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10篇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6年24期 89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李猛中国中车齐齐哈尔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2016 年 24 期
89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李 猛 中国中车齐齐哈尔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大众媒体与现代公共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生新闻,对我国媒体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闻媒体服务于百姓,在选材选取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共同关心的话题,类型偏向公共问题,这些话题能够引起共鸣,形成共同舆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大众媒体与公共领域的关系,结合工作经验,研究传媒公共领域的现状与作用,并探讨电视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路径。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共领域;构建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6)24-0089-01
引言 随着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当前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无疑是构建我国公共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新闻节目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电视新闻对公共领域的构建又会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传播者和受众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破除制约因素,促进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使电视新闻节目成为真正的公共舆论空间。
1 大众媒体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根据哈巴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公共领域经过文艺公共领域和政治公共领域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现代公共领域,即市民在平等的立场上,围绕多种问题形成的自由讨论的空间,形成公共舆论,而且一些讨论具有批判性。大众媒体与现代公共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现代的公共领域是市民参与而构建的场所,媒体为市民提供了公共领域成立的平台。第二,市民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市民可以围绕共同的话题和关心的话题,公开投稿、发言意见、交换情报,实现其公共性。通过媒体,还可以增强公众的凝聚力,从个人言论转换至公共言论,从而形成公共领域的公共舆论。第三,政治的公共领域具有批判的机能,现代的公共领域在舆论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媒体的报道,市民可以通过媒体传递困难和不满,构筑相关部门和市民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达到矛盾的调解,秩序的维持。
2 传媒公共领域的现状与作用分析 现代大众传媒在调节国家发展、社会公共生活和公民个人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在公共领域可以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促成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间的互动。我国的传播媒介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受制于新闻体制,传媒是以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前提而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直接推动力,促使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新闻媒体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逐渐给受众提供日渐宽松的意见环境和表达空间。
在市场和观念的双重鼓励下,各种传媒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形式,给公众民意和多元意见的表达提供机会。如报刊开设的小言论、读者来信、专题讨论,广播推出的热线传呼,电视谈话类节目广受欢迎。在政府的管制下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大众媒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批判功能。构成公共领域必须拥有一个能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体,而如今媒介企业已经成为新型的大工业,在对利润的追求下,大众媒介渐渐抛弃了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同时,在面对其受众时,新媒介所传播的内容,限制了接受者的思维,“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
3 电视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路径探讨 3.1 取材贴近民众、引发公共话题 电视传媒有很强的“议程设置”功能,电视新闻“报道什么”是构建公共领域的第一道关口。在新闻素材的选取上,把话题的“公共性”、“服务性”和“批判性”作为视野范围,不但要报道“国计”,也要报道“民生”,那些公众普遍关心的、与公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不局限于个人和家庭事务的公共事务,是我们所要构建的公共领域中的基本内容。
3.2 搭建对话语,境、塑造言说环境 电视新闻报道不能只是为了“报道”而“报道”,而是应通过报道引发公共话题,从而搭建对话语境,塑造平等、自由的言说环境。所以,记者对于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报道要慎重考虑,应该注意在新闻发布上力求公正、公开,在表达语态上重视情感交流,努力和公众进行平等对话,塑造出融洽、宽松的言论环境,要力争摆脱电视新闻枯燥、冗长和空洞,以及长篇大论多、会议报道多、歌功颂德多的“三多”现象。
3.3 培养参与意识、构筑互动平台 根据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内涵的理解,“公共领域必须体现出平等和批判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它必须一个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群众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些公众群体完全具有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正确理解和理性批判的能力。电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让公众表达他们自己的意愿,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公民参与意识在一次次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被唤醒,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应创造各种条件和途径,变电视新闻节目中受众地位的“被动”为“主动”,使得公众从“接受者”的角色中逐渐摆脱出来,让自身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的关注点,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话题的探讨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3.4 增强舆论监督、拓展话语空间 电视媒体利用自己权威性的优势,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在正面宣传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报道负面新闻,抓住民众普遍关心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新闻事实,遵循事实确凿、观点正确、公正平衡和遵纪守法的批评原则做好批评报道,实行舆论监督。就这样,电视传媒通过每日的新闻报道,努力使电视新闻有力地引导舆论,控制舆论,扩大和强化正确的、有利的舆论,转化中间舆论,抑制错误的、不利的舆论,及时揭穿流言、谣言之类的负面舆论,这非常有利于公共领域的构建。
4 结语 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构建公共领域平台上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演变,传媒一旦受到某种利益的牵制,就会沦为操纵公共领域的工具。大众传媒应该加强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正确定位,不能使公共舆论成为利益集团操作的对象,而应该把这个平台当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话语权等权利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民生新闻的公众话语权建构[D].暨南大学,2010. [2]郑萍.中国传媒公共领域探究―基于学界的争论[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3]李佳怡,曾琴.浅谈我国媒体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世界,2011(8).
篇二: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有没有公共领域?小组成员:罗欣 陈莹 赵路夷
在中国, 许多学者对公共领域也给予了界定, 大致有两种倾向:Point1
公共领域是一种处于公共权力之外与之对立的、 主要由公共舆论和公众意见所构成的领域, 对公共权力的批判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Point2
公共领域是指处于个人官方两者之间, 但又不隶属任何其一的社会领域, 它是一个由官方和平民共同承担、公开的、公众主动参与的中间舞台。涉及到对中国传媒公共领域是否可以生成及存在与否的问题, 学界各派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肯定说许纪霖 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出现, 大致在甲午海战失败到戊戌变法这段时间。报纸、 学堂、 学会, 层从不穷, 形成了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的基本空间。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以上海为中心 。在其最初形态上, 主要是由学校、 报纸和学会组成的, 而在某些极端的例子, 它们甚至组成了 "三位一体"的关系。-----------------------------------------------------------------------《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形态、 功能与自我理解》 许纪霖 史林 2003年第2期
王迪 在20世纪的成都, 茶馆可以说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最为重要公共空间。
茶馆的社会角色十分丰富复杂, 其功能已远远超出休闲的范围, 追求闲逸只是茶馆生活的表面现象。
茶馆既是休闲娱乐之地,亦为各种人物――无论是精英还是普通民众、 富人还是穷人、 忙人还是闲人――提供了 活动舞台。此时的茶馆已具有多重功能, 是市民娱乐消闲和从事商业以及社会政治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 甚至经常成为社会生活和地方政治的中心。--------------------------------------------------------------------------------《茶馆、 茶房与茶客——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一个微观考察》 2005华东师大思与文演讲
肯定说基本观点:• 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 公共领域已悄然发生并发育着, 并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是在信息意义上对实体属性的实现,为现实公共领域提供了虚拟论域平台。-----------------------------------------------------------------------《国内学界关于公共领域研究的综述》 石登 新闻世界 2011年第8期 299-300
肯定说基本观点:• 在政治权力和商业化的双重挤压下艰难生存的公共领域, 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找到了新的对话平台。
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搜索、 超链接手段提高了媒介载体的民主性。
它打破了人类交际、 对话活动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谁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入公共领域, 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同样的信息和文化资源。-----------------------------------------------------------------------《浅谈互联网对当代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 解菲 新闻世界
三、 辐射防护的目 的与任务辐射防护的主要目 的是在保证不对伴随辐射照射的有益实践造成过度限制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合适的保护。
具体来讲, 就是要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 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既要保护环境, 保障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 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安全和健康, 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照射的必要活动;提高辐射防护措施的效益, 以促进核科学技术、 核能和其它辐射应用事业的发展。
肯定说基本观点:• 网络具有平等、 开放、 理性批判、 服务而不是管理等特点,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 电子公告板(BBS)成了信息时代最具前景的公共领域。• 网络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已经超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设想, 已经成为公众自由进行话语交流的新兴公共领域, 形成多元化的交流特征。-----------------------------------------------------------------------《BBS:
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陈洁 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5期。《网络公共时代的多元公共领域》 罗艳 青年记者2007年第10期。
否定说孔复礼 中华帝国晚期活跃的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多半被当成对国家自身的一种非正式辅助, 虽可能对中央权威发动地方性挑战,却永远不是在体制的基础上对国家的挑战。魏斐德 清末民初的自发团体,还不足以挑战统治者的政治权威, 所谓的"公"领域中的若干内容(如会馆)实际上是官方支配的,不属于自治性"公"的领域。
黄宗智 将在西方具有典型意义的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概念应用于中国历史研究并不适合, 单向度地从社会或国家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明清以来的历史,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 所以应当超越"国家/社会"的二元模式, 采用"国家/第三领域/社会"的三元模式。
第三领域是指"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 认为中国清末出现的是这种第三领域。---------------------------------------------------------------------《中国的“公共领域” 与“市民社会” ? ——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 黄宗智《国家与社会:
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邓正来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张志安 传媒公共领域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于传媒的管理体制。
因此, 根据中国的新闻体制和新闻事业的特点, 我们可以判断, 传媒公共领域很长时间内无法存在。政府始终以近乎垄断性的态势对传媒行使着绝对的领导权。
传媒的国有属性和由党管理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 传媒性质和基本功能没有根本改变。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传媒的首要任务还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媒给受众提供表达的空间被监控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传媒公共领域的产生缺乏基本的制度土壤。
曹卫东 现实条件下所谓网络“已建立的公共领域”都是“伪公共领域”不真实伪自由无秩序弱智化------------------------------------------------------------------------------《曹卫东讲哈贝马斯》 曹卫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Conclusion:a 中国存在正在形成的公共领域b 这种公共领域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公共领域c 这种公共领域亟待完善
中国的公共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虽然现阶段中国公共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公共领域的前提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尚不充分,
大众传媒与新闻出版事业仍由国家主导, 公共领域呈现出很强的国家主导特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待深化,
公共领域赖以生存的土壤——公民社会还不够强大, 中产阶级的力量仍旧弱小等原因,
使得中国的公共领域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局限性。
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型建构路径。在自上而下的建构路径下成长起来的公共领域, 虽有种种政府提供的便利条件,但是也铸就了为政府服务的本性, 缺少一种公共性,这是构筑成熟公共领域的关键问题。现阶段公共领域的另一构建路径——自下而上路径逐渐在发展起来,虽然在本质上实现了公民自治, 但是大部分组织因没有其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不能有进一步发展。(一)
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路径问题
(二)
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强, 政治倾向明显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彻底政治体制改革还需完善社会体制改革刚刚开始中产阶级力量薄弱
(三)
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完善发展规模小资金来源不足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大多与政府都有着某种关联, 呈现出“准政府性” 倾向国家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模式及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
(四)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薄弱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比较长, 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政治文化背景, 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依附、 盲从、 畏权的观念,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价值观念淡薄。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人们对任何政治活动都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
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远离于政治之外。
而当活动涉及自身时,
不是去寻求制度的解析,
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而是寄希望于某个人或某级官员。
这种薄弱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得公共领域的发展缺少公民社会的基础保障。*END*
篇三: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时刊 2014.4 (下)10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构建的现状评析党宁【摘国家的干涉。但是他所提出的公共领域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社会体制, 而且中国在网络公共领域也存在着发展瓶颈。
对于如何解决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问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
一个是公众, 一个是政府, 还有一个是网络平台。要】
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 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 不受【关键词】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网络; 微博; 网络问政中图分类号:
G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4)04-010-02一、 公共领域何为公共领域?当代西方学者在对于政治哲学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过程中, 提出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 德国著名哲学家, 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是这一概念的集大成者。
他于 1961 年出版的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一书中, 对 “公共领域” 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 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 不受国家的干涉。①通俗的说就是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不需知晓彼此的身份、 职业、 财富、 地位、 影响力, 而是以一种“单纯作为人” 的平等自愿地加入其中, 探讨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和公共话题。
哈贝马斯所讨论的公共领域是在资本主义环境下提出的, 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社会体制, 所以在探讨中国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时不能直接套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但是我们仍可以从这个理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二、 网络媒介构建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理论认为,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公民行使自身权利、 对公共事务进行理性和批判性审视的平台和媒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渐渐适应了在网上阅读新闻、 发表评论、 网络聊天等等。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摆脱政府和商业的操控更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它重构公共领域, 恢复其批判功能, 实现公共领域的再次转型。
按照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所下的概念以及其构成所需要的要素, 网络媒体已经为广大网民塑造了一个网络公共空间。
在这个空间内, 网民可以自由沟通以达到共识, 网络公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由于网络公共领域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民意表达的平台、 真实而理性的批判、 匿名性和虚拟性。
使得在网络空间中网民的民意表达更为真实, 公众借助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的机会和空间都被空前放大。
公共议题是公众在公共领域中商谈或交往的核心, 公众之所以愿意表达观点、 批评和意见, 关键在于公众存在对公共领域影响政治生活的理性预期。
这种预期建立在网络公共领域的规范性、 合法性和公众意见的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它自身的特点, 还有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 可以说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最终推进了公共领域的建构, 对此,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案例。比如:
“最牛钉子户”, 山西 “黑砖窑” 事件, 厦门 PX 项目事件,“周老虎” 事件, 周久耕事件,“躲猫猫” 事件, 杭州 “飙车撞人”案, 邓玉娇案件, 上海 “钓鱼式执法”, 番禺垃圾焚烧事件, 等等。从单个的案例来说,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积极地推动了公共领域的建构。三、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以 “微博”为例成熟完善的公民社会是公共领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中国, 公民社会尚不成熟, 网络公共领域也因此受到影响。近几年间, 微博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广度和深度。精英与草根同台, 草根的诉求一经名人转发, 便能成为舆论热点; 媒体和记者纷纷开通微博账户, 在这里找到第二 “发声” 通道和与受众的互动平台; 商业机构尝试 “微博营销”; 政府组织也开始借助微博平台, 塑造亲民形象, 倾听民意。
虽然微博为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微博 “大行其道” 的今天我们仍能看到一系列问题和缺陷。②(一)
娱乐化倾向网络媒介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大部分人接触网络的初衷除了学校的硬性课程外, 更主要的是为了娱乐。微博作为一种公共领域构建的平台在很多时候都体现了一种娱乐化倾向, 明星微博要比一些著名学者, 新闻人的关注高。
大部分人们注册微博的初衷都是为了了解自己喜爱明星的动态, 而不是利用这个平台表达公众的呼声。
很多商家利用微博来换取利益。
很多微博用户没有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意识。
而娱乐化的倾向对于民主政治建设, 没有实质性的推动。网络媒介的娱乐化倾向严重阻碍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二)
非理性倾向网络是由公众共同参与的, 公众的态度和思想直接决定了网络的深度。
一直以来微博就是民众话题讨论的 “发酵池” ,有关一些国内国际热点新闻, 在微博里都可以找到, 2011 年日本发生地震以后, 微博就成了民众自由讨论的场所。大部分是有关日本地震现场的一些报道和评价, 有些人为死去的日本人民哀悼, 也有一些人带有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认为那是 “报应!是小日本罪有应得!是活该!” 这样的言论作为一种民间或是老百姓的一种情绪表达, 不是说不可以。但是, 这种情绪表达是非理性的。无论历史上日本对我们中国有过多大的伤害, 但是人民是无辜的, 生命是平等的。
我们不能把历史的罪恶放到现代人民的头上。
哈贝马斯强调公共领作者简介:
党宁, 新疆大学 2013 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11Apr.2014 No.4 CHINESE TIMES域要进行理性的讨论, 而这种非理性的言论恰恰是在浸蚀公共领域。(三)
公共意见的有效性实现问题可能微博上有些话题讨论得很热烈,形成热烈的话语狂欢。博友说了很多, 但回到现实, 可能遭遇权力的傲慢。比如暴力拆迁、 非法拆迁, 这些问题很严重, 很多博友都在讨论, 但是最后权力仍然非常傲慢。网络公共领域很可能停留在一个虚拟的空间, 它没有真正推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公共领域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 但是如果它只是存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而没有在现实中真正解决问题的话, 那公共领域只能形同虚设。③这些都是中国在网络公共领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是自由言论的空间, 但是它也受到权利的制约当一种声音比较弱小的时候, 权力不会控制它。但是越来越强的时候, 权力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管理它, 控制它, 监控它。在这样的背景下, 网络公共领域看起来是最自由的空间, 其实可能是不自由的。微博虽然逐渐成为民众议题的 “发酵池” , 但是它也是不完善的, 这种不完善不仅包括权利的限制, 也包括民众自身的素质和意识。所以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还需要一段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四、 如何在网络时代建构理想型的公共领域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来说、 我们应该重视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理性思维水平、 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因为无论是运用传统媒介还是网络媒介。
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理性程度才是决定公共领域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果没有理性的受众参与公共领域的构建, 那么网络公共领域就不会长期健康生存下去。
提高公众理性思维水平和批判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重视公共教育学习, 是提高辩证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也是培养公众理性的良方。发挥思辨能力较强的网络公众的榜样力量和带动力量。
比如在微博中的一些名人, 政府微博就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特别是政府微博。所以在一些重要的公共事件发生时, 博友可能更加在意政府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如果要培养理性的公众, 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舆论的职能。
其次我觉得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理性的公众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辨别能力而整天依附于意见领袖的公众, 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来说, 应该健全法律制度、 完善网络问政体制。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建制化程序的基本前提。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推手和一些类似于 “凤姐” 的网络红人的出现, 我们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幕后推手所做的舆论造势。这体现了网络的非理性, 而且例如 “人肉搜索” 等一系列的网络暴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格和隐私。
所以健全法律制度, 保证网络世界的健康有序发展已经迫在眉睫。除了健全法律制度, 我们还要看到网络问政的重要性。
网络问政, 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党政机关和民间的一个双向参与过程, 不是不问不答, 也不是问了不答, 也不是答非所问, 而是有问有答。以微博问政为例, 自从 “微博” 成为公共话题的 “发酵池” 以后,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微博问政的重要性, 而此时也是考验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时候。但是有些政府官员开了微博后不但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而且还严重的毁坏了政府的形象。比如某公安局开通微博后就只发了3条消息, 只关注苍井空。目前我国网络问政还不够成熟,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所以必须充分做好政府与网民的 “线上” 和 “线下” 的互动, 完善网络问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健全法律制度的同时完善网络问政体制。政府是网络公共领域的管理者和参与者, 所以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两种角色, 作为管理者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职能, 健全法律制度, 对违法者要严厉处置, 作为参与者来说, 政府要积极适应网络问政机制,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作为中介者——网络来说, 应该在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互动性、 开放性、 时新性、 快捷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共领域构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为网络是个社会的缩影, 里面鱼龙混杂, 虽然网络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但是我们仍然不排除它会给公众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加强把关, 严格制定相关法规, 并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公众应该提高自觉性和警惕性, 自觉维护网络的健康, 对于网络虚假淫秽信息要及时向管理部门反应。
当然还有网络运营商更应该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 自觉维护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网络公共领域是面向公众开放的, 所以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公众共同维护, 当然也需要网络管理部门的整治和运营商的维护。目前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建构还处于成长期, 不成熟期,公众缺乏理性和构建公共领域的意识, 政府缺乏管理和引导,网络平台缺乏管制。所以在完善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时, 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迫在眉睫。
需要我们广大公众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同时我们也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构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公共领域。
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维护公众的公共利益。注释:①李佳怡,曾琴.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世界,2009:252.②董天策.网络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B/OL].百度搜索 .http://news.21cn.com/today/topic/2010/07/26/7684407_1.shtml.③叶岚.哈贝马斯语境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78;81;82.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构建的现状评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构建的现状评析作者:党宁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刊名:华人时刊(下旬刊)英文刊名:Chinese Times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党宁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构建的现状评析[期刊论文]-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4(4)2014(4)
篇四: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ademic Frontiers学术前沿97 网络空间研究2017 第 1 期新媒体与公共领域的重构 段永朝摘要:公共领域的兴盛和衰落,伴随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全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经济崛起,公共空间的重构有哪些新的可能,以及新媒体在公共领域重构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是思考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欲理解信息社会公共领域如何重构,要充分理解公共平台的丰富性和公共意见表达的多样性,聚焦公共领域权力、意义与秩序的建构方式,在新的互动、传播机制下探索公共领域的构建路径。关键词:公共领域;新媒体;信息社会;认知科学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说到公共领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哈贝马斯 1962 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① 这本书原名为《Strukturwandel der Oeffentlichkeit》。对于“Oeffentlichkeit”一词,在汉语学界有“公共领域”、“公共论域”、“公共空间”等不同译法。根据国内哈贝马斯研究的权威学者曹卫东博士的解读,这个词涉及两个不同的层面,即社会层面和思想层面。从思想层面看,“Oeffentlichkeit”指的是个体和共同体(包括社会和国家)的一种特殊观念,是一种韦伯式的理想范型,兼有批判的功能和操纵的功能;就社会层面而言,“Oeffentlichkeit”指的是一个话语空间,它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充当二者的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SEEC)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高级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数字论坛创始成员,信息社会 50 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北京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调节器和修正仪。思想层面上的“Oeffentlichkeit”可 以 翻 译 成“ 公 共 性”, 而 社 会 层 面 上 的“Oeffentlichkeit”则应当翻译为“公共领域”。
②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总体上说了两件事:一个是十八、十九世纪公共领域是怎么兴盛的,另一个就是怎么衰落的。迄今为止,我们今天所存在、感受到的,依然是那个“衰落了的”公共领域。所谓“衰落”,就是指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公共领域,蜕化为商业机构和政党利益集团的附庸,公共知识分子丧失了批判精神。但是,互联网是否是公共领域重建的契机?这是我们将公共领域视为互联网思想基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怎么理解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领域?互联网到底提供了公共领域重构的哪些可能?这个公共领域还是哈贝马斯思考的那个公共领域吗?显然不是的。哈贝马斯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他思考的是现代性背景下的公共领域。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领域,一定是交织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那个公共领域。①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年② 曹卫东,哈贝马斯 • 公共领域 • 其他,中华读书报,1998 年 11 月 4 日AcademicFrontiers学术前沿
Academic Frontiers学术前沿98 网络空间研究 2017 第 1 期三个事例先讲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 2013 年美国波士顿爆炸案。2013 年 4 月 15 日当地时间下午 2点 49 分,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现场发生爆炸惨案,造成 3 人死亡,264 人受伤。警方对此案的侦破过程中,非常迅速地启动了网友参与提供线索的机制,为迅速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① 这是一个借助众包力量抓罪犯的典型事例。第二件事情,与“高频交易”有关。所谓高频交易(HFT),就是全程由计算机自动下单完成的证券交易。
② 高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每秒钟下单的次数会达到成千上万笔。每一单的速度是以毫秒计算的。10 年前,从华尔街涌向硅谷的高智商人群中,有一个群体叫做“宽客”(Quant), ③ 这群受过数学、物理学、金融学专业训练的高智商人士,致力于用数理模型、大数据开发各类复杂多样的金融衍生品,并使用各种专门的交易算法、风险模型进行统计套利。第三个例子,发生在新闻传播业。2014 年 3月 18 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出了第一条当地 4.4 级地震的消息,这条报道,是由一个叫做Quakebot 的机器人做到的。这个机器人,已经在《洛杉矶时报》运转了十多年。
④ 过去一年里,机器人在新闻媒体的应用事例层出不穷。比如新华社就在财经、体育新闻报道中部署了一款叫做“快笔小新”的新闻机器人,每 3 秒钟就可以制作一条新闻。腾讯则在 2015 年底,发布了自己的新闻写作机器人 Dreamwriter。 通过这三个事例,可以看出互联网、大数据、算法、模型,已经深深嵌入到这个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但是,今天很多做新媒体或者是拿新媒体说事的,说的无非是两件事:第一是把它当投资的商机,第二是把它当作营销、套利和舆情操纵的工具。如果讨论新媒体只是从这两个角度去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这些事例的背后,看到新媒体对新的公共领域构建的可能性,以及新媒体在公共领域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一定跟我们当下的想象不同。不同在哪里?就在于机器已经卷入到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中来了,它通过高频交易、机器人新闻报道、众包的方式抓罪犯等等方式,参与到公共空间构建中来了。这首先有别于哈贝马斯的那个公共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在新的公共领域建构的前提下,重新理解媒介的功能和公共领域的建构。公共领域:新媒体的变革核心新媒体变革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把它当做新的媒体传播手段、新的事件营销方式,以及新的舆情分析工具的话,恐怕会遮蔽新媒体的重要变革价值。新媒体也不仅仅是社会互动、媒介赋权、舆论建构的新场域、新模式。新媒体到底对社会带来哪些重构的机会,对公共领域带来哪些重构的机会,需要在赛博格、人机共同体、平行世界、多重主体等这些全新的语境下思考,需要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机器人、区块链、物联网、分享经济等蓬勃发展的语境下思考。今天的信息科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已经在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交织、融合在一起。
⑤
2002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商务部,共同组织了56 位不同学科的学者,起草了一份 482 页的研究报告,名字叫做“改变人类的聚合科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Converging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Nanotechnology,Bio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这份报告中①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ston_Marathon_bombing② 蓝海平,高频交易的技术特征、发展趋势及挑战,证券市场导报,2014 年第 4 期,p59 - 64③ Emanuel Derman,《宽客人生》,中信出版社,2007 年 7 月④ 腾讯科技,别惊讶,机器人才是洛杉矶地震首篇新闻报道作者,http://tech.qq.com/a/20140319/010344.htm⑤ Cognitive Science,1978:Report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Committee to The Advisors of 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October 1,1978;参见:http://csjarchive.cogsci.rpi.edu/misc/CognitiveScience1978_OCR.pdf
Academic Frontiers学术前沿99 网络空间研究2017 第 1 期有一句掷地有声的预言:四大科技的聚合,将会改变未来人类这个物种。
①
在前沿科技与社会创新、经济发展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五年后、十年后,这个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思考新媒体和公共空间的语境一定会发生重大的迁移,不能仅仅认为新媒体是帮助媒介机构渡过一个什么样的关口,也不要指望新媒体是为了帮助某一派去战胜另一派。互联网对今天大学里教授的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和政治学,以及这些学科的立足之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最先挑战的是经济学。从电子商务开始,互联网就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提出挑战,比如物质的稀缺、人是自私的、分工创造财富等等。今天曙光初现的分享经济,让人们看到了合作也是人的天性,看到了这个信息富足的社会,以及多种可能性的社会。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将信息视为新的生产要素,跨越企业边界的融合创新,自由职业者的自由联合,这些都会深刻地改写传统经济学的教科书。社会学的学理基础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过去传统社会学从法国思想家孔德开始,到今天仍然没有脱离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用结构动力学观点看待社会的组成要素、组成原则和运行规律。这完全是牛顿力学的观点。在今天互联网网民已经超过自然人口一半的情况下,在智能终端业已极大地塑造了人们的日常行为的情况下,人与人的连接成为常态,连接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纽带,基于这种连接的信息流动、情感流动、思想流动,成为塑造社会阶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的重要力量。还有一个就是政治学和传播学。与罗斯福被称作广播总统、肯尼迪被称作电视总统相仿,奥巴马被称作互联网总统,而新当选的特朗普,则被称作社交网络总统。当社会运动、社会民意随时在虚拟空间传播、散布、流动的时候,虚拟空间里凝聚的政治表达、政治意志、政治团体,就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与现实世界形成强烈的互动。西方学者已经在非常宽泛的领域,研究“实时全民公决”随时可以发起、可以进行对当下政治意味着什么,研究性别政治、身份政治在互联网赋权机制下的新内涵和新表征。今天的政治学,一方面进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炫酷科技下的计量政治学,另一方面又在强大的、汹涌而来的草根民意下,瞬间瓦解。特朗普胜选,或可作为反思传统政治学准则的一个参照。传播学也是如此。传统的传播学是奠基在旧的信息理论的基础上的。消息、信息,被视为可以“搬运”的箱子。媒介的物理功能,就是扮演搬运信息的角色,致力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并将此上升为“看门狗”、“把门人”的道义高度。然而,工业资本主义 200 年的兴盛历程,已经充分说明这样的事实:媒介机构已经沦落为权力意志的附属品,沦落为权势集团、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帮凶。这是媒介的真实生态。这也是哈贝马斯分析资本主义公共空间从兴盛到衰落的重要结论。新媒体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面对公共领域的重构的挑战。公共领域的重构,并不是“恢复”到过去那种公正、中立、圣洁的状态。今天的公共空间中充斥着多样化的意见表达、情绪表达,充斥着后现代元素,比如恶搞、拼贴、反讽、人肉、卖萌,这些新媒体事件以后现代方式展现自身的存在,参与、互动、自我表达并非可以用过去的分析框架、分析工具予以收编和综合。公共空间并非静止不动的同质空间,而是高度变异的异质空间。这首先提出一些问题:公共领域的“重构”意味着什么?公共领域的“重构”,是传统的建筑师、工程师的风格吗?这种重构如何冲破工业主义的逻辑,如何体现互联网的风格,体现自组织的涌现呢?这是理解公共领域重构的思想基础。新媒体与公共领域重构的关系借助互联网和智能科技,新媒体让我们进入① Converging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NANOTECHNOLOGY,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NSF/DOC-sponsored report,Edited by Mihail C. Roco and William Sims Bainbridge,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June 2002
Academic Frontiers学术前沿100 网络空间研究 2017 第 1 期了触觉时代。触觉感知和以往通过视觉、听觉感知很大的不同就是:触觉是非线性的。这对于媒介而言是一件大事。传统媒介之所以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就是因为过去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它是线性叙事。线性叙事的法则,就是传播过程是顺次展开、先后相继的。但是触觉叙事是可以边“摸”边看的,它可以同时进行。这种媒介内容生产与消费的“并置性”、“同时性”,是新媒体非常重要的特点。超链接、超文本和交互叙事,完全解构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展现出一个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互文空间”。互文,就是不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境况下,媒介机构已经不可能通过控制节目单、栏目设置、选题,来控制议程,掌握话语权。隶属于传播者的话语权已经被传播者和受众共享。工业时代的大众媒介把公众变成了大众(Mass),变成了大批量生产。信息时代的新媒介让大众重回公众,这是公共空间、公民社会得以成立的基础。此外,媒体的把门人规则可能被颠覆。传统社会里,记者被称作“无冕之王”,媒体被视为天道良心的载体。目击者、见证人、把门人的身份,在新媒体里需要重新思考。对媒体这个“中介”来说,互联网“去中介化”即意味着媒介扮演的传统的信息中介,特别是信息的“物理中介”的角色将被颠覆。在印刷机时代、纸媒时代,媒体的一个使命就是把信息从这边搬到那边去。好比一个送信人、一个信使。互联网在去中心化的同时,也在去中介化。很多传统媒体的焦虑正在这里。中介性是媒介的立足之本,这一点似乎无可争辩。媒介作为一个行当,特别是作为靠发牌照才能获得合法性的特殊行当,中介的合理性,就被误以为也是靠发牌照来保证的——这一点恰恰害了媒体。发牌照,只是说你的运营合法性,但不是你的“中介合法性”。很多传统媒体没有看清楚这一点,于是就希望官方总是用牌照来设置门槛。互联网对这种做法是嘲笑的。这种嘲笑不能说毫无道理。有牌照会有秩序,在工业版图下有其合理性。去中介化之后,把门人规则失效了,门槛变成零了。传播学或者新闻理论,对媒介身份的认定,恐怕就不能将“中介”看作一个本质特征了。当然,媒介依然担负着传递信息的责任,但在“去中介化”趋势下,媒介不能将“中介”视为自己独特的权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目击者、报道者,真相有赖于社会网络的长期质疑,而不是哪一个媒介观察者的断语。可以说,不管你高兴不高兴,...
篇五: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公共领域建构任重道远——论网络媒体与公共领域 随着网络媒体在社会政治、 经济、 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媒体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网络媒体正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网络媒体在中国兴起之后, 带来了交往方式的深刻改变,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自由、 平等、 兼容、 共享的特点为网络传媒公共领域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网络媒体的发展, 尤其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公共领域, 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督, 特别是对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和社会中不公现象的揭露与抨击更是作用显著。
网络公共领域是一种全新的公共领域形式,它是传播技术的新发展,是以具有理论评论能力的网民为参与主体,以现实的社会公共事务为话题内容的,以 BBS 、 新闻跟帖、 博客、 微博、 网络社区、 网络签名和网上调查、 人肉搜索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网络舆论载体。
说到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 这是 国内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而且已经成为了学术的时尚, 目前国内学界越来越认识到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对于建构公共领域将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同时网络媒体与公共领域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人们通过网络论坛、 博客、 播客等空间形式作为公众表达意见的平台, 讨论发生在我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公众话题, 进而形成公共意见, 对社会进行监督, 从而促进社会的朝
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公共领域在反应民生、公共议程建构、 舆论监督等诸多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网络公共领域虽然有如此之多的功能, 也取得了 不小的成绩,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网络领域就是朝着完全健康方向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网络公共领域也存着不少问题, 下面我谈谈网络公共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
1、
网络论坛中的自由受限制 网络论坛在某种程度上来其实说就是一种“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的出现为网民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 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由地选择进出入各种不同类型的论坛, 浏览或者发表意见, 基本不受任何限制, 网络媒体相对于其他媒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平等性。
在表面上看来, 网络论坛是不受任何的限制于干扰的, 可是实际上, 网络论坛其实受国家管制非常严格, 网络论坛上一旦出现什么偏激过强、 反动、 尤其是有损于国家利益之类的言论, 有关部门有权关闭论坛。
再加上网络论坛自身也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层级管理系统, 网管为论坛中的最高等级, 有权删除帖子甚至封杀 ID 的权利, 各个版主负责各个论坛板块言论秩序的直接管理和监督, 而那些资深网民则是论坛中的“舆论权威”, 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普通网民则是处于论坛最底层的大多数人。
网民的网络自由将会遭遇到权力的控制, 当一种声音比较弱小的时候, 权力不会控制它, 但是越来越强的时候, 权力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管理它, 控制它, 监控它。
在这样的背景下, 既使网络公共领域看起来最自由的空间, 其实可能是不自由的,
从而限制了网民发表意见的自由。
其实网络论坛中的的自由受到限制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府的的因素,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 国家就采取封杀网络论坛的的手段来控制人们的言论, 当人们在论坛中讨论有关国家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度有问题、 中国共产党贪污腐败的现象等引起社会一定的关注时, 有关部门就会屏蔽此类的信息, 这就限制了网民的言论自由。
关于网络论坛的自由受到限制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是因为网民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络暴民”, 对于大多数“网络暴民” 来说,他们都不会仔细阅读和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 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他们需要的只是过足战斗的瘾, 为了什么战斗, 为谁战斗, 都变得不在重要了, 他们则可以尽可能地把现实中的不满情绪宣泄出来, 使得网上充斥情绪化的言论。
一旦找到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网民们所谓的“侠义” 之心便奔涌而出,“网见不平, 出言相助”, 对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谩骂、 强烈的攻击, 严重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 荣誉权, 有时候“网络暴民”的胡乱行为导致网络论坛被封, 这对于理性的网民来说,他们的合理合法自由言论受到了限制。
2、
网络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狂欢广场 博客的出现确实为极大一部分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渠道, 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更多人, 方便了沟通与交流。
可是随着博客的发展, 人们逐渐将其变成一个情绪发泄的平台,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博客的兴起堪称言说权利的一种‘解禁’”, 一时间广大网民很快的将自
己的喜怒哀乐全部发表到个人博客里,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和释放了人们的情绪, 也为社会缓解了紧张与压力, 其正面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从公共领域核心要素之一的交流讨论的角度来看, 与其说博客搭建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公共平台, 不如说它为个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狂欢广场, 很多人博客中的文章, 大多都是描绘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完全是自我情感的吐露, 很少有谈论到社会生活、 公共事务的, 可以说很多人博客里面的文章都显得很庸俗, 那些东西根本不值得也不必要放到博客上让人们看, 让人们讨论。
正因为现在网络中这些庸俗的东西多了, 所以很多网民的品味也就跟着庸俗了, 浏览博客大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窥私欲, 很多东西人们都只是看看, 看完后一笑而过, 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思考和的地方, 很少对些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有些问题即使讨论也只是讨论浅层的东西, 而不去挖掘其深层的内涵。
随着网络的发展, 现在的“情绪宣泄的狂欢广场” 越来越多, 网络日志、 网络状态、 网络心情之类的东西用的人越来越多, 动不动就喜欢在网络上发表篇日志, 发网络状态与网络心情的频率则更加频繁, 尤其是年轻人, 学生更为突出, 经常在人人网上更新状态, 修改QQ 签名, 然而这些发的状态、 心情往往都是生活中一些不值一提的琐碎的小事, 重点是会有很多人去评论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一个小小的状态通常能有几十条或者几百条的评论, 评论的内容多为娱乐闲聊之类的, 而且之间还有许多不文明用语,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费了网络大好的资源, 把上网时间都耗在了解周边的人最近发泄什么上面去
了, 从而使得网络信息越来越庸俗。
近年来, 伴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 很多热点新闻事件都会催生一批网络流行语, 比如现在流行的“囧” 、 “雷人” “给力” “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我爸是李刚” “神马都是浮云” 等。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并不止于这些单个的事件, 而是通过它们蕴涵着的潜台词, 表达公众对自己生存的现实社会的一种观点与立场。
从本质上来说, 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 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
网络流行语大量涌现, 不仅描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权利焦虑” , 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滥用的质疑和讽刺以及对关乎公共利益真相的渴求,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 网络暴民的问题 网络的出现, 使人们很容易聚集成群, 并进而成为充满攻击性的群体。
现在很多网站会为网民提供一个平台, 然后四处制造事端争论,激发起网民的兴趣, 使网民落入到低俗文化的圈套中。
有些网络团体慢慢的开始不满足于借助他人制造关注, 开始自己暗地里编导一起起行为恶劣, 与道德相背的丑恶事件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无良团体的不道德行为直接污染了网络, 安排的事件又是足够让人愤慨, 导致了网络暴民数量的激增。
此外网络的匿名性是网络暴民增加的原因之一。
网络发布信息的匿名性, 使传播者的身份可以隐蔽起来, 从而使得别人无法知悉自己的真实身份, 无法对自己进行回应。
在这一特性的庇护之下, 网民
们在充分张扬个性的同时,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泄的不满情绪和劣性也得以释放,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某些观点的发布甚至是故意而为, 很可能并非发帖人的真实看法。
并且由于很多人将论坛看做是情绪宣泄的空间, 因此许多极端、 冷漠而激烈的言辞体现了网民的暴力倾向。
再加上网络具有快速、 简短的特点, 为那些有言说热情的人提供了一个开放而便捷的渠道, 因此网络论坛中常常伴随着激烈的言辞与极端而不负责任的观点。
现在的网络时评往往追求的是速度, 缺乏对事件本身的详细考证和深入分析, 大多没有经过仔细而深入的思考,随意发布观点, 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往往在事件刚刚发生还没有定论的时候, 就采取一种先入为主、 主观臆断的片面态度, 事先给事件定性。
很多时候事件的结果往往呈现出与评论者的预想相反的尴尬局面。
以上是我对网络公共领域存在的三个问题的总结, 当然网络公共领域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随波逐流、 思考深度等问题, 所以说网络公共领域建构任重而道远, 我们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 创建文明网络环境, 抵制低俗之风。
要提高网民的素质, 健全网络机制, 健全网路规章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依法惩治网上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一个和谐的网络公共领域。
篇六: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我国传媒构建公共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宋 青(盐城工学院 党委办公室, 江苏 盐城 224051)摘要: 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作为民主社会公共领域构建的主导性力量在对政府施政行为提出公共质疑, 进行公共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历史、 政治、 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生成十分艰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 才逐步构建起来, 并在实践层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今后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有赖于媒介生态环境和媒介体制、 制度的完善, 另一方面, 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关键词: 传媒; 公共领域; 探索; 发展中图分类号: G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322( 2009) 02- 0058- 04收稿日期: 2009- 03- 08基金课题: 江苏省教育厅 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08SJD7100018)作者简介: 宋青 ( 1976- ), 女, 江苏常州人,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新闻学、 传播学。 公共领域 理论是西方学者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其中, 法兰克福学派后期的代表性人物、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是较具代表性且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哈贝马斯认为: 所谓公共领域, 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 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 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 也就是说, 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 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 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今天, 报纸、 杂志、 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
中国有着迥异于西方的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 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在此政治背景下, 思想文化领域强调 文以载道 , 强调对百姓的教化, 对民众的言论往往采取压制的政策。虽然, 近现代中国, 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刺激下, 一些有识之士先后创办了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报刊、 倡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革[ 1]命报刊、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报刊和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政府的打击和压制, 对民众的言论始终实行 钳制 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 受历史、 文化、 传统的影响, 新闻传媒更多地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 主要以党的耳目喉舌的形式出现。而普通民众的民主意识仍然薄弱, 还未养成主动表达意见, 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习惯。所以, 在改革开放以前, 受强国家 - 弱社会的全能主义政治传统的影响, 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合生成传媒公共领域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变化。社会转型中, 各阶级、 阶层利益的调整,促使他们产生在政治上表达愿望的要求; 国家重大决策与人民的生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 促使人们关心决策、 参与决策, 政府也需要及时了解民众的反映调整政策; 新闻事业 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的转变也促使新闻媒介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因此, 在新旧社会意识和体制的博奕中, 我国传媒通过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支持民众舆论参与、 发展公共新闻等方式, 在探索公众理性批判的公共论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一、 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到 21世纪初 )(一 )我国传媒构建公共领域的重要形式: 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意思是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识形态, 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 以及社会公第 22卷 第 2期2009年 06月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Y ancheng Institute ofTechnology( SocialScience Edition)Vo.l 22 No. 2June . 2009
众人物 自由 表达 看法所 产生 的一 种客观 效果。
从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 以电视栏目 焦点访谈的创办为标志, 舆论监督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
#中国青年报 ∃和 #南方周末 ∃是典型的以舆论监督而闻名的报纸。它们通过对社会问[ 2]题深刻反思的报道和批评揭露性报道的长期关注,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改革进程。
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民报纸, 也以舆论监督为特色在社会中赢得了广泛的公信力。如南京的 #现代快报 ∃、 广州的 #南方都市报∃、 武汉的#楚天都市报 ∃等。在广播电视领域, 中央以及全国各省、 市、 自治区的电视台、 电台也都开办了舆论监督类栏目。可以说, 90年代中期以来, 广播、 电视和报纸三大媒体乃至在 90年代末兴起的互联网, 编织起了一张巨大的立体舆论监督网, 舆论监督的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二 )我国传媒构建公共领域的主要手段: 支持民众的舆论参与所谓政治参与, 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活动[ 3]。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表达意见、 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舆论参与 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间接参与形式。1 . 重视公众的来信、 来电读者来信是公众表达意见和利益要求的一种方式。大众传媒通过刊登读者来信有时能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推动政府政策的决策或改变。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明了这种民意、 官意 、 媒介的互动情况。
1995年 11月 21日, 苏州市一位工薪阶层的中年女职工向市委书记写信, 反映她16岁的儿子在家用电脑上偷看色情光碟的事情。全国扫黄办所办的 #快报 ∃迅速刊登了这一信件。12月 18日, #人民日报 ∃在头版头条发表了这位母亲的控诉信。在头版头条刊登人民来信的做法在全国引起空前反响, 许多读者给报社和政府信访部门来信来电, 要求严惩制造和贩卖精神毒品的不法之徒非 工作连续多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连续多年部署全国扫黄打非集中行动。2 . 开展以话题为中心的讨论公众媒介意见表达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各种[ 4]。从 1995年至今, 扫黄打形式参与大众传媒所组织的以话题为中心的讨论。这种方式更具公共论坛的色彩。对于报纸来说, 公众讨论一般是通过写信、 打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的。以市民阶层为核心受众群的都市报, 都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市民论坛作为有效的互动手段, 为公众讨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如2001年以#南京晨报 ∃为代表的媒体对观景台事件 的报道, 从读者反映观景台违规、 记者求证、市民讨论、 东南大学教师状告南京市规划局、 全国专家反对建观景台, 到最终拆除观景台, 经过长时间的报道和广泛的社会讨论, %公众议程& 和 %媒体议程 &终于形成了对 %政治议程 & 的压力, 民意压倒了蛮横的长官意志。20世纪 90年代以来,各地广播电视传媒也相继开设了谈话性节目, 比较知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 #实话实说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 #市民与社会 ∃、 广东电视台的 #岭南直播室 ∃等。二、 发展阶段 ( 公共新闻实践阶段 )2004年 1月,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的一篇文章最早将诞生于美国的 公共新闻 理论介绍到国内。在这一理念引进之后, 媒体更加关注公共事务, 更加自觉地以组织者、 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 公共事务, 发起公众的广泛讨论, 寻求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这种公共话语平台 所传递的才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的和批判性的声音, 而不是社会中非理性的和被操纵的意志 1 . 电视新闻中的 公共新闻 实践近年来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已具备一些公共新闻的品质。他们以 民生内容、 民众视角、 民本取向 的栏目定位, 充分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正当利益的维护, 体现出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他们在调动民众参与民生问题、 社会问题的讨论, 唤起民众的公民意识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比如已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范式的#南京零距离 ∃。2 . 都市类报纸中的公共新闻实践但目前国内 公共新闻 做得比较好的, 还是集中在都市报。如南京的 #现代快报 ∃、 广州的#南方都市报 ∃、 武汉的 #楚天都市报 ∃等。虽然他们很少以公共新闻相标榜, 但这些媒体在积极介入公共事务, 为公众提供完整、 准确的信息, 提供有效的公共空间方面已有具备某些 公共新闻 的因素。从南京的#现代快报 ∃来看, 2006年的 第一[ 5]。∋59∋第 2期宋青: 当前我国传媒构建公共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视点板块发展到 2009年的部分 封面新闻 及 民生板块都是快报关涉公众普遍利益、 公共利益报道的主要阵地。报道主要关注公众的出行安全、 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新闻来源大多是市民投诉, 因而主要是由公众来建构议题的。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在深入调查, 呈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十分注意反映相关各方的不同声音、观点和看法, 使相互之间形成对话和交流。从而,通过新闻报道的推动使问题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高考改革、 医疗改革等方面的专题报道, 也为政府政策的解读和民众呼声的反映提供了沟通平台。在笔者看来, #现代快报 ∃虽然没有以 公共新闻概念来标榜, 但它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却具有了 公共新闻 的某些品质。
#现代快报∃ 快评天下 、 时评专版也是表达民众心声的一块园地, 很多言论都是出自普通的公务员、 教师及职员, 大多关乎医疗、 教育、 可持续发展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公民讨论公共事务的一个公共论坛。3 . 网络博客的公共新闻实践从 2003年 3月美国出现第一位 独立的网络记者开始, 公共新闻 已经进入到社会公众可以不依赖传统媒体, 自主发表观点, 形成舆论, 进而影响媒体、 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新阶段2002年 8月, 博客中国 网站开通, 标志着博客现象在中国互联网的显露。[ 6]。笔者浏览了人民网、 新华网、 新浪网等几大门户网站和#现代快报 ∃、 #扬子晚报 ∃的网络版, 发现这些网站上虽然都开设了博客专栏, 但影响并不大。网络博客作为典型的 公共事务讨论空间 主要体现在 两会 博客的传播实践中。从2006年的 两会 开始, 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 两会代表、 委员、 媒体记者、 广大民众在网络博客空间,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形成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潮。以人民网强国博客 为例, 代表、 委员通过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 公布自己的议案、 提案; 普通网民通过博客发表对议案、 提案的意见, 或提供自己原创的议案、 提案 ; 记者博客, 及时报道提案、议案的情况。在 两会 期间, 这些博客以特殊的传播效应, 发挥了其他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论坛和网络博客因其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成为民众自由发表观点、 讨论公共事务的理想空间。然而, 由于它们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环节, 很可能带来信息不准确、 不公正等问题。三、 发展对策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和对西方先进新闻传播理论的借鉴, 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虽然在实践层面已经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努力。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前者如新闻工作者直接参与新闻事件的组织, 是否会影响报道的公正? 新闻媒体投身公共领域是否更多的是为了商业原因? 等等; 后者如如何进一步发挥传媒公共领域作用等。基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对策:(一 )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善媒介系统是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新闻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成败, 取决于其所在的社会生态能否有根本的改善。
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不仅需要法治国家机制的保障, 它也倚赖于文化传统和社会化模式的合拍, 倚赖于习惯自由的民众的政治文化。
治改革步伐, 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 降低 信息不对称 。经过 理性沟通行为形成的公众舆论的意见集合与权力机关决策过程之间还存在断层, 畅通两者之间意见交互的通道, 保障公众话语权, 并使他们的意见具备合理与合法性, 是公共领域发挥效能的关键。其次, 公众意识的培养也是充分发挥公共领域优势的关键。(二 )媒介体制、 制度的健全媒体的责任 不能单纯由社会道德等的力量来赋予, 更需要在法律的层面上赋予, 靠法治还媒体一个健康而清明的报道秩序。
律、 法规的建立是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保障与后[ 7]首先, 要加快政[ 8]所以, 相应法盾。传媒公共领域自身的制度建设也应提上议事日程。新闻媒体作为产业, 不同程度地受到某些利益集团的影响, 面临着使初步显现的公共领域 "再封建化 "的危险。因此, 只有制定一系列科学、 规范的制度, 才能有利于传媒规范操作, 真正实现传媒公共领域应有的效果。(三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西方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是建立在深厚的新闻专业主义基础之上的, 而我国新闻界没有这样的传统。如何真正把新闻当作新闻做, 使新闻真正回归真实、 客观的本性? 首先, 我们在角色上不能偏离新闻, 对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存在的问题应客观、 真实、 全面地报道, 不能为了维护公共讨论∋60∋ 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22卷
而让新闻变成各方观点的汇总, 使新闻变成讨论,观点充斥其中而原本讨论的新闻事实本身却越来越不清晰, 以至于变成为了讨论而讨论, 无助于公共事务的解决。其次, 我们在借鉴公共新闻理论,进行新闻策划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 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必须客观地反映各方观点, 尤其是那些不同意见、 少数意见和反...
篇七: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关系研究姓名:温逊贤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行政管理指导教师:
黄理稳20080501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 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与社会、 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媒介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如何协调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如何更好发挥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是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传媒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国公共政策做到公平、 合理、 顺应民意, 更好贯彻执行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因此, 有必要对当代中国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的议程创建、 政策决定、 政策执行和评估中所发挥的功能以及公共政策对广播电视传媒资源配置和传播内容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我国现阶段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现状和不和谐因素, 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和谐关系的构建途径。本文除结论外, 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 主要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
第二章广播电视传媒概述, 对广播电视传媒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和分析。
第三章广播电视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首先对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和价值目标进行总体阐述、 然后分别对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议程建立、 公共政策决定、 公共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
第四章公共政策对广播电视传媒的影响, 主要论述公共政策对广播电视传媒资源配置和传播内容的影响。
第五章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主要分析当前中国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角色定位和在民意表达、 舆论监督、 公共政策执行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的现状以及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现状和不和谐因素。
第六章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和谐关系的构建途径, 分别从六个方面提出构建当代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和谐关系的具体途径, 包括建立广播电视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良性关系; 创新政府监管和调控广播电视传媒的方式; 有效发挥广播电视传媒对公共政策的监督作用; 从法律上规范媒介、 政府、 公众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民意表达途径; 提高公众对广播电视传媒的主体意识等措施, 但最根本的是进行媒介角色的重新定位与功能回归, 从“组织喉舌” 向“社会传播机构” 的转化, 这也是本文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之处。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公共政策的议程创建、 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 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 传媒角色的定位以及广播电视传媒的改革都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照意义, 同时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在理论上树立对新环境中政府公共政策与广播电视传媒的相互关系的新的认识角度, 在视角上对政府传播方式做科学有效的改进, 并最终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广播电视传媒; 公共政策; 和谐关系
A b str a c tInc o n te m p o r a r yC h in a , w ithth e a c c e le r a tio n o fe c o n o m ic r e f o r ma n dso cia l transition,th erela tio n sh ip s a m o n gR T M , so cietya n dp o liticsh a v e ch a n g ed , th is ch a n g eh a s f u r th e ra f f ectedth em ed ia ’ Sr o le inth ep o lic yp ro cess, th ein f lu e n c e o fR T M inp u b licp o lic yp r o c e ssis en h a n ced ; th em e th o do fit is a lsoch a n g in g . H o wto c o o r d in a te R T Ma n dp u b licp o lic y ?H o w to en h a n ce th e f u n c tio n s o fth e R T M in th isp r o c e ss?T h e sea r ek e y q u e stio n sw h ic hsh o u ldb e a d d r e sse dinC h in a 's c u r r e n tR T Mref o rm , a ndw h a t’ Sm o re, inth ep u r su ito fp u b licp o licy ’ So bjectiv ew h ic hin c lu d e th ef a ir,rea so n a b lea n dc o n f o r m in gtop u b lic o p in io n , th e seq u e stio n ssh o u ld b e p a idm o r e a tte n tio n . T h e r e f o r e , it iS n e c e ssa r ytoc o n c e r n s th ec o n te m p o r a r yr e la tio n sh ipb e tw e e nR T M a n dC h in a ’ Sp u b licp o licy , to stu d yth e f u n c tio n so fR T Minc r e a tin g p u b lic p o lic y a g e n d a p o lic yd e c isio n s a n dp o lic y im p le m e n ta tio na n dev a lu a tio n 。
etc. 。
tod isc o v e rth ep a thto esta blishth e h a r m o n io u s r ela tio n sbetw een th eR T Ma n dp u b lic p o licy .T h is a rticle ism a in lyd iv id e din to sixcha pters. T hef irstc h a p te ris in tro d u ctio n , w ithr e g a r d sto th e r e se a r c hb a ck g r o u n d , th e sig n if ic a n c eo fr e se a r ch , th esta tu sq u oo fresea rch ,litera tu re r e v ie w . r e se a r c h id e a s a n d r e se a r c hm e th o d s. C h a p te rII iS asu m m a r yo fR T M ,in tr o d u c in ga n da n a ly z in gth e b a sicth e o r yinth isf ie ld . C h a p te rIII is a b o u t th e in f lu e n c eo fR T M o n th ep u b licp o lic y . C h a p te rIVa n a ly z e sth e in f lu e n c e o fth ep u b lic p o lic y0 nR T M 。C h a p te rva n a ly zesth e c u r r e n t r e la tio n sh ip sb e tw e e n C h in a ’ S R T M r ela tio n s a n dp u b licp o lic ya n d th ed ish a r m o n yin it. C h in a 's R T Ma c tsa s th em o u th p ie c eo f th e C h in e seC o m m u n istP a r tya n dth eg o v er n m en t, w ith o u tf u lf illin gitsr esp o n sib ilitiesinth e f o r m u la tio no fissu e s, th e e x p r e ssio no fp u b lic o p in io n sa n d th ep u b lic su p e r v isio n . Inth ep r o c e sso fC h in a 's e c o n o m ic ref o rma n dso c ie tytransition, It h a sb e e na n o b v io u s tr e n dth a t C h in a 'sR T M isc h a n g in gf r o map u r e o r g a n iz a tio nin to a so cia lo rg a n iza tio n . Inth isp r o c e ss, so c ia ltr a n sf o r illa tio n . th ed iv isio n o fin tereststr u ctu r e, th ein v o lv e m e n to fth ein terestg r o u p sin th eR T M , ” lo ca l p r o tectio n ism ” , a m b ig u o u s leg a l sta tu s, u nclea r r ig h ts a n do b lig a tio n so f th eR T M , a n dth en e g a tiv eim p a c to fR T M m a rk et, a llth e sef a cto r sh a v e m a d e f u r th e rc h a lle n g e sto th ec o n str u c tio n o fah a r m o n io u srela tio n sh ip sb e tw e e nR T Ma n dp u b licp o lic y . C h a p te r v ip u tsf o r w a r d th e sp ecif ic p a th sf o r th e esta b lish m en t o f ac o n te m p o r a r yh a r m o n io u sr e la tio n sh ipb e tw e e nC h in e se R T Ma n dp u b lic p o lic y , in c lu d in gth ec o o p e r a tio no fR T M w ithp o lic y p r o c e ss, in n o v a tiv eg o v e r n m e n t su p er v isio na n dr e g u la tio no fR T M , sp e e d in gu pth eleg isla tio no fm e d ia , sta n d a r d iz in gth e r ela tio n sa m o n gth em e d ia ,g o v e m m e n ta n d th ep u b licw ithth eh e lpo fla wa n dlo ca lr u les, esta b lish in gag o o dw a ytoe x p r e ssp u b lico p in io n ;II
r a isin gp u b lica w a r e n e sso fI汀M , a n do th e rm e a su r e s. H o w e v e r ,th em o stf u n d a m e n ta lw a yisto r e c o n sid e rth em ed ia 's ro le a n db a c kto ito r ig in a l f u n ctio n , th a t iS , th ec o n v e r sio nf r o m ” th em o u th p ie c e o f th eo r g a n iz a tio n ” to "so cia lc o m m u n ic a tio n in stitu tio n s” , w h ic h is th ein n o v a tio n so fth is a rticle.n estu d yo fth is a rticle w o u ld o f f e rg u id a n c ef o rth e c r e a tio n o fC h in e sep u b lic p o lic yp r o c e ssa n dth eim p le m e n ta tio no fp u b lic p o lic y , c o n tr ib u tin gtoim p r o v eth em e d iareg u la tio n ,to c o n sid e r th e m ed ia 's ro lep r o p e r ly , to a c c e le r a tin gth eR T M ref o rm . M ea n w h ileth isstu d yis a lsoc o n d u c iv e to e sta b lishan e wp e r sp e c tiv eto u n d e r sta n d th e r ela tio n s b e tw e e nR T M a n dth eg o v e r n m e n t p u b lic p o lic y , h a sa nim p o r ta n t p r a ctica l sig n if ica n cein b u ild in gah a n n o n iO U Sso c ie tyinC h in a .K e yw o r d s:
r a d io a n dte le v isio nm ed ia ; p u b lic po licy; h a rm o nio u s r e la tio n sh ipIII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诲雾6颁日期:
加吒缉6月矽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理工大学。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允许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本学位论文属于:口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日不保密。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提交后:啪意在校园网上发布, 供校内师生和与学校有共享协议的单位浏览。(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汤艺饭指导刻噬名哆, 沉赶作者签名:l/沥芦。
旋日期:
乙搿一乡, 眵醐:
伽9・6・‘J7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 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1. 1研究背景西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人员常常使用传媒时代、 传媒社会等新词汇, 以此反映日益强大的传媒对社会具有的影响作用。
而广播电视传媒作为传媒的主要和重要形式, 其具有的品种繁多、 普及率高、 覆盖面广等特点, 使其对社会各个层面进行着全面而深刻的渗透和影响, 广播电视传媒已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力。宪法虽然赋予政治体系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权力, 但是, 按照民主的政治逻辑, 公共政策归根结底是由人民决定的。
然而, 在超大社会中, 政治体系不可能由每个公民对自己事关公共的事物作出选择, 而是通过代表性的制度由立法机构的少数人来决定。
从形式上来看, 公众似乎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媒介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信息通道, 将政府与公众连接在一起, 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由传统意义上的官僚决定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决定。
媒介的力量实现了政治体系的内部与外部的开放型沟通, 实现了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平等互动。
【lJ在一些国家, 广播电视传媒实际上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 不论是出于对立还是合作的想法, 广播电视传媒为了赢得听众、 和观众的关注, 至少在客观上不得不对政府的政策规划、 建设方案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等做出及时、 真实的报道, 从而或多或少、 主观或客观地督促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广播电视传媒对于政府及其政策制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其所提供的信息, 不仅影响着或引导着政府部门的注意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公共政策决策的轻重缓急。在信息化时代的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 政府和广播电视媒体所起作用十分重要。
所谓和谐社会, 是指多个社会行动专题之间呈现有序和相互协调关系的社会形态。
【2】
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信息管理者的政府和承担社会监督、 信息告知等重要功能的广播电视传播媒体, 是建设、 协调和管理这种和谐形态的两个重要因素。
但是, 人们往往将和谐社会建构的责任放在政府一边, 较少从社会信息传播和各个社会阶层相互沟通的角度谈论广播电视传媒的作用。
在信息化社会, 政府与广播电视传媒的相互作用, 在和谐社会的建【11谢岳:
《公共通道与政治产品——美国大众传媒的民主功能评析》 , 《复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第65页。【2】
张宁:
《和谐社会建构中政府与大众传媒的双向平衡模式》 , 《江淮论坛》 , 2007 年第2期, 第60- 64页。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过程中有新的意义和体现。
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观念上对有效的政府传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这一观点进行认识和理解。
也就是说, 在理论上树立对新环境中政府公共政策与广播电视传媒的相互关系的新的认识角度, 在视角上对政府传播方式做科学有效的改进。1. 1. 2研究意义广播电视传媒被称为继立法、 行政、 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在现代国家中, 广播电视传媒是民意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一个极为重要中介因素。
在西方, 无论是政府、 政党还是利益集团和民众, 都经常性地利用广播电视传媒, 或是推行其政治主张, 或是宣传其候选人, 或是表达其利益要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媒介成为民主政治正常运转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当代中国,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 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与社会、 政治的关系发生很多变化, 这种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媒介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正在增强, 影响方式正在改变。
如何协调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如何更好发挥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是当前我国传媒行业面对网络传媒的发展和传媒市场化的挑战所进行的传媒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国公共政策做到公平、 合理、 顺应民意, 公共政策更好地深入民心, 更好贯彻执行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因此, 有必要对当代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进行关注, 对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的议程创建、 政策决定以及政策执行和评估中所发挥的功能等问题进行研究, 有必要理清我国现阶段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现状和不和协因素, 有必要探索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和谐关系的构建途径。
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公共政策的议程创建、 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 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 传媒角色的定位以及广播电视传媒的改革都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照意义, 同时广播电视传媒与公共政策和谐关系的建立最终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对于广播电视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研究无论是在传媒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都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于广播电视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关系, 学者分别从广播电视传媒与政策议程创建、 广播电视传媒与议程设置、 广播电视传媒与政策执行、 广播电视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及转型时期广播电视传媒的定位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具体内容如下:1)广播电视传媒与政策议程创建2
第一章绪论在西方, 影响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主要因素大体集中在诸如利益集团、 政党、 民意机构、 政治领袖、 选举、 抗议活动、 危机或特殊事件、 大众传播媒介等方面。
我国政治学者认为, 在当代中国, 促使和导致政策议程创立的主要因素有:
政治领导人( 包括政治领袖和政府部门的权力精英)、 突发性事件和危机事件、 广泛的民意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美国著名政治学学者加里・沃塞曼认为, 新闻媒介所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安排议程:
把全国性的重要事件排列好——什么是必须认真对待的, 社会是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 什么是可以根本不用管的。
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 齐格勒等学者所言, 媒体的权力在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议程设定功能, 它能够决定哪些问题将会引起公众的注意,哪些问题会受到忽视。聂静虹在其《论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构建》 一文中指出:
广播电视传媒对政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
2、 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
3、 扩大了政策问题提出的数量。汪凯在其博士论文《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向》 中对于广播电视传媒在公共政策议程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1、 议程设置功能表明, 广播电视传媒能够通过新闻报道, 有效地影响公众和政府对公共事务的轻重缓急的考虑。
一部分社会问题在传媒的报道和渲染下, 获得了进入政府决策议程的机会, 而另外一些则被排除在外。
2、 在政策议程创建之后正式政策出台的这一阶段, 往往是各种相关力量进行表达和游说的关键时期。
传媒扮演在这个环节上所扮演的...
篇八: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大学春新 闻 媒 体 与 我国 当 前 公 共 领 域 的 构 建许剑“公共 领域哈贝马斯提 出的一个颇受争议 的政治学概念他 的定 义由私 人集合而成 的公众 的领域 但私 人 随 即就要求这 一 受 上 层 控 制 的公 共 领 域反 对 公 共 权 力 机 关本身的商品 交换 和 社会劳动领域 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 同公共权 力机关展 开 讨论域 就 是指政 治权力之 外公 民 自由讨论公共事务想 的 民主政治 中领 域 的权力机关一 个概念 并不 见得完 全适 用 于 中国问题 的研究这 并不 妨 碍 我们取 其较 为宽泛 的间的状况进行一 番”是 德 国学 者尤 根·。按 照,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 以理解为一 个,以便就基本已经属 于 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 质。”①简 而 言 之,公共领,作为民 主政 治基本 条件 的、参与政治的活动空 间。在理,国家在法律 制约下 只能扮演公 共“担保人”或“守夜人”的角色,是保障 自由的。应该说,“公共领域”是西 方学 术语境下 的。但“公共事务讨论 空”的含义,用以对 当下我 国新 闻媒体构建公共领域“讨论”。一、新闻媒体构 建 公 共领域 的意义一 意见整合的平台人 们需 要 一 个 能够生 成 舆论 的空 间理智辩论 的空 间民主政治 的实质是以舆论 为基础的 民意政 治基本论意见是公众 能有 自由表达意见 的权利和充分发表见解 的机会为一致 和集 中的主张集合体不 同的 意 见 和 舆 论 经 过 大 众 传播 媒介 的碰 撞 和 论辩、一 个包 容。,而 民意 的集 中和协 调 是 民意政 治 的最、最重要 的前提。“高质 量 的、代表社会前进 的舆,其形成必 须经过充分 的社会讨论过程,也就。”②只有这 样,分散 的个 人 意 见 才能整 合 为较。“尽管‘公众’不是 一个 固定 的,甚 至他们之间 的意见 也大相径庭,但是 这些,往 往 能 达 到彼 此意 见 和 行 为 的互 动。”③通 过 搭建意见 整合的平 台设想 的那样发展成二 政治社 会化 的途径社会化是 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的过程社会化以使 自己为社会接纳合格 的社会成员治关系 中获得政 治知识和 能力和政治思想 的能动过程的重要途径化 的领导权和激荡 的公共领域善的政治人格以有效地 优化舆论 引导 的艺术社会意识和政治归属感民主政治建设题 中应有之义三民主进程 的加 速器传媒的不 断更新发展 和 民主进程是 同步进行 的代民主制度不可 或缺 的组成部分促进人民 与政府 间 的意识交 流解和信赖查尔斯出二是公共领域锋相 对 的激烈的对抗的协商与妥协当权者与公 民两方面都应有发 言的权利与倾听的义 务直接民主制所取代与决策为此发挥一定 的作用建立在充分讨论基础上 的 民主决策还具有 促进社 会稳 定强化政治合法性 的意义,媒介 才能真正像新 闻学先驱所“观点的 自由市场”。。个人通过,社会通 过社会化培养。政治社会化则是“人们在特定的政,通过社会政治生 活 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改 变 自己 的政治心 理。”①新 闻媒体是政治社会化。谁掌握 了新闻媒体,谁就拥有 了政治文。以传媒为载体,构建各种意见相互交流,于“润物细无声”中塑造民众完,实现既有政治文化的维持和延续,可,增强转型 期 民众的这也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大大促进 了 民主 的发展新 闻媒体已成 为现大众传播媒介能,媒介。。,促 使二 者之 间 的 了。·泰勒在谈到公共领域 问题时指,民 主决策进 程需具备两 个 条件 一 是市场 经 济,。“民 主过程不一定就是 与当权者做针,它 可 以是建立 在沟通 基 础 上。。”⑤现行 的代议民主制最终将 为。落实直接民主,让每个人都有参、意见表达 和接近政治的机会,新 闻媒体可 以。、增 强 民众凝 聚力以 及。“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新闻大学。春们对 于 自己参与讨论研究所形成 的观点等对意见四 传播本义 的复归大众 传媒本是社 会走 向开 放 与民 主 的象征不 可 否认 的是的过 程提供 渠 道的影响是 在 面 对 面 的互 动情境 中进行 的平 等的 主体协商决定 而 大众传媒 出现后 却从 根 本上 改 变 了传播活 动的游 戏规则 和传受 双方 的地 位人之 间达 意见越 发变得 困难至 电视 日趋 为 意识形 态所 操纵制同国家合谋 的传媒集 团用它们 的政治利益理性取代了大众话语理性 的讨论 过 程面持考让位于 消遣 享受施奈特说势后愿成 为被动观看者让不 同的个体 走 出各 自的私 密 空 间重 新集合在一 起原 初 的人 际传播 复归众意义 上的 回归、意见、方案,一 般是认 可 的,至 少 不会在其他公共场合表示 反。”⑥,但,它从产生 的那一 天 起 就 开始了异 化。它 为大众公开 表达个 人观点、直接参 与政 治,无 形 中削弱甚 至 排斥 了其他 中介性 机 构,从 而走 向民主的反 面一助长集权。传播本,参 与各 方 始终 是,传播 的基 本框架 与 规范 由参与者共 同,增加 了 人 与、人 与社会之 间的疏离感,不 受限制的公开表。传媒的 民主功 能下 降,报纸 乃,为统 治 者利益 所 控。,大众 被排斥在外。公共舆论 不再是,而 成 为传媒操 纵 的结 果 另 一 方,传媒 的不断商业 化使公共领域被广告 利润 所“劫”,受众也 因此从文化批 判 走 向文 化 消 费,独 立 思。“在大众传播取得优,人们愈来 愈不愿在公共场合表达 自我,他们 宁。”⑦重 构 新 闻媒 体 的公 共领 域,,通 过 交 谈 行 为,就是使大众传播 向更 符合理性 的,完成从“大众”向“分众”、“小”,从“广播”到“窄播”的过 度。当然,这是一 种更高,是一 个否定之 否定 的过程。二、中国新 闻媒体构 建公共领域 的实践传媒历 来被 视 为于新 闻体制的约束历史中不断寻找和调整 自身定位 的过程是以 不 违 背主流 意识形 态提 的一 新 中国 新 闻媒体公共领域发展 的历 程第一 阶段是 建 国后 到上 世纪广大人 民群众高涨 的革命热情及党 和政府比较开 明的政策相呼应共领域 显示 出了一定 的雏形花 齐放次改 版纸“社 会之公 器建 国 以来我 国新 闻媒体发展 的”,但 同时也 受制。,也可 以看作是 在构建公共领域、影响社会进 程。当然,这一 切都,坚 持正 确舆论 导 向为前。年代中后 期。与,这 一 时期 我 国新 闻媒体 报纸的 公。年 中央提 出“百、百 家争鸣”的方针,《人 民 日报 》 进 行 了第一,提 出“人 民 日报是党 的报纸,也 是 人 民 的报报纸上 出现”、“报纸 是社会 的言论机关”的论点。了很多 有关社 会 主 义革命和建设 的批评 意见 和 合理建议的决策背景暂且不论新 中国报业 发 展 的一 个相 对 宽松 的时期进 了报刊公共领 域 的萌 芽第二 阶段是上 世纪于 出现 了反右扩 大化乃 至时期 的 新闻媒体公共领域日益萎缩直至 消亡一 面逞 论意 见 的 自由讨论第三 阶段是上世 纪策的推 行 使得新 闻媒 体的同思 想 主 张 的交锋 开 始见 诸 报 端论联 网的 出现更是成 为媒体公共领域勃兴 的契机闻媒体公共领域的构建正 向纵深拓展二 当前 中国新 闻媒体公共领域 发展 的特点,在舆 沦和谐 的大氛围 中出现 了些 许震荡。有 关,不可 否认 的是,这 的确开创了,客 观上 促。年代初到年代末。由“文 革”的全 面错 误,这 一, “千 报”、“舆论 一 律”,基本 成 了“传声 筒”、“应 声 虫”,。年代末 至今。改革开 放政“意见 环境”大 为 改 善,不,小 言论、时事 评、电话参与及谈话节 目在各类媒体上 大行其道,互新。。、媒体 间 不平衡在理想 的公共 领域 内公 共话 题 展 开 自由话共领 域 一 直在为实现这个 理想 而 努 力尝试时空 局 限尚远显论心年 复旦大学新 闻学 院针对 中央 和 当地 的几家传统媒体进行 的我 国首次传媒示的没强调了一 个真正 的全球 性媒 介大 大改 变了人们 交往 的方式 和 习惯媒体 的原有边 界构建公共领域方 面无与伦比的优势提 出他希望在 更大范 围 内推广这 种对话模式网 的迅 速 发 展,进 入 其 中的公众应 能就、民 主、平 等和 理性 的讨 论 与对。这 就有赖 于一个 良好的讨论机制。“传统媒体公,但 囿 于,尽 管在细部有不 少改进,但在整体上 差距。’ ,⑧因版 面、时间有 限, “把关人”的控制作 用 明,对 于 一 个 成 熟、健 康 社 会 正 常 发 展 所 需 要 的讨、交 流 空 间 的 构建,传 统媒 体 常 常 表 现 得 力 不 从。“议题设 置”调查显,在一 些 重大领 域,由于该突 出的没 突 出、该强调,媒介非但未能引领受众,反 而被受众超越。⑨网络作 为新兴 的“第四媒体”,是 人类历史上第,这个巨大 的信息 传递 工 具, “消解”了传统。网络媒体甫一 出现,就显示 了其在哈 贝马斯 当初。“公共领域”,主要是参照 近代沙龙的对话模式,。随着互联人 民网,这 一 构想 正 得 到 部分 实 现。“观点碰撞地 在报 道 新 闻事件 的 同时针锋相对 的评论题传播 的况报告》 显 示区是”、新浪新 闻专题、搜孤视线 等都无一 例外,大篇 幅 发 表 网 友 和 名家但凡在社会上 引起轩然大波的话。,也不少 是从 网络 上 开 始流传或 是 经 由网络 广 为。不久前发布 的《第 十次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 状的互联 网用 户将,论坛、社、讨论组列 为经常使用 的 网络服 务。⑩值得 注意的,很 多 网站 现在都设计有 围绕焦 点 新 闻 的调 查 问
新闻大学春卷择与政治参与的训 练,要 求用 户在类似“赞成”或“不 赞成”之 间做出 选,轻点 鼠标 的同时,也对公民进行 了一次意见表 达。、领 域 间 不平衡媒体 构 建 的公 共 领 域 是 一 个 涵 盖 面极 广 的 范畴技有高低之分 的们对 于相对远 之 的态度 与此 同时下耕细作眼球和 闲暇 时间 的增多一 些软性 话题 为人们所 津津乐 道表达 与感情诉求最集中的领域,进人其讨论范 围的议题涉及政 治、经济、文化、科、体育等各个方 面,不 同议题意见交流的 自由度是世纪年代 的热情后。经历 了,人“沉重”的政治话题渐趋冷漠或是抱敬而,在市场化浪潮 的推波助澜 之,经济报道则被各家媒体视作“主打项 目”加以“精”,围绕经济热点话题 的讨论吸引 了不少 人 的,成为一 道亮 丽 的风景线。随着投 资渠道多元化,证券、理财、体育、娱乐以及 其他,构 成 媒体 上 意 见这方 面较成功 的如。“国有股减 持大讨论部门最终决策产生 了积极影 响象感较低 的非时政性新 闻变有关受众首 先是以消费者 的身份进人公共 领 域的验 和 消费欲望 相关 的东西领域 同是传媒领域〔领域是永远来 回穿梭于 公与私下 流等对立 范畴之 间的文本系统俗化程是公 正 的”、“足 坛 打假 扫黑”等都对有关之所 以产生这一 现。,一 是因为受制于 现行体制,媒体一般偏好报道 敏,二是 与受众需求、旨趣 的演。,要 吸引他们,公共领域不应拒绝所有与其生命体其实。, “公共领域和 私人中的次领域,传媒、神圣 与裹读、高 尚与。’ ,传媒议题 的世、商品化并不影 响公共性 的张扬,只要讨论 的过、自由的和 可 控 的。、持 续性差在提供公共 交流和讨论 空 间方面体已有一 些较为成功 的实例实说》坛但类似 的很 多栏 目 版面 在经历 了初创阶段 的辉煌后行多信任当然、巅峰期 短,我 国新 闻媒,如 中央 电视 台的《实话、《南方周末 》 的《百姓茶坊》、人 民 网的“强 国论”,等等。,却纷纷“高开低走”,沿下 降的轨道运,与初衷 渐行渐远 而 日益平庸和 没 落。应 景之作增, “棱角”渐无,就很难再有理 由赢得受众 的关注 和。,出现这种 现象 的原 因是很 复杂 的。、缺 少真正 完整 意义 上的机会均等是理想状态 的公共领域的特征的公共领 域与之 比较显然有不小 的差 距的看法认为我 国的新 闻媒体从来就没有公共领域存在现时媒体上 的意见交 流呆板就是 流 于调侃晚报制造煽 情气 氛“介共事务讨 论空 间”、平 等参 与、自由讨论、独 立 于 政 治才我 国新 闻媒体构建。,更有极 端。,从形式上看,不是过 于,前者多见 于一些大报,后者见 于、都市报等,而 电视 节 目则过分追求视觉刺激和,肤浅 的、表 面 化 的较 多,缺乏 应 有 的内涵 从 内容 上 看诉性 的 占 了大 半点 从互 动上 看的传播的 回 复 从 效 果 上 看灭,多 属“一事一 议”,服 务性 或是 投,缺少 对 重 大决策、敏感 事 件 的观,传受 者地位 没有改 变,仍 多 为单向,媒体对 于受众反馈也 只是 作“例行公事”式,意 见 讨 论 大 多 数 是“自生 自”,能够影 响最终决策的很少。三、中国新闻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关键点一 参与者的观念更新和媒体的 自觉公共领域 的构建某种 意义 上 说 是 一 个新事物需要参与者观念 的不 断更新与功能 的再认识达政策的偏差上 获 知政策资讯着还有人抱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陈旧观念不 放专做表扬文章的机器传播 者与控制者 把关 人 则一 味求稳少 一 事深度哈贝马斯眼 中的公共领域至 少应该承担 两个功能功 能为批判性应是媒体的内在规定性上 还 畏 首畏尾交流空 间其实与保证政 治导向正确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是完 全可以做到并行 不悖 的公共领域的建设说到底还得依靠媒体及其从业者的 自觉所述所作为的态度杜 绝 公器私用 和权 利滥用体种 考虑旗现实 的新 闻体制下运 作分食面 对公众的期待和权力 的操控取 ...
篇九: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学子论文选登 李佳怡 曾 琴约 3742 字
【摘要】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入口,探讨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构建公共领域平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媒 公共领域 构建
一、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最早是由从 50 年代起就致力于复活共和主义理想的杰出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并且她做了富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她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种:劳动、工作、行动。认为劳动的目的是维持生命,生命是劳动动物的最高价值,劳动和工作都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采取的活动方式,而行动实际上是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
前两种基本属于私人领域,后一种基本属于公共领域。
但是真正在英语世界掀起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并随即波及中国学界的,是 1989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第一个英文译本在美国的问世。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
通俗地说,就是指 “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 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 。
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
然而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仅限定在一个理想范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衰演变,他把公共领域理解为介于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一方面,它作为公共权力的批判空间与其针锋相对;另一方面,它虽然作为私人领域的一部分,立足于不受公共领域管辖的私人领域,却又跨越个人和家庭的藩篱,致力于公共事物。
哈贝马斯研究公共领域结构时重点采用了民主理论的视角,强调了政治公共领域对实现民主的重要作用,崇尚公众拥有对公共事务自由发表意见、 交流看法的空间和权利。
他研究的公共领域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 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民主的、平等参与的、自由讨论的整合社会。由于哈贝马斯过分注重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平民公共领域的关注,因此,不少学者对其理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产生怀疑。
哈贝马斯所讨论的“公共领域”是资本主义语境下的,并不完全适合于解释中国社会,在特定的体制下,中国传媒与公共领域之关系难以直接套用哈贝马斯的全部论述,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传媒公共领域的雏形
现代大众传媒在调节国家发展、 社会公共生活和公民个人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在公共领域可以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促成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间的互动。我国的传播媒介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受制于新闻体制,传媒是以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前提而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直接推动力,促使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新闻媒体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逐渐给受众提供日渐宽松的意见环境和表达空间。
在市场和观念的双重鼓励下,各种传媒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形式,给公众民意和多元意见的表达提供机会。如报刊开设的小言论、读者来信、专题讨论,广播推出的热线传呼,电视谈话类节目广受欢迎。其中,还不乏对构建传媒公共领域起到很强推动作用的精品,如《南方周末》 的 《百姓茶坊》 、 中央电视台的 《实话实说》 等,这些栏目从受众利益出发,敢于针砭时弊、反映现实、表达民意。虽然这类节目对营造民间的公共空间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是,所有这些具备了传媒公共领域愿望的尝试,都始终被控制在政府的政策之内。
在政府的管制下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大众媒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批判功能。
构成公共
领域必须拥有一个能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体,而如今媒介企业已经成为新型的大工业,在对利润的追求下,大众媒介渐渐抛弃了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同时,在面对其受众时,新媒介所传播的内容,限制了接受者的思维,“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
三、网络媒介构建的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分析了大众报刊、电视广播等对公共领域的影响,认为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失望的领域,这种情况在中国国情下更是尤为凸显,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渐渐适应了在网上阅读新闻、发表评论、网络聊天等等,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摆脱政府和商业的操控,更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它重构公共领域,恢复其批判功能,实现公共领域的再次转型。按照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所下的概念以及其构成所需要的要素,网络媒体已经为广大网民塑造了一个网络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网民可以自由沟通以达到共识,网络公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互联网正凭借其信息海量、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多媒体性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受众接受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提供了比较隐匿、平等、开放的自由空间,加之不分国界、 全球交互的技术特点,借助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的机会和空间都被空前放大,其中,与构建传媒公共领域最相关的就是电子论坛。
2003 年下半年哈尔滨市发生的“宝马车撞人事件”是一则典型的 BBS 上公共领域的舆论发挥作用的案例。
在中国,就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而言,网络论坛/BBS 当属人民网的 “强国论坛”和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网上最重要的新闻时政论坛,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力量。2002 年 11 月 16 日下午,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 的长贴在人民网 “强国论坛”出现,作者署名“我为伊狂”,该文对深圳的竞争力表示忧虑,对深圳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这篇文章立刻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并很快在网上广为传播,包括市长在内的多位官员第二天也都仔细阅读了这篇帖子。2003 年 1 月 19 日,深圳市长于幼军与该贴作者“我为伊狂” 会面并交谈。
这些都是互联网舆论成功影响政府行为的案例,这些案例从实践上证明了虽然目前中国还未有真正的公共领域,但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立的公共领域产生的曙光。
但是人们往往将其局限在 BBS 上,认为“网络公共领域”就是网络论坛,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公共领域作为一个交流空间,既要有信息的传递,也要有意见的表达。如此看来,BBS 是网络公共领域的构成部分,网络媒体、网络通讯、博客等也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网络公共领域”构建不仅需要技术和社会条件,还需要主体条件。
“主体条件”是指一定规模的网络参与者和较为活跃的参与行为。中国网民的规模大小以及中国公民对网络的认知和认同度都决定了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和未来走向。
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是国家与社会分离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立的私人领域。
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现实社会中的组织束缚,更多表现一种心灵的独立与自由。
因此,网络中的网民,是真正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私人。
而正是在此基础上,众多的私人才能超越私人的利益来关注公共的利益,公共的批判性在网络中又有了延续。
网络构建的公共领域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公共领域的确是极大地推进了民主性和自由性。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话题讨论的机会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想象的。公众利用网络构建的一个公共空间可以在法规条例的允许范围内自由传播信息、表达意见。受众的表达权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网络媒介的发展,虽然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条件上的可能,但是中国的网络媒体无论从宏观的体制上看,还是从微观的操作层面看,都与传统媒体并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网络媒体登载新闻的业务需要国务院新闻办和信息产业部批准,新闻操作的日常业务受到新闻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电子论坛的内容受公安机关和新闻主管部门的双重监督。
所谓
“法规条例的允许范围内”自由传播信息、表达意见,更准确地说,是在“符合舆论导向和新闻政策”和“法规条例”两项要求内进行的。因此,作为受众的网民在电子论坛中的言行,就其本质而言,始终掌控在政府允可的前提之下。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媒体给受众营造的意见表达和讨论的空间自由非常有限。因此,要达到公共领域的终极理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语
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构建公共领域平台上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演变和传媒话语霸权的形成,传媒一旦受到某种利益的牵制,便会沦为操纵公共领域的工具。
大众传媒应该加强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正确定位,不能使多数受众在“沉默的螺旋”中失去声音,使公共舆论成为利益集团操作的对象,而应该把这个平台当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话语权等权利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②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界》, 2003(6)
③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④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马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现代传播》, 2002(5)
(作者:均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08 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实习编辑:尹恒
篇十:浅谈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
纵览 信息传媒 · ê 214 ·浅谈我国媒体公共领域的构建———以分析民生新闻为中心林玥秀 赵 艺摘 要:大众媒体与现代公共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生新闻, 对我国媒体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生新闻服务于百姓, 在选材选取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共同关心的话题, 类型偏向公共问题, 这些话题能够引起共鸣, 形成共同舆论。
而且民生新闻报道中的采访人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搭建了百姓与相关部门沟通的桥梁。关键词:
民生新闻; 公共领域; 作用一、 大众媒体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根据哈巴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 公共领域经过文艺公共领域和政治公共领域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现代公共领域, 即市民在平等的立场上,围绕多种问题形成的自由讨论的空间, 形成公共舆论, 而且一些讨论具有批判性。
现代社会, 可以说公共领域是有关社会各个方面一些无法处理的环境、 福祉、 地域建设、 灾害等社会全体的讨论。
大众媒体与现代公共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说, 第一、 现代的公共领域是市民参与而构建的场所, 媒体为市民提供了公共领域成立的平台。
第二、 市民通过报纸、 电视、 网络等大众媒体, 市民可以围绕共同的话题和关心的话题, 公开投稿、 发言意见、 交换情报, 实现其公共性。
通过媒体, 还可以增强公众的凝聚力, 从个人言论转换至公共言论, 从而形成公共领域的公共舆论。
第三, 政治的公共领域具有批判的机能, 现代的公共领域在舆论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媒体的报道, 市民可以通过媒体传递困难和不满, 构筑相关部门和市民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 达到矛盾的调解, 秩序的维持。不仅如此, 批判的回路, 波及到公共领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
再生产, 形成自身认识和沟通能力。二、 民生新闻的特征我国的媒体顺应时代的发展, 媒体的公共意识在不断加强, 民生新闻就是其实践之一。
民生新闻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闻题材的选择上,老百姓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主角, 老百姓在镜头前发表意见的机会增加了, 有时还会出现比较尖锐的评论。
可以说随着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公共的话语权空间在不断扩大。
民生新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公共领域理论。
此时的电视媒介的民生新闻已经不仅仅传递信息的工具, 而且可以作为公共空间, 市民围绕公共利益的话题, 在电视上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本文选择两家电视台具有代表性的两档民生新闻节目, 从中抽取样本进行了内容分析。
一个是江苏电视台的民生新闻 枟零距离枠, 是省属电视台的栏目。
枟零距离枠 是民生新闻的开端, 作为民生新闻的创始人, 自2002 年创办以来广受好评, 在全国掀起了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二是本地沈阳电视台的 枟直播生活枠 栏目, 是市属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在本地具有口碑好、 收视率较高。
通过对两个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的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主人公是本地市民的新闻报道比率较高。
第二, 在报道的类型上, 枟零距离枠 栏目和 枟直播生活枠 栏目报道了包括城市建设问题、 交通事故、 医疗健康问题、 环境问题、 权益保护、 灾害、 犯罪、 文化旅行、 教育问题、 食品产品安全问题、 政策、 寻物启事、 物价、 家庭生活、 农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其中城市建设问题、 交通事故、 犯罪、 医疗健康问题较多, 物价、 家庭生活、 政策、 农业问题比例最少。
第三、 按照区域划分, 两个民生新闻栏目以本地的城市居民为主, 本地的农村居民在栏目中比例较少。
按照采访对象的人物属性划分, 枟零距离枠 和 枟直播生活枠 栏目中出现了, 事件发生地的周边居民、 司机与行人、 消费者、 私营业者、 学生与监护人、 患者与患者家属、 游客、 劳动者、 志愿者、 农民、 教师等属性。
两个节目比例较高的均是司机与行人、 事件发生地的周边居民、 消费者,较低的是农民、 教师、 志愿者。
第四、 两个节目组报道的新闻中出现了反应社会问题的消极报道。
枟零距离枠 的城市社区建设问题、 交通事故、 灾害等的消极报道较多, 枟直播生活枠 的交通事故、 犯罪、 权益保护问题较多。
第五、 样本中两个节目组五分之一的报道中, 通过民生新闻的报道, 搭建了市民和权力部门、 企业等相关部门的桥梁, 将市民的诉求传递给相关部门。三、 民生新闻与媒体公共领域的关系第一、 民生新闻在素材选择上, 以市民为中心, 都是社会生活中市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内容上不仅包含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的内容, 同时选取了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
话题的具体内容包括政策、 交通安全、 灾害、 教育、 物价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提供给市民, 市民可以发表各自的意见。
而且, 民生新闻报道的情报源多是来自市民本身。
民生新闻会设立 24 小时新闻热线, 通过热线, 市民给民生新闻节目组打电话提供新闻线索, 一经采用会有相应的报酬, 鼓励市民更多的提供新闻线索, 使市民参与其中, 打破了被动接受新闻报道的局限。第二、 民生新闻的选材类型上偏向公共问题。
内容分析中, 枟零距离枠 和 枟直播生活枠 报道的15 个领域中, 除去家庭生活, 还有14 个领域都属于社会公共问题。
总而言之, 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都是市民重视和关心的公共话题。
其中包含交通事故、 犯罪、 灾害等突发报道, 特别是交通事故的报道比例比较高, 民生新闻的记者尽可能快速到达交通事故现场进行直播报道。
一是为市民提供与生命和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保证本地居民的知情权。
二是通过交通事故的报道, 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第三、 民生新闻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属性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媒体与时俱进, 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成为了电视新闻栏目重要的要素之一。
采访对象大多是本地居民, 并没有地位的高低、 教养的高低、 学历的高低以及财产的多少等的划分, 市民均可以发表意见、 参与讨论。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都有发言权。
通过对两个代表性的民生新闻的分析, 发现报道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包括事件发生的周边居民、 司机行人、 学生及其监护人、 患者及患者家属、 消费者、 私营业者、 游客、 劳动者、 志愿者、 教师等市民的属性呈现多元化。
例如, 事件发生地点周围的本地居民, 都可以面对镜头发表对此事件的意见和看法。
另外, 民生新闻的特点之一是主持人也有独特的风格。
主播的报道方式不再是严肃的按照新闻稿子播报的形式, 而是采用贴近市民、 平易近人的聊天方式, 站在观众的立场, 拉近了与本地居民的距离。
并且每条新闻报道之后会对问题加以评论, 有时甚至评论较为尖锐。现代公共领域是一个以市民为中心, 向市民提供一个可以围绕一些公共问题进行讨论的自由、 平等的具有批判性质的空间。
可以说民生新闻正是逐渐发展成这样一个空间, 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受百姓的喜爱, 在全国迅速蔓延。
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了民生新闻不断壮大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时, 民生新闻的发展促进着我国媒体公共领域的形成。
以服务百姓服务为宗旨, 选题也是百姓关心的日常生活的话题, 主要人物本地居民居多, 面对镜头可以发表意见和看法, 进行讨论。
并且通过民生新闻的报道以及栏目记者的协助, 搭建了老百姓与相关部门沟通的桥梁。
对我国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参考文献:[1] 侯迎忠.枟媒体与民生媒体―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年[2] 李婷婷.枟民生新闻的公众话语权建构枠.暨南大学, 2010 年[3] 郑萍.枟中国传媒公共领域探究―基于学界的争论枠.枟中国行政管理枠 01 期, 2010 年[4] 李佳怡, 曾琴.枟浅谈我国媒体公共领域的构建枠.枟新闻世界枠08 期,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