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11篇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各地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的热潮。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面对人才队伍的建设,组织部门要承担起知人识人用人的重要责任,从根本上准确把握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把人才资源当作第一资源来抓,打造好、建设好高质量人才的干部队伍。
广聚人才,要从思想上重视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在于队伍,关键要看干部。要想成就伟大事业,就必须要从思想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树立起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以思维的提升激发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吸引更高质量的人才进入干部队伍。要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识人用人机制,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人才,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识别人才、发现人才,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吸引过来,积极营造出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打造勇担当、能干事的高质量干部队伍。
善用人才,要让人才既得其用。做好人才工作,关键在于用好人才。俗话说:“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意思就是说,只有把人放在最合适的地方,让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让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用好用活人才是一门艺术,对于广大领导干部而言,要慧眼识人才,不让“千里马”埋没。要全面了解人才的优点和长处,摸准其最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扬长避短,取其所长,依据岗位要求择优用人,将他们放到最能发挥其优势特长的地方,进一步激发起干事的动力,确保知才善用,才尽其用,真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厚待人才,要健全完善人才关怀机制。要关心、爱护人才,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想留住人才,让人才落地生根,光靠“卖吆喝”是不够的,关键还得为人才营造安心干事的“大环境”,提高一项项政策的落实速度和温度。要健全完善人才激励关怀机制,充分尊重满足人才的发展意愿,落实医疗、住房等基础保障。广大领导干部要在识人用人的基础上,视人才如手足,做到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扶持,努力营造引才聚才、留才厚才的生活环境,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勇创一流的良好局面。同时,要给予人才发展的空间,有容人容错的雅量,鼓舞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只有进一步创新思维,发扬好识才、敬才、爱才、用才的新风尚,努力提高用人标准,真正做到知人善用,努力造就一支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磅礴的人才力量。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2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级组织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为乡村提供人才支撑关乎振兴的成效,组织部门要认真“选”出好苗子,“练”出千里马,“用”好实干家为大国事业再发力。
“试玉要烧三日满”,要更多地把好苗子“选”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优中选优、讲求质量,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降格以求。”组织部门要用好初心、使命、担当三把“筛子”;把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本领好的优质“苗子”筛出来,并根植在基层的“沃土”中;通过基层长时间的磨炼和“风吹雨打”后破土而出,成长为为民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为党排忧解难的“忠诚干将”,为国勇挑重担的“栋梁之才”;如此“驻村”干部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带领群众振兴乡村、再创佳绩。
“千锤百炼始成钢”,要更好地把千里马“练”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理论强、学历高的90后、00后年轻干部的主要特征:从小生活优渥,吃苦少是他们的生长环境;但基层经验欠缺,对社会各方面也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是他们的短板。常言道:“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一遛”,纵然你有千里马的特质也要有驰骋千里的耐力;如何让“温室花朵”开出“铿锵玫瑰”的艳丽,需要年轻干部经历基层和艰苦岗位的磨练。唯有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练,才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才能面对百年复杂局面。
“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更快地把实干家“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用人单位要深刻理解讲话内容,破除人才发展束缚,摒弃唯“学历”选才,唯“资历”用人的思想;坚持把经验足的“土专家”能力强的“实干家”用起来,以实绩论“英雄”。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选”对苗,“练”出千里马,“用”好才,同时关心关爱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以主人翁的身份来推动乡村振兴。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3
近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综述》在网上发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领导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奏响了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和谐乐章。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磅礴力量。神州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诚然可视,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人才至关重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抓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核心要义,招才引育并举,用好“千里马”,激发发展新动能。
慧眼引才,绘制“政策图”。人才政策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人才政策好不好,吸引力强不强,既要看“新意”,也要看“诚意”。人才政策贵在“有效”。要围绕“人才”这个中心,“量身”制定灵活的政策,不能只片面注重“礼包”大小,要结合地方实际和特色优势,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保障配套体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避免与其他地方的政策“同质化”。同时,要积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大力倡导劳模、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从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激励保障方面着手,改善政策待遇及发展空间,让本土人才留下来、在外人才回得来。
精心育才,勾勒“发展线”。人才作为特殊的资源,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要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抓紧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瞄准创新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积极主动从影响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破题”,转变管理方式,改革评价方式,为人才“减负松绑”,把人才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树立凭实绩、凭贡献、凭能力的评价导向,让他们少一些“瞻前顾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支持人才提升自己,推动人才合理流动;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不能把人才当“花瓶”摆设,尊重个性、用好特长、鼓励创新、包容失败,让人才有尽其所长的舞台,用良好的干事环境“栓心留人”。
务实用才,构筑“暖心房”。人才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悉心经营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关心关爱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也要努力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要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强化跟踪服务,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人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纾解压力,解开心里“疙瘩”,在感情上“厚爱一分”,在工作上“高看一眼”、在解难上“多帮一把”,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用心构筑人才发挥的阵地和平台,给位子、压担子、定任务,让“千里马”在广阔的赛场上摸爬滚打、锤炼本领,切实催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时代新征程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让人才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让各级组织党员干部都具备“伯乐识马”的管理本领,期许挖掘更多的“千里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4
近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福州举行,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尹力讲话。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学制定规划体系,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2021年,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乡村人才队伍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人才振兴了,乡村才能振兴,用好“乡村人才”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振兴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搭好振兴“舞台”、用好振兴“平台”,当好振兴“后台”。
要搭好振兴“舞台”,挖掘乡村人才回乡来。乡村人才面广量大、种类繁多,乡镇要秉承“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新观念,通过广搭“舞台”“挖”人才,扩大乡村人才的准入面,着力建立乡村人才队伍。依托本土资源举办创业大赛和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展演,把有潜力、有能力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新农人、技艺传承人挖出来,争取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加强对本乡本土对传统工艺、乡土建筑、乡村规划、现代农技、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特色医疗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技能的人才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进行网格化管理,作为重点培养的乡村人才。
要用好振兴“平台”,激发乡村人才强起来。加大对乡村人才培训的力度,争取打造一批产业能人,与高等院校、农校合作,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定向培养定制村官、农技专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等,共建一些特色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打造乡村人才产业园,培养一批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积极搭建乡村振兴设计师这类新型乡村人才的工作平台,选聘一批规划设计、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让乡村人才队伍活起来,进一步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要当好振兴“后台”,确保乡村人才干好来。青年人才纷纷涌向城市,导致农村人才匮乏,要积极开展乡村人才联络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一方面,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奖励支持,并让符合市农业项目奖补条件的享受叠加支持。设立乡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建立类似“人才贷”专项资金,让人才创业更有底气。另一方面,设立乡村人才服务站,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创业更便捷,每年开展“十佳新型乡村人才”评选活动,给予每人项目奖补,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同时,在各大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和项目成果,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在乡村也能大有作为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乡村人才跑回来、干起来、干好来。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5
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几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C919大飞机等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就的取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良好的人才创新生态环境。为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当继续强化人才保障,进一步激活创新“春水”,提高应对风险、化解矛盾的底气和能力。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优化人才工作生态环境。压实党管人才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优化提升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坚持开展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压紧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完善人才目标考核,推动各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带头抓,形成人才工作良好生态。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做好“两代表一委员”择优推选,积极在中青年专家人才中发展党员,激发专家人才爱国之情、奉献之志。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家工作机制,全覆盖开展走访慰问,协调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加大专家人才荣誉表彰和人才项目扶持力度,营造爱国奉献、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增强专家人才归属感和荣誉感。
创新人才政策设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眼人才事业长远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判对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篇布局未来五年人才工作。聚焦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流动、激励等关键环节,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多元化人才治理体系,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紧扣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类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评价激励体系。打造“科研特区”,实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新型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建立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在人才(团队)引进、管理、评价、激励等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切实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新经济人才等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政策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持续增强人才吸引力。
完善人才平台建设,实施青年创业就业筑梦工程。联合产业功能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创新利益绑定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逆向创新。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强化创新平台对人才(团队)的吸附效应。聚焦创新创业就业全链条,着眼满足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构建全要素协同开发人才新格局,让创新创业就业氛围更浓、成本更低、机会更优,提升服务水平,开发建设青年综合服务专属平台,集成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服务功能,优化“人才绿卡”服务项目,将急需紧缺岗位青年人才纳入“人才绿卡”服务范围,构建起“线下+线上”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综合服务体系。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要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科创实力已然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硬性指标”,而推动科创强国建设的关键则在于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只有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用人才托举强国梦,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夯实人才基础,筑牢内生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国防科技和民生科技领域提速升级。拥有丰富的人才战略资源是占据人才“制高点”的关键,我们要加快刷新人才理念,以辩证的眼光识得“千里马”、引得“无冕王”。其次,要革新人才机制,坚持以用为本、人尽其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最后,要涤荡人才环境,真心育才、真情聚才,以人才为核心,打造科技发展新引擎,多些“从0到1”的突破。各级党政机关要充分尊重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透明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舒心安逸、健康优质的生活环境,公平公正、优中选优的制度环境,为科技人才心无旁骛钻研技术创造良好条件,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优化环境布局,整合资源优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首要的是优化国防科技创新布局和环境条件。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疏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快车道”。人才的集聚依赖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创新的沃土,要紧跟科技强国建设进程,要用好用足各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大幅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要谋划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高速发展创新的同时“弯道超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改革意识,服务创新发展。“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根本的是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按照既定部署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释放改革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要聚焦国防科技领域发展创新型产业,加快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勇闯创新“无人区”,要牵住科技这个“牛鼻子”,走好产业发展这步“先手棋”,既要“产业创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创新产业”发挥战略性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新一批技术项目搭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多作新贡献。
时代潮流催人奋发,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做“挑山工”、敢啃“硬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先锋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7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提供了根本遵循。“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当今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招才引才、近补内育、识才用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招才引才,用开放视野广下“求贤令”。《条例》指出要“树立全球事业和战略眼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放之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最大的财富。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时,制定了“人才九条”,并身先士卒,诚邀各界专家人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各领域的50多位专家成为了正定经济顾问团的首批成员。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关心,正定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重点厂家等相继与正定挂了钩。要念好一本“人才经”,创造人才集聚的先决条件,塑造人才“强磁场”,吸引天下“英雄”主动来约。要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人才不分国界,能够创造价值的都是可以为己所用的。要敢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下“英雄贴”,广发“求贤令”,推进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引导人才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有效流动,打破人才“洼地”效应,释放人才能量。
近补内育,用开放思维下好“先手棋”。《条例》指出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谋划,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善于发现身边人才,用好本地人才。要切实发挥高校育人育才功能,强化地区自身人才培育机制,运用现有人才,发挥人才扩大和人才释放效应,要协同周边共同培育人才,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加快院校合作育才模式,学校专家学者可以到企业进行现场实践教学,企业人才亦可“重返校园”实现知识再造,及时更新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验证中得到能力提升。以攻克区域产业重大技术瓶颈、解决行业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推动科研与产业有效衔接,不断扩大各类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办学机制,实现企业、学校人才的“双向”流动,通过激发“内生动力”稳定人才队伍。
识才用才,用开放胸襟打好“主动仗”。《条例》指出要“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善于识才,敢于用才,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等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要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运用动态人才研判机制,将人才纳入“市场化”运作,同时也要有适当的容错纠错机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要适才而用,用其所长,并在选人用人育人的过程中积极开拓全面型、复合型人才,为未来人才发展铺就“高速路”,以“大肚量”“宽胸襟”,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从根源上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激活人才队伍的“一池活水”。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8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技艺传承、群众致富的乡村人才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破解乡村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为有效破解乡村人才振兴难题,充分放大乡村人才的“磁场效应”“乘数效应”“放射效应”,通过精准引进、多维培育、关心关爱等措施,着力精心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充分放大“磁场效应”,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用人之道,重在拴心”。探索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生活条件;
拿出十足的诚意,积极营造惜才、爱才、敬才、重才的良好氛围,为引进人才解决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柔性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政府+银行+保险+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依托特色产业和各类人才项目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吸引一批未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引进人才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以人才振兴促进产业振兴。
充分放大“乘数效应”,精心培育本土实用人才。“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只有精准选派培训对象、设置培训课程、选优培训单位,才能最大程度放大“乘数效应”,提升人才培训效果。加强与高等院校、农校、科研单位和东部对口帮扶地区对接,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养计划、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养计划等,选派一批村党组织书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富带头人赴外参加示范培训;
与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签订长期协作协议,邀请其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县域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帮带提升培训,帮助成立专家服务组下基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通过集中讲座、田间地头培训、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培养大批技能人才。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等参加农业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提升综合素养。
充分放大“放射效应”,尽情释放人才工作活力。“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只有建立健全一套公正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产生“放射效应”,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对于领军型人才,重点强化政治引领和精神激励,建立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关心关怀。对于乡村振兴一线的事业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设置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等形式强化工作保障,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称,并及时兑现绩效奖励。对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专门预算,给予项目奖补、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人才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如今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回乡创业也能大有作为,吸引更多的乡村人才回乡创业。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9
近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综述》在网上发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领导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奏响了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和谐乐章。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磅礴力量。神州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诚然可视,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人才至关重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抓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核心要义,招才引育并举,用好“千里马”,激发发展新动能。
慧眼引才,绘制“政策图”。人才政策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人才政策好不好,吸引力强不强,既要看“新意”,也要看“诚意”。人才政策贵在“有效”。要围绕“人才”这个中心,“量身”制定灵活的政策,不能只片面注重“礼包”大小,要结合地方实际和特色优势,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保障配套体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避免与其他地方的政策“同质化”。同时,要积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大力倡导劳模、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从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激励保障方面着手,改善政策待遇及发展空间,让本土人才留下来、在外人才回得来。
精心育才,勾勒“发展线”。人才作为特殊的资源,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要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抓紧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瞄准创新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积极主动从影响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破题”,转变管理方式,改革评价方式,为人才“减负松绑”,把人才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树立凭实绩、凭贡献、凭能力的评价导向,让他们少一些“瞻前顾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支持人才提升自己,推动人才合理流动;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不能把人才当“花瓶”摆设,尊重个性、用好特长、鼓励创新、包容失败,让人才有尽其所长的舞台,用良好的干事环境“栓心留人”。
务实用才,构筑“暖心房”。人才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悉心经营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关心关爱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也要努力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要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强化跟踪服务,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人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纾解压力,解开心里“疙瘩”,在感情上“厚爱一分”,在工作上“高看一眼”、在解难上“多帮一把”,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用心构筑人才发挥的阵地和平台,给位子、压担子、定任务,让“千里马”在广阔的赛场上摸爬滚打、锤炼本领,切实催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时代新征程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让人才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让各级组织党员干部都具备“伯乐识马”的管理本领,期许挖掘更多的“千里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10
近年来,甘肃省临洮县以推进“三位一体”改革为契机,抓实电商人才培训,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及快递服务体系,扶持壮大一批电商企业,推动电商产业不断升级,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项措施强化电商人才培训。采取“请进来讲”“走出去学”“下基层送”三种模式强化电商人才培训。先后从西北师范大学和省内外知名电商企业邀请专家人才8名,采取专题培训和“一县一课”专场直播培训等模式,对县内电商企业负责人、各乡镇及村级电子商务负责人全覆盖轮训4轮,培训电商人才1600余人次。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组织县乡电子商务中心业务人员和电商企业负责人赴北京、杭州、福州、陇南等地考察学习,着力拓宽工作思路,增强电商产业发展后劲。大力推行下基层帮带培训,组织县内电商企业业务骨干对各村电商负责人和有电商创业意愿的人员进行“一对一”实践操作培训,着力提升电商人才实用技能。
三级联动健全电商服务网络。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快递分拨中心各1处、乡(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18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243个,行政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覆盖率达75%。结合“三位一体”综合改革,高标准建成乡镇级标准化快递驿站18个,村级快递物流服务点170个,采取品牌快递资源有效整合、快递业合作等方式,实现乡镇快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到村级网点2天内完成配送,有效解决了快递服务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电商企业、快递公司与农户对接力度,大幅度降低农产品的上行价格和电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全县农特产品网上销售的竞争优势。
三措并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启动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通过公用品牌“母品牌”和企业品牌“子品牌”互为支撑、共同成长的运营模式,结合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持续加大“临洮珍好”公用品牌运营推广力度。采取参加博览会、举办品牌发布会、开展展销推介活动、发布宣传片等措施不断提升“临洮珍好”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先后谋划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20第七届A20新农展等国内大型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20余场次,举办品牌发布会及各类展销推介活动30余场次,在机场、高铁、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投放“临洮珍好”广告宣传片50期(幅)以上,有效提升了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
一项重点助推电商产业升级。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计划建设占地1.5万㎡的西北区域首个产地仓项目,充分发挥临洮的区位优势和产地仓整合优势,为临洮及周边地区农产品上行提供便捷高效的仓配一体及整合营销服务,帮助周边地区电商企业降低仓储及快递成本,提高产品竞争优势。目前已投资400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集仓储冷链、分拣打包、创业孵化、人才培训及网红直播基地为一体的标准化数字乡村产地仓,整合入仓产品68款,产地仓SKU达到263个,产地仓服务商家和企业14家,整合品牌快递资源4家,累计发单量超过9万件,其中单日最高发单量超过6700单,为电商产业发展探索了有效路径。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感悟篇11
黑龙江省塔河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以“三个一批”夯实人才发展之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塔河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集聚磁场“引”一批。出台了《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人才公寓管理暂行办法》等7项政策,形成“汇才”政策包,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人才周期间,发布招聘岗位33个,接收报名登记208人,签订意向协议195人,三方协议4人。2021年,计划招录公务员107人、选调生8人,事业单位120人。全力抓好基地建设,在原电商产业园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扩建,为5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成立了塔河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设有“三区一馆一社一厅一堂一站”,可容纳100人参观学习。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工作站,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为人才队伍积蓄“源头活水”。
厚植沃土“育”一批。发挥党校、新时代文明中心、职业技术学校、党性教育基地等平台作用,依托“云端大讲堂”,采取“实践+互联网”模式,全方位培育实用型人才,邀请省农科院2位专家就春耕种植和大豆植保技术对新型农民进行网络培训,选派8名骨干人才到先进农村党支部考察学习,组织青年人才深入二十二林场开展“忆艰苦岁月,做时代先锋”情景党课,重温大兴安岭人的奋斗历程,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仰。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储备库,对选调生实行“一对一”培养,选派2名县直单位青年人才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1名优秀事业单位青年人才调任到机关,1名青年人才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全方位培养锻炼人才。
建设港湾“留”一批。加大对人才的扶持激励力度,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安置补贴、工资待遇、配偶安置和子女入学等服务,逐步构建覆盖全县、上下贯通、职责明确、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认真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春节期间为各类专家发放慰问金2万元。累计投入人才发展资金110万元,用于设立人才安置补贴、人才培训补助等,为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举办了“拔尖人才”评比和实用人才技术技能比武大赛,进一步体现人才价值,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荣誉感。打造以重才、爱才、育才、用才为主题的人才文化走廊,营造了“人才之家”的温馨氛围,为专家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后顾之忧,助推广大人才服务塔河、扎根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