合 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为人表率,注重修养)
第三节 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
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依法治国,促进司法公正的需要 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法律职业人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示范作用 规范作用 提升作用 辐射作用)
第四节 法律职业责任概述
法律职业责任概念(法律职业责任是法律职业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职业人员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所应承担的责任) 法律职业责任的范围(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纪律处分) 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责任的关系(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责任的基础,法律职业责任是法律职业道德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章 法官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第一节 法官职业道德概述
法官职业道德的概念 特征(适用的对象 范围 效力) 作用 影响因素(历史文化 公民法律素质 审判方式 法官素质水平 法官保障制度)
第二节 法官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保障司法公正[意义(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 司法公正是实现法治的保证 司法公正是审判机关拥有社会公信力的前提条件) 程序公正(法官应当注重诉讼过程的公开性 法官应当杜绝单独接触当事人 法官审理案件应当保持中立 法官应保持诉讼过程的平等性) 实体公正(正确地认定事实避免主观偏见、准确地适用法律 杜绝滥用职权和忽视法律 坚持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法治原则)] 提高司法效率[概念 要求(具有效率意识 遵守审限 勤勉敬业 精研法理监督当事人及时完成诉讼活动)] 遵守司法礼仪[概念 作用(司法权威性的体现 提高法官职业形象 增强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充分展示法官的个人素质 有利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具体体现] 约束业外活动[范围(业余爱好 社会交往 公益事业 法学教育 新闻采访等方面) 适用对象(现任法官 退休法官)和意义]
第三节 法官违反职业道德应承担的责任
道义上的责任(同行的批评 自我的谴责) 所在法院的批评和通报批评(轻微违法行为) 纪律处分(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撤职 开除) 刑事处罚(贪污受贿 徇私枉法 隐瞒证据 泄漏国家机密 玩忽职守等构成犯罪的行为)
第三章 检察官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第一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概述
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概念(是指检察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责任性、表率性、强制性、自律性、献身性) 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是保障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需要,是保证检察人员健康成长、促进人民检察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指在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那些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检察官职业道德活动的最高价值准则。主要内容包括:忠实于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实于宪法和法律 忠实于客观事实) 主要规范:爱检敬业,恪尽职守(热爱检察工作 献身于检察事业 要立足本职 积极进取) 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 严格依法办案,做到不纵不枉 执法行为要文明规范) 守法遵纪,清正廉明(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 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保持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职业心态 遵守职业纪律,严守工作秘密) 刚正不阿,护法为民(牢固树立为人民执好法的信念 不畏权势、不为钱色折腰的骨气 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胆略) 文明高效,热情服务(坚持文明执法,注重仪表规范,遵守司法礼仪 严格遵守法定诉讼时限,不断提高司法效率 注重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第三节 检察官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处罚 对违纪违法行为的纪律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对违纪行为的其他处理方式(书面检查、调整岗位、调离、辞退、依法撤换、通报) 刑事处罚(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刑讯逼供、泄露机密、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行为)
第四章 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第一节 律师职业道德和律师执业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律师职业道德的界定(律师职业道德内涵 适用对象 特点和作用) 遵守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规范的意义(是律师实现职业使命的要求 是律师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律师职业责任的界定(律师职业责任的内涵 特点 适用的对象和范围)
第二节 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律师应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于社会王义事业 服务于人民的利益) 忠于法律和事实(忠于法律的内涵 忠于事实的内涵) 坚持原则 维护国家法律和社会正义(维护国家法律和社会正义的意义) 道德高尚 廉洁自律(道德高尚 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诚实信用 勤勉尽责(诚实信用 勤勉尽责的基本要求) 保守职务秘密(律师职务秘密的内涵 保守职务秘密的意义) 尊重同行 公平竞争(尊重同行 公平竞争的基本要求) 敬业勤业 提高素养(敬业勤业 提高素养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律师执业纪律规范
律师在工作机构中的纪律(律师应当遵规守制 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律师不得私自收案、收费及收取额外礼酬 律师不得拒绝或疏怠应承担的法律援助义务 律师不得违反收费制度和财务纪律 律师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 律师在诉讼与仲裁活动中的纪律(律师不得为办案而与案件承办人员在非办公场所接触,不得以办案为目的送礼或与承办案件的执法人员进行交易;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传自己与有管辖权的执行机关及有关执法人员有亲朋关系,也不能利用这些关系 律师不得伪造证据, 不得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 律师应当遵守法庭、仲裁庭纪律,尊重法官和仲裁员 应当遵守出庭时间、提交法律文书期限及其他与履行职务有关的程序规定 律师不得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或者其他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借职务之便违反规定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传递信件、钱物或与案件有关的`信息) 律师与委托人、对方当事人的关系的纪律(律师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谋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律师不得为谋取代理或辩护业务而作虚假承诺 律师不得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委托非法的、不道德的或具有欺诈性的要求或行为提供服务和帮助 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和代理 律师不得超越委托权限,不得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代理的法律事务无关的活动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律师不得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约定利益 律师不得在与委托人依法解除委托关系后在同一案件中担任有利益冲突的他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律师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预对方当事人及代理人进行的活动 律师在未征得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接受对方当事人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委托,但已办结的除外 律师应合理开支办案经费) 律师与同行之间的关系的纪律(律师不得损害其他律师的威信和名誉 律师不得阻挠或者拒绝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法律服务 律师之间不应进行不正当竞争)
第四节 律师职业责任
律师职业责任(律师职业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律师民事法律责任(律师民事责任范围 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 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律师行政法律责任(律师行政处分的方式 处罚机关 律师事务所违纪的具体行为) 律师刑事法律责任(律师泄露国家秘密的刑事责任 律师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刑事责任 提供虚假的证据或隐瞒重要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重要事实的刑事责任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职业礼仪塑形象》选自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二节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第一节对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职业礼仪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遵守职业礼仪。为第二课时的讲述做了很好的铺垫 ,对每个中职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学生处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期,对学生的最大考验是适应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较差,对枯燥的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多大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动性,以一种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
2、能力目标:
养成自觉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
3、情感目标:
(1)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2)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及蕴含的道德意义
难点: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二、说教法: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学习规律等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适宜学生的教法。这些方法可概括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用为根本。
三、说学法:
在上述教法的引导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动一动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中落实实践内容,并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通过世界大学城网站搜索相关课程资源
2、全班学生被分成三组,布置了职场礼仪资料搜集的任务,并将所搜集的资料上传到班级学习群共享中供同学一起来学习。
(二)导入新课: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来理解职业礼仪的内涵。
场景一之“抢险英雄”
场景二之“中大奖”
场景三之“火眼精金”
(三)新课教学: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课堂讨论:职业礼仪的要求中包含了哪些道德意义?
全班分几个小组一起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彼此探讨,从而达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效果。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观看视频——“最美司机吴斌”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分小组讨论:从吴斌身上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从而得出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职业礼仪的准则和规范,属于职业道德的内容。
☆职业礼仪是一个职业人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职业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
☆敬业作为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敬业奉献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职业礼仪的作用:
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模拟职场中的各种场景:
场景一之迎接上级领导
场景二之同与同事相处
展现“小琪的三封信”:
请各组同学将课前老师布置的用相机或手机拍下的你认为成功的职业人士的图片进行展示,并解说:
请结合小琪的几封信以及职场成功人士的故事,概括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讲究职业礼仪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
(四)归纳总结:
礼仪其实是“礼”和“仪”两方面的结合,“礼”是对人的尊重,“仪”是尊重的方式。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建立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基础之上的。只有在职场上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分认识并理解职业礼仪,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
(五)课后作业:
作业1:运用所学知识,分小组自编、自演、自导招聘求职礼仪情景。
作业2: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写一封就业求职信。
同学们可以把课后自己的作业展现到校园网中的“学生园地”模块中,如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给老师“在线留言”。
(六)板书设计:
职业礼仪塑形象
1、职业礼仪的要求: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职业礼仪的准则和规范,属于职业道德的内容。
职业礼仪是一个职业人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职业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任的态。
敬业作为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敬业奉献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讲究职业礼仪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
五、说教学反思:
本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
同时,将新理念融入到课堂,结合校园网、QQ群等相关的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来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展示自己独有的风采。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活动二:讲究仪容仪表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5
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十个班级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任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圆满地完成的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在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本人不断地思索这一学期的教学策略,反思和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成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职业道德与法律》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职业道德与法律》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很好地“化”职业技能与知识于《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专题讨论;开展社会调查;开辟“时事论坛”(课前3分钟)。
三、积极进行德育渗透。我的指导思想是: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健康的成长。
第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在开展各种活动之前,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这些活动大都由学生们自己策划、组织、总结,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育倡导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个性的弘扬,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各种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它要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对于每一次活动,我都进行动员和总结,甚至组织同学写心得体会,要让学生通过每次活动都有大的收获,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当然,在工作中我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
一、在对学生的职业理论指导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客观原因是时间少,主观原因是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挤出时间来完成好这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二、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在期末考试中就表露出来了。
三、教学工作经验不足,对课堂上突发的事情不能妥善的处理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学习前辈教师们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素质,虚心向前辈教师们请教,以别人之长补已之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6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记》讲人成长时要“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认为青年学习要达到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要学会敬业。时至今日,在当代社会,热爱与敬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已经成为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
1、敬业的内涵
爱岗敬业体现的是公民热爱、珍视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勤勉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任何一个社会的保存和发展,都是以其成员勤奋工作、创造价值为前提的。因此所有生气蓬勃的社会,都把敬业作为核心价值加以强调,将之作为对自己成员的基本要求。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敬业精神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热爱、勤勉和克制。
敬业须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所投身的事业,是敬业精神的前提。只有当公民把工作当作自己珍视的领域,视为自己价值得以表达的所在时,他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精力与体力的投入,才有可能克制自己放松懒惰的想法,才有可能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也只有当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热爱自己的工作当作自己的核心价值时,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链条才能够得以保持乃至发展,社会才能够进步。如果公民像厌恶疾病一样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工作中的劳动付出,就会在快乐的时候不工作,工作的时候不快乐,就会迅速满足于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成果。假使社会的多数公民都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感情,麻木不仁甚至避之不及,那么社会的经济生活就会发生停滞以至倒退。个人和社会的成功,都有赖于公民努力的工作,而这又是以公民热爱自己的工作为基础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是敬业首要的内涵。
敬业须勤勉努力。热爱工作只是敬业的前提和基础,还没有从愿望转化为行动,从想法发展成实践。敬业除了是对工作的感情之外,还是对工作的劳动与付出。只有热爱工作的口号,而无勤勉工作的行动,那是比不唱高调而懒散的方式更恶劣的做法。古代有“五耻”之说:“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其中第二耻,“有其言,无其行”,就包括这样只喊口号而无行动的做法。古人尚且以此为耻,我们就更不能言行不一了。只有在本职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在磨炼自己品格、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做出一翻成就来。怎样做才叫勤勉努力呢?曾国藩曾经在《劝戒浅语十六条》里对勤勉的要素做出了全面的总结:“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在他看来,只要做到了身、眼、手、口、心五个要素均投入到工作,就一定可以做好。这样就基本概括出来了勤勉的主要方面和基本方法。当然,勤勉不是一日之功;只是一天或一时做到了身眼手口心五者具备,还不是勤勉;只有长年累月的进行这样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勤勉。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假设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也至少需要五年。可见,要想在某一领域里做出成就,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久勤勉积累的结果。
敬业须克制。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和其它必要的生活时间,实际上所剩无几。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恣意享乐、纵情狂欢的欲望,甚至如果不能克制自己过长休息的想法,时间就会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没有克制,当岁月无情流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时候,就只有发出“时间去哪儿”的感叹了。克制与敬业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般,如影随行,相得益彰;且一旦做不到克制,敬业也就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得了。韦伯在分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时,强调了文化条件对塑造现代精神的重要性;而他认为这种塑造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形成了克制的美德。他说:“只有超乎寻常的坚强性格,才能使新型的企业家不至丧失适度的自我控制,才能使他免遭道德上和经济上的毁灭……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够给予他克服重重障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够使他承担起近代企业家必须承担的无比繁重的工作。”换句话说,韦伯把整个西方世界的兴起看作是克制美德的产物,这无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更要强调☆☆敬业精神中的克制品德。
2、敬业的原因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人们经常听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但为什么要敬业呢?敷衍工作、玩忽职守不是让人更舒服吗?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著名演讲《敬业与乐业》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业有什么好敬的呢?为什么可敬呢?”这位思想家的回答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人不仅为了生活而工作,也为了工作而生活;第二,任何职业都有神圣性。其实,除了梁启超之外,很多人也对为什么要敬业的问题提供了其它的答案。把这些对敬业原因的回答总结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方面的原因,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从个人角度来讲,需要敬业的原因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人有表达自己本质力量、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人不能通过其它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只能通过将自己的能力与才干投射到自己的工作对象上,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对象或改变对象的形态,从而在工作的成果中证实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二重化为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结果,将逝去的工作时间和耗费的劳动力凝结在产品中,并在这个现实的成果中展现了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如果不敬业,人的力量就得不到表达,人的价值就无从实现。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但如果没有敬业精神,这种创造不能完成,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其次,人的能力的丰富需要敬业。人的多数能力都不是自然具备的,而是后天锻造的产物。锻造的过程,次要的是通过学习,主要的是通过实践,通过工作。越是敬业的人,实践的程度越深,他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多,他的能力也就越丰富。对工作敷衍塞责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便宜,少付出了努力,结果却是丧失了实践机会;天长日久,便会技不如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人的性格的完善需要敬业。敬业使人变得严谨认真,有条不紊,明达事理而又坚毅顽强。一方面,工作中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求敬业的人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这样的规律;另一方面,工作中往往需要与人合作,又要求敬业的人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与他人交往的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对敬业者性格的锻炼;久而久之,性格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变得适于工作和合作,并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性格魅力来。最后,人的生活需要敬业。无论是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还是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都依赖于经济收入。而在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里,人所取得的社会产品的份额是与他的劳动成果直接相关的。越是敬业的人,他的劳动成果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给予他的回报自然也越多。总而言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敬业是一种对自己有多方面提高和回报的美德。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同样是如此。首先,敬业精神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古代社会的特点,是自给自足,每一个都生产自己需要的几乎一切产品;现代社会生产的实质,是每一个人都向别人提供自己的产品的同时,在别人那里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也就是说,古代社会如果不敬业的话,还只是影响到自己;而现代社会如果不敬业的话,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例如,如果种苹果的人不敬业,非但他们自己不能得到足够的收入来支撑体面的生活,而且社会也将得不到足够的苹果供应。如果敬业精神在一个社会里普遍低落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转就会遇到困难,面临衰退甚至灭亡。如果敬业精神在一个社会里普遍高扬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生产就会以极大的速度进步,相应地其它方面也会高速发展。其次,敬业精神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敬业会使人形成严谨认真,有条不紊,明达事理而又坚毅顽强的性格特质;一个社会中的多数公民都敬业的时候,多数公民在性格上便会形成类似的优秀品质;当多数公民的性格都成熟起来之后,与优良性格以及以此性格为基础的良好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淳朴的社会风气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更进一步的,如果这种社会风气能够长久的加以保持的话,就能够影响到更为稳定的民族性格。
3、敬业精神的现状、症结与对策
2013年的年底,盖洛普公司公布了其2011- 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敬业比例只有6%,远低于13%的世界平均水平。该调查的范围包括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通过被调查者回答的12个问题的答案不同,调查将他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分为敬业、漠不关心和消极怠工三种类型。调查显示,中国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在各行各业和各种教育水平中,都是一样的。比如7%的本科学历员工敬业,和5%的小学教育程度以下的员工敬业,两者差不多。即便是在高技术员工和管理者中,他们的敬业程度也很低,在8%左右。更甚者,在销售和服务类员工中,只有4%的员工真正积极投入。文秘和办公室员工的敬业程度最低,仅为3%。另外,中国员工只有一半左右认为其现在的工作是理想的职业。从绝对水平上来讲,绝大多数中国公民都做不到敬业,而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漠不关心甚至有意地消极怠工;从相对水平上来讲,中国公民敬业的比例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与美国公民30%的敬业比例更是相差甚远。可见,无论是从绝对水平说,还是从相对水平讲,中国公民敬业精神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中国公民缺乏敬业精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客观体制原因,也有思想道德滑坡产生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在一个阶段上拉开公民之间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本来是正常现象;如果富裕阶层是依靠勤劳致富,敬业聚财,那么这种收入差距的产生非但不会有损敬业精神的弘扬,反而会促进公民爱岗勤勉的美德。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水平与中国接近,公民敬业的比例却是中国的五倍。正是由于中国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投机取巧、权钱交易而一夜暴富的情况,而一些热爱劳动、勤奋努力的人却下岗失业、生活无着,使得人们产生了普遍的心理失衡,得出了敬业吃亏、钻营得利的结论。基于市场经济不完善这一现实的共识一旦形成,就会挤压敬业精神的心理空间,造成敬业精神失落的现状。此外,思想道德品质的滑坡也是敬业精神不能普及的重要原因。部分富裕阶层子弟炫耀性的奢侈消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青年不再以创造为荣,而是以消费为乐。实际上,如果只是消费的话,人与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用耗费的方式来完成生命力的再生产,只是耗费的对象不同的罢了。以消费为乐,实际上把人降到了动物的水平,取消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人真正的本质在于把自己精力的使用表现在对象的产生和改变上,在于把自己创造力的爆发表达在产品的更新与升级上,在于把自己生命与时间的流逝定格在财富价值的凝结上。真正的人不是用自己的消费来体现自己,并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来表达自己,通过独特的工作成果来展示自己出色的本性。当这种情况被逆转的时候,自然会造成人表现自己的方式发生异化,思想发生扭曲,结果就是公民快乐的时候不工作,工作的时候不快乐。
面对敬业精神失落的问题,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对策。针对客观的体制原因,要有深化的改革。只有让公民感受到不劳而获的情况进一步减少时,公民勤勉敬业的美德才会得到增进。当中国公民爱岗敬业的收获高于其它国家,而投机钻营的现象由于遭到打击而几近绝迹的时候,我们的敬业精神也会便会拥有比其它国家更好的土壤。针对主观的思想原因,要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形成劳动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把一定程度上被扭曲的社会风气再扭转过来。主流舆论要有明确的态度,对以奢靡享受为荣的现象要立场鲜明地加以抨击和批判,对敬业爱岗、勤勉努力的典型要不遗余力地加以表彰和宣传。形成了敬业精神普及的现实条件的同时,将敬业精神铭刻在公民的头脑里,敬业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中国公民的普遍具备的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篇7
职业道德与法律体悟教学法研究论文
摘要: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中职学生通过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不但能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还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生活发展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体悟教学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意义,总结了体悟教学方法的特点,进而基于意义和特点提出了体悟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新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悟教学;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
一、体悟教学法的意义
体悟教学法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核心关键点,一个是“体”,另一个是“悟”。“体”指的是体会、体验,通过自身亲自实践收获某种感受;“悟”指的是感悟,不但可以亲身感悟动态的过程,又可以通过实践感悟获得静态的结果。[1]体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参与个人的情感,并将情感、行动和思维三方面进行充分结合。
二、体悟教学的特点
特点一,不可重复性。体悟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积累客观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情感向道德的过渡,体悟教学的方法超越了逻辑思维的框架,因此具有不可重复性。特点二,非理性思维。体悟主要是对知识的升华,体悟教学是教师智慧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教师感情对学生感情的激发,所有理性分析都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2]特点三,主动性。体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行为的自我反思,主动性的来源有兴趣、榜样等。特点四,开放性。体悟教学不需要在计划中进行,只要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开展。当积累的量成熟后,随时随地都能出现引起质变的情境。
三、体悟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体悟教学的重点是“体”和“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悟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提前创造好条件。“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展示职业风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展示职业风采,引导学生去发展职业风采,进而展示职业风采。而在课程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在职业道德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相关的氛围,让学生在画面、声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继而产生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表演体悟
表演体悟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完表演后能产生相应的感悟,从而能更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表演的方式主要以小品为主,小品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文明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让几位学生给大家表演一段小品,学生的表演引得其他学生开心不已,个个开怀大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和观赏的过程中,感悟到文明语言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对话讨论
由于学生之间有差异性,因此针对某个问题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体悟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和谐自由的交流环境中能吐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教师对学生真实的想法表示尊重,就能赢得学生尊重,两者在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平等交流。总而言之,体悟教学方法不但是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悟教学方法能切实促使学生体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吕田甜 张晶 单位:大连长兴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谢利。体悟教学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实施与运用[J].文教资料,,(21).
[2]王飞燕。体验式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德育课程中的应用[J].
推荐访问:职业道德 教案 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完整版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一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ppt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新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六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二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导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道客巴巴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四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