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8篇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蓬勃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创建科技特色学校 【内容摘要】: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进步,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说到底又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创建科技特色学校【内容摘要】:
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的进步, 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 说到底又是人才的进步。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 21 世纪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在科技时间活动中加强和改进科技教育,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旨在阐述我校蓬勃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创建科技特色学校的探索研究、 成效和体会。
【关键词】
:
科技实践
科技特色
创建方案
实践效果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 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随着《2001-2005 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的相继颁布和实施,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提高全民族素质, 尤其是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 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
加强学生的科技教育,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是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的重大措施, 要造就一代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人, 必须从小抓起。
(二) 、 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主动发展、 个性发展的教育, 它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和过去的科技教育很少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联系起来,只讲授科学知识, 而忽视科学知识发生过程和应用过程的教育。
甚至于把科学完全归纳为知识, 把科技教育的目标完全局限于孩子知识的获得, 对孩子的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
这一封闭的模式经应式教育的推波助澜可谓是愈演愈烈, 致使许多孩子走向社会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法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 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 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认识。
普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 理论依据 (一) 、 学生体验教育理论 体验教育是学生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老师是体验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在大自然中体验, 使学生在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品格, 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科技教育的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实践体验的过程,就是一次感悟与内化的过程。
(二) 、 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阐述, 素质教育是一种结旨在开发人的潜质, 培养人的身心素养, 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它以学生掌握知识, 实现内化, 获得发展为目的。
以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思考、 主动操作作为特征。
它更强调在老师组织下学生的主动探索、 积极思维、 自觉操作, 把知识内化为自我的素质。
三、 指导原则 (一) 、 遵循主体性原则 在开展科技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 富有潜力的、 具有主体性的人, 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而不是被动接受辅导员任务的接受者。
科技实践活动需要老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创设各种环境条件与氛围, 让学生势热情地参与, 产生一种内存的实践活动与学习的需求, 自觉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去, 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人。
(二) 、 特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科技活动要有持续的生命力, 不仅要开展全校性的或有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的普及性科技活动, 比如科普知识竞赛, 小制作、 小发明、 小论文活动等。
还必须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技活动, 我校开展的“四模”(航海模型、 航空模型、 赛车模型、 建筑模型)
活动、 校园科技节等都是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活动。
实践证明, 把普遍的科技活动与有特色的科技活动相结合起来, 能不断丰富科技教育的内容, 提高教育效果。
三、 研究的对象、 方法和内容 (一)
、 研究对象:
一年级——六年级学生 (二)
、 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是探索性的行动研究, 教师要在教育行动中探 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积累经验。
善于总结教学中有价值的好经验, 加以提炼, 才能扎实地推进学校课题的实验开展。
(三)
、 研究内容:
1、 如何推动我校科技特色创建在全体学生中的普及, 切实做到以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学有所长;
2、 如何将我校科技特色创建与其他学科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如何将我校科技特色创建的有效经验形成校本教材, 使学校的传统项目 得到了系统化、 全面化、 科学化的整体提升。
四、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2006 年 9 月——2007 年 8 月。
即经历了一学年的探索和实践。
(一)
、 制定我校科技特色创建的方案 1、 指导思想:
探求一种切合我校实际的科技实践活动的载体, 为今后大面积实施科技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并通过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2、 主要目标:
(1) 知识能力层面目标 a、 帮助学生获得步入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科技知识和能力。
b、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 技能和实践能力。
c、 增长生命、 物质、 地球、 宇宙、 技术、 军事等方面科技知识。
(2) 情感层面目标 a、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的热情。
b、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c、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 崇尚科学的态度。
d、 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e、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 批判性思考问题的科学品质, 并以孜孜不倦, 不断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
3、 主要措施 (1)
、 建立科技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我们成立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 研讨解决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的多种问题, 并在政策、 人力、 物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以保证创建特色学校的顺利实施。
同时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 创建特色学校的质量考评机制、 管理保障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创建特色学校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教育工作的主体意识, 并逐步完善, 保证特色学校建设的正常运转。
组
长:
梁其海 组
员:
卢永汉
马润强
何顺好
罗晓玲
李声平
李锦开 (2)
、 组织保障 a、 硬件建设, 学校将继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氛围和添置活动器具。
b、 制度落实, 学校建立各种训练制度, 器材保管制度, 比赛制度, 奖惩制度, 保证特色教育的有效实施。
c、 经费保障, 学校将建立特色教育专项资金, 用于设施改善, 活动经费。
d、 安全保障, 学校在组织训练的同时, 抽出力量从训练场地、 器材、 训练手段、 学生训练的来去途中安全等方面力求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 根据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我校科技特色创建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主要从以下 7 个方面进行。
1、 我们要求每班成立一个科技小组, “班班有科技小组, 人人有发展” , 由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 科技教师提供技术指导, 真正做到人人投入到科技活动中。
2、 落实课程内容, 增设科技特色课程。
“科技特色课程” 排入课表, 由教导处负责管理, 做到课程计划、 目标、 课时充分保障。
科技特色课内容以科技素养、 磨练意识、 学会合作为宗旨, 本着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科技课程和科技素养相互补充的原则, 始终将科技教育贯穿于学校课程之中。
普及科技运动, 在综合课中加大科技内容学习, 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每学期安排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科技技能教学, 并形成了课程评价体系, 每学期 18 课时(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
为普及教育课时间。
并且制定各年级的科技考察项目和评价要求,具体见下表:
年级 评
比
项
目 黑 板 报科 技 角(10%)
科 技 小发明(20%)
科 技 小制作(20%)科 技 调查 报 告(20%)科 学 幻想画(20%)科 技 节活 动 总结(10%)
加分 合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3、 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科技实践课外活动, 并认真实施。
具体见下表:
活动内容 活动要求 负责人 备注 1、 观看一部科普影视片 学校统一放映, 利用中午的时间组织收看
李声平 值 日 老 师 负责组织收看。2、 进行一次科技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认真收听小星星广播, 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马润强 广播宣传, 各班 主 任 具 体组织。
3、 出一期以“学科学, 迎世博”为主题的黑板报 组织评比, 各年级按一定比例设等级奖。
要求黑板报必须有科普知识, 有世博会等相关内容
罗晓玲 评 比 结 果 作为 优 秀 科 普班 级 评 比 的依据之一。
各班 主 任 具 体负责。
4、 举行一次科普知识讲座 DVD 放映 马润强 值 日 老 师 负责组织收看。
5、 举行一次中队科技活动班会 围绕科技环保主题开展活动
李锦开 各班主任 6、 创作一幅科学幻想画 美术教师每人至少辅导10 幅作品, 确保所教班级都有作品参评
何顺好 举 行 专 题 画展并评奖。
7、 完成一项科技小发明、 小制作 作品要附带文字或图片说明, 简要介绍创新点及设计思路。
按规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上报学校档案室, 以便组织评比。
卢永汉 小 发 明 和 小制 作 每 班 至少各交 5 份精品。
8、 撰写一份科技调查报告(重点围绕低碳生活)
在假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送交档案室参评。
马润强 每班至少 5 份4、 自主探索, 开展小课题研究 学校在五、 六年级组织实施了小课题研究活动。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和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包括与人合作、 自主决策、 收集信息、 解决问题等技能, 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按“动员布置,提高认识——指导选题, 确定课题——指导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学生自主探究——定期举行成果交流会——举行成果鉴定会、 展示会” 的程序开展。
5、 举行校园科技节 学校直重视学生的科学教育, 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每年“六一” 期间, 举行一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科技月系列活动。
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发动阶段(四月上旬)
——准备阶段(四月份中旬到五月中旬)
——科技周活动阶段(五月下旬)。
活动期间安排了科普知识讲座并开展了 橡皮泥制作比赛、 讲科学家故事比赛、“四模”(航海模型、 航空模型、 赛车模型、 建筑模型)
比赛以及科学幻想画比赛等内容丰富的科技比赛项目。
6、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三水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佛山市的“四模”(航 海模型、 航空模型、 赛车模型、 建筑模型)
比赛、 全国的航空、 航海大赛。
7、 学科渗透, 整体推进。
在不断提高科技运动水平的同时, 注重提炼科技精神。
(1)
、 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我国科学家为国争光、 乐于奉献的精神, 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并把远大的理想转化为勤学苦练的力量源泉。
(2)
、 弘扬拼搏精神。
要把科技实践中的竞争意识、 拼搏意识、 创新意识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引导学生把在科技实践中获取的顽强拼搏的意志毅力、 灵活多变、 善于动脑的优良习惯, 用于各科学习之中。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学要扎实, 玩要尽兴,提高学习效率, 争做自信、 自强、 自立的新型学生; 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家长会上邀请优秀家长来校介绍自己是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立体型子女的, 整合各种有利资源营造创建特色的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 在活动中展开竞争, 在竞争中增进友谊,培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以活动促学习, 以学习促活动。
(三)
、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1、 实践效果 (1)
、 大部分学生对科技有了浓厚的兴趣。
各种实践活动, 提高了科技学习的效率, 并养成了认真练习, 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
、 逐步培养学生由不敢提问、 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 乐于提问、 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氛围。
(3)
、 学生的科技创新得到了发展。
(4)
、 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合作、 互相关心。
(5)
、 帮助学养成自我完善、自我激励的习惯。
(6)
、 使学生更加掌握科技文化的营建和弘扬民族精神。
2、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1)、 科技实践活动应向纵深化发展, 防止流于形式。
本着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宗旨, 让科技教育真正从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上服务于少先队员, 防止一切形式主义的做法。
(2)、 要形成课题, 努力推动学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写工作。
在广泛开展科普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积极将实践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 形成科技教育研究课题,以课题组的力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为促进学校理论研究工作, 为推动学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写, 做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3)
、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思考, 我们深深感到教科研工作要顺利开展, 离 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持。
要搞好课题研究, 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这个支持包括精神上的、物质上的、 人力上的。
有了这样的支持, 教师对教科研的热情更高, 积极性更足, 大家就敢于放手去大胆实践, 大胆尝试。
第二阶段:
2007 年 9 月——2011 年 8 月。
经历了四年多的探索和实践, 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方案。
五、 行动研究的效果 在第二轮行动研究中, 我校科技特色的创建始终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
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 几乎...
篇二: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ldquo;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创建工作方案 深圳市龙岗 区龙城高级中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在“战略主题” 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 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我校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在科技教育工作及其它方面已取得相应成果。
为进一步做好科技教育工作, 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我校特制订“龙城高级中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创建方案”。
一、 思想引 领、 整体规划 我校的办学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崇真尚本, 追求进步, 发扬龙城精神, 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遵循“文化立校, 文化立人” 的办学策略, 依照“和谐、 科学、 法治、 效益” 的工作方针, 彰显“真本文化引 领的科学、 民族、 现代” 的学校特色, 努力把学校办成“高质量、 现代化、 特色明、 国际性” 的全国知名学校。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 标要求, 我校科技教育的总指导方针是:
以提高科学素养, 促进科学素质为目 标, 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技教育课程在内 容上以学习 化、 生活化、 时代化、 综合化为特点; 在教学上提倡自 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 方式; 在教师中提倡新
型的互动- 培育型的教学观念; 在评价上提倡发展式的评价, 注重评价过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 实行多 样化的评价。
根据这一方针要求, 我们制订了 “龙城高级中学科技教育总体规划”, 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统一部署。
我们将继续开齐、 开足“综合实践”、“通用技术” 等课程,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指导 52 个社团活动( 其中科技社团 12 个),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新的社团, 并保证 9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 大力建设科技实验室, 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在时空上保证科技教育顺利开展; 另 一方面继续贯彻将科技教育思想与理念引 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的指导思想, 与“研究性学习 ” 有机结合, 以发展学生的科技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我们的工作目 标是:
100%的学生参与科技教育; 85%以上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创设浓厚的科技教育校园环境; 建设一流的科技教育硬件设施; 打造一流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 创造一流的科技教育成绩; 创建“素质教育( 科技)
示范校”。
二. 规范制度、 明确职责 1. 成立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 指导和开展创建工作。
龙城高级中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叶德卫校长, 副组长为罗丹、 闫斌、 邵红旗, 成员 为程烂谟、 朱晓庆、 吴代欢、 杨宜春、 马建明、 张山、 王永安、 余军奇、 黄武炎、 谢开碧、 王光义、 陈丽、 张永林、 柳杰。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根据上级要求, 结合我
校实际, 整体规划和统领学校创建工作, 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 并监督实施。
在龙城高级中学 “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中设立3 个工作小组:
①规划资料组。
由罗丹副校长任组长, 成员 为程烂谟、 余军奇、 张永林、 林依定、 任秀馨。
负 责规划管理和协调创建活动, 分管社团活动、科技活动、 教师培训; 负 责档案管理、 课题管理、 科技教育教学成果管理等工作。
②组织实施组。
由邵红旗副书记任组长, 成员 为马建明、 黄武炎、王光义、 陈丽、 张永林、 柳杰。
负 责课程建设与科技教育教学, 研究性学习 等工作; 学生校外参观学习 ; 与科技教育实验基地的联系工作。
③综合保障组。
由闫斌副校长任组长, 成员 为朱晓庆、 吴代欢、 张山、 杨宜春、 王永安、 谢开碧。
负 责科技教育( 馆)
室( 包括实验室、天文台、 天象厅、 气象台等)
管理与建设; 图书馆及科普图书订阅等管理工作; 科技教育设施的采购、 建设施工等管理工作。
2. 修订“龙城高级中学科技教育总体规划”, 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
根据“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的创建要求, 学校将认真修订“龙城高级中学科技教育工作总体规划”, 不断补充和完善, 用 于指导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
提高每一学年, 每一学期科技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质量, 让计划和总结能够切实指导和完善科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学年仍坚持要求 90%以上的教师参与到科技教育之中, 除专职科技教育教师之外, 要求其他教师或参与社团指导活动, 或开设科普讲座, 或开
展研究性学习 指导活动, 以保证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性。
创建领导小组将根据统一布置与规划的要求, 对创建工作实行责任制, 加强检查与督促, 将创建工作效果同时纳入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和绩效奖励范围。
3. 开展发明创造集中展示活动, 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教育活动, 学校将继续坚持举办每学年的“龙城高级中学科技节” 活动, 展示学校科技教育成果, 营造“人人学科学, 人人爱科学” 的气氛; 另 外每一学期开展一次“小发明、 小制作” 制作与展示活动, 对成绩优秀的教师、 学生及集体进行表彰。
学校将重点打造“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大赛”、“车辆模型”、“无线电测向”、“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奥赛”、“科学 DV”、“机器人”、“天文科普” 等精品项目 , 保证在各级比赛活动中的领先地位。
4. 定期举办科普讲座, 提高师生的科技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离不开高质量、 高素养的教师队伍。
学校将继续采用“请进来、 走出去” 及校内 研讨等方式, 一如既往地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过去我校邀请国内 知名专家、 科学院院士来校讲学, 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
今后, 学校将每学期邀请一位专家来校举办科技讲座, 以丰富师生的科技生活, 提高科学素养。
另 外, 充分利用“龙高讲坛”, 开设本校教师的科普讲座, 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并视效果记入工作量, 纳入绩效奖范围。
三. 开发课程、 强化师资 1. 更新教育理念, 加强课程建设。
我校从 2002 年开始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亮点。
科技教育活动由副校长具体分管, 学校将科技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开齐、 开足科技教育课程, 突出科技教育课程在内 容上的学习 化、生活化、 时代化、 综合化特点。
不仅学校规定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要遵循这一特点, 各学科课程开展的研究性活动, 也应认真研究。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总结 6 年来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努力打造精品科技教育项目 与课程。
不仅关注学生的智能发展, 还关注学生在情感、 态度、 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 建立师资培训制度, 努力提高业务素养。
学校现有专职科技教育教师 16 人, 其中本科学历 14 人, 研究生学历 2 人。
一方面继续引 进有业务专长的科技教育人才, 另 一方面大力培养现有人员 , 提高整体素养。
学校计划每学年举办两期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参与培训, 并举办科技教育讲座、 研讨等活动; 选拔优秀教师参与“在职研究生班” 学习 活动, 并加大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和考察科技教育活动的力度。
四. 经费保障、 完善设施 1. 规范科技教育场所的使用, 建设一流科技实验室。
学校现有创新实验室 2 间, 科技活动室 3 间, 模型工作室 1 间, 电子阅览室 1 间。
天文台 1 座, 气象台 1 座, 面积为 5000 平米的生物园一处。
要保障科技教育场所的正常作用 , 保障经费, 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 率。
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密切联系与合作, 每学年组织学生参观、考察, 开展相关探究性学习活动。
另 外, 学校将建设科技作品展览室,
并建立无土栽培实验基地。
2. 开设科普专栏, 加强科技教育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 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每月 更新内 容。
规范校园网上科普栏目 , 将其从“七彩阳光” 中分离, 并适时更新内 容。鼓励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 里开展研究性活动, 每学期组织一次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 时间为 5 月 份与 10 月 份, 彰显“龙高特色”, 提高学校的文化辐射能力。
加强与家校联系, 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并及时收集家长意见, 改进学校工作。
每学年组织一次科技小论文写作比赛, 对获奖选手, 在“科技节” 活动中给予隆重表彰。
3. 规范整理科技教育音像资料, 保证科普教育报刊的征订。
图书馆、 阅览室及时购进并管理好科技教育报刊, 设立科普读物专柜, 及时公告新进书籍报刊情况, 提高科普教育书刊的借阅率。
学校每学期为每个班订几份科普杂志或报纸,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书刊的积极性。
校园电视台、 网控室及时整理有关科技教育的音像及数字资料, 登记归档, 以便更好地为科技教育工作服务。
五. 巩固成果、 争上新高 近几年来, 我校取得了 丰硕的科技教育成果。
代表性的部分成果有:①参与教育部新课程研究与实验; ②荣获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 ③成为全国科技活动教育实验基地; ④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 ⑤成为广东省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定点学校; ⑥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协会团体会员 单位; ⑦荣获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活动优秀基层单位 4 次; ⑧荣获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活动优秀基层单位 4 次; ⑨荣
获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模型教育活动优秀单位 10 次; ⑩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先进单位、 科技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发行。
我们将再接再厉, 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争取再创新高, 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二Ο一Ο年十月
篇三: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镇中心小学 “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中心小学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根据商市科研发(2015)35 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展 “ 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创建活动,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创建活动坚持以“ 十八大” 精神和“ 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以“ 挖掘身边科技资源,有效开发与实施科技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 为目标,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科学实践、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推动我校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创建目标 1、通过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和行为习惯等。
2、通过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开拓视野,夯实科学基础。
3、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浓郁的科技教育文化氛围,开展系列科技特色教育活动。
4、形成科技教育特色有效创建机制,师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明显提高,学校成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三、创建时间及步骤 (一)创建时间 2015 年 1月至 12 月 (二)创建步骤
1、第一步: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 1 月下旬)
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及具体要求,明确目标,夯实责任,落实举措,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宣传活动,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2、实施阶段(2月—11 月中旬)
(1)布置校园环境,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2)学校按计划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科普小论文评选活动、学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评选及展示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等活动提高师生科技水平。组织学生踊跃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
(3)将科技教育同语数等学科有机结合,使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4)建立规范的科技教育活动资料档案和台账。
3、检查验收阶段(2015 年 11月底)
(1)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创建工作任务逐一对照检查,对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
(2)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整个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写出总结材料。
(3)申请上级部门来校检查验收。
四、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刘书虎 副组长:刘世奇
沈加伟
成
员:贺力新
刘
琴
吴宏波 杨谨瑜
张
杰
何显虎 2、工作小组 组长:沈加伟
副组长:杨谨瑜 成员:任亚丽
李庚银、兼职辅导员及全体教职工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规划
组织领导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组织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创建规划、完善管理办法,建立科技教育工作制度;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布置、检查科技教育活动。建立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训和考核制度;划拨专项经费保证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制定科技教育特色奖励办法。
(二)营造科技教育氛围,动员全体师生参与 (1)、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特色氛围。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和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具有科普宣传教育氛围,体现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在校园内增设突出科技特色的雕塑,走廊、楼道布置科技教育方面的内容。
(2)、设立科技展室、画廊、墙报等阵地,定期展出科技成果、图片、活动照片、获奖证书等。
(3)、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大赛等。(4)、加强科技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每年有计划安排科技教师和科技活动辅导员参加专题性的科普报告、校本培训等。
(三)广泛开展活动,丰富科技素养 1、科技教育,融入课堂。将科技教育融入品德、科学、综合、美术、信息等学科的课堂教学。①任科学学科的老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以电为主的科技制作活动。②任教综合实践学科的老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 探究活动” ,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开展科技手工制作活动。③任教美术学科的老师,带领学生写生,让学生发挥想像,画身边的科技现象,创作符合省、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要求的科学幻想画。④任教信息学科的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空间科学、信息与未来科技,制作电子报刊、科技绘画等。以上学科要选出教师代表,展示学科教学
与科技教育融合的课堂教学优质课,从课堂教学层面,来推进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2、开展科技教育科研活动。综合教研组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科技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各班倡导并鼓励善于调查研究的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至少成立一个 3-5位学生为宜的科技活动学习小组,调查研究身边的科技现象,确立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推动学校教育向纵深发展。在研究中工作出色的老师认真总结,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参加科技论文比赛,力争获得好的奖次,获奖数不少于 2篇。
3、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学校少队部要紧紧围绕 省、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的项目拟定好学校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各班及相关教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少队部下达各项任务,由少队部评出优秀作品上报县局参赛,力求今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获奖档次与数量上有历史性地突破。
4、举办科技成果展评活动。各班将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科技幻想绘画、优秀科技活动(做成光盘)、科技论文、科技制作,以及教师的科技制作或活动方案,在学校科技展室展评,全体师生参观学习,以提高自身科技水平。
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认真做好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总结工作。在科技教育工作中,亮点工作要有文字材料、音像材料等,并及时在有关媒体上报道与宣传,推广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与经验做法。教师与学生的优秀科技论文、优秀科技活动方案,要推荐到省级杂志上发表。科技教育活动资料档案和台账要规范保存。
富水镇中心小学 2015 年 1月 25日
知识就是力量
生长在这个无比丰富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将寸步难行。因为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文化。古今许多圣贤就是因为重视学习才能呼风唤雨,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业。如果你也想干一番伟业,必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可以增长本领,施展特长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这句话已被无数个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人类对知识的探索,才激发人们发现大自然无穷的奥秘。为了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梦想,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研究地质学让人们知道中国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秘密;研究信息科学让现代人懂得科技发达带来的奇迹;研究基因科学,人们学会克服遗传障碍,掌握好了基因工程的信息。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数
学都等待着人类的进一步探索。
知识就是力量,建设我们的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庞大的国家需要知识,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立足,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
要想拥有广博丰富的知识需要付出刻苦的学习,以顽强的意志完成学习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为写《资本论》付出了巨大的心智,经过辛勤地工作,通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斗,才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因为他辛勤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发扬光大。马克思常去的图书馆有个座位下面留下了他两个深深的脚印。由此可见要获得知识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宋朝诗人陆游非常喜爱读书,相传他的房中处处都放置着书。因为如此执着他为后人留下了九千多首诗,被誉为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无论是普通的知识分子还是学校精英都是热爱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提高自身的修养,增长自己的才干。
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更应该勤奋的学习,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从而为人类做贡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必须珍惜光阴,努力学习有用知识,将所学运用到现实工作与生活中。
篇四: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技课程为载体树立学校科技教育特色我校把科技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建立科技教育课程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我们觉得“二期课改”关注的是对学生 “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开发。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且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提供多方面的经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全面发展。
在科技教育环境的建设中学校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设计在硬件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筹建了科技教育实践环境。例如科技创新实践环境“科技创新实验室” 、空间想象实践环境“模型制作实验室” 、数字化模拟实践环境“电子电工实验室” 、 “业余电台实验室” 、 “机器人实验室” 。
依托科技教育实践环境我校通过拓展课、探究课和综合实践课普及科技教育培养创新型学生逐步建立起学校科技特色课程。例如在六年级开设陶艺实践课程经过多年的培养我校学生人人会陶艺个个有作品在七年级开设模型制作综合实践课主要以制作航空模型为主 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八年级开设科技创新课作为物理课的延伸对初中电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思维、动手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另外在科技教育实践环境建设过程中学校不但重视性能优良的设备仪器等硬件的配置而且更注重实验教师的配备硬件、软件同时抓。
学校每个创新实验室有专职教师负责教学和管理 通过自培、他培、引进、外借等不同形式建立起一支素质好、综合型的科技教育实践环境教学和管理队伍。在一流设施和专职教师的优化组合下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校学生开发了 “微量杠杆弹簧秤” “立体花盆” “高效节能电烙铁”等十二项的科学小发明其中“立体花盆”夺得了上海市“英特尔创新大赛”二等奖我校一名学生以创新设计“大型高灵敏度指南针”获得了上海市“明日希望之星”的称号。在今年全国创造发明比赛中我校获得一个金奖、四个银奖、一个铜奖。除了在科技创新中获得佳绩外航模比赛和无线电运动也展现成果。我校获得 2006 年“上航杯”航空模型比赛第一名上海市二十届无线电测试、定向竞赛越野中学组第一名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 2006 年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项目中我校取得了全国冠军的好成绩。基于此今年我校获得了上海市航模制作特色校的荣誉称号。
我校科技教育实践环境是在“二期课改”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建设起来的。在具体的创建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它有三个突出功能 1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科学方法的载体 如在模型制作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创设更多的思维想像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他们有所感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研
究。
2 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课题研究的载体 如在数字化模拟实验室中运用多种检测仪器学生在研究课题中就可以从定性研究过渡到定量研究并且把文献法、资料法、调查法的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学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3 为学生想像、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载体 如在模型制作实验室、数字化模拟实验室和生态模拟实验室的 学习实践中尽管器材和配方是确定的但是根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环境、不同的要求进行想像、设计、组合、调整却完全是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科技教育实践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还感受到了以下三个特点
1 学科渗透性强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注意渗透学科知识 如陶艺教学中渗透历史知 识美术知识科技创新实验室教学中穿插物理学知识而数字化模拟实验室业余电台项目教学中加入了地理知识。
2 学生参与度高 科技教育实践环境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水平的基础上再普及达到多样性、多层次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投入”的良好氛围。
3社会效应好 学校注重发挥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辐射效应为社区和各兄弟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同时 让学生将更多的学习成果用于社会、家庭、学校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科技教育实践环境的建设以及实验课程的开设 丰富了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题以及其他学校课程的内容为学生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已成为我校开展“二期课改”的新亮点。
但是如何更加准确地对科技教育实践环境定位如何提高创新实验室在课程改革中的效率特别是争取实验室更大的开放度如何使创新实验室和学校原有的基础实验室衔接、沟通如何利用创新实验室开辟和增加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等 仍然需要学校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另外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创新实验室基本已经建成 但招聘能负责管理这些实验室的师资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校实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加大对创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不断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推进实验环境的建设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高品位、高质量”的办学目标和“科学、人文、实践、创新”的培养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五: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校内外结合发展科技教育 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杨俊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提高青少年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作为满洲里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少部的负责人,我积极探索开展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深觉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必须要有教育部门的全力配合,只有校内外结合整合资源,实现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才能进 (满洲里市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摘要:青少年科技普及事关科学的希望、国家的兴旺。加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开展的具体科学实践活动,寻求在科技教育上校内外结合的途径、方法和内容,阐明开展好校内外科技教育活动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校内外结合,整合资源,实现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才能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关键词:校内外结合;科技教育;青少年科学素质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Youth YANG Jun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of Manzhouli,Manzhouli 021400, Inner Mongolia, China) Abstract: the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s the hope of science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s the way of implement the educat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dolescent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scientific quality. This article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work through the concrete practice with science activities, seek the way matched with the colonel and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methods and contents.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 inside and outsi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s of an important role in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for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bination,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and advantage complementary, widely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activities of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make it can have a further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the youth. Keywords: combined college inside and outsid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scientific literacy of the
youth
作者简介:杨俊志,联系电话:15049551088,E-mail:yjz514@126.com。
2 一步发展科技教育,更好地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真正实现青少年的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
1
校内外结合发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1.1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位置核心[1]。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奠基的重要举措。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准则, 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校内外结合发展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格局,才能适应新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需要。
1.2
满足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需求 学校的科技教育重在科学知识的掌握,校外科普教育则重在能力的培养。学校科技教育以科学、劳动技能、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掌握科技知识和方法[2]。校外科普教育强调寓教于乐,注重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参与体验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需求,只有加强校内外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教育。
1.3
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要与科协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中小学要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全面展开科学教育,积极开展科普主题活动,使校内外、课内外科技活动与科技教育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及校外科学教育工作列为督导内容,作为评价其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营造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扎实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2
校内外有机结合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领悟科学的本质,树立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是学校和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的共同目标。多年来科协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科技活动场馆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利用各种措施为青少年搭建体验科学的平台,创建科技教育活动品牌,使科技创新教育在校园内外蓬勃开展,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2.1
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 2.1.1
组织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认真开好总结表彰大会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 20 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我市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 9 届。每年赛前我们都要召开由市科协、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成员单位领导组成的年度例会,做好赛前各项筹备工作,联合下发比赛通知,组织科技教师培训,认真筛选作品,组织专家评审,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加自治区、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每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召开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结表彰大会,对在全国、自治区、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辅导员、学生、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总结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提出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同时请获奖辅导员、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交流经验,共享成果。青少年科技创
3 新大赛活动及总结表彰大会的成功举办对推进我市科教事业的发展及调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2.1.2
开展全市机器人竞赛活动,举办机器人大赛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也是我国青少年每年一度的重大科技赛事。为加速我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普及和推广,我市在 2009 年 3 月举办了全市青少年机器人教练员培训班。培训班由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市科协提供 20 套机器人并特聘南京紫光科教仪器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来自全市各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后,市科协与市教研培训中心电教馆共同制定了全市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实验学校管理办法,并与市区 10 所学校签署了活动协议,实验学校自行添加、购买组件或设备积极开展活动。
2011 年 12 月,在市教研培训中心电教馆成功举办了我市首届机器人大赛。
2012 年、2013年又成功举办了两届大赛,赛后各校总结参赛心得、经验,改进教法,加强指导。此项活动的开展极大调动了我市青少年对机器人的兴趣,丰富了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提高了青少年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2
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 2.2.1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为目标,以科学调查、科学体验、科学探究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基础性的科普活动。每年根据不同主题开展。启动仪式上,市科协领导发表讲话,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主办方赠送活动手册、宣传资料。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各年级学生代表在主题活动横幅上签字。每年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都会得到各校的高度重视,启动仪式后,全市各校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诵读、习作、绘画、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按要求上交调查问卷。学生们通过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3。
2.2.2
“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校园活动 为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的作用,扩大广大青少年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开展了“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校园活动。学生们利用科学课、课间、课后争先恐后的去体验声光电活动展品及机床制作,感受高科技的神奇与魅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普及微型通用机械加工技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使科普真正惠及广大未成年人,让他们不出校门也能感受科技馆展品的魅力,接受现代的科学知识熏陶。
2.2.3
科普展教活动 在全市举办中国科技馆全国巡回展览《地震科普体验展》,展览运用高清剧场、游戏体验、模型演示、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段,向学生揭示地震的奥秘,使学生全面认识地震发生的成因、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简易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增强学生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提升了他们的防震救灾意识、知识和技能。开展壁挂科技馆的展教活动,让参观者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展品的科学原理,培养科学兴趣。结合天文现象,举办日全食科普知识讲座和科普图片展,组织我市天文爱好者和中小学生观测日全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通过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2.2.4
科普知识短信编辑大赛活动
为充分利用手机短信这一现代通信手段,调动全市中小学生关注身边科普知识,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科普短信文化,开展了科普知识短信编辑大赛活动。短信作品围绕饮食科学、健康生活、环保知识、疾病预防、节能窍门、科技常识等进行编辑,一条条言简意赅、主题突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短信涵盖了学生们对身边科普知识的理解、对科技知识的探究。
4 2.2.5
七巧科技科普主题竞赛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我市自去年在全市开展了七巧科技主题活动。七巧板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拼图活动,拓展七巧板活动内容,它可以与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剧等结合起来,形成以七巧板为中心的,系列科技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该项活动简单易行,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校内外开展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总体来讲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还存在相关政策不够配套,社会、家长重视不够的问题。学校科技教育课程教材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让学生读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用科学。学校科技老师队伍不稳定,缺乏科技教育的专门人才,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小学科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科技教育设施和条件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面不广、活动水平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类群众团体的积极性。
4
校内外结合发展科技教育的思考 现代社会是科技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青少年科技普及事关科学的希望,国家的兴旺。校内外科技教育要探讨的实际问题是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不同的途径和形式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全面的教育。实践证明,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科学普及和校外科技活动是重要渠道。校内外科技教育只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有机结合的教育整体。开展好校内外科技教育活动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校内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体系,寻求在科技教育上校内外结合的途径、方法和内容。一是整合校内的教育资源,建立科技教育领导机构,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工作的考核内容。配备专兼职科技辅导员,编制科学教育校本课程,把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加强典型示范,开展科普特色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活动,在政策上、投入上给予引导和资助。三是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营造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崇尚科学的激励氛围。四是加强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办好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五是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鼓励各类科研机构、科学馆、高等院校和企业事业单位为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提供支撑。
开展科技教育工...
篇六: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理{实 践 与 探 索创建科技教育特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通化市东昌区沿江小学 周红霞 我校是一所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传统老校。在历经教 育改革和发展的风雨历程中,我校确立了 “ 以科技教育促 发展” 的办学理念 ,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 为科技教育的出发点 ,以课堂学科教学为主渠道 ,以开发 独具特色的科技校本课程为突破 口,将创办科技教育特色 学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 目标 ,营造了爱科学、讲科 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郁氛围,形成了鲜明的科技教育 特色。学校曾荣获 “全国特色学校” 、 “全国科技实验基 地校” 、
“吉林省校本科研基地校” 、 “吉林省科技教育 示范学校” 等荣誉称号。
一、 开发校本课程 ,构建科技教育特色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参与 “八五” 国家级重点 科研课题 “ 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 研究 ,在科技课题实 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育成果,并充分认识到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 程,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在新课程改革下 ,如何利 用现有资源和经验 ,提炼和确立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全面 分析学生现有需求 、兴趣、爱好 、能力 、发展等诸多因 素,广泛征求科技馆专业人士及广大教师 、家长们的意见 和建议 ,确定以科技教育为依托 ,开发了 《 科普与生活 》
校本课程,构建了科技教育特色。
学校 自主编写 《 科普与生活 》校本课程教材 ,并依据 学生不同年龄特点 ,分层次进行设计,各年级独立成册 ,
每课的编写由材料准备 、想一想 、说一说、做一做、议一 议 、玩一玩、创新拓展等几部分组成。图文结合 ,言简意 赅 ,实验或制作过程配有分解例 图,采用 “ 做中学”“ 玩中学” 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 “做” 中求创造 ,在 “玩” 中求发展。学校科技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大胆打破学 科界线 ,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将 自然学科和基础科学进行 有机整合 ,构建了一种 “学、做 、智、创” 于一体的新型 教学模式 ,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
6{ 吉林教育 · 综合6/ 2014 在开展校本课程中,我们将 《 科普与生活》纳入课 表,安排专任教师执教。科普课堂通过采用知识性与趣味 性 、基础性与个性化 、参与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尊重学生的兴 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拓宽教育渠道,开展科技特色活动 针对科技教育全方位 、多角度 、重素质的时代特点 ,
学校以学生主动 、健康发展为本,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和多 样化的科普活动 ,创造性地开展多渠道 、多形式的科技教 育,以此激发学生欣赏和体验科技魅力的积极性,培养学 生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 质 ,形成了鲜明的科技教育特色。
( 一 ) 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科学精神 我们重视普及工作,提高普及质量 ,将科技教育落实 到每位师生。在普及的基础上探求我校科技教育的亮点 , .
创出切合我校科技教育的特色。探索不同学科中的科技教 育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多方面渗透科技教育 ,提高 科技教学质量。学校倡导每位教师从学生的一句话 、一个 观点 、一个 问题 人手 ,捕捉学 生创新 的思 维火花 ,分 析 内 .
隐的科技含量。老师们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探究 、领悟 、
运用 、创意四个 目标的落实和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方式 的运用,更加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技教育成分 ,让学 生亲自去看一看 、摸一摸 、想一想、说一说 、做一做 ,培 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们也探索出创造制作课 、技能训练课 、实验研究课等课 堂教育模式 ,以 “ 科技小先锋” 的培养来带动课堂内的普 及性教学。在科技校本课上 ,有个学生发现牙刷的手柄太 长而无法刷到最里面的牙齿 ,萌发了改造牙刷的想法 ,经 过反复的实验 ,她借助一个现成的牙刷和一个橡胶手套做 成了方便牙刷产品。这个创意牙刷在 “ 吉林省科技创新大 赛” 中获得了一等奖。在品生课上,同学们制作了多功能 防滑衣架,改 良了衣架的挂钩,解决了现有衣架有风时易 脱落、晾晒有吊带比较肥大的衣物时不方便等问题 ,这个 小发明获得了 “吉林省科技创新大赛” 三等奖。
注重学科中科普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创造就在 身边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注意观察 ,善于动脑 ,我们 就会有发明,就会有创造 ,就会更好地为学习、为生活服 务。现在课堂上随时可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身影,
随时可听到学生富有新意的见解,随时可感受到学生充溢 灵性的想象和智慧的火花。
( 二 ) 科普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 拓宽科普活动渠道 ,积极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普兴 趣小组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爱好 ,在各年段建立科技社
团与兴趣小组 ,如 “航模” 、 “信息科技” 、 “创新大 赛”、 “环境保护” 等,并坚持做到定计划 、定内容 、定 时间 、定地点。科技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不少科技小组活 动注重生活中的科学 ,培养学生 的兴趣 ,在拓展学生视 野,掌握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精神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 用。学校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及认识水平 ,体现出层次 性科技活动:低年级画一幅科幻绘画 ,收集一句科技名 言;中年级制作一件手工作品,读一本科技书;高年级写 篇小科技论文,创作一件科技小发明。为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专题教育,
如开通科技广播 、读科技报、专项竞赛、观看科普影视、
举办 “环保” 讲座,每年设立科技主题,坚持举办主题性 科技活动和组织各类竞赛 。科技节活动丰富多彩,并充分 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既有专家开设的讲座 ,又有科技活 动,还有科技作品制作及展览以及学生收集整理制作的各 种科技橱窗展览 ,学生参与率达 100%。许多学生积极开 动脑筋 ,在假期主动行动起来 ,读科技 书、制作科技小 报 、 设计小发明小制作 、构思小设想等 , 充分体现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 、市乃 至全国各级各项竞赛和展示活动 ,多年来我校的参展项目
在省 、市展示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从2005年起连续四年 参加全国 “未来工程师” 设计与技能竞赛并获奖:
的冰窗花” 获一等奖和茅以升科学专项奖 ;在全国第四届 “ 未来工程师” 博览与技能竞赛上 ,
一“ 美丽 “ 航天飞行” 获第 、 “ 和谐城 一、 第二名; “ 房屋建筑” 、 “ 自制乐器”市” 分获三等奖。我校连续6年在 “ 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 大赛” 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 三 ) 科普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发挥 辐射作 用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科普知识,配合学 校开展科普教育 ,支持孩子发明创造。四年级 的一位 同 学发现自己家的地漏总是发出难闻的气味 ,就设计了一个 有防臭功能的地漏 ,并获得了2008年 “吉林省科技创新大 赛” 的一等奖。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在全校师生中扎下 了牢 固的根基 。
我们还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示范校的优势 ,利用现有的 硬件条件和校内资源,达到科技教育的辐射作用。建立学 生科技活动基地 ,劳动实践基地 、科技馆 、少年宫等都成 为孩子们参加实践的课堂 ,场所的开辟为学生们提供了活 动空间,整合了社会资源。此外学校每年召开一次科技艺 术节活动、每年一届的校内航空模型比赛 、每年一次的奇 实 践 与 探 索{ 管 理 ● 思妙想科技制作竞赛 、每年一次的智慧擂台赛 、每年三个 季节的植物标本制作与采集、常年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每学期科技展室的开放、各级航模 比赛、科技艺术及创新 大赛等等 ,涌现出一批批 的 “小博士” 、 “小发明家” ,
师生的科技论文发表近百余篇。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 加的全国、省、市级各项创新大赛 、科技知识竞赛、航模 比赛 、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等活动中获奖200多人次。学 校整理编写了经验汇编 《 科研科行 》,制作活动画册 《 萌 芽》和专题片 《 以科技促发展,打造校本品牌》。
三、加强科技建设,营造科技文化氛围 为保持学校 良好的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保证科技教育 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 能力,提高科技教育队伍建设 ,努力营造浓厚的有利于科 技创新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新思维,加快科技教育建设 的步伐 。
( 一 ) 加强管理,提高学校科技教育队伍素质 学校充分意识到科技教育特色的重要性,始终将科技 教育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从1996年至今,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 《 沿江小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发展规划》,开设科技课程,建立科技教育教研组,对科 技教育定期组织进行研讨活动 ,组织科技辅导员用足用好 科技报 、小学科技等报刊杂志。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 研讨活动 ,提高辅导员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学校创造条 件 ,加强科技辅导员的培训 ,多次派教师到北京 、杭州、
上海等地参赛和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提升水平。凡是国 家、省、市科技部门开展活动 ,学校都积极参加 ,提高科 技教师的辅导能力 ,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实 效。科技教师沈孝花被评为全国特色教师 、吉林省科技教 育优秀辅导员。
( 二 ) 注重投入,营造科技文化氛围
我们不断加强科技教育建设 ,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 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为科技教育提供活动 场所及设施。科普专项经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每年预 算中都列入专项资金 ,并作为科技活动和奖励基金。学校 曾先后补充完善科教设备、科学实验室的相关设施、科技 制作材料等。如今建有科学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科技仪 器室 、微机室 、专用 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科技图书 达5ooo~. 册。
为了让科技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多彩的校园处处体 现科技教育,我校各班级黑板报专 门开辟了 “科普角” ,
校园科技艺术节宣传 “学科学 、用科学” 主题内容。各班 科技小橱窗及时宣传科技常规工作 ,如 “科普知识”“专利展示”、 “ 身边的小科学家” 等;建设科技成果展 览区域 、科普长廊 ,展示师生在科技研究中的最新创作作 品。我们把科普知识和科技制作过程相融合,充分展现了
科技教育的魅力 ,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在帮助学生 增强科技意识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我们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引 领,以未来人才需求为导向,丰富科技教育理念和价值追 求,强化科技校本课程建设,突出科技教育特色,全面提 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债 任编辑 刘云程】
吉林教育 · ~6/ 2014 I
7
篇七: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加强小学科技教育,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论文关键词:
科技教育 德育化 课程化 科学化 特色化
论文摘要:
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已成为贯彻党的“科教兴国” 战略举措。
本文从坚持科技教育的原则,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能力, 切实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瞬息万变的 21 世纪, 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也向今天的教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已成为贯彻党的“科教兴国” 战略举措。
近年来, 我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十分注重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在构建小学科技教育的新体系、 新模式等问题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坚持科技教育德育化、 课程化、 科学化、 特色化的原则,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能力普遍增强, 科学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科技教育也有利地促进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科技教育德育化
人们呼唤人文精神在现代科技时代的回归, 以理性和道德引导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是科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从娃娃抓起的科学教育不仅为了技能操作和科技竞赛, 更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勇于创新的精神, 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因而, 我们始终坚持以各类少先队活动为载体, 将科技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把科技教育与学生的成长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1、 少先队大队部将科技活动的评比纳入班队建设, 评选文明班级、 星光之家的条件。
设立了科技星、 科技章的优秀个人评选活动, 并在“六一” 庆祝会、 开学典礼等全校性活动中为科技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此举提高了科技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使孩子们懂得了参加科技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科技活动。
2、学校各中队均建立了科技队角, 成立科技爱好者协会或组织开展成长体验班队活动等,做到百花齐放, 各具特色。
保证了学生参加经常性科技活动的阵地使孩子们有用武之地, 时刻置身于科技活动的氛围中。
3、 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经常化。
学校定期开展科技知识讲座, 大队部组织参观科技作品展览等。
近三年来, 学校每年都组织科技艺术节, 人人参与, 层层选拔, 优秀项目进行展览、表演, 并邀请家长观看, 为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提供了舞台, 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 使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得到普及。
4、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感受劳动的快乐等系列活动。
这一系列的科学教育, 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在科学道路上勇往直前、 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协作、 分工配合的团队精神, 而且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体验失败、 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危机教育, 改变以往的那种只讲我国“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 的教育, 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资源的人均数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 让孩子们从小得就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这才是广义上的科技教育。
二、 科技教育课程化
1、 科技教育应该课程化。
首先必须将科技教育融入各个学科。
用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引导和倡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发现新问题。
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程序正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 老师在各科教学中, 坚持这一程序的渗透, 无疑起到了夯实学生科学素质基础的作用, 将受益终生。
2、 开发了以科技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建设。
把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纳入课表。
组织专人编写教材, 包括科技制作、 科幻作文、 科幻想象画等, 其内容涵盖前沿科技、 电脑天地、 环保主题、 创新教育等; 学校在妥善安排科技课程的同时, 还充分运用电脑网络等先进的媒体手段, 广泛开展计算机课程讲座和各项教学竞赛活动。
包括邀请专家现场讲座、 网页制作表演、 网上查询、 程序设计等活动。
教导处还制定出科技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 使每个孩子在会电脑、 会上网的同时, 也能说会道、 善于交流。
每学期各相关部门要组织一次科技教学的成果汇报展示,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颁奖, 使教学效果和信息得到反馈。
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进展, 使人类的信息交往和过去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
因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注重信息科学技术对青少年的影响, 并始终坚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把科学探究的目标、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 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科技教育课程化, 使科技教育落到实处,从教学计划、 制度和时间上都得到了保证, 提升了科技教育在学校的地位, 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学、 用科学、 爱科学的学习氛围。
三、 科技教育科学化
把科技教育与科学评价、 科学育人结合起来, 保证了科技教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的科技教育工作不仅要适应当前教育的理念、 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将趣味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让科技教育生动活泼地发展。
首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 合理的评价, 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
科学启蒙教育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这是我们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最需要的东西。
我们经常采用激励的语言, 同时, 合理的评价对学生也很重要。
如星级评价、 图示评价等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科技创造的热情。
其次要严格规范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过程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过程, 让学生对研究问题进行预测, 制定研究计划、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对课堂上有分歧、 出现争执局面, 教师抓住机会, 当场验证、 解决问题, 学生印象深刻。
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新问题、 新发现、 新观点教师及时肯定, 对于课堂上没有按老师要求进行探究的学生, 教师也不完全否定, 他们的问题和发现可能就是课堂闪光的地方,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可能学生将来都会成为各方面的专家, 你的启发和鼓励他们将受益终身。
四、 科技教育特色化
科技教育的内容广泛。
我校在开展科技教育时, 根据自身的特点, 逐渐形成了学校科技教育的自身特色——三模教育。
科技教育特色化, 使学校科技教育在全面展开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了层次, 满足了师生的成就感, 增强了师生的科学意识。
学校每学期都在 1-6 年级组织“三模” 竞赛, 几乎是人人动手、 班班参与, 孩子们兴致盎然。
学校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 设置不同类别、 不同档次的奖项, 保障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在广泛开展的班级竞赛中, 我们选拔了了大量优秀的科技苗子, 吸收到校科技组, 进行系统、 严格的训练。
每一次训练都做到定时、 定质、 定量, 教练和学生们吃得苦、 耐得劳,每天天还蒙蒙亮就在操场上训练, 制作时手指磨破了也从不喊疼, 就连寒、 暑假他们也从未中断过训练。
对于该项目的指导老师和学生, 学校都在制度上给与适当的倾斜和照顾, 如师生的各项评比、 学生所在班级的评优, 乃至相关老师的奖励等, 都一一挂钩、 逐条落实, 以全力保障学校这一特色教育的长足发展。
在这一良好机制的保障下, 加之老师勤勉敬业、 学生训练有素, 使“三模” 活动长盛不
衰, 形成了学校特色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骄人的成绩, 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 《人民教育》, 2001 年第 4 期
2、《小学科学科新课程标准》。
篇八: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创建学校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九龙坡区白市驿第二小学谢宝红
摘要: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多出、快出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不仅具有共有素质,而且要具备特有素质。创建学校特色是素质教育个性化的必然选择,是最实际的素质教育实现形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就是这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教育
办学特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 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就必须改变过去“ 千校一面” 的固定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促进所有学生共有与特有的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提高。
一、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的要求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学特点,它是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管理风格的体现,是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和教学特点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个体特性的形成及学生群体特点的综合反映。
由此可以看出,创建特色学校和实施素质教育,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素质教育是所有学校都必须遵守的教育观念、必须在此观念指导下所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所有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而创建学校特色,应该是学校自身办学的个性体现,要依靠学校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由于办学特色是立足于学校自身优势的发挥,它就理所当然成为各个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支点来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凸显出来,形成一所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创建学校特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
(一)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学校就是要提高学校发展学生素质的能力,学生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首先取决于学校发展学生素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具备是与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的水平、教育教学的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强弱是学校是否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所决定的。所以,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层次的学校要想更好地发展,都必须建构自己的特色。办出学校的特色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建设水平、层次、乃至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当前的择校热问题,归结起来有很大的原因是:久负盛名的学校成为学生选择的目标,而这些学校,都具备各自鲜明而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胡总书记曾强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是教育工作的主题。” 简单地回答是: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高素质的人,可以通过创建特色学校来实现。办学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学校没有个性特色,就不可能提供个性特色人才成长的环境。创建学校特色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优质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原则
(一)创建学校特色,必须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 不同的学校,具体情况不同,就得分析学校的内部情况,找准影响学校全局的环节和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去创新,消除自身存在的弱点。同时,校与校之间总存在着差异,通过与同类学校的横向比较,开阔眼界、虚心学习,对本校进行准确的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决不能盲目,如果脱离学校的自身因素去邯郸学步、急于求成,是形不成真正的特色的,一定要立足于自身优势,无论是何种特色(如师资优秀、科技创新、文艺精湛、体育领先等)都必须保证学校特色建设的稳定长远,确保能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良性循环。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根据自身实际,确立的“ 立字立人” 办学思想,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孕育人生。“ 立字” 是载体,“ 立人” 为根本,通过“ 立字” 而立智明之人,立美鉴之人,立德明之人,立体健之人。
(二)创建学校特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任何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积累,也是实践中的不断塑造。学校特色的形成必然要经历特色孕育、特色萌芽、特色创建到特色形成几个漫长的阶段,要靠长期的不懈努力,一所学校的特色建设,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 朝三暮四、朝令夕改”
必须保证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学校的主要领导的变更而搁浅,也不能是主管领导的干预而成为过眼云烟,更不能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始乱终弃。从实质上讲,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办学风格、师生行为等诸多方面的整体反映,它需要学校领导的整体规划、身先士卒,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努力奋斗,还需要必须的理论依据、硬件设施的强大支撑。最终的落脚点是举全校之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四、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的体会
(一)作为一所区级示范小学的校长,我深知:“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体现。作为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就得不断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路上,校长既是“ 设计师” 又是“ 驾驶员”,用自己的办学理念,沿着正确的办学路线,驾驭好这艘船。同时校长还应该是勇于探索、勇于进取。正如陶行知先生的观点:真正的校长应“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唯有这样,才能改变“ 千校一面” 的现象。总之,只有以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综合知识和学术品位,以及人格魅力、科学管理,才能推动学校特色的深入发展。
( 二)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曾讲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一流的学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创建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要使学生学有特长,教师必须做到教有所长。我校组建的“ 墨香书画院、川剧协会、古筝民乐队、武术俱乐部、舞蹈协会、科技爱好者协会、英语爱好者协会、小白灵电视台” 等艺术团体,没有庞大的师资队伍,是很难办到的。也无法实现我校“ 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的特色之路。
通过这些特色教育活动,来落实培养目标,把纸上的构想变成现实。
(三)重视学校的教育教研 学校教科室把创建学校特色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部署。通过课题组的调查、分析归因,来确定创建学校特色的目标、内容、具体措施,并制定完善各种制度、评价机制等,使这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分析学校实际,实事求是;才能挖掘潜力,增强办学特色的动力。科研处名师、科研上水平、科研创名校、科研办特色,这是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成功经验。
(四)打造校园主体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学校构建特色教育一定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建筑及布局,如雕塑、花草树木等一定要体现特色教育的内容和精神。精神文化的氛围则更加重要,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人际关系都要形成有利于特色教育的氛围,构建一种以校长为首的,以学校特色教育为中心的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努力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特色教育成为全校师生无意识努力的价值取向。
总之,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办特色学校,不仅需要明确何为办学特色,为什么要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需要明确,创办特色学校,校长必须要有独特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办学思想,教师队伍群体要有创造性特长,干群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学校特色品牌的建设是走向名校的必经之路,这个课题值得每一位校长用心去思考,大胆去实践,努力去探索,用心去创造。
参考文献:
王铁军:《学校特色和校本发展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1期。
金微微:《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2 年第 II 期。
朱敬华、朱红奕 《关于特色学校和教育品牌的若干思考》
, 《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