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写作也有“溢出效应”【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上周末,我带着处里同志一道加班写稿子,由于这个稿子领导很重视,亲自挂帅,所以大家都不敢有半分懈怠,执笔的同志在凌晨两点多钟给我发来初稿,我感动于同志们这种拼搏精神,心里想,这应该算是“亮剑”精神了吧!
看到大家这样辛苦,我就以补偿心理让熬夜的同志在家补觉,不用参加第二天加班,没想他幽默地说:“发现写完材料更好睡觉了”,“难不成加班写材料还有治疗失眠的功效?”我寻思道。
这虽然是调侃之意,却给我开了一个脑洞,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外部性”,听起来很抽象,但说“溢出效应”就容易理解多了,提到“溢出”,可以想象一碗水满了后,溢出来,必定对周围有影响。
这种影响或好,或不好,好的叫“正外部性”,不好的叫“负外部性”。比方说,一位村民建了一栋房,如果房子典雅美观有品味,给村里添了一道风景线,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如果拙劣低俗不美观,还影响安全采光,就是产生了负外部性。
在这样的思考逻辑下,我隐隐觉得,公文写作这件事情与经济活动其实是一样的,也会产生外部性,任何一篇公文的诞生,都会对主体、客体、受众,乃至相关的人和事物产生“正向”和“逆向”的塑造作用,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1、
对文章受众和客体而言
写作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具有“正向”塑造作用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正向”“逆向”并非正面与负面的关系,而是用力方向问题。
所谓正向塑造,是指在“写作者——文章——受众、客体”这样一个写作生态中,写作者按照预设的意图,自然地通过文章来达到某种目的,或对受众施加影响。从思想影响力的作用方向看,能量从前到后,由人主动施加,故而称之为正向塑造。
所谓逆向塑造,是指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或文章抵达受众后,作用力产生的反作用力,让写作者被动地受到学识上的提升、思想上的雕刻、道德上的涵养,或者知名度的扩大等等,由于这种塑造作用貌似物理学上的作用力施加到另一物体上时,逆向反弹回来的反作用力,故而把它称作逆向塑造。
概念清楚了,那一篇好的公文到底会产生哪些正向塑造作用?溢出效应又在哪里呢?我感觉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分析。
1.从单位层面看。首先,能节约行政成本。公文本来就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而解决问题需要大量的行政资源、行政成本,就拿起草政策文件来说,如果调查充分、重点突出、措施得当、结合实际,那不知不觉中会节约很大的行政成本,减少行政支出。
其次,能为单位增光添彩。公文代表一个单位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单位形象的“显示器”,好文章会给单位加分,为单位增光,产生正外部性。以笔者的体验来说,我经常读网上的好文章,每每读到精彩处,暗自叫绝之时,禁不住对作者或单位产生敬佩之情,多出一些好感来,我想,这种好感也算是一种溢出效应吧!
2.从领导层面看。很多公文是为领导而写的,公文写好了,把问题解决了,客观上是为领导分了忧、省了心,为领导节约思考的成本,让领导感到欣慰,而不是焦虑,这是正外部性的体现,也是领导都希望下属把材料写好的原因。毛泽东同志说:“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知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
3.从同事层面看。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它本质上是研究工作的过程,所以公文写好了,还会为同事带来好处,不仅能给同事减少麻烦,客观上还能提供一套写作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整个单位研究氛围的养成,这种氛围一旦形成了,无异于给同事赋了能,节约了思考成本,也是正外部性的体现。
4.从家庭层面看。任何人都是家庭的一员,都要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他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对家庭这个社会系统产生影响,会对家庭的文化和气质进行再塑造,尤其是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来说,更是明显,这是写作带给家庭的正外部性。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从事的是文字工作,热爱诗书、躬耕文田、勤洒墨雨,那子女往往会耳濡目染,既而追求与父母在思想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就会形成一种家庭文化。中国古代文人深谙这一点,如颜之推、朱熹、曾国藩等,他们修家谱、立家训,写家书,我想尽管他们没有学过现代经济学理论,也不知道什么是外部性,但对这种效应,肯定是门清。
2
对写作主体而言
写作具有“逆向”塑造作用
前面已经说过了什么是“逆向”塑造作用,在此不再赘述,我只想说,这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写作者躬耕心田的意外收获,是不会贬值的“写作红利”。
其作用表现在五方面:
第一,写作是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倒逼知识体系的完善。写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公文写作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俨然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边写作,边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写多了,人的知识体系就变得丰富了,人也变得博学了,这种以写作倒逼学习的过程,就是逆向塑造的过程。
比如,历史学家吴晗为了考证建州的历史,把明清两代重要的文献《李朝实录》摘抄了三百多万字,他为了搞明史研究,积累了一万多张、三大抽屉的资料卡片。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阅读和做札记的书籍就多达1500种以上。边学边写,寓学于写,把知识的输入、输出形成闭环,产生“飞轮效应”,良性循环。
第二,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试剂,可以调和写作者的心态。心态决定状态。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选择了写作,并且能够坚持住,从心底里强迫自己喜欢上写作、热爱写作,并转化为写作的激情。
现在很多人普遍不愿干文字工作,谈文色变、忘而却步,然而仍有一大群人迎难而上、甚至乐此不疲,什么原因?是他们天生热爱文字工作么?不尽然,我看是他们在长时间写作中获得了心智上的成长,涵养了一颗积极、向上、平和的心态,能正确看待和处理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把吃苦当成一种责任和担当,内心里同自己和解,这是写作在心理上的最大外部性。
第三,写作是一条道德的鞭子,可以修炼写作者的意志。写作是一条打磨心性、磨练意志,考验韧性的鞭子。正如柏拉图说:“思考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孤独是写作的影子,甩都甩不掉,夜阑人静之时,你必须独坐案旁奋笔疾书,并且只有一盏残灯相伴,这不是孤独是什么?而且在孤独中,你还得饱受思虑之苦,哪怕殚精竭虑、寝食不安,你还得忍住了、扛下了。
这无疑是一种修炼,人在写中磨,写多了,就会获得意外的收获,挣脱人性中懒惰、脆弱的束缚,走向更高的境界。曾国藩有十三条修身方法,其中就有三条与写作有关,如“每日《茶余偶谈》二则,有求深意是徇人。”“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每日坚持写作,不仅是学术上的进阶之道,也是道德的脱颖之法。
第四,写作是一把思想的雕刻刀,可以塑造写作者的思想。人对某个事物的认知,很难一开始就全面立体,日常中捕捉到的大多是碎片化信息,并且很多没有经过验证,如果不经过系统整理,很难自然而然地形成有体系的思想观点。
有了写作就不同了,会逼迫一个人深入实际去调研,从多个维度去收集资料、然后推敲琢磨,对问题进行概念上的界定、逻辑上的推敲,最后得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写作在思想上的溢出效应。
如司马迁在身体和心灵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忍辱负重,花了18年写就《史记》,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一家之言”就是太史公的史学思想和观点,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没经过写作这把雕刻刀慢慢雕刻,是很难成型的。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跟他会写有很大关系,长时间的写作,塑造了战略家的思维方式,学会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要不然他怎么能写出《沁园春雪》和《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这样气势磅礴、思想密度极高的文章来呢?
第五,写作是一种投资,可以为写作者的事业增值。写作是人类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场景,写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硬核能力!从古自今,会写行遍天下,不会寸步难行,写作可以带给一个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放眼当今,不管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体制内、体制外,提笔能写的人,往往是很受欢迎的人。
在古代,写作是博取功名的手段,历史上许多著名政治家首先是写作高手,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每一个都是大文豪。
写作也可以为事业增值,创造意外的机会,据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诗人韩翃写因《寒食》一诗,深得唐德宗赏识,被赐予“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据《晋书左思传》记载,西晋文学家左思自幼其貌不扬,但却刻苦读书,他的《三都赋》成书之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传为千古佳话。
以上是我对写作溢出效应的一些肤浅理解,如有失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在我看来,大家的批评指正,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溢出效应,你们批评的越多,我获得的“红利”就更多,也就帮我论证了溢出效应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