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讲话】区委书记在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上讲话(完整)

时间:2023-04-18 16:35:05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各位老师,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28个教师节,表彰全区教育系统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此,我谨代表区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讲话】区委书记在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上讲话(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育讲话】区委书记在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上讲话(完整)



在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

28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28个教师节,表彰全区教育系统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新形势下推进全区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办学体制和教学方式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区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近年来,我区抢抓机遇,争取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一大批项目,教育欠账得到逐步化解。2007年以来,我们通过政府采购,投入1130万元为部分中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和教学器材;整合资金8862万元,新建校舍59186平方米,改造和拆除危房37063平方米。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新的改善。二是教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近五年,我们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多渠道引进人才,补充教师330人,使全区教师队伍不断充实,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实施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完善激励措施,健全培养学习机制,广泛借鉴先进经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变革,并形成了“肯于钻研、善于包容、乐于协作、甘于奉献、勇于争先”的平川教育精神。三是教育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大教育管理和改革力度,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12年,全区初中升高中分数线为530.1分,居于全市前列,初中毕业生89%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有3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并被清华大学等国家一流学府录取。四是教育公平进一步彰显。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差别进一步缩小。两年来,共发放高中贫困学生资助金387万元,资助学生5129人次;争取教育助学项目和社会捐助资金264.28万元,资助学生2286人次。截止目前,全区申请办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已达到10746人次,每年新生平均贷款量达到录取学生总数的45.9%,已发放贷款5599万元,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为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建立了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级领导主动深入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帮助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破解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有力地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客观审视我区教育工作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先进县区的发展态势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从基础设施建设看,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择校”、“择班”、“大班额”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学前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入园难是当前我区学前教育最突出的矛盾。从教育教学质量看,教育观念和内容方法亟需改进,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需要加快推进;高考上线率虽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对重点学校的依赖性较大,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持续提高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从教师队伍现状看,骨干教师城乡分布不够均衡,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教学管理人员不带课或不带主课,对教育教学工作疏于研究,“行政化”的倾向比较明显;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欠缺;教育目标管理考评体系不完善,亟需建立针对城乡、区域教育现状的差别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内部考查、考核、评定制度对教师观念和行为还没有形成导向、激励、控制作用。从外部环境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对教师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新的冲击,思想和行为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是当前我区教育的基本区情,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二、深化认识,牢固树立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西部欠发达县区,我们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一方面是区位和自然条件的差距,但最根本的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差距。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221日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要“解决好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委王三运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人才支撑取向,深入实施文化提升行动,“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市委张智全书记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兴办特殊教育,逐步让初高中‘两后生’全面接受职业教育”,“努力打造西部‘教育强市’”。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立足学生、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需要,切实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遵循教育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办群众需要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区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

第一,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是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平川作为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工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随着能源新能源、陶瓷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一大批工业企业的相继引进和落户投产,企业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对高素质劳动力和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从我区实际来看,一方面,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我们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与社会需求还不相符,存在着脱节现象。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在提高教育质量、均衡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有新的作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第二,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教育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问题;大量农村学生进入中心城区,造成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城区大班额问题;以及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虽然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有利于教育发展,但也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困难,引发了一些矛盾。这些问题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也是关系老百姓利益最直接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办学能力的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愿望、新需求,让教育成为社会认可、群众放心、家长满意的工作,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具有福利性、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教育既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又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投入,会形成巨大的社会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做出直接贡献;另一方面,发展教育事业也将带动文化出版、交通旅游、房地产开发和生活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做出间接贡献。近年来,围绕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周边地段房地产开发、餐饮、商贸等快速发展,与教育的拉动作用有很大关系。同时,随着全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具有平川特色的教育品牌初步形成,向周边教育强县进行“教育移民”的现象已明显改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加速平川教育品牌的形成,使之成为提升城市吸引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三、明确方向,努力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把握主动,赢得先机,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教育,更加支持教育,努力办平川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

一是积极普及学前教育,奠定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学前教育事业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也是“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办平川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首先要从学前教育抓起,重点解决好投资问题、师资问题和管理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扶持壮大有潜力的民办幼儿园,增加城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作,力争每个乡镇兴办1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幼儿园,或在有条件的学校附设学前班,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坚持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相结合,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建设,通过省上招考分配一批、从现有小学教师中转岗培训一批等途径,优化、壮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要完善落实幼儿园教师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使学前教育教师与义务阶段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使幼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统一管理,规范办园,分类治理,督促整改,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问题,特别要严格幼儿园办学资格准入和师资准入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引导民办幼儿园合理收费,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教育事业服务发展针对性职业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热点,办平川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就要办好职业教育。目前,我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基础,拥有省煤炭工业学校、省煤炭工业技工学校、靖煤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区职教中心、区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它们为全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应该说,我们在职业教育资源方面较全市其他县区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与全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态势相比,与工业化、城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比,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参差不齐,专业设置不够合理,特别是适合本土企业需求的专业仍显不足。从全区来看,一方面,要办好现有职业技术教育。支持省煤炭工业学校和省煤炭工业技工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走规模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子,打造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到校企双赢。突出地域特色,围绕打造“一城两区三产业”,对接支柱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当前,人们大都热衷于普通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做好引导工作非常必要。要立足于学生就业,高度重视素质技能培养,促进专业调整与升级。要面向市场需求,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定向招生、建立就业基地等方式,提高职教生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形成示范效应,引导社会、家长了解和支持职业教育,鼓励更多青少年学生到职业学校就读,让学生真正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学得谋生致富本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报效祖国之才。

三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把握教育事业发展根本主线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如果说过去主要解决“有学上”的问题,那么现在是既要解决“有学上”的问题,更要注重解决如何让孩子“上好学”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教育质量的提高简单的看作是举行一些比赛、拿一些奖牌、打造一两所名校,而是要更多地沉下心来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关键是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载体,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文明礼仪、心理健康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持能力为重。进一步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把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上来,放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上来,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上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要坚持全面发展。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要坚持教研引领。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全区实际和教育教学工作薄弱环节,在推动学校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出题目、交任务、给压力,组织教师开展行之有效的课题研究,并通过成果交流、展示、评比等活动激发研究热情。要充实教研工作队伍,做强基地建设,拓展研究领域,切实增强教育科研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坚持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和推进与会宁、江苏如东等教育强县和地区的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路子,多方利用先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

四是树立文化治校理念,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深刻内涵教育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教育的基石。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建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关心,班级、团队组织相互温暖鼓励的良好校风;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约束,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区乐雅小学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和实践,该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按照“规范加特色、全面加特长、普及加提高”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多次受到全国文化、教育等部门的表彰奖励,值得大家学习借鉴。要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注意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各种不良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五是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解决教育事业发展突出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从我区实际出发,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要统筹规划,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把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还要考虑矿区移交学校和所在地地方学校的集中整合,新增教育资源要向城区和乡镇所在地学校集中,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村中心小学校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发展的差异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要把缩小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其次,要着力提升薄弱学校,从根本上刹住“择校热”。法国著名教育家爱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反观“择校热”的背后其实就是“择师热”。同时,近年来部分学校为了争夺优质生源,许诺各种优惠政策,甚至不惜重金,引发了“择生热”和新的教育公平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在学校加强自律的同时,教育部门要切实加以研究,采取均衡分配生源、利用名校卫星同步教学等方式,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淡化人们的择校心理,缩小地区和校际的差距,给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的教育氛围。再次,要着力帮扶贫困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均等机会。多年来,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倾注了特殊感情,实行了一系列减、免、缓、贷等帮扶政策和资助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进一步强调,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们要缩小不同群体发展的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切实帮助他们争取和落实国家各项帮扶政策,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身体残疾而失学辍学。

六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科学发展。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政府部门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要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增强办学活力。重视民办教育,使民办教育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强化人员、制度、经费保障,有效发挥管理督导协调职能,建立由宣传、教育、文广、发改、财政、人事、住建、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完善政府、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引导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要着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倡导教育家办学,突出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让那些学识丰富、品质优秀、善于管理、事业心强、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选好校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风范要更好地体现在校长身上。作为校长要按照职业教育家的要求,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管理经验、丰富学识,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带动、团结广大教师,当好学校的精神领袖。今年以来,白银五中在发展的特殊时期,学校一班人本着对教育的独特情怀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新任校长的带领下,立足重塑形象、重振雄风、再创辉煌,校园建设、学风校风和教师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下一步,要组织全区所有独立初中和高中校长到五中进行观摩,在加快五中形象重塑的同时,促进全区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要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努力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和对教育建言献策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要继续开展“十大名师”评选活动,让更多师德高尚、教艺娴熟、学识渊博的优秀教师成为推动平川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旗帜和中坚。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强化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环境和谐稳定。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坚持和完善教育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确保教育战线风清气正。

最后,借这个机会,我对广大教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做表率之师。古人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处世为人,甚至代表着时代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一定要以德治教、以身立教,先做表率、后为人师,始终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保持快乐工作的情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敬重和认可。二要做博学之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大教师要时刻有一种紧迫感,善于运用网络等现代媒体和手段,积极主动地汲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站在教学知识的前沿一线,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源源不断的“长流水”。三要做友爱之师。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育的根本。广大教师要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转化为对所有学生的关爱,让师爱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尊重而不迁就、信任而不放纵,以百倍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友爱的氛围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同志们,平川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我们要切实肩负教育发展的神圣使命,承载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瞄准新目标、喜迎新挑战、勇创新业绩,努力办好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繁荣文明幸福平川构筑强大的智力支撑。

最后,预祝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推荐访问:讲话 会上 教师节 【教育讲话】区委书记在全区教育工作暨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