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蜗牛养殖技术【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蜗牛的养殖技术1
温度16~40℃,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温必须采取地龙火道,且常年备好,尤其是春末夏初,要防止突然降温,有条件暖气最好,不要采取火炉加温。
湿度。饲养土的土表湿度要保持到25%~35%,空气相对湿度85%~90%,能湿不干,控湿、保湿采取塑料布盖顶。
防止干风、冷气直接吹进,进口应采取双门、挂布、挡风板。
坚决控制有异味的气体进入饲养场地。
饲养土必须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过农药、化学物质的污染砂土。
养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不工作时不要强光照射,阴暗最好,夜间采用15W红色灯泡照明,这样能刺激产卵。
卵的孵化。蜗牛的养殖成败,关键在卵的孵化,控制室内温度在20~25℃,空气湿度在90%~95%,土表湿度在25%~30%,改进采卵孵化方法,采用种蜗牛60天轮倒法,此法能大大提高蜗牛的养殖效益,一般出壳率达95%以上。
幼蜗牛的饲养关系到迅速发展蜗牛数量与产量的成败关键,要特别注意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5~30℃之间,饲养土含水量以30%~3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为宜,多食鲜嫩多汁的饲料,辅以钙质食物。
1~3月龄蜗牛饲养池内加湿,坚决不能用水泼,采用喷雾器喷,最好用温水。
发现病、死蜗牛及时清除。
勤清粪便,最好采取蚯蚓与蜗牛混养,一举两得。
防止天敌侵害、灭鼠、灭蚁,定时用1/1000的敌百虫溶液喷洒,能有效地杀灭蜗牛的最大天敌--螨,定期用过氧乙酸稀释液,对蜗牛的养殖场所进行消毒,杀灭病源微生物。
成本最低,效果最佳饲料配方:米糠50%,贝壳40%,酵母粉8%,其他2%。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阅读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1)
——山羊的养殖技术
山羊的养殖技术1
山羊的饲养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放牧饲养、舍饲圈养两种方式。放牧饲养可以节省草料、设备等费用、饲养成本低、但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尤其是冬季放牧是得不偿失。提倡舍饲圈养、使羊能均衡发育,还能合理利用饲料,饲料利用率相对较高,易形成养殖规模,提高商品率。
一般技术
合理分解。种公羊50只,育成公羊群200~300只,成年母羊群200~250只,育成母羊250~300只为一组,羊群不宜过大,不便于管理。
训练头羊。羊群的合群性强,必须训练头羊,使羊群按牧民的意图行事,便于管理。
及时啖盐和饮水。要让羊喝上卫生的流动水、防止饮用池塘不流动的死水、以免感染寄生虫和病菌。同时要采取盐砖等形式及时补充食盐。
合理补饲。根据羊的需要,结合放牧情况要及时补充麸麦、棉籽饼、玉米等精料、并补充骨粉和维生素A等添加料,保证羊群有足够的营养。
要多吃少运动。放牧游走要慢,采食均匀,吃得要饱,防止过量的运动,减少体内消耗。
圈养方式
山羊的舍饲一般采取散放式,羊场和专业户饲养的羊群都有专用的羊舍和运动场设有草架、饲槽和饮水器具,保证有充足的粗饲料和饮水,饲养原则
定时,定量,定质,定人。要按时喂羊,使羊形成条件反射,利于消化吸收。根据不同羊只,确定喂草量.料量:即能吃饱,又不浪费。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花色品种:有条件的要按饲养标准配合日粮:饲养人员也要相对固定。
草料、饮水要清洁,不喂霉变草料,饲草不能带水,冬天饮用温水。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粪便要经常打扫。
搞好春秋两次防疫和经常性的驱虫。
搞好羊场*时的卫生、消毒工作,羊粪要堆积发酵处理后在使用。
增加羊只运动,保持羊体卫生。
由于山羊养殖具有周期短、投资少、效益好的特点,因此加快山羊养殖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广大的`农村和农场正面临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时刻,将山羊养殖业作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建设一个农牧结合生态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措施。因此,在持续、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发展高效节粮型的山羊养殖业,种植业为养羊业提供物质基础(饲草、饲料),养羊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彼此互为供求关系。
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的"过腹还田",是节粮型或生态型畜牧业的重要基础。"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的优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从而实现农、牧良性循环。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2)
——河虾的养殖技术
河虾的养殖技术1
池塘条件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虾苗放养
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施肥培饵
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收捕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调水防病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3)
——种鸽的养殖技术
种鸽的养殖技术1
青年鸽子在每年5月龄逐渐开始配对,6个月龄时已经性成熟,鸽子的主羽翼大部分更换到最后1根,这时基本上已转入种鸽期。
1、产蛋前准备工作要做好:配对后8-10天开始产蛋。这时有条件的应上笼饲养(或转移到有蛋窝的鸽舍内饲养),准备好产蛋巢,里面铺上1层麻布片,以免使蛋破碎。要检查笼舍有无漏洞,以防猫、狗、鼠、蛇的干扰或遭透风、漏雨的侵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合并同时间的蛋进行成双孵化:对窝产1个蛋或者2次照蛋剩1个者,应合并同时间蛋进行成双孵化,以提高生产率。
3、蛋巢应保持温暖干净,准备双蛋巢,雏鸽出生后应注意保温。经常更换麻布(干草),经常洗刷蛋巢中的粪便,以保持清洁卫生。在雏鸽12日龄时,应再放入一蛋巢备用,因这时种鸽开始产第2窝蛋,在15天左右产出,种鸽担任哺乳和孵化的双重任务, 这阶段更要精心饲养管理,增加饲料营养,增加喂料次数,以保证种鸽双重任务的完成。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4)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3篇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1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贫困农牧民整体素质,使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Xx县扶贫办,于5月7日在xxx乡xxx村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开班,县扶贫办对这次培训给予大力支持,此次培训由3名畜禽养殖技术专家担任授课老师。
此次培训班培训时间为5月7日—9日共3天,共有120余名贫困农牧民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采取集中辅导、现场参观教学、学员互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养鸡技术、养牛羊技术等专题讲座。此次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授课中,老师和学员开展互动,现场解答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养殖兴趣,参训人员除了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还不时提问交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学员表示,培训班使我开拓了思路,学到了技术,真正体现了*部门对我们贫困农牧民的关怀和支持,我要把专家们讲授的技术经验作为今后生产中的抓手和支撑。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和实地考察,使贫困农牧民学员们对养殖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从中学到了科学专业的养殖技术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民的养殖技术水*,为发展贫困农牧民通过养殖业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效果。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2
今年,我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这个核心,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技干部综合业务素质为重点,结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开展了农民技术普及培训、乡村技术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工作,对促进全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小康进程打下坚实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主要成绩
一是认真开展了农民技术普及培训。今年,我乡通过集中办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求范等形式,共完成各类普及培训1400人次。其中电脑培训300人次,养殖技术培训300人次,素质教育培训200人次,法律培训300人次,栽培技术培训300人次。
二是针对性地开展了扶贫培训。我乡利用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开展了各种技术培训,对全乡各村干部、农民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讲授,播放农技光碟,发放农枝资料等形式,在针对性地开展了扶贫、反季节蔬菜栽培等培训。
通过开展以上全方位、多专业的技能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在春耕秋种中,良种良法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粮食获得丰收;二是在元胡种植业业上,进一步推进“千亩元胡示范工程”,巩固和完善了原有的农技实用技术,大面积实施科学种植管理,高效能、高产值种植业不断发展;三是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主要做法
㈠健全机构,周密部署培训工作。镇党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调整充实了“镇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党委*黄小康任组长,副镇长彭锦、中心校乡长章小轩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农民培训工作。各村委会也相应成立了“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将全年培训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到实处,有力地保证了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㈡全方位开展农民培训,增设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今年,各村委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农办的指导和配合下,结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分层培训、现场培训、电教培训、依托培训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全方位、多专业地开展培训,通过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水*和科技示范带动,使我乡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㈢抓好农民非农技能培训。在今年的培训中,为了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学会按市场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我镇培育壮大元胡、水稻二大主导产业,建设蚕桑、猕猴桃等“特色经济”,不断提高了群众的市场意识,把广大农户调动和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较低,虽然现代传媒已在全镇开通,但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尤其是在我镇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农民获取新技术的信息受到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二是实际投入与主观需求矛盾大,培训的硬件设施缺乏,尤其是最新的农技书籍、必要的光碟图片等资料较少,而以自编资料讲解、旧光碟图片放映宣传偏多,这对渴望新技术的农民来说培训效果自然不佳,从而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三是本镇一些参训人员才获得农民技术后就外出打工,这种劳务输出能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件好事,应当给予鼓励,但是,对当地当前的农业科技贡献偏低。而一些通过了培训的中老年农民,由于思想相对保守,精力不足,致使当地的科技示范效果不佳,因此,培训工作虽然做得较多,但与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
四是由于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力度和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专业单一化,技能一般化,难以适应市场对符合型人才的需求。
㈡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抓好面上培训的同时,结合各村委会重点产业,突破性产业,办好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使点面结合紧密,培训继续向专业示范村、示范户倾斜,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我镇结构调整步伐,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的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开设受市场欢迎,能稳定就业的专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养殖技术的培训总结3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贫困农牧民整体素质,使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Xx县扶贫办,于5月7日在xxx乡xxx村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开班,县扶贫办对这次培训给予大力支持,此次培训由3名畜禽养殖技术专家担任授课老师。
此次培训班培训时间为5月7日—9日共3天,共有120余名贫困农牧民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采取集中辅导、现场参观教学、学员互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养鸡技术、养牛羊技术等专题讲座。此次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授课中,老师和学员开展互动,现场解答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养殖兴趣,参训人员除了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还不时提问交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学员表示,培训班使我开拓了思路,学到了技术,真正体现了*部门对我们贫困农牧民的关怀和支持,我要把专家们讲授的技术经验作为今后生产中的抓手和支撑。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和实地考察,使贫困农牧民学员们对养殖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从中学到了科学专业的养殖技术,
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民的养殖技术水*,为发展贫困农牧民通过养殖业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效果。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5)
——养殖技术顾问合同的3篇
养殖技术顾问合同的1
甲方:
乙方:
甲方根据工作需要,特聘请乙方为其单位的高级养殖技术顾问。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服务期限
服务期限为 一 年,自 20xx 年 08月 1 日至 20xx 年 07 月31日。
二、服务地区
甲方的生产经营场所。
三、服务范围
(1)解答家禽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参与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3)参与家禽相关技术性文件的审查;
(4)协助疾病的诊断与流行病学信息搜集;
(5)协助培养公司兽医技术人员;
(6)参与养殖及疾病防控新技术的推广。
(7)协助甲方处理饲料、疫苗、养殖等方面的证照办理、续期、变更等工作
四、工作形式
乙方全职在甲方工作,工作时间参照甲方人事制度。
五、费用及支付方式
(1)甲方每月向乙方支付顾问费(税前)人民币 7500元/月,于次月15日前支付(节假日顺延)。
(2)上述各项费用的支付方式为: 银行转账 。
六、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享有本协议约定的由乙方给予提供的各项技术服务;
(2)有权对乙方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3)按照本协议的约定支付顾问费用及本协议约定的其它费用;
(4)为乙方提供工作必要的办公条件。
七、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有权要求甲方提供必要的与服务有关的资料及信息;
(2)乙方为甲方提供优质有效的技术服务,特别是在重大疫病发生时;
(3)乙方为甲方主动提供疫病预防措施建议;
(4)乙方不违背甲方工作单位的管理规定;
(5)乙方有义务对甲方技术手段、疫病信息及运营商业信息进行保密。
八、其它
(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协议期内,甲、乙双方提前10日通知对方,可协商解除本协议;
(3)甲、乙双方发生争议时,应协商解决,无法解决的,可提交甲方所在地法院处理;
(4)本协议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乙方: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6)
——如何饲养马蜂-马蜂的养殖技术3篇
如何饲养马蜂-马蜂的养殖技术1
(1)蜂笼
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蜂棚
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蜂箱
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饲料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饲养管理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
采集
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h,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不但补充了营养,仍能使其安全越冬。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
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而拴牢。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
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胡蜂将口器啃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
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周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CM以上,有百余只成蜂。
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雌蜂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收回蜂笼,利用夜间蜂群安静时,将蜂笼倒放,待蜂群爬向上方离开蜂巢时,摘取蜂房,取出尚未羽化的残蛹,挂在通风、干燥、无鼠、无虫处晾干,备作药用。蜂群旺盛时,还可提取蜂毒,药用价值更高。
如何饲养马蜂-马蜂的养殖技术2
(1)蜂笼
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蜂棚
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蜂箱
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饲料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饲养管理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
采集
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h,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不但补充了营养,仍能使其安全越冬。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
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而拴牢。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
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胡蜂将口器啃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
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周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CM以上,有百余只成蜂。
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雌蜂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收回蜂笼,利用夜间蜂群安静时,将蜂笼倒放,待蜂群爬向上方离开蜂巢时,摘取蜂房,取出尚未羽化的残蛹,挂在通风、干燥、无鼠、无虫处晾干,备作药用。蜂群旺盛时,还可提取蜂毒,药用价值更高。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7)
——青蛙的养殖技术 (菁选3篇)
青蛙的养殖技术1
1 .头部
青蛙头部扁*,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上颌背侧前端有 1 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鼓膜(蟾蜍的鼓膜较小。在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 1 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2 .躯干部
鼓膜之后为躯干部。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 .四肢
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 5 部组成。 4 指,指间无蹼。生殖季节雄蛙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瘤,为抱对之用。后肢长而发达,分为股、胫、跗、跖、趾 5 部。 5 趾,趾间有蹼。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蛙眼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视顶盖上有四层神经细胞,第一层对运动目标的反差起反应;第二层能把目标的凸边抽取出来;第三层只看见目标的四周边缘;第四层则只管目标暗前缘的明暗变化。这四层特征就好像在四张透明纸上的画图,迭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像。因此,在迅速飞动的各种形状的小动物里,青蛙可立即识别出它最喜欢吃的苍蝇和飞蛾,而对其他飞动着的东西和静止不动景物都毫无反应。
蛙类最小的只有5厘米,相当一个人的大拇指长,大的有30厘米(一尺多长),体型短阔,拥有强健的后肢。瞳孔都是横向的,皮肤光滑,舌尖分两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着长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虫子。有三个眼睑,其中一个是透明的,在水中保护眼睛用,另外两个上下眼睑是普通的。头两侧有两个声囊,可以产生共鸣,放大叫声。体形小的品种叫声频率较高。
青蛙的养殖技术2
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它们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
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青蛙用肺来呼吸,但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它皮肤里的各种色素细胞还会随湿度温度的高低扩散或收缩,从而发生肤色深浅变化。青蛙*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
青蛙的养殖技术3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蜗牛的养殖技术(扩展8)
——鹧鸪的养殖技术 (菁选2篇)
鹧鸪的养殖技术1
喜欢单独或成对在干燥的褐露岩坡上活动,清晨和黄昏常下到山谷间觅食,晚上则在草丛或灌丛中过夜,无固定栖息地,每晚都变换栖居位置。飞行快速,常做直线飞行,受惊后多飞往高处。奔跑快速,飞翔力亦强,常作直线短距离飞行,受惊时即飞向高处,隐蔽在灌丛深处,不易发现。
鸣声响亮,春天繁殖季节鸣声频繁。在黎明时,雄鸟栖止在较高的山岩或树桩上高声鸣叫。一鸟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鸣声略似“行不得也哥哥”。雄鸟好斗,一般认为“一山头一鹧鸪,越界必斗”。猎人常以雌鸟作诱子,关闭在有活门的鸟笼中,放在山林中以诱捕雄鸟。
鹧鸪是杂食性鸟类,嗜食蚱蜢、蚂蚁及其他昆虫,同时亦食野生果实、杂草种子和植物嫩芽。秋收后,常到耕田内啄食遗落的谷粒,或偷食黄粟、甘薯、半夏等。也食果肉、草籽和稻粒,还有蟋蟀和其他昆虫。
鹧鸪的养殖技术2
鹧鸪的养殖方法:光照控制
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均每*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
鹧鸪的养殖方法:湿度
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喙壳,应将湿度提高到65%~70%。
鹧鸪的养殖方法:饲料要求
产蛋鸪饲料营养应全面,代谢能每千克1.15-1.17兆焦,粗蛋白质含量18%,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配方可以用玉米粉53%、小麦粉12%、豆饼15%、鱼粉10%、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保证全天有料,任鹧鸪自由采食,同时保证有充足饮水。产蛋种鸪室须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产蛋期间不滥用药物,以免影响产蛋。
鹧鸪的养殖方法:产蛋
野生鹧鸪一般在3~6月产蛋繁殖,属季节性繁殖,人工养殖产蛋率跟野生鹧鸪相差无几,产蛋率很低,控制的良好条件下,繁殖季节延长。但无法一年四季产蛋,年产蛋量为20左右枚。鹧鸪繁殖性能的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如营养、管理等因素影响。
鹧鸪的养殖方法:个体选择
饲养鹧鸪必须先要对所有饲养的雏鹧鸪进行个体选择,特别是作为种用鹧鸪,雏鹧鸪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成活率及饲料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
选择雏鹧鸪应以体质健壮有神,发育良好,两腿稳健有力,羽毛色鲜亮清洁,个体体重在12克以上,头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食欲旺盛,增重快,叫声洪亮,泄殖腔附近无粪污染,一般可选作商品鹧鸪饲养。准备将来留作种用的鹧鸪苗除上述标准外,还要挑选个体大、发育好、体重适中、活力强、眼大有神、行动灵活、站立姿态正常、体羽整齐、喙短稍弯曲、头颈匀称、背部和胸部宽且两者*行,胜部硬直、脚趾齐全正常。挑选出来符合上述条件的雏鹧鸪,为培育生产力高的`合格种用鹧鸪打下良好基础。凡是体质较弱、发育较差、体重过轻、肩尾低拱背、跛行或行走不稳、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绒毛缺少光泽,无尾羽、泄殖腔附近不干净,如将雏鹧鸪捏在手中无力挣扎或不挣扎、喙狭长、眼睛瞎或有毛病、喙过弯、上下喙闭不紧,背、胸不*行,脚趾弯曲的,均不宜留作种用。挑选淘汰的失去种用生产性能价值的雏鹧鸪,可另作育肥肉用商品鹧鸪饲养处理。肉用鹧鸪饲养到*均体重达500克是生长最适宜的鹧鸪龄,这时饲料报酬也最高。
鹧鸪的养殖方法:饲养方式
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笼养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养殖密度每*方米10只左右,可使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种蛋*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