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4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篇一
四川省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王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课,课后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来巩固所学内容。然而,由于一节课通常只有45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往往气氛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学生在完成课后学习任务时,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与同学的帮助,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常会有很大的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2016年我校开始运用北京四中网校资源实施智慧课堂班建设,三年来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通过三年的数学教学总结了智慧课堂下的教学四环节:读教材、学微课、释难点、测水平。
一、读教材
数学教学离不开教材内容,学生只有先弄清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我给学生强调的是不读书不上课。学生通过课前读书,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这样在后续学习的时候就能有所侧重的把握,这对于学习来说就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读书的时候,先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再返回头边读边思考。读第二遍教材的时候要求学生找一张一页教材一半的纸张用来覆盖教材上的解答部分,学生只留题目内容,学生可以自己先做一遍题目,给学生强调不动笔不读书,要读书就必须动笔进行演算。学生将一道题做完了后与教材上的解答相比较,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就仔细看看与教材上的解答是否一致,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寻;
如果答案与教材上的答案不一致,就需要看看是哪里的问题,是方法错误还是马虎,还是根本就不能理解这道题目,这个时候就需要多花点时间来研究这道题目,对于确实看不懂的就需要作出标记,还可以请教周围同学或者后续重点学习微课和听老师课堂的讲解。
对于教材上的其他部分内容要勾画圈点,不懂或者难懂的要作出标记,以留在后面学微课和老师讲解的时候搞懂。教材上有的地方有方框,有的地方有云朵,方框部分都是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云朵部分都是提出的有待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交待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同时读完教材后要求学生把课后的练习部分做完,老师上课的时候核对答案。
许多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基本上就能学懂教材内容,这也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微课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北京四中网校在每个课时都提供了若干微课供教师选择,这些微课都是一线教学专家录制的,我在备课的时候都是将每个视频都听了一次,不只是选择给学生发布哪个视频,在听的过程中我也能从中学到一线专家如何讲解每个知识点的,同时也学到了处理教材的方法和讲解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北京四中网校上显示的微课就有11个,如果再去搜索还有更多的微课内容,我听完了这11个微课后给学生发布了8个微课内容,让学生逐一的学习和理解。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几种基本的实际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在课前学习了微课后还有疑惑的,课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微课,这就避免了传统课堂只能在课堂听取老师的讲解而不能掌握知识的弊端。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微课内容后,微课后面提供有几个跟踪训练题目,教师可以根据这几个题目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释难点
学生在读教材和学微课的基础上,能够基本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于学生懂了的不讲或者少讲,学生不懂的而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重点讲解。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是将学生易懂的知识点一带而过,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难点知识和拓展知识点。这一环节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讲解,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结合爱学派软件上的白板可以推送给学生题目,让学生完成后拍照上传,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答题格式等,教师及时的予以点评。例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时候就设计了如下的课堂讲解题目。
四、测水平
学生在课前完成了读教材和学微课,又通过课堂的拓展延伸学习后,老师通过北京四中网校的资源库或者自己上传题目及时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只要学生提交了测试题,老师就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老师能具体了解哪道题目学生答对的百分比,教师根据这个比例情况来确定哪些题目需要讲解,哪些题目不需要讲解,教师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根据学生懂了的不讲,不懂的重点讲解的原则讲解题目,再也不用盲目地每道题目都去讲解。
通过上面四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和提升了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该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是为高效课堂教学量身定制的一条捷径,更是让高效课堂教学走得更远的康庄大道。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篇二
自学导学互学拓学
四环节模式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自学互学导学拓学法”的课堂四环节模式是改革利刃,首先指向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当前最大的教学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有老师说,“学生不学,怎么自学?”为“怕改革、不改革”找借口。在许多老师看来,“讲不讲,讲对没有”是我的任务和责任;
“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家长的事情,最多是班主任的事情,与我无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不学”也应该是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之外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大量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要采取“听”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失去学习动机。“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要求、调动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只有参与了,有了活动,有了交流,才有感情,才有热情,也才有动力。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导学设计时,教师不仅指向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更要指向于“学不学”的问题,甚至要把“学不学”看得更加重要。
教师可以加强与改善课堂导学的设计,以课堂的形式去吸引与调动参与课堂,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然后逐步实现“满足需要的手段变成新的需要”的目标,进而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改造和完善了与新疆电大互联互通互动的传输系统,营造了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
从以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到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共进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疆电大“导学——自学——互学——助学”四要素联动教学模式框架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在开放教育试点中积极推广和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我们的收获
自从我校开展了“自学互帮导学拓学”四环节的教学模式,1、教师的素质正逐步提高。教师更新了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突出“真、实、活、趣、新”,做到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为教学起点;
以科学生动的自学、互帮的学习过程为教学的核心;
以活泼、愉悦的共同互帮互学为教学氛围;
以有效地探寻知识为教学目标;
以学习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为保证。多位教师在“自学——导学——互学——拓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该课题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片区举行的语文专题的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邢丽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本片区参加该课题的师级课堂教学竞赛。
2、学生的能力正逐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质疑问难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令我们惊讶和赞叹;
喜欢与其他同学互帮共进,乐于交际分享彼此的成功,常常令我们佩服和欣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张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正在形成,智力水平得到可喜的提升。2009年春季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五六年级质量检测中,五年级获得了全市第三,六年级获得全市第一(其中语文、数学、科学均获全市第一)的喜人成绩。
我们的困惑
1、动机激发。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是课堂的灵动力,多数教师的动机激发在新课伊始进行,课中的激发有时总感学生无动于衷。我们要问:如何让学生的探究动机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2、互帮成效。课堂中发现,学生的互帮多是结论性的告诉,少有方法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要问:应该怎样让先会来教后会? 我们的打算
1、继续加强对“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的学习,特别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解决办法。
2、探寻“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其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简易性,让教师的课堂有章可循。
3、学校加大投入,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培养一批该课题的知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效应,使我校该课题研究纵深推进。
近半年来的“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该课题改革今后的任务还很重,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断增添措施,在课改进程中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实现“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篇三
初中数学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展示、应用拓展反思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完整性、针对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类教学活动情况,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东庐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 “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为此,在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一、基本思路
1.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主要抓好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要重视课堂的二次设计,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3.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从整体上把握重、难点,再从每个知识点每个课时上做文章。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二、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总体上都要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来设计。根据我县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应该大致遵循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数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被动接受,因此,教师首先应当从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出发,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思维活动的前提下,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里的问题情境,最好是用一段文字编写或描述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中;
也可以是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等。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必须与当前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必然的联系,切忌为了提高兴趣而哗众取宠。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
(2)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
(3)要善于引起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4)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
(二)学生自主学习
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以很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作为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使用教材,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做好这
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明确课程标准中三维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制定符合学生实际、以及教材要求的学生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和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深入研究要解决问题(情境)的数学因素,把握提纲设计的方向;
(2)自学提纲要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这些问题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会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
(3)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可行性,要用促进较高层次的思维词语来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讨论、交流、解决、发现、概括等);
(4)在自学提纲的后面最好设计补充跟踪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切实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1)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2)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动手实践活动;
(3)要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
(三)师生互动展示
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展示,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时期,能否把握准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等情况,将对当前和今后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起导向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
(2)每次合作学习,都要提出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要求,使合作学习能深入有序地进行;
(3)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4)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个性化学习;
(5)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自我查找错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自检、自查能力;
(6)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构建一个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推进螺旋上升为标志的生成性过程。
(四)应用拓展反思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
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
(2)要针对学生前面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设计跟踪性问题;
(3)要设计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和视野(比如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对后序教学有影响的问题;
(4)对一些有技巧或难度的问题,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能独立完成;
(5)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最后,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基本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老师们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改进、充实和完善。对于比较复杂或内容较多的数学问题,要分模块逐一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循环递进解决。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篇四
自然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构建和实施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模式即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化。为了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经验,总结构建并实施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发现、探究研讨、应用。
一、模式构建的依据
(1)以当今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为先导,以“探究、研讨”教学法为基石。
(2)依据学科特点:
①以自然事物或现象为研究对象。
②以培养学生科学知识、能力、兴趣、思想为基本目的。③以科学、启蒙、教育为基本任务。
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
⑤以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究大自然奥秘为基本教学思想和方法。
二、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模式最初以“探究、研讨”为基架,以自然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究大自然奥秘”为指导思想。科学家不仅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是善于发现问题,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数名人名言说明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我构建了“发现、探究、研讨”的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课题,强调“创新”,注重“实践”,也就是强调学生把知识、能力、思想等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在以上模式中虽包含了“应用”这部分,但不够突出,所以在原模式基础上又强化了“应用”环节,这样构建了“发现、探究、研讨、应用”四环节教学模式。
三、模式的实施
四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顺序可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灵活应用,随机调整。一般常用以下步骤: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部分是起点,是基础,是动力,是关键。
(2)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科学方法探究问题,收集事实材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部分是过程,是重点,是核心。
(3)指导学生用小组或集体等形式研讨,整理事实材料,训练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部分是结果,是本质。
(4)联系实际,应用创新,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这部分是目的,是归宿。
四、模式的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的“双主”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和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把学生放在“科学家”的位置,相信学生能行,相信学生能成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用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素质。
(2)体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偿失要求,在教学中给学生第一手的材料,在探究过程中,多鼓励肯定,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勇气和信心,积累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手更“巧”思维更“新”,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模式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源于“发现”。为了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处理好大纲、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要领会大纲,吃透教材,围绕探究的主题惊心设计,又要了解儿童特点、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等,为整个探究活动做“引子”。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每节课中持之以恒,潜移默化,采取鼓励的方式加以引导、训练。
(2)要培养儿童自行“探究”的能力,就是让学生亲自思考作出假设,亲自设计实验、观察方案,亲自动手操作,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放手操作,先相信学生,给学生材料、空间、时间,当好导演、服务员、欣赏者、促进者、组织者„„
(3)“研讨”是自我完善结论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将学生的认知的过程。所以教师一方面做好“导”的工作,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独特见解,给学生追求真知的动力,使学生感到你与他同在,科学就在身边,不迷信权威,教师既是学生忠实的听众,旁观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
(4)“应用”是学生应用知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检测和丰富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否进入认知结构的阶段,所以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层次问题,检测学生认知能力迁移程度和再发现、再创造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提高和发展。
总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学生的一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构建更优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新世纪富有者、创造者。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四环 循环 2023年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4篇) 2023年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4篇)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