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3篇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姓名苏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张建涛20060520 现代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姓名苏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张建涛20060520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忤表达中史摘要摘要本论文从现代技术和建筑地域性方式两个层面结合建筑发展中的诸多优秀实例研究总结了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运用中的地域性表达方式分析了建筑技术地域性表达今后发展的趋势并据此对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有助于现代技术在表达地域性时的实际运用并从中获得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益的启发。论文主要内容第章分析了论题研究的背景以及全球化与地域性的关系并对论题研究的意义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提出现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特点通过对建筑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了现代建筑的地域技术观并对影响现代技术表达地域性特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经济环境三个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通过对现代建筑的总体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其具有传统与现代技术多层次的互融共生、对地域性表达的多维探索的特点并从传统技术、高新技术、生态技术、适宜技术这几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地域性表达中的运用。第四章通过以上论述及实际案例的总结对现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结语部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本文作出了最后的总结概括出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建筑所处地域的特征并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关键词现代建筑技术地域性表达特征方式
翌 堡竺丛查竺些苎堡塞堡垒墅 垒堡 丁 ¨ 竹 熵 埘 × 啊 硎 『 ¨ 廿 翳 啪 吐 矾 烈 阳 限 限 。
。 ¨ 限¨ 忙 肌 ¨ 怕 啊一 九 廿 。 — 竹 州 几 怕
郑重声麓本人的学整谂文是京羚癖霆辱下独立撰写并竞蔽熬学整论文没喜剽窃、抄袭等遗聂学零道德、学零规薄数 曼权嚣为嚣剿水入愿意承担出姚产生驹…切法绺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徽声明。擎谯论文露嚣≤签蕊 投麓≥毋 年岁月 口只
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矗引言在论文的丌始我想先引用保罗・利库尔在《历史与真理》一书中关于全球化问题的一段精彩论述“全球化的现象既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又起了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正在对创造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蚀的作用。于是我们遇到了正面临着从不发达状态中升起的民族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走向现代化是否必须抛弃使这个民族得以存在的古老文化传统……从而也产生这样一个谜一方面它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精神和文明的再生。但是为了参加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上的理性行列中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要求把自己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事实是每个文化都无法承受及吸收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这就是我们的谜如何又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又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 以上这段话道出了目 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心声。现代主义自上世纪 、 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国际式”风格在全球各地的蔓延其本身给世界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看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技术至上主义盲目推崇先进技术实质已经破坏了技术与文化、自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平衡。在 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建筑成为被技术所支配的工艺品现代建筑被视为技术进步的象征建筑本身所固有的根源性和场所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害。建筑师正面临着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而又能很好的融合到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去的难题。当人类技术发展到今天出现几近无穷可能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谨慎而冷静地选择保持技术与文化、技术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之间的平衡因地制宜的确立技术在建筑中的地位与作用。因对此问题的思考我选择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作为研究对象从现代建筑技术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出发对怎样运用现代技术表达地域性进行了分析希望找到使两者完美结合的可行的方法同时也希望引起大家对现代建筑技术的理性运用方面的思考。本文仅对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做了初步的探索诸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指 下。
现代锉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第一章绪论 研究的背景第一章绪论 建筑的全球化发展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由于交通的极不便利人们世代定居在一个区域内。在一个地区内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在较长的时期中保持稳定社会体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行和调整因而将会形成该地区建筑和聚落形态的长期而鲜明的特色。 图 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人的存在不再依赖于有限的地域环境。到二十世纪全球性的技术进步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的地域概念越来越薄弱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的概念来自于国际经济学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产生的。到八十年代全球化演变成个概括未来时代特征的基本概念。概括地说“全球化” 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打破国家、民族、地域的限制在高科技图 山地场所的聚落的支持下更加深入、快速地传播、交流和融合。引自毛刚著生态视野‘西南高晦 拔山区聚落与建筑 东南人学 把版朴 】 ...
篇二: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
y Words:historic building;building reuse;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old and new spacebased On the authenticity;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old and new based on theinterpretation;mode ofinterrelationship ofold andnewspace.III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场何 日期:2∞占年IZB够Et.L—’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理工大学。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本学位论文属于:口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口不保密。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提交后:口同意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和与学校有共享协议的单位浏览。(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4”)作者签名:闺≯指导教师签名:歇』‰,日期:劢口易乒亿舟缪戽日期: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意义1.1.1问题的缘起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已经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状态中,许多城市就像只有“加速器”而无“车闸”作用的高速行驶的列车,在短短几十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年的时间内,其整体面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人们常常会看到似曾相识的一类报道:既便是在当地出生、当地成长的一些人,在事隔几年或十几年后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竟然会在城市空间中迷失自我,找寻不到自己的家在何方。为此,有人感叹到:“如果说旧有的空间始终是个人记忆与地域历史的标识,而空间的颓败、颓败的空间是中国历史特有的辨识与印痕,那么,繁荣而生机盎然的、世界化的无名大都市已阻断了可见的历史绵延,阻断了还乡游子的归家之路”【¨。令人担忧的是,这类事件常常被当作城市建设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成就的物证材料,在相关报道中加以引用。殊不知因为城市原本应该具有的识剐性和参照关系的缺失,导致个体对城市空间的失忆、个体在城市空间中的迷失,实际上与大量历史建筑及其痕迹的消失直接相关,与历史建筑及其痕迹难以对当前的城市环境施加影响、人们无法与历史建筑及其痕迹进行正常的交流与互动直接相关。现阶段中国城市新型空间的开发,往往或以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为前提,或以对城市历史建筑不加区分、缺乏评估、推倒重建的方式进行的完全性置换为代价,其结果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还造成大量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及空间资源的流失殆尽,这种完全性置换开发模式存在的合理性,正是本课题研究所置疑的。不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广泛存在予入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其总量大,种类繁多,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多种复合资源价值,但同时又处于陈旧、过时、与现代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状态之中。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类建筑,是尊重历史建筑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对其进行合理的适宜性改造、开发和再利用,使其拥有的复合资源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延续?还是任其自然衰败、甚至遭到人为拆毁?不同的态度将直接成为决定这类建筑留存与否及未来走向的关键性因素。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1.2研究的意义实际上,个体在城市空间中对某一场所缺乏认同感,意味着个体在空间意义上的无家可归;而一座城市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缺乏识别性和认同感,则从本质上意味着整个城市在历史层面上的“无家可归”。此类现象的发生并非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能够从时空关系的视角、从价值和结构转换的视角、从动态的适应·经济·美观的视角,对历史建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意义和关系加以解景5:城Ca市rto更。黧燃。of。urb。。读,从历史建筑拥有的历史价值、岁月 Renovation”.by J.F.Batellier价值、生态价值等多个价值层面,对历图片来源:Th繁谣罟鉴‘淼Me”ry·史建筑存在的合理性加深认识和理解,对现实生活中频繁发生的新、旧建筑及空间之间完全性置换的开发模式进行深入反思,想必人们不会在面对一座座历史建筑遭到人为拆毁、被推倒重建的事件之后(图l一1),才开始对本该受到尊重、善待的历史建筑的种种价值的流失殆尽,发出评论、感叹和惋惜之声。现实生活中,在这类令人扼腕事件的发生、以及对这类事件展开的后续评论之间,即“行”与“知’,之间,往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颠倒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先期拥有对历史建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标准,其后,在如何对待历史建筑的问题上,想必不会遭遇到现实生活中如此之多的感叹和遗憾。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威廉·H·沃尔什(Walsh W.H)曾经指出,“在历史学中,不首先认识历史认识的能力与性质,就要去奢谈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正像是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是一桩完全不可能的事埘21。同样,在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中,如果不首先认识什么是历史建筑,什么是历史建筑的真正价值,而要直接去面对和处理历史建筑留存与否、以及留存过程中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的问题,也正如同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2
第一章绪论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相关研究芬兰籍历史建筑保护学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筑部负责人尤钧奇勒托(J.jokilehto),在其撰写的《建筑保护的历史》[3L-书中,以宏观的视野。依历时性线索,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回顾、分析和研究。其中涉及到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18世纪启蒙时期的考古发现和修复、19世纪风行整个欧洲的“修复狂潮”和历史保护运动、以及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论和实践等丰富的内容,整本书结构缜密、内容紧凑、论证充分,成为历史建筑保护相关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著作。尤哟奇勒托撰写的另一篇题为“文物建筑保护的真实性之争”f4】一文,结合1994年11月在日本古都奈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八次国际专家会议的核心议题,围绕着历史建筑价值产生的基础即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这一焦点问题,对原真性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遵循的原则展开了深入的诠释和论证。为历史建筑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德国建筑理论家汉诺一沃尔特·克鲁夫特(Hanno.Walter鼬1lfI)在其撰写的《建筑理论史一从维特鲁威到现在》【5L一书中,同样依历时性线索对从公元前33年至14年问。维特鲁威作为“第一位在形式的系统性上覆盖了建筑学全部领域的人”写成《建筑十书》,直至现在历时近2000年的时间跨度内,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建筑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重要内容展开了论述,其中不时穿插了不同时期历史建筑修复、保护的重要理论论述,尤其是对素有“历史性世纪”之称的19世纪、与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有密切关系的关键性人物如英国的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George Gilbert Scott)、以及法国的维奥莱一勒一杜克(Eugene-Viollet-Duc)的重要理论介绍和评述,为我们理解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脉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1.2.2历史建筑价值的相关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舆地利著名艺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Alois Rie91),当数在历史建筑拥有何种价值、价值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不同价值重视和崇拜的原因和方式等方面,进行过最为系统、全面、透彻研究的理论家之一。里格尔于20世纪初发表的题为“纪念物的现代崇拜:纪念物的特性及其起源”【6】一文,首次将纪念物划分为有意识纪念物和无意识纪念物两大类,且将纪念物拥有的价值划分为纪念性价值3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和现在价值两大类,其后,作者对每一类价值中所包含的每一项具体价值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关系等内容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论述,时至今日,文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仍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建筑本质意义和持续存在价值的重要依据。英国纪念物及遗址国际委员会(ICOMOS)原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1qEscO)文物保护顾问费尔顿博士(B.M.Feilden),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在一篇题为“欧洲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观念”【7】的论文中指出,欧洲人认为历史建筑拥有多方面的价值,然而,作者建议将历史建筑的价值归纳为三方面:即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文中作者对其所界定的每一类价值包含的内容,分别给予了简要的陈述。费尔顿博士对于历史建筑价值的这一分类法,已在历史性城市及建筑研究领域作为基础性依据,被大量引用,且受到广泛认同。1.2.3历史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相关研究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其撰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卅一书中,从城市的活力理应维系,同时城市的活力又该如何维系这一既朴实无华又十分切中要害的视角人手,敏锐地指出:城市活力有赖于城市的多样性,城市的多样性又离不开历史建筑与新建筑的共存。因此,“老建筑之必要”是使城市拥有多样性的条件之一。简·雅各布斯同时提出了维系“城市的街道和地区生发丰富的多样性”的四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条件之一即“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因此在经济效用方面可各自不相同。这种各色不同建筑的混合必须相当均匀”[91。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城市建筑》【1 o】一书的开篇部分就明确地指出:都市问题的研究要以建筑问题的研究为基础,其原因在于“由建筑的角度探讨都市问题是最具体的方法”【u】。他将都市视为某种既成的“人为事实”,同时指出都市人为事实的本质就是建筑,因此,在罗西的城市问题研究中,对过去留存下来的大量历史建筑的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永恒性理论与纪念性建筑”的论述部分,罗西明确指出“城市在发展的轴线上保持着原有的痕迹,城市继续地遵循着由原先的人为事实所决定的方向与意义而成长”,也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都市人为事实的延续性”。但罗西同时敏锐地指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元素都能永久地保存下来,其中有些元素虽然保存着却经过了相当大的改变”【121。因此,罗西的《城市建筑》研究,在承认都市人为事实具有延续性的同时,明确地指出延续性并不能等同于永4
第一章绪论恒性。这一重要的论断为我们研究城市大量历史建筑在改造、再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新、旧关联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建筑理论家M.克里斯廷·博耶(M.Christine Boyer)在《城市的集体记忆》【13】一书中,从历史建筑与人们对城市的集体记忆的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在城市整体环境中,建筑以其“特殊的形态”为人们提供对于城市的记忆,建筑是能够唤起人们对城市记忆的某种“记忆的符码”。博耶同时指出,城市的集体记忆有赖于不同时期历史建筑“层叠关系”的长期累积,既便是不同时期形成的建筑在当今已不再继续生成城市的某种新的结构形式,但这类建筑却能使人们从中获得多样性的城市体验,并使人从中获取愉悦和快感。博耶将人们获取的多样性的城市体验、愉悦和快感的来源,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要么是“老式、过时的场所”拥有“令人难以捉摸的特质或某种不稳定的状态”;要么是残壁断垣的留存物再度唤醒了人们“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被遗忘的记忆”;要么是作为片段的留存物的原始功能和目的已不复存在,促使人们可能以“虚构的传统和想象的故事”来替代其原始的内容;要么是某种“源于过去的痕迹”以其特有的“一股逆流和回流”的方式,片刻打断了现代人正常、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作者断言:不论源于过去的留存物是什么,总之,事实上它促使现代人的注意力发生了某种“出人意料的转变”,促使人们对其赖以生存的城市存在的意义,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法国国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阿兰·马里诺斯(Alain Marinos)在其题为“当今的记忆”一文中,从历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视角,对历史建筑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作者认为,如果不将历史建筑遗产纳入到城市环境和文化的范畴之内,而冒然定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持续发展是难以想象的。阿兰·马里诺斯将城市的持续发展类比为驾驶一辆小汽车,车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启动加速器和车闸两大功能系统,即在两大功能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正常行驶。阿兰·马里诺斯指出,如果城市只在“加速器”的作用下一味地追求纯粹的发展,而忽视“车闸”的及时作用,那么城市发展之车将可能面临无可挽回、严重的恶性事故。在由地区经济、技术和多种活力促成的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以谨慎评估、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性留存物的方式善待历史建筑,也就是及时启动城市持续发展的“车闸”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151。阿兰吗里诺斯的这一论述,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又一个独特的视角。我国学者张松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一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16】一书中,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与城市历史保护、城市特色维护、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关系展开了论述。作者尤...
篇三: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
1 0卷 第 6期2 0 0 8年 1 1 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H IT (SOC IAL SC IENCES ED ITION ) Vol . 10 No. 6 Nov. , 2008 ①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 ”编 (执笔人 :杨慎初、黄树业、侯幼彬、吕祖谦、王世仁、王绍周 ). 中国近代建筑史 (初稿 ). 建筑科学研究院科学情报编译出版室. 1959, 11. 未正式出版。 ②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 ”编 (执笔人 :侯幼彬、王绍周 、董鉴泓、吕祖谦、王世仁、黄树业、黄祥鲲 ). 中国建筑史 第二册 中国近代建筑简史. 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2, 10。书中附图主要选自前述《中国近代建筑史 》 (初稿 )的参考图集 — — — 《中国近代建筑史图集 》。
此图集当时未出版 , 1989年 9月 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名为《中国近代建筑图录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编 ,王绍周主编。 收稿日期 : 2008 - 07 - 16 作者简介 :张复合 (1947 - ) ,男 ,山东东平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张 复 合(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北京 100084 ) 摘 要 : 将 20世纪 40年代至今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分为初始期 、起步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并根据中国近代建筑特性将其分为承续型、影响型、早发型、后延型四类 ,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现出传统承续与外来文化之双重影响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性 ,必须对其科学地进行分级分类 ,区别对待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护 、利用 (再利用 ) ,废弃或拆除的对策。
结合城市与历史地段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以及相关个体建筑复原保护实践 ,论述近代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提出近代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 中国 ;近代建筑 ;分期 ;分类 ;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 TU - 0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21971 (2008) 06 - 0012 - 15 自 20世纪 40年代至今 ,在中国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 1994年 4月 ,台湾《建筑师 》杂志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一文近代建筑史研究 1944—1992年的情况做了 概括 ; 2006年 7月于广西北海举行的“2006年中国[ 1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的主题报告“中国近代建筑[ 2 ],则着重对 1986—2006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 总结。
今天 ,距 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虽然刚过短短的两年 ,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却很快 ,有必要在前述两文的基础上再作一全面的审视 ;同时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 ,对中国近代建筑及其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 ,研究工作与现代城乡 建设的关系日益密切 ,近代遗产的保护受到各界的关注。研究二十年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三个阶段 在中国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可分为初始期 (20世纪 40 - 70年代 )、起步期 (1986—1992年 )和发展期 (1993年至今 )三个阶段。 1. 初始期 : 20世纪 40 - 70年代 梁思成先生于 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 》,在“第八章结尾 — — — 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 论及中国近代建筑 ,可以说是较早的通史性述作 1958年 10月至 1961年 10月在建筑工程部[ 3 ]。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编辑工作 ,是中国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首次较具规模的研究。 1958年 10月 ,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后进行的建筑“三史 ”全国调查及资料编辑工作 ,以其成果《中国近代建筑史 》 (初稿 ) ,①为高等学校提供了 这一学科领域的参考教材。
此书是一部动员全国力量、集中人才做了大量工作而成的、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著作 ,对以后的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1960年 8月 ,全国“第四次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 后根据《中国近代建筑史 》 (初稿 )缩编的《中国建筑史 》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 》,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于 1962年 10月正式出版。②1964年在香港出版的徐敬直所著《中国建筑之古今 》
一书 ,①其中 有“当 代中 国 建筑 ” (ContemporaryChinese Architecture)部分 ,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较重要的专著。 1979年 7月 ,为国内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需要 ,编写了《中国建筑史 》一书 ,其中“第二篇中国近代建筑 ”基本为1962年《简史 》的翻版 ,但大为简缩。
其后 ,此书多次再版重印②。 上述初始期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及著作 ,为其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奠定了 基础 ,但是这个基础甚为薄弱 。
加之 20世纪 60、70年代当时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2. 起步期 : 1986—1992年 2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历史学界对历史学理论和 方法论的 探讨活跃 , 尤 其是对在近代(1840—1949)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引 起的思想动荡极为关注。
在建筑历史学界 ,则引发了关于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 ,使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 中外建筑历史学者的注意。 1981年 9月至 1984年 3月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攻读博士课程的村松伸 ,以高级进修生的身份来清华大学 ,为准备以《中国近代建筑史 》为题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留学 ;4月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和张复合向清华[ 4 ]1985年大学建筑系领导提交了《关于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报告 》,提出 ,“为了 中国现代建筑今天的发展 ,为了 中国建筑的未来 ,有必要尽早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 ”[ 5 ]。 1985年 8月 ,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 ”在北京举行 ,[ 6 ]并向全国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对中国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呼[ 7 ]。
可以说 ,“座谈会 ”是中国近代建筑史吁书 》研究进入起步期的序幕 ;同年 11月 ,东京大学召开“日 本 及 东 亚 近 代 建 筑 史 国 际 研 究 讨 论[ 8 ],可看作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国际交流的开端。③ 1986年 10月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 ”会 ”在北京召开。
这是继“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 ”之后 ,中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会议 ,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 9 ]。究正式起步的标志 1987年 1 月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建设部城乡 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决定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作为联合资助科学基金项目 ,意味着起步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已进入轨道。 1986年 10月 和 1987年 5月 ,藤森照信、④村松贞次郎⑤先后访问清华大学 ; 1987年 11月 ,以汪坦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 ”同以藤森照信为代表的“日 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 ”就合作进行中国近代建筑调查工作达成初步协议。 1988 年 2月 ,汪坦率“中国近代建筑考察团 ”赴日访问 ,应邀在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主办的讲演会上报告 ,⑥并正式签署《关于・31・第 6期张复合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①②③④⑤⑥Gin - Djin Su: " Chinese Architecture - Past and Contemporary" , The Sin poh Amalgamated (H. K . ) Limited, 1964.《中国建筑史 》编写组编写.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7 (初版 ) ; 1986, 7第二版 ; 1993, 11 新一版 (第三版 ) ;2001, 6第四版 ; 2004, 1第五版。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 ,中国方面发表的论文为 :王世仁. 中国近代建筑的民族形式 ;路秉杰. 上海的教堂 ;张复合. 圆明园西洋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史 ;李乾朗. 台湾近代建筑中地方传统与外来形式之关系 ;黄秋月 . 台湾都市整备与建设事业的近代化。藤森照信 (1946 - ) ,毕业于东北大学 ,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
现为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
著有《昭和住宅物语 》、《建筑探侦之冒险 》、《日本近代建筑 》等 ,同丹下建三合著《丹下建三 》 (2002年 9月 ) 。
藤森作为建筑史家还积极地探索建筑历史研究同建筑创作的关系 ,试图把研究成果付诸实际应用 ,熊本县立农业大学学生寮设计获 2001年日本建筑学会作品奖。
参见张复合. 一个建筑史家的追求 — — — 藤森照信设计的神长官守矢史料馆漫记. 建筑学报 , 1992年第 7期。
在清华大学所作报告参见文献 [ 10 ]。村松贞次郎 (1924—1997) ,毕业于东京大学 ,获博士学位。
1974—1985年为东京大学教授 ,退休后被授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任法政大学教授。
从事建筑史教育并推进日本的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 ,培育了众多的研究者。
他的研究以日本近代建筑技术史为基础 ,开拓日本近代建筑史的各个分支的研究 ,使之体系化 ,并致力于日本的近代建筑保护事业。
病逝当日 ,日本天皇授予他三等勋位勋章 ,内阁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奉他为正四位 ,表彰他对日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及对近代建筑保护所做的贡献。
在清华大学所作报告参见文献 [ 11 ]。中国方面在此次讲演会上所做报告如下 :汪坦.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世界建筑 , 1988年第 2期 ;周祖奭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 ). 天津近代建概说.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 天津篇 ;张复合. 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和历史主义. 建筑学报 , 1987年第 3期。
合作进行中 国 近代 建筑 调 查工 作 协 议书 》。1988年 5月 ,“中国近代建筑讲习班 ”在天津举办 ; 1989年 4月 ,中日合作在烟台联合进行主要近代建筑实测活动 ,①中日国际合作全面开始。 1989年 6月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 天津篇 》在东京问世 ,1991年 10月 ,中日合作进行了 16个城市 (地区 )的近代建筑调查已全部完成 ,填制调查表 2612份 ,中日合作取得圆满完成 ;至 1996年 2月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出版 16分册 (参见附录 1)②。 1988年 4月 ,“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13 ]; 1990年 10月 ,“第三次[12]标志着中日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讨论会 ”在武汉召开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 ”在大连召开1992年 10月 ,“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 15 ]③。 在第二、三次研讨会期间 , 1988年 11 月 10日 ,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 14 ];论会 ”在重庆召开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 》。
这个《通知 》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 ,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
1991年 3月 ,建设部城市规划司 、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建筑学会约集我国部分著名建筑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在北京召开“近代优秀建筑评议会 ”,并提出了《专家建议近代优秀建筑名单 》。 从 1986年到 1992年的七年间 ,起步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举行了四次全国性会议 ,提出论文 179篇 ,出版论文集 4本 (收入论文 92篇 ) ,为其后的发展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发展期 : 1993年至今 从 1993年至今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发展期。
其标志有二 :一是组织加强 ,认识深化 ,研究领域扩展 ;二是研究进入社会 ,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1997年 8月 ,中国建筑学会决定在建筑史学分会下 设“中 国 近代 建筑史专 业委员 会 ”(2001年 6月 改为现名“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 ”) ,统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 ,则使之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成立后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扩展 ,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对研究方向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引导 1998年 10月在太原召开的 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以“中国东南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近代建筑比较 ”为主题征集论文 ,是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于 1997年 8月 成立后 ,对[ 16 ]。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所作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引导 。 其背景是 ,随着 21世纪的到来 ,在我国政府提出的繁荣西部、缩小东西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稳定的政策推动下 ,中西部地区城市面临新发展的形势 ,近代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 ,包括 19个省份、面积占全国近九成、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二的中西部地区 ,其城市建筑形态在近代的变化和演进 ,较东南部地区更具普遍性 ;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 ,对于深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实践证明 , 198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西部城市太原的召开 ,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近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 其后 , 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和澳门召开 ,以“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 ”为主题 ; 200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宁波召开 ,以“近代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 ”为主题 ; 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在广东开平召开 ,以“开平碉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乡 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为主题 ; 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召开 ,以“早期近代建筑与骑楼街道的研究保护 ”为主题 ; 200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以“近代建...
推荐访问:建筑遗产“修复”理论的演变及本土化研究 本土化 演变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