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12篇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1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xx市以“双季稻”推广种植为突破口,组织全市党员开展助力农耕生产主题党日活动,该市要求村支两委带领党员干部利用农户晚闲时段,下院落逐户上门进行耐心说服,摆道理、算经济账,宣讲 “双季稻”种植xx政策。同时,组织党员干部义务帮助群众集中育种、播种、发展种养产业,并承诺在插秧、收割等农忙时节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义务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早稻面积26.1多亩。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xxxx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做到学在前、走在前,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尤其是农业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宣讲,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组织专题培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六个“百日攻坚”行动和两个“百日竞赛”等活动,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最实举措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励行,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该市城乡的农资专营店,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组织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农资销售情况,认真比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真伪,严打串通涨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在邓元泰镇蔡家塘、文坪镇安心观等村,该市还组织农技党员干部深入杂交水稻制种大户基地开展育秧、播种等技术指导工作。在云山脚下的友朋制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期明开心地说:“水稻制种每亩田的收入能达到1500至2000元,产值相当于种植普通水稻的2到3倍。”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制种基地2000余亩,去年种子销售额达350余万元。
据了解,xx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水稻生产条件好,鉴于杂交水稻制种成效明显,该市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把杂交稻制种作为农业的重要产业来发展,积极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与“一奖二培三建”种业发展机制,提升群众制种积极性。目前,全市建成核心制种基地6个、制种重点乡镇10个,标准化制种基地7.1万亩。全市发展制种合作组织54家、制种大户80个,吸引10895名农民参与制种种植,去年制种产业总产值达2.7亿元。该市先后荣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等荣誉称号。(肖鸣学)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2
今年以来,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以干克难。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县委、政府整体部署,以“争先创优”活动及全市上下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为契机,突出办点示范和环境清洁整治活动两条工作主线,镇8个村6个社区29个社总人口3716人、农业人口2892人、总面积5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16亩,XXXX年人均纯收入7106元、城镇可支配收入1.7万元、XXXX年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农牧业方面
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和科技普及推广的前提下,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1200吨。当年中药材新增种植面积15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100亩,占任务1100亩的100%。商品猪850头,出栏商品羊380只,出栏商品鸡0.58万只,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400多人次,新发展专业养殖大户4户。新建农业特色产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个2个。
1.村药材生产示范点建设:在村二社、建成林下种植药材基地90亩;村七社利用轮歇地种植中药材60亩。
2.生态野猪养殖合作社XXXX年焦家河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项目,开展畜牧养殖,成立了焦家河村野猪养殖合作社。
二、林业工作及生态建设
全年累计完成荒山造林面积200亩。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50亩。其中新栽植核桃面积150亩。
三、扶贫开发工作
全镇有贫困户131户429人,党委政府把扶贫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年初有计划、平时有工作轨迹、年终有成效。党员干部一人包3户,当年项目实施顺利。在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的同时,岩房、大营村又被确定为新村建设设工作的重点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四、水利建设工作
一是制定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并落实管护人员配合实施水利工程。
二是对辖区内人饮工程运转定期检查,做到群众时时有水吃,不断水。
三是有人员对所辖水源保护区内河道乱倒垃圾杂物的行为进行整治,并对乱采滥挖的现象进行制止。
四是加强防汛工作。在防汛期间,副科级以上领导划分责任区,并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信息畅通,统计报表及时准确。
五、动物防疫工作
一是加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村级防疫组织并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三是落实动物防疫经费。四是对全镇8个村喂养的所有大牲畜全部进行免疫。
六、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发了《镇二0一四年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意见》文件与各村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对全镇车辆及农机拥有量排查登记。三是结合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顿治理行动,开展了以道路交通,危险品、消防、易爆物品、烟花 爆竹为重点的安全排查,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作为整治重点。四是积极推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负责制,全面对损毁路段、危险路段及时抢修与维修,确保了我镇通村、通社道路交通畅通。五是对全乡辆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安全设施和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杜绝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是向群众广泛宣传安全用火、用电及冬季安全用煤等常识,排除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隐患,确保消防安全;七是认真抓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使我镇农机驾驶员持证率达100%
七、交通建设工作
一是宣传公路法,建立健全了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对公路两侧。二是动员并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抢修水毁公路。
八、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成立国土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年初同各村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积极配合城市建设开发征地工作,全年共征地93处155亩,涉及48户农户对拆迁征占地农户都进行补偿安置。三是针对全镇部分地方地质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设立预警点,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3
推动党支部和党员自觉学习党章、模范贯彻党章、严格遵循党章、坚决维护党章。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区xx镇xx村地处xx区xx镇西南x公里处,毗邻xx省道,区域面积x.x平方公里。海拔高度xx米,无霜期小于xx天,年平均气温xx摄氏度。xx村村域面积xx亩,耕地面积xx亩,其中蔬菜地xx亩,林地面积xx亩。全村户籍人口xx户xx人,其中脱贫稳定户xx户xx人,一般户xx户xx人。村两委干部共x人,其中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x人,支委x人、村委x人,党员xx人(在村xx人);常住人口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xx人,非贫困户xx户xx人。20xx年全村人口人均纯收入xx元。
二、三年发展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举措,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xx新村。
(一)实施村庄环境整治。
继续争取xx四种模式住房改造工程,帮助农户改善居住环境;争取饮水水塔和管道改造项目,保证农民饮水安全;申报村庄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为百姓出行便捷,村庄整体环境提升提供保障。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当地种植错季蔬菜已经有xx余年历史,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蔬菜种植管理技术也较为成熟,发展和壮大错季蔬菜种植产业是当地实现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之策。通过入户宣传、政策扶持,培养致富带头人、示范引导、引进龙头企业和辐射带动等综合性措施,改变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以公司+合作社(农场主)形式,形成现代化的集约经营错季有机蔬菜主导产业。
(三)谋划复建xx寺。
xx寺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原址复建xx寺,对推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及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开办特色农家院。
按照xx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发掘自身资源优势,依托xx巨大的旅游市场,细分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以五彩有机蔬菜为主题,以田园生活、山水宜居、健康美食、乡愁体验等为特色,打造土洋结合、古今相宜,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民宿主题特色农家院。通过发展差异化旅游产业增收致富。
三、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推进计划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村党组织党建工作为主线,推动党支部和党员自觉学习党章、模范贯彻党章、严格遵循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全面增强村党组织的执行力、创新力、服务力,为基层党建工作营造出良好环境,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清除水渠垃圾,植树种花绿化美化村庄。定期组织督促帮扶责任人入户帮助包联户开展家庭卫生清扫活动。强化村容村貌管理,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高村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三)开展种植知识培训。
开展了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活动,给农户印发种植技术资料,组织农户学习实用高效种植生产技术,深入提升农户种植技术知识,促进农户增产丰收。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4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区xx镇xx村地处xx区xx镇西南x公里处,毗邻xx省道,区域面积x.x平方公里。海拔高度xx米,无霜期小于xx天,年平均气温xx摄氏度。xx村村域面积xx亩,耕地面积xx亩,其中蔬菜地xx亩,林地面积xx亩。全村户籍人口xx户xx人,其中脱贫稳定户xx户xx人,一般户xx户xx人。村两委干部共x人,其中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x人,支委x人、村委x人,党员xx人(在村xx人);常住人口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xx人,非贫困户xx户xx人。2021年全村人口人均纯收入xx元。
二、三年发展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举措,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xx新村。
(一)实施村庄环境整治。
继续争取xx四种模式住房改造工程,帮助农户改善居住环境;争取饮水水塔和管道改造项目,保证农民饮水安全;申报村庄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为百姓出行便捷,村庄整体环境提升提供保障。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当地种植错季蔬菜已经有xx余年历史,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蔬菜种植管理技术也较为成熟,发展和壮大错季蔬菜种植产业是当地实现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之策。通过入户宣传、政策扶持,培养致富带头人、示范引导、引进龙头企业和辐射带动等综合性措施,改变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以公司+合作社(农场主)形式,形成现代化的集约经营错季有机蔬菜主导产业。
(三)谋划复建xx寺。
xx寺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原址复建xx寺,对推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及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开办特色农家院。
按照xx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发掘自身资源优势,依托xx巨大的旅游市场,细分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以五彩有机蔬菜为主题,以田园生活、山水宜居、健康美食、乡愁体验等为特色,打造土洋结合、古今相宜,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民宿主题特色农家院。通过发展差异化旅游产业增收致富。
三、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推进计划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村党组织党建工作为主线,推动党支部和党员自觉学习党章、模范贯彻党章、严格遵循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全面增强村党组织的执行力、创新力、服务力,为基层党建工作营造出良好环境,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清除水渠垃圾,植树种花绿化美化村庄。定期组织督促帮扶责任人入户帮助包联户开展家庭卫生清扫活动。强化村容村貌管理,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高村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三)开展种植知识培训。
开展了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活动,给农户印发种植技术资料,组织农户学习实用高效种植生产技术,深入提升农户种植技术知识,促进农户增产丰收。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5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近期我县组织专班,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和行政村,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查看台账报表等方法,对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全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个居委会。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业基础较好,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近年来,全县各乡镇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依托当地优势条件,结合区域自然禀赋,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和实现集体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途径,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基层组织活力增强、示范建设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万元,拥有固定资产××万元,村均1×××万元。债务总额×××万元,村均负债×××万元。×××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有经营收益的村×××个,占村总数的100%,已实现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的目标。其中:经营收益在1万元以下×个,1-4万元×个,4-10万元××个,10-20万元××个,20-100万元以上×个。
二、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一是盘活闲置资产。充分利用村办学校学校、旧厂房等资产进行租赁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依法依规整合相关帮扶资金,采取村级单独购建等形式,就近在城镇置办商铺门面、仓储设施、厂房等物业为村集体创收。如:×××村在村内置办砂砾中转场地、混凝土搅拌场地、驾校驾驶训练场地用于出租,年租金收益达××万元。二是发展村办企业。我县×××村通过村集体办企业创收,目前拥有粮食加工厂、超市、矿泉水厂和一个汽车运输公司,企业年收入×××万元。通过对全县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摸底,建立台账。全县共有××个村办公楼闲置、××所村小学闲置、××个村林场没有发挥效益,××座水库只发挥灌溉作用等资源,资产资源总价值近×××元,针对现有资源,全县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信息,已有××个村林场进行了林地流转,××个办公楼已租赁。三是发展传统产业。如×××村充分利用传统产业工艺优势,全村每年产值达×××万元,每年为村民和村集体增收××万元以上,有效改善了经济效益和带领农户脱贫致富。四是利用自然资源。如×××村、×××村等在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域内土地、森林、自然景观等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建设枇杷、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
(二)加强扶持,盘活资产。一是专项资金扶持“输血”强基础。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层,建强党的基层组织,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状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验收,并将扶持资金全部拔付到位,有效提高了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能力。二是盘活集体资产“活血”破瓶颈。各村级党组织通过敌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资源,实现自营经营或租赁经营,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如×××村有水库××余亩,无偿给人养殖,通过帮扶工作队清理,收回养渔权,每年承包租金达×××元。三是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生血”探途径。通过培养发展新型农业主体,以提供服务、入股流转等形式,发展产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三)综合施策,捆绑发展。一是捆绑产业。各乡镇、村结合主导产业布局,用活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资源,以“村+合作社(协会)+农户”“村+产业+农户”及其它模式发展种、养、加工等项目;鼓励乡镇优化产业发展,按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规划发展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带,充分抓住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机遇,树立电子商务发展理念,建成电商综合体系,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二是捆绑项目。鼓励各村与当地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捆绑,以入股分红等形式进行实施;县级部门整合各项资金,通过竞标、立项等方式将资金分配到各乡镇、村居实施。三是捆绑资产。各村认真做好资金、资产、资源“三资”台账,进一步盘活村集体山林、土地、闲置资产和“四荒”资源,对集体资产进行盘算,充分盘活集体闲置资产,提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四是捆绑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部分村与企业捆绑发展,双方以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两委”主动服务企业,帮助解决征地等困难,企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实现企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长、村民增收的“三赢”目标。
(四)强化管理,加强指导。全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发展模式贯彻到每个村和社区,举办了村、社区书记培训班。不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由组长、党员大会通过,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报经管站备案。事中加强监督、事后专项审计,并张榜公布。对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报酬,我县在财务制度上给以明确,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议定标准,驻村干部审批,经管站备案,确保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全县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差,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畏难情绪普遍较重。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因地制宜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源,依赖上级有关政策性补助。有些村干部也想有所作为,但由于缺乏经济管理水平,信心不足,办法不多,过多于谨小慎微,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二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我县部分行政村自然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度大,整合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条件有限,自身难以发展产业。三是经济发展渠道较少。由于“三资”条件有限,收入来源形式单一。即使有开发利用资产、资源的也只是粗放经营,收益不高,特别是贫困村,受制于人和市场等因素,村级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四是发展后劲严重缺乏。因部分经济薄弱村资金缺乏,连维持运转都有困难。同时,由于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区位条件差,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又很难找到好的发展项目,导致就地发展潜力有限。五是村级债务包袱过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公益性事业建设不断增加,个别村级公共支出部分有增无减,导致年收入较少的村经济压力增大。
四、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研情况看,凡临近城镇、近郊的村,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
(二)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调研情况看,受国家严格用地政策影响,我县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的局面消失,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调研情况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五、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根据本村优势,找准问题,研究思路,引导基层干部破除“等、靠、要”思想,走有特色的资源型路子。
(二)创新管理模式,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一是盘活资产经营,整合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通过厂房、机器设备、鱼塘、闲置土地等集体资产出租或入股经营的方式,搞活存量资产,发包和租赁经营,以存量换增量。二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的监管职能,建立“群众民主监督、会计核算监督、上级审计监督、互联网+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村级集体的正当收入不流失,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
(三)加大扶持力度,助推集体经济发展。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财政和各部门支农惠农资金,采取补助或奖励的办法,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要加大部门帮扶力度。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开发、资金扶助等形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村予以重点扶持,把扶持重点从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转到解决集体经济增收上来,帮助结对帮扶村搞好班子建设、发展规划、技能培训等关键性工作。三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企业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结对企业可以与村合作盘活存量资产,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兴办经营服务设施。
(四)创新发展思路,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一要发展合作经济。要积极鼓励、引导村级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服务,获得集体经济收入。二要推动乡村旅游。充分利用村级生态资源好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家乐”等项目,增加集体收入。三要创新集体股本。鼓励村级整合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建立村集体股本,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市场化的办法和手段,参与收益分配,激活资源要素,增加集体收入。
(五)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一是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注重培养选拔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进入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培养和教育。定期对班子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提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三是严格考核问责与激励。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6
“根深才能枝繁叶茂,魂固才能基业长青。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我们组织大家到延安学习培训,希望大家能从党的光辉历史、人民领袖的事迹中深刻认识党的先进政治属性和崇高政治理想,以老一辈革命家和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始终做到心系人民、对党忠诚,不断凝聚投身新时代xx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xx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爱民说道。
近日,xx区组织学员赴延安市委党校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这是一次固本培元的“补钙之行”、开阔眼界的“加油之旅”、增强本领的“提能之举”。此次培训安排了专题讲授、现场教学、互动交流,小组讨论等环节,内容丰富新颖、形式灵活多样。培训期间,全体学员仔细听讲、认真观学,积极思考、踊跃交流,启迪了思想、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本领,收获了丰硕的学习成果。
培训班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开设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局势与中国周边安全》等课程,深刻讲述了党的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了解了近现代以来我国面对的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以及如何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办法。
在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赴王家坪革命旧址、梁家河旧址、南泥湾、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进行现场教学,仔细聆听了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沿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伟人奋斗足迹,重新感悟了延安精神。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不忘初心,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xx新征程不懈奋斗。
xx区委史志办负责人陈顺国:
我要将学到的延安精神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去,以亲身体验和感悟,讲好党史、用好党史,让延安红色基因在古城xx传承。
xx区石山脚街道组织委员全纯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哪怕粉身碎骨、鲜血流干也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定信仰。要学习延安精神,更要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下一阶段,我们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等融入到我们乡镇党校的教学内容,让每一名党员学好党史、学习延安精神。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7
一年来我们县农村经济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各部门、各乡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局以打造近海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以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牵动,用创新、开放的思维和工业、市场的理念谋划、发展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扩大了设施农业基地规模,优化了淡水渔业品种结构,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了农村新能源,加大了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小区建设和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与表扬。全年承办了部及省、市现场会7次,接待农业部领导2次,接待省、市领导检查工作12次,接待省内市、县设施农业参观学习6次。
1、稳定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夺得丰收。
全县种植业产值实现21.8亿元,其中粮豆及经济作物总产值11.8亿元,蔬菜总产值11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3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1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10.7亿斤,产值实现9.1亿元;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8万亩,产量达到1.02亿斤,产值实现1.7亿元;花卉种植面积0.5万亩,五味子等经济作物0.5万亩,产值实现1亿元。
2、发展果蔬主导产业,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
今年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县政府被评为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冷子堡镇被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镇,冷子堡镇忙前村和老观坨乡大兰坨村被评为先进村。全县设施农业投入约2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亿元。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总产量达到60万吨,间接出口蔬菜5万吨;产值实现10亿元,比上年增加2.5亿元,增幅达33.3%。其中棚菜生产面积12万亩,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实现7亿元。在省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后,确定了三年发展设施农业10万亩的目标,规划建设了“十大线”和“乌杨线”两条绿色果蔬产业带,确定了、冷子堡为果蔬经济区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果蔬产业。新增棚菜占地面积1.79万亩,设施面积9100亩;建设设施农业小区145个(其中暖棚小区109个,冷棚小区36个)。乡镇建设力度大,完成任务好。冷子堡镇新建设施农业小区38个,占地面积达6500亩,由设施农业薄弱镇一举成为全市先进镇,进入了设施农业万亩乡镇行列。乡设施农业基础较好,今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乡规划出长、宽各5公里的设施农业连片小区,规划占地面积超过2.5万亩,在设施农业小区验收中得到省、市专家的认可,提高了果蔬经济区的"知名度。
3、优化品种结构,促进渔业增效。
全县放养水面为10.2万亩,其中精养鱼池8万亩,水库2.2万亩。水产品产量10万吨,渔业产值9.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淡水鱼出口4000多吨。一是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了黄颡鱼、欧洲丁桂、美国?鱼、德国镜鲤等名优品种,产量达3.8万吨,占总产量的38%,多品种的养殖结构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二是水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展了水产品投入品市场的整治和监管工作;完成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经部、省质检部门检测,我县4个品种、48个样品抽检全部合格。经市出口检验检疫局对5家出口养殖场抽检,37项指标全部合格。建设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区1个,省级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区5个,建设省级武昌鱼良种场1个,申报中国农产品1个。三是加大了水产养殖科技推广力度。围绕标准化养殖、名优品种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开展了技术培训。建立了县水产协会特邀院士工作站,有3名院士、1名教授进站工作,引进国家、省、市科研院所专家15人。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8
党的xx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按照省委“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黑水县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先后深入沙石多乡昌德村等20余个村及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黑水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县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县境内最低海拔1790米,海拔5286米,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农业人口达5万人。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黑水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减少28.9%;预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2元,比上年增加276元;粮食预计总产15207吨,比计划减少783吨。由于地震影响比上年均有所减少,但从长远看我县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黑水县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
黑水县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泥石流、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又以旱灾最为严重,春旱、夏旱、伏旱时常交替发生。全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虽然完成5000亩基本农田改造,但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通过大力实施交通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完成通村公路55条496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地震破坏影响,造成部分农村机耕道通畅能力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牧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多
为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黑水县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牧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如沙石多乡昌德村共有农户39户,人口171人,全村人均纯收入1805元,在州党史办的倾力帮扶下,该村实施以“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厨,建太阳能、建院坝、建垃圾处理点”为内容的高半山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工作,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和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村民种植莲花白60亩、大黄22亩、木香100亩、试种秦艽0.5亩、柴胡2亩、早实核桃60亩;此外,积极争取资金5万余元修建村活动室,为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当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60元,农牧民增收效果明显。与此同时,四美沟村的大白菜、红岩乡的洋葱已经在成都、南充等市场享有盛誉。但是,全县有特色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的结构调整普遍局限于规模扩大,品种更新,布局调整等水平和层次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对新品种缺乏新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在产品包装、运输上缺乏先进的理念。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灵,曾经出现过农民等莲花白、洋葱价格最后遭遇滞销的情况。
二、对加快黑水县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党的***全会和省委**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我县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我县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牧民定居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确定了到20**年农村工作目标: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81亿元,年均增长4%;年粮食总播面稳定在1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5752万元,年递增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牧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草场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努力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牧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草场管理制度,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在9.6万亩。三是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牧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牧)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制度。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加大农牧业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牧业信贷规模,提高农牧业信贷比重,增加金融服务产品。从信贷总量、担保、利率、期限、服务等方面对农牧业产业恢复重建给予大力支持。放宽担保条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牧业发展道路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牧业。利用黑水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脱毒薯、优质生猪等特色产业和反季节蔬菜、特早实核桃、优质晚熟桃、豆薯荞、本地山鸡、道地中药材等,打造一批精品农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在适宜区域发展特色水果0.2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2万亩;在宜粮生产区推广优质小麦1.5万亩、优质青稞2万亩、优质玉米1万亩、优质豆类2万亩、优质脱毒马铃薯2万亩、优质荞麦1万亩等粮食作物;在高半山地区发展以木香、柴胡、大黄、秦艽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亩,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财源。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着力打造生猪产业,大力发展圈养山羊和小家畜家禽,提高畜禽商品率,畜禽出栏达到8.5万头(只)。积极发展特色林产业,重点发展特早实核桃4000亩,加快发展后续产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在沙石多乡、芦花镇、色尔古乡、知木林乡、卡龙镇以及旅游沿线发展“农家乐”、“藏家乐”50余家,开辟田(果)园观光体验、藏羌餐饮、摄影、购物等,建设一批生态、民俗、红色、休闲旅游项目,并以农(藏)家乐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及其它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实现人均旅游收入达100元以上。同时,带动餐饮娱乐、观光购物、交通物流的发展,拓宽农村增收渠道。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服务站点,构建以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牧业科研、示范教育、供销合作社、专业大户和涉农(牧)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牧业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走产供销、产加销一体化、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路子,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9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本着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工作目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推动农村经营事业科学发展,在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土地流转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顺利完成了20XX年全年的各项农经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20XX年我们将从以下方面抓好各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根据省市区相关的文件精神,乡农经站将在20XX年实行如下举措:一是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强化审计职能。二是做好农经站的各种培训工作。三是继续加强村级债务预警管理,杜绝新增债务的发生。
二.近一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首先采用标语的形式对《土地承包法》进行宣传,让群众更进一步的知法、懂法,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将《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把握住土地流转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开展土地承包证的补办和分户工作,近几年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放手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农经统计工作。(1)认真做好了数据调查、登记和数据的录入等工作。通过对调查户全年的各种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情况进行调查,可以推算出我们全乡的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情况,对于我们制定XX乡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有帮助。(2)做好了全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土地流转情况等的上报工作。(3)在抓好农经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认真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粮食综合补贴工作。首先要求各村关于土地粮补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如有占地、种植蔬菜、及改变耕地用途的一律不发放粮补,补贴面积相应减少,核实后无异议,上报乡农经站。其次农经站相关人员做好核查工作,录入电脑,给各村打出粮补面积及个人相关信息公示表,下发到各村,在公示板公示一周后,核实无误,村领导签字,送回农经站。最后主管领导审核,经乡领导审核签字报给区农发局。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10
农村经济计划(草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按照调研要求,深入农林、财政、农工部等涉农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基本概况
xx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连兴平,西临杨凌、扶风,北接乾县,南隔渭河与周至相望,地处东经108°61′——108°19′之间。东西长22公里,总土地面积397.8平方公里(586817.25亩),海拔高度411——603米。全县共12个乡镇212个行政村,其中农用地452809.35亩,全县总人口41.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11万人,可以说xx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县。
二、农业农村经济现状
1、今年粮食产量形势较去年相比,略有减产。去冬今春降雨量是历年同期的三至四成,XX夏播植面积32.1万亩,小麦产量达到122044.2吨,夏粮产量比去年呈减产趋势,下半年由于气候适宜,农作物长势较好,今年秋播面积达33.5万亩,预计平均亩产达到442.9公斤,秋粮产量预计达到148371.5吨,秋粮预计较往年增产6%。XX年全年粮食产量预计270415.7吨,总体较去年粮食总产量28万吨略减产9000多吨。
2、畜牧养殖业总形势较好,畜牧业经济效益有望较大提升。今年我县畜牧业面对生猪市场价格低迷,h7n7禽流感及黄浦江漂浮病死猪事件,对我县畜牧业产生较大冲击,生猪价格曾一度最低达到3.4元/公斤。后经我县采取积极宏观指导,政策信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保护包场等措施,动员养殖户填槽补栏,截止8月份,我县生猪存栏达到57.1万头,奶牛存栏4.56万头,家禽存栏173.6万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02亿元,畜牧业纯收入1.42亿元。下半年,畜产品价格有望较大提高,预计畜牧业今年总体形势较好。
3、农业产业化强势推进。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9家。全县共流转产业化发展用地3.82万亩,形成以大庄、南仁为中心设施蔬菜基地,以苏坊、xx镇、普集镇、南仁的大路菜基地,以小村、普集街的大蒜基地和延渭河带清水莲菜基地的四大蔬菜及产业基地。一批以苏绘公司、馨秀专业合作社、南可手织布为龙头的手工布艺产业,以康穗食品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以长宁镇田大、金城、候家为基地的制刷业。建成了南仁“畜、沼、果”循环农业示范园、xx镇万亩优质良种繁育基地、苏坊特色园林观赏植物示范园、大庄核桃苗木繁育示范园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其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我县先后建设农技(机)服务站、土肥站、植保站、农产品质量监测站以及12个基层畜牧站,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农技基层服务站建设,建立自上而下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做好服务工作。
4、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新亮点。我县现有农业人口3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加之我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靠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截止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04902人,外出务工主要流向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柱、以及省内一些地区,根据最新数据,外出务工人均月纯收入为1300元至1500元,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新方向。
5、农民收入呈现多样式增收。我县农民增收来源结构主要由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方面组成,XX年我县农业生产总值将预计达到19.4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将预计达到9473元,比上一年增长1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263元,占年人均收入45%,家庭经营性收入3884元,占年人均收入41%,转移性收入为947元,占年人均收入10%,财产性收入为379元。占人均年收入的4%。
三、支农政策落实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政策落实情况
⑴粮食补贴政策情况。XX年省级下达我县玉米良种补贴面积均为33.7万亩,补贴资金337万元,下达我县小麦良种补贴面积32.76万亩,补贴资金327.6万元。以“一折通”形式每亩10元补助资金补贴将全部发放。
⑵农机补贴政策情况。XX年农机补贴工作自5月7日开始,截止7月3日第一批补贴资金380万元指标确认书已发放完毕,共发放《指标确认通知书》467份,补贴机具932台,受益农户415户,补贴资金380万元。经乡镇验货核实、公示,县补贴办抽查核实已报财政结算资金129.845万元。
⑶政策性农业保险。①政策性能繁母猪、奶牛保险。XX年处理养殖业保险赔案354笔,赔款总计47.12万元。②政策性设施大棚(银保富)保险。从XX年开展以来,累计承保1739.4亩,省级财政补贴保费金额48.7万元。其中:XX年承保53.3亩,XX年承保1000.1亩,XX年承保686亩,累计赔付资金10万元。③政策性小麦、玉米保险。XX年小麦承保面积30万亩,保费450万元,受灾损失目前正在统计中,估计高于去年,预计赔付资金在150万左右;XX年玉米承保7.56万亩,保费148万元,赔付玉米种植保险47笔,赔款金额22.88万元。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年内建设新农村示范村37个。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200口、大型养殖场沼气池2处、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完成养殖小区沼气项目建设10个。其次做好乡村道路维护、村间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新化,新修乡村道路10公里,硬化村间街道8.7公里。新打修复机井38眼,铺设输水暗管65千米,新修田间砂石路15千米,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全面启动20个重点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三是狠抓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00亩、末级渠系改造7500亩,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表现在: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畜牧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贡献有限。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但我县许多农民还没有从结构调整中得到实惠。一是少数农民仍然安于“小麦+玉米”的传统农业生产,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不愿参与结构调整。二是农村仍是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营形式,土地经营权掌握在一个个细小单元之中,尚未形成符合农村产业项目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政策,土地流转和集中相当困难,规模农业效益得不到实现。
3、农业成本增加,农畜产品价格波动大,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除政策扶持外,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农产品价格受到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以今年为例,2月份生猪价格16.4—17元/公斤,鸡蛋7.6元/公斤,牛奶收购价3.4元/公斤;4月份生猪价格为3.4元/公斤;6月份生猪价格为13——13.8元/公斤,鸡蛋为9.0元/公斤;8月份生猪价格为14.6——16元/公斤,鸡蛋为9.8元/公斤,牛奶4元/公斤;9月份生猪价为15.4——16.2元,鸡蛋为9.8元,牛奶价格为4.6元/公斤。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县今年农畜产品价格基本成上升趋势,但中间价格波动很大(生猪价格上下波动达到12.8元),由此可以看出农畜产品价格受市场调节影响较大,因此农民想要持续依靠价格上涨来增收不现实。其次,农业成本增加,使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如从XX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涨幅为8%,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乘机上涨更快,涨幅达10.3%,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目前大部分农民生产的粮食刚好自给自足,对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造成影响。
4、农业投入不足,金融支持跟不上,农业增收动力不足。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就政府而言,XX年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226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141676万元的16%,比上年的支出17%低1.0个百分点。就大部分农民而言,维持生活已属不易,根本无力增加投入。二是农民贷款难更是一个普遍问题。信贷部门由于受管理权限、效益比较低等方面的影响,信贷支农的门槛设置过高,农民难以取得贷款。
5、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业为弱势产业,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灾害、疫情、市场等风险较大,加之水利设施带病运行多、水利设施遭人为毁损严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等因素导致保灌率降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6、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表现在:一是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据调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的占60%以上,政府、中介组织只占15%左右,自由外出达到了25%。二是农民工收入偏低,月纯收入在1200—1300元占20%,1300--1500元的占70%,纯收入1500元以上的占10%。三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7、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程度不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目前农村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投入不足,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受资金困难,基础设施条件不到位等因素影响,难以实施。二是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市场、农民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三是推广方式不合理,成效不明显。四是农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多农业科研成果停留在基础理论上,转化实用新型成果少。
五、对策及建议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县,民不富则县不兴,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小麦为重点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缩低品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银信+农户”的模式,以牛、羊、猪三大宗畜产品为重点,搞好配套服务,力争畜牧业在两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把畜牧养殖园区建成全省乃全国有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所证明,而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放手原则,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大项目,大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第三,要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文章,用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产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
3、强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靠实现城镇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完成。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聚集,有利于服务行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地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布局,使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4、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积极做到“五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健全乡村劳务输出机构,负责收集劳务输出信息并定期发布、组织培训和输出、开展职工介绍等工作;二是加强市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职介机构,坚决取缔“黑中介”,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四是加强教育引导,保证有序流动。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变无序输出为有序流动;五是加强跟踪服务,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用工单位的意见和要求,稳定输出队伍,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5、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6、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率。一是要增加科教兴农投入,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转移支出,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自主创新。二是要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化体系。三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基层农技站建设,配备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对农户、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其次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六、明年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及措施建议。
(一)、XX年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XX年,全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按照“扩果、强畜、增菜、优粮、装大手工布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争取把xx建设成为全国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全省重要设施农业基地、全省优质良种基地。
(二)、全县农村农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农业总产值达到20.37亿,比去年增长5%。
——农村人均纯收入10610元,比去年增长12%。
——粮食总产量达到28万吨,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5.9万亩。油料产量达到1200吨,油料播种面积6000亩。苹果产量达到3.83万吨,苹果播种面积达到2.4万亩。
——肉类总产量达到6万吨,蛋类达到1.5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1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403吨。
——造林合格面积达到6382亩。
——建设基本农田3000亩。
——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9万人。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平方公里。
(三)、农村经济发展措施建议
1、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猕猴桃示范园、旭日循环农业示范园、xx镇万亩良种示范园、苏坊园林观赏植物示范园和大庄有机果蔬精品示范园等建设,努力创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启动手工布艺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国手工布艺第一县”。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漆水河流域集镇防洪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及扶贫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农村户用沼气500户、大型养殖场沼气池2处、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5个,完成养殖小区沼气项目建设20个;继续做好乡村道路维护、村间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和异地输出等途径扩大就业,积极扶持和培育我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全年力争新增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大幅度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通过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的生产经营性收入;通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的政策性收入。
4、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计划完成22个村社区体育健身广场建设和提升改造,新建新农村示范村32个,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拔村上楼、整村推进”项目,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力争年内农民进城落户1.3万人,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5、继续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以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积极做好落实好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加强对农资市场监管,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通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增加农民的政策性收入。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1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3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ZUI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为2.86:1;然后降低到1997年的2.47:1;从1998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1。近几年来,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民不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市场需要什么,既不去研究,也不会去搞深入细致的调查,捕捉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判断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4)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ZUI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的了解市场的ZUI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必须从自身做好.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尤其是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机制。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依法征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二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探索对农民的补贴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和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篇12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辖8镇3乡,12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48万亩,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8万人,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烤烟、万寿菊为主,养殖业以生猪生产为主,养鱼水面3.83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县委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心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据统计,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1元,同比增长14%;20xx年为4218元,同比增长16%;20xx年到达4881元,同比增长15.7%,个性是20xx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产量实现4.2亿公斤,增长5.8%,创历史新高,农业总产值实现24.22亿元,增长9.6%,畜牧业产值实现8亿元,增长7%,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3.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358元,增长9.8%。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在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形势下,我县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结构调整问题。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应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万寿菊、烤烟等具有市场竞争潜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民分散种植,难以构成规模。农户农业生产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构成必须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
三是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四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潜力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大,怕技术水平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一拥而上,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
(三)投入问题。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较高,抵消了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据20xx年备春耕期测算,农资在去年的高价位基础上部分品种如国产二铵虽然价格回落,但同近5年的平均价格相比,化肥价格普遍上涨2030%以上,个性是钾肥价格吨价5600元,比20xx年上涨1700元,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亩增加成本2530元,全县农业增加投入3100万元,占农业总投入的7%。而且粮食价格偏低,按照此刻的投入水平测算,如果玉米价格在1.1元/公斤,大豆价格在3.2元/公斤,水稻价格在1.5元/公斤时,农民种地效益几乎为零。
(四)乡村债务问题。由于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部分停产倒闭或改制,有的给镇村两级经济留下沉重的负担,负债相当严重。目前,我县123个村负债8223.9万元,村均负债66.9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432.8元。每年的收入不够还银行利息,严重影响乡镇和村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许多村组织在发展和壮大群众经济上缺乏思路,步伐缓慢,不敢担风险,导致群众经济无项目,空壳村现象还在必须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实际上群众公用资金往往是负数。在这种状况下,领导班子威信自然降低,群众的凝聚力愈加弱化,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业产业化问题。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运行状况较好,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必须的作用。目前,全县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19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全县加工型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已到达54820万元,实际加工潜力到达18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200万元,创利润3980万元,上缴税金1776万元。全县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到达3.7万户。像万寿菊产业在省级龙头企业山东诸城莲春色素提纯有限公司鸡东分公司的带动下,经过9年的发展,基地面积也由试种时的1500亩稳步增长到3万亩,万寿菊生产基地累计种植万寿菊16.5万亩,产鲜花16.5万吨,有3000多农户种植万寿菊,总收入1.15亿元,户均收入3.8万元,企业缴纳税金470万元,万寿菊这个产业已成为鸡东县的富民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有所发展,但发展步伐仍较缓慢,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不足,产品档次低,目前,全县省级龙头企业仅有2户,基地总面积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同其他地区相比,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带动潜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必须的差距。大多数龙头企业对农产品仍停留在粗浅加工的层面上,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都比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不明显。
二是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利益联接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中介组织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体系还未完全构成,难以适应产业化发展形势的需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很微弱,还没有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且利益联结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市场波动时难以构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在交易中农户牌弱势地位,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而作为农民一方,也必须履行订单合约,会出现产品注射高价处的违约行为。
三是扶持发展措施不力,专项资金少。国家、省项目扶持资金有所增加,但长期以来公共财政和民营资本对农业投入欠帐太多,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投入方向分散,企业规模现状整体落后,资金扶持力度明显不足,农业公共服务条件仍然较差,产业化科技装备水平落后,许多好的发展设想难以实施,缺乏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表此刻产前对市场的预测潜力弱,产中的技术服务不配套,产后的销售服务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