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篇

时间:2022-09-11 16: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篇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局*****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篇,供大家参考。

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篇

篇一: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 * * * *

 局* * * * *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 * *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主要汇报内容一、 项目概况二、 项目提出的背景三、 结论

 一、 项目 概况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建设单位项目名称拟建规模和内容项目范围建设工期建设性质项目概况

 一、 项目 概况 项目 名称– * * *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 * 林业局– * * * 林业局 建设性质– 新建

 一、 项目 概况 建设工期– 3个月 , 2011年11月 至2012年1月 项目 范围经实地考察– 经实地考察, ***目 前受森林火灾威胁最大的区域涉及龟山、 金凤山、 松道山、 静泉山、 麻街岭5个林地约42平方公里。***目 前受森林火灾威胁最大的

 一、 项目 概况 拟建规模及内 容建成***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基层森林防火责任制组织体系和完成森林防火层森林防火责任制组织体系和完成森林防火预案编制, 并在森林火灾威胁区全面开展森林火灾防御宣传、 培训和演练。拟建规模

 一、 项目 概况拟建内容***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

 区级预警监测平台一套, 区指挥中心一处, 15处自 动监测瞭望塔, 完成基层森林防处处自 动监测瞭望塔火责任制组织体系建设, 编制区级森林防火预案, 开展必要的培训和实战演练。

 其中,自 动监测瞭望塔包括铁塔( 共需13处)

 , 防雷系统, 风能、 太阳能互补供电系统, 设备防盗监控系统, 微波通信系统, 林火智能监测系统。完成基层森林防

 一、 项目 概况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 估算共需投资876.213万元。

 其中:智能监测系统费用为458 335万元, 占总投资智能监测系统费用为458.335万元, 占总投资52.31%; 监测网络系统费用为12.750万, 占总投资1.46%; 监测预警中心费用为179.550万元, 占总投资20.49%; 其他费用共计225.578万元, 占总投资的25.74%。投资估算

 一、 项目 概况***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 统工程建设资金计划争取中央资金613.349万元, 占总投资比例的70%; 争取省级配套资金262 864万元,比例的70%; 争取省级配套资金262.86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30%。资金筹措

 二、 项目 提出 的背景项目提出的背景***森林防火现状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 * * 森林防火现状***被列为***森林防火重点县( 市、 区)之一, 属I级火险区, 规定了 每年10月 1日 至之一, 属I级火险区, 规定了 每年10月 1日 至翌年6月 30日 为森林防火期, 1月 至4月 底为森林防火戒严期。森林火险等级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现有防火物资储备库1座( 面积30平方米)

 ; 防火宣传碑( 牌)

 18块。

 库内有风力灭火机14台, 割灌机4台, 油锯10台, 灭火灭火机台, 割灌机 台, 油锯水枪30个, 水泵2台, 砍刀50把, 2号工具100件, 3号工具150件, GPS定位仪1个, 扑火服装20套。森林防火设施台, 灭火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现有瞭望台1座, 无线电台26部, 有线电话机1部, 车载台1台, 传真机1部, 计算机1台, 手持对讲机4部。机 台, 手持对讲机 部森林火灾预警体系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全区现有森林扑火半专业队伍一支, 队员 69人。

 乡 镇及行政村成立了 应急义务扑火队499支, 队员 28335人。队支, 队员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由于区财政比较困难, 对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十分有限, 每年仅投入10万元左右, 乡镇对森林防火的经费投入更少, 导致基础设镇对森林防火的经费投入更少, 导致基础设施及扑火装备、 物资储备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森林防火经费状况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 * * 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火灾管理难度大一方面区内林农地花插, 地类交错严重,自 然村落多, 居民居住分散, 极易因生产、生活用火不慎酿成森林火灾; 另 一方面随生活用火不慎, 酿成森林火灾; 另 一方面随着森林公园、 自 然保护区建设及林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使流动人口 与外来人员 增多,人员 流动频繁, 火源管理的难度愈来愈大。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2、 中、 幼林面积大, 针叶纯林面积集中林区内中, 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60%以上, 且多为近年来人工植苗、 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恢复起来的针叶纯林, 以易燃的油松马尾松侧柏为主油松、 马尾松、 侧柏为主。

 由于林区冬春干旱少雨, 空气湿度小, 枯枝落叶层厚, 含水量低, 发生地面火、 树冠火的潜在危险性大,同时传统的春节、 重阳节、 中秋、 清明等上坟和耕地烧荒等, 极易引 起森林火灾。由于林区冬春干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3、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火情瞭望监测系统瞭望台数量少,监测范围小, 不能正常开展火情监测工作,贻误扑火时机, 而且通讯设备差, 林火信息传递速度慢, 严重影响森林灭火工作传递速度慢, 严重影响森林灭火工作。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4、 森林防火设备数量少, 林火预测预报手段落后必要的防火通讯设备和扑火机具缺口 很大, 而且多数设施设备陈年老化。

 且现有的防火指挥车辆已使用多年防火指挥车辆已使用多年, 山区道路颠簸损坏严重, 无力购置和更新。

 宣传设施数量少,种类单一, 部分已经损坏, 在林区未能形成良好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

 林火预测预报手段落后, 很不适应防火工作的需要。山区道路颠簸损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5、 森林防火扑火的科技含量不高, 控制较大森林火灾的能力弱受资金投入的制约, 目 前预防靠“死看死守” , 由于工具简陋, 扑火靠“人海战术”且仅有半专业队伍和群众义务扑火队术, 且仅有半专业队伍和群众义务扑火队,素质和战斗力不高, 难以适应当前防火工作的需要。

 二、 项目 提出的背景针对上述情况, 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是利用视频监控技术结合智能化的烟火识别技术, 对数公里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监测, 通过智能化的森林防火预警手段, 不仅可以实时监看和记录森林资源的情况, 同时由于采用了 智能化的监测机制, 可以通情况同时由于采用了 智能化的监测机制过智能化设备自 动完成对森林资源的火灾监测和报警, 辅助森林防火监测人员 完成对森林资源的自 动监测, 遇到火灾自 动报警, 及时通知相关的工作人员 的一种先进的科技预警机制, 采用这种预警机制可以为现阶段森林防火预警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法。可以通

 三、 结论***作为***森林防火重点县( 市、 区)

 之一,属I级火险区, 近年来火灾频发, 不仅给林业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对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自 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严重影响了 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原因是防火手段落实、 预警不及时。***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提出视频智能监控技术、 无线微波图像传输技术、 风光互补太阳能供电等技术方案, 内容齐全、 规模适当、 技术先进, 满足林火智能监测预警的需要。

 项目 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提升基层防火单位的预防手段, 提升基层

 三、 结论工作人员 的防火能力, 做到提早预警, 把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 从而减免经济损失,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将对减少火灾损失,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起到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展和保持社会稳定起到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北路26号海璟蓝寓三单元27层2705室电话:

 029-86459119029-89150509

篇二: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 章

 总

 论 1.1 项目 提要 1.1.1 项目名称 贵州东南部重点林区森林防火通信系统二期建设项目

 1.1.2 项目实施地点 黔东南州林业局( 防火办)

 和 16 个县级单位;

 黔南州林业局( 防火办)

 和 12 个县级单位。

 1.1.3 项目法人 贵州省林业厅 1.1.4 项目法人代表 杨昌显 1.1.5 项目主管单位 贵州省林业厅 1.1.6 项目性质 本项目 为新建项目

 1.1.7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贵州东南部重点林区森林防火通信系统二期建设项目 实施, 一方面黔东南州、 黔南州及各县级单位森林防火通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有效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 预防和减少因森林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另 一方面使各单位防火工作实现科学化、 规范化、 信息化、 专业化,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超短波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车载台 35 台, 数字中继台 35 台, 数字对

 讲机 576 台。

 应急通信系统:

 VAST 卫星地面收发站 2 台, 卫星电话 35 部。

 辅助通信系统:

 市( 州)

 级指挥车 2 辆, 县级通信车 33 辆。

 1.1.9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 项目 建设期限为一年, 即 2014 年。

 1.1.10 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项目 总投资为 1848.23 万元, 其中:

 项目 建设费 1676.40 万元, 占项目 总投资的 90.70%( 短波数字通信系统建设 461.40 万元, 应急通信系统建设 35.00 万元, 辅助通信系统建设 1180.00 万元); 其他费用 83.82 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 4.54%; 预备费 88.01 万元, 占项目 总投资的 4.76%。

 资金来源:

 中央投资 1478.58 万元, 占总投资的 80%; 地方财政配套369.65 万元, 占总投资的 20%。

 1.1.11 项目效益 项目 性质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 , 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 项目 建成后,将增强黔东南州、 黔南州森林火灾预防、 监测和扑救综合能力, 较好地处置突发的、 重大的森林火灾事故, 将大大减少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促进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

 做到科学预防、 科学应对、 规范运行, 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非常巨大的。

 1.1.12 编制单位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

 (4) 《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4〕 33 号 )

 ;

 (5)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财建〔2002〕 394 号 )

 ;

 (6)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LYJ127-91);

 (7) 《林业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编制规定》( 2006 年 )

 ;

 (8)《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建设标准( 试行)》( 林计发〔2004〕 16 号 )

 ;

 (9) 《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 ; (10) 《贵州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 》 ;

 (11)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组织申报 2012 年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的通知》( 规建函〔2012〕 1 号)。

 1.3 关键术语定义与说明 信道( information channels), 是信号的传输媒质, 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是电磁波的导引 传播渠道, 包括明线道、 对称电缆信道、 波导信道、 同轴电缆及光缆及光缆信道。

 无线信道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渠道, 有地波传播、 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 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

 集群对讲机系统, 是众多用户 共享系统的多个信道资源, 实现快速移动指挥调度的大区域覆盖的无线通讯系统。

 GPS 跟踪系 统, 是指综合采用 GPS ( 全求卫星定位系统)、 GSM/GPRS( 蜂窝网通讯技术)、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开发出的跟踪管理系统。

 可以为用户 提供目 标定位、 监控、 调度、 报警、 信息沟通、 目 标跟踪管理等服务。

 同频同播技术, 指在一个区域内设置多个同频中转台, 并利用链路将相关中转台信号进行连接, 从而在大区域范围内实现良好通讯质量的无线对讲网络。

 电磁辐射, 指其能量经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3G 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

 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

 3G 网络, 是指使用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线路和设备铺设而成的通信网络。

 3G 网络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手段相结合, 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3 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 目 主要 技术经 济指 标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 1-1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总

 计 项目 建设费 单位 参考单价( 万元)

  一

  ( 一)

 超短波数字通信系统

  1 2 数字车载台 万元/台 万元/台 万元/台 0.6 0.4 数字对讲机 3 数字中继台 6 ( 二)

 应急通信系统

  1 VAST 卫星地面收发站 万元/台 20.00

 3 卫星电话 万元/部 1.00

 ( 三)

 1 2

  辅助通信系统

  市( 州)

 级指挥车 万元/辆 万元/辆 62.00

 32.00

 县级通信车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黔东南州、 黔南州市现有防火设备的基础上, 通过投资 1848.23 万元, 进行超短波数字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 辅助通信系统建设, 使项目 区防火设施设备改善, 条件提升, 防火能力增强, 能充分满足森林火灾、监测、 和扑救指挥的需要。

 防火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合理, 技术上成熟, 性能良好, 通话质量稳定, 性价比高, 项目 建设符合国家投资政策, 投资规

 模适当, 非常重要和迫切。

 项目 建设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议批准立项。

 第 2 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 建设背景与由来 六盘水市位于中国贵州西部, 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城市。

 全市资源富集,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有煤、 铁、 铅、 锌、 铜等 30 多种矿产资源。

 素有“江南煤都”、“江南煤海”之称。

 2009 年 9 月 , 国办发 〔2009〕55 号文件将六盘水市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

 六盘水市有“中国凉都”的美誉, 境内风光旖旎, 旅游资源丰富, 民风淳朴,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南、 北盘江流域两岸、 八担山片区孕育着苗、 彝、 布依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

 已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1 个, 国家级地质公园1 个, 在建省级森林公园 3 个,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个, 省级风景名 胜区5 个,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个,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1个,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 个, 还有一批具有独特性、 唯一性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 自 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盘水市虽属于《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 重点治理区域中的西南区域。

 六盘水市森林防火基本建设相对滞后, 防火经费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设施装备尚处在初始水平, 林火监控、 预测预报手段落后, 科技含量较低, 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不强。

 加之 2008年全市遭受百年不遇冰雪凝冻灾害; 2009 年冬至 2010 年春, 全市又遭受百年不遇的旱情, 给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

 近几年来, 随着退耕还林、 天然林保护、 长防林、 珠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六盘水市的全面实施, 森林面积、 林分蓄积均实现了同步增长。

 但随着人口 的增加和林区人为活动日 益频繁, 森林火灾的隐患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林结合部、 林地权属不清地区成了 森林火灾的高发地段和重灾区, “十一五”期间, 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造成的损失与 “九五”、 “十五”期间相比, 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由于森林火灾多发, 为扑救处置火灾, 扑火机具、 装备、 器材大量消耗, 现有的扑火机具装备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森

 林消防物资储备库建设起步较晚, 没有专门的储备库, 一旦发生火灾, 可用器材短缺, 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 六盘水市森林防火形势日 趋严峻, 防火任务更加繁重。

 为适应现阶段森林防火的需要, 更好地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 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急需补充大量物资设备, 提高装备水平, 抓紧进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 森防队伍和林火预警监控建设,迫在眉睫, 任重道远。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安排部署, 六盘水市组织编制《六盘水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 开展《森林防火条例》、《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 的宣传活动, 进行林火了 望监测系统、 宣教能力建设、 专业队伍装备能力、 物资储备等建设, 以提高现有的森林防火能力, 确保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尽可能少受损失,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2.2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2.1 项目建设是保护森林、 防灾减灾的需要 在六盘水市冬春季防火期, 林内地被物大多冻死干枯, 可燃物大幅度增加, 加之干燥、 风大, 导致森林火险居高不下。

 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六盘水市发生森林火情 940 次( 其中重大火灾 1 次, 一般火灾 656 次 )

 ,年均受害森林面积 334.14hm2, 森林火灾受害率 0.86‰( 详见附表 2), 属贵州省重灾地区之一, 森林火灾形势严峻。

 特别是 2008 年遭遇历史罕见的雨雪凝冻灾害, 2009~ 2010 年又遭受严重旱情, 林内可燃物和数量成倍增加, 森林火灾发生数、 火场过火面积、 森林受害率都高于往年同期, 六盘水市现有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虽经多方努力, 防火设施得到明显增强, 但林火了 望监测、 物资储备以及营房建设、 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必备的扑救工具仍然不足, 难以应对森林的灾情和险情。

 为切实保护好六盘水市现有森林资源, 进行全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 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

 2.2.2 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 确保林业整体效益提高的需要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和珠江中上游地区, 是我国长江和珠江上游重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市实施的林业工程有长江防护林工程、 珠江防护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石漠化治理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工程等, 在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确保中下游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林业承担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 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 肩 负着优化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

 森林防火是林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

 防火体系的建设、 防火系统的完善与否将严重影响整个林业事业发展。

 2.2.3 项目建设是维持林区民生、 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 六盘水市是以集体林为主, 国家、 集体、 个人多种林业经济成分并存的南方重点林区, 林农收入相对较低, 特别是近年随着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岗职工增多, 林区人民生活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 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如果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因防火不力而毁于一旦, 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实施六盘水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 可大大提高全市森林防火水平, 使森林火灾事故大大减少,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并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 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 保障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2.4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现代森林防火实际需要 六盘水市地处川 滇黔桂结合部, 是国家国土资源开发规划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及“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四省立交桥”之称。

 国发 2 号文件的出台, 为六盘水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属于新建项目 , 项目 区现有森林防火设施装备技术与 全省已经实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 的县( 市、 区)

 建设标准相比较, 差距很大。

 通过“十一五”时期建设,六盘水市森林防火工作, 增添了一定数量的防火、 灭火的物资储备库建设,但由于资金有限, 加之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 部分设备已经损坏失用, 导致林火测报、 监测功能覆盖率低, 具有现代科技手段的视频监测等急需引用。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 森林防火工作越发显得重要。

 目 前森林防火措施和手段, 仍处于传统防火向科学防火转变的过渡阶段, 无论是预测预报水平, 还是综合扑救能力; 无论是人们的防火意识, 还是依法治火力度,与现代森林防火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 为扭转森林防火的被动局面, 提高森林防火的综合治理能力, 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 以及监测监控设施设备, 对森林火灾及时扑救, 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以保障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文明、 环境改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5项目建设是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事业、 促进地方经济腾飞的需要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 2020 年, 全球将接待 16 亿国际旅游者, 国际旅游消费将达到 2 万亿美元, 国际旅游人数和消 费年均增长率分别 为4.35%和 6.7%, 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 3%的增长率。

 其中中国将接待 1.37亿入境旅游者, 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 的地。

 地处贵州西部六盘水市夏季具有“凉爽、 舒适、 清新、 滋润、 紫外线辐射适中 ”的特点, 有“中国凉都”美誉, 是中国第一个以气候特征命名 的城市。

 境内风光旖旎, 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贵州最高的山峰—海拔 2900 米的乌蒙山主峰韭菜坪, 岩溶天生桥—水城南开天生桥, 世界最深的岩溶竖井—比墨西哥巴霍天井还深 14 米的42...

篇三: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项目名称

 晋城市城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

  白马寺山林区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

  新建(生物防火林带)九个小班中间铺设防火道路长 约 6 公里 续建(白马禅寺广场----后山瞭望塔)长 2.5 公里,3米油路拓宽,两侧各加路沿石 0.5 米

  建设防火墙长 12000 米 建设期限

  二 年

 承担单位

  晋城市城区林业局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3

  基本社情

 2.4

  基本林情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项目区地理位置

 3.2

  自然条件

 3.3

  基础条件

 3.4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

  项目建设目标和原则

 4.2

  项目建设内容

 4.3

  项目建设标准

 4.4

  项目实施进度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1

 投资估算

 5.2

 资金筹措

 第六章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分析

 6.2

 社会效益分析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1

  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

  7.2

  技术、人才等保障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8.1

  综合评价

  8.2

 建议结论

  附: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晋城市城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 1.2 建设地点

  白马寺山林区 1.3 建设规模

  新建(生物防火林带九个小班中间)铺设防火道路长约 6 公里 续建(白马禅寺广场----后山瞭望塔)长 2.5 公里3 米油路拓宽,两侧各加路沿石 0.5 米 建设防火墙 12000 米

  1.4 建设期限

 二年 (二 OO 九年---二 O 一 O 年

 )

 1.5 承担单位

 晋城市城区林业局 1.6 承担单位负责人

  1.7 主管单位

 1.8 主管单位负责人

  1.9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 320 万元。资金筹措为:申请省级林业扶持资金 256 万元;自筹 64 万元。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 项目建设背景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市区北部 4 公里处,是晋城市区一道天然绿色生态屏障。公园规划面积 12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 65%,辖区内最高海拔为 1054.8 米,为市区制高点。登临主峰,极目南眺,市区面貌,一览无余。

 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区政府主导、全社会筹资”的方针,森林公园已先后投入 6000 多万元完成了登山步道、平安系列工程、白马绿苑生态园、景观湖、白马雕塑、石佛寺饮水工程等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十多项,08 年我们又多方筹资 1000 万元,本着景观建设和精品意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栽大苗、种大树,完成了森林公园入口小东山绿化 、平安广场及周边绿化、开发太行山树木园建设、各景点景观绿化等工程,共种植 4.5m 高的雪松 4000 多株、4.5m 高青杄 220 株、4.5m 高蜀桧 200 株、8 米高油松 6 株等十几种树木,已初步使森林公园绿化上水平,品味得到提升,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新格局,一个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森林公园,为市区居民及周边地区人民提供一个节假日休闲度假的良好去处。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近年,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逐渐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伴随着森林公园的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游览人数逐日增多,在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给森林公园的管理者带来的护林防火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因森林公园境内树木绝大多数为针叶树(松柏类),油脂含量高且易燃,一旦发生火情,扑救难度极大。随着《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规划以白马寺山生态区为核心,形成 60 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心和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两区四片”的组团式结构,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林地资源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的安全,2008 年我们相继完成了后山瞭望塔的建设和林区消防管道设施,并健全了防火各项管理制度,但缺少林火阻隔系统,为确保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的安全,急需在林区内建设森林防火道路,便于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设施能够及时快速到位 ,使各方面损失降到最小,避免出现发生火情很难扑灭的现状,影响到森林公园的建设速度;另一方面,森林防火道路的建设也可让广大游客能够真正身处森林体会大自然的馈赠,感到森林的奇妙和乐趣。所以,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对促进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2.3 基本社情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范围涉及 2 个乡镇,7 个行政村,区域内人

 均收入较高,社会经济状况良好。区内现有大张村、大车渠等几个典型的农村示范型小康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来公园旅游休闲、健身娱乐的游客每年递增,年均游客达10 万人次 。

 2.4 基本林情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位于白马寺山林场境内,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森林精华区。森林公园总面积为 1398.8 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 739.8 公顷,占总面积的 52.9%;非林业用地面积 659.0 公顷,占总面积的 47.1%。森林公园内的 341.4 公顷的林分,全部为人工林。其中油松林 227.6 公顷,占林分面积的 66.7%;侧柏林 36.7公顷,占林分面积的 10.7%;油松和侧柏混交林 61.4 公顷,占林分面积的 18.0%; 桧柏 12.8 公顷,占林分面积的 3.7%刺槐和杨树 2.9 公顷,占林分面积的 0.9%。全部为中幼林。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项目区地理位置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南麓和泽州盆地中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2o 44 / 40 //

 --112

 o 45 / 、北纬 35 o 25 / 33 //

 --35

 o 35 / 10 // 1。最高点为方山主峰,海拔 1054.8 米。

 公园交通便利,泽州北路与公园旅游二级路相连,从市区到公园停车场仅需十分钟车程,随着今年泽州北路的延伸和扩展,

 森林公园独特的区位优势就显得尤为明显。

 3.2 自然条件 公园境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0.9 摄氏度,无霜期178 天,年均降水量628.3 毫米,是暖温带植物最佳适应区。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现有种子植物 20 科。30 属,200 余种。其中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名贵树种达 10 余种,有中草药及各类经济植物百余种。公园内植物种类以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植物为主,这些科中又以草本植物占优势,这充分体现出公园温带植物区系的特点。从植被的组成和植物种类上看,普遍表现出了干旱的特征。

 公园内现存植被为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油松侧柏混交林等。灌木主要有荆条、黄刺枚、虎榛子、杠柳、沙棘、白刺花、黄栌、酸枣、柠条、绣线菊;草类有蒿、百里香、针茅、白羊草、车前、菊花、柴胡等。经济树种有山楂、苹果、梨、核桃、柿树、杏、桃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等。

 3.3 基础条件 晋城市城区地处太行山南端,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暖温带植物最佳适生地。其次,项目建设区有较好的立地条件(部分地段土层较薄,土层厚度在 10CM 左右,需取石还土),地表植被分布广泛,有荆条、白草、杠柳等;实践表明本次规划设计树种山桃、山杏、香花槐、黄栌等在该地类上表现良好,生

 长旺盛。其次,晋城市国土面积小,仅 21.6 万亩,新制定的《晋城市总体规划》,就是以白马寺山为中心拓展城市区域,所以白马寺山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组织实施本项目,顺应政府决策,符合民心民意。第三,晋城正在进行泽州北路的延伸和拓宽,积极打造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为城市中心公园和城市绿色氧吧,这样面临进山游园的人数会大幅增加,林区的安全会助推森林公园建设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

 3.4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是 200 年 9 月经省政府批准建设为省级森林公园,随着近年来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造林绿化力度的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已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娱一条龙服务体系,凭借优美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佛教文化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参观,初步统计每年平均游人达三十万人次。

 第四章

  建设方案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 项目建设目标和原则

 为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建设森林防火道路,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在林业建设中同步实施。力争在一年内初步建设以防火道路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系,增强森林防火综合能力,达到森林防火与多种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

 森林防火工程化、集约化,与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一体化。

 4.1.1 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

 (2)适地适树建设的原则。

 (3)防火功效与多种效益兼顾的原则。

 (4)与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原则。

 (5)网络由大到小,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则。

  4.2 建设内容 白马禅寺广场----后山瞭望塔长 2.5 公里,宽 3 米油路拓宽,两侧加 0.5 米宽路沿石。

 生物防火林带九个小班中间铺设防火道路道长约6公里,宽1.5米。

 建设防火墙12000米。

 4.3 建设标准

 (1)道路等级:乡村三级公路 (2)路面类型:混凝土水泥路面 (3)计算行车速度:V=20km/n (4)路面交叉:平面交叉

  4.4 项目实施进度 2009 年 1 月--6 月工程设计和前期材料准备工作

  2009 年 7 月--10 月铺设工程 2009 年 11 月--12 月组织检查验收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1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320 万元。

 5.1.1 白马禅寺广场----后山瞭望塔长 2.5 公里油路拓宽,两侧各加 0.5 米路沿石,按 100/米,小计 25 万元。

 5.1.2 生物防火林带九个小班中间铺设防火道路长约 6 公里,按 400/米,小计 240 万元。

 5.1.3 防火墙建设 12000 米,按 3 元/米,小计 36 万元。

 5.1.4 设计费、监理费及其它费用 19 万。

 5.2 投资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 320 万元。资金筹措为:申请省级林业扶持资金 256 万元;自筹 64 万元。

 第六章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分析 我林区由于山田交错,森林与农耕区、村庄居民点相互镶嵌构成复合体,由于人为火源十分复杂,山区管林用火总是难免,只要遇上火险天气,就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因此,除了加强林火管理以外,建设防火道路,即可阻隔农耕区引发的火源,又可控

 制森林火的蔓延,把火灾扑灭在初发阶段。即使发生了森林火灾,消防设施也可以及时到达,把火灾面积控制在最小范围。这样确保了生态安全,也吸引更多来晋城投资的商人,创造良良好的环境。

 6.2 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休闲带来安全感,为社会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提供保证。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社会经济较发达,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作为晋城市区一处最大的省级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受到各级领导普遍重视,防火机构健全,具有一定的防火基础设施和设备。实施防火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对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后,不但具有较好的防火设备、生态效益,而且还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总之该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项目,该项目目标适当,措施适用并科学可行。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1 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 7.1.1 资金筹措 项目业主负责工程经费的筹集,其中由省级林业扶持解决 256万元,由项目主自筹解决 64 万元. 7.1.2 资金管理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由项目业主负责管理工程经费,单独设立项目资金帐户,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不得挪作它用,从财力上保证项目建设正常有效运转 。

 7.2 技术、人才等保障措施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项培训和进修学习,加大项目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同时成立了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城区林业局副局长工程师赵顺林担任,副组长由城区林业局营林站长工程师申刚军担任。并聘请省林业勘测设计院梁林峰主任担任技术顾问,以确保项目建设优质、高效进行。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8.1 综合评价 本报告依据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森林防火“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按照因害设防,适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合理布局防火道路工程体系。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白马寺山森林火灾综合防御能力。本报告因地制宜,体现了生态、社会、经济的三大效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报告的文件组成满足国家项目设计深度和要求,可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

 8.2 建议结论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是 80 年代通过组织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经过 20 年的努力终于营造成万亩林海,由于森林公园地处煤矿采空

 区,水资源流失严重,致使树木生长速度缓慢,而且绝大多数为针叶树(松柏类),油脂含量高且易燃,为确保 20 年的造林成果,公园每年由人工开通一些简易的防火通道,大部分林地没有配置防火道路。一旦发生火灾,无法使消防设施及时通畅。随着游园的人数增多,为提高游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并能够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因此,建设防火道路对公园资源保护和游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附:项目投资建设估算表

 森林防火道路概算表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估算金额(万元)一、新建防火道路 公里 6 255 1、路基工程 公里 6 150 2、排水与防护工程 公里 6 25 3、特殊路基处理 公里 1 5 4、软土处理 公里 1 5 5、路面工程 公里 6 40 6、路面 平方米 18000 9 7、平面交叉 处 3 6 8、建设单位管理费 公里 6 3 9、工程质量监督费 公里 6 3

 10、工程监理费 公里 6 2 11、设计文件审查费 公里 6 3 12、勘察设计费 公里 6 4 二、续建防火道路 公里 2.5 29 1、路面加宽 (两侧加路沿石)公里 2.5 25 2、其它费用 公里 2.5 4 三、防火墙 米 12000 36 合

  计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