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合集,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5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篇1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己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习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帮助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孩子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戴在头上,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火车快飞"的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自评: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活动延伸:
将动物瓶投放在数学区,让孩子自由探索,玩出新的花样。如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少1的豆豆,贴上多1的门牌号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篇2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几何图形片拼娃娃,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尝试变化图形片摆放的位置,以表示图形娃娃的多种姿势。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过程:
1.认识图形片。
出示几何图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里有许多图形,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幼儿逐一认读图形名称。
2.拼图形娃娃。
(1)师:图形片想请小朋友用它们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娃娃。
想一想:用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头?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体、胳膊和腿呢?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
(2)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这两个娃娃一样吗?你能看出他们在做什么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娃娃?
3.再次拼图形娃娃,并用数字表示所用各种图形的数目。
提出操作要求:请小朋友们再拼一个图形娃娃,拼好后看看说说你这次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分别用了哪些图形,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在表格进行记录。
4.集体评价。
用大图形片展示幼儿的记录,这个娃娃在干什么?它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每种图形有几个?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数字与实际使用的数量是否一致。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篇3一、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重点和难点
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幼儿在表现乐曲中尝试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三、材料准备
“泼水歌”录音磁带
四、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给中班的幼儿听赏,它的节奏感很强,并且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同时结合幼儿经过二个月暑假生活再次回到集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情绪特点,通过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再次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五、教育流程
1、表演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乐趣——表演角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体会乐曲
(1)表现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
告诉幼儿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要想跟着音乐拍手、跳舞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
说明
①幼儿在老师的激发下会出现许多情况,如有的幼儿听着音乐会有节奏地拍手,有的幼儿还会跟着音乐跳跳舞,这些都是允许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可以有2—3次,老师尽可能在这2—3次活动中吸收多的幼儿参加活动感受乐曲,在表演角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中发扬幼儿大胆学习新本领。
(2)和幼儿共同参与表演角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儿童乐园”的游戏经验,如老师说爱玩“翘翘板”,老师就把它变成双手插腰、下蹲的动作随音乐曲跳起来,(跟着就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做“翘翘板”动作二次,同时大声地说出“翘—翘—板”,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再玩玩。
说明
①老师以平等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幼儿提出什么游戏就可能在乐曲的伴奏下玩起来,如幼儿提出玩“小飞机”,大家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作“小飞机”动作(两臂侧平,身体左右侧摆)各一次,同时大声地说出“小飞机”。
②老师以平等身份游戏可有3—4次,同样是尽可能在这3—4次活动中吸收孩子一起玩,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师生同台表演,以此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1)观看老师的演出。
说明
①老师定期地为幼儿表演一些文艺作品,搞一些文艺作品专场,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欢乐园”,体会二个人相玩的乐趣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模仿欲。
②老师在表演之前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体会老师在乐曲中的情绪、老师在乐曲中的乐趣。
(2)集体活动师生共同感受、表现乐曲。
①老师以“你们想到‘儿童乐园’去玩吗?你们最喜欢玩些什么呢?”引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玩些什么游戏,幼儿讲到玩什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跟音乐做动作,边做边说。
说明
这一环节中有许多幼儿会大胆地说了玩诸如“小飞机”“翘翘板”“小转椅”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来源于角落游戏,老师应鼓励他们提出玩什么,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再让大家听着音乐学一学。
②以“滚雪球”的方式和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以“你们讲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去玩一玩,我要带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谁愿意和我去‘儿童乐园’呢?”请出一名幼儿跟老师一起舞蹈;
第二遍由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去请另外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至请出全班幼儿。
说明
①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已在表演角里玩过,因此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同时由于舞蹈的时候幼儿会大声地说出玩的内容如“小飞机”“小转椅”等,因此幼儿会很容易地跟上节奏,表现出动作。
②要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老师在“滚雪球”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大胆、表情夸张、大声朗诵的幼儿),这其间也可以请出个别幼儿表演,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4、表演角:延伸活动。
(1)继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情绪、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表演角中学习交换舞伴。
(3)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创编其他舞蹈动作。
说明
可以通过表演角讲评设制一个小舞台,让幼儿有表演机会。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篇4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
2、感受春节欢乐热闹的气氛,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3、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4、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学说儿歌并感受春节欢乐热闹的气氛。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营造春节气氛。
2、春节拜年声、鞭炮声的录音以及与之有关的歌曲,课件《红鞭炮》。
活动过程:
一、用歌曲《过新年》导入,幼儿快速进入新年喜悦的情境中,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听听、讲讲、看看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教师播放拜年声、鞭炮声的录音,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什么时候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教师小节:拜年和放鞭炮的声音,过春节的时候能听到这些声音。
2、经验交流,教师提问: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师小节:过春节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3、欣赏儿歌,教师播放课件《红鞭炮》
恭喜恭喜新年到,欢天喜地放鞭炮。
礼花炮,冲云霄,还有支支冲天炮。
大人笑,孩子闹,岁岁平安乐陶陶。
4、学习儿歌,通过各种形式朗诵儿歌。
(1)、利用课件,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2)、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朗诵。
三、幼儿听音乐《恭喜恭喜》带着愉快的情绪出教室,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幼儿在课后可根据自己兴趣制作小鞭炮、对联及贺卡,剪窗花等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与教师互动的非常好,气氛活跃,主要是幼儿对春节比较喜爱和熟悉,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幼儿相互交流了自己在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一同欣赏儿歌,并请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激发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加深了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使幼儿感受到了春节欢乐热闹的气氛。整个活动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参与积极,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篇5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模仿学习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摘果子》的音乐、PPT(果园丰收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习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
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三)学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习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
2、学习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四)幼儿学习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
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