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9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技术 4-2020-05应急物资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O王军平应急物资储备,是各级政府为应对突如其来 的火灾、水灾、旱灾、地震和地质灾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4-2020-05应急物资储 备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O 王军平应急物资储备 , 是各级政府为应对突如其来
的火灾 、 水灾 、 旱灾 、 地震和地质灾害 、 生产安
全事故 、 危化品事故开展救援 、 救灾而储备的物
资 , “ 兵马未到 , 粮草先行 ” , 后勤保障决定一
场战争成败 , 在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物资储备是
否充足 , 直接影响着抢险救灾行动的成败 。
目前
应急物资储备存在主要问题是 :
无物资储备计
划 ; 无统一的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 机构改革不到
位 ; 物资储备有缺口 ; 无库房或者库房不达标 ;
资金投入不足等 ’ 针对存在问题 , 各级政府必须
高度重视 , 切实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工作.不
断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 ,制定物资储备计划 , 对物资储备实行计
划管理计划制定要在充分调研和评估论证基础
上 , 明确应储备物资单位 , 明确各应急职能部门
在一定期间内需储备的物资品种和数量.或以资
金形式储备的资金量使用减少时及时补充.从
源头改变目前应急物资储备意识不强 , 盲目无计划采购 、 储备的现状 。二 、
制定物资储备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要明
确 :
购置计划审批和采购方式 ; 物资出入库管理,
特别是出入库程序 ; 库房建设标准.定期维护保
养及过期物资报废程序等 。
切实纠正目前管理比
较混乱问题.防止腐败问题发生 。三 、
加快机构改革后相关移交工作按照机
构设置的通知要求 , 尽快完成应急储备物资和救
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向相关部门的移交工作 , 便于
相互很好履职四 、
补足缺口.物资储备有缺口的 , 要按物
资储备定额计划要求.采购缺口物资 , 补足库存
定额五 、
加强物资储备库建设要按照标准库建
设要求 , 集中或分散建库 。
若各单位分散建库 ,
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 既要考虑长远 , 也
不搞铺张浪费 。
力争库房建设满足需求 , 物资储
备确保安全 。六 、
加大资金投入物资储备计划下达后 ,
政府要明确资金来源 , 分期分批加大资金投入.
为计■划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
若规定从部门专项经
费中列支 , 必须严格支出审批.明确支出用于购
买物资占比 , 确保物资储备计划完成( 作者单位 :
商洛市洛南县审计局 )2020 年第五期 45
篇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小康
INSIGHT CHINACOVER STORY 封面故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刻不容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中国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的短板被严重放大。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质。多位卫生系统和政府采购领域专家表示,应急物资储备尤其在突发事件初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用应急物资应保证2个月使用“从目前看,重要的一些物资、口罩和防护服还是比较紧缺。”此前,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从需求端看,疫情期间,普通人要进行合理的自我保护,例如口罩人人都要用,需求量大增。此外,一些人抢购N95口罩,存在过度防护的情况,占用了宝贵的医疗资源。据工信部统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年产量占全球约50%。即便如此,在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突袭后,从医院到民间,口罩都异常紧俏。随着疫情的蔓延,各地医用物资仍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由于医用物资匮乏,广东、四川、河南、安徽、湖南、上海、重庆等省市的多家医院纷纷进行自救,公开接受社会捐赠。比较典型的是,武汉协和医院曾两次发出社会求援信息,寻找社会爱心捐赠,含护目镜、防护服、医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正常情况下,医用应急物资的储备至少要保证2个月的使用时间。此次疫情从大规模爆发到现在,不到1个月,相关的医用物资告急,从这一点看,我国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显然不足。事实上,为适应战备、救灾、防疫等需要,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制度。但目前,官方并未公布国家医药储备的具体情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表示:
“打好防‘疫’战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各方面物资供应及时跟上。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比如不少医务人员的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匮乏,特别是物资的调度、储备以及管理方面暴露的不足和短板,让很多人有了切身体会。”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能力同样重要以“深改”为主题的会议提出“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极具针对性。不过亦有专家提“战疫”前期,应急物资供应曾出现极度短缺,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频频告急。这些窘迫状况,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战略储备 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完善国家级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制度。图片/hellorf
小康
INSIGHT CHINA
39醒,在健全应急物质保障体系过程中,还应注意物资储备、生产能力与市场机制配置的关系。“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有其特定的应急物资设备‘峰值需求’。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通过不断积累、学习,形成这些重要物资的需求‘清单’。”戴焰军表示,在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中,这些物资的生产、供应等按照市场资源配置即可。若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如医疗保障物资的“峰值需求”持续增加,则需通过多种机制组合拳来满足应急管理的“峰值需求”。政府在整体统筹调配应急物资中,一方面要利用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同时还需要动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能力,还可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用更多创新的方式提供应急物资。由此,使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可以在物资储备周期、生产能力储备成本、市场动态供需之间实现动态优化平衡。戴焰军说:
“一方面要有基本的实物储备,存放在储备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企业签订合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保在应急情况下,企业可以提供足够的物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分析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该以何种方式储备,以及储备的数量、品类等问题,此前未在法律层面进行规定,主要靠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和医院等卫生系统单位自行制定办法,这可能导致各地因财力支持和问题认识等原因,在落实方面打折扣。当前,口罩、防护服等相关医用物资企业正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但有企业担心疫情过后产能过剩。2月9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发布《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第一批)》,涉及十类防疫物资,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文件明确,收储物资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调拨。对产品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国家就对目录实施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这两份文件出台及时,可以消除企业因加大力度生产后产品滞销产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说明,政府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强化。”王丛虎认为,各级政府在进行应急物资储备时,要根据历史的经验,包括历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测算出潜在需求,以及应该储备物资的数量和品种。一个事实是,中国现有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完备,关键是如何落实。一方面,在日常中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并且加强应急预案的落实。把应急事件放在预防层面,而不是等事件发生之后,再去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医药物资储备的监督检查体系,以确保医药物资储备的充足。是否建立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战略物资储备。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和财政部首次提出建立国家物资储备的建议。1952年,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成立,并开始建设储备仓库,利用国家预算拨专款收储物资。1953年,国家物资储备局作为政务院的一个独立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有了专门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机构。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国家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品种目录,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管理等,提升国家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近日,河南省政协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提案办理举行网络协商。其中,针对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河南省政协委员彭庆杰建议:建立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体系,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疗防护物资短缺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焦点、难点、痛点。彭庆杰认为,当前国内医疗物资储备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建立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体系迫在眉睫。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四方面建议:完善储备制度,解决好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谁来管”的问题;布局储备网点,解决好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设在哪”的问题;明确储备范围,解决好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存什么”的问题;加强储备保障解决好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钱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的不断发展,战略物资品种越来越多,各类储备物资规模越来越大,储备涉及的经济主体、利益主体也越来越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利红建议,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尽快完善国家级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制度。一是构建系统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管理体制,二是明确适当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范围及数量,三是合理安排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地点、运送及提供方式,四是采取多样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方式,五是建立多元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经费保障渠道。高利红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汲取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应急物资储备教训,在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上做更科学的测算;在一些先进药物方面的准备方面,还应该未雨绸缪。
篇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心得 体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 6 月 16 日说,将紧紧围绕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全力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应急物资是应对安全风险的有力武器,多一分保障,就会多增加一道安全屏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彰显出我们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同时也必须看到在疫情防控中,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物资频频告急,物资调拨、配送不畅,反映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非一时之功,只有真正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大战要想打赢,粮食和物资供应必须要提前准备好。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种医疗和生活物资能否供得上、供得快、供得准,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推动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正是题中之义。
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医用防护物资供应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他提出,要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做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的着力点。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要强化顶层设计。应急物资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采购、交通、仓储、物流、分拨等多个环节,有时还要跨国跨地区运作,需要中央有关部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各方协同作战的联动机制,还要做到平时服务与战时应急的统一,只有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调度,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应尽快出台和修订完善国家和地方应急物资管理的法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要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中的难点、堵点,做好战前物资储备,提升战时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和提高物资调运效率。以解决问题、务实管用为目标,将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各项工作尽快落到实处。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要注重科技支撑。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应急保障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的大数据平
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加强信息整合能力,精准对接各方资源,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谋定而后动,答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这道“治理题”,方能不断提高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篇四: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减灾· 2021 · 1 月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主要分析研究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日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几点建议。做好新时代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思考■ 戴兴华40 中国减灾· 2021 · 1 月下探索IC photo / 图。。. .。
。
41 1 月下· 2021 ·中国减灾 41 1 月下· 2021 ·中国减灾做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灾害风险治理理念,努力实现从以减少灾害损失为核心的灾害治理模式向以减轻灾害风险为核心的综合灾害治理模式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笔者所在应急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重抓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物资计划下达、专家评估、合作协议、灾害应对等工作,有效提高了救灾和物资保障水平。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自然灾害主要以洪涝和强对流天气为主,其中洪涝灾害是重点防范的灾害之一。从历年自然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淮安市每三到五年就会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主要因为:一是地理位置特殊,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淮安市地处淮河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有洪泽湖,周边有白马湖、高邮湖和宝应湖。周边客水入境,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二是地势低洼,极易形成雨涝灾害。三是外洪内涝,容易形成特大灾害。外围淮河上游客水下泄,周边湖泊水位不断上涨顶托,境内如果连降大到暴雨,洪泽湖水下泄困难,则会形成特大洪涝灾害。极端天气时有发生,例如 2019 年 6 月涟水县发生“龙卷风”,7月 6 日盱眙县、洪泽区强对流天气造成的风雹灾害,2020 年 7、8 月盱眙淮河洪水灾情。不适应新时代要求。首先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三定”方案规定应急管理局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的下达和生活类应急物资的调拨,应急物资调拨程序无规范性文件,基层操作难。应急物资储备,市、县(区)究竟如何储备,储备多大规模及储备的物资品种缺乏指导性文件。二是涉灾救助部门之间需进一步加强协同,以形成统一高效协调的储备体系。三是还没有建立市场储备制度,未能将市场流通的物资纳入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四是缺乏最新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应急物资储备库由地方自建,受到资金、区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不能满足多样化物资储备的要求。此外还面临应急物资储备能力不足。一是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单一且储备规模较小,种类主要是帐篷、应急包、折叠床等。二是储备库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到应急物资的调配 , 难以满足对救灾工作的快速处置要求。三是民间应急物资储备体量相对较小,应急管理实践表明,民间应急物资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往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几乎为空白,在面对灾害时自救互救能力十分脆弱。主观客观因素制约。一是缺乏忧患意识,个别县(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减少灾害损失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应当向减轻灾害风险为核心的综合灾害治理模式转变。二是应急信息员激励措施缺失,上级部门虽然出台了强化激励引导措施的相关文件,明确财政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但没有具体标准可供市、县(区)参考执行的标准。新时代做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完善工作体系。一要建立灾害信息员 AB角制度。
在“市、县 ( 区 )、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设立 AB 角应急信息员,全部录入全国灾害信息员管理系统,并汇编成册。A 角缺位 B 角顶补,保证灾害信息员工作责任明。
。. .。
。
42 42 中国减灾· 2021 · 1 月下探索力量体系。三要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规划、政策、实施、监管等环节,不断提高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引导支持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加强物资储备。一要加大资源统筹和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储备布局,完善储备类型,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储备保障能力。二要完善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制度,通过协议储备、力量储备、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等储备方式,推动救灾物资准备前置,构建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三要加快实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加强抗旱防汛物资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同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标准体系建设 , 推进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建设。四要继续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协同保障能力。一方面配强基层防护、通信交通工具等防灾减灾救灾装备,提升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社会物资、装备的征用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大救灾装备租赁保障机制。五要编制避难场所分布、应急物资储备分布、应急救援力量分布“一张图”,为灾害发生时避难逃生、应急物资的调拨、救援力量的调度提供快速便捷的直观数据支撑。六要建立健全物资调拨机制,确保物资调运便捷顺畅。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便捷顺畅地调运是做好灾民安置的关键,各地应急部门要加强应急物资调运机制建设,确保物资调运便捷顺畅。强化科技支撑。一要立足现有的北斗报灾手持终端装备,建立周通联、月通报制度,通过平时常态化的使用管理,确保应急情况下北斗手持终端能及时完成灾情报送工作,实现灾情无障碍第一时间报送。二要加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组建由确、无缝对接。二要建立灾害信息员培训制度。市级每年组织 1 次镇 ( 街道 ) 级以上灾害信息员集中培训,县(区)每年组织 1 次县(区)以下灾害信息员集中培训,镇 ( 街道 ) 每年开展 1 次村(居)级灾害信息员集中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三要建立灾害信息员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县(区)灾害信息员工作情况通报不少于 2 次,每年表彰一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优秀灾害信息员,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次全市“十佳灾害信息员”。四要加强灾害救助规范化制度建设。收集整理每次灾害过程的基本情况、受灾家庭、损失情况、紧急转移和紧急救助款物发放等资料,尤其对救助程序(户申请、村评议、村公示、镇审核、县审批)的每个环节要步步“留痕”,发放要采用全市统一的《淮安市县(区)、镇、村(居)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救灾物资分发表》发放表格,确保灾害救助及时规范,打通灾害救助最后一公里。五要建立图表化应急制度。组织全市各地精心编制“一图一表”,将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灾情上报、拟转移人员分布及干部包保责任、紧急疏散安置点、风险隐患现状、基础设施、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物资等八方面情况分别编制成图表,建立全市自然灾害基础信息数据库。增强救助实效。一要着眼于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拨付救灾资金、物资,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确保灾后 12 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初步救助。二要加强灾害评估、应急救援等专业队伍建设 ,完善以消防救援、卫生防疫等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 , 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 , 以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专家库为决策支撑的灾害应急处置。
。. .。
。
43 1 月下· 2021 ·中国减灾 43 1 月下· 2021 ·中国减灾科研机构专家、技术人才、涉灾部门骨干组成的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三要重点支持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识别、应急救援、信息收集、数据汇总、灾害趋势分析预测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大力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四要支持推进高风险、高难度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设施和灾害预报能力建设,推进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及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对于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五是加强救灾和物资保障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健全全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动态掌握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使用管理情况。(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处)。
。. .。
。
篇五: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政府采购 2020年第6期 55MILITARY PROCUREMENT | 军队采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应急物资保障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本文作者认为,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保障流程的角度,举一反三,重点关注“四点”,才能有效补齐短板和弱项,不断提升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水平。关注“四点” 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文 / 田彦刚军委后勤保障部采购服务中心
沈
乐
32180 部队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发生初期,口罩、防护服、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导致防疫物资储备少、生产企业人员缺、产能短时间内上不来等问题充分暴露。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前复工恢复生产,快速转型提高产能,便捷通关扩大进口,更有海外爱心人士历尽艰辛,全球“扫货”,“人肉”背回,解了初期防疫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但是,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应急物资保障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笔者认为,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保障流程的角度,举一反三,重点关注“四点”,才能有效补齐短板和弱项,不断提升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水平。一、预测需求“爆发点”需求是应急物资保障的源头,只有提前掌握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等基本要素,才能在后续应急物资保障中有的放矢、高效推进。(一)预测爆发品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既需要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一线救治物资,又需要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X 射线 CT 等重症医疗设备,还需要帐篷、消杀用品、宣传标识、生活保障设备等防疫配套物资,其中口罩最为紧缺,特别在春节期间“一罩难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事件,预测出最为紧俏的物资品种尤为重要。(二)预测爆发时间。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口罩在疫情初期就呈现需求爆发态势,测温仪在实行封闭式管理前期需求惊人,消杀用品在公共场所开放之初需求暴涨,呼吸机在美国危重病人较多情况下需求激增,只有预测出各类物资需求的爆发时间,才能区分轻重缓急,为后续调用储备、扩大产能、畅通渠道等争取时间、抢得先机,做到忙而不乱、有序实施。(三)预测爆发数量。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对口罩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只要将其与我国现有人口数量进行关联,就能够预测出较为准确的需求数量。举一反三,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任何物资的需求数量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与某种因素相关联,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经验积累,形成相关预案,确保应急条件下各类预测数据精准可靠。二、挖掘产能“增长点”尽管实物储备是当前应对应急物资保障的有效途径,由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不确定性、应急物资保障需求的多样性,完全依靠实物储备实施应急物资保障既不持久、也不现实、更不科学,需要在生产企业产能上挖掘新的增长点,实现企业产能与实物储备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一方面,要依托现有生产企业,在充分掌握正常产能和最大产能的基础上,了解其同类或相近物资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等,确保在应急条件下能够将同类或近似物资的产能转化为应急需要物资产能,同时,从产品生产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溯源了解其上游原材料配套企业的产能状况,以及上游同类型企业的数量、
56 中国政府采购2020年第6期军队采购 | MILITARY PROCUREMENT分布等情况,并出台相关政策,将产能储备在整个供应链中,这样既能提高供应链的协作效率,又能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还能快速提高现有生产企业产能,从而确保高效完成各项应急物资保障任务。另一方面,要注重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公司造口罩”“服装企业转产防护服”“日化企业转产消杀用品”等热点新闻事件中,探索硬核做法,总结有益经验,形成长效机制,集中全社会的智慧与力量,将有社会责任感大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挥出来,为快速提高应急物资产能抢时间、抢设备、抢原料,从而实现产能快速转换,确保应急物资保障顺畅高效。三、打通物流“堵点”物流体系的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应急物资保障的能力水平。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中,很多成熟的物流运作机制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赢得了政府、企业和大众的一致认可,这为打通物流通道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应急物流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组织体系集约化。要参考疫情防控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的有益做法,打破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独立运作的模式,针对地震、洪涝、海啸、泥石流、传染病、雨雪冰冻、森林火灾等不同类型重大突发性事件,建立一体化应急物资保障联合调度机构和信息资源平台,形成中央有关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中央、地方和有关企业之间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应急物资保障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调拨。(二)产品包装标准化。包装处于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要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努力克服物流包装要求差异,最大程度实现包装材料、包装尺寸、包装容器规格、包装机械、包装检验等标准化,这样才能降低物资损坏风险,减少运输、搬运、堆垛、存储等物流环节的作业量、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三)运输方式多样化。运输是物流活动的关键环节。要区分需求轻重缓急,结合物资特点和运输要求,大力推广公路、铁路、船舶、飞机等多式联运方式,加强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健全多式联运标准体系,优化多式联运方法路径,实现应急条件下物流顺畅高效、使命必达。四、守住质量“根本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应急物资保障的底线。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由于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大、时间紧、任务重,经常需要企业应急生产,一旦企业简单追求生产速度,常会放松产品质量要求,因此,要在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督促企业严格依照法规要求和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对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放行等重点环节监督检查,坚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从源头上保障应急物资质量安全。(一)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企业生产的任何产品,需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之一,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产品,必须满足强制性国家标准。要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不同的用户群体建立不同的质量技术标准,以口罩为例,既有 GB262-2006/2019 的“KN” 型 口 罩, 又 有GB19083-2010 的医用防护口罩,还有 YY0469-2011 的医用外科口罩,以便为企业生产、质量控制、检验验收等提供参考或依据,从而在应急物资保障中快速响应、尽快投入生产。(二)强化企业质量管理责任。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自觉从研发设计、制造生产、销售使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着手,落实落细质量主体责任,大力推行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高效生产方式,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激发生产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全面质量管理能力。(三)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功夫在平时。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执法,曝光质量问题,形成有力威慑。另一方面,要深入生产企业一线,结合产品标准、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找到质量控制关键点,开展专项整治,搞好隐患排查,确保产品质量经得起应急考验和市场检验。
篇六: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观察81重大事故灾害频发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同时,也显现出应急力量体系不完善、布局不均衡,应急准备不充分,实战能力不强等问题,亟需完善、强化和提升。建设一支装备精良、技术精湛、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实战能力整体提升、应急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专业优势特别突出、应急救援效能显著增强,构建完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对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公共安全网具有重要的时代发展意义。一、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成分消防队伍应急救援能力能够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组织能力、救援能力及保障能力。首先在组织能力方面,我国的消防救援队伍力量分别由国家队、专职队及社会救援力量三个方面构成,三项因素的统筹能力即构成了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的组织能力。其次救援能力则是体现在等级备战、实战演习两个方面。实战演习指的是救援队伍应当根据自身器具及车辆、设备情况进行具有功能性的编组演习,保证在灾害出现时能够尽快地划分责任实施救援。最后消防救援应急队伍所需要的保障能力有经济保障、物资保障及通信保障,在需要进行消防应急救援响应时灾害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其处置的难度加大,因此一定需要完整的物质供应链条作为后备基础。而物资要及时有效地运往灾区,其经济保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上述条件的支撑在救援过程当中仍需要不断对救援人员的位置进行调配与确认,因此通信保证也是必不可少的。二、消防救援队伍的特点目前,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各地政府都在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即便在城市安全上出现很小的事故,也会引发社会上很大的舆论,并且,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留下隐患。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处理好各地的安全问题,才能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后盾。目前,消防队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消防队伍在消防灭火救援实战中会遇到很大的挑战,需要及时、快速的赶赴灾害现场,并采取合理的战术处理好险情,防止险情的恶化和扩大。②消防队伍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不能只是单单的做好表面工作,而是要对未来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队伍良好的发展。③在日常的工作中,消防队伍要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做好改善工作。不断增加综合救援实战工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保驾护航。三、消防救援部门应急救援现状(一)应急协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一致、共同合作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突发性事件的处置需要的是全局观念,而不仅仅是关于参与部门和地区的局部观念。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等问题造成了应急联动能力不足,影响了协同应急和合成应急。具体来说,在应对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往往侧重于所辖部门的力量处置,尽管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可以进行联动,但尚未达到联合协作和统一调度的程度。同时,地区之间由于缺乏规范化的联动机制。(二)消防应急通信手段落后虽然随着我国新设备的不断发展,我国消防应急通信手段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消防应急通信装备的配备仍然有所欠缺,这就导致了很多消防应急通信设备的频率使用不够规范,通信距离也有一定限度,这导致灭火救援统一指挥的效率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在现有的常规通信手段之中,往往会存在着通信设备质量较差,设备容易老化等问题,在进行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经常由于保养不善而影响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多功能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例如在现场应急通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通信覆盖范围较小、通信设备智能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四、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建议(一)提升组织能力组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员综合素质的升级,为了保证人员的综合素质始终处于上升的状态,首先需要对内部专业人才进行再培养,具体的时间方式能够使用院校、基地、队伍三点连线的方式来满足综合实践的需求。其次能够通过外聘的方式由外界聘请各方面的专家来到队伍内部进行现场教学及专业知识的传授,充分发挥出外部知识储备的作用。此外组织能力也是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的,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此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当向着职业化及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当前消防队伍正处于改制转隶的过渡期,我国也正可以把握住此次契机,完成专业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二)明确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规划专业消防队伍在制定自身发展规划时,在摸清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种类、数量、专业技能底数基础上,可提请当地政府将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的发展、壮大纳入到当地政府经济建设规划中,明确队伍发展位置、种类、数量以及人员招录形式、保障措施,使之在灭火救援初战、重特大灾害中发挥作用。关于我国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徐 磊(天水市消防救援支队,甘肃 天水 741000)摘 要:现如今,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灾害事故频发,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受到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完善的应急救援和战勤保障体系是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成分,介绍了关于加强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策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思考。关键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思考作者简介:徐磊(1985— ),男,汉族,江苏徐州人。主要研究方向:
灭火救援。。
。. .。
。
管理观察82(三)建立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决策处置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具体活动。领导者必须具有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业务技能)、人际技能(协调技能)、概念技能(决策能力)。但是在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动态、复杂的环境,仅仅依靠领导权威是不够的。因此,在应对突发性事件过程中,消防救援部门必须及时成立以指挥长为核心的决策指挥机构,同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技术专家参与其中,以保证决策指挥的权威性、专业性和高效性。从具体的工作来看:制定高效的决策方案,组建专业的监测队伍,调配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协调相关部门的救援活动,强化处置现场的监管工作。(四)建立联勤联训与联调联战机制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与专业消防救援队伍共同训练与自主训练相结合的弹性训练模式,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员到专业消防救援队伍基地化轮训制度,强化班组编成与建制队伍协同配合演练、训练,多维磨合,彼此掌握作战实力。将各类接警平台进行整合,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配备相同频率基地台、车载台,不执行执勤战斗任务时,可通过视频系统、APP会议系统、联调联战系统等技组织联席会议、桌面推演,强化协同作战能力。(五)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应急通信手段在进行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消防部门必须要打破传统的观念,放弃落后的通信手段,推广使用先进的通信网络,例如可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应急通信设备的应用。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已经完成了无线局域网的布置,因此在进行消防应急通信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现代先天通信新技术的优势来进行应急通信设备的研发与改进,还可以利用卫星技术与短波电台保障通信范围,并增强通信的信号,另外还可以利用同频同播的技术,增设同频中转台,扩大应急通信的覆盖范围,通过同频中转台的设置提升上级救援通信的可靠性。五、结语应急救援工作纷繁复杂,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具体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角色和定位也是复杂多元的。就近年应急管理部门及消防救援队伍的融合发展过程看,国家和地方关于应急救援交织的工作边界的定义和分工还没有厘清。日前,全国人大已启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工作。可以预见,此次修法必将为突发事件“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消防救援队伍而言,面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能定位、工作边界,在改革转制中实现跨越发展,以打造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为目标,以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方向,加快转型,完善机制,锤炼队伍,提升本领,才能满足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多角色定位的问题,才能适应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参考文献:[1]相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问题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2]郭鑫志.消防救援应急联动能力提升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3]秦戬.Z市消防救援支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上接第80页)作队伍,属于内部政工管理项目的核心服务对象,其与电力企业的生产主体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要想有效建立出电力综合政工管理系统,就需要确保工作人员确切认可政工管理的实际价值。(二)革新政工管理手段电力企业负责政工管理事项的内部员工,其作为管理领导人员和下层员工之间开展沟通的纽带,不但要求其精准接收管理领导人员的相关指示,还要求其与基层人员进行思想交流,掌握基层人员的实际需求,所以务必紧随时代的发展,持续深度分析电力企业内部构造的革新工作,仔细研究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内部政工管理的新式手段与新式路径进行讨论,在领导层和基层员工之间发挥良好的连接作用。务必加大对电力单位内部政工工作员工在技术、工作领域的培训力度,对其自身在政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持续进步,勇敢针对政工管理实施手段开展革新工作,同时必须摆正自身的工作思想与责任态度,在进行革新的过程中,不可背弃对国家社会及广大人民负责的主旨,接受现实的严峻挑战,进而实现理想的政工管理成果。(三)完善政工管理队伍除了需要使电力单位内部政工管理执行队伍的数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还应当高度重视工作质量。要想更加高效的向电力企业提供服务,就需要全方位掌握政工管理队伍中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针对政工管理工作队伍中的工作人员开展具体的培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需要根据电力产业的基础工作与实施流程开展主题培训工作,要想有效的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结合,就需要实际理解电力单位内部的运营方式等,依靠专业性理论指导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应当持续塑造团体合作思想,提高政工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切忌将政工管理事项形式化,必须全面落实到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四)塑造积极美好的工作氛围,高效实现政治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政工管理而言,单位内部拥有一种积极美好的工作氛围是十分关键的,也是实施政治管理手段的基本条件。其一,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出发,必须针对理论思想的深度进行有效的掌握,通过全方位思考进一步明确单位的政治格局;其二,出现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切忌仅仅关注表面,应当站在实际的角度,加大对难题的解析思索力度,科学整理所有问题相互间的实际关联,进而一步步挖掘出问题的产生原因;其三,应当构成、掌握且坚信准确的政治立场,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内部的政工管理环节是一种基础性工作项目。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使得当前的网络环境乃至员工的工作环境的信息比较复杂,更需要我们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传播正能量,引导健康文明和谐的思想潮流。四、结语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思想动态及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内部政工管理工作的实质效率,可以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效益。对此,要求电力单位的领导人员与管理人员,加大对政工管理实施成效的关注程度,持续完善政工管理体系构建,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素养,持续促进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实现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王磊.试论电力企业政工管理的创新方法及意义[J].营销界,2019(33):50,54.[2]冯蕊.试论电力企业政工管理的创新方法及意义[J].产业科技创新,2019,1(06):112-113.。
。. .。
。
篇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138 期
2020 年 5 月疫情防控下提升上海应急物资
保障能力的思考曹海军( 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0003 )摘要 :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约束作用 , 将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上海市 “ 十四五 ” 规
划纲要 , 统筹规划上海应急物资的生产 、 流通 、 收储 、 调拨和紧急配送等各环节能力建设 。
结合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 优化物资产能和区域布局 , 适当扩大龙头企业对紧缺物资的生产能
力 , 增强骨干流通企业的收储能力 , 培育稳定的物流配送能力 。关键词 :
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 :
F 252.2.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1309 ( 2020 )
05- 0100 -00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当
前城市公共卫生和应急物资保障的短板和不足 , ,
这就要求尽快将应急物资保障纳入国家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 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
体系 。
本文立足于上海超大城市实际 , 从加快城
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 , 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
出的不足 ,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上海城市应急物质
保障能力作一些思考 。
。一 、 抗击突发疫情凸显
应急储备物资的重要性( 一 )
现有应急储备物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作为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 常住人口
2400
余万人 , ,
外来流动人口超过 800
万人 , ,
从疫
情重灾区来沪人员较多 , , 防控形势一度非常严峻 。
2020 年 1 月下旬以来 , 随着感染确诊病例的迅速
增加 , 各类医疗 、 医用等物资需求量较大 , , 特别是
医用口罩 、 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及消毒类消杀用品
异常紧缺 。
加之,上海相关生产企业产能有限 , 区
域间物资调运不畅 , 不仅市民对口罩 、 消毒液等物
资的巨大需求一时无法得到满足,就连前线医护
人员和防控人员的口罩 、 防护服 、 护目镜 、 测温仪
等也纷纷告急 。
这对防控工作有效开展带来巨大
压力 。
。对此 , 上海立即启动市级储备物资应急机制 , ,
先后两次动用市级储备口罩 , 重点向一线医护人
员 、 基层防控一线人员定向投放应急储备物资 , 发
挥了 “ 压舱石 ” 的积极作用 。
同时,第一时间向上
海驻鄂援助医疗队提供棉大衣 , 向入沪道口检查
人员提供棉大衣 、 帐篷 、 应急包等物资 , 向市级医
院等提供移动厕所等 , , 发挥了应急保障作用 。
。( 二 )
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是城市运行安全
的基本要求上海作为超大城市 ! ! 一旦遇到全国性的公共
卫生事件 ! ! 如何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 ! 快速打通
生产 、 流通 、 储备各个环节 , 快速调动国际 、 国内及
上海的应急物资 , 关键时候调得出 、 用得上 , 优先
作者简介 :
曹海军 , 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资和能源储备处副处长 。100
疫情防控下提升上海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思考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和防控人员的应急物资需求 ,
做好全市层面的联防联控,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
化和城市运行安全的基本要求 。
在城市的运行管
理过程中 , 除了新冠肺炎这类公共卫生事件的防
控应对 , 生产安全 、 自然灾害 、 社会安全等事件的
应急管理也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全球现代城市化经历过三次浪潮 , 而我
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用 40 年时
间走过了发达国家 200 年的城市化进程,没有渐
进式的发展过程 , 而是呈现出赶超型 、 跨越式 、 超
常规等特征 。
这些特征对我们的城市安全风险防
控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挑战 ,作为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
上海人口基数大 ,
人口密度高 , 人员大量流动 、 产业高度集聚 、 高层
建筑和重要设施高度密集 、 地下空间管网密集 、 轨
道交通承载量超负荷 , 再加上极端天气引发的自
然灾害等 , 这些都可能成为城市安全的风险点和
隐忧点 。
一旦遇到城市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处置
和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 完备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
体系就成为基本需求 。
这不仅对现有的政府储备
物资布局 、 品种 、 数量 、 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 而且
对应急物资的生产 、 流通 、 储备 、 调配等各环节提
出了更高要求 。二 、 上海现有应急物资储备现状
与存在短板应急物资储备是指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
能够提供充分的物资保障,有效应对各种紧急情
况 , 并在事后能够满足恢复重建需要的物资备用
计划 。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是完善
应急物资的监管 、 生产 、 储备 、 调拨和紧急配送等
一揽子保障体系 。
近年来 , 上海建立和完善应急
物资储备制度 ,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日常监管 , 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 ! 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建设,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水平 。( ( 一 )
)
建立三级政府实物储备体系为贯彻落实 《 上海市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
发事件应对法 〉 办法 》 , 上海出台了 《 关于进一步加
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 , 对上海应
急物资储备的统筹指导 、 职责分工 、 管理制度 、 调
用原则等作出规定 。
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着眼于
应急物资储备的结构 ! 建立了市级重要商品储备 、
专业储备和区单元储备的三级储备格局 , 多数采
取政府委托企业承储的方式 。
市级重要商品储备
涉及粮食 、 农资 、 生活必需品以及抗灾救灾商品等
四大类物资,本次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的口罩等防
护物资就属于抗灾救灾类储备物资 。
专业储备是
根据突发事件处置的特点和要求 ! 各相关行业 、 领
域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 , 主要涉及防汛防台救护
类物资以及帐篷 、 折叠床 、 棉被 、 棉大衣等救灾物
资 。
区级单元储备是根据各自区域特点 , 参照市
级重要商品储备和专业储备办法 ! 重点落实与本
区域应急处置需要相符的应急物资储备 。( ( 二 )
)
现有政府实物储备的结构须进一步优化在本次防控疫情中 ! 上海建立的三级政府实物
储备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 第一时间启动了储备物
资应急响应机制 ! 适时投放市级储备口罩 、 棉大衣
帐篷等应急物资 ! 对增加市场供应 、 保障一线防控
人员的应急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 。
但是 , 政府实物
储备也面临着品种结构不均衡 、 储需错位的问题,
本次疫情防控最紧缺的 N95 医用口罩 , 政府实物
储备比较少,防护服 、 护目镜 、 测温计等防护防控物
资 , 政府没有此类储备 , 政府储备的托底作用没有
得到有效发挥 , 给防控物资保障带来压力 。( ( 三 )
)
应急物资的产能及市场配置能力有待
提高本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口罩 、 防护服等物
资需求巨大 , 我国本来是口罩生产大国 , 产能占到
全球产能的 50 % 以上 , 但恰逢春节假期 , 工人放
假 , 节后返工也需要 14 天隔离时间 , 加上原材料
紧缺 , 口罩产能的恢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 一时口
罩 、 防护服等供需矛盾突出 。
据了解 , 正常情况
下 , 上海口罩 、 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的供应除了本地
产能外 , 主要还是通过经销 、 进口贸易等市场化方
式来满足各方需求 。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
延后 , 全国内地 31 个省市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一级响应 , 各种临时防控及管控措施升级 , 省
际物资流通配送受到一定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也
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 , 国际航空 、 航运 、 通关等受到一定限制 , 给进口101
第 1
38 期
2020 年 5 月贸易带来较大影响 。
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 , 上海
应急物资保障受到了较大考验 。三 、 进一步提升上海应急物资
保障能力的建议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
足 , 补短板 、 堵漏洞 、 强弱项 , 建立健全上海应急物
资保障体系 ! 切实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 为城市
安全运行提供基础保障显得迫在眉睫 。( 一 )
强化依法防控 , 推动应急物资保障建规
立制目前 , 在中央层面 , 对于应急物资的管理主要
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除了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突发事件应对法 》 第 32 条对 “ 国家建立健全应急
物资储备保障制度 ” , 《 国防动员法 》 第 33 至 36 条
和 54 条对 “ 战略物资储备与调用 ” “ 民用资源征用
与补偿 ” 等做出了原则规定 , 对应急物资的具体管
理分散在相关部门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 , 如中
央储备粮管理条例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 中央储备
糖管理办法等 , 存在立法滞后 、 立法位阶低等问
题 , 这种立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国各类
物资储备统筹协调 ! 也不利于各类储备的规范管
理和更好发挥作用 。
上海各类应急物资的管理尚
缺一部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 ! 主要依靠部门规
范性文件来管理 !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 ! 缺少法治依
据和保障 , 难以实现统一高效的物资调配 。
下一
步 ! 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 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 ! 落实
依法防控的要求 ! 结合上海超大城市实际 ! 加强调
研论证 , 加快制定政府规章 , 争取 2020 年上半年
出台上海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实施意
见 , 围绕应急物资的生产 、 采购 、 调拨 、 运输 、 储备
等各环节,明确部门职责 、 管理制度 、 应急征用 、 联
动机制等内容 , 为全市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
能力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 二 )
发挥规划引领 , 增强应急物资产销能力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约束作用 , 将完善应急物
资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上海市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 ,
统筹规划上海应急物资的生产 、 流通 、 收储 、 调拨
和紧急配送等各环节能力建设 。
结合上海产业结
构调整政策 , 优化物资产能和区域布局 , 适当扩大
龙头企业对紧缺物资的生产能力 , 增强骨干流通
企业的收储能力 , 培育稳定的物流配送能力 。
对
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生产 、 流通等企业实施名单
制管理 , 在项目立项建设 、 资金补贴 、 用地 、 用能 、
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
建立突发事件紧缺物
资产能快速恢复应对机制 , 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
资供应短缺 , 要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 , 统一组织
原材料供应 、 安排定点生产 、 规范质量标准 , 确保
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 。
同时 , 要积极利用国际 、
国内两个市场资源 ,
发挥上海总部经济优势 ,
加强
与 3 M 、 杜邦等跨国企业开展产销合作 , 利用其在
沪的防护设备生产基地 , 发挥其优势产品和完善
的供应链能力 , 借力跨国企业调配全球市场资源
的能力 , 提升本市物资产销能力 。( 三 )
调整优化应急物资储备结构 , 提升储备
保障能力上海已出台 《 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
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 提出 28 条
综合政策 ! 为支持重点防疫物资供销企业扩产增
能! 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 ! 对企业相关剩余物资确
实难以消化的 , 可按照规定程序纳入市级物资储
备 。
上海应以此为契机 , 进一步调整充实储备物
资结构 , 通过广泛调查研究 , 对剩余防控物资进行
归集 , 视情况分类收储 , 按照国家规定纳储指导目
录,明确收储品种 、 数量及质量规格 , 调整优化现
有储备结构,增加对 N95 医用防护口罩 、 医用防
护服 、 护目镜 、 红外体温仪等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的
储备规模 ! 提升储备效能 ! 补齐公共卫生物资保障
短板 。
同时 , 根据上海人口密度大 、 人员流动大 、
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高度密集 、 地下空间管网密
集 、 轨道交通承载量超负荷等城市安全的风险点
和隐忧点 , 系统排摸和梳理对自然灾害 、 事故灾
难 、 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 ! 完善储
备布局 , 优化应急必需品的储备规模和结构 。( 四 )
创新储备方式 , 拓展大数据信息储备上海要在统筹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
加大财政投入 , 进一步完善三级储备体系 , 夯实
市 、 区两级政府实物储备 ! 特别是要扩展龙头骨干
企业的协议委托储备 , 构筑多元化物资储备体系 。
102
疫情防控下提升上海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思考同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
按照 “ 不为我所有 、 但为我所用 ” 的原则 , 灵活采取
信息储备 、 季节性储备和临时储备等方式 , , 依托高
校 、 智库 、 行业协会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 , 采
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 充分挖掘大数据信息资
源储备 , 根据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点和隐患点 , 加
大对相应各类应急物资的企业名录 、 产能 、 经销 、 、
库存 、 运输 、 配送等各环节进行广泛排摸,建立应
急物资信息数据库 , , 定期维护更新 , , 健全信息共享
机制 , , 一旦遇到应急事件 , 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信
息 、 锁定物资,在不增加或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基础
上,充分挖掘行业力量,撬动社会资源 " "( 五 )
健全高效调运应急机制 , 提升社会动员
能力在紧急突发情况下 ! ! 应急物资的投放必须快
速响应 , 及时高效地满足因突发性...
篇八: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 (试 行)为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科学高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领域突发事件,现就加强湖南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以科学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目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着力解决应急物资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资源分散、统筹协调难度大、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确保关健时刻备得有、产得出、调得动、用得好,增强抵御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全面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强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 2025 年,应急物资储备满足分别启动一次本区域突发事件(其中自然灾害领域应满足省Ⅱ级、市Ⅱ级、县Ⅲ级、乡Ⅲ级)应急响应的需要。
- 2 - 到 2030 年,建成统一高效、科学完备、协同治理、及时可靠、安全可控的全过程多层次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法规标准 根据立法权限和程序,结合区域特点,及时制定修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应急物资管理配套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完善应急物资保障预案体系,落实应急救援、应急物资运送车辆通行服务等政策。
开展应急物资保障标准研制、推广和应用示范,推动全省应急物资保障标准化建设,出台湖南省应急物资分级分类标准、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救援物资配备标准等。
(二)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协调联动机制 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部门配合、条块结合、区域联合、资源整合、军地军民融合,实现应急物资多级联动指挥、快速科学决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应急管理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加强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南局的联动共享,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互补功能。
实施严格监管评估,各级相关部门协同建立应急物资保障监管工作机制,健全应急物资保障绩效评估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三)优化应急物资保障过程管理 重视研发生产。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研发质量优良、适应需
求的新产品,推动应急物资生产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健全应急物资生产产业链,优化生产企业布局;培养一批省内优秀应急物资装备供应企业。
完善采购制度。建立重要应急物资生产商名录,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应当提前部署,制定灾害突发时紧急采购流程。
建立征用制度。建立完善省内应急物资征用和补偿机制,出台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征用程序和补偿标准。
健全捐赠制度。优化应急物资社会捐赠动员导向机制,建立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平台。
提高储备能力。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互动、军队与地方密切联系、实物储备与产能储备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形成强大储备能力。
加强产能保障。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建立可突击生产、转产应急物资企业名录,选择有实力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产能储备企业,明确重点企业产能储备任务。
提升投送能力。打造应急物资快速调拨模式,建立应急物资物流调度平台,促进军队、政府和社会物流企业有效衔接,推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接,实现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快速传递。
完善处置制度。细化应急物资报废和回收标准、要求、流程,对专用应急物资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实施专业管理。健全供应、仓储、运输等主要环节的应急联络人机制。提高物资采购、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等队伍专业化水
- 4 - 平和高新尖设备的操作能力。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领域专家库。
(四)提升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充分发挥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平台作用,实现可视化、一体化的指挥决策。推动气象水文、监测预警、救援力量、装备调配、物资储运、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数据信息整合,统一应急物资需求、生产、存储、运输和调拨等信息的标准化表达形式,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全流程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品种、运距、数量等辅助决策数据自动推送。
加强各级应急物资存储场地的机械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信息化、应急物资存储效率和智能化监管水平。对储备物资基本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编码,推动应用二维码、智能芯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应急物资保障的全过程留痕、监督追溯和动态掌控。
(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建立应急物资供应网,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应急物资品类、数量要求,结合地方灾情特点和救灾需要,全面加强物资储备。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分别按照突发事件(其中自然灾害领域应满足省Ⅱ级、市Ⅱ级、县Ⅲ级、乡Ⅲ级)应急响应的要求储备应急物资,分别明确四级仓储的储备目录、储备总量和储备结构;县级以上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家庭必备应急物资名录,鼓励和引导居民储备必要的家庭应急物资;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领域相关部
门制定各级各行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数量定额标准;鼓励和引导企业落实应急物资储备。
研制防汛抗旱、人员搜救、受灾群众安置、地灾防治、森林灭火、气象等先进装备和产品,提高基层减灾和应急救灾的装备保障水平,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应急装备保障工程中的应用。实施重点城市、重点流域应急救援装备预置示范项目;实施应急装备物资储运体系信息化工程;开展防汛抗旱装备重点方向科技攻关;健全应急装备管理制度和应急调运预案。
(六)开展行业领域仓库基地建设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领域。依托区域应急救援“一部三中心”(省级应急总指挥部,衡阳、益阳、怀化三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配套建成 3 个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形成重要、新型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资、受灾人员生活保障物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物资、防疫物资等集中储备、辐射周边的新格局;县市区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重点加强江河流域、山区、湖区、灾害风险高等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选择一批交通不便、灾害风险高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进行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点建设。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网络,增强防御处置森林火灾能力。
公共卫生领域。建设区域级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其余市州因地制宜建设市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基地,实施县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增强县级综合医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
- 6 - 社会安全领域。支持公安部门与政府储备部门建立“常规统筹、专业自储、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差异化应急储备体系;优化公安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实施差异化存储,利用现有公安应急保障仓库,实施分片区联动保障,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
交通运输领域。建设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湖南(娄底)储备中心,覆盖湖南全境及相邻外省部分区域,重点储备特大突发事件所必须的大型专业化装备或设备,并按照“资源共享、共建共用、统一调配”的原则,加强与水利、应急、林业、粮食和储备等部门的应急保障联动。
其它行业领域。其它特色突出或有常规应急物资需求的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实施本系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建设区域性装备物资储备中心。
(七)强化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完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等应急运力储备,制定应急物资运输预案和开展应急调运演练,建立健全调运和征用等应急运输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紧急运输能力。健全综合救援空中紧急运输服务体系,依托军队和武警等空运资源提升物资紧急运输能力,在水旱灾害多发且交通不便地区加强航空应急服务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资源,加强应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设立应急物流投送专用通道,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应急物流高效化。
(八)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
统筹考虑地方区位优势、经济水平等因素,依托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应急物资研发、生产、采购、储存、运输等有特色优势的示范基地。支持建设一批县级以上应急物资保障示范基地,培育发展一批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化示范基地,精心打造一批区域应急物资保障示范中心。
(九)形成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合力 省应急管理厅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指导各市州、县市区开展工作。牵头负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领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符合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的计划编制。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应急物资产能建设和储备。负责协调组织应急物资紧急调运工作。
省科学技术厅为全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产能建设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提供科技支持,参与确定产能建设企业及应急物资产能建设计划编制。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职责开展全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应急物资产能建设和储备工作。
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社会安全领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执行应急救援、应急物资运送车辆通行服务保障等政策。
省民政厅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应急捐赠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优化应急物资社会捐赠动员导向机制,会同应
- 8 - 急部门依法对慈善组织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省财政厅对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给予必要支持,并对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全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公路、水路交通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提升应急物资投送水平。执行国、省应急救援、应急物资运送车辆通行服务保障等政策。
省商务厅在职责范围内拟定促进市场体系建设和城乡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牵头负责商贸领域应急物资流标准化及供应链体系建设。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数量定额标准,参与确定承储企业、产能建设企业和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能建设计划编制等。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全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根据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中央下达和省级应急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省应急管理厅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出收储和管理的各类应急物资。
各市州、县市区应急、发改、科技、工信、公安、民政、财政、住建、交通运输、商务、卫健委、粮食和储备等部门在当地政府统筹协调下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各相关单位加强配合,共同
推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应急物资保障主要任务和建设项目纳入本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应急救援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分级分担应急物资保障所需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对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资金需要给予必要支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社会和家庭等多元化资金投入。
(三)实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现政、产、学、研、用五大创新主体的密切合作与协同作战。支持高校应急管理研究机构和学科、专业建设。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附件:1.县市区应急装备配备及救灾物资储备参考目录 2.乡镇应急装备配备及救灾物资储备参考目录
- 10 - 附件 1 县市区应急装备配备及救灾物资储备参考目录 物资装备类别 物资名称 备注 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装备
执行应急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试行)》县级执法装备标准
日常巡查装备
激光测距仪、气体检测仪(可检测氧含量、可燃气浓度)、长管呼吸器、安全绳、温度检测仪、强光手电筒、口哨等
通用应急救援装备
常用工具
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组、高压软体排水管、保护气垫、防护网、安全带、安全钩、救生绳等
个人防护 物资和装备
消防头盔、消防手套、消防靴、防火服、隔热服、防毒面具、救生衣、反光背心、氧气(空气)呼吸器、呼吸器充填泵等
现场应急 通信装备
应急通信指挥车、救灾无线通信系统、特种环境话音通信装置、对讲机、卫星电话等
救援保障 装备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车、多功能充气发电照明车、无人机、发电机、移动电缆、照明灯具等
防汛抗旱应急救援装备
抢险物料
块石、铅丝、铅丝笼网片、钢管、无土沙袋等
块石现场堆放
查险抢险 设备器材
小型挖掘机、推土机、铲车、便携式打桩机、排涝设备、发电照明一体机、移动升降照明灯、管涌探测仪等
救生物资 设备器材
救生衣、救生圈、冲锋舟、橡皮艇、救生抛投器、水陆两栖救援舟、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搜救强性磁铁组合、潜水...
篇九: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应急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大局,积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有效地减少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突发事件的影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在县有关部门、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推动下,我县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应对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已经形成,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众多领域已进入突发事件频发的高风险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意识。为此,就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谈几点建议。一、 我县应急突发事件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应急管理工作明确责任,狠抓基础,强化落实,建立了较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但不可否认,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各级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明确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县长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应急
管理办公室设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开展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切实做到“认识、组织、人员”三到位。通过加强协调、整合资源,设立了交通、水利、卫生、民政、治安等多个专项应急管理工作组,逐步形成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和高效运转机制。全县 12 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把应急办与党政办合署办公,分管副职具体抓,设 3-5 名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全县 194 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信息员,为实现“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除、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应急预案体系逐步修编和完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新修订《**县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了《**县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县粮食应急预案》、《**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结合辖县实际情况、职责范围,都制定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完善了部分专项预案。
(三)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预案可操作性。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整体联动”的原则,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演练。全县共建立治安巡逻、公共卫生、森林防火、矿山救援、疫病防治、抢险救灾、专职消防等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力量 1500 余人。交通、
消防、环保、卫生、气象、城建、电力等部门和大土河公司、东江煤业等企业储备了大量运输工具、防毒器具、五金工具、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加强对应急人员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督促并配合企业组织各类应急预案专项演练。通过对设定事故的成功演练,校验了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救援水平,促使其熟练掌握应急运行程序和处置方法。
(四)注重宣传普及,提高群众应急意识。通过网络微信平台、报刊、大屏幕、图版等方式,以及深入推进应急知识进社县、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自救和互救能力。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安全月” 、“防震减灾宣传周”等活动期间,组织宣传活动,散发宣传资料。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条幅和版面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应急救援方面的知识的宣传,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民众基础。
(五)严格风险预防,加强隐患整改落实。牢牢树立“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的应急管理理念,突出事前的防范和整治,把风险隐患排查及整改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经常性、长期性地开展。结合近几年工作实际和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制定了《**县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方案》等,每年都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制定方案措施。对各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详细排查,认真进行了登记、建
档、评估、备案和监测监控等工作。去年按照国务院、省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安排部署,我县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全方位领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全面登记风险隐患类型、形成原因、责任主体、应急资源能力和负责领导及联系人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汇总、装订成册、建立台账。
(六)加强应急值守,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送及处置制度》、《应急值班指导协调检查制度》和《应急协调联动工作制度》等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实行由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值班制度,完善 24 小时值班工作机制,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把政务值班和突发性事故事件处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持 24 小时信息畅通,坚持突发性事故、事件在接报后第一时间向县领导报告,重大事故直接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确保了县委、县政府处置重大紧急情况时指挥有力、应对从容、及时有效。
二、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我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把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己任,把应急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全力以赴开展好各项应急工作。
(二)开展应急演练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做好日常突发事件监测和物资储备的前提下,我县积极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
及时查找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应急指挥、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广大群众应急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等综合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突发事件中遭受侵害、损失较大的往往是基层群众。因此,我县切实加强应急舆论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基层群众的宣传,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督导检查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我县根据不同时期灾害发生的特点,加强定期不定期地督导检查,全面准确掌握辖县灾害的种类、分布情况,提高前期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处置。
三、当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整体不高,能力参差不齐,对应急管理理念理解不透,对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预案概念不清,造成部分应急预案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可操作性。企业应急队伍种类不全,装备不足,技能掌握不精。同时,应急物资分散且装备落后,救灾物资准备不充分,还处于较低水平、低标准阶段,影响到实际救助能力。
二是应急专家人才非常缺乏。县各类应急管理专家和救援专业技术人员过度缺乏,县应急专家队伍、义务救援队伍及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未能有效开展,应急项目规划和预案大部分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欠缺科学性。
三是财政应急资金明显不足。由于财政资金压力,县应急物资、避难
场所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等基础条件薄弱,救援装备落后,应急处置基金未设立,应急演练的规模小、类别少,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经济下滑,企业效益不景气,导致企业自身应急工作经费投入不能完全到位。
四是社会公众责任意识薄弱。由于社会舆论影响和宣传教育的缺陷,“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还未真正形成,社会公众缺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活动的意识,群众参与意识不高,应急处置社会动员机制难以有效开展。
五是部分企业负责人意识差。安全意识、应急意识麻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应急管理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自身应急设施及装备不完善。由于部分企业内部发展环境差,留不住人才,致使企业在管理结构中缺少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形成长效的培训演练机制。
四、进一步强化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制。进一步规范全县各类应急机构的科学设置,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同时,开展全县应急机构重新登记、备案工作,形成组织机构网络,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职责任务,真正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的应急管理体系,做到登记在册,心中有数,建立“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确保平时有管理,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调能用。抓紧推进县政府应急总指挥平台系统建设,提升应急决策指挥能力,整合各部门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各平台之间
及与县总指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最大限度保证应急指挥及时、迅速、有效。
(二)大力构建全县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加快镇、村两级和中小学校、重点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促使应急预案更符合实际,操作性更强;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各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不断修改完善,做好预案备案,建立台账,加强预案管理,建立全县预案体系。在应急演练和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竭力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专群结合”的原则,制定应急队伍建设等相关方案,充分发挥公安、消防、卫生、民兵等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组建县应急专家组和应急志愿者队伍;探索、创新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思路,切实发挥镇级派出所、联防队员、医务人员、民兵组织和社会保安的作用,组建镇级综合应急队伍;动员各村 (居)委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发动社会一切可用力量,做好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同时,加强应急队伍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强化培训演练,强化协调联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应急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及综合应对和紧急处置的能力,抢建统一高效、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应急救援体系。创新培训方法和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知名专家做应急管理方面的报告、讲座,对广大领导干部进行普适性宣传教育,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到外地参加专题性学
习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四)尽力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按照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规划建设应急保障基础性项目,加快建设应急物资仓库,储备足够的救援物资;配备专业救援队伍的抢险救灾设备;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金,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县域,加强辖县抗御常发性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村(社县)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共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督促企业加大应急经费和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设施设备、应急演练等方面的投入。
(五)着力深化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条例》的宣传力度,落实好部门职责任务,强化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印发宣传单、张挂标语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月” 、“防震减灾宣传周”等活动期间,针对各类易发公共事件,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教育,营造人人都是应急安全员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全面提高我县各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