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6篇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心理研究》2006年第2期 认同理论:其结构、动力及应用* (美)威廉·布鲁姆(WilliamBloom)王兵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认同理论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会认同理论
会心理研究》 2006 年第 2 期认同理论:其结构、动力及应用 *
(美)威廉·布鲁姆(William Bloom) 王 兵 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摘 要 要 :
本文主旨是阐释认同理论,指出认同是所有人固有的、无意识的行为驱动力。为了获得心理安全感,人们主动寻求认同;为了增进心理安全感(人格稳定和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人们主动保持、维护和提高认同。认同的这种驱动力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期和老年期。此外,认同可以为人们共享,其结果是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采取一致行动以维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
关键词 :
认同
行为驱动力
心理安全感
一致行动
一、引
言
本文的目的是阐释认同理论。通过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埃里克森 (Erik Erikson)、 帕森斯 (Talcott Parson) 及 哈贝马斯 (Jurgen Habermas) 的诠释,认同理论得以提出。本文的讨论首先集中于有关 个体的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dividual),然后向外延伸到有关 社会学 群体的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small social groupings),直至有关 国民社会的 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mass national society)。
弗洛伊德和米德对认同采取了同样的理论观点,这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基础。弗洛伊德和米德分别是两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即 内省的 (introspective) 或者说是 分析的 (analytical)心理学,以及 行为主义的 (behaviourist)心理学。这是当代两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但它们同时又互相对立。在大多数其他理论领域中,这两个人以及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相当不同;但在对认同的理解上,两者却找到了共同点。
在对认同的研究中,埃里克森是最重要的学者。他的著作表明,令人满意的认同对于人格整合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他清楚地说明了认同对于个人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表明了认同在人们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过程中具有动力的适应性特征。可以说,正是埃里克森使 认同 (identity) 和 认同危机 (identity crisis) 这类概念成为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由于每一种认同都是由 外部社会行动者 (external social actor) 创造的;同个人的心理活动一样,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行动。因而,如同对心理学家一样,对社会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来说,认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至少从 涂尔干(Durkheim)以来,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 译自 William Bloom. (1990). “Identification theory:its structure,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 In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5-53.
此文发表于《社会心理研究》2006 年第 2 期。
就是 团结 (solidarity);在某种程度上,任何社会制度的“粘合”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体使他们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可接受的行为模式 内化(internalisation)。因而,20 世纪 上半叶最著名的两个社会理论家帕森斯和哈贝马斯认为,认同是一个核心问题。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体。为了建构理解人类社会行动的普遍理论,这两位学者付出了很大努力;在他们的分析中,认同的本质已成为一个关键因素。他们力图使自己研究认同的方法明确,而且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即认同是一种具有动力的人类需要;与此同时,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阐明他们自己的基本观点,以及反驳对他们工作的批评(这些批评认为,他们的模型明显具有静态的性质)。
下面这一观点表达了从个体推论到总体的方法论上的能力:
通过共同的认同,人们在相同的心理特征上联 系在一起,而且会采取一致行动来保持、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认同。
因而,在某种环境下,拥有共同民族认同的人们往往作为一个单位而行动,并且作为群众运动而动员起来。认同理论不仅详细解释了这一共同心理联系的结构与动力,它也提出了社会与政治环境模式(the patter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ircumstances),这一模式有可能创造这种联系,并且引发与它联系在一起的保护和提高行动。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认同理论直接用于对政治问题的分析。
二、弗洛 伊德
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们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讨论和争论,其中一些争论还非常激烈。这种争论不仅存在于精神分析理论家与非精神分析的行为主义理论家之间,也存在于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已经分化为有着不同理论取向的许多学派,其中最有名的也许就是 荣格 (Jung)、 阿德勒 (Adler)的那些理论。然而,尽管存在着这些区别,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某些基本观点还是存在的;这些基本观点不仅被所有精神分析学家所接受,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行为主义者所接受,如激起和影响有意识的思想和行为的无意识观念。此外,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所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支都支持并接受的另一个领域就是认同,尽管它最终以被行为主义者修改了的理论形式而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的认同方法并不关注社会认同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模型,其目标指向是社会认同的心理动力机制,这种机制令人满意地抑制了婴儿在家庭和社会现实面前的自大狂和自爱。在这里,“令人满意地”(satisfactorily)是一个关键词,因为这是同婴儿的一种可能性相对立而提出来的。例如,在社会约束面前,婴儿从病理上会变得 抑郁 (depressive) 或 具有 神经症 症 (paranoiac)倾向;同时他/她的要求会受到阻止。
自大狂的 (megalomaniac)、要求一切的婴儿是如何能够受到阻止的?这时,通过讨论 压抑(repression)(即本能要求和冲动受到检查的机制;如果公开表达这些本能要求和冲动,个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紧张)的概念,弗洛伊德意识到,父母或社会的理想(如一个人在哪里和什么时候排泄或进食)成为婴儿人格结构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给出如下说法:
我们知道,如果与病人的文化和伦理观念相冲突,力比多的本能冲动就会经受病因压抑(pathogenic repression)的变化。就此来说,我们从不认为,这些人对这些观念的存在只具有智力上的知识;我们一直认为,这些人把这些观念看作自己的标准,服从它们向自己提出的要求 。压抑……由自我引起;我们可以非常精确地认为,压抑是由对自我的自尊引起的……对自我来说,理想的形成会成为压抑
的条件因素。
然而,关键问题是,这种自尊来自婴儿人格的什么地方?自大狂的婴儿是如何接受这一理想的?为什么接受?在同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继续提出:
假如我们发现某种特殊的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确保来自自我理想的自恋满足,而且不断观察实际自我并根据理想自我来度量它,对此我们是不会感到奇怪的。如果这种动力确实存在,我们不可能作为某种 发现 (discovery)偶然遇见它;我们可能只是 认出 (recognise)它而已;因为我们可能想到,我们称为“良心”(conscience)的东西具备这些所要求的特征…… 究竟是什么促使个人形成自我理想,他的良心代表谁充当守门人?这来自父母的关键影响。随着时间流逝,促使个人形成自我理想的还包括:培养和教育他的那些人、他的环境中无数的和难以描述的所有其他人、他的同类以及舆论。
实际上,良心的形成首先是父母批评的具体体现,随后是社会的具体体现……
1915 年,在 《悲哀和抑郁症》(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一文中,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了“认同”这一术语。弗洛伊德关注的是抑郁症这种特殊病理状态的关键机制,只是随后他才把认同的提出看作是重要的。在这篇论文中, “认同”替代了个体投入 力比多(libidinal) 能量(性本能, cathexis))的一个对象。弗洛伊德把认同看着是自我设法“ 吞没”(devour)客体过程中的一个初步阶段。
6 年之后,在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1921)一书中,弗洛伊德把认同扩大到治疗方面。在这篇论文中,弗洛伊德认为:
首先,认同是与某一对象情绪联系的最初形式;其次,它以压抑的方式成为力比多客体联系的替代,因为它是把客体投射到自我中;第三,它可能因新的知觉而引起,这些新的知觉主要是对与一些其他人(不是性本能的对象)拥有的共同特征的知觉。这一共同特征越重要,这一部分认同可能就会变得越成功,而且它可能因而显示了新的联系的开始。
他的结论继续尝试地应用于关于社会群体的观点:
我们已经开始推测,某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这类认同(以重要的情绪共同性为基础)的特性;我们可能觉得,这一共同性取决于同群体领导者联系的性质。
弗洛伊德把这种机制的动力假设为两种类型:
防卫 (defensive) 与 竞争 (emulative)。其中防卫模型是建立在男婴经验的基础上;而竞争模型则是建立在女婴经验的基础上。
在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这一概念框架中,弗洛伊德假定,男婴发现自己与父亲一起争夺母爱。父亲是一个不友好的人物;在规模和优先权上,父亲要占上风。为了避免自杀,出于自我防卫的目的,儿子会表现出父亲的特点。通过使父亲的特点内化,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父亲,儿子不仅缓解了这种威胁,而且也可能共享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独有关系。因而,俄狄浦斯冲突就这样解决了。
另一方面,女儿并没有这些问题。她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威胁,而且女儿最初的认同动力是建立在与母亲之间爱的联系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客体的替换。
弗洛伊德认识到了这种双重组合的适宜性。他提出,事实上,这两种动机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是竞争的,在某种程度上又是防卫的。这两个模型为随后心理分析理论中的认同理论提供了基本范式。在写作了好几年并详细说明了他关于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模型以后,弗洛伊德重复表述了他关于认同的理论,“但是如果你可以承认我所说的超我装置(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uper-ego)可以看成认同父母机构的一个成功例子,这就足够了”。在同一篇论文中,他指出 心理群体 (psychological group)的概念, 就是人们“把同样的人引进到他们的超我中来”。从这里,我们可以引出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认同动机是不是建立在以生存为目的防卫或者说是竞争模型的基础上。
俄狄浦斯情结的神话性可能是从真正的戏剧那里而来的。对于非常脆弱的婴儿,这个戏剧就是,父母是生存(包括温暖、养育以及保护)的唯一手段;当父母威胁到没有满足基本需要的婴儿时,对婴儿有机体的威胁最终就是死亡。因而对父母理想的防卫性适应,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成功解决,不仅是其他更复杂和微妙的心理动力的来源,也是婴儿在受到威胁的环境中真正的生存来源。同样,竞争的“女性”认同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动机。受到竞争和内化的人就是提供食物和温暖的人。观察到这一事实并不是夸张,即成为那样的人就是获得对生活来源的控制。对婴儿来说,因没有使父母的模型内化而受到排斥虽然不是社会处罚,但却是致命的。
其次,在更一般的社会学水平上,弗洛伊德不仅意识到认同的社会化效果,而且他也意识到认同所具有的理解群体团结心理学的潜在洞察力。这就是说,虽然在某些方面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但他的超我(心理拓扑学的一部分,认为应该对父母的然后是更广泛的社会的理想负责)也与他人的超我拥有共同的认同。然而,这并不是弗洛伊德继续说清楚的一个问题。尽管在关于“心理群体”的论文中,弗洛伊德提出成员共同认同的基础是他们拥有共同的领导,他提出认同最初的动力来自于父母,但是后来被“在他的环境中的所有其他人、他的同伴以及公共舆论”升华了。因而,认同不只与特定个体有关,而且与更加扩散的群体有关。
这里,冒着过于简化的危险,我们似乎清楚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观点。他提出:(1)婴儿从重要的外部他人(主要是父母)那里吸收了她/他自己的心理态度;(2)这些内化的态度作为内部观察者(超我)对行为进行检查;(3)成人也对重要他人进行内化,群体的本质就在于拥有共同的认同。
三、米 德
米德在做研究生时,他最初关心的是生理心理学,但他的思考很早就关心“为心灵在自然中发现一个位置以使自然出现在经验中”这类问题;同时米德也认识到,纯粹生理学的方法是不合适的。米德从他的同事 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那里也吸收了这样一个概念,即有“一个自我和他人从中出现的正在进行的社会过程”。这一观点是由米德提出来的,以同 华生 (John Watson) 严格的行为主义相对。从避免内省的和唯我的心理学的基本主题方面来看,米德很赞同严格的行为主义。但是他也发现,行为主义否认了个人的首创性和个人意识。作为一个心理功能论者,米德认为,心灵或者说是意识是在生物进化的晚期阶段出现的,它在有机体的生命中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这里,米德的重要观点是, 人类神经系统 (human nervous system) 已逐渐进化到某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它能够对它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的符号和姿势做出反应。因而,就人来说,在身体与自我之间,体格与意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我具有这样的特征,它是它自己的一个对象,并且这一特征把它与其他对象区分开来”。因而,自我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然而,随之而来的核心问题是,自我作为心理建构是如何产生的。米德很谨慎地把自我的起 源放在行为过程中:
个人就是这样感受自己的,他不是直接而只是间接地从同一社会群体的其他个别成员的特有观点中,或从他属于的整...
篇二:社会认同理论
用品与科技总第 462 期 2021 年 3 月(上)1、社会认同理论的内涵解读想要深入探究“社会认同”这个概念就要先深入分析“认同”这个概念,顾名思义,认同就是指具有同一性的人或事物。认同存在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个体主义层面的认同,一个是集体主义层面的认同,尽管北美心理学更倾向于个人中心的个人主义,但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让人们更多了解了群体间行为的重要性。
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社会认同,就是属于集体主义层面的认同,它是个体基于对自身的认知与某一群体之间建立的联系来对自身进行一种自我定位。
换言之,也就是个体自身介于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群体,并在这一群体当中,自己应当付有怎样的感情与自己应所属的价值意义。
从这一层面来讲,认同是每个人的人生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在解决“我是谁? ”这一哲学问题。
社会认同最早源自泰弗尔关于群体对稀缺资源竞争引起群际冲突而提出的“微群体实验范式”,是指依照社会类别来界定个人定位的倾向,这个社会类别可能是民族、政治团体、工作团队等,是个人对其所属社会群体的意识。
例如,对于一个年迈的教师而言,“教师”这一身份或许比“老年人”这一身份对他自身而言更有意义,而且他不必认识并和每一位教师存在互动,但是他对这一群体十分了解,并相信自己与其他教师之间是存在很多共性的。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更深入的了解一下社会认同的内涵:1.1、社会认同特点:内群偏向和外群歧视社会有很多类别组成。
我们每个人都属于某些类别而不属于另外一些。
同类成员知觉到的群体内相似性和不同类成员间的差异性都会被扩大,这叫做夸张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1.2、社会认同的核心概念:身份个人成长中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就是自我和他人身份的区分。健康心理的表现就是对自己的身份有积极评价或者说具有积极自尊。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想要获得积极的社会身份。1.3、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社会比较费斯廷格(Festinger)最早提出人们通过社会比较的方式来评价自我和自我的品质。
有两种比较原则:
向上原则和相似性原则。
人们在进行能力比较时,为了自我提高,往往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而在比较观念时,会选择与自己相似人进行,从而获得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群体层面上的社会比较,群体成员身份得到评价,由此塑造和规定了社会身份。
对于群体成员来说,只有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在价值维度比较中的相对地位才能确定其社会身份,人们评价群体身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身份。1.4、社会认同的动机:积极区分自我激励和自尊是根本需求。
积极区分原则就是使所属群体表现的比外群体更为出色,从而提高内群体成员的自尊;当然也可能会带来群体间的偏见、敌意甚至冲突。1.5、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自我分类理论特纳等人提出,把焦点从“群体中的个体”转移到“个体中的群体”,以去人格化的方式知觉自我和内群体之间的身份。我们从其负面影响再来了解一下社会认同理论。
当关于自杀的新闻频繁出现在某地区报道的头条时, 该地区自杀数量也会出现猛增,即所谓的“维特”效应,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体现,一些内心饱受折磨的人看了关于他人自杀的报道后,很大可能会去效仿或者模仿自杀, 而且跟风模仿者最可能效仿的是跟自己类似的人,在自杀事件上新闻头条之后的 3-4 天里,最为危险,因为模仿自杀者数量激增,这是社会认同理论典型的负面体现,当然在认清并掌握其负面影响时,我们就能进行有效的积极控制,进而降低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 我们会依照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等社会参照对象来认识自我,这就是社会认同。2、大众篮球赛事的参与动机篮球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 是以手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篮球赛事起源于美国,1891 年 12 月 21 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
1896 年,篮球赛事传入中国。
1904 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一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 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篮球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世界各地的篮球爱好者倍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上了篮球,篮球不仅是一个竞技项目还可以容纳大众参与,它作为一个世界竞技项目,有这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篮球不断更好的发展,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大到国家,小到每个家庭的小区,都可以看到人们跳跃的影子,不管是当作一种运社会认同理论视域下大众篮球赛事参与动机的影响因素艾启喆(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摘要:社会认同理论是当今社会解决“我是谁”的一大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由亨利•塔菲尔 、约翰•特纳等人提出,同时根据其研究结果不断加以完善。
社会认同理论通过类化、认同和比较这三个历程让人们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众篮球赛事可以研究出人们在篮球赛事中所产生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本文立足于社会认同理论,透过这一理论,研究人们参与大众篮球赛事的动机,为大众篮球赛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角度,并深入剖析影响人们参与篮球赛事的因素,鼓励和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大众篮球赛事,为大众篮球赛事在社会中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关键词:社会认同理论 篮球 赛事 参与动机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1)-03-086-2-TBB体育观察 PHYSICAL OBSERVATION86万方数据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 462 期 2021 年 3 月(上)动还是娱乐,篮球都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已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那么,在篮球赛事备受欢迎的今天,它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参与动机呢?(1)对抗性:篮球赛事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但需要参与者快速奔跑、突然与连续起跳、敏捷反应与力量抗衡。
人们能在篮球赛事的对抗性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参与者专注于篮球比赛能十分集中注意力,忘却烦恼,获得身心上的放松;(2)集体性:篮球赛事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技战术能力,以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与创造力,运动员也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3)观赏性:篮球比赛中,可以欣赏到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准确的投篮、机智的抢断、精彩的扣篮和出奇的封盖,再加上攻守交错、对抗变换,从而使比赛双方斗智斗勇,球场形势变化富有戏剧性,能使参与者和观看者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4)趣味性:篮球赛事简单易行,趣味性很强,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因需而异。
通过变换各种活动方式,篮球赛事更加方便与吸引人们的参与,以达到活跃身心、健身强体的目的,进而提高社会的文明氛围,充实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生活;(5)健身性:人们通过参与篮球赛事,既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使个性、自信心、审美情趣、意志力、进取心、自我约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
同时在进行篮球赛事时,由于肌肉的紧张活动,心脏工作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加强,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体积增大,外形圆满,搏动有力。这一切也是治心血管病的良方。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及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据报道,在我国,死于心血管病的人亦居首位。
大量研究表明,经常进行篮球赛事可以显著地降低心血管病形成和发生的危险性。3、社会认同理论在大众篮球赛事参与动机中的体现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社会认同理论的内涵个体对于自己及自己所在群体产生认同,就会产生内群体偏好。
在现今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我们能够得知,个体对一个组织或群体有较高的认同感的时候,就会对该组织或该群体相关事物有积极的评价。
例如,当个体对篮球赛事的认同度越高,那么,他对篮球赛事的态度和参与意愿就会越积极,相反,如果一个个体对于篮球赛事的认同感越低,那么他对于篮球赛事的态度和参与感就越消极。大众篮球赛事可以让人的身体保持健康, 可以分泌激素调节人的情绪状态,可以磨砺人的品格意志,这是大众篮球赛事对参与者自身的有益影响, 除此之外, 体育运动对于观看体育运动的观众,也有很好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大众篮球赛事蕴含着巨大的激情和能量,而这种激情和能量通过肢体的速度,灵活度、坚韧度、伸展度,难度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而越是优秀的运动员,越是能尽情地表现这种激情和能量,从而被观众所接收,而接收的能量一方面作为储蓄,一方面又打开观众自身的激情和能量之门,从而获取更多的激情和能量,所谓的激励和鼓舞,就是如此产生的。
那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就会伴随着积极地组织或群体产生社会认同心理而消散,这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4、影响大众参与篮球赛事的因素影响大众参加大众篮球赛事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根据其影响程度大小, 这些因素可划分为社会环境层面以及个体因素两个层面。
实质上,这两个因素是应用于所有体育运动及赛事的, 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体育运动这一总括的概念进行阐述。4.1、社会环境层面社会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国家体育管理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将社会体育的定位和社会体育资源的配置上。(1)社会体育的社会定位所谓社会体育的社会定位,就是国家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据的位置和顺序。
就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问题;(2)社会体育资源配置。
社会体育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物力、时间、信息等多方面,其中心是资金投入。对社会体育的投入可分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两部分,即一部分是社会公共产品,具有福利的性质,另一部分是由社会体育的产业经营的结果;(3)社会体育管理水平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社会体育发展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进程。
“全民健身工程”等提出社会筹集、造福人民、配合投入等一系列政策,筹集了数以亿计资金,短时间内在全国建设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批群众性体育活动场地。
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着社会体育各项工作的发展。
宣传教育、 法制建设、队伍建设、场地设施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等都是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都需要加强管理。4.2、社会体育参与的个体因素(1)体育观念因素它包括人们的体育爱好、健康意识、对国家体育大事的关注、对体育的认同及对体育消费的理解等。
人的行为是受观念意识支配的, 人们在解决了生活温饱之后能不能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关键在于人们的体育观念。
一个人如果有了对体育的正确理解和爱好,就可能在时间少、条件差的情况下,挤时间创造条件去参加体育活动;(2)个人需求与条件因素。
它包括充裕的余暇时间、有规律的进行锻炼、为了消遣娱乐而练、为了健美身心而练等。
人的行为是由人的需求引起的,但使需求转化成行为,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对当前中国居民个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而言, 其基本条件就是余暇时间。
只有当人们既有了较为明确的体育需求,同时也有了较为充裕的余暇时间,人们才可能去参加体育活动;(3)个人在社会环境的推广中所获得的信息影响着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包括推广锻炼方法、宣传体育知识、健全体育法规政策、建设社会体育指导队伍、居民区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公共体育场馆等。参考文献:[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2]马进.社会认同是怎样进行的—— — 一种社会认同理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4(1).[3]高鲁川.浅谈篮球比赛主客场制的主场效应[J].体育大视野,2017(24).[4]豆林帅.德州市陵城区大众参与篮球赛事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16,6.体育观察 PHYSICAL OBSERVATION87万方数据
篇三:社会认同理论
教育·实 践 教 学·62社会认同理论视域下内地新疆中职班 “混班混宿”教育管理研究杜 伟1 ,徐 玮 2(1.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深圳 518107;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 518000)摘 要:以社会认同理论为依据,以共同内群认同模型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研究在教育管理中构建二元认同的注意事项,以促使达成上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和下位自身民族认同的二元认同策略,解决内地新疆中职班“混班混宿”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关键词:社会认同理论;内地新疆中职班;“混班混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530(2021)05-0062-0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祖国能否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内地新疆中职班的举办是改变新疆基础教育薄弱、加快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广东省为了更好地发挥办班的作用,于 2016 年开始推进内地民族班“混班混宿”工作,这为促进内地民族班学生与本地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认知和学习建立了平台。在近几年办班实践中,学生在语言能力上获得进步、学业水平成绩有所提升、民族团结意识得到增强。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因民族生活习惯、民族习俗、普通话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之间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部分本地学生对于接纳这些学生存在抵触心理,而因初来乍到,未能融入当地的圈子,部分外地学生容易出现“抱团”现象,这给“混班混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之下,社会认同理论给内地新疆中职班(以下简称内职班)“混班混宿”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抓手,在班级达成上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和下位自身民族认同的二元认同策略。一、社会认同理论阐释社会认同是“个体知晓自己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个体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1] 。从定义可以看出,社会认同是一个双向认同,即个人与群体的双向认同接纳过程。通常认为,社会认同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三个基本心理历程组成[2] 。內职班学生来自天山南北,学生民族构成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民族认同展开研究。民族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它的固有性质与社会认同相同,也是一个双向认同的过程。出生的民族身份由国家身份登记赋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改变的,而个体自我选择民族、社会认同会充满不确定性,容易引发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概念。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认为,促进群际关系的最好方式是鼓励次群体成员(如族裔成员)将自己归到一个更高层级的上位群体(如国家公民)中,即将群体成员身份 由“我们”和“他们”转变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我们”,这收稿日期:2020-10-09作者简介:杜伟,男,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体育教学。
632021 年 2 月 第 20 卷 第 5 期Feb.2021 Vol.20 No.5样一来,对内群体成员的积极情感也能够延伸至先前的外群体成员,从而减少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歧视[3] 。根据共同内群认同模型,教师可以在内职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引领的班级主流文化建设,以求筑牢班级学生上位认同的基石,助力班级学生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局面的形成。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与班级上位认同融合的关联性社会认同理论为研究管理内职班提供了研究视角,不难分析出,内职班管理的关键点在于文化认同,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打造班级的上位文化认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导学生的行为,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创新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最大的文化支撑力量[4] 。这种支撑力量在多民族组建的內职班意义更加深远。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撑点,也是班级所有学生共同认同的内驱力,可以使班级凝聚力变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中的智慧结晶,学校作为主要教育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宣传和倡导,让学校和班级有共同的文化内容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认同的文化,弘扬新时代精神文明主旋律。三、构建班级上位认同的注意事项(一)宏观注意事项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应当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纳入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常抓不懈;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校党委、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部门在有科学计划的前提下“齐抓共践”。第二,了解学生,做好调查。学生是学校实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要想顺利开展工作、少走弯路,了解学生,做好调查是必须做好的工作。调查了解内职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认识,是构建班级上位认同的前提。第三,教师先行,引领示范。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对于工作效果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思考,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科学规划,渗透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12 个词,24 个字,让学生背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如何让学生掌握其中寓意,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教师的分析研究。教师应根据内职班学生的思想动态特点,科学规划,渗透知识内容,如可以发掘授课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点展开讲解、组织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与提升班级认同。第五,抓好实践,突出特色。思想意识的养成或是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内职班中抓好实践环节,组织特色鲜明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突出班级特色,打造实践活动品牌。第六,注意总结,树立标杆。各内职班承办学校要不断总结、积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融入教育案例,并交流分享。(二)微观注意事项第一,“心”与“勤”结合是基石。“心”指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用心、爱心、关心、贴心等, “勤”指工作中的勤走、勤听、勤看、勤问等。“心”与“勤”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石。内职班外地学生身上带着家乡浓厚的民族气息,来到内地求学后,内心多多少少会产生不适应、孤独、无助等感觉,这也是学生容易形成“小圈子”的原因之一。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用“心”与“勤”的工作方法,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观察学生,走进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给予帮助。第二,民族团结教育是关键。在内职班,班级民族团结教育做好了,班级凝聚力自然就提升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要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易于接受的爱国、诚信、友善的主题教育。第三,民族文化活动是载体。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积淀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调查内职班班级学生不同民族组成,结果显示一个班级少则有 3—4 个民族的学生,多则有 7—8 个民族的学生。民族文化活动是构建班级二元认同的重要载体。要开展不同民族的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倡导自由、平等、和谐等要素,展示
职业教育·实 践 教 学·64不同民族的美食、歌舞、风景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的同时,和其他民族的班级同学沟通与交流。四、构建班级下位自身民族认同注意事项内职班班级下位认同是指对自身民族的认同。要在上位认同确定大方针的前提下,融入学生对自身民族的认同,降低由于认同的混乱造成班级管理出现的冲突,使上下位认同形成有机整体,建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衷共济的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正确处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五、总结内职班采用“混班混宿”教育管理,是推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重要载体,是不同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由于生活习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在内职班管理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社会认同理论视域下的共同内群认同模型给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上位认同,并尊重班级不同民族学生的自身民族文化,即下位认同,可以有效解决内职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参考文献[ 1 ] 郭政,胡平,张积家 .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解民族认同提供切入点[N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16.[ 2 ] 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 J ]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 (1):1-39.[ 3 ] Gaertner S.L.,Dovidio J.F.,Anastasio P.A.,et al. The 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recategori z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bias [ J ] .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1993 (1):1-26.[ 4 ]孟祥彪.把红色经典文化教育融入小学校园的可行性[ J ] .家长,2019 (28):117.
篇四:社会认同理论
文史哲园地认同理论的起源、 发展与评述王 歆摘 要 社会认同理论是在 20世纪 60年代欧洲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它的目标就是关注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 并对之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途径, 使社会科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的0。社会认同理论发展出了社会分类、 社会认同、 社会比较和心理群体的独特性等四个基本概念。关键词 认同理论起源 发展
认同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 从古代开始, 人们就对认同有过许多的论述。古希腊人曾提出过/ 认识你自己0的命题, 并作为人的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柏拉图、 笛卡儿、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等人都对认同问题有过精彩的分析和论述,不过, 他们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认同的分析。后来的一些学者, 譬如查尔斯# 库利、 乔治# 米德、埃里克森、 帕森斯、 哈贝马斯等人则对认同的分析进一步拓宽和深入, 使之进入社会学等领域。由于认同是揭示人类心理发展和社会行为的核心概念, 也由于关于认同的研究有助于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的理解, 有助于调解群体冲突和矛盾, 这一研究领域, 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 同时也使其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色彩。通过文献检索, 关于认同的文章有上千篇, 可以看出, 认同是许多不同领域、 学科都感兴趣的问题。多学科关注同一研究领域, 由于各自关注的角度、 研究方法和分析水平不同, 使得理论建构、 概念结构和测量维度变得异常复杂。一、 认同的心理学起源与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 认同0一词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提出。他将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行为称之为/ 认同作用0, 用以表述个人与他人、 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 心理上趋同的过程, 并指出这是一种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防御机制, 这是将认同理解为主客体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仿效榜样的行为, 满足个人的归属感。弗洛伊德的分析显然是内省式的, 他完全从人体本能的角¹他当初提出这一概念时, 仅把它作为一种心理度认识自我和群体, 这从人的生物性来说有其合理性, 但他因为抽离了社会关系和文化因素对人的本质的决定性作用而遭到质疑。20世纪初, 在科学界内外均盛行的观点是人类特性是由生物性决定的。查尔斯# 库利对这一观点提出有力反击。库利主张人们在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改造着他们自己的世界。库利尤其强调的是我们的意识产生于社会情境之中。这一观点的最好例证是他提出的/ 镜中自我0的概念))) 我们想象自己站在他人立场上, 并以我们所认为他们看我们的方式来评价自己。我们有能力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 这是所有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有研究者指出,/ 镜中自我0在自我认知中发挥了/ 放大镜0的功能,所以, 他人在场时人们如何看待自己, 对他们的行为和自我意象有着极其强大的影响 (Tice, 1992)。库利指出, / 镜中自我0是一个持续进行的意识过程, 由三个阶段构成。首先, 我们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样子; 其次, 我们想象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最后, 我们会基于想象中他人的评价产生情感反应, 比如说骄傲或羞耻。/ 镜中自我0包含的是一个主观过程, 并不需要与客观事实一致。/ 镜中自我0的概念并不表示我们每次遇见一个人或置身一个新环境, 我们的自我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 有必要对自我意象和自我概念作出区分。自我意象是我们在相对短时期内对自己的概念或意象, 随着我们从一个情境走入另一个情境, 它会发生改变。自我概念是对我们自己最重要的看法, 跨越时间的自我感))) 真正的自我。通常自我意象在一段时间内日积月累构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最重要的是, 这些自我意象对我们更加78新疆社科论坛 2009(2)
确定的自我概念只是起着编辑的作用而非替代的作用º。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乔治# 米德继续阐释了库利的/ 镜中自我0概念, 并且对于自我及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看法。他指出, 我们通过以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从而获得自我感。我们在意识中采用了双重视角: 我们既是观察的主体, 同时也是观察的客体。我们在想象中站在他人立场上, 并从这一视角看待我们自己。米德提出了自我和主我的概念 (Mead , 1934)。自我, 换言之客我 (me), 它是/ 社会学的0组成部分, 也就是社会角色的内化; 主我 ( I), 是由一个更加个人化的组成部分所组成的。米德认为, 主我代表的是作为一个主体的自我, 而客我代表的是作为一个客体的自我。更精确地说, 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态度的反应, 而客我是这个人所接受的其他人的态度的总和, 客我体现了我们的社会意识。米德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对/ 自我0这个概念进行描述的。在这种社会关系中, 米德强调的是沟通或符号互动对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性。但是, 从自我意识和认同的关系来说, 自我意识只是认同的一部分,而且尽管米德注意到了自我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他所指的还是一个普遍自我的概念, 米德并没有注意到在一个既有的文化环境中, 人们会有多种意识形态和经验的存在。但是米德自我观点的一个优点就是它强调了能动性, 作为个体, 我们经常要在无数可能的选择中作出选择, 而不仅仅像库利所说, 是完全跟他人互动和受他人影响的综合体。在弗洛伊德和米德看来, 很清楚, 认同是在任何机械的社会学解释那里都没有它的动力来源; 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并不是来自于一个社会制度对于稳定的需要, 以及对于婴儿和成人的一种特殊的和可以接受的社会认同的强加的限制。在大部分社会学中隐含的这种类型的解释是带有目的性的, 并且使社会制度的概念具体化。当然, 对弗洛伊德和米德来说, 尽管这种机制是以生物性作为基础的, 它满足了生物) 社会的需要。认同确实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但它的动力来源是生物) 心理的。美国学者埃里克森表明了认同对于人格整合和稳定的重要性。他使认同对于个人健康的基本重要性变得很清楚, 并且证明了认同形成是从婴儿到老年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而且这是每一个人固有的进步和适应的过程。正是埃里克森使认同和认同危机这样的概念成为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埃里克森的主要理论关注点还是心理社会的,而且他的著作显示了始终如一地努力解释心理和社会动力不断变化的特征, 也就是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形成认同。他把认同形成看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结构, 这个/ 逐渐形成的结构0是对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内驱力和社会压力的反应。此外,他还断言, 拥有一个完整的、 连续的认同意识的失败会导致人格的崩溃。在对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认同形成的不同社会心理结构进行描述的时候, 埃里克森给予最详细关注的是青春期, 也就是当年轻人开始顺从并把他自己的内驱力与社会期望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正是这个青春期给埃里克森提供了一种工作中的内部和外部的动力。事实上, 在对于生命周期的图解式表达中, 他把青春期的主要特征看作是/ 认同和认同扩散0, 而且他提出这基本上是一个已被承认的现象,也就是说, 当年轻人允许发现他自己的时候, 青少年给予了一个/ 心理社会的暂停0。当年轻人从青春期中走出来的时候, 社会要求他作为社会的全面成员为生活确定方向, 这是在许多社会中通过阶段仪式而得到明确承认的一项要求。尽管青少年可能成功地通过了认同危机, 而把社会现实和需要与心理现实和需要综合在一起的基本特征却是对从婴儿到老年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从青春期开始, 生物环境的变化或成熟可能导致主要的认同变化, 如果内部生物性的变化并没有产生一种认同的变化的话, 正在变化的历史环境也会这么做。内部驱力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埃里克森还注意到, 当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保留了它的不同含义的时候, 它也呈现出专门的心理含义, 因为普遍认同是/ 成人0参与社会的一个前提。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个心理功能, 但是它的表象从一个历史环境到另一个历史环境是有变化的。当然, 这并不否定意识形态是可以故意被创造、 操纵或者使用的, 对埃里克森来说, 在心理分析水平上, 认同、 意识形态和文化之间存在着清楚的连续性。因而, 对意识形态或文化的威胁就是对认同的威胁; 同样, 提高意识形态或文化也就能提高认同。影响或威胁到一个普遍认同的历史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和威胁到在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认同。在个体水平上, 存在着认同扩散、 不安全以及焦虑,并且也存在着行为动机来保护已经获得的认同, 或者重新获得一个新的、 安全的认同。当然, 这一特征将为拥有相同特征群体中的所有人共享。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反应的程度依赖于群体内部某种历史的和既有的联系)) ) 地理上的接近、 在一起的时间长度、阶级、 民族、 宗教、 仪式等。群体对于一个共同认同威胁的反应所采取的形式, 将由共同的知觉以及有关危机本质的共同接受的沟通决定。¼79新疆社科论坛 2009(2)
缺少安全的个人认同会被体验为对个人生存的一种威胁并且会感到焦虑。认同除了是社会认同产生的最初机制和社会生存的保护之外, 也是在对认同产生威胁的生活情景中发生变化的一个连续的动力的适应机制。没有这种适应就会有持续的焦虑,而且没有解决好这种动力就会处于一种痛苦的病理状态。菲尼进一步发展了埃里克森的认同发展理论,提出个体族群认同发展四阶段说: ( 1)弥散性的认同: 个体认同缺失或弥散; ( 2)排斥的认同: 个体表现出对种族特性的关注; ( 3)延迟的认同: 个体继续探索族群特性, 期间往往要经历深度混乱; ( 4)获得性认同: 个体或群体将认同成功地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个人自尊是这一理论的主线, 可以影响个体的发展阶段。
菲尼认为, 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 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对帕森斯来说, 他关注的是认同理论从主要关心个体认同的形成到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在社会结构和行动的任何普遍理论中所起的作用。在他的关于认同的分析中, 帕森斯是从社会和文化环境方面来对认同进行定义, 他认为每一种连续的认同都把个人进一步带到一个社会 /文化的关系中来, 并且更加远离他的生物根源。然而, 不管概念上远离生物学来源有多远, 它本身的机制总是植根于最早期的婴儿行为中。帕森斯潜在地提出认同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动力的行为机制。帕森斯的失败在于没有使他的这个理论的基本方面更为精确和充分。事实上, 帕森斯虽然是一位富有创见的学者, 但是, 他也因为自身理论的不一致和文风的晦涩难懂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对哈贝马斯来说, 他提出满意的群体认同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制度的基本前提。与帕森斯不同的是, 哈贝马斯认为, 人类在社会状态中是更加主动的行动者。因而, 一个动力的认同机制对他的哲学来说是最重要的。尽管哈贝马斯从弗洛伊德、 米德和帕森斯那里明确得到有关认同的使用, 然而他并没有扩大他们本身的认同动力学, 也没有解释与认同有关的行为动机。因而, 他也因为产生了过分强调共同的价值观的静态模型而受到批评。½¾二、 认同的多元嬗变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自身学科的理智脉络出发,揭示独特而具体的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行动者而型塑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特品质。空洞、 抽象而整体性的社会语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整体性的自我同一性,嬗变为独特、 丰富而具体的社会力量以及与之对应的动态而丰富的多元认同。当代社会科学文献中的 identity或 identities, 已经超越了哲学同一性和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原初涵义, 认同, 即行动者对自身独特品质或特征积极的认知评价、 情感体验和行动承诺, 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应该进一步辨析认同的基本内涵。行动者在多元社会力量的型塑下有多元品质或特征, 行动者的认同必然是多元的; 行动者多元品质或特征是自身对多元社会力量进行主观界定的结果, 认同必然是主观性的; 行动者的主观界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面向多元力量之间的博弈和权衡, 认同必然是动态的;行动者的主观界定不是私人性的, 它以社会共识和社会协商为基础, 认同必然是共识、 协商性的, 或者说任何认同也都是社会认同; 行动者并不总对自身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积极的认知评价、 情感体验和行动承诺, 或者说, 行动者有时会采取行为策略进行认同解构和认同重构。认同建构、 解构和重构过程必然是能动的, 同时也是微观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力。在认同问题的研究中, 对认同的存在和基本特点也有了发展性的认识。安德烈认为, 认同是可以多种共存的, 是在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中、 在一定情景中构建的, 而不是预先给定的, 认同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必然受到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引导。复杂的社会过程的结果, 个人和集体认同都是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建构的。
2 . 人处于政体之中, 制度的变迁会改变个人和集体的政治文化认同。
3 . 理解和解释认同问题需要考虑这些复杂现象。认同是在社会过程中建构的、 认同随着社会制度、 利益的改变可以得到重塑。由于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 多种认同集于一身是可能的。因此, 认同概念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社会性、 可塑造性和可共存性。
0Â...
篇五:社会认同理论
cial identity theory(社会认同理论)This classic social psychology study shows that people can form groups with only a little excuse and start discriminating against other people who don"t belong to this group.
The behavior of people in a group is always fascinating and often annoying. Once people formed groups, we began to do strange things: imitation of other members of the group behavior, biased in their group members, looking for someone to pay homage, and against other groups of leaders. Just look at Sherif"s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and you"ll find it"s easy to provok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But look at the different groups that you belong to, and you"ll see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Some groups are more like soldiers belonging to the same combat unit, who ha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childhood. The relationship is long and close, and the members protect each other. Perhap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people in this group have radically changed their behaviour and in many ways defended their fellow citizens.
Other groups, however, are far from so close. A supporter of a sports club, for example, or a colleague who studies the same subject in a few months, or even a group of people who appreciate the same painting in a gallery.
Within any given range of attention, it seems impossible for us to assume that only 30 seconds of people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same painting formed a group. Doesn"t this relationship seem too fleeting? That"s just what social psychologist Henry Tajfel and his colleagues are going to answer.
They believe that a group and its consequent prejudices may be formed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fact, they think that even if there is n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they do not know each other, and their group behavior has no actual influence, it is likely to form a group. In other words, they have the form from this group had absolutely nothing to gain.
Form a "group concept" of the most weak groups"
Tajfel and his colleagues came up with a simple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prove their ideas. Some 14 - and 15 year old boys were brought into the lab as subjects and watched slides of Klee and Kandinsky"s two paintings. They were told that the experimenters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ir preference for the paintings.
Of course, this is a lie to produce the concept of "we" and "they" in their minds. The experimenters hope that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have little or no idea about who and what they are, what they mean, or what they do.
After the arrangement, the children were brought into the compartment one by one. Each is then asked to distribute virtual money to other members of the two group. The information they know is only about which group the boys belong to, and the code that belongs to that person.
To find out which children were more biased between their own group and those of the other, the experimenter designed a series
of rules. In some other experiments, the rules have been slightly modified to validate some other theories. Are these children distributing virtual money?:
Fair?
In order to gain the maximum common interest?
For maximum benefit of this group?
In order to get the biggest g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rtial? This includes a combination of maximum group interest and the largest g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urprising discovery
According to the children"s 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oney, the subjects did demonstrate the typical behavioral boundaries among group members: they preferred their peers to those of other groups. In many other trials, this pattern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and has been replicated in other experiments. If you can believe it,
In these experiment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is even weaker.
When I first saw the experiment, my first reaction was that it was so amazing. You know, those kids don"t know who is in the same group as yourself, and who"s in the other group. But one of the most puzzling things about the experiment is that the children are totally out of favour with their own group - and
nothing seems to influence their decision.
In the real world, there is a good reason to favour your own group - in general, it"s good for yourself. You protect yourself by protecting other people like you.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Identity, Theory)
But Tajfel thinks there"s something about the boys" decision. It was a very subtle and profound thing.
Tajfel believes that people are based on their group membership. Consider, for example, what groups you belong to, for example, at work or in your family. Your own identity, in a sense, is defined by these groups. In other words: the nature of your group determines your identity.
In view of this statement, we want to be a member of the high status and good image group. But the key point is that the status can be seen in comparison. That is to say, knowing that one"s own group is superior to others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another set of groups that can be overlooked.
So, according to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he boys in the experiment did have reason to become selfish when distributing virtual money. This is by simply making their group look better and raising their identity.
criticism
No experiment can, or should, remain on its surface value. We
have to ask whether it really confirms the theory that the author claims it confirms. The experiment and its explanation are often subject to two criticisms.
1., the behavior of the subjects can be explained by economic egoism. But in another experiment, the virtual currency was changed into a symbol, and the result remained the same.
The 2. subjects responded only to what they thought the experimenter wanted them to respond to (psychologists call it the "need feature"). But Tajfel thought the subjects didn"t know what the experimenter wanted. Recall that the rules for distributing virtual money often change. What"s more, the experimenter encouraged the participants to think of choosing which painter they lik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 and did not have any connection with the allocation of virtual money (the second part experiment).
Despite these criticisms, Tajfel and colleagues" discoveries have been tested by time. The experiments and similar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many times after changing the experimental variab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almost unchanged.
Centrality of group members
The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 shows that our identity is shaped by the group we belong to. The result is a purposeful improvement in the relative image and status of our group and other groups.
Experiments by Tajfel and colleagues show that the groups we
belong to are so important to ourselves that we join the shortest group of people with little or no incentive. Then we spontaneously make our own group look better than the others.
The importance of our group to us, and the fact that we often unconsciously join different groups, are subtle and profound observations of human nature.
篇六:社会认同理论
科学进展2006, 14(3):
475~48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张莹瑞
佐
斌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摘
要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 Tajfel 和 Turner 等人提出的, 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 新的解释, 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 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 一定的证据。
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 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 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种族中心主义, 社会认同, 自 我分类, 社会比较, 积极区分。
分类号 B849:C91
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社会认同理论是 Tajfel 等人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
后来 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 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 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 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 巨大贡献[1]。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阐述。
1 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 1. 1 种族中心主义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ethnoentrism)。
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 偏 好 ( in-group favoritism )
和 外 群 体 歧 视(out-group derogation)
。
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为显现了 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特征[2]。
对“群体行为普遍的种族中心特征” 的第一次论述要追溯到1906 年萨默的记述。
最初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解释最有影响的是现实冲突理论 (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1. 2 现实冲突理论 在 Tajfel 之前, 对群体间行为较早的研究是Sherif在 1961 年进行的儿童夏令营实地实验。
研究中 Sherif将来自于各地互相独立不认识的儿童, 在到达夏令营之后就分为“响尾蛇” 与“老鹰” 两组,刚开始只是从事小组内的活动, 例如爬山; 后来当两组从事竞争性质的活动, 如球类比赛, 两组成员的冲突与对立与日 俱增。
接着提供有限资源的竞争, 如水资源, 此时两组成员已变成相互敌对, 成员对自己的小组表现高度的认同与向心力, 而对另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度与行为。
收稿日期:
2005- 09- 25 通讯作者:
佐斌, E-mail:
zuobin@mail.ccnu.edu.cn Sherif 的实验揭示了群体间客观关系对群体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由此, Sherif 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他认为, 群体间态度和行为反映了 一个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
如果群体目标不一致, 一个群体以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的目标, 就会出现竞争,因此, 群体间就倾向于有歧视的态度和相互的敌意。
另一方面, 如果群体目标是一致的, 所有群体都朝同一目标努力, 那么他们彼此之间更易于建立共同的、 友好的、 合作的关系。
但是, 仅有现实冲突还不足以解释群体间行为, Tajfel 后来的研究对现实冲突理论做了很好的补充。
1. 3 群体间偏见的最小条件
Tajfel(1970, 1971)
采用了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il-Group paradigm), 创造了 一个微型的“群体世界”, 使实验者可以深入地观察群体的运作方式[3,4]。
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的作业, 并以此为理由随机地将被试分为两组, 高估组与低估组。
接着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的工作。
结果显示, 这些被试虽然与同组成员互相不认识而且从没有谋面和实际互动, 但还是分配给自己所在组别成员较多的资源。Tajfel的实验有以下特点, 例如:(1)
群体成员间不曾有真的面对面的互动(2)
没有群体内的结构 (3)群体间没有任何过去与文化[5]。475
-476-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 研究结果显示, 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 就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
这种认知上的分类, 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 而产生一种认同感, 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群体较多资源以及正向的评价的现象称为内群体偏向; 而对外群体成员则分配较少资源并给予负向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外群体歧视[5]。
最简群体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
即使是把人分配到一个简单、 无意义的类别中去, 也足以产生群体取向的知觉和行为。
2 社会认同理论 Tajfel 等人在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2. 1 社会认同 2. 1. 1 基本观点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 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 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
来提高自尊, 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
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
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 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 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2. 1. 2 社会认同的定义 Turner 和 Tajfel(1986)
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 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 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 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 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 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6]。
Tajfel(1978)
将社会认同定义为:
“个体认识到他(或她)
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 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7]
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
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
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
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 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
人们会使用各种策略进行区分, Turner 和 Tajfel 认为有三组变量会影响群体间区分:
(1)
人们必须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2)
情景允许评价性群体间比较; (3)
外群体必须是可以充分比较的。
Tajfel 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 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 态度和行为。
2. 2 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 social-categorization )
、社 会 比 较 ( social comparison )distinctiveness)
建立的[8]。
和 积 极 区 分 原 则 ( positive 2. 2. 1 社会分类 Tajfel 在 1963 年的一个实验表明, 当要求被试从不断变化的标为 A的四根短线和标为 B的四根长线中判断长度时, 他们倾向于夸大 A 和 B 之间的差异。
这种现象称为 “加重效应” (accentuation effect)。加重效应同样表现在对社会刺激的知觉上。
Secord 1959 年在一系列研究中, 给被试呈现一系列人的面部照片, 其中包括纯种的高加索人一直到纯种的黑人, 要求他们评价相貌上的黑和心理上的黑。
结果被试将图片分为黑白两组, 并趋向于夸大一组内的相似性和两组间的差异。
这种基本的加重效应在许多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证实[2]。
Turner( 1985)
进一步提出 了 自 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对 Tajfel 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 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 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
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 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将会赋予自我, 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
个体通过分类, 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
2. 2. 2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 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 而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
群体间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使个体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 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 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
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 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 即从认知、 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
2. 2. 3 积极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 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 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
第 14 卷第 1 期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477- 本需要所激发的。
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以群体成员关系为中介的,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个体为了 满足自 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
因此, 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 这就是积极区分原则。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 认为它比其他群体好, 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 这样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 群体间冲突和敌意。
2. 3 自尊假设 人们通过积极区分来获得评价性的积极的社会认同, 而积极区分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
这就暗示自尊的需要激发了个体的社会认同和群体行为; 也就是说社会认同是满足自尊的需要。
Abrams和Hogg(1988)进一步说明了 自 尊假设的两个推论[9]; 推论1:
成功地进行群体间区分可以提高社会认同, 从而提高自尊。
作为群体成员, 个体将内群体越积极地与外群体区分就会获得越高的自尊。
推论2:
由于获取积极自尊的需要, 低自尊或自尊受到威胁都会激发群体间歧视行为。
然而推论2的证据并不充分, 更多的证据支持了推论1,对于推论2更多地发现了相反的结果, 例如:
Houston等人(2003)
的研究发现高自尊的或群体中高地位的人表现出更多的群体间歧视行为[10]。
2. 4 社会结构 社会认同理论的第二个部分明确地对群体间地位关系进行了研究, 特别是群体中低地位群体成员的自我激励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通过群体关系来维持和提高社会认同, 采用的策略有三种:社会流动 ( social mobility)、 社会竞争( social competition)、 和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
。
对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他们对自 己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的知觉。
群体关系的三个变量包括:
群体边界的 可渗透性( permeability)
、 群体地 位合 理性(legitimacy)
和这些差异的稳定性(stability)。
而在群体关系的不同情况下个体会存在两种信仰体系 :
社会流 动 信仰 体系 ( social mobility belief structure)
与社会变革信仰体系(social change belief structure)。
2. 4. 1 社会流动信仰体系 当人们相信群体的边界具有通透性, 一个人可以在各群体之间流动时, 就会产生社会流动的信仰体系。
地位低的群体的成员如果具有这种信仰体系, 他就会努力争取加入另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社会认同, 例如考取功名。
这种策略被称为个体流动。
一般而言, 地位高的群体会极力提倡这一信仰体系, 因为它并不试图改变群体之间地位的现状, 而且可以降低弱势群体的凝聚力, 避免其成员集体性的对抗行为。
但是, 地位高的群体也会对个体流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免他们对自己构成威胁, 例如美国对移民数量的控制。
2. 4. 2 社会变革信仰体系 而当人们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固定的和不可通透的, 社会流动低, 一个人不能从一个地位低的群体进入地位高的群体时就会产生社会变革的信仰体系。
这时弱势群体成员就会加强对自己群体的认同, 要求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消极方面的评价进行重新评定, 甚至以集体行动来推翻社会对弱势群体不合理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这方面的策略分别为两种:
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
社会创造, 是当群体间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合理的、 稳定的, 弱势群体的成员所采用策略。
这种策略包括选择其他的比较维度、 重新评估现在的比较维度的价值, 以及改变与之比较的群体即与地位相同或地位更低的其他群体进行再比较。
对于前两种方法, 优势群体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忍受, 在许多时候它会极力维护原有维度的价值。
如果群体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不合理或不稳定的, 那么弱势群体的成员就会采用社会竞争的策略。
这时, 群体成员可以在导致其消极区分性的维度上与优势群体进行直接的对抗, 如游行示威、 政治游说、 甚至革命和战争。
而优势群体也会采用政治或军事的手段对弱势群体进行压制, 以维护其优越地位。
因此,这一策略最可能引发激烈的群体间冲突。
3 社会认同理论新进展 3. 1 集体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集体行为。
特别是在群体间冲突的研究上。
传统的理论,例如相对剥夺理论或者挫折-攻击理论把抗议、 骚乱和变革等集体行为看作是个体挫折或不满的产物。
以往的研究表明弱势群体间的比较产生的集体不平等感和不满足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
而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揭示了 由相对剥夺
-478-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 产生的不满受社会认同过程的影响, 社会认同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Smith 等人(1994)
的研究发现群体成员的集体剥夺感在他们对群体表现明显的认同时更为敏锐[11]。
Kelly 和 Breinlinger 从女权主义者的研究发现, “对于有强烈认同感的女性活动家来说, 参加集体活动, 做一些有利的事情, 是她们社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