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在全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会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商讲话】副省长在全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会上讲话(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副省长在全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李建昌专程参加今天的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对我省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去年7月全省实施品牌战略大会以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品牌的培育与创造、整合与经营、发展与提升。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又有10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9件地理标志商标被核准注册,同时培育认定吉林省著名商标173件,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新的成效。目前,我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9件、中国名牌产品27件,地理标志商标18件,吉林省著名商标413件、吉林省名牌产品320件。在这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品牌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实施品牌战略做出贡献的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深刻认识品牌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带动下,我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但长期存在的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和自己比我们进步不小,但和兄弟省市比差距仍在拉大。我们虽然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要真正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做到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发展。正是从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出发,省委、省政府确定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主题,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全省工作的大局,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项工作的总纲。品牌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来展开、来推进。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品牌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实施品牌战略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品牌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浙江温州依靠品牌的拉动,造就了中国鞋都、服装名城、锁都、制笔之都等1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山东青岛因为拥有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一大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而蜚声中外;广东顺德由于有了容声、科龙、美的、万家乐、格兰仕等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支撑,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品牌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充分发挥品牌战略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促进“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吉林制造”向“吉林创造”的转变。
(二)实施品牌战略是优化经济结构的有效载体。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对相关经济要素进行重组,使其向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聚,实现经济形态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知名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鼓励名牌产品企业和驰名、著名商标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战略性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加快向强势品牌企业聚集,是我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载体。
(三)实施品牌战略是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企业生产经营的最高境界就是经营品牌和标准。大的品牌企业凭借其对技术、资源、市场等的独占优势,当仁不让地成为产业龙头,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并且由于大品牌在消费者中独有的商誉和质量信任,与同样品质的产品相比,销售价格可以超出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世界经济强国正是靠着其风靡全球的大品牌,实现了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同时获取了巨额的差别利润。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培育和打造龙头企业,努力进军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提升我省产业层次的有效途径。
(四)实施品牌战略是培育内生机制的动力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品牌是企业内生增长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品牌就有活力。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曾经有一个经典假说,“即使有一天一把大火把可口可乐公司的工厂全部烧光了,它的价值仍然是700亿美元。”因为品牌还在。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财富。有品牌,就有资金、就有人才、就有市场。增强我省经济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发挥品牌对于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吸纳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专有技术和品牌的价值,已经显示出一般实物经济无法比拟的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任务,牢固树立用品牌引领发展的理念,积极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努力走出用品牌提升产业的新路,以超常规的举措,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品牌战略,不断开创品牌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形成一批代表吉林产业和区域优势、代表吉林企业竞争力、代表吉林城市形象并享誉全国乃至享誉世界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充分发挥品牌在牵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产业聚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品牌建设各项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是“十二五”发展的主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充分发挥品牌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要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主题,推进品牌建设。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注册商标4.8万件,不到全国商标总量的1%;涉农商标3538件,仅占全国涉农商标的0.5%;全省18万户企业中,至少有14万户没有注册商标;同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比,不仅在驰名商标数量上有明显差距(广东249件、浙江176件、山东173件、江苏170件),而且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品牌寥寥无几,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仍未出现。从总体上说,我省品牌建设的基础仍然薄弱,品牌的知名度仍然不高,市场竞争力仍然不强。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少一点“自我感觉良好”,多一些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少一点自己跟自己纵向比,多一些与先进地区横向比的紧迫感和进取意识,以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精神,推进品牌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果体现在实施品牌战略的成效上。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健全和完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推荐和吉林省著名商标、吉林省名牌产品评价认定办法,更加注重市场占有率,更加注重群众认知度,更加注重社会贡献值,积极主动地为国有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本地企业和域外投资企业、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小企业争创品牌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要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作为品牌培育的重点,大力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品牌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到“十二五”末,我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要达到100件以上,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税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要达到35%以上。
(二)要紧紧围绕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品牌建设。坚持瞄准重大产业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技术创新,高起点培育品牌,高水平创造品牌,高速度发展品牌,着力培育大企业、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品牌、发展大集群。要围绕支柱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建设和发展,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发挥品牌引领作用。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研发创新意识,支持企业在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及时采用国际通行技术规范和产品认证标准,努力抢占科技发展和品牌建设的制高点。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开发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创新链的提升带动产业链的发展。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境外开展马德里体系和欧盟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实施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引导更多的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国际化,开拓国际市场,争创国际名牌。
(三)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品牌建设。要努力提升工业品牌,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重点提升汽车、轨道客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品牌,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及制药等高新技术品牌,积极培育冶金、能源、建材、纺织等优势产业品牌,加快建立新型工业基地。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把品牌建设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坚持从规划布局、风貌设计、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等方面,精心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不断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位。要大力发展农业品牌,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和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基地。要注重培育服务业品牌,在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餐饮、图书、健身、新媒体、心理咨询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推进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做好资源深度开发这篇大文章,打造特色经济品牌。积极鼓励将人参、鹿产品、林蛙、矿泉水等特色产品申报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打响生态、有机、绿色的地域产品品牌。我省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要进一步加大对吉林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打造以长白山为主体的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品牌,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要充分重视文化品牌建设,对我省区域特色文化品牌进行深度挖掘和精心包装,按照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努力把一些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现象”和“亮点”培育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产业、大品牌。
三、精心组织、形成合力,为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是一项关系我省长远发展和质量、效益的重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更加自觉地把品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健全组织推进和激励、保护机制,搞好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落实,形成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品牌建设合力。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要不断强化实施品牌战略工作推进组职能,坚持实施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和协调实施品牌战略。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品牌建设。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品牌建设指导和培育。
(二)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吉林名牌产品,在技术改造、引进、开发和创新等方面优先扶持,在项目审批、基础管理、投融资等方面优先服务,在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对符合政府采购规定的商品和服务优先采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三)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信用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夯实品牌建设的根基。
(四)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围绕品牌产品推进生产要素聚集,围绕品牌企业加强产业协作配套,进一步优化品牌建设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严格执行《商标法》、《产品质量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假冒驰名、著名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营造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为自主品牌开拓省内外、国内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切实形成推进品牌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创造更多的吉林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不断提升我省产业、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吉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