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全文)

时间:2022-10-09 17:5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全文)

按照市委关于市第五次党代会专题调研工作的部署安排,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牵头开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专题调研,由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统战部共同承担,结合调研主题邀请市工商联参与。调研采取实地走访代表性民营企业、分层次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赴*市、*市和*市学习考察等形式开展。

一、近年来我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情况

(一)工作推动情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政务服务,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调查者对我市营商环境表示满意。截至*年*月底,全市有市场主体*户,相比*年*月底市场主体总数*户,五年年均增长*%。*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亿元和*亿元;
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

一是起步早、行动快,优化营商环境机制不断健全。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跟进制发《*市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徽常满意”服务品牌三年行动方案(*-*年)》等文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织密制度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各领域重点任务,快步走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每一步。

二是大胆试、勇创新,政务服务便利化步伐不断加快。将行政审批事项整建制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办理”,真正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目标。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逐步推进异地办事“一网通办”等,率先在全省建立“异地代收代办”,探索建设宣企快办“一键直通”等创新场景。通过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推行企业办事全程网办和不见面审批,真正实现让“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目标。

三是落得细、显成效,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优化。推动“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落效,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以“减证”促进“简政”。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试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涉企办事效率。推进“以批代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把降低门槛后的方便送给企业,把事中事后监管的挑战留给政府。

四是聚重点、多层次,帮企纾困解难质效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服务企业做好用工、资金、土地、科技等要素对接。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积极兑现各类帮扶资金,扶持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扎实开展清欠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组织开展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行动,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推动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推广“税融通”等业务,在更多领域实施信用惠民惠企“信易+”工程。

五是明底线、亲又清,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不断走实。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日”,开展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表彰活动,广泛宣传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领导干部定期前往民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培育亲清政商文化,鼓励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企业及其负责人正常交往,主动为企业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同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做到宽严相济。

(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是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不够实化。部分地区、部门重视程度不均衡,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不持续,帮企业纾困解难不够彻底,遇到焦点难点问题有畏难情绪,也有将问题上交的普遍现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项满意度较低,仅为*%。二是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不够优化。各地各部门制定出台的扶持企业政策门类繁杂、标准各异,甚至个别政策相互掣肘,执行难度大、操作性不强,民营企业时常望而生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项评价满意度仅为*%。三是等高对标创新意识不够强化。对部分上级政策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全面,没有结合实际,往往照葫芦画瓢。紧盯沪苏浙先发地区不足,有的外出考察感受谈了一大堆,在借鉴中稍微遇到困难就停滞。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创新环境得分满意度仅为*%,在五大要素评价中得分最低。四是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把握不够深化。部分领导干部与企业家打交道心存顾虑,尺度拿捏不准,部分部门在处理涉企矛盾纠纷中思维固化、措施僵化,“清”有余而“亲”不足,存在宁可少交往也不能犯错误的心理。

二、部分先发地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启示

启示:全面对比我市与*市等三地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相关做法,在政策措施、要素供给、政务服务等方面差距均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执行力度、干部担当负责等方面差距较大。

(一)*市的主要经验做法

*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争创全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为引领,打造出一批具有示范先行、创新突破、引路领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一是聚焦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努力让“争先创优”成为常态。于*年印发《*市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方案》,调动全市各地各部门资源共同参与创建工作。二是聚焦推进便利化创新,努力让“办事无忧”成为常态。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改革,创新政务服务理念,全力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程序,不断提高涉企服务便利化水平。三是聚焦构建法治化体系,努力让“公开透明”成为常态。按照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求,深化推进“法治*”“信用*”建设,加大政府“理旧账”力度,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四是聚焦推动市场化配置,努力让“公平竞争”成为常态。紧盯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资源,研究制定《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切实加大工业用地保障(*年供应工业用地*亩)。加快破解企业资金难题,持续深化“无还本续贷”“无抵押贷款”“科技贷”等创新举措。五是聚焦提升国际化水平,努力让“双向开放”成为常态。充分利用在外*人宝贵资源和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优势,大力培育市内市外“两个*万”市场主体,全力推动内外*人互动发展。六是聚焦亲清政商关系,努力让“重商敬商”成为常态。坚持完善政企互动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深化助企服务,推动政企“亲清共成长”。

(二)*市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年,印发《*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要以种好*幸福树、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将企业和群众办事全流程便利度作为衡量标准。列出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重点任务,体现了主动优化、信息共享、部门协同的特点。同时,扎实开展全市民营企业家“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制度化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二是开展先行区试点创建。以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省级)为抓手,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守正创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进一步厘清政商交往定位,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年,印发《*市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列出政商交往双向正负面四张清单共*条,为党员领导干部与企业家的交往划清行为底线、明确安全区间。三是成立服务民营企业家专班。*年,市委成立“关心支持服务企业家政策研究推进专班”,以两办*号文件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会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四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年,启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通过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企业家素质。*年,已启动第二轮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

(三)*市的主要经验做法

*以*省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数字政府系统应用建设为抓手,以打造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发布了《**市“改革突破争先战——创优营商环境”活动推进方案》,明确七大工作重点。其中特色亮点有:一是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围绕减流程、减成本、减材料、减时间、优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项改革举措。二是打造基于数字化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实现在建项目全时段、可视化动态监测。三是迭代优化全省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试评价。

三、对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与建议

进入新发展阶段,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是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最为重要的软实力。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优化营商环境,等高对标沪苏浙先发地区,落实“沪苏浙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要求,以更大决心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征程上扬帆远航。

(一)提高思想认识站位,以“事关*前途命运”的命题谋篇布局。首先,市委市政府要牢固树立“营商环境是第一发展环境”的理念,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方面,及时成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科学搭建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改变过去缺乏专班力量、推进力度不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突出示范引领,织牢契合企业需求、系统集成度高的政策体系,将项目化管理理念融入优化营商环境各个方面。其次,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纳入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较高权重分值,切实提高各地各部门对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外,将该项工作情况纳入常规巡察内容,强化巡察监督和执纪问责。再次,定期评估检测营商环境。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我市营商环境定期检测评估,细化优化评价指标,找准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以便对症下药。

(二)凸显应有社会地位,以“更高礼遇”的姿态践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深做实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家代表制度,真心实意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主动听诤言挚言。定期召开高规格政企座谈会,组织民营企业家代表共同分析经济形势、应对策略等,为市委市政府制定重大经济政策献计出力。二是提升企业家话语权。落实制定涉企政策征求意见制度,凡是制发公开的涉企政策前,均主动征求企业家代表的真知灼见,推动各类涉企政策制定更好贴近企业需求、精准助力发展。三是给予企业家更好关爱。借鉴*市发放“常商服务卡”的经验做法,设定相应规格,对民营企业家代表在宣政务服务、体检就诊、直系亲属就学、通行便利、观光旅游等方面给予优先待遇。四是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特别是新一代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组织专班培训、政治安排等,打造高素质民营企业家代表人士队伍。

(三)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以“没有完成时”的状态为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增动能。一是加大项目用地保障。现阶段,项目落地要用地,土地供应是基础要素,没有供地就没有项目落地。要真正落实“亩均税收论英雄”,千方百计做好项目供地保障,在“腾笼换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成片开发中挖潜力、拓空间。二是加快破解资金难问题。借鉴*等地经验做法,实施无还本续贷、小微企业资产委托代管模式、整园授信、按份额抵押、降低担保费用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组合拳”,更好发挥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三是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把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更大投入扶持企业技术提升,更大力度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资金扶持、智力支撑。四是持续解决用工难。调研反馈,多数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技术工种短缺等问题,可利用本地院校新开设专业、集中招工、大规模技工培训等渠道缓解企业用工难题。五是引导融入国家战略。牢牢把握“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内外循环”等国家战略,在构建全产业链上着力。

(四)聚焦企业难点堵点痛点,以“永远在路上”的常态建设最受企业欢迎的营商环境。一要搭建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实化企业帮扶机制,整合现有部门力量,搭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企业服务问题征集、任务交办、办理反馈、跟踪问效、领导领衔等流程,落实涉企问题闭环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二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提升政务环境。借鉴*省优化政务服务做法,更大力度推动数字化改革,尽快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基础数据和系统联通,实现数据共享共用,持续开展“四减”(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让政府服务“不用跑是常态,跑一次是例外”。三要整合重构现有产业政策。针对现有政策门类众多、复杂难懂等问题,借鉴*市经验做法,依据产业分类,对各部门现有产业扶持政策进行重构,破除部门多头出政策的弊端。针对政策兑现难、兑现慢问题,建议简化政策兑现程序,在实现及时兑现(改跨年为当年)、网上申报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步探索“无申报主动兑现”模式。四要以“常态化理旧账”理念服务企业。落实“新官理旧账”要求,每年对因政府原因造成的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摸排和分类化解,切实帮企解难题。

(五)改革创新基层执法方式,以“把握尺度更重温度”的理念带动提升企业家安全感。一是推进柔性执法形成“容错机制”。在法治允许框架下,对企业初犯、显著轻微或因政府原因造成企业违规的行为,建立轻微违法首次不罚、涉企行政指导等措施,逐步建立企业免罚清单,努力降低行政处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二是探索“蓝色”护航打造良好法治环境。“公检法司”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针对性地推行改善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政策措施,围绕民营企业权益保护调解、企业经营发展刑事合规法律监督等先行先试。三是创新依法适度避免企业危机。通过政府依法适时适度介入、审慎采取强制措施等方面,防止企业家因个人危机处置不当而引发严重的企业危机乃至社会事件。四是一以贯之加强民企维权。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建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工作机制、设立企业家维权日等形式,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六)厘清政企交往边界,以“双向规范、政企和睦”的目标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一是在工作距离上要更加亲近。旗帜鲜明地鼓励支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主动与民营企业家交往,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更加注重面对面、心连心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二是在与企业家交往中要更加清明。规范执行《关于深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对照七个方面正负面清单,推动构建正常的政企交往关系,努力扭转和改变“凡事找熟人办事”的路径依赖。要落实《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宽容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失误错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三是在合作共事上更加亲善。针对政府行为给企业和企业家带来的额外负担问题,制定出台相应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精力减负制度,重点围绕减轻企业参会负担、统筹到企业调研活动、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等措施,解决服务企业“过频”“过度关心”等问题。如:统筹考虑企业参加各类协会、团体、组织,允许企业家参会发言后随即离席,各类执法检查调研不刻意安排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陪同等。四是在立身处事上更加清廉。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培育清廉文化,引导民营企业家依法经营,加强行业自律,同心协力建设亲清政商关系。同时,畅通举报渠道,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快查处涉企不正之风、腐败行为,做到露头就打。

推荐访问:政商 调研报告 构建 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