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5篇

时间:2022-09-25 18:5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5篇

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

  

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2

  一、总体目标

  通过社区(村)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村)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社区(村)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

  二、指导原则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重心下沉,夯实基层;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优化流程,高效便捷;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三、成立组织

  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部门、各村居、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实施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另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社会事务办,具体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部门负责人实行包联制度。

  四、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1、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根据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合理设置社区网格。原则上每个网格以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为宜。如有村民组的,可按村民组划分。网格责任人一般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

  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同步推进农村地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一般以村民组为单位划分网格,村庄经整治后集中居住的村,也可以参照社区的方式划分网格。网格责任人一般由村两委成员担任。

  3、制定网格划分的网络图,各网格制作公示牌。各社居委(村)于20--年1月25日前完成划分,并将结果上报镇社会事务办。

  五、工作职责

  网格化管理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社区网格责任人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创建、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村网格责任人的管理和服务内容要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重点做好发展生产、民生保障、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教育培训等服务管理。

  网格责任人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成立社区(村)受理中心,由社区(村)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可轮值)组成,负责社区(村)事务的综合、分析、初审、公示、调处问题、窗口服务等;镇行政服务中心(相关办公室)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审核、公示、上传下达、执法、处置等。

  六、工作程序

  一般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

  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村)受理中心商处,处理结果报镇相关部门,反馈服务管理对象;

  突发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镇、社区(村)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责任人现场跟踪;

  需要审批的工作:网格责任人掌握信息,社区(村)受理中心受理界定,镇行政服务中心审核,报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同时实行镇、社区(村)公示。

  七、工作要求

  1、岗位要求

  网格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启动阶段网格责任人实行“双岗双责”,要尽快熟悉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过渡到“一岗多责”。能够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推行“错时工作制”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巡查一次;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认真填写网格责任人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注重自身形象,严格保守服务管理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

  2、加强宣传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居(村)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度、参与率。在小区(村民组)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个楼栋等张贴宣传材料,向每个住户发放一封信;在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化图谱,公布网格责任人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管理服务职责等信息,向每个住户发放网格责任人服务联系卡。

  3、完善功能

  要强化以下五种功能:一是信息联通功能。准确、快速、完整的获取和反馈信息。二是处置快速功能。调节、执法、处置环环相扣、运转快速。三是资源配置功能。对党的基层组织、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善于整合利用。四是便民服务功能。社区(村)居民能够就近、及时、便捷的获得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五是社会保障功能。为社区(村)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创造就业机会。

  4、整合资源

  立足自身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共享,合理分割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和吸纳物业管理机构、社区自治组织、居民(村民)组长、“4050”人员、楼栋长、热心社区(村)工作同志以及社区(村)志愿者等作为义务信息员、监督员,视情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

  八、考核奖惩

  对网格责任人的的考核纳入千分制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对长期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转岗、辞退。网格责任人要自觉接受上级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等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升鹤壁市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前提,以实施社区综合服务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关键,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支持职能下沉、重心下移;坚持整合资源、综合施策;坚持科学管理、提高效能,全面提升鹤壁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目标任务

  在全市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全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全面形成指挥有力、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运行体系,普遍建立覆盖城乡、行为规范、富有活力的组织网络,建立健全服务民生、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制度机制,巩固完善党建引领、服务、管理有序的工作格局,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明显提升。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目标是:“五全管理”

  1.基础数据全摸清;

  2.动态情况全掌握;

  3.矛盾纠纷全化解;

  4.百姓事务全代办;

  5.百姓诉求全应答。

  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建设

  (一)、建立市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

  以市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联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政府各部门、组织、纪检、公安、司法、民政、人社、住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市级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将党建、公共服务、安全生产、人口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社情民意等各类服务管理信息纳入系统形成全面覆盖、动态管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网络

  。开展网上办公、网上服务管理、网上监督考核等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科技水平。

  主要职责:

  (1)顶层设计

  (2)组织协调。

  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解决社会服务管理重点、难点问题。

  (3)指派调度。

  对群众反映、下级上报、上级交办的服务管理事项受理登记、请示报告和分类处置,指派、调度相关部门完成工作任务。

  (4)督导考核。

  对各部门和下级中心工作运行情况和具体事项办理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督办,推动工作落实。

  (5)责任查究建议。

  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推诿扯皮,导致发生重大案(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地方和部门,提出责任查究建议。

  (二)建立区(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

  以区(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为纽带,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承上启下的枢纽。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政府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信访、民政、文化、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力量,融合共享政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书记县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等资源,建立区(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通过强化信息化手段,形成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维护稳定于一体的工作平台。

  (1)组织协调。

  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解决社会服务管理重点、难点问题。

  (2)指派调度。

  对群众反映、下级上报、上级交办的服务管理事项受理登记、请示报告和分类处置,指派、调度相关部门完成工作任务。

  (3)督导考核。

  对各部门和下级中心工作运行情况和具体事项办理情况进行指导、检协办等“菜单式”服务。

  (3)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实行矛盾纠纷“半月一排查一上报”制度;采取分片包块、定期排查、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有效排查化解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涉农利益、村企村矿、环境保护等矛盾纠纷。

  (4)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和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鳏寡孤独老人的服务管理;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指导开展群防群治。

  (5)引导履行社会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服务管理。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教育、引导其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孵化”组织进驻,积极培育一批为老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专业化社会组织。

  (6)组织开展督查督办。

  对村(社区)和各成员单位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办,定期考核评价,推动服务管理措施的落实。

  (四)、建立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建立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便民利民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方便群众和各方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中心主任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或社区专职干部等人员担任。在农村,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整合服务管理资源,按照“政事分开、民事村办”的原则,协调处理农村服务管理事项。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成员由“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村民代表(小组长)、驻村(社区)民警、计生服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组成。根据实际,中心设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红白理事会等,切实解决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问题。在已经城镇化和外来人口多的乡镇、村,以及其他有条件的村,可参照社区标准,逐步推行社区化服务管理。

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实施细致、高效、人文化的管理,调动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培养爱生如子的人民教师情怀;在坚持依法治校而又充满民主、人文化的氛围中促进广大教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求真创新,营建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何坊乡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谱写和谐音符。

  二、工作目标:

  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力推进,同时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严谨、和谐、健康、人文化的校园气氛,感受到学校管理中既有严谨的制度、严格的要求,又有亲情关爱、俨然如家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广大师生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工作,关心学校发展,由“精细化”带来“高效化”的变化,全面完成教育局下达给学校的各类工作目标,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再上台阶,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终极目标。

  三、具体内容:

  1、学校行政管理:

  对学校发展要出台五年规划和学期计划,从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管理举措等各方面提出严密、细致、具体可行的要求,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学校出台的各项具体工作的计划、方案、管理制度等要细致入微,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办法都考虑进去,经过一定程序的论证、审议之后再予以实施,尽可能减少具体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平时工作要深入一线,坚持“一日三巡”,走到师生中去,在检查、督促的同时掌握第一手素材,为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学校的有序运转,同时自己在群众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要多关心群众生活,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体现管理的人文化。

  2、教育教学管理:

  (1)、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核心来制订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期计划和五年规划,使养成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

  (2)、在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务实的作风,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通过班级目标的确定来定位学校养成教育目标,着重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育方法的使用上重点围绕行为训练法、榜样示范法、个案研究法、情感熏陶法等四种方法来进行探讨,探索刘集小学自己的养成教育之路;从2006秋开始启动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感恩教育”的课题探讨,研究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实现养成教育课题化、课堂化;继续推进创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体师生中形成读精品、颂经典的读书热潮,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增强校园书香人文气息,展现刘集小学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养成教育管理上讲究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不断推出在实施养成教育工作中典型的班级、教师和学生,在全校师生中对实施养成教育创造浓郁的氛围和统一的认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全面、和谐发展。

  (3)严格按《山东省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开齐各类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课外活动时间的落实,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按新课标要求搞好课堂教学“自主-互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在教师中大兴教研教改之风,建立各种竞争机制鼓励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不断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率,强化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意识;加强对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督导,实行一日课间三巡、一周一抽查、一月一普查等常规管理制度,加大对课堂教学事故的督查处理,不断规范学校教学秩序,提高常规质量。

  3、教师管理:以《刘集小学教师考评办法》为核心内容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每年进行一次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和专业提高,学校在进行常规的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同时还要投资培养课件制作、网络管理、音乐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理财小组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和每学期对干部队伍的民主测评制度,在发挥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增强干部队伍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4、学生管理:鉴于我校学生密度大,活动空间较窄,学生活动的安全隐患大,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强化的是安全责任意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要深入人心,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放假大会要对学生上好以交通安全、防电、防溺水等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开学第一周建立安全教育周制度,平时要结合思想教育课、黑板报、手抄报等途径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坚持每天的教师值日、领导值班制度,做好课间教师的巡视、路队护送和领导巡查工作,每月20日检查学校电路、教学用房、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预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来予以保证;学校德育工作要从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自立、自强、自护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坚持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育人网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考虑发挥各类课程的教育功能,通过主题班队会、文体活动课、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故事会、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比赛活动、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活动、六一、感恩节等大型庆祝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稳健的心理素质、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浓郁的人文精神,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做好奠基。

  5、总务管理:总务工作要处处树立为学校前勤服务的观点,做好年度资金的收入入帐、开支的预算、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采购、登记造册、使用回收、过程管理、各项维修、建设等工作,坚持“开源节流”的总务管理宗旨,要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6、校园文化管理:我校自身文化底蕴较深厚,建校之初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化要不断与时俱进,注入时代气息。学校景点区各块绿化的寓意将作一些调整,赋予新的含义;学校把学校简介、校徽及其寓意、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素质教育目标等反映学校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的内容在文化墙上予以展现,赋予了文化墙的“说话”功能。

  四、工作措施:

  1、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全体教职工

  2、学校各处室制定本部门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于20xx年10月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办法。

  3、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校掀起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氛围,使“精细化”意识深入人心。

  4、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秩序沿着惯性运转,同时各项工作的管理都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5、根据县教育局建立的相关考评机制,对照学校给各部门下达的管理目标任务,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把各部门工作的业绩考核与年终奖惩挂钩,激励学校管理层人员积极工作,教师积极进取,形成工作合力。

  6、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让学校领导和老师有机会学习兄弟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益经验,同时请一些同行来校指导工作,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听取学校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校精细化管理工作上台阶。

 

 

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迎接”主题,牢牢把握“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体要求,突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为支撑,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社区管理社会、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能力为目标,通过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联动、整合资源,全面推进社区“三化”建设,使社区党组织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目标要求。到20--年底,全地区50%以上的社区实行“网格化”覆盖,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出租房屋较多、情况复杂的社区全面实行“单位化”管理。到20--年底,县(市)城镇社区全部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实行社区“三化”建设,实现党组织覆盖更加全面、社会管理更加有力、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基层基础工作更加牢固的“四个更加”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任务

  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实行“单位化”管理、推进“网格化”覆盖、实现“社会化”服务。

  (一)按照“三有一化”要求,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明确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内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完善社区人、财、物投入保障机制。

  1、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竞聘上岗等方式,充实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社区党组织书记无特殊原因不得空缺。全面落实每100户居民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辖区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可适当增加。提升社区干部待遇,对社区国家干部实行每月不少于150元的专项岗位津贴,对承担包户任务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和聘用人员,每月每户按3-5元进行补助,保证每月实发工资不少于1200元。

  2、建立健全社区经费和场所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费、社区工作者工资报酬以及社会保障资金单位应缴部分,一并列入县(市)财政预算。社区组织办公经费每年不少于8万元,并根据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保证逐年递增。建立社区组织阵地管理使用、党员教育培训、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补助制度,保障社区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3、进一步加大社区基础性设施建设力度。从20--年起,全面落实新开发居民商住小区同步建设社区场所的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没有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或者不能满足需要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也可以从其他社区设施中调剂置换,或者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解决。在有条件的小区,按照人口数量建设社区服务和群众活动场所,形成社区服务站点网络。

  (二)实行社区单位化管理,提高维护稳定工作水平。“单位化”管理就是改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把社区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人员结构复杂、出租房屋较多的重点区域作为实体单位,实行封闭式或半封闭院落式、小区式管理,促进辖区和谐稳定。

  1、分类推进封闭式小区建设。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根据不同社区实际情况,建立若干封闭或半封闭式小区。对重点区域可以建立封闭式小区。对不具备隔离条件的片区,实行局部封闭管理。建立视频监控、车辆人员进出管理系统,设置治安岗亭和24小时值守等方式,实行单位式管理。对无人管理院落,社区要建立值班室,选出热心服务群众的居民代表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巡逻队员共同管理。

  2、提高社区整体防范水平。强化社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通过县(市)财政保障经费投入,加快小区内治安岗亭、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建设,从重点复杂区域开始,至20--年全面覆盖到每个居民小区。整合社区维护稳定的各种力量,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综合治理、政法组织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网络。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全面落实“一区一警、一区多警”要求。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各类组织,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栋(巷道)长。按照每年不少于500元的标准发放楼栋长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高发放标准。

  3、建立基层综合配套化解社会矛盾协调机制。在社区按照网格区域分片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台帐和矛盾纠纷排查台帐,形成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格信息分级动态管理和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发挥社区基层组织覆盖优势,协助相关部门建立重点人员、重大社情动态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辖区重点社情动态。在此基础上,动员基层各方面力量,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建设,定期分析、排查社会矛盾,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发生。

  4、抓好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活动。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公安、劳动、计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信息通报、联合检查的持续性动态管理机制,把治安重点整治与维稳集中整治、基层组织整顿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对辖区内流动人口集中、重点人员较多、各类案件高发、情况复杂地区排查整治,着力解决治安秩序混乱、矛盾纠纷突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脏乱、基层基础薄弱等问题。对有宗教极端思想的人要加强盯防和教育,坚决防止非法宗教活动发生。

  5、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落实“四类管理法”,健全定期走访工作、定期研判和情况报告制度,全面落实街道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分片包户责任制。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信息化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建立流动人口经常性集中排查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信息交换、管控合作、协作稽查制度,确保管住管好管牢。对出租房屋全部挂牌管理,依法落实出租房屋业主的管理责任。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延伸党的工作手臂,探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新途径。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真情关心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让流动人口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城同地同等待遇。

  (三)实行社区网格化覆盖,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网格化”覆盖就是把社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网格,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体系,确保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时限和管理环节全覆盖,努力实现地无缝隙、人无遗漏、时无盲点的管理效果。

推荐访问:工作实施方案 管理 高危儿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高危儿管理办法 高危儿分类管理方案 高危儿管理工作计划 高危儿管理标准与措施 高危儿管理的内容 高危儿工作管理常规 高危儿童管理方案 高危儿管理规范 乡镇高危儿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