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常德市委书记精品【范文精选】

时间:2023-05-02 09:20:05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委书记王群(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这次我们把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与市委全会同时召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工作的格外重视。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话】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常德市委书记精品【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讲话】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常德市委书记精品【范文精选】

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我们把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与市委全会同时召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工作的格外重视。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城市发展形势,明确城市工作思路,部署城市工作任务,加快建设具有常德特色的人民满意现代化城市。

去年底,中央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按照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等“五个统筹”的要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今年5月,省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建设“骨骼强、血脉畅、气质美、活力足”的人民满意现代化城市。上个星期,省委徐守盛书记来常德考察调研,对江南、江北都看得比较仔细、比较全面,并听取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他说,去年到了桃源视察抗洪救灾情况,但两年没到常德城区来了,常德这座城市不说是旧貌换新颜,至少是耳目一新,看了以后很震撼、很受启发。守盛书记对常德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四新三高地”的要求,特别是对常德要建设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应该说,守盛书记的评价很高,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当然更多的是鞭策。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守盛书记的指示要求,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结合常德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昨天下午和晚上,组织大家考察了一些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和亮化工程,刚才武陵、鼎城、澧县的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等会德睿市长将对全市城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城市提质战役重大成效,切实把城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多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提质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解决城镇化和城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1988年地改市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城市工作,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基础条件。常德原来就是个县城,经过了30年的努力,应该说现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为下一步迈进“大城市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谋划推进新常德新创业,明确“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作出打好城市提质战役的重大部署,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三改四化”、城市管理“一改四化”和海绵城市建设,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质品位。2014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常德召开,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推介了我市的城市工作经验。应该说,城市提质战役打出了声势,打出了影响,打出了“三改四化”精神,打出了耳目一新的新成效。我想这一点大家在昨天看的过程当中应该感觉到了。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想到了,只要我们努力实施,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一是城市规模在变大。2012年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从42.95%提高到47.59%;市城区发展骨架从95平方公里扩展到1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82平方公里增加到93平方公里,人口从80万增加到90万;县城扩容步伐不断加快,15万人以上的县城达到3个;一批重点镇、特色镇加快发展。

二是城市形象在变美。三年来,市城区新建改造大街小巷310280公里300多万平方米,改造地下管线1100公里、棚户区8.5万户,新增绿化面积340万平方米,亮化美化建筑物300多栋,打造形成了柳叶湖环湖景观、武陵阁步行城、芦荻山大道、“三馆三中心”、江南风光带、德国小镇、大小河街、老西门等一批城市新亮点,重点推进了市城区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和八大城市进出口建设,建成了市区80公里高速环线,实现了城市与高速、空港“八进八出”的快速对接,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市民有了搬进新家的感觉。各县市大力推进城市提质,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县城城市化呈现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临澧县合口镇、石门县壶瓶山镇入选全省10个美丽乡镇

三是城市实力在变强。近几年,先后引进华侨城、万达、浪潮、保利等一批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5年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进入前100位。目前,全市80%以上的经济总量、社会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城镇实现,城镇成为人口资源要素的集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大家可以看到,友阿国际14万平米仅用13个月建成,武陵阁步行城近50万平米的商业面积即将完工,万达今年9月即将部分投入运行,这就是常德的作为,这就是常德的速度。

四是城市生活在变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去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13元,比2012年增长29.4%;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8%,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成果进一步巩固,澧县、石门获评国家卫生城市,“3+N”完美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度明显增强。

五是城市人气在变旺。引进建设万达广场、友阿国际广场、和瑞欢乐城、欢乐水世界等一批服务业项目,高水平承办2015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带旺了人气、聚集了财气、提升了名气。去年全市旅游接待总量达到3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0多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69%112%

在充分肯定城市发展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去年底,我市城镇化率为47.59%,在各市州中排第7位,比全省低3.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8.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规划体系不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还需要下大力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公众参与度不高,乡镇一级规划力量薄弱。我们这座城市以前就是围绕207国道改道建成的,所以现在要做500平方公里的规划研究,真正从规划层面解决问题。三是城市管理不精细。城市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乱丢乱扔等“城市病”比较突出,少数城市管理人员执法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县城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和问题。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还有很多问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改革以后,有了变化和提高,但城郊滞后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的维护还不到位,公用事业局和市政公司还要努力,要想点办法。问题比比皆是,千万不能骄傲。包括老西门、步行城,业态还没有上来,还要继续努力。四是服务民生不到位。城市路网微循环不畅、通透性不够,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不足,文化体育设施欠缺,进城农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中村、棚户区依然存在,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地方的公共设施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市兴则经济兴,城市强则常德强,城市好则百姓好。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成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夯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城市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找出了薄弱症结,明确了主攻重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城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摆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精心谋划推动城市发展。

1.要把加快城市发展作为推进新常德新创业、实现“十三五”“一三五”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谋划“十三五”发展提出了“一三五”的目标要求, “一”就是坚持“一个中心”的发展定位,努力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三”就是实现“三个迈进”的发展目标,迈进“高铁时代”,迈进“大城市时代”,迈进“千亿产业时代”;“五”就是坚定“五个常德”的发展路径,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建设智慧、健康、美丽、现代、幸福新常德。深入推进新常德新创业、实现“一三五”的目标任务,都与城市工作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繁荣城市经济、增加城市人口、壮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来推动。我们要紧扣城市工作这个重点,夯实产业平台、促进产城融合,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引进,努力让城市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

2.要把加快城市发展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什么是城市?城市是经济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支撑。经济学家估算,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口、投资、消费等传统经济动力明显减弱,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又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加快城市提质步伐,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3.要把加快城市发展作为推进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人们到城市是为了安居乐业。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居留于城市。不把城市搞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怎么改善、怎么提高?所以,要加快城市的发展,做好城市工作。这几年,我们推进“三改四化”、建设海绵城市,修好市民脚下的路,点亮百姓门前的灯,建好城市的良心工程,就是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具体实践。我们要把改善民生、群众满意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本理念推进城市提质、完善城市功能、创新城市治理,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和谐,使城市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二、牢牢把握城市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属性,加快迈进“大城市时代”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到今天,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者,作为城市工作的领导者,应该去思考这些问题。要问问自己,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城市;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城市工作。其实,城市工作不等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或者还有经营,这些只是城市工作的一个方面,是比较狭隘的城市工作。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都属于城市工作的范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交通拥堵、“城市看海”、社会治安等“城市病”不断滋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分析,就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没有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来看待,没有强调城市的一体性、总体性、有机性,把城市仅仅当作一个载人载物的物理空间。要知道,城市是有生命的,是一个有机体,这是城市的基本属性。一座城市成长到今天,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一种文脉的延续。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城市。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互相关联,有骨骼、有血脉、有脉络。否则的话,城市就会像人一样“得病”,就会产生“城市病”。所以,我们对城市的理解要进一步深化。

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要特别把握好“三性”,让她具有生命有机体的特征。一是城市的经济属性。“城”,更多体现的是人们居住的概念;“市”,是讲产业,有交易行为才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今天,摆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属性。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她的物质属性就是她的经济性。因为城市是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的地方,是人们生产生活高度集聚的地方,到这里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城市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常德的经济属性是什么?我到区县(市)给你们讲的那些定位,就是讲的经济属性。二是城市的自然属性。为什么常德城要建在现在这个位置?为什么各个区县(市)县城要建在现在这个位置?这研究的是城市的自然属性。每一座城市都有自然属性,有山水关系的和谐,有自然条件的形成,区位、自然、环境是相关联的。常德为什么被称为“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得益于水,水是我们城市很关键的自然属性。每一座城市形成的过程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去分析清楚,要把握好。三是城市的人文属性。城市的发展是有脉络的。有的城市为什么到了一定阶段,会没落下去,会逐渐消亡?有的城市为什么充满生机,在不断发展、不断长大? 大家要去研究城市的人文属性,无论是县城,还是中心镇。作为一个城市工作者,我们应该去研究这“三性”,要去思考这些问题。

1.要准确把握城市的经济属性,建设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就是常德城市经济属性的表现。这就是我们站在经济层面,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对常德城市的发展定位。泛湘西北八个城市,常德的交通居中。我们有机场空港优势,将来四个方向两条高铁在常德交汇,三条高速在常德交汇,再加上沅澧两水通江达海,再建好500公里沅澧快速干线,就是泛湘西北的交通枢纽。另外,我们现在推进的商贸中心、医疗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将来我们有德山国家级经开区、灌溪国家级高新区、津市澧县第二个国家级经开区、柳叶湖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以,一定是区域中心城市。这不是凭空喊出来的,是建立在对区位条件和当前经济发展规模、人口规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八个城市中,我们的人口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区域位置居中、发展前景最好,这就是城市的经济属性,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各个区县(市)应该怎么发展,希望大家心中有数。

2.要准确把握城市的自然属性,建设绿色滨水城市。常德有“三山三水”环绕这座城市,其自然属性就是绿色滨水城市。我们这座城市,有“三山三水”,沅江穿城而过,柳叶湖“一城春色半城湖”,有穿紫河、姻缘河、三闾河、护城河,有江河湖连通,今年“10·1”启航,有水文化、水生态、水环境,这些都是城市的自然属性。各个区县(市)的自然属性是什么?你们一定要搞清楚。只有把握了城市的自然属性,才会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3.要准确把握城市的人文属性,建设桃花源里的城市。我们的文化渊源很多,有善卷文化,有水文化,有桃花源文化。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讲桃花源文化,因为桃花源文化包含了善卷文化。我们常德,就是桃花源里的城市,这就是这座城市的人文属性。常德的生活里面有这种东西,这种悠闲的生活就是桃花源文化的一种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来我们要打造浪漫之城,比如我们的万达广场,就是桃花标志;我们原来搞的梦幻桃花岛、历史留传下来的这么多诗文,都体现了桃花源的人文属性。人文属性把握好了,就会彰显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准确把握城市的人文属性,保护挖掘历史文化,延续传承精神特质,坚定不移地建设桃花源里的城市。要传承城市人文精神,把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植根于城市之中,让城市地域特征、文化特征、时代特征充分彰显。要改善城市人居生活,在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上,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努力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科学把握城市生命有机体的特征和属性,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市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着力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双百城市”,阔步迈进“大城市时代”。

三、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努力建设真善美的城市

把握了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把握了城市的经济属性、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就要下力气去建设一座真善美的城市。

1.城市之真,真在规律性,真在科学性。按照“真”的要求做好城市工作,就是要遵循科学规律,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

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比如,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脱离产业搞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必然缺乏后劲,甚至出现“空城”“鬼城”现象。再比如,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如果城市开发建设强度过大,环境容量就会变小,污染就会加重,等等。在今后的城市工作中,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走城市和经济统筹发展、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城市和自然统筹发展、城市和科技统筹发展、城市和文化统筹发展的路子,使城市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的历史过程。

要科学搞好城市规划。一座没有科学规划的城市,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现在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前瞻性、协调性和严肃性不够,没有发挥出科学指导城市发展的作用。比方说,有的城市专项规划各自为政、互不衔接,甚至相互“打架”,导致重复建设,造成很大浪费。做好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资源禀赋等因素,注重多吸纳市民的意见建议,为城市合理布局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要积极推进“多规合一”,依据总体城市设计,综合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保持规划的统一性、协调性、互补性。要全面推行城市设计,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使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城市面孔清晰美丽。要严格规划执行,抓紧城市建设管理地方立法工作,认真落实控制性详规,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要改革城市治理体制。今天会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打造“双百”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赋予武陵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部分城市建设管理职能的实施方案》两个文件,这就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治理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发展步伐的具体行动。当前,城市治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一改四化”,着眼由“小城管”向“大城管”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宽运营市场化的领域,加快推进渣土清运、园林绿化、亮化维护等领域的市场化步伐;进一步提高作业精细化的水平,努力在管理上精雕细刻、在服务上精耕细作、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花费上精打细算,靠细节体现用心、体现水平;进一步下沉管理网格化的力量,做到责任进网格、任务进网格、考评进网格;进一步落实考核标准化的要求,严格按制度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倒逼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积极稳妥抓好户籍制度改革。当前,农民进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出于两方面的担心。一方面是担心“无所得”,怕转为城镇户口后,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另一方面是担心“有所失”,怕进城后失去原来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三权”。现在,中央、省里正着手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我们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大胆探索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管用办法,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大力推进户籍人口的城镇化。

要完善城镇发展体系。着眼“全域常德”,按照“一主一副四轴”的发展框架,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发展,努力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中心城区要按照“沿江发展、滨湖生活”的空间布局,把握“内提外拓、统筹发展”的建设原则,突出东西柳叶大道、南北阳山大道两条主轴,努力构建“一江两岸”“一体三极”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津澧融城要按照科学统筹、规划引领、改革促融的思路,合理调整津澧两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澧水风光带、津澧大道、津澧汽车客运枢纽站三大标志性融城工程,加快建设“洞庭第五极、市域副中心”。县城建设要重点围绕解决规划不优、品质不高、实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优化完善发展规划,加快实施提质扩容工程,不断提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小城镇要巩固乡镇区划调整成果,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建设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更加重视城镇组团式发展,建设一批功能集中、产业繁荣、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卫星城镇,让“星星之火”燎原沅澧大地。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现在没有什么改变,看不到一个好的小城镇,这次会议后要去研究,研究每个城镇的经济属性、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是什么,怎么让它具体化、项目化,怎么加快建设,要做出样板来。

2.城市之善,善在获得感,善在幸福感。按照“善”的要求做好城市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本理念推进城市提质和功能完善,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和谐

要提升城市功能配套。这座城市的市民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所谓善,就是要善待这座城市的市民,修好市民脚下的路,点亮百姓门前的灯。近些年,我们坚持把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三改四化”,明显提升了城市功能配套水平,有效缓解了逢雨必涝、交通拥堵、“马路拉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着力补齐短板,统筹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工程,高水平抓好柳叶湖景观工程、穿紫河生态文化工程、丹洲生态城、市民中心、沅江隧道、智慧谷、生物谷、阳明湖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更多的城市新亮点。继续擦亮“三改四化”品牌,路改要实施路网加密改造,提高道路通达水平,改善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水改要按照水安、水净、水流、水亲、水游、水城的要求,重点实施碧水工程,重建城市水生态、水环境,柳叶湖、穿紫河的水系截污治理一定要到位,要下决心把水搞好;棚改要注重成片连线推进,重点抓好老西门、江南新城、德山新城片区改造;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要不断完善,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品位。

要抓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责任。要按照建设滨水型海绵城市的目标,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江湖连通活水工程、绿化截污净水工程、道路小区蓄水工程、防洪减灾排水工程、文化旅游亲水工程“五大工程”,着力抓好“中国常德海绵城市技术示范基地”“中国常德国际海绵城市论坛”两大品牌,力争到2020年,市城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要求。要在推进项目建设、开展技术合作、创新融资方式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力争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城市名片、创造可借鉴可推广的常德经验。

要深化完美社区建设。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市城区基本完成了街道社区能力建设任务,构建起3+N”治理模式和“一本三化”服务管理体系。“3+N”治理模式,关键是要回归自治,能力建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一定要把软件搞好,真正实现“我的社区我的家,我的社区我作主”。

要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现在,全国有超过400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这一概念已经渗透到交通、医疗、环保、社区等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要认真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行动,着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建设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智慧城市。扎实推进与浪潮集团的战略合作,依托常德云计算中心,大力推进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解决好“信息孤岛”“信息沉睡”等问题。紧跟市民需要,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真正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3.城市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乡愁。按照“美”的要求做好城市工作,就是要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努力打造有个性、有品位的美丽城市

要突出发展美丽经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生命科学等现代产业,努力把美丽变成财富、变成增长动力、变成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取得了良好成效。要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打造,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产业三年攻坚计划,打响“世外桃源”旅游品牌,塑造“亲亲常德”旅游形象,着力打造柳叶湖浪漫之旅、桃花源灵魂之旅、壶瓶山生态之旅、城头山历史之旅等旅游新热点,推动从“点上文化旅游”向“全域文化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延伸。桃花源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三年磨一剑,不负桃花源”;城头山、东山峰两年规划成果已经基本出来,瑞士团队的规划非常漂亮,下一步要抓紧实施。现在“全域旅游”炒得很热,但什么是“全域旅游”?我的理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景区加全域旅游环境的构建。比如,将来常德,柳叶湖、桃花源、城头山、洞庭湖、壶瓶山都是重点的地方,要建设好。但作为全域旅游,整个常德1.82万平方公里的环境都要改善,包括交通状况、卫生状况都要为这些景区服务,与之相适应,与之相匹配。不是说都去搞景区,而是景区加全域的环境构建。二是旅游服务业加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从而提升整个地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如果把旅游服务业理解为就是收门票,那是不对的,而是要通过旅游服务业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这段时间我在思考,我们的旅游必须整体谋划,要突出一些重点。比如,“常德八景”是什么?“柳叶湖八景”是什么?“桃花源八景”是什么?我思考列了一个“常德城八景”,即柳湖泛舟、孤峰夕照、一江诗画、阳山远眺、英雄之城、河洑凭吊、武陵印象、古城春晓。还有“常德八景”,即壶瓶飞瀑、日出洞庭、三日同辉、孤峰夕照、竹海禅心、柳湖泛舟、花溪鹭舞、魅力武陵。将来,文化旅游部门要广泛讨论,通过讨论最后形成“常德八景”“柳叶湖八景”“桃花源八景”,也是一种宣传。深入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丁玲文学奖等十大文化精品工程,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名城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园区作为产城互动的核心载体,按照职住平衡、产城一体的要求,突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配套,突出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努力把园区建设得更加精美、更有品质、更具竞争力。

要大力建设美丽生态。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坚持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尊重地形地貌,做好山水文章,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力争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坚持统筹考虑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力规范开发秩序,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持续抓好沅澧“两水四岸”整治,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施公交优先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步行道、自行车道建设,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方便。

要切实留住美丽乡愁。进一步强化“根”的意识和“魂”的意识,认真做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真正把美丽的乡愁留住,让常德这座城市因文化而生动、因文化而自信、因文化而精彩。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抓好水星楼、笔架城、丝瓜井、窨子屋、抗战纪念设施等历史遗迹的保护,推动城头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精髓,加强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涵养城市精神提供文化源泉。注重策划一批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的城市项目,重点推进老西门、穿紫河风光带、“一江两岸、诗画长城”等项目,有序实施建旧如旧,让沅江、穿紫河成为流淌文化的河,让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的根。

四、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提升能力素养,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抓好城市工作。

1.要强化责任,以强大合力做好城市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城市工作主体责任,把城市工作摆在全局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思路,及时研究解决城市发展重大问题,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工作新格局。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要以建设完美社区为抓手,不断强化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做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的实事好事,切实凝聚起做好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大力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的作用,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人翁作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2.要提高能力,以专业素养做好城市工作。专业素养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事,领导者也要有专业素养。我不期待大家都成为专家级的领导,但要成为一个“万金油”,什么都要懂一点。要加强学习,学一点专业,不要一天到晚讲虚话,要讲点自己的话,讲点能指导工作的话,讲一点心声。要抓好城市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加强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队伍建设。广大城市工作者要弘扬“工匠精神”,提升美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增强战略思维能力、策划营销能力、廉洁担当能力,真正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自信、常德特色的“城市工匠”和“当代鲁班”。

3.要严格管理,以法治思维做好城市工作。城市工作一定要依法,不依法不行。拆迁要加大力度,但不能野蛮执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几年,我们在城管体制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深入抓好依法治理城市的各项工作。科学用好立法权,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工作方面的法规规章,确保城市工作于法有据、有法可依。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理城市,建立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对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履行法定程序,推动依法科学决策。要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执法理念,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机构建设,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要心中有民,以人文情怀做好城市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心系城市发展的情怀,把城市当作家庭,把市民当作亲人,用心用情抓好城市工作,促进城市安定有序、市民安居乐业。切实尊重城市的历史,尊重城市的文脉,尊重城市的文化,尊重城市老百姓良好的生活习惯,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精神。坚持情系群众冷暖,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这12个字,经常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调研解难,善于从普通市民的角度发现和解决城市工作中的问题,努力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让城市更有人情味。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永远在常德安家落户、熠熠生辉。

同志们,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打造人民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是责任所系、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瞄准打造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把握好城市的“三性”,务实努力,奋发作为,大家一起来建设真善美的城市,不断开创全市城市工作新局面,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姿态阔步迈进“大城市时代”。

推荐访问:常德 讲话 市委书记 【讲话】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常德市委书记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