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2-12-31 11: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画家乡》教学设计1  学习目的: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通用文档】

《画家乡》教学设计1

  学习目的:

  1. 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识12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仅有浩瀚的大海、连绵的群山、广阔的*原、还有茫茫的草原、现代化的城市。住在不同地方的几位小朋友把他们美丽的家乡画了下来,想不想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2、(课件出示生词)男女生赛读

  读完学生自己评价。

  3、读单字

  4、同学们真棒,把生字都记住了,那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快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5、个别难记的生字在全班交流

  6、小结: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结构复杂,不过,只要同学仔细观察,多动脑筋,注意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

  7、游戏巩固。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通读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这几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别是在哪儿?

  (二)他们的家乡美吗?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欣赏涛涛家乡的美。

  1、 课件出示画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 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 交流:

  ①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引导说句:(先用图片,再让学生自己说。)

  那么 ,那么 。

  ②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好多呀!你从哪个词看出“多“?(一艘艘、满)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③ 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小男孩,就是涛涛。

  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体会涛涛的心情。

  4、师生合作读

  (四)两段连起来读

  (五)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如果你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

  2、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贝、男、虾”三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

  3、生练写

  4、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五、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准备下节课交流。

《画家乡》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12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都生在奉化,长在奉化,奉化呀,就是我们的家乡。

  2、板书:家乡

  师:谁来读好这两个字。(指名读)

  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而且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请大家打开书本102页,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如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全班检查词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5、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板书)

  生:XX的家乡在……(师贴词条)。

  6、是啊,我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山里,有的在*原,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城市……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呢?

  7、反馈:说说你的理由?

  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赶紧找到那一段,把它读好,待会老师请你来介绍。

  反馈:你想读谁的家乡?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 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吧。

  C**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真美!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看看。

  师适时评价:真想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吃草,风吹草低见牛羊……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小朋友的.家乡是那么的迷人,可是今天时间有限,老师只能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玩,大家看(让生看海边图)……我们来到了哪儿?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怎么样的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你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预设: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生:美在海水蓝

  师:说的真好(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是啊,你瞧,海是那么蓝,那么宽。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生:美在鱼虾

  师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名读-----评价: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再指名读------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鱼虾页真多……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师: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生:美在贝壳

  师: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生:捡贝壳

  师: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

  师: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

  师: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生:高兴,想和涛涛一起去捡贝壳……

  师: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小节。

  7、海边真美啊。老师真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说再见吧。现在生字宝宝还等着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呢!

  (四)写字:贝虾

  1、齐读

  2、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大屏幕上的差不多,请你给自己打上五角星。写的不满意的再改改。

  3、贝:请你仔细观察,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一个。

  【板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边读文边勾画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要求将认读的字画▲,需要读写的字画○,初步认识本课会认、会写的15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字。课件演示“爱”、“原”的演变过程,识记这两个生字。指导书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生字。用“找相似”的方法认识“草原、*原、宽广、宽宽、奔跑、奔来、捡贝 壳、采蘑菇”

  2) 结合读文,在读懂词义的基础上,读懂语句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找画中“地点”“景物”和“人物”的句子,通过反复读诵,体会五位小朋友所画的美丽的家乡的不同点,练习积累词语;说出五位小朋友画的美丽的家乡。学习运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画自己的家乡,练习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话”家乡。

  教学重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培养随文识字的兴趣。

  2) 通过朗读感受美丽景色,学习课文中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课件出示“家乡”)这个词语大家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吗? 你的家乡在哪里?(指名回答)

  家乡,就是指自己出生或一直生长的地方。

  那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课件出示(南湖,抗震纪念碑,曹雪芹公园,学校周边村庄有代表性的景物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片。

  师: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板书:家乡),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我们一代代生长生活的地方。你喜欢她吗?我们祖国各地真美啊! 今天还有五人小朋友想告诉我们,他们从小生活的家乡更美。那这五个小朋友是谁呢?他们的家乡又在哪里呢?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画)

  【设计意图】课题中“家乡”一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不容易理解,教师呈现图片,采用谈话法自然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的含义,揭示课题

  二、 感知文本,理解内容

  (出示书中五幅图画)

  师:他们都是谁?他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读课文吧!注意:把课前勾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自己读好之后再读给同桌听。

  1、检查生字生词读音

  出示:宽 虾 脚 捡 贝 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 跑 男 爱

  出示:草原、*原、宽广、宽宽、奔跑、奔来、赤着脚、捡贝壳、采蘑菇

  开展“生字生词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识字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教材的安排,把会认与会写的字融在一处,脱离汉语拼音的辅助,独立记忆汉字,结合所在词语牢固记忆,同时采用比赛的形式认字,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所在词语

  预设:

  A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找找以上词语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示:

  草原、*原、 ——表示地点

  宽广、宽宽、 ——表示景物怎么样

  奔跑、奔来、 ——表示人物在干什么

  赤着脚、捡贝壳、采蘑菇

  B(出示课件)讲解“原”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原”的本义:比喻无限宽广的地带。找“草原,*原”的相同点

  C引导找“宽广、宽宽”文中所指,进行比较、理解

  D联系内容理解“奔跑、奔来、赤着脚、捡贝壳、采蘑菇”等词语,

  顺势板书: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 *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将生字所在的词语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结合读文,认识要求认读的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生字的字义及其与词义的联系。

  三、抓住文眼,情感聚焦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4)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师:让我们跟着涛涛去他的家乡走一走,边走边说(指名):

  我来到了海边,看!海是那么( ),那么( )。我赤着脚走在沙滩,脚下的沙子是那么_____,那么_____。哇!还有漂亮的贝壳呢!贝壳那么( ),那么( )。

  (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鱼和虾。)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看着这涛涛的家乡,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5)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6)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7)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8)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9)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

  (10)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1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4、引导学生读文,用“找相似”的方法,找出地点、表示景物怎么样、表示人物在干什么的句子,教师整理出示:

  家乡地点

  景物怎么样

  人物干什么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的家乡在*原。

  她画的*原那么*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

  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

  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设计意图】整体入手是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当然也不能例外。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要尽量自然清晰地进入整个文本的学习。用“找相似”的方法,找出“地点、表示景物怎么样、表示人物在干什么”的句子,以表格形式梳理脉络,达到宏观把握,整体感知的预期效果。

  四、体会表达,学习运用

  师:五位小画家的家乡到底美在哪里?请看——

  出示:

  海边——海那么蓝,那么宽。装满了鱼和虾。

  山里——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原——*原那么*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

  草原——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城市——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习“那么……那么……”句式

  预设:

  A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1、 海那么蓝,那么宽。 2、*原那么*坦,那么宽广

  海又蓝又宽。 *原又*坦又宽广。

  B练习转换句子:

  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房前屋后的树那么高,那么大。

  草长得又绿又密。 ——草长得那么绿,那么密。

  C看涛涛的画,学习运用“那么……那么……”说话

  _________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

  D比较表达的不同

  海那么蓝,那么宽。

  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说话练习:

  1、山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2、水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3、城市那么美,街道那么____,楼房那么_____,街心公园那么_____。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首先要感悟语言,这是不能逾越的基础。一年级的语言生长点应当是很多的,但要顾及实效,不要一下子贪多嚼不烂,还是要盯准一个目标,稳扎稳打。借助上学期学过的“又……又……”句式,进行对比,转换练习学习“那么…..那么…..”句式可谓是“水到渠成”。再试图结合文本语言特点,给学生继续灵活迁移的习练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一次次运用中切实掌握这组关联词语,纳入自己的表达系统内。

  E(出示五幅图画及文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经历了上面的学习感悟,句式的感悟表达之后,不能不说已经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家乡的爱,再经历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一个钻进文本,跃出纸外的基本的学习语文的程序,抓住学生情感起伏的契机,用朗读为学生找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找一个语感生长的基点。

  五、情感升华,话家乡

  1、“家乡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甚至是几辈人生活的地方。”谁说说你的家乡在哪啊?孩子们随口说出“黄各庄”“常庄”,我出示小黑板:

  选择填空: * 唐山 丰润 常庄镇

  对一个外国小朋友说_____________ 对一个唐山市路北区的小朋友说_________

  对一个北京的小朋友说____________ 对你的同学老师说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意图:看似与课文关系不大,但我觉得这是真正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家乡的必要常识,为后面画自己的家乡,写自己的家乡做准备。

  2.:“他们为什么把家乡写得这么美?”引导找出第一段“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的家乡。”指出“爱”这个字,板书繁体“爱”字,告诉孩子一个是古字,一个是今字,孩子们很快找到了区别:“用心才是爱,大家都知道,就不写心了”。

  随后让孩子练习用“因为____所以____”说话。“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也来“话一话”吧!(出示课前家乡的图片)

  我的家乡在________,这里的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是一年级读写结合的最佳着力点。编者明确指出了这组并列关系的词语要模仿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给学生搭建模仿表达的*台,在这里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尽情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这是小学生学习表达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3.投影布置作业:画家乡、写家乡比赛。

  像文中的五个小朋友一样画我们的家乡,再模仿课文配上二三句话写写自己喜爱的家乡。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学生饶有兴味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切实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带领孩子们在“画家乡”到“话家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

《画家乡》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边读文边勾画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要求将认读的字画▲,需要读写的字画○,初步认识本课会认、会写的15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字。课件演示“爱”、“原”的演变过程,识记这两个生字。指导书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生字。用“找相似”的方法认识“草原、*原、宽广、宽宽、奔跑、奔来、捡贝 壳、采蘑菇”

  2) 结合读文,在读懂词义的基础上,读懂语句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找画中“地点”“景物”和“人物”的句子,通过反复读诵,体会五位小朋友所画的美丽的家乡的不同点,练习积累词语;说出五位小朋友画的美丽的家乡。学习运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画自己的家乡,练习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话”家乡。

  教学重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培养随文识字的兴趣。

  2) 通过朗读感受美丽景色,学习课文中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课件出示“家乡”)这个词语大家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吗? 你的家乡在哪里?(指名回答)

  家乡,就是指自己出生或一直生长的地方。

  那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课件出示(南湖,抗震纪念碑,曹雪芹公园,学校周边村庄有代表性的景物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片。

  师: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板书:家乡),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我们一代代生长生活的地方。你喜欢她吗?我们祖国各地真美啊! 今天还有五人小朋友想告诉我们,他们从小生活的家乡更美。那这五个小朋友是谁呢?他们的家乡又在哪里呢?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画)

  【设计意图】课题中“家乡”一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不容易理解,教师呈现图片,采用谈话法自然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的含义,揭示课题

  二、 感知文本,理解内容

  (出示书中五幅图画)

  师:他们都是谁?他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读课文吧!注意:把课前勾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自己读好之后再读给同桌听。

  1、检查生字生词读音

  出示:宽 虾 脚 捡 贝 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 跑 男 爱

  出示:草原、*原、宽广、宽宽、奔跑、奔来、赤着脚、捡贝壳、采蘑菇

  开展“生字生词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识字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教材的安排,把会认与会写的"字融在一处,脱离汉语拼音的辅助,独立记忆汉字,结合所在词语牢固记忆,同时采用比赛的形式认字,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所在词语

  预设:

  A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找找以上词语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示:

  草原、*原、 ——表示地点

  宽广、宽宽、 ——表示景物怎么样

  奔跑、奔来、 ——表示人物在干什么

  赤着脚、捡贝壳、采蘑菇

  B(出示课件)讲解“原”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原”的本义:比喻无限宽广的地带。找“草原,*原”的相同点

  C引导找“宽广、宽宽”文中所指,进行比较、理解

  D联系内容理解“奔跑、奔来、赤着脚、捡贝壳、采蘑菇”等词语,

  顺势板书: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 *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将生字所在的词语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结合读文,认识要求认读的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生字的字义及其与词义的联系。

  三、抓住文眼,情感聚焦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4)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师:让我们跟着涛涛去他的家乡走一走,边走边说(指名):

  我来到了海边,看!海是那么( ),那么( )。我赤着脚走在沙滩,脚下的沙子是那么_____,那么_____。哇!还有漂亮的贝壳呢!贝壳那么( ),那么( )。

  (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鱼和虾。)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看着这涛涛的家乡,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5)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6)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7)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8)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9)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

  (10)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1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4、引导学生读文,用“找相似”的方法,找出地点、表示景物怎么样、表示人物在干什么的句子,教师整理出示:

  家乡地点

  景物怎么样

  人物干什么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的家乡在*原。

  她画的*原那么*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

  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

  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设计意图】整体入手是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当然也不能例外。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要尽量自然清晰地进入整个文本的学习。用“找相似”的方法,找出“地点、表示景物怎么样、表示人物在干什么”的句子,以表格形式梳理脉络,达到宏观把握,整体感知的预期效果。

  四、体会表达,学习运用

  师:五位小画家的家乡到底美在哪里?请看——

  出示:

  海边——海那么蓝,那么宽。装满了鱼和虾。

  山里——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原——*原那么*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

  草原——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城市——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习“那么……那么……”句式

  预设:

  A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1、 海那么蓝,那么宽。 2、*原那么*坦,那么宽广

  海又蓝又宽。 *原又*坦又宽广。

  B练习转换句子:

  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房前屋后的树那么高,那么大。

  草长得又绿又密。 ——草长得那么绿,那么密。

  C看涛涛的画,学习运用“那么……那么……”说话

  _________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

  D比较表达的不同

  海那么蓝,那么宽。

  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说话练习:

  1、山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2、水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3、城市那么美,街道那么____,楼房那么_____,街心公园那么_____。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首先要感悟语言,这是不能逾越的基础。一年级的语言生长点应当是很多的,但要顾及实效,不要一下子贪多嚼不烂,还是要盯准一个目标,稳扎稳打。借助上学期学过的“又……又……”句式,进行对比,转换练习学习“那么…..那么…..”句式可谓是“水到渠成”。再试图结合文本语言特点,给学生继续灵活迁移的习练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一次次运用中切实掌握这组关联词语,纳入自己的表达系统内。

  E(出示五幅图画及文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经历了上面的学习感悟,句式的感悟表达之后,不能不说已经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家乡的爱,再经历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一个钻进文本,跃出纸外的基本的学习语文的程序,抓住学生情感起伏的契机,用朗读为学生找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找一个语感生长的基点。

  五、情感升华,话家乡

  1、“家乡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甚至是几辈人生活的地方。”谁说说你的家乡在哪啊?孩子们随口说出“黄各庄”“常庄”,我出示小黑板:

  选择填空: * 唐山 丰润 常庄镇

  对一个外国小朋友说_____________ 对一个唐山市路北区的小朋友说_________

  对一个北京的小朋友说____________ 对你的同学老师说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意图:看似与课文关系不大,但我觉得这是真正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家乡的必要常识,为后面画自己的家乡,写自己的家乡做准备。

  2.:“他们为什么把家乡写得这么美?”引导找出第一段“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的家乡。”指出“爱”这个字,板书繁体“爱”字,告诉孩子一个是古字,一个是今字,孩子们很快找到了区别:“用心才是爱,大家都知道,就不写心了”。

  随后让孩子练习用“因为____所以____”说话。“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也来“话一话”吧!(出示课前家乡的图片)

  我的家乡在________,这里的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是一年级读写结合的最佳着力点。编者明确指出了这组并列关系的词语要模仿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给学生搭建模仿表达的*台,在这里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尽情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这是小学生学习表达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3.投影布置作业:画家乡、写家乡比赛。

  像文中的五个小朋友一样画我们的家乡,再模仿课文配上二三句话写写自己喜爱的家乡。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学生饶有兴味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切实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带领孩子们在“画家乡”到“话家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

《画家乡》教学设计5

  一、教材简说

  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到处是美丽的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多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识字写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本,积累运用。

  四、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音乐等) 、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课时目标

  1、认识“宽、虾”等8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兴趣地朗读课文2节,理解内容,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积累背诵。

  3、能用“那么……那么……”表达大海的美丽景色。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5个小画家,让我们热情地叫叫他们的名字吧!

  (依次出示5个孩子的名字卡片认读,注意读好轻声。)

  2、5个小画家都带来自己美丽的作品,画的都是自己的家乡。(板书:画家乡)读题

  二、初读课文

  他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答案就在课文里,把书翻到第24课画家乡

  1、自己读课文,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通过自学,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边读边想,旨在培养其初读文本后的整体感知能力。]

  2、反馈:

  ①指名答

  ②黑板出示: 谁的家乡哪里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 *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随机学习生字“原”“市”

  ③齐读

  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5个小画家美丽的家乡吧!(投影仪出示课文插图)

  例:出示草原图,问:这是谁的家乡啊?

  你怎么知道的?

  提示学生观察图画,说出画上画了什么,与课文内容对应起来,而且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己来说说每个地方的景色。

  ⑤小朋友们真厉害,5个小画家的家乡一个也没记错,我真佩服你们!你们会不会有什么诀窍?(引导观察名字和家乡,寻找联系,可以清晰地把握课文内容。)

  例:涛涛的家乡在海边。海边才有涛声。

  ⑥5个小朋友还真的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连名字都与家乡联系在一起。小朋友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请你们下课后也动手画画自己的家乡。

  3、 引读第一节

  5个小画家有的来自海边,有的来自大山,有的来自*原,有的来自草原,还有的来自城市,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

  出示第一节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读

  这样引出第一节,不求深入朗读体会,只让学生初步感知朗读,引出后面的教学内容。

  三、 细读课文第二节,了解内容,感悟语言,积累运用。

  几位小画家都争着抢着说自己的家乡美呢,到底美在哪?看了才知道。我们先去涛涛的家乡——海边,欣赏一下大海美丽的风景。

  1、学生自己读第一小节,要求:带着问题读,你觉得大海怎么样?

  2、反馈交流。

  ①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你读懂了什么?

  很蓝很宽,我们可以说“那么蓝,那么宽。”板(“那么 那么”)

  指导朗读:

  你听,用上那么那么,把大海写的特别美。你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读出对大海的喜爱赞美之情。

  学生刚接触“那么”,教师可通过示范美读,让学生体会了“那么”的意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机学习“宽”:出示卡片认读,注意前鼻音,开小火车读;动作理解,宽和窄。

  ②大海不仅美,里面还有很多鱼虾呢。你瞧,轮船捕鱼归来后,———————

  出示课文“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学习“虾”:仔细看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送进田字格。(要点:虫字旁的书写)

  那么多的鱼和虾,该怎么读?

  指导朗读 “一艘艘”“装满”重读,读出鱼虾之多。

  3、这个时候涛涛在干什么?

  认读“捡贝壳”

  学习“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吗?

  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一个人,看见地上有三个贝壳,用手捡了起来。

  学习“贝壳”,随机指导“贝”字书写。(要点:最后一笔。区别“见”。)

  看图,涛涛是怎么捡的?

  光着脚,没穿鞋,就是———

  认读“赤着脚”

  放到句子中能读好他们吗?

  出示句子“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指名读。

  4、演读第二节

  一整段你能读好吗?

  自由练

  指名,其他人当小评委,听听他是不是把大海读美了,把涛涛介绍得很可爱。

  5、句式训练

  ①我来到海边,看到海那么——,那么——。

  ②海滩上的贝壳那么——,那么——。

  ③我赤着脚走在沙滩上,沙子那么——,那么——。

  ④我捡到了这么多的贝壳,我的心情那么——,那么——。

  美丽的文字,就应该诵记在心,培养积累优美语言的习惯。

  6、涛涛用画来夸奖自己的家乡,可是还有一个小姑娘她是用了歌声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夸得怎么样。(播放音乐:赶海的小姑娘。)

  7、配乐背诵。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去了涛涛的家乡,看见了美丽、广阔还有许多鱼虾的大海,下节课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小朋友的家乡欣赏欣赏,看看他们的.家乡怎么样。下课后,你喜欢谁的家乡酒读谁的家乡,还可以背一背。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谁的家乡在哪里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 *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画家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技能培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

  (1)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视频《画家乡》,动画课件《画家乡: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1.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2.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3.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1.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2.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A、自主说;B、同桌互说。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②看视频《画家乡》(课文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③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的家乡教学为例)。

  1.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2.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①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②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4.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5.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①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③结合动画课件《画家乡:生字学习》,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1.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2.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①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②“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③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④配乐,感情朗读。

  ⑤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⑥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⑦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3.拓展:

  ①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②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画家乡》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设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习课文的几个段落,并随文识字。

  教学环节:

  一、新课引入:

  (一)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二)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一)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二)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1、自主说。

  2、同桌互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 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对于不熟悉的生活区域,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学着课文中的介绍,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四、现场作画,介绍家乡

   1.你的家乡在哪里?也一定很美吧,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画出自己最美的家乡。

  2.配乐现场作画,教师全场巡视。(可参照事先准备的家乡图片。)

  3.完成得快的同学进行展示,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

  4.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5.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家乡的神奇与美丽,我们为自己有这么美丽的家乡而感到自豪。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将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涛涛 海边 蓝

  山山 山里 高 家乡美

  ** *原 宽

  青青 草原 大 爱家乡

  京京 城市 美

《画家乡》教学设计8

  教学设计理念: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大胆的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课文“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儿、有些什么"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本班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少,在认记汉字上缺乏灵活性。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学生对本篇文章很感兴趣,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让学生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也激发起学生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充分让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中去学习,体会课文的内涵,积极引导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画家乡》一文写了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真挚热爱,进而反衬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通俗诗和风景画。画面的图景和描写的语句,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达成契合,引起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结合当地情况,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家乡,让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回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想象,能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知识技能与目标: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实际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策略:

  观察朗读想象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请坐好,让我们一起乘飞机到涛涛的家乡看看吧!

  二、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观察图画,感受家乡美景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各位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涛涛的家乡……海边,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蓝蓝的天、蓝蓝的海。

  生:我看见了船,我猜想船里装了许多鱼。

  师:你觉得海边的景色怎么样?

《画家乡》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字。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感悟涛涛美丽的家乡,能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3、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会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说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照片,了解家乡。

  2、出示课题。

  3、学习第1段,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生自读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读带拼音的生字。

  (2)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读词语。

  2、整体感知

  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2自然段

  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齐读,师: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很美?

  交流反馈学习:

  A、第2句:

  生朗读,读好“那么……那么……”。

  生用上“那么……那么……”说话。

  (齐读)

  B、第3句:

  出示句子,齐读。

  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一艘艘、“装满”来感悟船多、鱼虾多。)

  男女生赛读。

  C、第4句:

  出示贝壳图片,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些贝壳。

  说话训练:贝壳的颜色真多,有——,有——,还有——。

  贝壳的——真多,有的——,有的——,还有的——。

  朗读句子。

  D、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

  四、写字:

  1、出示生字,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哪里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练习写字。

  4、师生评价。

《画家乡》教学设计10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四、课前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生在桐乡,长在桐乡,桐乡呀,就是我们的家乡。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吗?(预设:乌镇茅盾故居,石门丰子恺,乌镇华章生态园,新世纪公园,凤鸣公园,田野菊海……)

  师:是啊,说的真棒,你们瞧。(欣赏图片)师旁白:美丽的水乡———乌镇,一代文豪茅盾的故居,千年古寺———福严寺,丰子恺漫画馆,你看前不久我们还一起去了……春游的华章生态园,到了秋天我们的家乡还有……这田野菊海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呢。看来,家乡值得骄傲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分析:用自己家乡的景色来导入,让学生有直观感知,而且也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点击出示:家乡

  师:谁来读好“家乡”这两个字。(指名读)

  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分析:通过读题、悟题,让学生从题目中去领悟文本的内涵。教师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师配乐看图叙述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向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

  (2)全班检查词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另外,给学生挑战的激qing,并又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文性。)

  5、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板书)

  生:xx的家乡在……点击出示姓名。

  6、是啊,我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山里,有的在*原,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城市……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呢?

  7、反馈:说说你的理由?

  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赶紧找到那一段,把它读好,待会老师请你来介绍。

  (分析: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文,既优化了学习时间,又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处理,有可能性,因为课文的几个自然段前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行文差不多。))

  反馈:你想读谁的家乡?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你们听(出示小溪流的声音)…小溪流在欢迎你呢,喜欢山山家乡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吧。

  c**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读完后出示鸡鸭的叫声,你听连鸡鸭都在夸奖你呢!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站起来读读。

  师适时评价:真想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吃草,风吹草低见牛羊……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小朋友的家乡是那么的迷人,可是今天时间有限,老师只能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玩,你们听(让生听海浪的声音)……我们来到了哪儿?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怎么样的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分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来说话,不仅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环节中,而且给了学生无限想象的时空。)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你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预设: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生:美在海水蓝

  师:说的真好(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是啊,你瞧,海是那么蓝,那么宽。你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涛涛家乡的大海吗?你也可以用上老师给你提供的词语。(老师提供词语:一望无际,碧蓝,蓝宝石等,扩充学生的词库,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师:是啊,就是这么蓝这么宽的大海,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生:美在鱼虾

  师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名读—————评价: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再指名读——————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师: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生:美在贝壳

  师: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生:捡贝壳

  师: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

  师: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

  师: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生:高兴,想和涛涛一起去捡贝壳……

  师: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在海浪声中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一小节。

  5、师:涛涛生活在海边,他很快乐,也感觉很自豪,他不仅画了自己的家乡,还写了自己的家乡(出示:拓展阅读《我家住在大海边》,配海浪声。)来,自己读读吧。读了之后你又知道什么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配乐,齐读。)

  (朗读教学不应是纯技巧性的指导,更应注重的是以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涛涛家乡这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谈感受,读句子,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心理感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这样以体验带动朗读,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有声有色地读出停顿、语调、语气,朗读教学也就水到渠成。这时学生所学的技巧,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形的语感。)

  7、海边真美啊。老师真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说再见吧。现在生字宝宝还等着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呢!

  (四)写字:贝虾

  1、齐读

  2、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大屏幕上的差不多,请你给自己打上五角星。写的不满意的再改改。

  3、贝:请你仔细观察,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一个。

  总结:

  (一)以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题,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读”,在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感悟和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关注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致盎然,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在上课时我忽视了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他们的情感体验估计不足,因此在理解词句意思,全方位理解课文上还存在不到位之处。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阅读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1)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

《画家乡》教学设计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的编排特点是:围绕一个专题组织单元教材,便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语文素养。本组课文的专题是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篇课文的特点是:除首尾两段外,其他各段都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优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图文结合,感知课文

  教学本课应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图文互补的优势,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图中表现的事物,培养理解能力。可安排3个教学环节:

  1、观察: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由远景到近景、由景物到人物的顺序逐图观察。

  2、表达: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些什么景物——谁在做什么”的顺序表达图意,教师相机板书课文相关词语。比如:

  (第一幅图)海边:海水——蓝、宽;海中——船、装满、鱼虾;海滩——赤脚、捡贝壳。

  (第二幅图)山里:山高、水清、树大、竹篮、采蘑菇。

  (第三幅图)*原:*坦、宽广、稻子、棉花、菜地、翠竹、奔跑。

  (第四幅图)草原:羊群、骏马、赶羊。

  (第五幅图)城市:街道、楼房、街心公园、科技馆。

  3、朗读上述词语,为阅读课*准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需订音的字:脚(jiǎo) 原(yuán) 匹(pǐ)

  需辨形的字:爱(受) 脚(右边为单耳) 蓝(篮) 男(上“田”下“力”共7画)

  2、标出自然段序号,说说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哪一幅图。

  3、随文学习词语,要求学生用“会写”的6个生字组词,以扩大词汇量。贝:贝壳、宝贝;男:男人、男生;

  虾:鱼虾、龙虾;原:*原、草原;

  爱:爱国、爱家;跑:跑步、奔跑。

  三、由扶到放,理解课文

  本课第2~6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时可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先引导学生读懂第2自然段,然后用以往学到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读懂后面的4个自然段。

  1、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数一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再想一想每句话写的是什么?(第2自然段有4句话。第1句写涛涛的家乡在什么地方;第2句写那里的海水怎么样;第3句写海面上有什么;第4句写海滩上有谁,他在做什么。)

  2、在课文的第2~6自然段中,反复使用“……那么……那么……”的句式来描写景物,教学第2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对照插图说说“海那么蓝,那么宽”是什么意思。(海很蓝,很宽;海十分蓝,十分宽;海蓝得像无云的天空,宽得望不到边……)然后说说“山那么高,水那么清”,“*原那么*坦,那么宽广”又是什么意思。

  3、图文对照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对应的图上还有哪些景物课文没有写出来,仿照课文说给同学们听听。(海鸥围着渔船飞翔。海星被海浪送上了沙滩……)

  4、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3~6自然段。

  5、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四、积累运用,练习说话

  1、读下面词组,想一想前面的`部分描写带点词语(景物)的什么特点。

  (1)金黄的稻子 碧绿的草地

  雪白的棉花

  〔描写带点词语(景物)的色彩〕

  (2)宽宽的街道 宽宽的海面

  高高的楼房

  〔描写带点词语(景物)的形状〕

  2、在括号中填写描写色彩的词语。

  ()的麦苗()的朝霞

  ()的油菜花()的鲜花

  3、在括号中填写说明形状的词语。

  ()的松林()的小路

  ()的荷叶()的马路

  4、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5、仿照课文用几句话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画家乡》教学设计2

  学习目的:

  1. 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识12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仅有浩瀚的大海、连绵的群山、广阔的*原、还有茫茫的草原、现代化的城市。住在不同地方的几位小朋友把他们美丽的家乡画了下来,想不想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2、(课件出示生词)男女生赛读

  读完学生自己评价。

  3、读单字

  4、同学们真棒,把生字都记住了,那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快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5、个别难记的生字在全班交流

  6、小结: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结构复杂,不过,只要同学仔细观察,多动脑筋,注意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

  7、游戏巩固。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通读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这几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别是在哪儿?

  (二)他们的家乡美吗?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欣赏涛涛家乡的美。

  1、 课件出示画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 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 交流:

  ①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引导说句:(先用图片,再让学生自己说。)

  那么 ,那么 。

  ②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好多呀!你从哪个词看出“多“?(一艘艘、满)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③ 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小男孩,就是涛涛。

  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体会涛涛的心情。

  4、师生合作读

  (四)两段连起来读

  (五)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如果你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

  2、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贝、男、虾”三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

  3、生练写

  4、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五、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准备下节课交流。

《画家乡》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说

  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到处是美丽的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多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识字写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本,积累运用。

  四、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音乐等) 、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课时目标

  1、认识“宽、虾”等8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兴趣地朗读课文2节,理解内容,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积累背诵。

  3、能用“那么……那么……”表达大海的美丽景色。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5个小画家,让我们热情地叫叫他们的名字吧!

  (依次出示5个孩子的名字卡片认读,注意读好轻声。)

  2、5个小画家都带来自己美丽的作品,画的都是自己的家乡。(板书:画家乡)读题

  二、初读课文

  他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答案就在课文里,把书翻到第24课画家乡

  1、自己读课文,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通过自学,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边读边想,旨在培养其初读文本后的整体感知能力。]

  2、反馈:

  ①指名答

  ②黑板出示: 谁的家乡哪里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 *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随机学习生字“原”“市”

  ③齐读

  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5个小画家美丽的家乡吧!(投影仪出示课文插图)

  例:出示草原图,问:这是谁的家乡啊?

  你怎么知道的?

  提示学生观察图画,说出画上画了什么,与课文内容对应起来,而且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己来说说每个地方的景色。

  ⑤小朋友们真厉害,5个小画家的家乡一个也没记错,我真佩服你们!你们会不会有什么诀窍?(引导观察名字和家乡,寻找联系,可以清晰地把握课文内容。)

  例:涛涛的家乡在海边。海边才有涛声。

  ⑥5个小朋友还真的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连名字都与家乡联系在一起。小朋友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请你们下课后也动手画画自己的`家乡。

  3、 引读第一节

  5个小画家有的来自海边,有的来自大山,有的来自*原,有的来自草原,还有的来自城市,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

  出示第一节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读

  这样引出第一节,不求深入朗读体会,只让学生初步感知朗读,引出后面的教学内容。

  三、 细读课文第二节,了解内容,感悟语言,积累运用。

  几位小画家都争着抢着说自己的家乡美呢,到底美在哪?看了才知道。我们先去涛涛的家乡——海边,欣赏一下大海美丽的风景。

  1、学生自己读第一小节,要求:带着问题读,你觉得大海怎么样?

  2、反馈交流。

  ①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你读懂了什么?

  很蓝很宽,我们可以说“那么蓝,那么宽。”板(“那么 那么”)

  指导朗读:

  你听,用上那么那么,把大海写的特别美。你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读出对大海的喜爱赞美之情。

  学生刚接触“那么”,教师可通过示范美读,让学生体会了“那么”的意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机学习“宽”:出示卡片认读,注意前鼻音,开小火车读;动作理解,宽和窄。

  ②大海不仅美,里面还有很多鱼虾呢。你瞧,轮船捕鱼归来后,———————

  出示课文“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学习“虾”:仔细看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送进田字格。(要点:虫字旁的书写)

  那么多的鱼和虾,该怎么读?

  指导朗读 “一艘艘”“装满”重读,读出鱼虾之多。

  3、这个时候涛涛在干什么?

  认读“捡贝壳”

  学习“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吗?

  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一个人,看见地上有三个贝壳,用手捡了起来。

  学习“贝壳”,随机指导“贝”字书写。(要点:最后一笔。区别“见”。)

  看图,涛涛是怎么捡的?

  光着脚,没穿鞋,就是———

  认读“赤着脚”

  放到句子中能读好他们吗?

  出示句子“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指名读。

  4、演读第二节

  一整段你能读好吗?

  自由练

  指名,其他人当小评委,听听他是不是把大海读美了,把涛涛介绍得很可爱。

  5、句式训练

  ①我来到海边,看到海那么——,那么——。

  ②海滩上的贝壳那么——,那么——。

  ③我赤着脚走在沙滩上,沙子那么——,那么——。

  ④我捡到了这么多的贝壳,我的心情那么——,那么——。

  美丽的文字,就应该诵记在心,培养积累优美语言的习惯。

  6、涛涛用画来夸奖自己的家乡,可是还有一个小姑娘她是用了歌声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夸得怎么样。(播放音乐:赶海的小姑娘。)

  7、配乐背诵。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去了涛涛的家乡,看见了美丽、广阔还有许多鱼虾的大海,下节课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小朋友的家乡欣赏欣赏,看看他们的家乡怎么样。下课后,你喜欢谁的家乡酒读谁的家乡,还可以背一背。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谁的家乡在哪里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 *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画家乡》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写字

  课前准备:课前了解自己的家乡,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谈话: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 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3 学生再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并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4 小组合作,组长检查自学生字和读课文的情况。

  5 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6 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7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宽大 鱼虾 小脚 捡贝壳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认读词语:

  宽阔 鱼虾 大脚 贝壳 原来 奔跑 秘密 一匹 城市 高楼

  2 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课文

  1 回忆前几段的学习方法。

  2 学生在四、五、六自然段中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3 汇报自学情况:

  (1)抢认生字:奔、原、密、匹、市、楼

  (2)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4 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三、看图,指导背诵。

  1 看图提示背诵。

  2 看文听老师朗读。

  3 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五、指导书写

  板书: 画家乡

  涛涛:海边海、船、贝壳

  山山:山里山、水、树、蘑菇

  **:*原稻子、棉花、菜地

  青青:草原草、羊群、马

  京京:城市街道、楼房、街心公园

《画家乡》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

  认识“宽”、“虾”12个生字,会写“男、爱”2个字。

  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男、爱”

  三、教学准备:课件(风光图片、生字、重点句子、自学提示)

  教学流程:媒体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祖国各地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言)

  2、有这样几个孩子也说自己的家乡美,还把美丽的家乡画下来。

  3、板书:画家乡

  4、全班齐读课题。

  二、揭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①谁画家乡?

  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③他们是怎样画家乡?

  ④他们的家乡漂亮吗?

  ⑤他们为什么画家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句)

  三、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想知道答案吗,我们赶快打开书本102页认真读一读吧!

  1、挑战第一关:捡贝壳——媒体:(我会读:12个带音节生字贝壳)

  这些生字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去预习了,现在请读给同桌听,看谁读得最认真。

  a、同桌互读生字。(谁有自信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或开火车)

  b、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领读。

  音节躲起来了,你们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c、全班抢读没带音节的生字图片。(读对的生字落到篮子里)

  2、挑战第二关:采蘑菇——媒体:(生字词语)

  请学生自选读喜欢的蘑菇上面的词语。

  过渡:恭喜同学们顺利过关,现在请打开课本102面自己读读课文吧!

  四、自学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1)、读读课文思考:有几个小朋友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是谁?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2)、了解课文掌握情况。

  a、谁来说说有哪些小朋友画了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贴画片)

  b、课件出示:句子(a的内容)学生齐读句子。

  五、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孩子们的家乡可美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图片。

  问:这是谁的家乡?——(涛涛)

  (一)、指导看图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顺序)

  指导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指名试读(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指导朗读(学生读喜欢的句子)

  第二句: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子。

  *能学着它的样,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第三句:由“装满了鱼和虾”想象渔民丰收的喜悦。

  第四句:体验涛涛的快乐。

  4、齐读课文。(带上笑容美美地读第二自然段。为换位介绍涛涛的家乡作准备)

  5、试试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涛涛到底画了什么)

  (如果你就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你的家乡?)

  6、总结学习过程: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我们学习涛涛的家乡时,先看一看图上画的是哪里,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然后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出示课件)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小朋友的家乡。

  课文3、4、5、6自然段。

  1、山山、**4位小朋友也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的家乡玩玩,把他们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你们愿意吗?

  媒体出示四位小朋友家乡的图片。

  瞧:这是——的家乡……请同学们到想去的地方旅游吧!

  2、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旅游团。

  (一)、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过渡:哪些小组能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去旅游的地方的美丽景色?我们比比哪些小组说得精彩,哪些小组听得认真。

  (二)、小组汇报

  1、朗读学习的段落。(朗读员可以单独读也可以一起读)

  2、读读喜欢的句子,说说读懂(知道)了什么。(汇报员)

  3、说说那里的景色怎样?(用文中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

  七、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我们的祖国像个大花园,有蓝蓝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山里、*坦宽广的*原、碧绿的草原、美丽的城市。孩子们因为爱家乡,所以了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爱、美

  2、读课文。(合作朗读课文)

  请你们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们的表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大家你喜欢这个地方,觉得它很美。

  八、指导书写。

  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字一定也写得很漂亮。

  课件:我是小小书法家。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会写两个生字。它们是—“男、爱”。

  指导书写。(观察、笔顺、字形、描红、书写)

  九、拓展:我的家乡美

  孩子们,我们用五彩的画笔也画画自己的家乡吧!

  1、你想画哪些能代表家乡的景物?

  3、你想为我们可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

  十、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谁?涛涛、山山、**、青青、京京、(图片)

  在哪里?海边、山里、*原、草原、城市、(卡片)

  为什么?

  爱美

《画家乡》教学设计6

  课前创设情境:

  一、板书“家乡”二字。

  1、指名认读。

  2、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小朋友的家乡在哪儿呢?用“我的家乡在 。” 说话训练

  3、过渡:有谁知道施老师的家乡在哪儿?引入介绍福清。

  (咱们福清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今天老师搜集了不少咱们福清的秀美风光图,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4、多媒体放映福清风光图。

  5、过渡:改革开放三十年,福清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奇迹。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作为福清人,我们最想说

  我爱家乡,我爱福清!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二、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请来了五位小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24课《画家乡》。

  1、补充板书“画”,齐读课题。

  2、出示五位小画家的名字,学生和他们打招呼。

  3、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示句子: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①生齐读。师:爱是我们内心最真挚最美丽的情感,跟我读。读中体会“爱”的情感。

  ②“爱”字教学。生先观察,然后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些书写要领。师板书,生书空巩固。(过渡语加上“爱”字,如爱学习的小朋友,请把小眼睛看过来,听我说;爱写字的小朋友举起你的小手,跟我写。)

  ③把“爱”字送回句中,再读体会。

  三、初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们,此时此刻,大家一定和施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到他们的家乡看看。可是,小画家们说了,只有读好生字,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有信心读好吗?

  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有错的马上纠正,并齐读。

  2、小朋友们,赶快吧,打开课文102页,好好地读一读2-6自然段,你们一定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生自由读)

  3、检查与反馈

  a出示生词和好词,学生读、记。

  b用横线画出孩子们的家乡在什么地方?生读。过渡:五位小朋友的家乡都很美,可是今天时间有限,老师只能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玩,你们听……(播放海浪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哪里?

  四、教学第二自然段。

  1、涛涛的家乡是怎么样的呢?多媒体出示图,引导看图。

  a、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小朋友正在做什么?(相机渗透看图方法,从远到近,抓重点)。

  b、读文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读,选出小老师跟读,生齐读。

  c、读着这段话,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大海?相机教学“那么蓝,那么宽”,并引导说话-----那么-----那么-----。

  d、积累“一望无际,无边无际”

  2、美丽的大海物产也丰富,快看,鱼和虾是那么——。所以说: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边读一边体会鱼和虾的多。

  3、涛涛的家乡最好玩的是什么?引出第四句话。

  a、出示美丽的贝壳图,看,沙滩上的贝壳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真是 五颜六色 啊! 看,沙滩上的贝壳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号子,有的像星星,真是 各种各样 啊!

  b、说话训练:捡着五颜六色的贝壳,涛涛那么_______。

  捡着各种各样的贝壳,涛涛那么_______。

  c、读中感悟。多么迷人的一幅画啊!多么快乐的海边生活啊!让我们在海浪声中一起再来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齐读。

  d、指导背诵。

  五、小结学法。

  看图—读文—感悟

  六、指导写字“贝”“虾”

  七、布置作业:背诵第二自然段,三个生字各写两排。

《画家乡》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技能培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

  (1)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视频《画家乡》,动画课件《画家乡: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1.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2.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3.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1.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2.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A、自主说;B、同桌互说。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②看视频《画家乡》(课文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③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的家乡教学为例)。

  1.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2.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①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②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4.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5.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①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③结合动画课件《画家乡:生字学习》,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1.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2.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①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②“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③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④配乐,感情朗读。

  ⑤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⑥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⑦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3.拓展:

  ①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②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画家乡》教学设计8

  教学设计理念: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大胆的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课文“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儿、有些什么"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本班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少,在认记汉字上缺乏灵活性。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学生对本篇文章很感兴趣,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让学生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也激发起学生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充分让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中去学习,体会课文的内涵,积极引导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画家乡》一文写了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真挚热爱,进而反衬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通俗诗和风景画。画面的图景和描写的语句,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达成契合,引起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结合当地情况,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家乡,让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回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想象,能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知识技能与目标: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实际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策略:

  观察朗读想象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请坐好,让我们一起乘飞机到涛涛的家乡看看吧!

  二、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观察图画,感受家乡美景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各位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涛涛的家乡……海边,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蓝蓝的天、蓝蓝的海。

  生:我看见了船,我猜想船里装了许多鱼。

  师:你觉得海边的景色怎么样?

《画家乡》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字。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感悟涛涛美丽的家乡,能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3、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会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说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照片,了解家乡。

  2、出示课题。

  3、学习第1段,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生自读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读带拼音的生字。

  (2)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读词语。

  2、整体感知

  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2自然段

  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齐读,师: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很美?

  交流反馈学习:

  A、第2句:

  生朗读,读好“那么……那么……”。

  生用上“那么……那么……”说话。

  (齐读)

  B、第3句:

  出示句子,齐读。

  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一艘艘、“装满”来感悟船多、鱼虾多。)

  男女生赛读。

  C、第4句:

  出示贝壳图片,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些贝壳。

  说话训练:贝壳的颜色真多,有——,有——,还有——。

  贝壳的——真多,有的——,有的——,还有的——。

  朗读句子。

  D、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

  四、写字:

  1、出示生字,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哪里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练习写字。

  4、师生评价。

《画家乡》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2)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

《画家乡》教学设计1

  一、新课引入:

  (一)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二)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一)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二)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1、自主说。

  2、同桌互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 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画家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宽、虾”等12个生字。会按笔顺正确书写“贝、原”等6个字。

  2、会用“那么。那么。”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5、在老师指导下,结合想像,画自己的家乡,并能介绍给大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味家乡之美,感悟爱乡之情。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那么。那么。”反复朗读,感悟体会文中赞美家乡、爱家乡之情。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揭题。出示填空()的家乡,板题《画家乡》,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你的家乡在哪里?如果让你画一画你的家乡,你想画些什么?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也都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画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内容,自主学习。

  1、读文画出生字,想办法读正确。

  2、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分别在什么地方?

  3、汇报(汇报识字读文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1)、利用生字卡片指读生字,新词。

  (2)、去掉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交流识字经验,互相检测,互助学习。

  4、朗读(选读课文,促进理解,感悟。)

  (1)、假想自己就是其的一个小朋友,把自己描写家乡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学生选读段落进行自由练习。

  (3)、指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课文感情进行朗读。

  三、写字(分散写字任务,落实写字要求,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四个生字。“贝、原、男、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2、选择不好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指名读全文的形式进入新的学习。

  二、朗读感悟

  1、你认为,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谁的家乡最美?读书画出相关的语句,诵读理解。

  2、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适时抓住“那么……那么……”引导学生说话。

  3、在全班的.范围内交流读书的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悟。

  4、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记下来。

  三、扩展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2、在组织学生畅谈想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构思,画自己的家乡。

  3、结合着自己的画,当个小解说员,把自己画的家乡介绍给大家。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虾、跑”,指导学生观察,教师强调书写上的注意事项。

  2、自由练写,教师巡视,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五、练习

  连一连

  涛涛的家乡城市一望无际

  青青的家乡草原山清水秀

  **的家乡山里波涛滚滚

  山山的家乡海边骏马奔腾

  京京的家乡*原高楼大厦

  我会选字组词:

  原园圆

  公()*()园()()圈

  乡香

  ()村花()家()()气

  附板书:

  涛涛海边那么蓝,那么宽

  山山山里那么高,那么清

  ***原那么*坦,那么宽广热爱家乡

  青青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京京城市那么美

《画家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身家乡的热爱。

  4、鼓励同学用画笔画出自身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版图)这是我们*的版图,它就像一只大公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身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位小画家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局部读一读。

  4、朗读感悟:

  ⑴ 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和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⑵ 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⑶ 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⑷ 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⑸ 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⑹ 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同学自由介绍)

  5、合作学习第3段。

  (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依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全班感情朗读。

  6、选择喜欢的局部自学。

  还有**、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依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7、选择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

  【实践活动】

  1、引导同学画出自身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身的家乡吧!(同学画家乡)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身的画。

  【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小朋友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身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同学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只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想拿起笔去画自身的家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身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身的家乡。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低年级的小朋友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出现在同学面前,让小朋友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同学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同学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同学展示无边的大海,葱茏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假如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同学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画家乡》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认识“宽”、“虾”12个生字,会写“男、爱”2个字。

  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男、爱”

  三、教学准备:课件(风光图片、生字、重点句子、自学提示)

  教学流程:媒体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祖国各地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言)

  2、有这样几个孩子也说自己的家乡美,还把美丽的家乡画下来。

  3、板书:画家乡

  4、全班齐读课题。

  二、揭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①谁画家乡?

  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③他们是怎样画家乡?

  ④他们的家乡漂亮吗?

  ⑤他们为什么画家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句)

  三、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想知道答案吗,我们赶快打开书本102页认真读一读吧!

  1、挑战第一关:捡贝壳——媒体:(我会读:12个带音节生字贝壳)

  这些生字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去预习了,现在请读给同桌听,看谁读得最认真。

  a、同桌互读生字。(谁有自信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或开火车)

  b、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领读。

  音节躲起来了,你们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c、全班抢读没带音节的生字图片。(读对的生字落到篮子里)

  2、挑战第二关:采蘑菇——媒体:(生字词语)

  请学生自选读喜欢的蘑菇上面的词语。

  过渡:恭喜同学们顺利过关,现在请打开课本102面自己读读课文吧!

  四、自学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1)、读读课文思考:有几个小朋友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是谁?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2)、了解课文掌握情况。

  a、谁来说说有哪些小朋友画了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贴画片)

  b、课件出示:句子(a的内容)学生齐读句子。

  五、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孩子们的家乡可美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图片。

  问:这是谁的家乡?——(涛涛)

  (一)、指导看图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顺序)

  指导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指名试读(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指导朗读(学生读喜欢的句子)

  第二句: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子。

  *能学着它的样,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第三句:由“装满了鱼和虾”想象渔民丰收的喜悦。

  第四句:体验涛涛的快乐。

  4、齐读课文。(带上笑容美美地读第二自然段。为换位介绍涛涛的家乡作准备)

  5、试试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涛涛到底画了什么)

  (如果你就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你的家乡?)

  6、总结学习过程: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我们学习涛涛的家乡时,先看一看图上画的是哪里,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然后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出示课件)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小朋友的家乡。

  课文3、4、5、6自然段。

  1、山山、**4位小朋友也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的家乡玩玩,把他们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你们愿意吗?

  媒体出示四位小朋友家乡的图片。

  瞧:这是——的家乡……请同学们到想去的地方旅游吧!

  2、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旅游团。

  (一)、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过渡:哪些小组能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去旅游的地方的美丽景色?我们比比哪些小组说得精彩,哪些小组听得认真。

  (二)、小组汇报

  1、朗读学习的段落。(朗读员可以单独读也可以一起读)

  2、读读喜欢的句子,说说读懂(知道)了什么。(汇报员)

  3、说说那里的景色怎样?(用文中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

  七、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我们的祖国像个大花园,有蓝蓝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山里、*坦宽广的*原、碧绿的草原、美丽的城市。孩子们因为爱家乡,所以了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爱、美

  2、读课文。(合作朗读课文)

  请你们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们的表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大家你喜欢这个地方,觉得它很美。

  八、指导书写。

  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字一定也写得很漂亮。

  课件:我是小小书法家。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会写两个生字。它们是—“男、爱”。

  指导书写。(观察、笔顺、字形、描红、书写)

  九、拓展:我的家乡美

  孩子们,我们用五彩的画笔也画画自己的家乡吧!

  1、你想画哪些能代表家乡的景物?

  3、你想为我们可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

  十、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谁?涛涛、山山、**、青青、京京、(图片)

  在哪里?海边、山里、*原、草原、城市、(卡片)

  为什么?

  爱美

《画家乡》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每一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指导朗读.教学准备:课前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在脑海里留下印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通过观察插图,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听录音----韩红的一首歌曲《家乡》.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呀?指名说说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领大家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同龄伙伴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学生看插图,教师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说说涛涛山山青青的家乡分别在什么地方?

  4分小组完成两个任务,

  ①标出自然段;

  ②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板书词语.

  那么宽

  鱼和虾

  赤着脚

  捡贝壳

  草原

  奔跑又绿又密

  一匹

  城市

  楼房

  男孩子

  爱家乡

  6自由认读生字,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讨论.

  7组织多种形式读词语.

  8出示生字,分小组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分析生字的字形.

  9全班交流,共同矫正.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欣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知语言的美.

  (2)学生自由朗读,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指导朗读重点词句,“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四)小组合作学习其他自然段

  (五)汇报学习

  (六)总结布置作业

  (七)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教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汇报交流,指导书空.

  4指导书写.

  5针对写字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指导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

  2完成课后练习.

  (1)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

  (3)思考讨论: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

  (4)说给大家听.

  (四)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结布置作业.

  (六)教后反思

《画家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技能培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

  (1)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视频《画家乡》,动画课件《画家乡: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1.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2.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3.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1.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2.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A、自主说;B、同桌互说。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②看视频《画家乡》(课文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③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的家乡教学为例)。

  1.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2.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①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②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4.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5.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①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③结合动画课件《画家乡:生字学习》,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1.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2.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①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②“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③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④配乐,感情朗读。

  ⑤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⑥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⑦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3.拓展:

  ①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②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画家乡》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爱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揭提导入。

  1、每个都有自己的家乡,(板书:家乡)有几个小伙伴的家乡特别美,他们还画了下来。(板书:画)齐读课题。

  2、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家乡。(观看家乡风景录像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教拼音娃娃。

  (生自由读文)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就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开火车认读)

  生字:宽脚捡壳贝虾

  原奔密楼匹市

  (3)齐读生字。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此环节的生字教学,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在“捡贝壳”的游戏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你们想请哪几个同学来朗读课文?为什么?(指名分段读)

  咱们给他们提点建议吧!你认为他们要怎么读?(有感情、看准拼音、读出语气)

  大家仔细听,想想小伙伴的家乡在哪里?

  2、指名说。

  (板书:小伙伴的家乡在海边、山里、*原、草原、城市。)

  3、你喜欢谁的家乡呢?(以下段落教学可以随学生汇报自由安排)

  a.海边

  (1)涛涛画的海边是什么样子呢?(自由地读读第2小节)

  (2)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示范读。

  (3)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4)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5)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6)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经历由读到背的过程。)

  b、草原

  (1)你喜欢谁的家乡?那大家一起看看草原风光吧!(课件播放草原景色)

  (2)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3)这么无边无际的草原,课文里怎么写的?自由地读读第5小节。

  谁来读读?(指名读)

  读得多好!就请有信心读好的同学站起来一齐读读!(齐读)

  c、自学*原、山区、城市三个小节

  (1)我们一起领略了海边、草原的美,我们四人小组还可以坐上火车,到祖国的山区、*原或城市去旅游呢。

  (2)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里,以小组的方式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初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下面,小组就乘上“旅游列车”出发吧!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

  (4)汇报交流。(课件播放山区、*原、城市的风光)

  好,旅游归来,让大家知道你们有什么收获吧!

  汇报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读自己喜欢的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小组齐读、男女比赛读、背读,还可以谈感受、自由评议等等。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读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可以站起来背。

  四、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文中小伙伴的家乡很美,我们的家乡——湘潭也很美。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播放:湘潭风光)

  2、你认为我们湘潭哪些地方很美呢?

  3、湘潭韶山是*的故乡,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美丽的韶山和蜿蜒的湘江相伴,新建的三大桥上的车子来来往往,雨湖公园是孩子们的乐园……那我们也选一个景点,把自己的家乡画出来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看家乡,说家乡,画家乡,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板书设计:(略)

《画家乡》教学设计8

  教学设计理念: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大胆的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课文“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儿、有些什么"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本班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少,在认记汉字上缺乏灵活性。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学生对本篇文章很感兴趣,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让学生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也激发起学生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充分让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中去学习,体会课文的内涵,积极引导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画家乡》一文写了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真挚热爱,进而反衬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通俗诗和风景画。画面的图景和描写的语句,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达成契合,引起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结合当地情况,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家乡,让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回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想象,能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知识技能与目标: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实际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策略:

  观察朗读想象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请坐好,让我们一起乘飞机到涛涛的家乡看看吧!

  二、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观察图画,感受家乡美景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各位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涛涛的家乡……海边,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蓝蓝的天、蓝蓝的海。

  生:我看见了船,我猜想船里装了许多鱼。

  师:你觉得海边的景色怎么样?

《画家乡》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法、情境设置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也可以听录音或请学生读)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beng)宽(kuankan)市(sishi)原(yuanyan)

  2、比一比

  四----匹下-----虾贝-----见现------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原*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蓝宽

  山里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原*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录音、背诵

  五、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原那么*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画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反思:《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少儿文章,很适合一年级的学生朗读,在课文开始之前,我问学生: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呢?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呢?你的家乡都有哪些特产呢?学生显得特别高兴,纷纷举手表示,之后引入课文,在第一课时时,我让学生先听我示范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标上小节号,划出课后的生字词,再想一想这篇课文中讲述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在汇报时,我根据提问的顺序,让学生一一讲述,先抽出课后的生字,让学生讲读,并让几位同学按照课文的自然段来朗读以抽查预习情况,在第二课时时,我让学生解决最后两个问题,先通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当中讲述了几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随机朗读,并指导他们有感情地去领悟这些语句,因为文章本身很美,所以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学生也能很快陶醉其中,这节课上最大的亮点便是我有一个延伸过程,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内容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很多学生模仿的特别好。

《画家乡》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思路

  认字放在学文中,前六个字在老师精讲第2自然段时掌握;后六个分别在学生合作学,自学的过程中掌握。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出示课件各地风景)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在哪儿?你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我们的家乡都很美丽,你们想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家乡。(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谁再来读课题?把你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读出来。(指名读——随机评价——齐读课题。)

  该怎样画我们的家乡呢?我们先去看看课文中的:涛涛、山山、**、青青和京京是怎样画家乡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大家边听老师读课文,边欣赏文中小朋友画的美丽的家乡。(师配乐范读文,学生看图欣赏)

  2、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涛涛、山山、**、青青和京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开始!

  3、先来和这些生字宝宝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

  1)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遇到比较难度的你可以多喊几遍它的名字。

  2)现在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棒!

  3)看看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请同桌小朋友相互说一说: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__。(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这五位小朋友生活在祖国不同的地方,他们家乡的景色也各不相同,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呢?那就请你美美地读读他的家乡的这一自然段吧。

  谁来说说你最喜欢谁的家乡?

  1、今天咱们就先去涛涛的家乡海边做客吧。(课件出示插图)

  2、这就是涛涛的家乡,你们看,图上画着什么呀?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一自然段,把你觉得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4、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很美?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学生说到哪一句的内容,就教学哪一句。)

  a、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1、是啊,大海多美那,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2、(课件出示大海图,配海浪的声音。)

  3、看着大海,你想说些什么呢?

  (若学生没有回答到,启发: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大海的样子又是怎样的?)

  4、(课件出示句子)。大海那么美,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吧。读句子。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重点读好“那么”一词。可以这样评价、引导:从他的朗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是哪个词儿让你们有了这样的感觉?(那么…那么…)

  谁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4)齐读

  b、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1、(出示图片:装满鱼和虾的船。)(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与和虾。)

  2、你们边看图,边读句子,想想,哪个词儿表示鱼虾很多?

  (装满、一艘艘)

  1)学生说到“装满”,在句子中读好这个词。

  2)学生说到“一艘艘”

  比较“一艘”与“一艘艘”让学生感受到“一艘艘”说明鱼虾更加多。

  3、再读句子,感情朗读。

  c、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1、出示图片和句子。(图片用画框框起来)

  2、这句话比较长,请同学们先来读好两个词“赤着脚”“捡贝壳”(课件中点红这两个词);把“赤着脚捡贝壳”连起来读通顺;读通“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

  3、学生尝试自己读通整句话。

  4、朗读指导:假如请你向大家介绍涛涛,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自豪的,调皮的)

  (1)自己尝试(可加上手指画框的动作)

  (2)指名

  (3)齐读

  5、整体感悟,再读第二自然段。

  看来小朋友们都门喜欢涛涛的家乡,那就请大家自己再读读这一自然段,待会再请同学来夸一夸。

  (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6巩固生字

  1)、涛涛的家乡实在太美了,尤其是漂亮的贝壳,你们一定很喜欢吧。老师特地带来几个。不过看之前,我们得学会这几个字。

  2)、学:“贝壳”二字。(出示词语:齐读)

  3)、学“捡”。贝壳散落在沙滩上,需要我们用手去——捡。(出示生字:捡)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捡”的。

  4)、欣赏贝壳。

  学生在欣赏时若发出赞叹声,则让他们说说感受,甚至再次读第二段。

  5)、学“宽、虾、脚”

  (1)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2)给宽字找朋友:宽大、宽阔、宽广、宽敞、宽容等。

  6)、游戏巩固生字:捡贝壳。(开火车读生字)

  我们开小火车来捡捡贝壳

  7、涛涛的家乡有那么美的大海,那么多的鱼和虾,还有那么多漂亮的贝壳,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请你再读读这一段,试着把它背出来。

  四、写字“贝、虾”

  能干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写写这两个字吧!(课件出示)

  1)先来看“贝壳”的“贝”,想一想它的笔顺,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贝”,想想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

  拿起小手一起跟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注意“贝”字占格要合适不要“顶天立地”、也不要“缩在格中像蚂蚁”。

  2)我们再来看“虾”,先在心里想想它的笔顺,想好了吗?

  好,把金手指舞起来……

  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虾”,说说怎样能把它写漂亮。

  好,拿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写“虾”。(注意左边的虫字旁要写得瘦一点窄一点)

  3)这两个字请大家分别在课本中描一个写一个。

  五、课外作业:课后,请你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教材简说

  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辽阔的*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积重难返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家乡,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美丽,更妖娆。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3)

——画家乡教学设计3篇

画家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爱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揭提导入。

  1、每个都有自己的家乡,(板书:家乡)有几个小伙伴的家乡特别美,他们还画了下来。(板书:画)齐读课题。

  2、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家乡。(观看家乡风景录像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教拼音娃娃。

  (生自由读文)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就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开火车认读)

  生字:宽脚捡壳贝虾

  原奔密楼匹市

  (3)齐读生字。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此环节的生字教学,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在“捡贝壳”的游戏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你们想请哪几个同学来朗读课文?为什么?(指名分段读)

  咱们给他们提点建议吧!你认为他们要怎么读?(有感情、看准拼音、读出语气)

  大家仔细听,想想小伙伴的家乡在哪里?

  2、指名说。

  (板书:小伙伴的家乡在海边、山里、*原、草原、城市。)

  3、你喜欢谁的家乡呢?(以下段落教学可以随学生汇报自由安排)

  a.海边

  (1)涛涛画的海边是什么样子呢?(自由地读读第2小节)

  (2)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示范读。

  (3)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4)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5)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6)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经历由读到背的过程。)

  b、草原

  (1)你喜欢谁的家乡?那大家一起看看草原风光吧!(课件播放草原景色)

  (2)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3)这么无边无际的草原,课文里怎么写的?自由地读读第5小节。

  谁来读读?(指名读)

  读得多好!就请有信心读好的同学站起来一齐读读!(齐读)

  c、自学*原、山区、城市三个小节

  (1)我们一起领略了海边、草原的美,我们四人小组还可以坐上火车,到祖国的山区、*原或城市去旅游呢。

  (2)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里,以小组的方式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初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下面,小组就乘上“旅游列车”出发吧!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

  (4)汇报交流。(课件播放山区、*原、城市的风光)

  好,旅游归来,让大家知道你们有什么收获吧!

  汇报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读自己喜欢的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小组齐读、男女比赛读、背读,还可以谈感受、自由评议等等。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读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可以站起来背。

  四、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文中小伙伴的家乡很美,我们的家乡——湘潭也很美。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播放:湘潭风光)

  2、你认为我们湘潭哪些地方很美呢?

  3、湘潭韶山是*的故乡,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美丽的`韶山和蜿蜒的湘江相伴,新建的三大桥上的车子来来往往,雨湖公园是孩子们的乐园……那我们也选一个景点,把自己的家乡画出来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看家乡,说家乡,画家乡,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板书设计:(略)

画家乡教学设计2

  课时目标:

  1、认识“宽、虾、脚、捡、贝、壳、原、市”等12个生字,会写“虾”。

  2、能用“那么……那么……”这一句式说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家乡的美丽。

  学习重点:1、识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想看看吗?

  板书课题:24、画家乡。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听课文配乐朗读,边找找生字娃娃。

  2、学习生字。

  (1)导入:今天我们的生字娃娃看到教室里这么热闹,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想跟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2)出示生字。

  宽 虾脚捡贝壳

  原 奔 密匹市楼

  ①开火车读。

  ②生字的读音要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个醒。

  宽捡原奔 市

  ③小老师带读。

  ④识记生字。

  导入:这些生字娃娃可调皮了,你稍不注意它们就跑了,我们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看看这些生字,你记住了哪一个,是怎么记的。

  ⑤去掉拼音读。

  ⑥写字:虾

  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渗透写字姿势(头正肩*背要直)

  ⑦摘苹果游戏。

  (1)导入: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这些生字娃娃变成了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你还认识它吗?

  (2)指名读。

  (3)齐读。

  (4)选词说句子。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会读了,那《画家乡》这篇课文,你们也读懂了吗?老师考考大家。

  三、看图说话:xx 的家乡在哪里。

  1、导入: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里?来说一说。

  2、小结:是啊,我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小朋友的家乡是那么的迷人,涛涛邀请大家去他的家乡旅游,你们愿意去吗?那涛涛的家乡在哪里?(海边)

  四、细读感悟,画中感悟

  1、小朋友,你们见过海吗?请同学介绍介绍。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蓝蓝的,一望无边……

  2、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指名朗读课文。

  3、思考:涛涛画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出示图。

  (1)大海美不美?指名读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读)

  (2)“那么蓝”写出了大海的颜色。“那么宽”写出了大海的大。

  (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出大海是那么的蓝那么的宽。

  (4)海水那么蓝那么宽,这儿用了两个“那么那么”来赞美大海,你们能不能用上“那么…那么…”说完整句。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1)齐读这句话。

  (2)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一艘艘”船多。装满“鱼虾多。

  (3)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4)指导朗读。

  (5)赛读。师生比赛。

  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1)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捡贝壳)

  (2)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

  (3)涛涛捡了那么多的贝壳,他高兴吗?

  (4)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海边的生活多么快乐啊,让我们美美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

  (3)齐读。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大海: 蓝 、宽

  涛涛 船上:鱼 、虾

  海边:贝壳

画家乡教学设计3

  学习目的: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识12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仅有浩瀚的大海、连绵的群山、广阔的*原、还有茫茫的草原、现代化的城市。住在不同地方的几位小朋友把他们美丽的家乡画了下来,想不想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2、(课件出示生词)男女生赛读

  读完学生自己评价。

  3、读单字

  4、同学们真棒,把生字都记住了,那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快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5、个别难记的生字在全班交流

  6、小结: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结构复杂,不过,只要同学仔细观察,多动脑筋,注意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

  7、游戏巩固。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通读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这几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别是在哪儿?

  (二)他们的家乡美吗?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欣赏涛涛家乡的美。

  1、课件出示画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交流:

  ①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引导说句:(先用图片,再让学生自己说。)

  那么,那么。

  ②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好多呀!你从哪个词看出“多“?(一艘艘、满)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③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小男孩,就是涛涛。

  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体会涛涛的心情。

  4、师生合作读

  (四)两段连起来读

  (五)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如果你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

  2、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贝、男、虾”三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

  3、生练写

  4、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五、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准备下节课交流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4)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0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改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以我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课前我收集有关冬天的各种图片录制成一组冬景图。在导入新课时,我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把这一组冬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丽的冬天的世界里。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学生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感触,能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课中操和游戏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是学习知识的有效载体。在阅读教学中用比赛形式促进学生朗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因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习导语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阅读过程的展开则是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这样的设计让知识点有机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之中。

  四、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2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节课的优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美丽雪景图和儿童诗《冬天是个魔术师》,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这时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兴致盎然纷纷举手发言,我又说: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也来到雪地里,他们说自己是位了不起的画家,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识字。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去拼音的词语和单独的生字让学生认读。最后让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因为这一课的生字大多都是熟字加偏旁,因此我采用以一字带多字的方法进行识记,重点放在“睡”和“蛙”的识记上,让学生在了解字意的基础上认识眼目旁和虫字旁。

  三、图文结合,以读促说。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我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另外,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因此,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时,我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看见 从雪地里走过,它的脚印像 。”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的高兴自豪。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设计了简单、形象、直观的板书:我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下四种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了“谁画什么”这个句子。

  存在的问题: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显得有点紧张。虽然是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总觉得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够实。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发挥,课堂就会充满情趣。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3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虽然也利用课件、贴图等辅助工具,将生活带入了课堂,为他们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我本身经验不足,没有好好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备课的时候没有作好充分的预设,最后导致本节课出现了一下几点不足:

  一、课堂上的朗读指导不够扎实。

  在课堂将近尾声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齐读课文的环节,可遗憾的是,我现学生的朗读水*没有丝毫地进步。回想整节课的朗读指导过程,感觉最缺乏的就是指导学生有层次地提高。究其原因,我发现课堂上自己给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不够多,每次读重点句时,我总是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倦,而且也减少了学生与课文语言材料接触的机会,更限制了他们朗读个性的.发挥。我想,如果我试着让他们自由的练一练、读一读,或者同桌之间比一比,同时提醒要注意表情、语气等,他们肯定会读得更投入,而且与课文的距离也会随之缩小,那么,他们的朗读水*也会随之上升。

  除此之外,我所采用教学策略也影响了学生朗读水*的提高。比如说,我采用了师生比赛读的方式,但让学生评价我的朗读情况时,我却仅仅满足于他们所说的一个“好”字,就让他们努力超过我了。现在仔细反思了一下,我觉得当时自己这样的处理的不科学的,很多学生对与“该怎么读才算好”这一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试想,要是当时让他们说说“我读得好在哪里”,那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学生说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朗读技巧的过程,可以肯定,等他们评价完毕之后,他们的脑海肯定有一个清晰的关于“读得好”的标准,尔后,他们的朗读也会很自然地朝这一方向前行了,那么,朗读水*的层次感也会随之产生了。或者是,由我试着读两遍,一遍很*淡地读,另一遍投入自己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两遍的不同,让他们的比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此外,对于带有“!”和“?”的句子,我应该交给他们读的方法,读带有“!”的句子时,应该是很激动的,读带有“?”的句子时,要读出问的语气,最后一个字还要扬上去一点。在指导学生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时,可以让学生边夸边读,通过多说的形式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让他们在读得过程中显得更加有滋有味。

  另外,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进行贴切的评价。其实,朗读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价进行,比如在学生读完之后,先肯定他的某一个优点,然后针对他的朗读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此一来,不仅他本人找到了读好的方法,而且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能明确读好的标准,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握上,还显得不够合理。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将如此繁多的教学任务放在40分钟之内完成,未免会显得有点紧张,同时,也带来了各个环节落实得不到位的问题,学生的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学,课堂变成了“走过场”的课堂,于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了一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了,第一课时的课应该是很扎实的,尤其是生字的教学,绝对不能像二年级那么简单,而是要一步步的落实“音、形、意”这三个要素,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来掌握字音,通过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来掌握字形,通过用上词语宝宝说上一句话来掌握字意等,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生字在课堂上不断地再现,让学生通过反复见面来加深的生字的掌握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安排写字指导的环节,而且起码要5分钟。

  三、主体和实效的问题。

  课堂上,总感觉自己对学生不够放心,总是扶着他们,而没有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究。比如,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在小老师领读之后,我又自己挑选出其中的后鼻音和翘舌音让学生跟着我读,其实这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找,他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再如,在“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一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冬眠的知识,不必要自己解释。教师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输知识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引导他们思考,启发他们,在他们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加了一个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由于学生事先并没有去查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先由老师出示一些已有的图片资料,再让学生说,也可以把自己想的内容代到课文里去说一说,对课文进行改变,可能这样的处理会更好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也让课堂显得更加有实效性。

  除了以上三大点不足之外,我还有许多零碎的感触。如,上课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动起自己每一个充满激情的细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又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让他们从部分到整体地背,再到有声有色地背,层层递进。也可以借助根据课文改编而成的歌曲,让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背诵。如,备课的时候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教案,而要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否则,实际的课堂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我们原先所设想的。因为,上课并不是演戏,它虽然有已经设定的环节,却没有一句句既定的台词,40分钟内,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机智,所以,如果能做好成分的预设,我们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那些考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4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 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想做什么?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然后让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实物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再如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

  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通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是,仍然有遗憾的地方,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具体表现以下两方面: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

  2、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读感受,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绚丽多彩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欲望,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总之,这课时设计的内容较多,虽然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的不太实。板书忘记书写了,还是经历太少,继续努力,继续加油。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5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册17课的一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在导入新课中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给学生展现了一组雪景图,把生活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了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图片,联想起上周四的下雪情景以及心情,自然地朗读“下雪啦,下雪啦!”这一句时,似乎听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与渴望。

  识字是低段语文课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如在指导学生识记“睡”时,左边是目,右边是垂,眼皮慢慢垂下来就睡着了。又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啦,梅,蛙”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这堂课始终贯穿着一个主线“开心”。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时提出两个要求:⑴用“——”划出雪地里的小画家。⑵用“0”圈出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使课文思路清晰同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一堂课我共抓了三句话来开展教学。a.“下雪啦,下雪啦!”b.“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c.“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在教学第二句时,运用了“叽叽叽,我是小鸡,我的脚印像()”这种形式富有童趣,孩子们学得很开心。

  当然,课无完课,在课堂中我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正:

  1.“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朗读时体会这句的心情给孩子们的体会时间不够充分,有些着急。

  2.朗读形式过于单一,朗读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拍手读,指名读,全班读。

  3.在指导书写时,没有思考周全,以致书写教学中没有田字格,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过这次教学展示活动,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6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虽然也利用课件、贴图等辅助工具,将生活带入了课堂,为他们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我本身经验不足,没有好好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备课的时候没有作好充分的预设,最后导致本节课出现了一下几点不足:

  一、课堂上的朗读指导不够扎实。

  在课堂将近尾声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齐读课文的环节,可遗憾的是,我现学生的朗读水*没有丝毫地进步。回想整节课的朗读指导过程,感觉最缺乏的"就是指导学生有层次地提高。究其原因,我发现课堂上自己给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不够多,每次读重点句时,我总是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倦,而且也减少了学生与课文语言材料接触的机会,更限制了他们朗读个性的发挥。我想,如果我试着让他们自由的练一练、读一读,或者同桌之间比一比,同时提醒要注意表情、语气等,他们肯定会读得更投入,而且与课文的距离也会随之缩小,那么,他们的朗读水*也会随之上升。

  除此之外,我所采用教学策略也影响了学生朗读水*的提高。比如说,我采用了师生比赛读的方式,但让学生评价我的朗读情况时,我却仅仅满足于他们所说的一个“好”字,就让他们努力超过我了。现在仔细反思了一下,我觉得当时自己这样的处理的不科学的,很多学生对与“该怎么读才算好”这一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试想,要是当时让他们说说“我读得好在哪里”,那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学生说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朗读技巧的过程,可以肯定,等他们评价完毕之后,他们的脑海肯定有一个清晰的关于“读得好”的标准,尔后,他们的朗读也会很自然地朝这一方向前行了,那么,朗读水*的层次感也会随之产生了。或者是,由我试着读两遍,一遍很*淡地读,另一遍投入自己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两遍的不同,让他们的比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此外,对于带有“!”和“?”的句子,我应该交给他们读的方法,读带有“!”的句子时,应该是很激动的,读带有“?”的句子时,要读出问的语气,最后一个字还要扬上去一点。在指导学生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时,可以让学生边夸边读,通过多说的形式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让他们在读得过程中显得更加有滋有味。

  另外,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进行贴切的评价。其实,朗读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价进行,比如在学生读完之后,先肯定他的某一个优点,然后针对他的朗读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此一来,不仅他本人找到了读好的方法,而且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能明确读好的标准,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握上,还显得不够合理。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将如此繁多的教学任务放在40分钟之内完成,未免会显得有点紧张,同时,也带来了各个环节落实得不到位的问题,学生的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学,课堂变成了“走过场”的课堂,于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了一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了,第一课时的课应该是很扎实的,尤其是生字的教学,绝对不能像二年级那么简单,而是要一步步的落实“音、形、意”这三个要素,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来掌握字音,通过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来掌握字形,通过用上词语宝宝说上一句话来掌握字意等,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生字在课堂上不断地再现,让学生通过反复见面来加深的生字的掌握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安排写字指导的环节,而且起码要5分钟。

  三、主体和实效的问题。

  课堂上,总感觉自己对学生不够放心,总是扶着他们,而没有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究。比如,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在小老师领读之后,我又自己挑选出其中的后鼻音和翘舌音让学生跟着我读,其实这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找,他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再如,在“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一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冬眠的知识,不必要自己解释。教师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输知识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引导他们思考,启发他们,在他们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加了一个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由于学生事先并没有去查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先由老师出示一些已有的图片资料,再让学生说,也可以把自己想的内容代到课文里去说一说,对课文进行改变,可能这样的处理会更好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也让课堂显得更加有实效性。

  除了以上三大点不足之外,我还有许多零碎的感触。如,上课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动起自己每一个充满激情的细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又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让他们从部分到整体地背,再到有声有色地背,层层递进。也可以借助根据课文改编而成的歌曲,让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背诵。如,备课的时候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教案,而要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否则,实际的课堂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我们原先所设想的。因为,上课并不是演戏,它虽然有已经设定的环节,却没有一句句既定的台词,40分钟内,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机智,所以,如果能做好成分的预设,我们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那些考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7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虽然也利用课件、贴图等辅助工具,将生活带入了课堂,为他们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我本身经验不足,没有好好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备课的时候没有作好充分的预设,最后导致本节课出现了一下几点不足:

  一、课堂上的朗读指导不够扎实。

  在课堂将近尾声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齐读课文的环节,可遗憾的是,我现学生的朗读水*没有丝毫地进步。回想整节课的朗读指导过程,感觉最缺乏的就是指导学生有层次地提高。究其原因,我发现课堂上自己给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不够多,每次读重点句时,我总是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倦,而且也减少了学生与课文语言材料接触的机会,更限制了他们朗读个性的发挥。我想,如果我试着让他们自由的练一练、读一读,或者同桌之间比一比,同时提醒要注意表情、语气等,他们肯定会读得更投入,而且与课文的距离也会随之缩小,那么,他们的朗读水*也会随之上升。

  除此之外,我所采用教学策略也影响了学生朗读水*的提高。比如说,我采用了师生比赛读的方式,但让学生评价我的朗读情况时,我却仅仅满足于他们所说的一个“好”字,就让他们努力超过我了。现在仔细反思了一下,我觉得当时自己这样的处理的不科学的,很多学生对与“该怎么读才算好”这一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试想,要是当时让他们说说“我读得好在哪里”,那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学生说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朗读技巧的过程,可以肯定,等他们评价完毕之后,他们的脑海肯定有一个清晰的关于“读得好”的标准,尔后,他们的朗读也会很自然地朝这一方向前行了,那么,朗读水*的层次感也会随之产生了。或者是,由我试着读两遍,一遍很*淡地读,另一遍投入自己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两遍的不同,让他们的比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此外,对于带有“!”和“?”的句子,我应该交给他们读的方法,读带有“!”的句子时,应该是很激动的,读带有“?”的句子时,要读出问的语气,最后一个字还要扬上去一点。在指导学生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时,可以让学生边夸边读,通过多说的形式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让他们在读得过程中显得更加有滋有味。

  另外,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进行贴切的评价。其实,朗读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价进行,比如在学生读完之后,先肯定他的某一个优点,然后针对他的朗读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此一来,不仅他本人找到了读好的方法,而且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能明确读好的标准,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握上,还显得不够合理。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将如此繁多的教学任务放在40分钟之内完成,未免会显得有点紧张,同时,也带来了各个环节落实得不到位的问题,学生的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学,课堂变成了“走过场”的课堂,于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了一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了,第一课时的课应该是很扎实的,尤其是生字的教学,绝对不能像二年级那么简单,而是要一步步的落实“音、形、意”这三个要素,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来掌握字音,通过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来掌握字形,通过用上词语宝宝说上一句话来掌握字意等,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生字在课堂上不断地再现,让学生通过反复见面来加深的生字的掌握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安排写字指导的环节,而且起码要5分钟。

  三、主体和实效的问题。

  课堂上,总感觉自己对学生不够放心,总是扶着他们,而没有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究。比如,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在小老师领读之后,我又自己挑选出其中的后鼻音和翘舌音让学生跟着我读,其实这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找,他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再如,在“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一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冬眠的知识,不必要自己解释。教师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输知识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引导他们思考,启发他们,在他们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加了一个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由于学生事先并没有去查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先由老师出示一些已有的图片资料,再让学生说,也可以把自己想的内容代到课文里去说一说,对课文进行改变,可能这样的处理会更好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也让课堂显得更加有实效性。

  除了以上三大点不足之外,我还有许多零碎的感触。如,上课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动起自己每一个充满激情的细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又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让他们从部分到整体地背,再到有声有色地背,层层递进。也可以借助根据课文改编而成的歌曲,让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背诵。如,备课的时候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教案,而要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否则,实际的课堂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我们原先所设想的。因为,上课并不是演戏,它虽然有已经设定的环节,却没有一句句既定的台词,40分钟内,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机智,所以,如果能做好成分的预设,我们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那些考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8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学期内容,是一首儿童诗。它处处体现着诗情画意,深为学生所喜爱。现反思如下: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动的“快乐教学”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积极、自主学习语文,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我就很重视“快乐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欣赏雪景的课件,说说在雪地里的有趣的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积极展现自我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落实双基,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新课标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培养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因此,在每课教学中,我都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感到祖国文字的美丽所在。

  在本堂课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如在学习“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中对“一群”的理解时,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教学难度。我先出示一只小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一群小鸡吗?(学生答略)然后出示两只小鸡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最后出示一群小鸡的图片,学生说这是一群了。这样教学,避免了老师的灌输式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一群”指数量很多。然后我让学生说说带有“一群”短语,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朗读训练,重视朗读评价

  1、以读代讲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它。”新课标更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节课中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让学生仿佛个个都成了朗读高手,都能大胆、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读才华。

  如在读最后一句时,有同学建议要将这句读轻点,理由是青蛙还在睡觉,不要惊醒了它。他还将小食指放在嘴边,发出“嘘”的一声后轻轻读,并读得很有感情,很有韵味。听着他们的童稚的声音,让人觉得他们仿佛就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

  2、特色评价

  重视教师的评价,这种激励性评价,会给学生一个努力的目标,让学生在成功后再创成功,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巧妙地运用评价手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在评学生读第一、二行诗“下雪啦!下雪啦”,我说:“读得真高兴,谁能比他读得更高兴。”说完,小手都举起来了,大家都兴致昂扬地读了起来。这时全班的同学都陶醉在其读书声中,并绘声绘色地跟读起来。

  三、遗憾处

  1、捕捉学情信息不够敏捷,如学生说小鱼也会冬眠时,我引导得不很到位。

  2、课堂上自己的开放意识还不够强,为了让学习环节完整,课堂上让孩子们说还不是很充分。如生字教学落得不实。

  上完这一课,我深有感触:成功也好、遗憾也罢,这些都是我专业化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资源。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9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以韵文的形式出现的,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理解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改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以我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游戏铺垫巧设伏笔。

  上课前我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手印,并引导观察这手印像什么。这一设计,一方面为理解“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带给思维借鉴,使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而且游戏的形式,畅所欲言的氛围又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用心性,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一下子就把学生从课间玩耍的情境中吸引了过来。

  二、电化激趣导入新课。

  大理学家朱熹认为:“教人未见兴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我乐意,我喜欢”的心境下和老师一齐活动,能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雪天的景象,随着录像播放,我说:“下雪了,下雪了!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雪天雪地,好一个白雪的世界!孩子们,厚厚的雪地在召唤着你,你最想做什么呢?”这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借学生兴奋之时,我问孩子们:“你们想明白小动物们会在雪地里做什么吗?”进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重点,巧用电教。

  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他们的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样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但是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简单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画家们的作品感染的时候,我巧妙设问:“他们能轻简单松的画出这样美丽的画,这是谁的功劳呀?”之后我回头来学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导孩子就读出了“下雪啦,下雪啦!”的高兴、欣喜、若狂之情。

  最后,透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样回事。让学生找找冬眠的动物,并用他们来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还明白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他们的脚印又像什么呢?”“你能仿照课文也来编首《雪地里的小画家》儿歌吗?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潜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0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所以我依据教材的特色和儿童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雪景,想象一下看到下雪时最想干什么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接着,我又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用语言表达出看到下大雪的高兴心情了,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讲授重点,巧用学习单

  学生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多媒体出示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后,也就不难理解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了。

  这些设计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地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对这些动物的脚印有所了解的时候,我又利用学习单进行巩固练习,孩子们很快就能对课文朗朗上口了,背诵任务也轻松完成了。

  三、拓展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这篇文本的内容并不难,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出示了一封小马的感谢信,示范读后让学生从中任选一种小动物来模仿说一说。指导几个学生后,我又让他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在组员的帮助下也能有所提高。在轻松的交流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这是一次很好拓展练习。

  四、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还可以增加一块课外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这是很好的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5)

——如画家乡作文550字3篇

如画家乡作文550字1

  我的家乡在乡下,不是普通的乡村,是经过改造的乡村,与现代化城市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异,因为他保持着上百千年来的风貌,无论是古老的城区,还是新建的街区,都带着乡村的风味,保持着乡村农民朴素的性质。

  清晨,缕陽光照进你的房间,走出家门,就能听见,吵吵闹闹的声音,街上走着的不是城里那些锻炼身体的年轻人,而是买菜的大妈和早上起来囤货的各式各样的人们。

  “张大叔早!好久不见!李大娘,你今天又来买菜了!”走在街上,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人们嘘寒问暖,无论是昨天才见面,还是刚才就见过都会抱着开心的心情来问好。

  顺着长着青苔的小路,走过石板状元桥,便走进了老街,你就会闻到一派古风,旧旧的窗户纸,挂着陰陽历的木门,扇纸已泛黄的扇子……都是老人们童年的回忆。里面的街道很复杂,像一个迷宫,当然,里面也住着许多年老的人,他们怀念陈年往事,时常结伴到对面的大榕树下乘凉,聊天,谈起往事,也是滔滔不绝,也会有许多老人捧着绣花鞋在上面绣来绣去,绣花鞋已经很老了,布也脏了,掉色了,破了,但老人们的巧手,依然将它补好穿回脚上,脏了地方洗掉,掉色了的地方涂色,破了的地方拿块布补上去,重新绣一个图案。

  沿着老街的路,再往深处走,就是一片绿葱葱的树林,就像一个小小的宝库,在这个树林里面,有五颜六色的石头,还可以找到紫色的石英,爸爸小时候经常到这儿来玩,穿过树林,便能远远望见一个大大的十字架,顺着走去,就是教堂,“主啊!你保佑我啊!我相信你一定能听得到!”教堂里常常传来这样的声响,是人们虔诚的祈祷,人们坐在地上,画着十字,供上食品,求主保*安。

  走出教堂,顺着一条长长的鹅肠小路,就能看见一个破破的小卖部,虽然那里是黑黑的墙纸,生锈的橱架,但那是我们童年的乐趣,泡泡泥,五毛钱包,却能吹出我们的想象。

  这就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家乡,不管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我爱我的家乡!

如画家乡作文550字2

  家乡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勤劳是人们拿着五颜六色的画笔。

  家乡是人们最幸福的港湾,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

  家乡是一首文明的长诗,我们都是文明的使者

  家乡是一曲激人奋进的乐章,龙乡人具有龙的精气神……

  我爱家乡那迷人的田野。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道路两旁的花儿开了,争奇斗艳,好像在比赛谁最美呢!小河边的柳树吐出鲜嫩的柳芽,微风一吹,柳芽好像姑娘的长发,随风起舞,好像在说:“看我的头发长不长。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村庄的屋檐下安家了,帮助农民民伯伯捉害虫,让农产品有个良好的收成,春天真是一个美丽和谐的季节。

  我喜欢这里的快乐的公园。夏天是一个欢快的季节。夏天,孩子们脱下重重的棉衣,穿上凉爽的夏装,一起去到清澈的小河里打闹、泼水、捉水、游泳,真是开心。一到中午,我们一家人在大树荫下一起吃饭,谈话、说笑。真是一身疲劳在树荫下三秒就不再有疲劳了。

  我向往秋天丰收的果园。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果园里,苹果树、梨树、桃树,应有尽有。苹果又大又红,梨子又香又甜,桃子香甜可口,西瓜巨大无比,芒果金黄香甜,橘子甜中带着酸味,这些水果们真是好吃,我恨不得一口把它们全部送到我的肚子里面。秋天真是收获的季节。

  我爱沸腾的广场。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健身、表演节目。我喜欢这里的冬天,冬天是个洁白的世界。孩子们穿着棉衣,一起去广场里面堆雪,打雪仗,乐此不疲。

  我爱家乡的每一条道路,我爱家乡的每一棵树,我爱这里的每一栋房子,每一寸土地,啊!家乡,我永远爱你!

如画家乡作文550字3

  在我的家乡双一,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那里美丽得犹如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题记

  清香袅袅的春天

  春雨绵绵,细雨如丝,这就意味着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已经朝我们走来。春天到了,柳树抽出了新芽,在和煦的春风下翩翩起舞,犹如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得高大;在人们精心的修剪下,美丽非凡,无与伦比。

  赤日炎炎的夏天

  “热”,这个字看似普通,但却是对夏这个季节最好的写照。夏天到了,绿树成阴,此时此刻,老人们都会坐在茂盛威武的大树旁,后背靠着大树,天高地阔的闲谈起来,无忧无虑,真是舒服!这时,只要你去看看清澈见底的小溪,一定会见到成群结队的鸭群,不时地把头伸到水下去觅食,欢快活泼,令我们都不忍心去捉它们。

  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姑娘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秋天,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一个令人向往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中,最忙碌的地方要属那一望无垠的的果园啦!红彤彤的苹果犹如小灯笼似的挂在苍盛的苹果树上;绿油油的大西瓜像是一个圆圆的大肚皮;黄澄澄的鸭梨像是用注射器把水分添加到了鸭梨中,用手轻轻碰,汁水就溅了出来。但我最喜爱的还是那可爱迷人的葡萄了,在那又大又绿的葡萄叶下,挂着一串串晶莹透亮的葡萄,紫黑,溜圆,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顺手一摘就放进嘴里,汁水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了心里……

  大雪纷飞的冬天

  冬姑娘穿着雪白的衣裳来啦!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乡村都变成白茫茫一片雪花就像一个娇声娇气的小仙女,轻轻地飘落在地上,银装素裹,给冬天的乡村增添了无限美丽的风采。

  “清香袅袅的春天、赤日炎炎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大雪纷飞的冬天”。这四个季节,在双一显出了一派独特的景象,使人留连忘返。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6)

——家乡景物教学设计3篇

家乡景物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家乡的景物,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别人。

  2、仪表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与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气和蔼,态度诚恳。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介绍家乡的景物。

  【教学难点】

  把家乡景物的特点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谁不说咱家乡好》的歌曲。

  师:听过这首歌曲吗?

  (听过。这首歌曲介绍了家乡山青水秀,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介绍你的家乡呢?

  (想)

  我们今天就来介绍家乡景物。

  (板书课题:介绍家乡景物)

  二、新课

  1、看了题目后,谁来说说:我们都可以介绍家乡的什么?

  (风景、特产)

  2、你想介绍家乡的什么呢?用简单的一、二句话说明。

  3、我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还是不知道风景到底有多美?特产是什么样?什么味道?怎样才能使我听得明白呢?

  (介绍时要具体)

  对!为了使别人听得明白,请同学们讲清楚我的家乡在哪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风景有哪些特点;物产是什么?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怎么吃等等。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给说的同学补充,也可以提出问题。

  4、我说清楚了吗?(说清楚了),四人一组,进行交流。

  5、全班汇报。

  6、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也想把我家乡给你们介绍一下可以吗?

  (看影片,听介绍)

  我的故乡在我国北方名城哈尔滨,此地四季分明。春花、夏风、秋果、冬雪,各有特点。特别是冬雪,覆盖大地长达四个月之久,故有冰城的美誉。严寒、漫长的冬季和可塑性强、抗压强度好的松花江坚冰,为冰灯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冰灯是由一块块方冰雕刻而成。有漂亮的宫灯,有雄伟的长城,有高大的庙宇,还有同学们都爱滑的冰滑梯。到了晚上,冰灯更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除了冰灯,在太阳岛上还有雪雕。冰灯、雪雕都是那样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想亲眼看看吗?(想)欢迎你们到哈尔滨去,到时候我可以给你们做导游。

  7、还有哪些同学愿意把家乡的景物清楚、明白的介绍给大家?请同学们再次进行交流,推出你们小组内说的最好的给全班同学说说。

  8、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都很好,如果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响亮的广告词,让大家一听就能记住,一听就想去吃,想去看,那自己家乡的风景、特产一定会冲出家门,走向全国,甚至会誉满全球!怎么样,想试试吗?开始吧,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说。

  三、结束语

  今天,大家不仅欣赏了各地的美丽风光,还知道许多地方的特产。愿意把刚才向大家介绍的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家乡的风景、特产吗?

  (愿意)

  好,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板书】

  介绍家乡的景物

  风景:有顺序、有特点……

  特产:颜色、味道、吃法……

家乡景物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家乡的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部分的内容。我在教学本习作时分为“口语交际”、“习作指导”、“互改讲评”三课时完成,本设计是第二课时习作指导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为同一内容,本设计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及感受。

  【习作要求】

  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学情分析】

  这次的习作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次习作练习,学生在上学期已初步接触了写景的习作训练,写作水*已有一定的提高。而农村学生受到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知识底子薄,见识少,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还没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再加上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导致他们在习作时经常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乱打,内容空洞,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因此,学写作文的难度较大。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写形象中的事物。”为了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得形象生动,在教学活动中应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让学生亲临其境,展开思考和想象以丰富习作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练习写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通过合理的想象,激发兴趣。

  2. 引导并鼓励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帮助他们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写家乡的景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写出当地吸引别人的景物,激发读者的兴趣。

  难点:具体地、形象地写出景物的迷人之处

  【教学准备】:ppt《武安》风光宣传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PPT出示图片: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旅游,同学们想不想去?(生:想)

  2、师播放视频:武安的宣传片------《武安》。

  3、师:通过观看以上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汇报。(如:我们的家乡真美啊!有的地方我还没有去过呢!xx地方我去过……)

  4.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武安吗?大家都知道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学生汇报。(七步沟,京娘湖,武当山,朝阳沟……)

  【设计意图】:看是儿童接受信息最直接最多的.一种方法,通过观看家乡的视频风景片,是为了唤起学生对家乡武安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写好家乡武安优美景物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同样也扩大了学生写作的范围,丰富了学生语言。

  5.师:是啊,人常说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家乡人。说起生养我们的家乡,内心都会充满喜爱之情。如果叫你选择家乡的某一处景物来给我们做介绍,你打算选哪儿呢?

  6、师板书:(家乡的……)

  生:七步沟,京娘湖,武当山,朝阳沟……

  师:家乡美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说不完,写不完。但经过我们这样一说,就将家乡的美缩小到更小的范围了。如果再叫你用一个词儿来描述你所选择的这一处景物,你打算用一个什么词语呢?

  7.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美丽、古老、雄伟、秀丽……通过这样的再次补充,我们介绍家乡某处景物的关键词就落在了美丽、古老、雄伟、……上,由此,我们通过补充题目,顺利地实现了大题小作。(补充题目,实现大题小做)

  二、聚焦表达,讨论写法

  过渡:武安,是我们的家乡,素有“千年古县”之称,有不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节口语交际课,同学们快乐地介绍了很多优美的景物,真了不起。其实,大家是在享受家乡武安的景物美中已完成了一次口头作文。现在我们还要把这些美景写成美文,以表达我们美好的心情,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来我们武安观光旅游。

  1.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学生说说写景物文应注意什么。

  (2)教师补充,归纳。

  PPT出示写作要求:

  A.能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B.能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C.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

  D.能把对热爱家乡的感情表达。

  2.写作方法指导:

  (一)开头点题,吸引眼球

  师:题目明确以后,我们就该动笔做介绍了。精彩的开头是我们作文的亮点,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儿: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开头做到言辞优美,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老师相信同学们只要开动我们的小脑筋,一定会写出更加吸引读者眼球的开头来。

  同学们,开动我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该怎样为我们这篇作文开头呢?

  (1)、学生思考后,鼓励表达。

  (2)、师生共同评议。

  (二)、抓住特点  展开想象

  (1)(出示“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A: 师: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很简单,那就是同学们要留心观察你要写的景物。只有认真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它的特点。例如《燕子》一课,写燕子有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多生动呀!《荷花》里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多形象啊!《珍珠泉》里说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想一想,我们家乡景物或物产有什么特点呢?

  B. 示范引领:出示京娘湖图片,让学生观察,指导学生抓住河水的特点来写。(引导学生观察:京娘湖水的绿、清、深……)

  (2)(出示“写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

  师: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同学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条理清楚哟!让没有到过你家乡的人一读你的作文一目了然,或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就太好了!

  A: 示范引领:出示七步沟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空间的顺序观察。

  B: 条理清楚:先写矗立在广场中央的大门---再写狮子雕像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景物)

  C:  Ppt七步沟一年四季的景色图片,引导学生按照时间的顺序观察。

  条理清楚:春-夏-秋-冬   早晨-中午-傍晚-晚上

  (3)(ppt出示“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精彩”)

  师: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象,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这就是想像的魅力。想象丰富,一般要用上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恰当地修辞手法。

  示范引领:PPT出示东山公园牡丹花图,让学生观察想象:看着这一朵朵争奇斗艳、随风摇曳的牡丹,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牡丹,穿着雪白的衣服,与蝴蝶一起翩翩起舞……)

  (三)回扣文题,首尾照应

  人常说,写作文千万不要虎头蛇尾,要做到这一点,老师提示你:(出示PPT)回扣文章题目,去追求圆满结局。到这里,我们的一篇文章就可以说完美了。记住小窍门:首尾照应,完美无瑕。这样的照应,也是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之笔”。

  结尾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抒发我们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这些详细的环节是根据本班的学情而设计的,本班大多都是农村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要求学生把家乡武安的景物写得具体、有特点、有顺序,不仅要激发他们的情感,更要给他们以技法上的引导。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图片,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亲临其境,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掌握写作方法。

  3、我口说我文。

  (1)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想写家乡的哪一处景物,准备按照什么顺序写。

  (2)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想写的内容。

  (3)用怎样语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4)展开哪些丰富的想象,才会吸引人。

  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同学评议,评一评有没有顺序,是否抓住特点,说清楚了没有,用了哪些好词佳句。

  【设计意图】:尽情畅谈感受家乡景物特点,绝不是口语交际课的重复,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习有主次地观察景物、抓准景物特征述说,为具体有序地写出景物特征夯实基础,从而丰富景象内容,积累语言材料。三、尝试写作,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写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谈体会)下面就赶紧用你*时积累的语言,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采用恰当的顺序,多角度有重点的写写你的家乡,抒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吧!

  1、.学生自主创意写作,充满激情描写家乡武安一处优美的景物。

  2、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点拨。(重点提示写作内容的清楚、具体)

  板书设计

  家乡的景物

  抓特点写具体

  按顺序写清楚

  展想象表真情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7)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我所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以歌唱教学为主。根据歌曲活泼、诙谐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认识丁丁”——“评评丁丁的画”——“帮帮丁丁”这一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编儿歌、唱歌曲、改歌词。在一系列的学生参与活动中,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等参与的课堂。而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非常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氛围。根据情境内容和学生一起编儿歌、唱儿歌,还用动作记歌词的方式进行歌表演。在歌曲基本学会后,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帮助丁丁改画”,然后根据改好的画改编歌词,最后唱一唱自己改编好的歌曲。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运用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性,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掘他们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和合作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同时,根据歌词所表现的内容,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和美术活动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科综合原则。本节课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切身参与,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音乐。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学唱歌曲时的细节。比如:歌曲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将表情、语气、动作表演等情感表现贯穿歌曲教学始终。再如:附点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唱准附点节奏,又不用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我采用了按节奏读歌词的方式,在以儿歌形式呈现歌词的时候,就带着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读歌词,并找出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规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从而在唱歌时,教师稍加点拨,难点瞬即突破。

  本节课的CAI课件制作精美,在课堂上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情境导入环节,CAI课件中出示本课的主人公“丁丁”,采用动画配音的形式让“丁丁”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的板书采用的是我课前精心准备好的贴字和贴图,色彩美观,排版精致,给学生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在本课教学时存在了很多不足之处,大家也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要让学生爱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要让音乐和生活联系起来,老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上课要引领角色,要说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而且还要用心准备,要融为一体,老师要把歌词背下来,二年级的学生不用划拍,根据音乐的感觉划拍子玩游戏,可以启发学生表演附点是神气的表现,先在下面全班表演,挖掘表演,在钢琴演奏上每个乐句都要松踏板,接龙演唱要多练习运用,老师要注意歌唱的表现。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关注常规、关注学生全体参与性,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最有效的学习。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2

  《粗心的小画家》这一课包括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和歌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两个内容。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活泼、诙谐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富有通衢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小虾变成小罗锅》这首歌曲以轻松活泼的曲调,儿童化的语言,描述了小虾变成小罗锅的故事情境,教育小朋友要养成上课坐端正的好习惯。

  教材的这两个内容表面看上去好象没什么联系,实际上是通过歌曲和歌表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编者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将这两个内容做了巧妙的安排,让学生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老师引导下演唱、表演和创作了歌曲,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做事细心,上课坐得端正的好习惯。这正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表现音乐美的过程。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3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结束了,反思整节课的教学,在我让孩子观察画帮助丁丁改改他的四幅画,在按儿歌内容改说几句话,使丁丁不再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引发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改变儿歌的时候,一个孩子的稚言稚语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感动,田龙是我们班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孩子,读书经常是吭吭巴巴、错字多多,挑战听者的耐性,以前为此,班里有个别活泼好动,没有耐心的同学,和一些在朗读和口语表达较突出的同学,总是在田龙读书和发言时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响,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和倾听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没有找到好办法之前,我告诉自己除了有一颗真正*等、无私的心之外,还要有一双会偏向的耳朵和一双专注的眼睛。几乎每节语文课田龙都会被我请起来发言,在他发言时我对身旁传来干扰的“电波”努力做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鼓励他一遍一遍的读,一句一句地说,每次他读完我都带头给他送去掌声和鼓励,慢慢的田龙的家长和同学们都感觉他爱读书,敢发言了。

  说真的,一开始我也是逼着自己耐心专注地听他读书和发言,我只希望他把一篇文章通顺地读出来,把自己心里想说的一句话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可我真没想到,他小脑袋里结出了智慧之果,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在改编“画只小兔圆耳朵”这句儿歌的时候,孩子们开始改的都是“画只小兔尖耳朵、长耳朵……”从田龙的嘴里却迸出一句“画只小兔灵耳朵”,他怯怯地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包括我在内都乐了,我笑着冲他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知道吗?大家这是赞赏的笑,因为你能把兔子当*来写,这想法很奇特呀!这是目前为止,我听到改编的最好的一句了。同学们的笑声是对你最好的赞扬,老师再用掌声对你表示最高的奖赏。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田龙羞涩的挠挠头,抿嘴笑了。新的儿歌也在这快乐、温暖的氛围中诞生了。

  上完这节课我最大体会就是:做为教师的我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尊重的倾听,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产生一些另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4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活泼、诙谐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一堂课的上课气氛特别重要,课上我尽量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知识如创编歌词呀,击节奏,练耳等等并让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舞台。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

  我先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接着我把丁丁画的四幅画挂出来,叫学生指出其错误之处。然后进行创编表演,最后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充分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我始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并且用了很多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真是“火眼睛睛”“你太聪明了”等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尽量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通过即兴创造,合作过程等一系列动手,动脑,动口的基本音乐素养训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审美的体验,并把课堂推向了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从而使课堂达到了高潮。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教学中我还应把四种动物的基本动作叫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出来,在进行难点节奏训练时可进行小组比赛,板书设计还要多一点等等。有待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并加以改进。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5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活泼、诙谐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歌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学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表演,并利用教材中的四幅图片,帮助丁丁找出错误的地方,改掉做事粗心大意的缺点。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音乐,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活动,在设计歌曲的学唱部分时,我将歌词的学习和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前两句的歌词学习中,我用的是“我问你答”的游戏,而在后四句歌词的学习中我又采用了“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让学生自己来发现丁丁画中的错误,并创编出歌词,在歌曲的难点——附点节奏部分,我又采用了让学生唱出丁丁骄傲的语气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特别的轻松愉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这首歌曲。

  我依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的原则,在学生完全学会歌曲后,将歌曲的学习和表现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动手来帮丁丁改正画中的错误,画出正确的小动物,并由此创编出第二段的新歌词。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6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很受学生欢迎的歌曲,歌曲活泼诙谐,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针对歌曲特点,在和飞燕备课时我们以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很夸张幽默的表情表演歌曲、附点节奏为教学重难点,并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有几处教学环节的设计收到较好的效果,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值得借鉴。

  导入部分采用律动——根着老师的动作模仿并猜动物名称,这个环节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老师适当的引导加深学生对动物的形象和特征的认识。

  看图找错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节奏难点——由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念歌词。

  处理歌曲中采用的对比教学收到特别好的效果,学生在老师不同的范唱中明显感受到带有附点节奏的歌曲表现出丁丁的粗心与骄傲。

  不足之处也存在很多:

  1、教师对学生演唱的评价不够到位,个别评级和小组评价差别悬殊;

  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充分,整节课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没有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3、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广泛,只注重小部分学生的表现。

  4、教师的基本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能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莱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1=C 2/41 2 3 4 5 - 1 5 5 - 6 3 3 - 5 4 3 2 1 -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尹老师你好!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1=C - 1=F 2/43 5 3 5 3 2 1 2 - 3 3 5 3 3 5 3 3 2 2 1 -脚踏水车唱山歌gulu lu g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流水唱新歌huala la hualala hualalalala .

  2、节奏练习(1)、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2)、 X X X X X X X X -咦,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新课教学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爱画些什么呢?今天啊,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也喜欢画画,可是啊,他却闹了笑话,为什么呢,听老师讲个故事吧!

  2、范唱《粗心的小画家》

  3、有感情朗诵歌词;

  4、la音模唱曲谱;

  5、跟琴轻唱歌曲;

  6、全班齐唱。

  三、总结下课师:丁丁是个粗心的孩子,你们可千万不要学他,那你们要做个什么样的好孩子呢?

  教学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课我采用“看—学—唱—演”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让幼儿“认识丁丁、评价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游戏,以及“我当小画家”的活动来进行歌词的创编和歌曲的学唱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幼儿的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学习运用看图片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观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一、活动准备:

  钢琴、课件、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

  二、活动过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粗心的小画家》含PPT课件

  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中的节奏小结前半部分歌词。

  2、学习后半部分的歌词。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理解并记忆歌词,发现并指出图中的错误,如:四肢脚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词。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节奏问一问。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夸张的动作边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拍节奏。

  3、在钢琴的伴奏下轻声学唱歌曲。

  4、聆听音乐,注意提出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声。

  四、表演歌曲

  鼓励幼儿自由创遍动作,并结伴表演唱。

  (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四只腿的螃蟹、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成就感和乐趣。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没有尾巴的大马等惊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动作,充分体验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问: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要虚心。

  活动延伸:

  怎样帮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教学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课我采用“看—学—唱—演”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让幼儿“认识丁丁、评价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游戏,以及“我当小画家”的活动来进行歌词的创编和歌曲的学唱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幼儿的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9

  在第二课时教学儿歌时的时候,我先是让学生自己尝试朗读(自读、指名读纠正、范读、以组为单位自由读、演读),再说说自己对丁丁的了解,找出有关语句读给大家听。接着分组帮丁丁改改他画的四幅画,按照儿歌的内容,改说几句话,使丁丁不再是个粗心的小画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改编儿歌的时候,一个孩子的稚言稚语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感动。缪承志是我们班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孩子,读书经常是吭吭巴巴,错字多多,挑战听者的耐性。以前为此,班里有个别活泼好动、没有耐心的同学和一些在朗读和口语表达方面较突出的同学,总是在缪承志读书和发言时,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响和讯息。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和倾听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没有找到好的办法之前,我告诉自己除了要有一颗真正*等、无私的心之外,还要有一双会偏向的耳朵和一双专注的眼睛。几乎每节语文课缪承志都会被我请起来发言,在他发言时,我对身旁传来干扰的“电流”、“电波”努力做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一个劲儿的鼓励缪承志一遍一遍的读,一句一句的说。我问孩子们,我们人为什么长着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呢?

  这就是要让我们多看、多听、少说。每次缪承志读完我都带头给他送去掌声和鼓励,有谁能从缪承志的朗读中发现他的进步和错误,我就把大家都渴望得到的、只有在每星期的班会时间才颁发的、数量极少的“小金杯”送给他。慢慢地,缪承志的家长和同学们都感觉他变得爱读书、敢发言了,我也感觉到在他发言的时候,课堂氛围也开始变得温暖、让人欣慰了。说真的,一开始我也是逼着自己耐心、专注的听他读书和发言,我只是希望他能把一篇文章通顺的读出来,把自己心里想说的一句话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可我真没想到他小脑瓜里结出的智慧之果会带给我意外的惊喜。在改编“画只小兔圆耳朵”这句儿歌的时候,孩子们开始改的都是“尖耳朵,长耳朵……”,从缪承志的嘴里却迸出了一句“画只小兔灵耳朵”,他怯怯地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包括我在内都乐了,我笑着冲他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知道吗?大家这是赞赏的笑,因为你能把兔子当成了人来写,这想法很奇特呀!这是目前为止我听到的改编的最好的一句了。同学们的笑声是对你最好的赞扬,老师再用掌声对你表示最高的奖赏。”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缪承志羞涩的挠挠头,抿嘴笑了。新的儿歌也在这快乐、温暖的氛围中孕育、诞生了。

  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尊重的倾听,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产生令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0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篇幽默小诗,主要写了一名叫丁丁的孩子,喜欢画画,又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会画画。可是他马马虎虎的,画出的动物错误百出。这首小诗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要养成做事实事求是的品质。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特对此课进行如下教学反思。

  一、写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首先我在导入的环节,就设计了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丁丁,他跟你们一样,也特别喜爱画画。而且还自称是小画家呢?今天我特意带了他的四幅画,想看看吗?出示四幅画,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生说出画中的错误)那么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小画家。生答(粗心的小画家)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并提问谁能说说粗心的反义词是什么?生答:细心。

  在这一环节中,师没有像以往一样直接入题,而是由丁丁的四幅画引人,学生积极性很高。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在课依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也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接着,老师又入情入境的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幽默不仅令人发笑,也能给人智慧,让人深思。之后让学生深入文本,自由读,并思考读懂了什么?

  在识字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并说说每个字是怎样记住的,也做了扩词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文字,孩子字记得快、准、牢。

  文章接近尾声,播放粗心的小画家歌曲,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丁丁的粗心大意,接着让学生总结你从丁丁身上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的语言几近完美,都能说出不学丁丁粗心大意,要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孩子们的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有话想说,愿说。课堂上改变了一堂冷的场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愿意去学,而且他们个个学得认真。而且全文的重点难点不攻自破,真的是事半功倍,要将这种学习氛围发扬下去。

  二、写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改正丁丁画中的错误的环节,但是因为时间不足,没有让学生去做。使学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老师不会拘泥于时间的束缚,要让孩子们尽情的畅谈,启迪孩子们的灵性,让他们真正的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三、写学生创新

  在本节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们都体现了乐学,爱学。就连班里最不爱学习的孩子,也能读出丁丁神气的语气,也知道粗心大意什么也做不好,对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欣慰。

  四、写再教计划

  如果有幸再教这节课时,我一定更加深入文本深入教材,而且又要走出文本,让孩子们不仅找出话真的错误,并说说画画如何改正,相信孩子们的智慧是无穷际的。

  一节课下来,精心沉思,让我从中认识了自我,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能扬长补短,把自己的教学提供的一个新的高度。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扩展8)

——画家乡的风景教学反思

画家乡的风景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写的是五个不同地域的孩子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他们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这将激发起我们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们呢!值得欣赏的是孩子们的画画出了各自家乡的特点,更有趣的是他们把自己都画到画中去了。这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家乡,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美丽,更妖娆,从而深化了主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针对这样一篇情境优美的课文,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情境教学是恰好不过了。因此,我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起对课文的朗读兴趣。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趣,老师再进行指导,就能更好地把课文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景中识字。

  二、注重方法的选择,在生活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范围也有局限性。而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如在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中插入一个游戏,将会出现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学生,将会使整个课堂蓬壁生辉。如在认识12个生字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干,就会纷纷起来想试一试,这样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并且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生活中去认识,会有明显的识字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改进

  1、在指导书写时我注重了讲解、书空、范写,但由于学生对字体摆放结构

  特点的理解不够,而使学生的书写时结构不够工整、完美。而且,写字时间长了,学生写字也有点厌烦了,没有兴趣了,也就写不好字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字效率,在学生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师生比赛、生生比赛、书写展览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他们的书写水*。

  2、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时地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而未能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强调,导致以后这种错误频繁地出现,为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以后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善于捕捉学生中的信息,注意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摈弃“教师心中有教案而无学生”的错误思想。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画家 《画家乡》教学设计【10篇】 《画家乡》教学设计1 《画家乡》教学设计1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