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利弊5篇科举的利弊 科举制的弊端 作为一种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而言,科举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 钳制文人思想,打击压制人才 如前文所述,科举取仕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举的利弊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科举的利弊
制的弊端作为一种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而言,科举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
钳制文人思想,打击压制人才
如前文所述,科举取仕迫使读书人虚耗毕生精力于死板的考试内容上,毫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大事,造成了当时大多数文人的不学无术。而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了科举制的这一弊端来钳制文人的思想,使考中者对朝廷忠心耿耿,不中者默默无闻地苦读经书。
轻视自然科学,导致中国落后
正是由于前文所述的封建专制对于“异端”文化的不能容忍,近而打击,压制人才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讲,即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迫使读书人将埋头苦读以求中第作为终身的唯一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毒害了一代文人。商人的地位低下及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落后即是明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欧洲在 16 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世界近代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与社会经济生活相隔离,对科学技术采取粗暴贬斥态度的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长期实行,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存在即合理”。
科举制之所以历经多次停废磨难,却被历代君主所采用来选官取仕,并最终存在了 1300 多年,必然有其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公平公正,唯才是举
科举制自隋唐建立,历经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时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试制度:“糊名”,“誊录”,“锁院制”等制度有效地约束了考生的作弊行为;“别头”考试则把考官的亲属交给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清代为抑制“缙绅之家多占中额,有妨寒峻进身之路”,又有了“官生卷”,“民生卷”之分。这对各省乡试中有权势者的行贿作弊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有才干的清寒人家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举取仕这一制度本身,就其公正性而言,与世袭制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科举制的实施促成了学校的出现。从汉代建立的太学到宋代的“三舍法”取仕,四大书院及明清时的乡村社学和义学,这些教育场所培养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同时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儒家思想紧密相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儒家思想会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正如余秋雨所言:“科举以诗赋文章做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的文化素养。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
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将科举制用来笼络人才维护其统治,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是满清统治者。清朝建立之初,为补充全国所需文官的短缺,清统治者吸取金元两代“以汉法治汉”的经验教训,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以科举选拔汉人文士入仕。虽然当时的统治
者知道用僵化的八古文很难取得真才实学之士,可是他们更知道用此法可以牵制士人思想,减少异端,选拔为朝廷效忠的文士有利于对广大汉族民众进行有效的统治。清沿明制行科举正是统治者高明的表现,同时也说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科举依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人事制度。
加速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在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科举制也被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这在无形之中,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汉文化在各民族中得到了广泛传播。由此而带来的民族间的融合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唐代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明显高于北方,反映在科举上就是南北中试者人数相差悬殊。为照顾各地区利益,按“分地而取”的原则,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实行“南北卷”。此举不但改善了朝廷中文官队伍结构的状况,而且照顾了各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利益,使各地发展差距不至于过大,从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启示
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在《国人的“现代化”情节》中认为:“传统具有一切文化的根本属性:一方面他是刚性的,强悍的,它指导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在进化的过程中它又是可塑的,远比生理机制更易变更。因此人类的观念和制度的进化不必像狗熊掰棒子一样,获得一个就必须仍掉另一个。一切观念皆可共存(除了不允许异端存在的极端主义),一切制度皆可转化,粗鲁地摧毁只能导致文化虚无,积极的转化才是走向现代化的真谛。”结合当前我国的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可得出以下启示。
发挥人才的创造性
马洛斯提出的 Y 理论把人看作是“自我实现的人”。对人的管理应舍弃“苛求”而就“怀柔”管理。该理论认为,外来的控制与惩罚并非为使人工作的唯一方法,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因而管理必须尊重个人意志。封建统治者把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进行严格控制,大部分官吏除了唯命是从外,在其位上很少有做出实际工作的,而像明清等朝代初年的统治者对前代的人才采用“怀柔”政策,使其帮助管理刚刚打下的天下,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因此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使其心甘情愿的为企业服务,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各种激励而非“控制与惩罚”措施来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封建制度对于各类人才的压制,对中国近代史的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当前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应该大力开发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准确评估各类人才的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使他们能放心大胆地发挥聪明才智。而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宽广胸襟,耐心听取直言不讳者的忠肯意见。惟有如此,各类人才才不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企业也就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加速人力资源的流动
科举制可以使一介草民进入主流社会,即它给人们提供一条在社会各阶层中流动的通道。正是这条通道的存在把读书人无形地维系其中。因此,科举考试承担的社会任务并不仅限于选拔官员,它还是稳定社会结构的一根“杠杆”。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就要允许人们在各个社会阶层中流动,并提供相应的通道。库克曲线和可兹曲线证明,人才流动的周期一般在 4-5 年,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岗位最
佳的创新时间为 1.5-5 年,之后工作状态明显下降,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人力资源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关部门应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做适当调整。以期实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
优化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系统优化原理认为,当系统各部分以有效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系统整体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的各类机构臃肿,职能不分,组织老化,甚至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互相不信任,就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精简掉企业的庸员,科学合理地对各类机构进行重组,各部门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合理,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真正做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使企业的整体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李树.中国科举史话[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篇二:科举的利弊
人 文 论 坛摘要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 确立于唐 完备于宋 而延续至元、 明、 清 前后经历了 年之久 它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 对其基本特征及其正负两方面对于社会的影响来进行探讨。关键字 科举制度基本特征影响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宁波大学陈玲“科举制度是指隋朝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分科取士得名。”“它自隋起至清亡 存续计一千三百余年。” 它向全社会开放 一切取决于文章 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相对于以前的各种的选举制度这一制度最为公正和公平。
在一定程度上 科举塑造了中国各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考试制度所借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开始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隋朝初年政治制度改革措施之一。是由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发展而来因此可以说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从产生到衰落 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 从文化渊源上看 科举制度无疑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观念与精英治国思想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第二 从选才方式与选才原则上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 分科设目 面向社会 公开考试 从某种意义上是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 某种意义上具有现代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特征。第三就其发展轨迹与功能变迁而言 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 发展、 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由于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大规模教育考试发展内在机制的制约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举良才的途径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当然 任何制度都会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科举制也不例外。
下面简要论述其正负面的影响第一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日趋完善。我国科举考试初期的分科分类选拔人才的考试的标准与方法经长期的发展汲取了前世诸多选拔人才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用利于封建统治者选拔各类人才遏制了高门大族对选举的垄断而使一些出身寒门的庶族地主可以沿着这个阶梯取得参预政权的机会 也使真正的一些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第二 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从而能够选拔素质较高的人才。比如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 “秀才、 明经、 明法 法律 、 明字 文字 、 明酸 算学 、 俊士、 进食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 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 及第分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四等 明经科先帖文 后口试 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常科分两级 ” 乡试和省试。” 虽然考试内容可能是有些死板 但在当时的社会做到这样无疑已经是进步的了 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封建统治者从参加考试的人选出真正的有真材实学的人进入朝廷做官 这不得不说是统治者的高明之处 培养了高素质的治国的栋梁之材。第三 科举制度使读书成为一种潮流。科举制度的确立在中国的古代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为社会中的人们从科举中得到的不仅有政治上的特权 而且还有经济上的利益。而历代统治者也竭力通过科举笼络知识分子 在宋真宗 《劝学文》 中有“福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 就是一日科举及第后 迅速获取经济利益的真实写照。科举及第带来的巨大的经济与政治利益 是社会中有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的说法 还有的人把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称为人生四大喜 这也充分说明了科举制度在当时已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 渗透进知识分子的灵魂。第四 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长存 多年 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且对国际社会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日本、 朝鲜、越南等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 有人称它是 “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 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
” 美国学者艾尔曼认为仅对中国有意义它对全世界都有意义。”“英国考试制度可以说是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 也有人说现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是在模仿中国的科举制。但是科举制当然有它的弊端创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随着历史的前进 科举制度的弊端暴露的愈益明显。唐代科举考试主要考诗赋和儒家经典 诗赋在考场统一出题 对声韵乃至字数都有严格规定考儒家经典的重要方式是帖经合墨义。
宋袭唐制 也采用同样的形式。
士人们为了应付诗赋考试 唯以声韵为务 却昧于古今 为了对付帖经、墨义 只能死记硬背而昧其义理 有的知识分子 为了应付科举考试 一生就这样闭门读书 而对社会上那些有用的事情却不管不问一无所知从而脱离了实际 就算进入官场也可能是无能之辈 所以科举制在为当时的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同时 也无疑麻木僵化了一些人才。
而到明清时期 实行八股取士 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文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沿用了五百年。在科举制废除一百余年的今天 深刻的反思科举制度带来的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结科举制的千秋功罪 对于现代中国文化和中国考试制度无疑还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科举制不参考文献 《辞海》 年版第 页。 察举制 察举的方式是由公卿、列侯、 郡国守相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所以察举也叫荐举。
见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简史》 第 页 姚汉荣编著 学林出版社 年版。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简史》 第 页姚汉荣编著学林出版社 年版。 参阅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简史》 第 页 姚汉荣编著 学林出版社 年版。
篇三:科举的利弊
历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两汉的征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选人制度后,科举学制顺应历史的发展,登上了历史舞台。科举制度确立于隋唐初期,废于清朝光绪年间,实施了1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是一个把考试作为选拔人才主要手段的制度,它通过逐级淘汰的考试程序,挑选优秀的人才。科举制度凭其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可以称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优秀政治遗产。它以其合理的原则给封建王朝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相对于以前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要公正、合理得多。经多一千多年的运行,它为庞大的封建帝国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传播了儒家思想,对保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流动,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对世界文明进程也有重要的影响。“科举”与“科举制”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因能而授官”的现象,而后者是一种选官制度。刘海峰教授曾对“科举”的含义作过科学的解释:“科举”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两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拨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因此广义的科举包括两汉的征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而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是狭义的。魏晋南北朝后期,士族的生活与统治日益腐朽,士族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大量的农民起义和军阀斗争进一步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土地兼并产生了大量的庶族地主,并伴随着自耕农的兴起。庶族阶层开始强大,随着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这些为科举制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隋唐的统一使遭到破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趋于稳定,手工业技术日益精巧,科学技术趋于广泛,如唐朝造纸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印刷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些为科举制的产生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经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隋唐为了加强中央皇权的需要将选举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从而加强皇帝的权力,这是科举制产生的政治要求。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大发展时期,社会管理需要大批官吏。随着士族地位的下降和寒门地主地位的上升,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不能有效地选拨官吏。这是科举制产生的社会要求。关于科举制的特征,学术界的意见不统一。祖慧、龚延明认为科举制的特征“(1)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2)招考向全社会开放,原则上允许平民或官员“投牒自举”报考;(3)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以文取土’。” 何忠礼的观点是“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荐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从科举制的特征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原则。首先公平竞争原则。从报考生源和报考条件看,原则上所有人皆可“投牒自进”,没有财产的限制,没有年龄的限制,除了女性成员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竞争。其次是择优录用的平等原则。科学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一切以程文定去留”,即依照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合格,以分取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等原则。再次是公开和客观的原则,从命题的制定,考场的规定,评卷的标准等来看是公开和客观的。第四是“依资序迁”的原则。“依资序迁”体现的是“资历至上”,可以防止贵族子弟因财力或关系的原因而过快升迁,也体现了公平的特性。3.1科举制的政治功能。首先[1][2][3]1.科举制产生的原因2.科举制的特征和原则3.科举制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 】摘要关键词科举制确立于隋唐时期,废止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公开和客观等原则,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传播了儒家思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同时也造成了官本位主义,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有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现今高考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完善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科举制;选官制度;借鉴南方论刊·2007年第4期 学术之窗(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
610065王金炳科举制的利弊和借鉴48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后期与豪门士族勾结,使选士权成为地方豪强士族的专利,皇权被极大地削弱。科举制规定全国统一考试,将选士权力从地方官吏中收归中央,由中央政府专门负责。因此科举制避免了地方官吏垄断选举权,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避免了皇权的被威胁和被分散,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科举制允许老百姓公平参加,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据统计唐代宰相中有半数以上是进士出身,唐敬宗以后各朝(825-906)进士出身者在宰相中的比例更高达80%以上。据统计,新旧唐书有传之官员,除去后妃宫官和宗室、宦官等特殊出身者及武功出身任武职者,有官员1383人,其中进士有469人,占总数的40%,唐后期697名官员中进士出身者达344人,占总数的49%,进士科已成为士子出身入仕的首要途径, “有唐一代,从此两途出身为宰相的有142人,占宰相多数的38.6%” ,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吸纳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3.2科举制的文化教育功能。科举制传播了儒家思想,巩固了其在各朝代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虽说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但仍受其它思想的挑战。“科举制度造就了士绅阶层,但由于国家每次开科取士的名额有限,所以这一阶层中除了小部分入仕从政,参加社会流动外,绝大多数滞留在社会下层,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发挥文化普及作用。” 。另外,科举制在考试内容上以儒学为主,指定教材也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些都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也为封建王朝统治强化了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科举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内容的变化与倾向。科举制对学校教育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如“唐代科举常科中以及第人数最多的明经科和地位最高的进士科为重。明经科考试内容不外乎大经、中经和小经等儒家经典,与此相对应,唐代官学如周子、太学和四门学等,其教学计划完全根据科举取士的要求而制定。随着以诗赋考试为主的进士科崛起,科举考试一度重视书判、策论和诗赋,学校也随之注重习字,习时名策和做诗赋,乃至乡学也都普遍学习做诗”3.3科举制的社会功能。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为社会下层的人跻身社会上层提供了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说法体现了这一点,如宋代宰相吕蒙正,中状元之前和妻子住在破窑里,经常无米做饭。《宋史》本传及明朱希召《宋历科状元录》载,北宋仁宗一朝的13榜进士第一人,就有12人出身于平民之家。又南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登科录》所载,在曾祖、祖父三代任履都完整的570名进士中,若依其出身统计,三代皆不仕者达307人,占总数的53.9%,父亲一代有官者(包括宗室)129人,只占总数的22%,应当指出即使在这129人中,绝大部分亦是举人和小使臣一类的初品官,其中从九品的曲功郎和承信郎又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人若要想依仗手中的权势让子弟登弟,显然比较困难 。这也是科举制造成社会阶层上下流动的历史的真实写照。科举制不仅促进社会阶层上下流动,也会促进各地的人才流动。科举选拔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每次考试都是各地才子的会聚,考后被选上的人都在异地做官,这就促进了各地人员的区域流动和人才的交流。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士阶层的不断扩大,还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科举制在古代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弊端。4.1科举制给中国古代社会造来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使读书与做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举制使春秋时期儒家学派所提出的“学而优则仕”规范化、制度化,导致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做官。社会上皆以科举及第为中心,只要当官,地位就比别人高,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官本位主义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风气的畸形发展,还会造成官场腐败。4.2、科举制对古代学校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和做官连在一起,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制的要求,教育的唯一目的变成了应试,学校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统治者为了保持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想尽一切办法统一思想来钳制知识分子,儒家的“君臣”等道德伦常教育正适应了统治者的要求,因此科举制把儒家的经典作为应试教育的基本教材,科举考试的内容就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士人为了科举及第,就把四书五经作为当官的敲门砖,将儒家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可他们的“之乎者也”与“治国之道”只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另外考试试题死板,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使学校教育充满了教条主义色彩。4.3科举制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阻碍了社会思想的进步。科举制把内容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只涉及考试内容,其它的一概不问。特别是明清的八股文,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八股文体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考试内容枯燥无味,没有新意,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另外考试内容以经文为主,忽视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思想文化的僵化。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有重大的作用,而且还对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有重要的影响。在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后,针对“政党分肥制”的弊端,英美率先仿效中国科举制,建立独立于政党之外的事务官的考选制。西方文官制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用人根据才能,凡是文官都要经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因此西方文官制度的公平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等原则和方式继承了中国科举制的特征。科举制与现代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很多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考已经成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沿袭了科举制的公平、客观等优点,但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教育倾向于应试,片面追求高分、升学率,教育重智轻德等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吸收科举考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高考改革,如同时加强教育和德育, 47[4][5][6][7][8]4.科举制的消极影响5.科举制的借鉴(下转第 页)49
用房地产、宗教用房地产等,成本法往往是惟一可选的方法;在房地产发育之初,市场资料较少且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下,也常采用成本法进行估价。成本法在拆迁估价中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成本法在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实施后效用大打折扣,因为新《条例》要求估价结果尽量体现房地产作为整体时的价值。在地方政府公布的重置价格偏低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评估结果偏低。在运用成本法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基础数据和参数的选取,而政府部门公布的基础数据往往存在时滞性,导致估价结果有可能偏离市场价格。3.3收益法在拆迁估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收益法是预期被拆迁房屋的未来收益,然后将其转换为现值,以此估算出被拆迁房屋的公开市场价值的方法。收益法适用于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如商店、写字楼、酒店等。因为房地产无收益,则无从谈及资本化,也无收益价格可言。这里所说的收益是实质可以用货币来度量的收益,有些房地产的收益无法用货币来度量,如购房子住所花费的机会成本,是一种间接收益,就不能采用收益法。收益法在拆迁估价中的局限性表现在:不产生收益也没有潜在收益的拆迁房屋,都无法采用收益法,如学校、教堂等。在运用收益法时政府部门对不同的权利人征收不同标准的税费而导致估价结果相差甚远。另外,收益法中资本化率较小变化也会导致估价结果较大的差异。而被拆迁人之间往往会进行相互比较,容易引起冲突,影响拆迁的进度。3.4假设开发法在拆迁估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假设开发法是预计拆迁房地产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以此估算出客观合理的拆迁房地产的价格。假设开发法在拆迁估价中的局限性表现在:运用假设开发法评估待开发或再开发房地产的价值,由于不同的评估人员对于楼价和容积率的不同判断,而产生不同的估价结果。运用假设开发法时如果没有把握好合法原则和最高最佳使用原则,评估结果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容易引起拆迁冲突。如果有两宗地点相近、实物状况相似的房地产,一宗房地产被拆迁后建商业大厦,预期收益很好;而另一宗房地产被拆迁后却用于修建道路,没有收益。该两宗房地产在被拆迁前无论权益、实物状况及其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价格都相近,由于未来的用途不同,造成房地产拆迁补偿价格不一,这显然也是不合理。通过以上对拆迁估价中各种估价方法在拆迁估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拆迁估价中,没有绝对的最佳估价方法,只有相对较好的估价方法,无论是比较法,还是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最能体现拆迁房地产价值的方法,使估价结果尽量公平、真实。参考文献:责编/张小明 校对/陈 雪[1]柴强.房地产估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2]美国估价师学会.不动产估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周寅康.房地产估价理论方法实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王 才 ...
篇四:科举的利弊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摘 要:以往人们对科举制了解和认识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因此对科举制存在一定的偏见。其实,古代不少文化名人也曾称赞过科举,从隋唐至明清,许多人将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种“至公”的制度。从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命运视角,可以说封建传统科举制度为推动中国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现实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科举制;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命运视角;考试制度改革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士所必须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领导者独有的选拔官吏的考试机制。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又选用了分科取士的方式,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科举制”。从隋朝开始盛行这项机制,一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共历经了一千三百余年。从清朝末期,人们对这项科举考试有着不同的观念与理解,多数人对其依旧持否定观念,一度将其视为一个“贬义”的词语,认为坑害了不少文人学士。如今,我们需要对这项传承了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这项科举制度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即使对现代教育和高考制
2 度也有重大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表现
1.文化方面
科举考试制度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传承下来,为了保证考试的效率,文人学士最为注重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假如一个读书人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该如何去谈治国之道。所以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也就不断延续下去。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假如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没有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体系,例如,诗、词、歌、赋的繁荣发展与传承,唐代小说的兴盛与延续,所以说,科举考试制度对我国文化体系的延续与传承有着难以形容的意义。再次,历朝领导者都要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据史料记载,在一千三百年间,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超过了十万余人,而举人、秀才人数更是以百万人计。我们说这些人群中并不全是有识之士,但是能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多数也称得上是学富五车了。尤其是宋朝到清朝的名臣将相中,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进士人数占据了大多数。并且在明朝英宗之后的内阁惯例更称得上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以说要想去朝廷中效忠国家,就必须要通过科举制度。曾经在明朝时期,利玛窦来到了中国,看到所有管理国家的大臣皆为科举制度所选拔出来的。最后,科举
3 制度有利于普及文化知识,营造学习读书风气。尽管这种促进作用也是因为人们对于功名的追求,而不是主观想要去渴求知识,但是却在客观上让当时社会读书的风气显露出来。
2.个人角度
在封建社会中,如果出生于普通家庭,要想金榜题名,飞黄腾达,就必须要依靠科举考试。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制度标准开始放低要求,不管出身、贫富都能够去参加,这无形中为封建政府拓展了选拔人才的来源,并且也能够让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借助科举考试制度流动于上层,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
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3.社会角度
这样开放的考试制度,吸引了不少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渗透于政权,他们知道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且也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根基,提高当时社会的行政效率,这项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明朝、清朝出现的进士
4 人群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出生于寒门,祖上并没有做官的背景,他们假如能够一跃龙门,那么就能够飞黄腾达。历朝历代的学子们天天不辞辛苦地去读书,只不过想要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甚至可以说,这种科举考试制度是笼络人才、控制社会知识分子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
4.机制与细节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当时科举制度不限范围,所以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且为了防止一些考官出现偏向、作弊的现象,历朝历代又用了多种规定来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例如,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进而保证官员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几近透明的选官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主观影响,侧面体现出朝廷任人唯才、唯贤的原则,逐渐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能够提供给每个人平等、公平、透明的进入仕途的机会。并且诸多知识分子进入当时封建统治机构后,稳固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根基。与其他封建选官制度相比,科举考试制度要明显进步许多、合理许多。与过去的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相比,这种科举考试机制称得上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是一种相对人性化的用人机制。曾经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均效仿了这种科举制度,并且越南在废除科举制方面要在中国之后。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到这一制度,在十七世纪将其写在游记中,并传播于欧洲。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诸多英国、法国思想家都宣传
5 了这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而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出台的公务员录用方法,就模仿科举考试制度,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这与中国科举制度相类似,并且也逐渐让别国陆续效仿,所以有人也称其为“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可见其重要程度,并且当前我国考试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一经典考试制度。
5.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
这对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6.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
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表现分析
1.从明代开始,这项考试制度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由于科举考试内容过于僵化,要求考生必须要去创造出规定形式的文章,并不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多数知识分子为了应付考试,内心思想逐渐只是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内容所禁锢。眼界、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限制起来,难以在学术上进行创新,进而让思想迂腐落后,
6 当时社会科学技术也难以有效发展,甚至更产生出不计其数的类似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
牲者。
2.铸成了无数家庭悲剧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名次的人就会有丰富的物质奖励与无限荣誉,并且也是底层人群出人头地的重要渠道,所以封建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文人出自于寒门但是在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产生,例如,大家知道的陈世美。尽管也是因为当事人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但毕竟是科举考试为其供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3.使得官场腐败现象严重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让科举制度背景下的官场中出现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所谓的师门关系在政治场上互相拉帮结派。例如,乾隆年间出现的大贪官和�就是典型例子,他凭借着乾隆对其的宠爱而大肆收受贿赂,多次为考生贩卖科举考试题目,然后收取一定钱财,这让国家难以构建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制度,也加速了官场黑暗腐败现象与社会混乱状况,最终让国家
衰亡。
4.阻断了人才的其他出路
在清朝时期,不管是在文学创作抑或是科学技术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名之士,但是却往往失意于科举考场中。我
7 们可以得知,这项科举考试选拔制度在为政治领域选拔人才过程中,也淹没了诸多其他领域的人才。千百年间,许多精英耗尽了光阴,只为获得一个功名。而清政府也为了让汉人被奴化,也严格控制科举考试机制。逐渐,这项考试制度的弊端渐渐显露出来,尽管统治者一直保持着对徇私舞弊的严厉处分,但是因为受到自身弊端的限制,因此最终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科举考试制度所存在的消极作用并不只是制度自身存在的错误,它本身是一种好的选拔制度,为了政府选拔优质人才,也为了能够让更多有志之士去效忠国家。但是因为明清盛行的八股之风,加上中国传统教育中注重学术而不注重技术的原因,导致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日渐落后。诸多学者将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例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当时晚清时期盛行的作弊现象是科举制度的黑暗,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宋朝后期基本固定模式的科举考试来说,作弊现象是人们的主观问题,并不是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便现在的高考考场中也常有作弊现象。当时,女性群体不属于选拔范围,也不能归罪于科举考试制度,即便没有这项制度,古代女性群体依旧没有参政的权利,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本质决定的。笔者认为,就古代科举考试机制整体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的,也称得上是古代文化的伟大发明。
三、科举制度对现今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深
8 远影响
尽管科举考试后来被废除,但是依旧为我国社会发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其中设置的“考试院”机构就是来源于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并且许多制度我们依旧可以在高考中看到,例如,将考生的卷子封订起来,按照各省份录取,杜绝判卷人员、监考人员与考生串通起来作弊,将地区最高分称作状元等,这些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痕迹。
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制度的优势与弊端,要进行客观地认识与研究,这也对当前我们完善社会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
[2]冯建民.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宋亚平.宋明科考的变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11-16.
[4]赵�信.科举制度浅说[N].光明日报,2003.
[5]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
编辑 李建军
篇五:科举的利弊
“科举制之非”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 年)
开始实行, 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对中国以至东亚、 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 政治制度、 教育、 人文思想, 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 科举制度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 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
乾隆以后, 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不仅与八股文一样, 有固定的程式。
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 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
定八股的原来用意笔者认为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 便于考官评分, 以示“公平” 。
否则, 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 必出现“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难分高下的情形。
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 由于考八股文, 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 也使一些知识分子, 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 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 无论是眼界、 创造能力、 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大部分人以通过科考为读
书唯一目的, 读书变成只为做官, 光宗耀祖。
科举制度导致人们思想上的落后, 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读书人, 最不济, 背时文, 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 谁知道便作了欺人技。
两句破题, 三句承题, 摇头摆尾, 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 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 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案头放高头讲章, 店里买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背高低、 口角唏嘘!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 有何滋味? 辜负光阴, 白白昏迷一世。
就叫他骗得高官, 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个批评对于八股末流可谓切中时弊。
因为随着科举制度日趋规范, 命题自然越来越有规律可寻, 于是一些不良补习老师不是要求士子认真读书, 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儒家经典微言大义, 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猜题、 押题, 结果正如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
士子连儒家经典都不要读了, 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几十篇范文而已。( 《日知录· 拟题》)
这与现在高考中语文复习特别是作文复习的弊病有很大相似性。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灵性和创造性。
在八股取士的几百年中, 当然是鱼龙混杂, 即便是那些所谓状元, 也不是个个都是优秀人才, 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 我们不能因为高考选出来的并不都是优秀人才而将高考废弃, 因为这种相对说来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制度, 所选出来的毕竟优秀者居多。
翻看明清进士题名录, 就可以深切理解这个制度的利弊得失。
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 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 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陈世美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 和责任感, 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用今天的眼光看, 科举制度容易造成“官本位” 的社会心态。
知识阶层是社会文化的代表, 然而科举制度却垄断了这个阶层的几乎全部精力。
行政权力至上, 这就决定了富依赖贵、 财依赖权, 否则财富便没有保障。
地主富商要想继续发财或逃避破产, 主要依靠政治手段而非经济手段, 于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所有富裕之家几乎无不谋求科举仕进, 至少也要培养出一个能与当地官府打交道的秀才, 从而维护自己家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宋真宗的那篇有名的《劝学文》 宣称“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便真实地道出了科举制下读书人的实际目的。
于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虽然人们都在追求知识, 但这种追求说到底都是为了仕, 为了当官,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
只有仕才能保障自己的富贵和享受。
所谓“吃尽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云云, 也是说的这个意思。
这一方面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官本位的社会心态, 另一方面也实在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无数青年长时期将精力消耗在科举考试的准备上, 结果却如冯桂芬所指出的那样, 他们将应举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出入科场、 头白身衰仍锲而不舍, 还年复一年地为“今科虽失, 而来科可得, 一科复一科, 转瞬之
间其人已老”。( 《校邠庐抗议· 改科举议》)
人人都期待跻身于统治阶层, 但最终能够实现理想的毕竟是少数。
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 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 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
所以, 即使是科举考试, 凡是有功名的考试, 也就是秀才以上的考试,都有拜师门的习惯, 也就是考取了功名的人都要拜本次主考官为自己的老师为恩师, 同学之间也要互相拜同年, 这样, 就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 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和学术中, 就造成了互相拉帮结派的情况。
这, 对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 公平和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 当然是不利的。
这就是说,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存在着很严重的社会悖论情况, 科举的公平目的往往因为科举的内容而互相矛盾, 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副作用。
现在, 我们依然在现实中感受得到的师门习惯和学术中根据毕业学校和职称身份而拉帮结派的情况,以及那些讲出身而轻视人才实际学力的现象, 这, 都和这些历史上的科举中的悖论社会现象有直接关系。
唐朝完善了文武两种科举程序以后, 为了鼓励人们读书习武参加科举, 国家规定, 凡是科举合格者, 国家都要免去举子家庭中的税赋钱粮和各种征缴, 这实际上就使得举子家中大为得利了; 同时, 朝廷还规定, 凡是通过科举而获得功名者, 当地政府官吏必须礼待他们,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这个措施, 本来是国家为了鼓励社会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一种政治措施, 这样一来, 就使得在科举中取得功名者的社会身份大为升值了。
虽说科举中得到功名的人并不都能够去做
官, 但是, 由于自唐朝到清朝取消科举的 1300 多年中朝廷一直高度关怀和干预科举, 所以, 许多得到了功名的人即使一辈子不做官, 他在地方上也是非常荣耀的, 自然有很多人给予他们的礼待和经济补助, 他们一生几乎就成为一方百姓的知识和荣誉的象征, 活象个变相的“活佛” 一般。
这样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当然要刺激许多人会拼命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
这样的科举氛围直接造成了中国知识分子重视虚名而不注重读书人实际能力的社会后遗症, 这样后遗症, 恐怕在今天也还没有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真正消除掉, 这, 严重弱化了中国知识人才追求真理的素质!
也是中国的国力之所以不强大的重要原因。
科举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导致中国人知识结构的畸形, 这个问题越到近代越突出。
在科举制下,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应付考试, 必然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科举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上, 结果造成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牢笼中挣扎, 眼不离四书五经, 终日所学只是做官应举的学问, 而对于那些真正对国计民生有用的真知识, 却不屑一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落后不必说, 即便是那些实用工艺技术虽然还算发达, 但却一直是那些非知识分子出身的匠人所为, 而被正统知识分子视为“奇技淫巧”。
科举制下知识分子满脑子都是官方所允许的那些东西, 始终只善于考试而不善于自由地创造性的思维。
科举制度大大地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它使得广大民众看到一丝社会公平的背影, 无形中增加了封建皇帝在民众中的威严和地位,社会进步严重受阻, 历代的改朝换代, 并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本质。
中国的封建制度为什么那么漫长? 科举制度功不可没。
必须承认, 农耕时代, 科举制度有它独到的作用。
但是, 进入工业时代, 进入信息时代, 就决没有科举制度的安身之地。
总之, 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 选才制度。
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 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
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 加上中国传统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 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原因。
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 替考、 贿赂考官、 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 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
实际上, 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 作弊是人的问题, 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
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 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 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 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总之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②经验教训:
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②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人才选拔; 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④任人唯亲、 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⑤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联系现实:
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注意对比, 古代的考试
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
还要认识“十五” 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考核评价、 流动配置、 激励监督的制度, 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国古代选管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