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7篇

时间:2022-09-07 12:0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7篇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1秘 书 学 教 案目 录 前 言第一章 第一节 秘书第二节 秘书学第三节 我国秘书学现状第二章秘书简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7篇,供大家参考。

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7篇

篇一: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书

 学

 教

 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第一节

 秘书 第二节

 秘书学 第三节

 我国秘书学现状 第二章 秘书简史„„„„22

  第一节

 古代秘书工作 第二节

 近代秘书工作 第三节

 党的秘书工作 第四节

 国外秘书工作 第三章 秘书部门„„„„79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党政权力机关 第三节

 秘书工作机构 第四节

 秘书工作 第五节

 秘书工作指导方针 第四章 秘书人员 „„„„ 67

 第一节

 秘书层次 第二节

 秘书要求 第三节

 其它素养 第四节

 秘书心性 第五章 辅助政务 决策

 „„ 97

 第一节

 秘书与领导活动 第二节

 秘书与领导者 第三节

 秘书与决策 第四节

 现代化领导体制 第六章 处理事务„„„111 第一节

 办公室事务 第二节

 值班工作 秘书概论„„„„13 第三节

 接待工作 第四节

 安排活动 第五节

 管理印信 第六节

 保密工作 第七节

 督查工作 第八节

 机关管理 第七章 操办会务„„„161 第一节

 会议概述 第二节

 会议准备 第三节

 会议进行 第四节

 会议后期 第五节

 会风端正 第八章 处理文书 „„„182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 第二节

 公文办理程序 第三节

 公文立卷工作 第四节

 案卷整理归档 第九章 秘书写作 „„„187 第一节

 风流文采 第二节

 起稿技巧 第三节

 文稿模式 第四节

 改稿方法 第五节

 定稿要求 第六节

 发表新法 第十章 其它事务 „„„261 第一节

 协调工作 第二节 信息工作 第三节 督查工作 辅导资料 “写作大学”网站 秘书写作幻灯

 2 一、课程目标

 《 秘书学》是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的文秘专业 基础主干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是以秘书、秘书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一般规律 概括讲授 秘书和秘书工作的知识和方法 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课程学时及学分

 本课程共计54学时3学分。

 前

 言 教学相长一起学习。有利之处是有几年个人秘书经历非身历不知其奥妙和滋味。不利之处是干事不知干人。

 让大家起码懂行一些免得变成杨修--三国最惨的秘书。最成功的秘书是司马懿曹操防范和曹丕依靠三国第一英雄 。

 日本美国等一些秘书下场可悲。

 秘书工作是有奥妙的。

 如 《大灾大干 夺回产量一半》 。“伴君如伴虎” 。

 张良适时进言 太子与四皓 。清流谏臣的可悲和自傲——置领导于输理一方。不做诸葛亮失败专权与领导反感 。

 秘书与人事。官吏阶层。

  必须强调学习秘书学的意义作用/必要性/重要性/价值 。

 一、社会意义 所谓当 “官(吏)学” 、 “登龙术” 和 “伴虎术” 。

 一我国社会及政治的特点 “秘书社会”或者“秘书政治”从根本上出自于“有权就有一切”社会舆论的古代延续至今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中央集权专制社会与周代不同、与欧洲国家千年纷争至今各自独立不同。

 历史上曾有唯一的商代 而后几千年的 “农代”。在商朝经商不成的姜太公协助周王终结了重视商品经济的奴隶社会商代推动社会进入历史悠久以至我辈的小农经济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农代”从此成为迄今3000年中国秘书最成功的榜样收益极大商品经济中知识分子的低下但自主。最成功的诗人李白便清楚地表白了这种向往心态。

 周朝时期孔子继承总结中华民族文化经典首创了民办“秘书学校”培养了一批政治秘书人才开创了以平定天下、辅佐帝王为己任的“秘书学派”—儒家学派和“秘书之道”—孔孟之道。自此秘书学说在世界上奠定了宏大理论系统的大厦。也就是说秘书写作出现了自黄帝时代苍颉造字以来的又一次辉煌。

 在提倡融汇百家学说、需要商品流通的吕不韦资本从政的作用下秦始皇开始了“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的伟大事业但是很快就在职业秘书李斯和赵高的辅助下建成了一个—仅仅一个小农经济基础上中央集权专制的统一国家。

 治乱循环不已 皇帝胡作非为官吏腐败大乱时吃人。不如周的联盟制一般不产生天下大乱。短暂得令人震惊的秦朝普及了政令上通下达的郡县制但是却抛弃了基本政治封建体制的保证稳定作用。

 真正出身地主的政治代表汉高祖豁达大度既保存了郡县制的高效能又恢复了封建制更新为一姓王的封王建国制的稳定性。

 3 双重体制不断更新终于造成了二千年的超稳定、 封闭循环的中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在这样稳定的农业社会中成熟完备的重重政治等级制度起到了根本的作用。个人和家族从此只能在政治地位上全力以赴才能、资源都集中于政治。于是2000年中央集权社会成了“官吏社会”或者说“秘书社会”。不过后人却有了最为丰富的秘书学习资源。

 3000年的基本国策“重农抑商”阻碍了社会的质的变化。一治一乱成为人们无可奈何承认的“天条” 而美国200多年不是这样在专制社会中存在着必然—封建伦理繁殖率高。战乱时杀、吃。邓小平领导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商代”。但是等级官僚制度仍是强固的体制。

 秘书重大的必不可少的作用需要发挥、完善、规范和提高。

 二社会国家稳定发展。

 尽管僵化但是有了稳定—天下太平。这就是说一个管理阶层—主体是知识分子来维护。于是有了发达的社会组织科举制加官吏制成为西方效法的榜样—公务员制又请回中国。在封建中央集权专制社会中知识分子唯一出路是参加等级考试来从政。于是秘书盛行社会稳定。

 秘书如此必要却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有决定性的因素。人们易于忽视的生产力中的工具才是真正的要素。从根本上说石器产生了原始社会铜器产生了奴隶社会铁器产生了封建社会。铁器从此在中国冷冻下去没有秘书类智力的人才去研究。

 到了15世纪 英国的科学家将这块铁变成了机器机器产生了工业社会。今日社会大行其道的是电器、电脑被学者称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将来还是要看新的生产工具的神通。秘书工作及写作的工具也随之更新职业秘书则成为现代社会规范的管理人员。而今数十个国家成立了国际职业秘书协会我国已有多年实行全国秘书上岗证考试制度。西方移植我国的科举制建立了现代的公务制。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又移植回来。越来越普及的、更加公正的公务员制度使政权机关的秘书规范、优异。现代规范秘书越多越重要秘书写作越广泛越提高则社会将越加科学、稳定、繁荣。完全可以预测未来社会更加需要秘书可以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秘书社会”。

 私人秘书的传统谋生职业长期存在。作为现代社会秘书榜样的周总理有着绍兴师爷的传统渊源。

 二、学习意义 一理想的工作模式 “上马车击胡公务 下马车草书。

 ” 这是知识分子古今一致的呼声。

 更是走向领导的捷径。古代有“帝师王友、出将入相”之说。

 女秘书如武则天、慈禧、上官婉儿、赖斯等 。

 比 尔 盖 茨 创 业 时 的 秘 书 。赖斯的政治瞬间初出茅庐敢对抗叶利钦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1

  17:25 新闻晚报 50岁的赖斯终于逼近美国国务卿宝座在她15年的从政生涯中 有这么几个瞬间也许是她永远无法忘记

 4 的。布什称她为‚带领众人的母鸡‛ 。50岁之际让我们再回头看看赖斯人生的5个瞬间。

 ‚关于她性别的讨论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在她身上性别已不再意味着什么。你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你看到的只有能力。‛

  --前美国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埃沃〃 戴阿尔德

 ‚出茅庐‛

 小职员敢‚抗‛叶利钦

  ‚这不是见总统的入口 ‛ 叶利钦坐在自己的车内拒绝和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白宫女职员打交道。

  那一天是1989年的秋天赖斯来到白宫还不满半年。

 她并不知道面前这个肥胖的俄国佬3年后将成为全俄罗斯的统治者 她只知道这位想冲进白宫的人没有预约。

  赖斯平静地对他说道‚你要见总统之前先应该和国家安全顾问斯考罗夫特谈谈。‛

  叶利钦忍不住咆哮了起来 ‚我从来没听说什么斯考罗夫特他要见我还没资格‛他抬起自己宽阔的脸膛把双手交叠起来瞥着这个挡住他去路的小女人。

 他没有想到这个女人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白眼。

 苏联议员大人和白宫未入流的小职员就这样恶狠狠地互相对臷了足足5分钟。

  赖斯开始行动了她转身离开车子留下一句话差点把自以为获胜的叶利钦噎死。‚你可以回宾馆了我会报告说你没有来过。‛

  第二天 斯考罗夫特接到了苏联客人叶利钦请求拜访总统的电话。

  ‚双雄会‛

 老布什一语值千金

  与叶利钦打交道的经历让老布什记住了赖斯的名字。几个月后他带着赖斯前往地中海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会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美苏首脑首次会见。

 那年的12月2日 就像当时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地中海风大浪高。在马耳他海域一艘苏联客轮上老布什向戈尔巴乔夫送上一块柏林墙的砖作为礼物 两人面带微笑、各怀心事。这时候谁也没想到冷战真的就此结束苏联的瓦解已在眼前。

  在这一刻最感动的是赖斯她为了这次会见可谓费尽心思。作为苏联问题和冷战均势专家她为老布什提供了各方面的建议 包括是否可以送柏林墙砖作为礼物会不会惹恼这个‚夕阳帝国‛。

  她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就在这个历史时刻自己将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老布什看戈尔巴乔夫情绪不错就借着酒意把赖斯拉到前面‚这是康多里扎〃赖斯是她告诉了我所有有关苏联的事情。‛

  赖斯控臸住自己激动的情绪 和苏联的统治者握手致意。

 戈尔巴乔夫并不知道自己的政敌叶利钦曾在这个女人手里吃过亏但是他看得出来老布什对这个女下属推崇备至。赖斯从此告别默默无闻的二线幕僚身份登上了总统左右亲信的地位。

  老布什后来这样评价赖斯 ‚她足够强硬也足够机灵这使她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信任和尊敬。‛

  ‚苦肉计‛

  挑起伊拉克烂摊子

  记者们等候着白宫发言人弗朗舍 马上他就要宣布谁将继承布雷默成为管理伊拉克事务的‚太上皇‛。这是2003年10月10日的早晨赖斯是为数不多事先就知道结果者之一因为几天前布什已经告诉她除了赖斯本人现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包括拉姆斯菲尔德 他已经面对着全美国反对派的愤怒。

 所有的报纸都在责怪这个强硬的老头把美国拖进了伊拉克泥沼 但是又没有人能代替他在伊拉克发号施令。在小布什的内阁里谁敢抢老拉的位臵呢他可是共和党的三代老臣、布什家族的世交和切尼组成了布什的左膀右臂。

  只有赖斯能做到。因为在布什的幕僚中老拉和赖斯是真正的政策臸订者和最核心的臹囊。

 虽然两人出身背景大不相同但是在领会和赞同老拉的‚鹰派‛战略思想上连切尼也不如赖斯那么完全彻底。

  既然不方便让老拉走上前台 只有任命赖斯才能贯彻他的政策。这就是布什的想法。赖斯也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她作为幕僚中唯一的女性必须扮演这个安抚外界的角色 在弗朗舍宣布这个任命之前 赖斯已经决定‚在其位、 不谋其政‛  伊拉克事务 还是老拉的摊子。

 ‚隆中对‛

  才女打动小布什

  ‚美式足球就像战争都是为了霸占阵地扩大版图。‛讲台上的人说道。

  这是一堂斯坦福大学政治系的苏联军事政策课。

 男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女生却有点惊讶她们悄悄地议论说‚这是一个女教师在上课吗‛

  没错 这是赖斯在上课。

 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 她迎来了政治生涯中第一次‚下岗‛。斯坦福大学为她敞开了大门她成为斯坦福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教务长。

 不过 老布什并没有忘记赖斯。

 1998年 赖斯来到布什位于缅因州的别墅 前总统把赖斯介绍给了自己的儿子。虽然赖斯以前见过几次小布什但并不了解这个‚二世祖‛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很快在谈话中她就发现小布什身上有种特别的魅力他也许并不博学却非常平易近人。这次见面后赖斯决心辅佐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

 5

  赖斯为小布什组建了一个令对手非常羡慕的外交顾问班子成员有前助理国务卿沃尔福威茨、前副国务卿佐利克。她自己则担任小布什的外交政策首席顾问。在2000年大选时《纽约时报》说布什班子里任何人没得到赖斯允许前谁都不得向媒体吐露一个字。

  ‚你把我说成了暴君。‛赖斯向《纽约时报》的记者表示抗议但随即微笑说‚我们只是有纪律。‛

  小布什最喜欢给人取绰号 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不放过只有赖斯是个例外布什只称她为康迪其他职员则尊称她‚赖斯博士‛。有时候布什会形容赖斯为带领众人的‚母鸡‛。

  ‚口水战‛

 力挺主子表忠心

  这一天让赖斯想起了克林顿 2004年4月8日会不会成为又一个美国总统的屈辱日因为在这一天 赖斯要站在国会内面对‚9〃11‛调查委员会的询布什政府究竟有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9〃11‛的发生

  当然赖斯不想说任何不利于布什的话但是她要面对理查德〃克拉克这个反出布什阵营的前反恐事务首席官员亲自出庭指证布什政府反恐不力、严重失职。在这...

篇二: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与泰戈尔口秦弓19 24 年4 月 12日至5月 30 日,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访华, 在此前后, 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泰戈尔热” 。

 5月 8 日, 新月 社为祝贺泰戈尔6 4 岁生日在协和学校礼堂演出英语剧《齐德拉》 , 鲁迅前往观看, 与泰戈尔有过一面之交。

 这两位相差20 岁的毗邻之邦的文豪不仅有缘相会, 而且确有不少相似相通之处:

 他们都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深广的世界影响的文学家、 思想家, 都对本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与民族解放进程乃至人类精神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在其精神特征与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鲁迅的言论中, 多次涉及对泰戈尔本身及其访华活动的评价④。

 无论对于准确把握鲁迅的东方文化观, 还是对于深刻认识“泰戈尔热” , 都有必要将鲁迅的这些评价做出梳理与分析。1119 25年10 月 21日完成的《伤逝》 里,涓生与子君热恋时, “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旧习惯, 谈男女平等, 谈伊孛生, 谈泰戈尔, 谈雪莱……。

 ” 泰戈尔在这里, 是作为肯定性的对象出现的。

 这一视角发自叙事者、 亦即男主人公, 也包含了作者的态度。

 19 27 年2月 18日, 鲁迅在香港青年会讲演时, 呼吁将“无声的中国” 变成“有声的中国” , 他深有感慨地联想道:

 “我们试想现在没有声音的民族是那几种民族。

 我们可听到埃及人的声音?可听到安南, 朝鲜的声音?印度除了泰戈尔, 别的声2 4音可还有?” ④文艺是民族的心声, 就这个意义而言, 这一评价是切实而正确的。但鲁迅对泰戈尔也产生过一些误解。

 譬如, 19 21年8 月 16日, 鲁迅在《( 狭的笼)译者附记》 中说:

 “广大哉诗人的眼泪, 我爱这攻击别国的‘撒提’ 之幼稚的俄国盲人爱罗先珂,实在远过于赞美本国的‘撒提’ 受过诺贝尔奖金的印度诗圣泰戈尔; 我诅咒美而有毒的曼陀罗华。

 ” 爱罗先珂的童话《狭的笼》 , 通过笼中老虎的梦境所见, 描写了印度“撒提” ( 妻子为丈夫焚身殉葬)的顽固性——英国殖民当局明令禁止, 民众却秘密进行; 土著侯王的妻子幸而被白人从木柴山上救下, 到头来却抵不过众人的诅咒, 以匕首自杀身亡。

 鲁迅对爱罗先珂批判锋芒的称赞自然应该肯定, 但说泰戈尔赞美“撒提” , 却似乎缺少根据。

 泰戈尔出生在一个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家庭,成长于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

 经过梵社中激进派( 后分离出去另组印度梵社)的努力, 殖民当局于18 7 2年颁布了国民婚姻法,肯定寡妇的再嫁权, 并禁止童婚和多妻。

 泰戈尔自小接受西式教育, 后来又有过留学英国的经历, 西方近现代文化在他的人格结构与思想框架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他在不少小说、 戏剧等作品中, 对包括寡妇焚身殉葬在内的陈规陋俗以及种种国民性弱点予以揭露与抨击, 对女性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深刻的思考。

 作于19 0 0 年的短篇小说《双死》 ,  万方数据

 女主人公谷瑞貌美出众, 受到丈夫的无端怀疑与苛责。

 婚姻既不快乐, 又没有儿女, 谷瑞便去宗教方面寻找安慰, 拜一青年法师为师父, 把无处发泄的感情全部虔诚地奉献于师尊的脚前。

 丈夫越发嫉恨, 当他发现了一封法师写给妻子的信后, 怒火中烧, 猝然中风,没等医生赶到即命归西天。

 等丈夫的朋友们赶来办后事时, 却发现丈夫身边还躺着已经服毒自尽的谷瑞。

 作品结尾写道:

 “他们看见她对丈夫这么忠实, 能以身殉夫, 不由肃然起敬。

 像这样的忠实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年头是很少的!

 ” 最后一句是男人们的感叹。

 这一结尾有多重涵义:

 既是对妒夫的反讽——你不是怀疑妻子吗?现在妻子竟然为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也是对谷瑞的批评——无论是为曾经有过的感情转移而忏悔, 还是为了恪守殉夫传统, 在时代风气已经出现转机之时, 竟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是何等的愚昧!

 何等的可悲!

 无论怎样, 恐怕都不能理解为作者对殉夫的赞美。

 19 21年4 月 5日《时事新报》 副刊《学灯》 刊出过俞长源翻译的这篇小说, 不知鲁迅是否读过, 误解是否由此产生?泰戈尔的另一篇短篇小说《摩诃摩耶》 ( 18 9 2年)描写的是寡妇殉葬题材。

 24 岁的摩诃摩耶, 正当韶光华年, 除非她有一份丰厚的嫁妆, 否则就得不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做她的新郎。

 罗耆波, 幼年便跟随着做工的父亲从外地来到此地, 恰与摩诃摩耶是性情投合的玩伴。

 现在, 罗耆波把她约到一所破庙里相见, 表白要与她结婚的心愿。

 但一个是名门之女, 一个出身于家世低微的婆罗门, 门第的障壁阻碍了情缘。

 这时, 发现了密约的摩诃摩耶的哥哥帕凡尼查兰赶来, 摩诃摩耶反倒泰然自若地说:

 “好吧, 罗耆波, 我会到你家去的。

 你等着我吧。

 ” 当天夜里, 帕凡尼查兰给了摩诃摩耶一件深红色的绸沙丽, 把她带到河边的火葬场, 原来哥哥把妹妹嫁给了正躺在那里等待死神降临的一个老婆罗门, 作为对她胆敢私下约会的惩罚。

 在附近两个火葬堆的微弱的闪光映照下, 在祭司念诵经文的喃喃声与垂死者的呻吟声中, 他们为摩诃摩耶举行了婚礼。

 第二天, 她就成了寡妇, 随后就要与丈夫的尸体一起火葬。

 刚巧一场倾盆大雨拯救了摩诃摩耶, 火舌烧断了腕上的绳索, 她从火堆上逃出, 来到罗耆波身边, 一起到外地去谋生。

 当时, 摩诃摩耶要他发誓永不拉开她的面幕。

 但这道面幕造成的隔离,却时时刻刻在粉碎活生生的希望。

 罗耆波既无法接近现在的摩诃摩耶, 也不能唤回对她少女时代的甜蜜记忆, 为此, 他感到绝大的痛苦。

 终于在一个云开月 朗之夜, 罗耆波走进了摩诃摩耶的卧室, 为眼前的景象所惊呆, 摩诃摩耶左颊的美丽已被那火葬堆的烈焰舐尽, 留下的只有可怕的残迹。

 摩诃摩耶被惊醒。

 她没有说一个字, 没有回一下头, 走出房间, 从此不见踪迹。

 摩诃摩耶与罗耆波的爱情悲剧, 根源在于印度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种姓等级——不同种姓不能通婚, 性别等级——兄长可以决定妹妹的命运)与残酷的焚身殉葬陋俗。

 这篇小说可以说代表了泰戈尔对“撒提” 的批判态度。

 泰戈尔的作品多用孟加拉语写作,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是他自己或由他人翻译的英文本, 中文翻译主要以英文本为底本, 受到一些局限。

 鲁迅不懂孟加拉文, 也不能直接阅读英文作品, 所以对泰戈尔的了解, 一是看中译本, 二是看日译本, 三是看他人的评介。

 翻译总是有限的, 他人的评介难免有偏颇与疏漏。

 看来在“撒提”问题上, 鲁迅对泰戈尔的看法有误。误解并不止于此。

 鲁迅在19 25年4 月24 日发表于《莽原》 第1期的《杂语》 中写道:“两大古文明国的艺术家握手了, 因为可图两国的文明的沟通。

 沟通是也许要沟通的9 可惜‘诗哲’ 又到意大利去了。

 ” “握手” 是指梅兰芳与泰戈尔在北京的会面与交流㈤, 后一句表面上只是说明“诗哲” 的动向, 实则暗含讥刺之意。

 19 24 年晚些时候, 泰戈尔在访问秘鲁途中病倒, 在阿根廷休养了50 多天之后,2 5  万方数据

 经意大利回国。

 当时, 墨索里尼想利用诗人的名气, 准备组织一个特别欢迎委员会负责接待泰戈尔, 由于一些善意的朋友的安排, 诗人未去罗马, 避开了一个政治陷阱。

 19 25年, 泰戈尔又接到来自意大利的邀请, 由于墨索里尼赞助过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 诗人对他不无感激之意, 且以诗人的天真对这个政治风云人物抱有一点好奇心。

 所以, 应邀前往, 并且在罗马时, 为了表示对欢迎的客套, 不适当地发表了一些称赞墨索里尼和意大利的谈话。

 但是, 人道主义诗人和法西斯头目毕竟有霄壤之别。

 诗人公开讲演的那一天, 墨索里尼就站在诗人的身旁, 希望听到赞誉, 然而诗人演讲的题目是《艺术的意义》 , 赞美的是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这两位艺术大师, 而且在讲演中忧虑地说有人想给艺术家的雕塑披上军装, 他明确表示自己反对独裁统治。

 墨索里尼脸色骤变, 悻悻离去。

 意大利受官方控制的媒体, 以醒目标题与大号字体, 任意取舍, 删掉不利于法西斯的内容, 突出称赞意大利的方面。

 泰戈尔被蒙在鼓里,直到罗曼・罗兰当面对他说:

 “我不希望在历史的记载上, 有魔鬼利用过你神圣的名字。

 ”他才得知实情, 感到震惊与恼怒。

 后来, 他听到意大利法西斯的种种暴行之后, 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 一方面为自己的意大利之行辩白, 另一方面严词痛斥法西斯主义④。

 很可能意大利官方色彩的报道辗转传到了中国, 引起了鲁迅的反感, 遂在杂文中婉讽了一句。一I二泰戈尔访华, 有讲学社、 新月 社等方面热情得无以复加的赞语, 也有激进的左翼阵营的尖锐批评, 还有郭沫若、 沈雁冰等新文学前驱者带有保留性的欢迎与分析性的评价。在“泰戈尔热” 的高潮中, 鲁迅显得十分冷静。这与他的性格有关。在鲁迅性格中, 既有嵇康式的傲骨与锋芒, 也有尼采的特立独行之概。

 他从来不赶2 6时髦, 不捧偶像, 而是对权威与热点总是保持一种冷眼旁观的审慎态度, 凡事先冷静地观察, 敢于怀疑、 证伪, 经过认真深入的思考后才决定取舍。

 即使认同, 也不排除某种程度的保留, 出之以颇具分寸感的言辞, 而不是像徐志摩那样的诗人脾性——认可什么便恨不得五体投地, 并予以夸大其辞的表述。

 章太炎是鲁迅投以敬意的师长, 可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里, 作者的眼光同样注入了冷峻的分析, 一方面追忆当年章太炎同保皇党的斗争, “真是所向披靡, 令人神旺” ; 称赞其“以大勋章作扇坠, 临总统府之门, 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 并世无第二人; 七被追捕, 三入牢狱, 而革命之志, 终不屈挠者, 并世亦无第二人:

 这才是先哲的精神, 后生的楷范。

 ” 另一方面, 对其“用宗教发起信心, 增进国民的道德” 与“用国粹激动种性, 增进爱国的热肠” , 也认为“仅止于高妙的幻想” ; 并且指出章太炎后来“既离民众, 渐入颓唐” , “参与投壶, 接受馈赠” 的“自圭之玷” 。在来华的外国作家中, 萧伯纳要算是鲁迅肯定较多的一位, 但看他关于萧伯纳的言论, 绝对找不出徐志摩称颂泰戈尔那样的文字⑨。

 19 33年2月 17 日, 萧伯纳抵沪, 鲁迅于2月 15日以《颂萧》 为题作文, 但内容又何尝是“颂” , 不过是借题发挥, 抨击中国的“特别国情” 。

 2月 19 日写的《谁的矛盾》 , 透过萧伯纳评论中的种种矛盾, 锋芒指向社会文化“唠唠叨叨, 鬼鬼祟祟” 的弊端。

 在19 33年2月 23日所作《看萧和“看萧的人们” 记》 中,鲁迅谈到自己喜欢萧伯纳的原因时说:

 “这并不是因为看了他的作品或传记, 佩服得喜欢起来, 仅仅是在什么地方见过~点警句, 从什么人听说他往往撕掉绅士们的假面, 这就喜欢了他了。

 还有一层, 是因为中国也常有模仿西洋绅士的人物的, 而他们却大抵不喜欢萧。

 被我自己所讨厌的人们所讨厌的人, 我有时会觉得他就是好人物。

 ” 鲁迅自己就是一  万方数据

 位出色的幽默家、 讽刺家, 对于不讲世故的讽刺家萧伯纳, 正是同声相求, 自然容易引起好感; 并且, 正如文中所说, 萧伯纳被鲁迅讨厌的模仿西洋绅士者所讨厌, 他便觉得“就是好人物” 。

 这也见得出鲁迅的逆向思维特点。泰戈尔来华之后, 被鲁迅所不喜欢的绅士雅人尊崇备至, 以鲁迅的逆向思维特点便对泰戈尔增加了反感。

 当他批评那些包围泰戈尔的玄学派、 国粹派、 新月 社及后来组成现代评论派的绅士雅人时, 泰戈尔便也叨光领受了热辣的讽刺。

 如19 24 年11月 11日所作《论照相之类》 中说道:

 “印度的诗圣泰戈尔先生光临中国之际, 像一大瓶好香水似地很熏上了几位先生们以文气和玄气, 然而够到陪坐祝寿的程度的却只有一位梅兰芳君:

 两国的艺术家的握手。

 待到这位老诗人改姓换名:

 化为‘竺震旦’ , 离开了近于他的理想境的这震旦之后, 震旦诗贤头上的印度帽也不大看见了, 报章上也很少记他的消息, 而装饰这近于理想境的震旦者, 也仍旧只有那巍然地挂在照相馆玻璃窗里的一张‘天女散花图’ 或‘黛玉葬花图’ 。

 ” 这篇杂文的主旨是批判国民性中的迷信、 暖昧、 作戏、 奴性等弱点, 泰戈尔被当作照出这些弱点的一面镜子; 同时, 也批评了泰戈尔来中国寻找“理想境” 的“文气和玄气” 。

 19 26 年7 月 7 日, 鲁迅在《马上日记之二》 中再次提及:

 “这两年中, 就我所听到的而言, 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

 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 ,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后来病倒在意大利, 还电召震旦‘诗哲’ 前往, 然而也不知道‘后事如何’ 。

 ” 1927 年9月 3日所作《辞“大义” 》 中, 又一次提到“竺震旦” , 并联系到新月 社命名的渊源及新月 书店将要出版的《闲话》 ( 即《西滢闲话》 )。

 鲁迅一再使用“震旦” 、 “竺震旦” 的叫法, 固然有追求变化多样、 俏皮生动的审美效应的杂文文体需求, 但个中也暗寓着文化批评内涵。

 “震旦” 、 “天竺” 是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彼此称谓, 以古称今, 含有对泰戈尔与接待者高唱东方精神文明赞歌的讽刺。

 为泰戈尔起了“竺震旦” 这个中国名字的, 是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 鲁迅对梁启超怀有敬意, 但梁启超流亡到日本以后, 坚持拥护君主立宪,成为章太炎的论敌; 民国初年, 他先后参与组织进步党与宪法研究会, 同袁世凯、 段祺瑞等军阀有过合作; 而后, 又成为同科学派论争的玄学派的代表人物。

 “震旦‘诗哲” ’ 徐志摩,在泰戈尔访华期间担任翻译, 戴着一顶印度帽子, 与泰戈尔以父子相称, 文章中也多有浓丽的誉词, 这在性格质实、 刚峻的鲁迅眼里,恐怕不会留下什么好印象; 加上从19 25年开始, 围绕着女师大风潮、 “三・一八” 惨案等事件, 鲁迅与陈西滢展开激烈的论战, 同为现代评论派的徐志摩劝解中不无援陈倾向。

 由于以上种种缘故, 鲁迅与这些新旧名流、 “正人君子” 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 因而对他们所主要接待的泰戈尔访华的评价也难免偏于低调。

 不过, 由于鲁迅的冷静, 确也揭示出...

篇三: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演 出前讲话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 暨世界 反法西斯 战争胜 利 60 周年 ,日本混声合唱组曲 《 恶 魔的饱食》合唱团全国联络会 行 200 余人 由著名作家森村 诚一和著名作 曲家池边晋一郎 率领访华 ,于 8 月 24 日和 26 日分别在南京 、北京举行了两 场主题音乐会 。全 国政协副主 席张克辉 、对外友协会长陈昊 苏 、副会长陈永昌等有关方面 的领导 观看 了 26 日晚在北京 音乐厅的演 出。

 混声合唱组曲 《 恶魔的饱 食》根据 日本著名小说家森村 诚一的同名纪实文学改编 ,揭 露 了 731细菌部 队等 日本军国 主义在 中国犯下 的滔天罪行 。

 为了让 更 多 的 日本人 了解真 相 ,森村诚一将其改编成合唱 形式 , 日本著名作 曲家池边晋 郎为其谱曲,最终形成合唱 组 曲 《 恶 魔 的 饱 食 》 并 于 一一1984 年在 神户 首演。该组 曲 自1995 年 以来 已成功在 日本 近 20 个都道府巡 回演 出,引 起 强烈 反 响 。

 1998 年 ,该 合 唱 团在 哈 尔滨和沈阳首次访华演出。为 纪念中国人 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 西斯 战争胜 利 60 周 年 ,

 该团今年再次来华演出。

 森村诚一说 ,我们不是接 受 日本政府或某个机构的委派 来华演出的,合唱团所有成员 都是志愿参加 ,自费访华 。我 们只有一个愿望 ,就是通过音 乐的形式 ,揭露真实 的历史 ,

 让悲剧不再重演 ,祈求世界和 平和中日友好 。

 混声合唱组曲 《 恶魔的饱 食》 共 分 七 节 ,分 别 是 《 序 曲:731 的沉重枷锁》 、 《 送活 人上门》 、《 叛乱》 、《 红色的中 国布鞋》 、 《 37 年后 的守灵》 、

 《 朋友 啊 , 请 献上 白色 的花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让 世 界 了 解 中 国 斯 诺 百 年 纪 念

 舒嶂 由北京大学 、国务院新闻 办公 室、中 国 国际友 人研 究 会 、中华全 国新 闻工 作 者协 会、美国密苏里大学共同举办 的 “让世界了解 中国——斯诺 百年 纪念 ” 国 际学术 讨 论会 2005年 7 月 19 日上午在北京 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 会长黄华和会长凌青 、国务院 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 、中华 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 泽 、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闵维 方 、副主任何芳川、北大副校 长吴志攀 、中国埃德加 · 斯诺 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及国内学 者 60 多人 出席 了会议 。应邀 出席会议的还有美国埃德加 · 斯诺纪念基金会会长约翰 ·迪 德威勒尔、副会长南希· 威尔 逊、约翰 · 菲利普斯、美利坚 大学教授哈米德 · 莫拉那、海 伦 · 斯 诺 的侄 女谢里 尔 · 比绍 夫 、密苏里大学新 闻学院副院 长埃丝特· 索尔森、美国传媒 协会执行会长德卡罗 、斯诺研 究学者罗伯特· 法恩斯沃斯以

 及专程从美 国、日本、新加 坡、俄罗斯前来参加此次活动 的朋友 20 多人。

 学术讨论会分四个会场进 行,分别就斯诺与中国、斯诺 与新闻业务、斯诺与跨国文化 传播、全球化与国际传播等四

 个专题进行讨论。日本的斯诺 研究学者吉田旷二发言中展示 了斯诺 1936 年在陕北采访 毛 泽东时未发表 过的记录手稿 ;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谈 了斯诺通过姚克 (姚莘农 ) 与 合唱团演 出

 现 场 《 年轻人啊 ,你 要正视历史》 ,

 多角度地揭露了 731 部队的罪 恶 ,将战争罪犯的丑行和受害 者 的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 。森 村诚一是 日本知名作家 ,其代 表作 《 人证》也深为我国观众 熟知。作 曲兼指挥池边晋一郎 现任 日本作曲家协会会长 ,东 京音乐大学教授 ,其丰富的音 乐创作经验使他在 日本和世界 上都享有较高声誉 。深刻客观 的歌词 ,优美深沉 的旋律 ,使 该部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 性和感染力。演出期间,场 内 数十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经久 不息 ,无论是 中国的还是专程 从 日本赶来 的观众都被深深打 动。结束时 ,合唱团向细菌战 受害者的家属 (下转第 24 页) 3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黄菊副 总理和孟加拉国总理卡莉达 ·齐亚 出席 中孟建交 30 周 年招待会 上 ,加强两国间合作的坚强决 心。她感谢中国人民对孟加拉 国人民的慷慨支援 ,并高度赞 扬 中国所取 得 的 辉煌 建设 成 就 。她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国的 经贸合作并拓展更多的合作领 域 。她重申孟加拉国将坚持一 个 中国的原则 ,在国际事务中 完全支持 中国。

 招待会上 ,孟加拉 国文化 代表 团表 演 了精 彩 的文 艺节 目。口 ( 上接第 33 页) 献花 ,台上 台下的互动达到了 高潮 ,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观众席中有人 在喊 “ 中 H世代友好” 。

 正如指挥池边所说 , “这部组曲通过揭露 ‘731’ 部队的罪行 ,代言 了大多数 H本人现在 的心情 ,以及祈求这个星球永远和平的全世界 人民的心 情。我们 在 此 ,带 着和我们 的先人 ‘ 同罪’ 的心情 ,用歌声 向我们 的邻人表达我 们的愿望 。

 ” 歌声 中,中 H 双方的演员 、观众 、

 工作人员早已融为一体 ,共 同牢记历史 ,呼唤 和平友好 。

 森村和池边都因 《 恶魔的饱食》受到过 H 本右翼分子的恐吓,但他们都不为所动 ,继续 24 调查和创作 ,并几乎每一次都参加 了合唱团的 演出,身体力行地给右翼分子以还击。任该团 事务局长的持永伯子女士出生于我国长春 ,多 年从事 H 中友好 的工作。为吸引 更多 的 H 本 人参加到合唱团来 ,并在 H 本全国推广这部作 品,她专职担任事务局长兼巡回演出编导 ,付 出了巨大 的心 血。她还有 更大 的心愿 ,希 望 能把这首歌带到中国、 H 本 以外 的其他 国家。

 她 说 ,“ 只要 人 们 对 和平 的认 识 还 不 准 确 ,

 只要战争 的威胁 还存在 ,这首歌 就还要 唱下 去 。

 ” 音乐会 由对外友协与北京市对外友协 、江 苏省对外友协联合主办。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四: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中 有热 破 冰 之 旅1 9 27 年 2 月 2 1 日,美 国 总统 尼 克 松 抵达 中国 开 始 对华访 问。2 月 1 7 日,尼 克松 乘 专机离 开 华盛顿,随 同 尼 克 松 总 统访 问 中国的 正 式 成员 有:国 务 卿 威 廉·罗 杰斯、总统 国家安全事务 助 理 亨利·基 辛 格 博 士、总统 军 事 助 理 布伦 特·斯 考 克 罗 夫 特将军、国家安 全委 员 会 高 级 工 作 人 员 约翰·祖 尔德 里 奇。途中 经 过 夏威夷 和 关岛并 作 短 暂停 留。《 人 民 日 报 ) 为此发表 了 新华社 电 讯。尼 克松 在启 程 访 华 前发表过 一 段 重要的讲话,新华 社未做报 导,为此 受 到总 理的 批 评。这 段话 是:` ,当 我们展 望 将来的时候,我们 必 须 认 识到,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政府 同 美 国 政府 之 间存在 着 巨 大 的 分 歧,将来我们 之 间 仍 将 存 在分 歧。但 是,我们必孙帕碑 睛 是 寻 找某 种办 法赓恻 } 何 以 有分 歧 而 又 不 成为 战 争 中 的 敌 人。”总 理 认为 尼 克松 这 番话非 常 坦 率 地说 出了两国 之 间 微 妙 复 杂的关 系。在 经历 了 朝鲜 战 争 之 后,中 美 两 国终 于开 始建 立 求 同 存 异、避 免 战 争 的机 制,这是历 史的 进 步。新华 社 未 能捕捉 到 这 样的信息,作 为补 救措 施,总理把 这 句 话 用到 了 欢 迎 尼 克 松 宴 会 的致辞 中。在 尼 克松 访华 之 前 的 中 美 会 谈 中,美 方 提 出 总统 自始 至 终 必 须使 用 自 己 的专机“空 军 一 号” ,中 方则认为 尼 克松在中 国 领 空 内 应 使 用 由 中 方 提 供的专机。双 方 一 度 僵持 不 下。最后 中 方 提 出了 新方案:允许 美 国 总 统专机作 为 副机,跟 随 在 由中方 提供的 主 机 之 后。无 奈 之下,美 方 代表提 出:总统专机飞 往 北 京的 途 中 需 要 在 上 海 加 油,而 在 由上 海 飞 往 北 京时,希 望 不 必 转 乘中 国 专机。中方 同 意 了 美 方 的 这 一 要 求,但 声 明需 要 由 中方指 派 领航 员登 上 美 国 专机,为其领 航,这 是 显 示 国 家 主 权的 严 肃 行 为。同 时,外交 部 还 决 定 派 遣 一 个小 组 前 往 上海,迎 接并陪 同 尼 克松 一 行 乘 坐 总 统 专 机飞 往 北 京,美 方 对此 安排 表 示 满 意。王 海容成 为 这 个 先遣 小 组 的 一 员,第 一 次 见 到了尼 克松。美 方 专机 到达 上 海,中 方 先遣小 组 外交部副部长 乔 冠 华、美 大 司 司 长 章文 晋、礼宾 司 副 司 长 王王 海 容、礼 宾 司干 部 唐 龙 彬等 7 人以 及 中 方 领航 员登 机。这 是 中 国政 府官 员 第 一 次 乘 坐 美 国总统 专机,而 在 美 国方面,.邀 请 被 访 问 国官员登 上 总统 专 机,也是 不 多 见 的。“空 军 一 号”是 简 丰胆 功 能齐 全 的 专 讥会 议室 和 起居室 只 有 一 些 必 要 的单 人 软沙 发和桌 子,并 无 多 少 奢 华 设 施。专机 上,尼 克松 还 兴 致勃 勃地 谈 起 了 基 辛 格 1 9 71 拜秘 密 访回 忆 尼 克 松 访 华王 海 容. 文/ 孔 冬 梅

 华 时在 巴 基 斯 坦 装 病 休养的 尴 尬 相。尼 克松 是在 第 一 个 任 期 内 的最 后 一 年 1 97 2 年 访 华 的。希 望 连任的 尼 克松,对 此寄 予 厚 望。他 认为:与 中 国 改善 关 系,能 够大大力通 美 国 在 全球战 略格 局 中的 分里,因而 符合美 国 的 根 本 利益。美国 公 众会支持 自 己 在 下 一 个 任期 继 续 这项 有 历 史意 义 的 工 作。不 过, ’`中 国 之 旅”绝 非易 事。19 7 2 年 美 国 总 统 访华,跨越分 隔 中美 两 国 的 太 平 洋,竟 比 1 9 6 9 年 美 国 飞 船 登月、飞 越大 气层 和 星 际空 间 还难。所 谓“冰冻 三 尺 非 一 日 之 寒”,尼 克 松此行被 西方 媒体 称为’ ` 破冰 之 旅 ”是 很有 意 思 的。把冰 山 分 开 或 被冰山 所 困,访华 成 功与 失败的 可 能 同 时存在。作 为 美 国 第 一 个 访问 未 建 交 国 家的总统 和 第 ` 个 访 } , o 7中 国 的在职 美 国 总统,尼 克 松 一 定会 面 对 美 国国 内反 共 及 反华 势 力 的 强 大压力。而 尼 克松 于 19 5 3 年结 识 的“老 朋 友”蒋介 石,也 在暗 地 里怒 责他“朝 毛”( 即朝 拜毛泽 东的 意 思 ), “向 毛 叩 头”了。台湾在美势力 对 美 国 政 要 的 影响,也 是 不可 小 觑的。作 为 共 和 党推举 出 来的 总 统,尼 克松 时 刻 要 小 心 在 野 的 民 主党。何 况 由于越南 战 争,尼 克 松 在美 国 已 很 狼狈,严 酷 的 形 势 不容许他 再犯 下 大错。专机 于上 午 n 时 3 0 分抵达 北 京 东郊 首都 机 场。尼 克 松总统 与 夫 人 并 排手 挽 手 顶 着 寒 风踏 上 专机舷 梯。在 看到 周 恩 来总理及 随行 的欢 迎 人 员 时,尼 克 松 总 统抢 先 一 步走 下 舷 梯,主 动和 周 总 理 热情 握 手。安静的 机 场 上,人 们 能够清晰 地听到 两国 国 旗在凛 冽 的 寒 风中 飞 舞的声 响。中美 两 国 首脑 检阅 完仪仗队 后,乐队 奏 响 了 两 国 国 歌。突 然会 见 主 随 客便据护 士 长 吴 旭 君 回 忆:尼 克松 到达 北 京前,她 给 毛 泽 东念外电 评 论。其 中有 一 条说:尼 克松 打 着 白 旗到 北 京来的。这是 说 尼克 松 投降 的意 思,代表反 对 此 次访问 者的 看 法。毛泽 东听 完 这 条消息,`笑 了:“我来给 尼 克松解解 围。

 ”如何` ’解 围”,谜 底 直 到 19 7 2 年 2 月 2 1日 才 揭 开。毛泽 东 把 吴 旭 君 叫 到 床 前告 诉 她:希 望 立 刻 见 到 尼 克 松。此时,缠绵病榻的 老 人 已 有 七 八 天 很 少 起 床 和久 坐 了。此 事 非 同 小 可。这一 次,吴 旭 君没有 像1 9 7 1年 4 月 让 她打 电 话 给 王 海 容,决 定 邀 请 美 国乒 乓 球 队 那 样 迟 疑。她从 王 海容 那 里 知 道,外 交 部 一 直 无 法 把 毛泽 东会 见 尼 克 松的时 间确 定下 来,怕的 就 是 身体情 况 不 允 许。现在 终 于 能确定 了,十 万火急,必 须 马上 准备。吴 旭 君 首 先 服 侍 毛 泽 东 起 床,扶他 到 卧 室 的沙发 上 坐 好。然后,小跑着 出了 屋 通 知 从 19 龙 年 2 月 1 日 毛 泽 东改在中 南海 游泳 池会 见 外 宾 开 始负责搀扶 老 人 家 迎 接 客 人 的秘 书张 玉 凤 做好准备。接 着 又 跑 去 告 诉 卫士 兼 理发师 周福 明为 自 从月 初会 见 巴 基 斯坦 总统 布 托 以后 就 基 本 上 卧 床的 老 人 家 理 发,并 负 责准 备 会 见 厅( 即 书房 ) 的茶 水。然后,吴 旭 君 又 跑 到 值 班 室,通 知 了 毛泽 东 的贴 身 警lJ李 连 成,再 由他 报告 中 央 办 公 厅 主 任 汪 东 兴、副 主 任张 耀 祠和中 南海 西门门 卫,这些属 于 安 全 保 卫 范 围。另 外 还通 知 秘书徐 业 夫。细心 的 吴 旭 君 还通 知 了生 活管 理 员 吴 连 登,让 他准备 点食物,因 为 她 担 心 老 人 家 会 见 时有 可 能 出 现 低 血 糖。最后,她 跑 到 因 毛泽 东病 重 而 常住中南 海游 泳 池 的 医 疗组,告 诉他 们 即 将 会 见 的消 息,请大 家 随时 待命。办 完 这 些事 情,吴 旭 君 赶 回 卧 室,把老 人 家扶 到 会 见厅,安 排他 坐 好。自 己又 到 医 疗 组,再 一 次 检 查 了 医 疗 器 械 和急救物 品。在 吴 旭 君 忙 碌 的 同 时,毛泽 东 也相应做 了 些 准 备。( 参 考资料 》 2 月 2 1 日 上 午版 刊登 了 以下 两 篇 对 毛泽 东会 见尼 克松有 用 的材料,毛 泽 东 应 该 是 在 会 见 前 看 过的。第一 篇 是 美 国 总统 尼 克松 抵 达 中 国 前,在 临 时 落 脚 地 关 岛 对 记 者发 表 的 讲话。其中有 这 么 两 句:“总 统 说,他期 望 他 同 共 产 党 主 席毛泽 东 和 周 恩 来总 理 的谈 话从 析学的 角 度来 进 行,而 不 是 只 集 中讨 论 眼 前 的问 题 …… 尼 克 松说,毛 和 周 都 是 有哲 学 头 脑 的 人 物,他 们 不 是 仅仅讲 究 实 际 的、注 意日 常 问题 的 领导 人。

 ”第 二 篇 是“中 华 民 国 总统”蒋 介 石 在“国 民大会”第 五 次 会 议 开 会 典 礼 中的致 词:`’所 以 今 天 国际间任何与 恶势 力谋求政治权力 均衡的姑 息 举动,绝 不 会 有 助 于 世界和 平,而适以 延 长我 七 亿 人 民 的苦 难,增 大全世 界 的 灾祸 ! 我 们 对 任何 有 损中 华民国 主 权 利 益 的 行 动,保 有高 度的苦惕,”在 不 久 尼 克 松 到 来 后,这 两 篇2 0 0 6衡

 礼公崖 策 划S P E C !A L R E P O R T材料被 毛 泽 东 借 题 做 了 精 彩发 挥,成 为 会见 中的 点 睛 之 笔。总 理下 午 酬 左 右 得 知 毛泽 东 决 定会 见尼 克松的。那 时客 人 已 去 驻 地 休息,4 点半 将 有 全 体会谈,7 点 钟 还 有欢 迎 宴会。总 理 非常 着急,马上 多岁卜 王每 割 四 滨司 代 司 长韩叙叫来。总 理 对 韩叙连说 两 遍:赶快准备,赶快准 备 ! 一 向 精 明 能 干 的 韩叙住 处 的“一 个 红 色的 大门” 。他 还 提 到 门前 是 东 西 走 向的宽 阔 大街,其 实 此街 应 是南 北 走 向 的府 右 街。他说“这 条街 是 拆掉} 日 城墙 而 修 建 的” ,这 也 不 对。府右 街 至今 还 留 有 明 清 两 代皇 城城墙的许多 遗 迹。

 不过,对 于 并非 汉 学家的 基辛 格博 士 而 言,能讲 出 这 些,已 属 难 得。基 辛 格 继 续 写 道“绕过 红 墙,翻 } 粥挝 一 条 角 道,开 头的 一 段路两 旁都 是 平 常的 房 子,看 不 出那 些乡 陌坪翩翔树 垢 面 有 些什 么 样 的建 筑。过 了一 大 段路,两 旁 的 房 屋 不 见 了,这里一 边是 湖,侧 边 是 树林。毛 泽 东的住 房 单 独 在 一 处,夕嚷 简单平 常,这里 可以 是 任何 一 洲 氏级 官 员 的住 处。眼 前 看 不 出 有特殊的安全措 志”在 毛泽 东住 处大门 口 负 责 安 全警 卫 工作 的 是 19 o r 年在 此迎 接 斯 诺的“两 位 将 军”—汪 东 兴和张 耀 祠,总 理 在 门 口 迎 候 客在听 了 王 海 容 做 的 解释后 才 明 白。最 后,总理 决 定 分 头行 动:自 己 赶往 尼 克松 下 榻酌钓鱼 台 1 8 号 楼说 明 情 况,再 去 游宋龄越绘 观准备,王 海 容 赶往 中 南海 游 泳 池,安排 安 全保马彭髓缎 除 等 工 作;另 外,安 排 尼 克 松尽 快前往 毛 泽 东住 处。得知 毛泽 东 即 将会 见 总统,根 据 美方提议,由 尼 克 松、基 辛 格和洛 德 出 席。中方 按 外 交惯例,主 随客 便。随 即,总 理 赶 忙 通 知 尼 克 松。据 说 尼克松当 时 正 准备洗 个 热水 澡。很 快,美 国客 人 动 身 了。红 墙内 的 商 层 会 见这 是 尼 克 松和 基 辛 格 第 一 次 来 到中 南海。在 此 后 的 3 0 年中,他 们 两 人 分 另 睐 到这 里 的 总和 达十 几 次 之 多。这一 切 都 源 于19 7 2 年 2 月 2 1 日 下 午的 这 第 一 次。2 0 世纪 7 0 年 代初期 的 北 京车 辆 稀 少、道 路 通 畅,从钓 鱼 台 国 宾馆 到 中南 海 游 泳池 只 需 十 几分 钟。对 于 通往 毛泽 东住处 的路径,尼 克松 后 来 再没 提 及,基 辛格 则 写得十 分 详 细,这大 概 与他 在 其 后 的 4 年 中 4次 在 中 南海游泳池 见到毛泽 东有 关。基 辛格 将中 南海 西 门 称为接 近毛泽 东人,并 引领 尼 克 松 一 行前往 毛 泽 东 的书房。按 照 惯例,外 宾 的 警 卫 人 员 不 能 进 入毛泽 东住处。因 此、汪 东 兴 立 即 安排 尼 克松 的 苦 卫 去 怀仁 堂 休息。该苦 卫 在此 无 法与仍 在 钓 鱼 台的美 方 苦 卫 主 管 取 得 联 系,尼 克 松总 统 去 往何 处,一 时间 成 了 空 白。美 国 总统普 卫主 管 如 雷 轰 顶,并 因 此 向中方 诉 苦,这 也 是一 段有 趣 的故 事。这次 中 美 最 高 级会 见,毛 泽 东别 出心 裁 地选择 了 尼 克 松抵华 前曾谈 起 的“准备和 毛、周 谈哲 学”一 事作 为 开 场白。显 然,作 为哲学家,他 认 为 中 美 双方应 该从战 略 的高度 出 发考虑 问 题.“而 不 是 只 集中讨 论 眼 前的 问 题”。以下 是这 次会 见 的 部 分 记 录 ( 为行 文 方便,分别 称 毛 泽 东、周 恩 来、尼 克松、基 辛格 为 毛、周、尼、基 ):毛:昨 天 你 在 飞 机 上 给 刻 门 出 了 一 个大 难 题,说 是 我们 几 个 要 吹的 问 题 限 于 哲学 方 面。( 众笑 )尼:我 之 所 以这 样 说,是 因 为读 了主 席的诗 词 和 讲 话,我知道 主 席 是 州 立 思想深 刻 的 哲学 家。( 中方 笑 )毛:( 指 基 辛 格 ) 他 是 博 士。尼:他 是 一 位 思 想 博 士。毛:( 指 基 辛 格 ) 今 天主 讲 要 请他,博 士,Ph i l o s o Ph e r,哲 学 博 士。尼:他 是一 位哲 学 专家。基:我过 去在 哈佛 大 学教书时,指定我的 学 生 要 读 主 席的 选 集。毛:我 那些 东 西 算 不 得 什 么。尼:毛主 席 的著 作感 动 了 全国,改变 了世 界。尼 克 松 一行 前 往 毛 泽 东的书房。按 照 惯例,外宾的 苦卫 人 员 不 能 进入 毛 泽 东 住处。因 此,汪东 兴 立 即 安 排尼 克松 的 苦 卫引入 中 美 最 高级 会 见 … …毛:我 们共同 的 老 朋 友,就 是说 蒋 介 石 委 员 长,他不 赞成。他说 我们 是“共匪” 。他 最 近 还 发表 了 一 篇 讲话。周:就 是 由 回 } 探 断沼 开 的` . 国 会 ”乌尼:蒋 介 石 把 主 席叫 做 共 匪,...

篇五: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与伊梅尔达·马科斯 两只铁蝴蝶共舞

 70 年代初期我在国防部外事局做翻译工作。由于当时外语人才奇缺国家遇到大的外事活动总会在国家各部委间借调翻译。1974年秋季我被外交部借调先后参加了尼日利亚总统雅库布·戈翁菲律宾总统夫人伊梅尔达· 马科斯和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外贸部长等访华时的接待工作。

 我到外交部报到后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王珍同志 时任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的夫人接见了我们。她欢迎我们到外交部帮助工作并说如果能把你们正式调到外交部该多好啊当得知我是部队的同志时她说要调到你们部队的人那可太难了。

 菲律宾前总统伊梅尔达· 马科斯是应中国政府邀请 1974 年 9 月来访华的。她的一行人员包括她的儿子、女儿、政府的几位部长以及新闻界人士。中方主要的接待领导人是国务院副总理全程陪同领导是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

 由于伊梅尔达不是国家元首 也不是政府首脑所以欢迎时没有安排检阅三军仪仗队。伊梅尔达素有铁蝴蝶之称大权在握。很想与这位铁蝴蝶比拼一下风头的中国第一夫人江青大乱了正在病中的周总理批准的接待计划频频出现在接待现场。按当时的接待惯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时通常由主持接待的国家领导人与来宾在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壁画前合影。在为伊梅尔达·马科斯举行的欢迎宴会前合影时我与其他接待人员都参加了。可是江青却站在了本应该是第一主人李先念的位置上。

 江青还破例在人民大会堂安

 排了一个盛大的见面会 召集了几乎是样板戏剧组的全体主要演员如于会咏刘庆棠刘长瑜杨春霞以及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等与伊梅尔达见面以宣传她的所谓功绩。离场时江青和在场的接待人员握手走到我跟前时说“咱们是自己人只是不认识。

 ” 第二天一早我们和外宾被安排登上一列火车当时只知道是去天津不知道要去小靳庄更不知道哪位领导配外宾去。在专列上我正坐着休息突然以为菲律宾官员朝我走来。我立即主动迎上去他和我说第一夫人菲律宾陪同人员喜欢这样称呼伊梅尔达·马科斯夫人有事要找中国陪同人员。按分工这样涉及第一夫人自己的事应该是负责礼宾的翻译负责的因为他们不在我就随这位官员去见她。第一夫人坐在专门的一节车厢车厢门槛站着以为中方的警卫。由于有菲方的官员陪同警卫很客气地放我进去。走进车厢见第一夫人正由一位菲律宾外交官陪着喝茶。我问她“夫人您需要我做什么”她说 “昨晚休息得晚早晨没来得及用早餐。

 ”我又问她“夫人您想用些什么”她说想要些包子。其实她并不知道包子的英语怎么说根据她的形容我判断是要包子一类的点心。于是我穿过她的车厢来到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找到了陪同来的王海蓉。我说明情况后王海蓉笑着说:“我们只顾自己吃饭把第一夫人给忘记了。

 ”说着便指派身边一名翻译去安排。到天津站后我陪菲律宾新闻记者们打前站直奔小靳庄。由于交通管制做得不够好路上出现了交通事故我们的前导车把一台手扶拖拉机给撞了。于是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稍作停留进行处理。到了小靳庄我们的车队全部停在

 打谷场上。打谷场被布置得象个会场排着条桌、凳子。桌子上摆着花生熟玉米棒外宾坐下后江青来到了会场。接着赛诗会便开始了小靳庄的社员有的作诗有的表演样板戏的片段好不热闹。社员的诗歌都是由唐闻生即席翻译的我们坐在一旁的翻译们对唐小姐的翻译水平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赛诗会后 江青陪同伊梅尔达· 马科斯来到一个农家小院我也跟着走进了院子。院子不大房子也很普通但是很整洁。院子里种了一些花正开着。凭直觉我感到这个北方的小院有些不一般。我没有走进房间只听到江青和伊梅尔达在房间里谈得很热烈。大概过了 20 多分钟江青把第一夫人送出院子然后又回到院子里。我一直站在院子里只听到江青说“让外宾先走我还回家.”啊原来江青把这儿当成她的“家”。离开小靳庄晚上我们和外宾参加了天津市举行的欢迎晚宴。宴会上照例有一些文艺表演马科斯夫人情绪很高她亲自登台演奏了钢琴坐在我旁边的唐闻生向我介绍了钢琴曲的大意。

 坐在我旁边的还有天津赫赫有名的大作曲家 “歌唱社会主义祖国”的词作家王莘先生。宴会后时间已经很晚可能已是晚上十一、二点钟外宾又去天津自行车厂参观没有参加宴会的江青已经在那里等候了。我的直接领导外交部新闻司马毓其处长后来曾任我国助英国大使和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跟我说小李你今天很累了自行车厂你可以不去了。于是我先回宾馆休息。

 次日回到北京后马科斯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告别宴会。为了这次宴会菲律宾专门从国内派出专机运来食品、热带水果、闻名世

 界的吕宋烟还有每个餐桌上摆放的十分精致的灯台雪茄烟等。我还记得宴会结束后 李先念副总理交代章含之把主桌上摆放的没有用完的雪茄带回去给乔冠华抽。离京前马科斯夫人向中方陪同人员每人赠送了一件很特殊的礼物 一个铸有马科斯和伊梅尔达头像的铜质钥匙链。离开北京后马科斯夫人一行去延安参观。因为当时延安的飞机场小我们只好在西安换成小飞机。傍晚抵达延安抓紧时间旁观了枣园。当时延安的条件较差宴会不少食品是从外地运去的。本来第二天继续在延安参观访问。

 可是晚上第一夫人提出来次日一早就离开延安。真是不谋而合陪同的领导几乎同时接到毛主席于第二天要接见她的通知。所以我们必须中断去延安的访问于第二天一早离开延安。当时延安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加上天气不太好飞机先进行了试飞。我们抵达西安机场后那儿已经停了两架大飞机。王海蓉、堂闻生出现在机场只见到第一夫人带她的儿子、女儿和代表团的几位高级随从匆匆忙忙登上了一架飞机。

 其余外宾和陪同人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毛主席会接见她们。加上突然中断了在延安的参观访问我们都感到很纳闷。但是谁也不议论不询问只是在机场候机厅默默等待。大概一个小时后我们接到登机的通知。可是不知道要飞往什么地方直到落地后才发现飞抵了上海机场。到了上海机场后我们又是默默等待直到第一夫人的飞机也到达上海机场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我们离开机场入住上海锦江饭店。

 上海的欢迎宴会是由市革委会副主任王秀珍主持的坐在第一桌的还有代表团全程陪同韩念龙副外长。

 王秀珍的翻译是我的母校上海

 外国语学院的孙老师我也被安排在主桌做翻译坐在我旁边的是菲律宾负责新闻的部长。由于毛主席的会见马科斯夫人和其他一同被接见的高官们异常兴奋情绪很高。坐在我一侧的那位部长一直在悄悄地问我毛主席会见他们的情形。他告诉我在西安机场王海蓉告诉第一夫人可以带几位随从参加一位领导人的会见 但规定他们不得透露会见的时间、 地点和谈话的内容。

 他们也没有被告知会见的地点只是根据从西安起飞后的方向和飞行的时间 判断毛主席会见的地点可能是武汉或长沙。后来我知道毛主席是在武汉会见马科斯夫人的。但是我们官方好像从来没有公布这次会见的地点。

 从后来的回忆文章中 我了解到毛主席去这次会见时破例采用西方人的礼仪亲吻了马科斯夫人的手。

 我想毛主席的这一举动可能是第一夫人在上海的宴会上异常激动的原因吧在宴会上她对韩念龙副部长说这次访问中我几次改变了访问日程 给你们的接待带来了一些麻烦。

 韩副部长说“您机动灵活么!”做翻译的孙老师一时找不出恰当的词语表达我提示了一个词“flexible”,第一夫人听后笑了。第一夫人还开玩笑对韩副部长说 “毛主席让我向你讨茅台酒你不要忘了啊 ” 因为韩念龙是贵州人所以主席开这个玩笑。

  次日代表团来到风景如画的杭州参观游览。由于菲律宾一位报纸主编哮喘病发作病情很严重第一夫人无心游览游船只在三潭印月一带转了一圈便匆匆返回上海。国庆节将至江青挽留伊梅尔达在中国过国庆节。可是出于菲律宾国内形势需要马科斯总统不同意夫人延长访问时间在华过国庆节。

 在欢送伊梅尔达时天正下着大雨几千群众和儿童冒雨举行欢送仪式。外交部新闻司老齐找到我要我和他一起把江青的一箱石榴送交第一夫人并捎来江青的话“本想请夫人去家乡山东看看因时间来不及不能去了。中国的中秋节将至现在把我院子里长出来的石榴送给你品尝。

 ”于是我们两人冒雨把这箱石榴直接送到机舱门口交给了她。

 李家正

篇六: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2013 社科新书淘宝:龙蛇之交社科新书大扫描

 《 中华读书报 》( 2013 年 01 月 09 日

  06 版)

 问题意识凸显现实关切

  与电影相伴随,中华书局的《1942:饥饿中国》记录时隔 70 年后,《河南商报》7 名记者历时半年,行走 3000 里,访问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新书《看见》(广西师大社)中记录了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等新世纪头十年的重大事件。《乡愁里的中国》从“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化中国”“域外中国”等层面,讲述了一个政经记者眼中的“真实中国”。

  《梦想与路径:1911-2011 百年文萃》(商务印书馆)收录近一百年见诸国内书刊报端文章的精粹。浙大社《文化与中国转型》汇集了袁伟时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化影响的文章与访谈。中国之路为什么能够成功?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程天权在《中国之路》中回答了这些问题。社科文献社《中国趋势——体制突破的另一种可能》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近年发生的重庆唱红、乌坎事件、食品安全、幸福感、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拆迁事件等现象进行了分析。

  世图公司的《怅望山河》,还原那些被隐瞒或忽略的重要真实,试图唤醒人们的科学觉醒。《舌尖上的毒》(人大社)以纪实的方式激发人们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思考。

  《观念的水位》(浙大社)延续了刘瑜一贯的平民式幽默和学者式尖锐,包括时评、书评、影评等。寇延丁推出《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记述了几个一线 NGO 组织的成长历程和酸甜苦辣。社科文献社《生态保育的民主试验——阿拉善行笔记》展示了理念的差异,描述了生态治理中的困境和各种争议。苏大社《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从中国农民的教育出发,将视野扩及全球。

 《城市的精神》(重庆社)中,两位学者考察了世界九大城市,论述城市精神如何体现。《人类的出路》告诉我们,在全球性危机解决方案之中,蕴藏着解决更大型危机的种子。

  法律社《迷账风云:台湾贪腐事件内幕》披露台湾政坛内幕,也介绍了李登辉、陈水扁及马英九之间的恩怨情仇。在《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北大社)中,美国最高法院九位现任大法官和三位退休大法官首度全体接受访谈,探讨司法公正。同类新书还有译林社的普利策奖得主美国最高法院研究力作《美国最高法院》,该书介绍了最高法院运作内幕,并且与他国法院进行对比。关军的《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讨论了生命、教育、伦理、环境等问题。

  对宏观问题进行解读的有世知社《国际热点面对面》和中国社科社“中外热点论争丛书”,涉及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问题上的热点理论与现实问题。此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侃如新推出《重塑历史:贝拉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和《应对中国的挑战——如何与中国合作共赢》。《倒退的年代:跟着大师艾柯看世界》(漓江社)对“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重大问题进行剖析,解读“新战争”、极端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崛起。

  北师大社独家推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老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

 文史国学:名家专著各领风骚

  国学类中,除了常规的单本外,几部大部头的学术经典值得重视。华东师大社的“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10 种)在 1998 年三联版基础上,经过主编朱维铮多年修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继第一辑之后,华中师大社 2012 年底出版了由《国

 学必读》、《江苏学风 近百年湖南学风》、《集部论稿初编》、《韩愈志 韩愈文读》、《文范四种》5 部著作组成的《钱基博集》第二辑,约计 200 万字,均为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一生治学的重要著述,也是民国学术史上的精品力作。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国学宗师梁漱溟文稿手迹由世纪文景首次集结面世,种类涵括专著、自传、日记、书信、口述、手迹等。上海古籍社的《恬致堂集》四十卷,收录了李日华简牍铭赞题跋等散文二百余篇、诗作一千一百余首以及若干科场文字、杂记。

  美国中国研究专家邓尔麟在撰写《嘉定忠臣:十七世纪中国士大夫之统治与社会变迁》(中央编译社)过程中,运用中、日、英、德等多个语种的研究资料,解读明末清初文人儒士在清军入关后做出抵抗抉择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了明末清初那段历史的真相。华中师大社《苏州商会档案丛编》为商会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已出版的六辑 12 册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外交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同类著作还有社科文献社的《中国商会通史》,作者马敏、朱英等均为治商会史的知名学者。此外,该社“中国近代史新编”为两岸学者首次合作共同编写。

  南大社为南京艺术学院校庆 100 周年推出的系列图书《南京艺术学院校史研究丛刊》,和上海中西书局《上海美专档案史料丛编》可对照阅读,南艺前身是由艺术大师刘海粟创办于 1912 年的上海美专,而《上海美专档案史料丛编》则撷取自上海美专 500 多卷真实档案,展现了该校筚路蓝缕的开创过程,以及推动现代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北大图书馆历来重视古文献的收集,这本《1996—2012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即收录了 1996—2012 年期间该馆新藏金石拓片中的精品 272 种。

 1959 年就曾以全 8 册的形式出版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最近由山西人民社出版。作者陶菊隐是民国时期与天津大公报张季鸾齐名的大记者,是民国历史的亲历者与目击者。《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广西师大社)和《中国旅行记(1816-1817 年)》(上海古籍社)展示的是西方人眼中的晚清中国。前者曾入选世界摄影史 100 部最重要的画册,后者是英国阿美士德访华使团医官于 1816-1817 年间在中国的旅行纪实,为读者展现了一幅 19 世纪初叶的中国社会图景。

  学者雷颐在新作《逃向苍天》中,从点滴细节对各色人物命运做了探究分析。浙江人民社《我们曾历经沧桑》以五人口述实录形式,展现了过去一百年中国人挣扎与奋斗的历史。台湾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首部随笔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中,汇集了作者数十年来田野考察与学术探索的心得。

 西方历史方面,《世界历史的秘密:关于历史艺术与历史科学的著作选》(复旦社)选录了最能全面体现兰克史学思想与见解的论著。《罗马帝国的崛起》,是古代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流传下来的唯一著作。此外,河北教育社《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系 1949 年以后第一次整理出版,所收四种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高水平的作品。

 艺术人文:雅俗之间见情怀

  艺术人文类图书因处于学术的艰深与大众读物的通俗之间,更兼文本背后的生命关怀,历来拥有大量读者。北大社《GO,GO,小萨》记录了作者和流浪狗小萨奔跑2000 公里,坚强登上拉萨 5 座海拔 4000 米山峰的感人经历。《微观西藏》(商务)用“微博体”记录下他们内心深处的西藏印象。

 香港的流行音乐是香港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也是 70 后 80 后甚至 90 后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夜话港乐》中,讲述了港乐之所以能在华语乐坛独树一帜的灵魂所在。电影方面,复旦社新出的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胡伟立自传《一起走过的日子》,不但充满影迷、乐迷深感兴趣的影坛逸闻轶事,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翻滚吧,台湾电影》(译林社)带领读者近身理解台湾电影的一群灵魂人物:侯孝贤、魏德圣、林育贤、吴念真、九把刀……,见证台湾电影 20 年。

  中华书局《道家的人文精神》汇集了学者陈鼓应十一篇文章,阐发了作者对道家人文情怀的诠释。此外,海豚社近期推出了董桥《一纸平安》《小品卷一》《小品卷二》《立春前后》等系列。浙大社六合丛书最近推出了《读书纪闻》《洛城论学集》《文中象外》等几本,作者均为国内知名的青年文史学者。用现代语言和生活故事,将唐诗宋词的精髓进行精彩诠释的是商务的“慢读书系”,包括《慢读唐诗:爱上源自生活的美丽》、《慢读宋词:珍爱源自生活的深情》和《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3 本。相关图书还有南师大社《词坛大师——唐圭璋》,讲述了唐圭璋从一个书香门第呱呱坠地的男婴到名声响彻词坛的一代耆硕的传奇人生。

 华夏社《莫言研究》以评论集的形式,整理出对莫言文学创作研究的最高端学术成果,是至今所见的第一部。海豚社《出版忆往》由陈昕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忆旧文章结集而成。以一个出版人的心路成长历程为线索,追忆老一辈出版人对出版事业的奉献和职业精神。

  在茨维塔耶娃 120 周年诞辰之年,广西师大社推出了“茨维塔耶娃作品系列”,其中《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立体呈现了茨娃两极化的性格,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等。《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译林社)是迄今为止关于这位政治家兼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生平的最私人、最亲密的回顾,书中对这位政治

 家的爱情经历着墨颇多。同时,该社的《个人印象》,记录了以赛亚·伯林对丘吉尔、罗斯福、魏茨曼、爱因斯坦、伍尔夫等 21 位知识界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的个人印象,也讲述了他个人人格的三条主线。

  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的王鼎钧最近在三联推出了《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写尽 20 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由陈夏红依据对法学家江平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等的采访及其他文献资料写成。社科文献社《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讲述了当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傅吾康的一生。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透视 1840—1999 年中国美术及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北大社)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这一独特的视角反观整个美术界、艺术界乃至中国社会历史的转型和发展。此外,该社《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是对“翰墨荟萃”展的导览读物。

  艺术类中,世图公司的《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从沈从文晚年口述其开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起,讲述王孑子、王亚蓉伴随沈从文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经历。商务《二百年红伶传奇》丛书 10 本,以富有传奇色彩的纪实故事,兼涉及昆曲、评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沪剧诸多地方戏曲,塑造了二百年中国戏曲红伶的群像。

 大众读物,亦轻亦重

  大众类中,近现代历史及人物相关的图书依然最受读者关注。山西人民社《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和《蒋介石与国共和战(1945—1949)》,前者从精神层面梳理了蒋氏的思想资源,后者就国共和谈问题对蒋介石的态度进行了探讨。

 《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人大社)所记主要是宋美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部分活动、工作和生活情景。由史学家唐德刚整理,以张学良自述为主体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辅以唐德刚论张学良的数万文字,弥补了以往类似图书的错谬与不足。社科文献社《中共密战纪实录(1927-1955)》是作者依据解密资料和经历人物的回忆整理而成,史料翔实,更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万隆会议时期的重要密战经历。世知社《刺客:民国刺杀大案》盘点了民国期间所有刺杀日酋和大汉奸的重大历史事件。《往事如风——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人和事》(商务)则将视野延伸到从中世纪到二战时期的史诗式战役。

  披露美国一流高校招生中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揭示美国大学招生办公室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商务引进的这本《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曾是畅销书。另一本与美国有关的是《移民之道》,提供了移民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漓江社《读书很好》评述当下香港的社会变动与精神状态,记述了香港社会的点点滴滴。此外,刘心武评点《金瓶梅》也是该社新出图书。复旦社最近推出了《武侠大宗师:张彻》,通过访问张彻生前弟子、好友,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武侠片大宗师形象。台湾摄影家阮义忠的《二十位人性见证者》,以亲切活泼的方式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 20 位 20 世纪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央视《感动中国》节目如何诞生,历年感动人物如何选出,每年评选有何内幕……《感动的力量》(长江文艺社)首次解读这一节目的台前幕后。社科文献社《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从不同维度对当下中国人的“幸福感”进行细致的分析。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化。世知社首批推出的《解说中国》系列丛书,为中外读者提供一个对当代中国比较全面的描述。中国社科社“中外文化心理比较三书”《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人文化心理偏失》、《和山姆大叔对话——中美文化心理比较》和《解读大和魂:“缺德”的日本人》立足于全球化的立场,比较各民族的文化观念。

 西学:经典成为主流

  西学著作中,日裔学者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广西师大社)提供了一幅今日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20 世纪思想巨匠卡尔·波兰尼在其代表作《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中,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 19 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

  为纪念卢梭诞辰三百周年,中国学者刘小枫在《设计共和》(华夏社)中对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一文逐段绎读,以此学习当代解经大家解读经典文本的经验。此外,该社“西方思想家评传系...

篇七: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鬻i∥知倩右锈——原中央警卫团副团长邬吉成回忆尼克松访华前后的接待警卫工作(中)o王凡在基辛格第二次来华的接待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基辛格一行刚刚离开中国,周恩来便立即布置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这次接待、警卫基辛格的工作进行认真地总结。10月27日,基辛格来华期间参与会谈、接待和警卫工作的负责人,在外交部集合。公安部副部长于桑首先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这次接待要认真总结,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技术的。此次工作可视为尼克松访华的预演,总结是为下一步取得经验。参与同查平等进行技术会谈的刘澄清、韩叙,介绍了会谈的有关细节,如尼克松访华时卫星地面站、电台的设置,无线电通讯等事项的会谈情况。他们说双方都认为技术会谈是成功的,但后面的工作还很多,中国方面的物质准备必须马上着手了。民航局的马仁辉、张瑞霭,介绍了民航面接待基辛格机组人员时,是如何由不太适应到比较适应的。他们说开始和美方人员接触时有些束手束脚,后经周恩来总理及时点拨后才渐渐好转。接着,他们摆出了美国总统来华时在专机的存放、专机机组人员安置、机场活动及通讯设备架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民航方面所做的一些考虑。由周恩来点将的接待、警卫工作主持人李耀文,在最后总结时说:基辛格此次来会谈,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接待人员,在与美方人员的接触中,思想上在坚持原则方面有余,一事当前,捍卫主权,同美国人做斗争的意识很强,而灵活性不足,很少能从为增进中美两国的了解、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工作考虑。他要求参与尼克松访华工作的各个部门,尽快研究拟订出各自的接待计划来,在11月5日前,交出一个文本的草案,以便进一步研究协调,形成整体的接待工作邬吉成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了警卫工作拟订文本草案中应有的案。内容:参与警卫的相关机构、警卫领导班子、警卫工作日程。还要包括路线警卫、交通警卫、住地警卫、宴会警卫、晚会警卫、会谈警卫、现场警卫、毛主席接见时的警卫、警卫值班等等细化的部署。《关于接待尼克松的安全工作计划》,经由外交部上报中央外交部会议的第二天,于桑副部长在公安部召集将负责尼克松访华期间警卫工作的几位主要领导干部,研究拟订警卫方案。他向与会者通报了基辛格和周恩来议定的尼克松访华日程及随同人员等情况:尼克松在华时间从1972年2月21日至28日,除到北京活动外,还要到杭州和上海。在北京要参观长城、定陵、故宫等名胜古迹。来华的总人数为360人,其中正式代表12人,非正式代表16人,安全警卫36人,通讯12人,新闻记者80人,摄影、摄像、洗印63人,机组、后勤43· 19·

 知情右锈人。卫星地面接收站12人。飞机9至l o架,长时间停在中国机场的有3架。于桑还介绍了同尼克松的安全警卫负责人罗伯特· 泰勒会谈的情况:泰勒提出尼克松到华以后的安全警卫,主要由中方负责。他此次来华,目睹了中国方面警卫基辛格的种种措施,因此感到尼克松在华期间的安全大可放心了。按他的想法,尼克松在外面活动时,美方派10名警卫跟随。除茄宅器外,美方的安全警卫人员,还准备携带手提式无线电荧光镜、窃听检测器等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输需要4部汽车,安置设备和操作人员,需要3个单人房间和3个双人房间。美国方面还要求尼克松总统在华期间,中国方面对美方认为的“ 坏人” 加以控制,他们将向中国提供所谓“ 坏人” 的名单。泰勒本人则表明他是总统的安全警卫负责人,所以出行时请中方安排他和总统乘坐同一辆车。中国方面向美方承诺,确保尼克松在华期间的绝对安全。同意美方36名带武器的警卫人员入境,但入境后不得公开持枪,可以携带200磅的器材,中方警卫人员将同美方警卫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在主要谈判、会见时,双方警卫人员均不进入现场内部。中方要求美方确保带来的新闻记者不出问题。于桑说和泰勒的这次会谈只是初步的接触,关于尼克松在华期间的安全警卫问题,美方还将派遣专门的小组,和中国的专门部门做更为具体细致地沟通协商。因此,担任安全警卫的各单位,都根据自己的具体责任,要拟订出警卫工作计划,然后形成一个尽可能全面的整体警卫方案。与会者们共同凑出11个属于安全警卫范畴的问题:空中的安全措施,降落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机场举行仪式活动的安全;出行沿途路线的控制;住地,主要是尼克松下榻的钓鱼台的警卫;参观景点的警· 20·卫控制;社情、人员的调查审查;饮食的安全卫生;交通管理和安全;可能和美方人员接近的人员的审查;社会面、购物地点的控制;上海、杭州的安全准备。每逢领袖出现的重大活动,邬吉成(吉普车前左座者)总要出现在警卫现场。11月1日,中央办公厅警卫处、中央警卫团,将本部门警卫工作计划,递交给了公安部副部长于桑。在此期间,中央已指定由公安部的军管负责人李震,外交部副部长李耀文,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公安部副部长于桑,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副处长、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等5人,组成尼克松访华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随即决定,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由杨德中、邬吉成具体负责,北京卫戍区由副司令员曾绍东具体负责,北京市公安局由局长刘传新、副局长江明具体负责,民航总局和北京民航管理局由王建功、张瑞霭具体负责,分别组成安全工作组,在领导小组指导下进行工作。为了便于了解掌握情况,检查安全计划的落实,安全领导小组还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地点设在公安部。办公室由于桑、杨德中、曾绍东、刘传新、王建功5人主持,各单位抽调一名干部到办公室做具体工作。各单位有关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的问题,直接和办公室联系。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安全工作组协同完成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拟出了《关于接待尼克松的安全工作计划》。这个计划随即以接待尼克松安全保卫领导小组的名义,经由外交部上报中央。抽调警卫战士235人。身材均在1.70米以上11月13日、25日,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两度聚集外交部,对有关尼克松访华会谈、接待和警卫的各个方案进行讨论。25日的会议还决定,参与接待、警卫工作的负责人,于11月底12月初集中学习3天。邬吉成保存了当时的日程表,3天学习的内容是这样的:“ 11月29日(星期一) ,上午全体会议,章文晋同志谈形势和介绍情况。下午、晚上阅读文件。l 1月30日,上午全体会议,韩叙谈礼宾接待问题;于桑谈安全保卫工作问题;彭华谈记者接待问题;刘澄清谈通信联络问题;马仁辉、张瑞霭谈机组接待和专机飞行要求问题。下午上海、杭州同志介绍情况和讨论。晚上讨论。12月1日,上午参观北京石化总厂。下午参观大会堂、钓鱼台、首都机场招待所。晚上李耀文、于桑作总结发言。”进入12月份以后,接待准备工作更加忙碌。12月15日,李震、吴忠主持召开了接待尼克松安全保卫领导小组会议,相关单位介绍了各自的准备工作。代表团用车,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准备了10辆红旗、8部上海。其余所需车辆建议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调配,并开始筹组人员,进行车辆检查和对驾驶人员的训练工作。随美国代表团的警卫班子正在筹组调配,配齐后,将举办为期15天的学习班,学习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以及有关警卫业务。钓鱼台外宾住楼陈设1月3日前定能搞好,6号楼暖气检修正在施工,各楼将拉上天线;钓鱼台通往机场的电话线路,预计1月7日、8日完工;住钓鱼台外宾的医疗保健人员,由警卫处派,人员已选好,如外,罄 糍薯乏嚣 瓣。瀵 髫.; 。、攀

 宾需要住院医疗,则送北京医院或协和医院。游览、参观场所的现场,已进行了了解。八达岭停车场的坡道已加宽一公尺,坡度还需稍做修整,墙外停车场正在扩建。十三陵至南口的路,其中一段排水设施目前正在修理,预计12月底完成。北京卫戍区通报说已成立专门班子,抽调了参加安全警卫的战士235人,身材均在1.70米以上,并集中开始科目训练。其中156人分布在机场、卫星站、机组担任警卫工作;70人在民族饭店担任警卫工作。去前门饭店的警卫人员,还未选调完毕。他们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警卫人员的着装未定;二是游览、参观路线方案,外交部尚未通知;三是警卫人员进饭店的问题,还需和北京市公安局进一步研究。北京市公安局方面已召开了县、分局会议,对尼克松在京期间的安全警卫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对外宾通过的三条主要路线,即以钓鱼台为中心,到机场,到炼油厂,到八达岭,要求控制公路两侧各一百公尺,路口要远处堵,不使外宾看见。对外宾住地周围、主要行车路线、制高点以及机场周围14个村庄的社会面的控制工作,各有关区、县已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摸底,控制措施随后拟订。派出10名干部进驻民族饭店,吸收饭店保卫干部参加组成安全工作小组,负责门卫、楼层安全,人员审查,饮食卫生,消防、交通等安全保卫工作。派出一工作组协同首都汽车公司的保卫干部,对选调的150名司机进行审查。工作中发现,首都汽车公司准备的车辆,质量不好,不符合规格要求,保险系数不大。有的缺零件,有的配件不是一个厂家出品。对这后一个问题,杨德中建议由负责接待的总务组负责。他曾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负责人高富有说,亚非乒乓球赛时,从北京军区借调了100多名司机,可将这些司机留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小轿车,让他们想办法。于桑随即让江明同高富有联系。民航总局和北京管理局,组成了两个小组,一组担任指挥飞行,另一组担任接待(其中包括安全警卫和生活管理) ,对空中、地面的安全保卫I 作,均作了部署,现已基本落实。杭州机场正在扩修。军容严整,神情庄重。进驻钓鱼台国宾馆时,邬吉成(左二)与警卫人员在18号楼前合影。。^一∥雾爹滋餮.骖∥zQ zs吴忠还向与会者谈了北京市的社会治安情况。他说北京市当前社会面不安全因素很多,刑事犯罪、拦路抢劫、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须狠抓一下,利用元旦时机搞一次大清查,要请有关省市配合一下,在北京外面卡一卡,过过滤,有问题的人不要进来。眼下,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京的很多,要把他们组织起来。李震最后说:“ 接待尼克松来访是一件大事,总理几次做了指示,要很好的学习。安全问题可不能出事,出一点事,就影响极坏,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北京市社会面的控制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要做得周到细致,一点不能有疏忽的地方。”“ 国内外形势大好,阶级斗争也非常尖锐复杂,对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不能有一点麻痹。我们的安全工作主要是依靠群众,把群众发动起来就能做好。接待这样大的代表团还是第一次,我们没有经验.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周恩来听到反映后说:“ 不要太‘ 左’ 了。"在公安部的会议一结束,邬吉成等人就移师外交部,讨论的问题依然是接待、安全工作的准备情况;前期工作的检查;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的先遣人员的接待。主持会议的李耀文告诉大家:尼克松访华的先遣小组17人,由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准将领队,定于1972年1月3日来华。他们将逗留一周左右,除了到北京外,还要到杭州、上海了解有关接待的事宜。在京期间,他们住民族饭店。会上议论了有关尼克松访华接待工作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工作人员的证件、使用车辆的证件,由谁负责制作发放;中国方面参加摄影、录像的人数;拍摄纪录片需要在车队前放一辆敞篷车;到外地检查接待工作的日期等等。12月23日,周恩来询问了接待、安全工作准备的进展情况,有关负责人亦向周恩来请示了一些尚未· 2l ·

 知情右锈定案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是有关三军仪仗队300余人的服装问题。周恩来同意做新的。后来,这个换了新装的仪仗队,给尼克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中国的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着笔挺⋯ ⋯ 在密集的行列中产生一种几乎使人认为行动受催眠影响的感觉。”掏恩来很关心杭州飞机场、房子、马路的工程进度,询问何时能竣工。当听说1972年1月即可完工后,他一再强调要保证质量。因中美尚未建交,故而周恩来指示招待宴会不悬挂国旗。宴会上也不吃鱼翅。宴会上要请军乐队演奏,除了中国的乐曲外,还应该找一些美国的民间乐曲来演奏。他还提议有关方面了解一下,有没有带点革命性的歌曲。可以找些美国的纪录片,给有关的人员看看。后来,乐队就演奏了《美丽的阿美利加》等美国乐曲。《美丽的阿美利加》的选定显然是含有用意的,因为尼克松很喜欢,在他的就职仪式上就演奏了这首乐曲。但据说江青听了排练,对选这首乐曲表示不满,认为“ 是为美帝国主义唱赞歌” ,周恩来听有关人员反映后说:“ 我记得这是一首赞美美国风光的曲子嘛,不要太‘ 左’ 了。”关于招待美国方面的文艺节目,周恩来指示由文化部通盘考虑。他认为上海的杂技不错,中央芭蕾舞剧团的《红色娘子军》都可以演。电影则可以放《成昆铁路》、《红旗渠》、《沙石峪》这几部纪录片。对于要不要赠送礼品,周恩来说:如果是有纪念意义的,可以先提出设想来,再议一议。周恩来提出要对群众进行教育,在美国人来华时不要围观形成“ 夹道” ,警卫人员也不要形成“ 封锁线” 。招待的车子尽可能减少,要注意节约,而且车队太长也不好。为避免车队过长,可让记者先走,不要跟车队行动。周恩来最后嘱咐领导小组的成员,要遵照毛主席“ 一定要过细” 和“ 戒骄戒躁” 的教诲,把接待和安全工作搞好。黑格带领的先遣小组就要来了,为尼克松访华的行政事务和后勤安全工作做安排,对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要一听100万美元就缩头。”1972年元旦刚过,黑格就带着尼克松访华先遣小组,到了北京。这个小组的技术人员要在东郊的首都机场,设置一个电视转播台。而其中负责了解航线和机场情况的人员,将要确定尼克松访华时专机滑行的路线、停放的...

推荐访问:日本3000青年访华追忆 日本 访华 追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