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4篇

时间:2022-09-07 15: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4篇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历史是屈辱史,是一部血泪史! 每当我观看中国近代史的资料和记录片的时候,我都深深的感到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4篇,供大家参考。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4篇

篇一: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

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历史是屈辱史, 是一部血泪史!

 每当我观看中国近代史的资料和记录片的时候, 我都深深的感到心痛, 我想任何一名中华儿女都会以我们的先烈而感到光荣。

 虽然屈辱, 但是我们的先烈却是不屈的斗士!

 但是我们现在的历史观却深深的刺痛了我们先烈的心。

 我这里想说的就是对国民党的态度上。

 从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到 1945年日本投降, 国民党为中国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先是统一了全国, 然后对不听从中央的地方军阀实施军事打击, 维护祖国统一。然后蒋介石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新生活运动, 使中国的面貌涣然一心。

 从 1931 年开始, 国民党开始局部抗战, 蒋中正虽然先有不抵抗政策, 有“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但在其间他也改变过政策, 边打边谈判, 力图中国与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向后拖, 1932 年“国防委员会”成立, 为未来的抗战做准备。

 1937 年, 全面抗战爆发, 国民党的中央军及其地方军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8 年抗战, 国民党一共牺牲了208 名将领, 士兵不计其数, 许多士兵为国捐躯。

 战争期间国军的部队成团成营的牺牲。

 但是被国军消灭的日军也多达几十万人(具体数字没有记住)

 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一直坚持抗战,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间蒋介石作为反法西斯战线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 不仅领导广大中国人民抗战, 还出访印度, 会见圣雄甘地, 出席开罗会议, 并且废除了自 1942 年后同英美等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统统废除,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宋美龄女士奉蒋总统之命, 出访美国, 在美国国会演讲, 会见罗斯福总统及其夫人。

 为中国的抗战

 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 宋氏三姐妹到处奔走, 慰问群众。

 蒋介石也与当地群众一样在重庆同人民共患难。

 在抗战期间, 国军每做一次战, 都得到了群众的极大援助!

 这些都有史料可参,毋庸质疑!

 历史的印迹是清晰的, 是不容磨灭的, 不容玷污的。

 可是, 从初中到高中的历史课本上, 我没有看到对国民党, 对蒋介石,对各个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国民党将领和士兵的正确的, 公正的评价。

 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光容战绩, 只言片语, 三次长沙会战, 万家岭大捷, 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胜利工歼灭日军百万人, 居然不及共产党的一次小小的平型关大捷, 据统计抗战期间共产党共消灭 50 多万日军(包括日伪军), 国民党军队共消灭 100多完日军。

 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抗击日军, 大大小小战斗不下百次。除胜利外, 大部分是被迫撤退。

 可是在历史课本上, 国军的胜利只提了台儿庄战役, 而战略撤退, 被迫撤退却被说成了“大溃败”, 国民政府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课本上只一句话带过。

 明明是废除了自 1942年的所有不平等, 包括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等方面, 课本上却只是以“废除了治外法权”非常的模糊。

 蒋介石作为中国战区的最高司令, 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光荣的抗日战争, 并且抗战到底。

 可课本上在抗日战争的几课中却一直用“蒋介石集团”来称呼他和国民政府。

 在 1931 到 1937 年抗战爆发前, 像傅作义将军的绥远抗战, 宋哲元将军的长城抗战, 蔡廷锴将军的凇沪抗战, 课本只字不提。

 这期间蒋介石多少派了中央军去支援, 可课本却只提蒋如何如何阻碍抗战。

 蒋介石和宋美龄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毛泽东战后却把他们

 作为战争犯, 要枪毙!

 这些对历史的不负责任造成了大部分国人一提到国民党, 就想到了卖国贼, 人民公敌, 反革命...成了这些东西的代名词.许多勾心斗角的电视剧,都以国民党内部为背景. 在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共产党把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表面上看是国军,老百姓不清楚,反正都是打鬼子的军队,加入,他们都一为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国军.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力量大大增强,可国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共产党用这样的方式壮大自己的力量. 持久战的理论,早在抗战前期,李宗仁将军早作了详细的阐述,可留在课本上的却是毛泽东的 论持久战.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均有史料可参.这样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对历史的误解,人民获取历史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课本,这给国民党在名誉声誉上早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不否认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但也请你们站在民族的角度上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有功的人物! 不要玷污了历史! 请还我们历史的纯净的天空! PS:我们要上的是历史课,不是政治课,综观中国近代史,充满了阶级斗争的味道,都是围绕着国共之间的矛盾展开,虽然这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但历史上的一些其他东西,例如文化,科技,人民的生活,都是小字,但老师从没有讲过! 蒋介石的统一就不是统一,他的北伐就是军阀的斗争,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可你说他独裁.课本极力扩大他的阴暗面,对他的功绩只字不提,蒋氏父子对台湾的开发,只字不提.蒋氏极力反对台独,他们也是爱国者,我相信假如他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他同样可以把中国建设的很好. 有句话说的最好:蒋是一个软弱的民族主义者.这才是最公正的评价.

 1931 年 9 月——1937 年 6 月为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 发生了 9. 18 事变, 东三省沦陷。

 此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愿意向日本开战, 采取的是外交调解的不抵抗政策, 特别是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内” 的不得人心的政策。

 而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 广泛的唤醒民众, 倡导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这时, 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领也有坚决抗战的, 比如马占山、 张治中、张自忠所进行的江桥抗战、 第一次淞沪抗战、 第一次长城抗战等, 但这些战役就其本质上说, 多少带有爱国将领的“个人行为” , 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 , 所以, 他们的抗战都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

  1937 年 7 月——1941 年春为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 发生了 7. 7 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对于粉碎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 战略阴谋,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淞沪会战、 忻口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等, 歼灭日军 45 万余, 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 形成了抗战的相持阶段。

  从 7. 7 事变到 1941 年春, 国名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 次, 重要战斗 3117 次, 小型战斗 38931 次, 歼灭日军 86 万人, 自身付出了322 万人的重大伤亡。

 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 不怕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涌现出郝梦龄、 赵登禹、 张自忠、 戴安谰等一大批爱国将领, 共有 100 多名将军血洒疆场, 这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因此, 国民党的抗战业绩和重大作用是不能抹杀的, 也是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的。

  在 2005 年 8 月 30 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得到了确认。

 同时, 对台湾同胞 50 年(从 1895 年起)

 坚持对日斗争的壮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41 年春——1945 年 7 月为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为反攻阶段。

 由于日军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 进而把作战的重点转向对八路军、 新四军的进攻。

 由于国民党没有“敌后战场” , 因此, 大反攻就其本质上说, 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

 一是八路军、 新四军广泛收复失地, 消灭伪政权,建立陕甘宁抗日民主政权, 充分发动群众, 减租减息, 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 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创造了“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

 “伏击战” 等新颖的战法, 时时处处打击消耗日军。

 特别是按照“三三制” (民主政权中党员占 1/3, 开明绅士占 1/3, 左派代表占 1/3)

 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 已经成为新中国的雏形。

 二是国民党接连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特别是在1941 年 4 月,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 调集重兵, 围歼新四军 9000 余人。

 但中国共产党胸怀开阔, 顾全大局, 并没有向国民党开战。

 而此时的国民党政府, 腐败独裁, 物价飞涨, 民不聊生, 逐渐失掉了民心, 大厦将倾。

  1945 年春, 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增加到 120 万人, 19 个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人数发展到 130 万人, 民兵 260 多万人, 人口近 1 亿人。

 在整个抗战中,八路军、 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力量, 作战 12. 5 万次, 消灭日伪军 171. 4 万人, 其中日军 52. 7 万人,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以上的史实可以看出——在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上惊天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上泣鬼神!

 就抗战的两大战场而言, 是相互联系, 相互支援, 缺一不可, 相互不可取代, 具有同等的重大作用。

 如果一定要分主次, 比高下, 则有可能会走向机械的历史观。

  有必要指出的是,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 美军在日本本土的作战, 苏军出动陆海空三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否则, 我们的抗战会花费更长的时间, 付出更大的代价。

  正面战场会战。

 1、 凇沪会战

  国军 1937 年战报:

 日军伤亡 6 万余人; 孙元良个人在 2005 年估计日军伤亡 4 到 5 万。

  日军战报:

 日军在 1937 年公布自身死亡 9115 人, 伤 31157 人, 共计伤亡 40672 人.

 但是日本在 1960 年到 1970 年又公布:

 日军战死1 9 5 9 4 名,负伤8 0 2 4 3 名, 共伤亡9 9 8 47 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第1 卷第2册8 3 页)

 。

 2、 太原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4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2. 6 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3、 南京保卫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1. 5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7600 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4、 徐州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5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在 1937 年承认伤亡 3. 2 万余人, 在 1960 年日本官方承认日军伤亡 5. 7 万余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5、 武汉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20 万余人

 日军战报:

 自身伤亡 3 万余人, 因病减员 6. 7 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6、 随枣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4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1. 3 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7、 枣宜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2. 3 万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9000 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8、 南昌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1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3000 余人, 后又把数字改成 6700 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9、 第一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2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3600 人, 病 6119 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10、 昆仑关战役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1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8100 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11、 桂南会战(包括昆仑关战役)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2. 3 万余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1. 2 万余人(日本出版的《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 )

 12、 豫南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1. 2 万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9000 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13、 上高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2 万人

 日军战报:

 日军伤亡 9000 余人, 病减员 6000 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14、 晋南(中条山)

 会战

  国军战报:

 毙伤日军 9900 人

 日军战报:

 日军损失计战死 670 名, 负伤 2292 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篇二: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

抗战中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一、 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 促成、 维护抗日统一战线, 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制定、 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 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 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 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 建立抗日根据地, 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 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 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二、 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 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 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 在战略战术上, 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表现不同, 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 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其实行片面抗战, 制造反共摩擦, 在抗战中的地位、 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 其虽坚持抗战, 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奋战,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伟大转折点。

 这场战争从 1931 年 9.18 事变开始爆发, 整整历经了 14 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应该说, 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全民抗战”的旗帜下, 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 北起黑龙江, 南到香港、 海南、 东南亚、 印度、 缅甸, 甚至是全世界的爱国华侨, 全国人民“地无分南北, 人无分老幼”(蒋介石对七七事变的谈话)

 , 全都投身于这场惨烈、 悲壮却又荡气回肠的民族战争,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才最终赢得了这场近代史上来之不易的第一次对外抵抗战争的胜利。

 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烽烟之后, 确实有必要重新回顾这场战争, 追忆那些已经逝去的民族英雄, 纪念他们, 别让党派之争和他们后来的错误掩盖了他们原本的功勋。

 至少今天, 我在铁血的论坛上就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太多的人, 或者是因为无知、 或者是因为执拗已久的偏见, 或者是别有用心, 对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在这场民族战争中的功勋视而不见, 或者歪曲事实, 甚至干脆就是闭眼不看事实, 执著于自己的偏执信念。

 我感到悲哀:

 难道这就是一个准超级大国国民的心胸? 难道这就是传统道德沦丧的体现? 我不知道为什么, 但我知道, 有必要把事实写出来, 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不介意于偏执者是否会更便自己的偏执, 但我希望更多的不知道、 不了解这些事实的人能够知道, 在七十多年前关系民族命运的战争中, 有这样一个组织、 一个集团、 一群军人,他们确实曾在后来被批判、 被嘲讽、 被辱骂、 被审判, 但在那场战争中, 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 他们支撑起了民族最后的希望。

 两条抗战路线的比较——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摘要】

 :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抗战指导思想和路线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抗战行为和作用。

 也体现了两党不同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目标。

 国民党为了坚持其独裁统治,维护其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施行片面抗战路线。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以民族利益、 国家利益为重,实行依靠和发动全国军民参加的、 全民族的全面抗战路线。

 在这两条不同路线的指导下,中国抗日战场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局面。

 从这两种不同的局面可以看出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恰逢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我们在庆祝胜利的同时,反思历史、 总结经验。

 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错误的观点,即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来掩盖甚至否定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敌后战场的作用。

 本文就两党的抗战路线、 纲领进行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

 :

 党史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国民党军队 正面战场 抗战建国纲领 全面抗战路线 国共两党 片面抗战路线 日本帝国主义

篇三: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

评价国共两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国民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最为客观的态度�是分阶段评价。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一阶段�1931 年 9 月——1935 年上半年�即九一八事变之后到华北事变之前� 这是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时期。这一阶段�其政策的主体是对日妥协�核心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不抵抗政策的推行�直接造成了东北全境的迅速沦亡�使日本侵略者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的一系列侵略行径肆无忌惮�侵华范围、规模日益扩大。

 第二阶段�1935 年下半年——1937 年 7 月�即华北事变之后到七七事变之前�

  这个阶段�是国民党政府着手准备抗战的时期�其总政策由不抵抗主义向抗战转变。但是�这一政策带有明显的两面性。直至西安事变发生之前�蒋介石始终没有放弃“先安内、后攘外”的错误方针。

 第三阶段�1937 年 7 月——1938 年 10 月�即全民族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 这是国民党政府及军队正面抗战阶段。

 从 1937 年 7 月到 1938 年 10 月�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平津、太原、淞沪、徐州、武汉等各大会战�顽强地抵抗了日军的正面进攻。

 这一时期正面战场的作用�从军事上看�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处于全国抗战的主力地位�对整个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用“速决战”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部分工厂、学

 校的内迁和大量财富的转移赢得了时间�此外�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提供了战机�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四阶段�1938 年 10 月——1943 年底�即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是国民党抗战逐渐走向消极的时期。这一时期整个国民党战场的作战�在全局态势下呈收缩状�趋向保守�抗战积极性明显减弱。

 与消极抗战相对应的�是国民党的积极反共。制造了晋西事变和皖南事变�相继掀起反共高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也对全民族抗日战争起了破坏作用。

 第五阶段�1944 年初——1945 年 8 月�即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 这个阶段�是国民党从基本不抗战到抢夺胜利果实的阶段。进入 1944 年后�国民党战的消极性达到了顶点�出现了豫湘桂战场的大溃败。从 1945 年春天开始�国民党又由消极避战�转向了积极反攻�但已是为抢占地盘、争夺受降权而战了。

  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十四年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须以实例论证以下各点� 第一�九一八后�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如东北抗日武装�抗联。

 第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如一二九运动。

 第三�发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八一宣言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 。

 第四�推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

 全面抗战的路线� 《论持久战》

 第五�开辟敌后战场�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特别是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第六�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这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和支援抗战前线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七�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决的代表者和捍卫者。广大的中国人民由于在实践中逐步看清了这一点�而进一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党在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篇四: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

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客观评价认识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国民党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让我们一起走进抗日战争第一线• "淞沪战役"勇敢的战士冲在第一线

 晋北忻口战役歼敌过万阎锡山下令将所部撤向忻口组织防御

 徐州-台儿庄战役1938年台儿庄战役大举歼灭日军矶谷师团振奋人心!

 抗日进入第二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武汉战役• 此次会战是相持阶段开始的标志英勇的战士抗击日本侵略者

 桂林保卫战• 桂林保卫战从1944年10月28日日军发动主攻至11月10日桂林沦陷而告终,仅战斗旬日,但就战斗本身而言,守城将士在外无援兵、内无补充的情况下,面对数倍于我的强敌孤军奋战英勇抗击面对数倍于我的强敌,孤军奋战,英勇抗击。被称为“最令日军胆寒的战役”。

 敌我力量悬殊日军15万,装备精良桂林守军总兵力不到万,装备精良桂林守军总兵力不到2万人,没有坦克飞机,

 但桂林守军还是英勇战斗,大挫日军但桂林守军还是英勇战斗,大挫日军

 血一样红的历史国民党正面战场,在8年期间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军队伤亡321万(其中阵亡131万),歼灭日军100余万;共产党敌后战场,大小作战共产党敌后战场,大小作战12万余次,军队伤亡是60万,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除九三二年二八淞沪抗战和九三三年长城抗战除九三二年二八淞沪抗战和九三三年长城抗战118万伪军。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从上述数字来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名少将从上述数字来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

 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无条件投降

 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历史意义• 从军事方面来看。没有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开辟没有敌后战场的开辟。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是不可抹灭的。

 有关国民党抗日的电影• 《七七事变》 讲的是抗日爆发。《英烈千秋》 讲张自忠抗日的。《八百壮士》 讲的是国军守上海太行仓的八百壮士。《血战台儿庄》 讲的是台儿庄大捷。《铁血昆仑关》 讲的是昆仑关大捷,国民党第五军。•这是一幕幕的中华儿女为了可爱的祖国而战斗的悲壮瞬间,希望大家牢记历史,记住这群曾经被掩盖的民族英雄。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国民党抗日(一)• 日本的战斗力曾经扫平了整个东南亚,打败了英国和美国的军队,而国民党军队至少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我们不应该以成败来论人品的善恶,毕竟当时共产党的军队还是在长征,或者在恢复实力。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都是为了我们的祖国而战斗而牺牲,不能因为他们所属的党派和军队而淡忘他们的牺牲,不能因为他们失败了就抹煞他们的功绩。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国民党抗日(二)• 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中国军民以重大牺牲换来了国际尊重,美英等国先后放弃了租界和其它在华特权,中国基本取得了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终止了晚清以来的屈辱状况。

 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的正解答案•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单纯的进行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这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及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 ,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感谢您的欣赏!完!

推荐访问: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 国民党 抗日 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