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讲话】市委书记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讲话会员分享【优秀范文】

时间:2023-05-01 14:15:03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主题非常鲜明,就是“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一座城市,文化建设关联度巨大、带动性巨大、影响力巨大,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和核心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宣传讲话】市委书记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讲话会员分享【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宣传讲话】市委书记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讲话会员分享【优秀范文】

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主题非常鲜明,就是“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一座城市,文化建设关联度巨大、带动性巨大、影响力巨大,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和核心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软实力”。我在前段时间调研时曾讲过:历史是“城市之根”,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肤浅的;文化是“城市之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脆弱的。今天还要加上一句: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化建设水准高,则社会文明程度高。这三句话强调的就是文化之重要。所以,文化建设需要摆上战略位置,真抓实干、常抓常新。

当前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还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贯彻全年工作主线的重要安排。年初,我们就确定今年各项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来展开,围绕“五个迈上新台阶”逐一进行部署。文化建设是重点之一。

第二,是贯彻省委专题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对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出了专题部署。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把省最新的要求落实到位。

第三,是贯彻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提升城市能级”这一重大课题,建设文化强市是其中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及时加以部署推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制定了我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在这次会议上印发。这是镇江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让文化自信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自信,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自信。围绕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这“三强两高”目标,我们要激发更加强烈的文化自信。

1.信心来自于:文化建设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当今世界,文化的形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文化的内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文化的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便捷,文化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领域渗透已成大势所趋。中央、省委审时度势,立足于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带来了重大机遇。尤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进,就一定能率先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信心来自于:镇江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越来越受关注。镇江文化独具魅力,这是我到镇江工作四个多月来的深切感受。文化积淀深厚:自西周封宜侯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早在1986年就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山水文化、三国文化、南朝文化、古渡文化等独树一帜,拥有铁瓮城、西津古渡、焦山碑林等诸多文化遗产,《文心雕龙》《梦溪笔谈》《昭明文选》等一大批文化巨著和诗词名篇,还有超过100处的革命遗址。文化包容性强:吴楚文化在此交汇,文化形态多样、内涵多元,宗教文化、名胜古迹甚至餐饮小吃等等,都具有东西融合、南北包容、兼收并蓄的特质。近年来,镇江这座文化“富矿”、文化“金山”,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越来越令人心生向往,越来越让人流连忘返。这将使未来的镇江具备站上区域竞争制高点的独特优势。

3.信心来自于:镇江文化建设呈现出了强劲发展的态势。全市文化发展绩效考核评价综合指数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创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市,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形成了互联网运用管理“镇江经验”,推出了赵亚夫、张雅琴等一批重大典型,塑造了“大爱镇江”等城市品牌,特别是今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标志着全市文化建设达到了新高度。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镇江文化建设定将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发展。

当然,讲成绩和优势,并不掩盖问题和不足。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镇江文化建设与群众期盼相比发展还不够快,文化基础设施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仍然薄弱,文化资源挖掘利用还不充分,带动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较少,文化人才队伍数量不多、结构不优,等等,这些问题亟待我们下大气力去解决,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

二、要让文化惠民成为文明进步的持久动力

文化“为人民服务”,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导向。我们讲“以文化人”,就是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站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度,扎扎实实抓好文化惠民。

1.把核心价值引领放在首要位置。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毫不松懈地抓、持之以恒地抓。要突出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与理论素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成为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解放思想的“定星盘”,筑牢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的思想根基。突出弘扬时代新风,大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把核心价值观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重点抓好宣讲“六进”活动、“善行义举榜”“乡风明德文化墙”等特色举措,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加强先进人物典型引路和重点群体示范带动,更好地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社会、融入日常、融入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把文化惠民实事办实办到位。文化惠民一定要落实到项目化推进上,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增强获得感、提高满意度。一方面,扎实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扩面提标”,统筹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抓好国家文化广场标准化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提升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加快建成“四馆一中心”、镇江大剧院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打造更多功能完备、便民惠民的文化服务阵地。另一方面,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优质”,深化拓展“文化嘉年华”“文心系列”“书香镇江”“长江音乐节”等城市文化品牌内涵,统筹考虑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办好广场文化、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形式多样、覆盖城乡的文化惠民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不同群体都能更好地享受“文化福利”。在大力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品质,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要作为我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紧抓不放、寻求突破。一定要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力作、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引导和推动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发展一线,深入企业、乡村、社区、校园生活最前沿,推出更多植根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文艺作品,构筑镇江文艺发展高峰。

3.把唱响主旋律紧紧抓在手上。弘扬践行“四个全面”主旋律,汇聚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正能量,是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镇江发展处在重要关口期,面临严峻挑战、复杂矛盾、诸多困难和巨大压力,加强思想舆论引导、营造奋发向上氛围,显得尤其重要。要全力壮大主流舆论,聚焦“十件大事”“六项任务”“十件民生实事”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发挥报纸、广电、网络等各类媒体的作用,持续加强正面宣传,为全市发展鼓劲造势、增添动能、凝聚合力,引导和推动广大干群支持镇江、热爱镇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改革发展。要掌控网络舆论主导权,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注重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以主流价值和正面声音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音。要创新舆论引导方式,健全完善舆情收集研判、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着力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感染力渗透力,不断提高全媒体时代“领唱”水平。

三、要让文化特质成为城市魅力的核心要素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历史积淀和宝贵文化财富,是讲好镇江故事、彰显城市个性魅力的最佳元素和载体。要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建设力度,接续历史文脉、提高文化品位,让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具文化神韵。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1.深度挖掘、系统谋划。就是要把更多的优势文化资源从“沉睡”中唤醒,让静态资源变成“活”资本。首要的是全面梳理全市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围绕古渡文化、三国文化、南朝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独有性、稀缺性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相关调查分析和深度研究,最大限度发掘提炼其内在价值。要摒弃“零敲碎打”的开发模式,坚持大气魄、大手笔,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比如,整合佛教“戒、定、慧”三学兼备的特色,着力增强“佛教看镇江”的影响力,就是一篇大文章;还有镇江“三怪”,可以借助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高端媒介,打造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文化热点等等。这些都需要挖掘得更深一些、谋划得更妙一些。

2.古今交融、全面激活。文化贵在创新,只有本着在继承中创新的态度,古事新说、古文新做、古曲新弹、古戏新唱,才能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焕发生机。要坚持科学保护、有机更新的理念,围绕打造代表镇江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业人才进行城市形象设计,特别在老城改造、商业中心、历史街区、城市出入口、旅游景点等建设中,尽可能打上镇江“文化印记”,让城市处处散发着文化气息;加强对镇江传统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和展示,努力把静态的历史和书面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体验、真实的感受、鲜活的画面,真正让游客心驰神往;注重为传统文化植入现代价值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促进认知认同。比如延陵季子文化,在当前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如何增强季子“让德光前”诚信精神的感召力,发扬光大诚信文化,就非常值得探索。

3.提升品质、打造经典。越是文化的东西,越要追求精致精美。西津渡就是一个成功典型,之所以历经千年洗礼,依然优雅秀丽,让人驻足流连,靠的就是高质量的保护、高标准的修缮、高水平的开发。要以西津渡为标杆,把精品意识贯穿到传承历史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把每一个文化古迹都建成耐得住看、经得起品的文化精品,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现在,我们的西津渡、英国领事馆旧址、民国一条街已逐渐由点成线、由线到面,要进一步做精做美,形成记录时代变迁、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地标景观,提升远程号召力。在培育有形文化精品的同时,也要注重无形文化的开发。比如诗词文化,有人形容镇江是一座“生活在唐诗宋词里的城市”,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中小学生古诗文有6篇与镇江有关、全国最多,今年要力争创成“中华诗词之市”,让镇江更加充满诗意;比如书法文化,“大字之祖”瘞鹤铭和焦山碑林,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要提高策划运营水平,加强书法产品开发,形成像西安碑林那样的影响力;还有水漫金山、刘备招亲等经典传说,都可以打造成更加响亮的文化品牌。

四、要让文化产业成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要紧紧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的目标,推动文化产业提速发展,使之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支撑。

1.“文化+”要真正落地。文化是最具融合能力的产业要素,不仅融合产生新的文化业态,与传统产业发展融合的潜力也非常巨大。文化产业的广阔空间,在于大力发展“文化+”。要推进“文化+旅游”,集中打造“三山一湖”等文化旅游产业核心板块,开辟镇江宗教旅游精品路线,推广镇江美食,加大非遗产品的商业开发,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一批有市场需求、有地域特色、有发展潜力的旅游特色品牌,进一步擦亮“文化旅游名城”的金字招牌。推进“文化+资本”,建立文化投资管理公司、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推动文广、报业、文旅三大集团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依靠资本运作加快做强做大。推进“文化+创意和科技”,加快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影视制作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培育基于网络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善于“无中生有”加强文化创意,不断延伸和拓展文化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文化项目要注重实效。一方面,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43个年度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各地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紧抓在手,加强调度推进,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实施到位、尽快达产见效。另一方面,拓宽思路加强招引储备,瞄准产业高端,高水平策划开展文化产业专题招商,紧盯国内外一流财团、公司和基金寻求合作,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3.文化园区要做特做强。“三集”发展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已经实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全覆盖,要继续坚持扬长避短、错位竞争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意见,集中力量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优先发展,打造数字产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演艺会展等一批重点特色园区。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加快园区的公共技术、金融服务、产权保护和人才培训等平台建设,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突出建设一批示范性文化创意“众创空间”和低门槛的文化创业特区,为培育文化创客创造条件,形成文化企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要让文化创新成为改革开放的活力源泉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领域的创新,对于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能够激发更大动能。

1.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要求,我市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52项主要改革任务,要按照既定目标、踩准节点步骤、加大推进力度,力争早出成果、早见成效。特别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建立多层次文化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总的一条,要通过改革,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使镇江文化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和完善,文化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各类文化企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2.大力推动文化对外开放。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相结合、立足自身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在文化对外开放上力求新突破。一手抓“引进来”,加快实施一批对外文化交流计划和项目,引进一批重量级文化企业、战略投资者和“高精尖”文化项目,加快提升镇江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手抓“走出去”,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建立一批文化出口基地,注重以产品输出带动文化传播,提升镇江的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对外开放,要特别重视借力发展,统筹利用镇江国际友好城市资源和在镇高校国际交流资源,与知名国际组织、传播机构、公关公司开展合作,加快塑造镇江“开放之城”的城市形象。

3.大力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高效有序、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纳入考核体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工作新格局。各层各级要重视加强文化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实到文化建设第一线、文化改革最前沿。以“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培养计划为重点,造就一批文化领域各门类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加强对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关心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扎根基层、专兼结合、服务群众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加强文化理论知识学习,主动跟进文化发展前沿,努力成为推动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文化体现城市的品位,文化更决定城市的未来。我们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增强文化建设的自信自觉,提升文化惠民的综合效益,彰显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奋力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

推荐访问:讲话 文化建设 市委书记 【宣传讲话】市委书记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讲话会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