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预防保健知识,菁选3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2-24 15: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1  1、多补钙,个儿高高。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因此,春季应供给孩子充足的钙。孩子每天适宜的供给量是每日不少于1000毫克。补钙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春季预防保健知识,菁选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春季预防保健知识,菁选3篇【通用文档】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1

  1、多补钙,个儿高高。 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因此,春季应供给孩子充足的钙。孩子每天适宜的供给量是每日不少于1000毫克。补钙最好采用食补法,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芥菜、田螺、虾皮等。再就是排骨汤或骨头汤,这些汤不仅含钙丰富,而且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糕点,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作用是提高脑神经的灵敏程度,使脑对刺激的反应灵活,还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春季多风,气候干燥,易引发出血症,维生素c对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须及时供给。补充维生素c的方式也有两种:其一是服用维生素c片,其二是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 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

  3、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首先是能给人体补充矿物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如铁、锌、锰、铜、钙、磷等,其次是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再次是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物质、氨基酸等。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对促进食欲、引发孩子胃口和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帮助。常可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小米、糯米、绿豆、黄豆等。

  4、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 春季由于气候转暖和昼长夜短,使孩子的代谢机能旺盛,户外活动时间也大为加长,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就会相对加大,使孩子经常感到饥饿。因此,春季可以用加餐的方式给孩子补充热量和营养物质。适宜的加餐时间为上午10-11时,下午3-5时,加餐食品可选花生米、红薯干、栗子、葡萄干、果脯、蜂蜜水等含有自然糖分的食品。

  5、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食品要常吃 脂肪既可以滋润整个身体,使人面色光润,又能在代谢过程中转化成热量,供给孩子活动中使用,还能经代谢转化为脑的结构物质,扩大脑容量。因为人脑的 50-80%是脂肪,而且主要是由植物脂肪构成的不饱和脂肪,因此,给孩子提供足量的植物脂肪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菜中多加些植物油,但注意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二是吃些富含植物脂肪的小食品,如花生米、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等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猩红热、SARS、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是春季最常见的传染病。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2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候变化最无常的季节是春季,气温忽高忽低,骤升骤降,容易使人体植物神经中枢系统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调节功能失控,一些病菌会乘机而入。

  尤其是老年人,因代谢能力下降,自身抗病能力较弱,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在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春季,老年人要注意养生防病,愉悦身心。

  1.注意保暖要春捂

  俗语说“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早春的衣着应以“春捂”为主,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特别敏感。室温控制在20度左右比较合适,北方一般在3月中旬停暖气,如果室内寒冷,尤其是老人住的房间,可用电暖气等设备取暖,睡眠时被子盖得可稍厚一点,晚上夜起时要注意披衣。

  2.营养构成以高热量为主

  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早春季节老人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适量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和豆制品等,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应注意多饮茶,多吃一些菌类如黑木耳等。茶叶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对抗纤维蛋白原的凝集,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集聚;黑木耳中的某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的运动保健是增强体质、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方法。漫长的冬季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但应注意循序渐进,运动量不可过大,如果晨炼不宜起得过早,运动前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运动中不要出汗太多,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保暖,防止受风寒而引起感冒和旧病复发。

  4.保持情绪稳定,溶入大自然以养神

  老人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升发,应心胸开阔,乐观愉快,最好的方法是走出小天地,溶入大自然,到野外走一走,到公园转一转,踏青赏花,怡情养性,感受大自然的情趣,还可以养花、种草、养鱼。室内要注意开窗通风,使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通,这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3

  春季到来,读者朋友们的保健工作一定不能忽视,这样,一年下来才会少病少痛。那么对于老年读者朋友们来说,春季更是个养生的季节,利用一些保健小方法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护健康的同时,避免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自然能留住年轻。

  1、早晨搓手

  随着人体活动的增加,在早晨起床后,人体心率会加快,因此早晨要注意调养心肺。可以搓手心、揉按手指。在搓手心时,将两掌合并,来回对搓,尽可能地摩擦手心。除此以外,早晨将双手的手指相互对揉按摩,可以提神醒脑。

  2、中午晒背

  中午是阳光较充足的时段,朋友们可以经常晒晒后背,能补充人体阳气。还可以在晒太阳时,摘了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其效果会更好。

  3、晚上泡脚

  经过一天的活动,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尤其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这时可以泡脚。在泡脚时,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水里的热量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泡完脚上床准备睡觉时,用双手掌心轮换着对脚进行按摩揉搓,每次揉按十余次。

  除此以外,春季保健也需要锻炼,可以试试以下的3个活动。

  放风筝

  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对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都可以祛病养生,较适合于青少年。然而,中老年人在放风筝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头颈不要长时间后仰,而应后仰与*视交替,以*视为主。

  慢跑

  慢跑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

  散步

  散步最好是缓不宜急,缓步而行,全身松弛,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散步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其自然,最好是劳而不倦,见微汗。

  散步速度一般分为三种:缓步、快步、逍遥步。老年人最适合是缓步,步履缓慢,行步稳健,每分钟约行60-70步,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健胃助消化。

  如果是中老年体质较好者和年轻朋友们可以走快步,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散步时也可以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适合于病后恢复期的患者及体弱者。

推荐访问:春季 预防 保健知识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 菁选3篇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1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1-3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1到10 春季预防保健知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