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5篇

时间:2022-08-30 13:1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5篇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8/2021近几年以来,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素养,教师在幼儿园课堂中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也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如今,幼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5篇,供大家参考。

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5篇

篇一: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2021近几年以来,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素养,教师在幼儿园课堂中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也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如今,幼儿园教学中要求寓教于乐,课堂丰富生动,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如区域游戏中给幼儿必要的启发教育;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观察评价与指导能力。一、提高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观察评价与指导能力的必要性(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随着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自身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幼儿离开父母后,幼儿教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在幼儿自我意识萌芽并成熟的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幼儿教师科学客观的观察评价与即时评价对幼儿心理发育十分重要。(二)传统区域游戏活动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隐身或缺失在传统区域活动中普遍存在。一方面,部分幼儿园教师认为在区域游戏中应避免干涉幼儿,应提倡其独立自主性;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科学有序地对幼儿区域游戏活动进行指导,可以使幼儿得到及时反馈,从而对幼儿行为及心理成长起到正向引导。二、提高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观察评价与指导能力的具体策略(一)注意观察幼儿,及时给予反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主要有两类游戏活动,其一是集体教学活动到区域游戏活动的延伸,另一类是幼儿的自发游戏。研究表明,在自发游戏中如果有教师参与,幼儿的自主性、想象力、创新能力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幼儿园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幼儿自主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了解自身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重视自身的评价行为。此外,幼儿的事后反思能力及复盘总结能力较弱,更加要求幼儿园教师注重给予及时反馈。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评价幼儿,避免因刻板印象等产生不平等评价,而应进行良性的评价行为。例如,某幼新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观察评价与指导■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机关幼儿园 陈漱玉【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教学重要且常见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实际教学情况中,新教师往往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从而真正体现其价值。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新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观察评价与指导措施,针对性地给出建议,以期能够为广大新教师教学提供借鉴。【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4-0112-02Observation, Evaluation and Guidance of NewTeachers in Kindergarten RegionalGames(Jiguan Kindergarten in Zherong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CHEN Shuyu【 Abstract 】

 Regional games are an important and common part of children’s teaching. Kindergarten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games. 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s, new teachers often fail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maximize the autonomy of children in regional games, so as to truly reflect their valu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observa‐tion, evaluation and guidance measures of new teachers in the kindergarten regional games from several aspects, and give spe‐cific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new teachers.【 Keywords 】

 Kindergarten; Regional games; Teacher guidance教育纵横 观点112

 TIANJIN EDUCATION儿园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构建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与幼儿更加自如地进行日常交流,在初期将自己融入设立的情景之中,通过“角色”扮演与幼儿进行自主化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随着游戏中的角色设定与教师有了更多的接触,并按照角色设定与教师沟通,模糊了师幼之间的界线,增强了幼儿对教师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幼儿其他各种能力如互动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认知能力等的培养。又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准备大量辅助道具,这些道具侧重对一些可预判的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反馈,在幼儿需要帮助时给予破解线索与鼓励话语,在幼儿取得成就时给到激励反馈,例如,当幼儿成功完成游戏任务后,可以在道具中得到教师事先准备的激励话语及小奖品,幼儿可以通过这样的激励方式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自信感。(二)提升评价技能,培养专业能力观察是评价的前提。在幼儿的区域教学活动中,正确评价离不开幼儿教师在日常对幼儿的观察。除父母外,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生活过程了解得更深刻,因此,教师更应注重对班级幼儿进行方方面面的观察。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当潜意识里有时刻观察幼儿的观念,对他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情感状态等进行观察,而不只停留在评价他们的纪律遵守情况;另一方面,从多种渠道、多种视角观察幼儿,是教师有效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的前提。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现阶段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普遍不高,幼儿园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应对方法。首先,由于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较为细碎,往往因为完成其他工作任务而忽视了对幼儿的观察;其次,幼儿教师间缺失交流机会。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号召幼儿教师参与培训与教研活动,并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与园内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提升大家的观察能力。此外,幼儿园教师应改变自身的评价观念,多使用积极、向上的评价,减少负面、否定的评价。高水平的评价能力与应对能力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不合群行为或者异常表现时,幼儿教师可以避免立即对幼儿进行任何评价与言语沟通,包括正面及负面的沟通,而应当先观察幼儿在异常行为时的表现与状态,分析幼儿的行为动机,在对幼儿的行为有大致分析后再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减少对幼儿的错误干预。(三)提高评价反思能力,进行有效指导作为评价反馈机制的主体,幼儿教师自身评价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在于教师有意识的学习。实践证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更利于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样的,幼儿教师对自己评价技能的反思、关注幼儿接受评价后的反应、及时发现评价后产生的问题并解决,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评价技能,从而更深入地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指导行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效果可以从几方面思考。其一,教师是否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教师在看待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行为表现时最好避免片面判断,而应了解幼儿在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从而掌握幼儿的真实想法与诉求,幼儿教师还应及时总结每次的经验,对比幼儿后续的行为是否与自己的预判一致,这对以后教师遇到类似情况时将起到帮助作用;其二,幼儿教师在评价幼儿后,还需要观察幼儿的行为改变情况,作为成长期的儿童,评价往往伴随指导,幼儿会在评价后用行为表现及时反馈,幼儿教师通过关注自身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总结反思自身评价行为,也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的长期了解,在幼儿的成长阶段给予持续关注;其三,与其他幼儿园教师评价指导行为进行对比与借鉴,在交流探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与其他幼儿园教师交流中可以反思总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其他资深或优秀的教师的反馈中吸取经验,不断进步。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分析了目前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观察评价与指导能力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梳理了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评价与指导能力的方式,从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出发,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分析与教师评价体制的优化,提出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开展区域游戏的新方法。幼儿教师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授与纪律管理,在幼儿的情感成长、心理建等方方面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即时评价、客观反馈与有效沟通对于幼儿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王燕.耐心对待 收获喜悦 — —教师对自控能力弱的幼儿的指导[J].教育界,2020(48).[2]汪田田.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观察的“两全其美”[J].幼儿100(教师版),2020(10).(责任编辑 王小飞)观点 教育纵横113

篇二: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游戏中的观察

 关于区域中的观察• 为什么要进行观察?• 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为什么要观察?

 (一)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案例1 1 :某幼儿园开展自由游戏以来,老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机会增加了。老师发现一个平时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很不起眼的男孩,在游戏中特别活跃,他特别喜欢插塑并能插出多种造型,边说边插,还向别人讲解展示。教师通过观察改变了对幼儿的原有看法。

 (二)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案例 2. 某班老师来到蚂蚁建构区,看到5 5个孩子拿着乐高玩具开始搭建,她观察了一会发现班上幼儿对于乐高玩具的搭法只是局限于将乐高玩具一层层的垒高。于是,老师找来几本关于建构类的图书放在旁边,并告诉幼儿可以模仿书里面的图案搭建,逐渐地,幼儿搭建的图形越来越丰富,还创造性地搭建出许多新的造型。

 (三)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案例 3. 当听到老师发出 “ 下班了 ” 的信号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老师发现娃娃家里满地 “ 菜 ” 而无人收拾。其他几个忙着收拾玩具的孩子告诉老师是童鑫把这些东西扔在地上的。老师正想发火,只见童鑫正在认真地收拾餐具。原来她是为了收拾摆放娃娃家的餐具,才把 “ 菜 ” 倒在地上的,在讲评中,老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收拾地又快又好。

 (四)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 案例 4. 班上常设的区角有娃娃家、菜场、医院着几个。暑假回来以后,老师发现幼儿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出去旅游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于是老师就制定了一个关于 “ 交通工具 ” 游戏的月计划。

 观察的意义(一)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二)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三)观察是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四)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补充: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之一,眼里有孩子的教师是幸福的。

 胡妞妞洗澡及被赞赏后的表现

 观察是为了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

 观察什么?• 濮阳案例• 学习区的视频• 生活区的视频

 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区域观察儿童主班和配班如何分工?

 观察区域的思路建议1. 这个区域的活动开展的如何: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太好2. 从哪些角度看出好或不好?A.孩子们的情绪状态:B.孩子们的专注状态;C.孩子们的人际互动情况;D.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E.孩子们达成材料预设的认知目标的情况F.区域的常规如何(含环境有序整洁)3. 以上6个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游戏观察的第一个方法—— 定点法• 即定点不定人。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主要来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 一般在游戏过程中使用此方法。

 文字描述方式:如:小明和诚诚选择了积木区游戏,两个人开始搭建积木,小明负责选择积木块,诚诚负责搭建,不一会大楼一层已经搭起来了,两人配合的比较默契。齐齐走过了,起初蹲在旁边看他俩搭积木,慢慢的也开始参与进来,先是和小明一样选择积木,递给诚诚,后来也开始和诚诚搭建起来,齐齐负责搭建围墙,两个人的游戏变成了三个人的游戏。诚诚发现积木块不够了,就开始拆卸齐齐搭建的围墙,齐齐没有阻拦,看了一会就站起来,走了出去,不再在积木区玩了。定点法的适合记录表格

 定点法的适合记录表格表格+ 文字形式

 图+ + 文方式:微信定点法的适合记录表格娃娃家布置的优缺点?

 定点法是最主要的,其次是追踪法。

 • (二)追踪法• 即定人不定点。观察者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 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的水平,或者更详细的信息。思考: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追踪法?

 •• 文字描述方式:• 游戏时间到了,李小刚端起自己的小椅子到了 “ 娃娃家 ” 。这是他上幼儿园以来,第一次主动地去选择游戏。李小刚在 “ 娃娃家 ” 里摆弄餐具,又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小朋友,和他一起摆弄餐具、开始烧饭,小女孩把烧好的饭给李小刚,他假装吃了两口,就放在桌上,去 “ 超市 ” 买东西,他在超市停留约5 5 分钟的时间,不时摆弄 “ 超市 ” 里的商品,最后什么也没买就走了,跑到 “ 图书角 ” 拿了一本书看了很长时间,直到游戏结束。

 表格记录形式编号9 9 月1 1 日(星期一)

 9 9 月2 2 日(星期二)

 9 9 月3 3 日(星期三)

 9 9 月4 4 日(星期四)1 1娃娃家2 2医院3 3商店4 4汽车5 5戏院6 6其他1 1娃娃家2 2医院3 3水果店4 4汽车5 5戏院1 1娃娃家2 2医院3 3水果店4 4汽车5 5戏院6 6其他1 1娃娃家2 2医院3 3商店4 4汽车5 5其他1 1 李晓明√爸√ √打针√ √ √司机2 2 王英√妈√妈√妈√妈3 3 丁冬冬√医生√叔√司机√4 4 林磊√医生√护士√挂号√医生··· ····26 陈小海√营业员√ 爸√营业员√爷总计(人)

 6 6 4 4 4 4 4 4 4 4 2 2 6 6 6 6 4 4 4 4 2 2 6 6 10 4 4 4 4 2 2 6 6 10 4 4 2 2 4 4游戏主要情节烧饭、看病听诊、检查舌喉打预防针、检查五官检查身高体重、打预防针

 表格+ 文字记录方式

 最后是扫描法

 观察的第三个方法—— 扫描法• 扫描法• 即时段定人法。对班里的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适合于了解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 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选用较多。如,需要了解游戏开展中有哪些主题、每个幼儿选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使用了哪些材料等。

 • 文字描述方式:• 角色游戏开始之前,老师请小朋友自主选择区域以及角色。首先娃娃家区域,丫丫主动选择扮演妈妈,家明扮演爸爸,明明扮演孩子;超市区域,佩佩扮演售货员,青青扮演收银员;在医院区域,诚诚选择扮演医生,小华扮演他的助手护士小姐;还有一个饭店区域,胖胖当起了老板,小丽和敏敏做起了服务员,其他的小朋友当顾客,有的在饭店就餐,有的去医院看病,还有的在超市购物。扫描法的记录方式为什么需要记录选区情况?

 A 娃娃家男2 2 人、女3 3 人B 医院男1 1 人女1 1 人D 积木区男1 1 人女1 非游戏行为男2 旁观门E 图书角女1 1 人窗盥洗室C 菜场无人走廊F 表演区女6 6 人表演男1 1 人、女3 3 人看G 恐龙馆男5 5 人、女2 2 人图案方式 :区域内人员进驻及流程情况扫描法的适合记录表格

 • 表格方式 :不同时段各个区域的人数情况娃娃家 理发店 积木区 手工区游戏前期(0 0- -5 5 )

 10 5 5 4 4 10游戏中期( 10- - 15 )

 9 9 3 3 7 7 10游戏后期( 20- - 25 )

 16 1 1 4 4 8 8时间(分 )游戏人数主题表 表 7-12

 注:每隔5 分钟观察一次扫描法的适合记录表格

 观察的核心,是看出问题并能分析出问题原因!

 • 实况详录法的记录要求:• 1. 记录的内容信息全面、重点突出。• 2. 记录客观、详实。• 3. 按游戏情节发展的顺序记录。幼儿的姓名、性别、记录的日期,游戏的背景,以及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观察的结果等。焦点放在对游戏的所见所闻的描述上。特别要详细记录幼儿是怎样做的,怎样操作材料的,怎样与人交往的。对幼儿行为发生的场景、周围人和事物等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观察中的注意事项1.

 不急于下结论,至少要观察3-5 分钟以上

 请观察和分析一下这三个孩子的作品

 所有的积木都被瓜分,男孩子开始注意力分散,孩子没有合作行为出现,怎么办?

 能力强的两人自然合作开始能力弱的始终没有搭成房子,怎么办?10分钟后,孩子对搭房子失去兴趣,怎么办?

 找到了新的材料,且第三人出现要加入的倾向,接下来会出现交往的场景吗?是否需要去肯定和鼓励?

 观察中的注意事项2.

 角度与方位

 观察中的注意事项3. 观察的态度:后退再后退4. 观察中的分工:有人扫描,有人定点,定人。永远记得观察一定不是为了交报告!观察为了更好地指导!

篇三: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游戏观察目标研讨2015年11月26日

 为什么要确立观察目标 观察者进行观察,不仅是简单观看儿童游戏,然后写下你所看到的现象,你观察到的现象必须有意义,并且能被解释。 用一种“有所控制的结构化”的方式寻找所要观察的事物。“有所控制”意味着你的观察不是随机的或偶然的,“结构化”意味着你事先要知道观察什么,到哪里去观察,以及怎样观察。 你在观察情境中要做的事情,将明显不同于“普通大众”随机观察儿童游戏和情绪时所作的事情。

 幼儿与区域材料 幼儿对材料的反应(兴趣、操作时间、操作方式…… 材料对幼儿的影响(规则、示意、玩法……)

 幼儿与认知经验 幼儿具有的认知经验、与人交往中怎样运用这些经验一  游戏中的数学发展(数概念、分类、一对应、排序、守恒……)

 社会发展与同伴交往 不同幼儿的社会地位——领导者和追随者领导者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变化的,某位幼儿是怎样展现领导才能的,其他幼儿有什么反应,有些幼儿想当领导者最后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原因使其他幼儿不愿付出那些想当领导的幼儿所付出的努力……追随者如何做出反应,是听从领导者的命令还是拒绝合作,幼儿对群体的需要铭感并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扮演追随者吗,在这种情境下幼儿会遵守情景中的所有规则吗。

  不同风格的社会互动幼儿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意识和敏感,如何表达对他人感情和需要的关注,如何发起与其他幼儿的接触、交流,如何解决争论或冲突(是使用身体暴力、语言威胁、妥协、求助于成人还是其他方式?)

 幼儿与游戏 是真游戏吗 游戏的互动模式帕顿划分的六种游戏: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不断提高)P259

 无所事事儿童没有参与任何明显的游戏活动或社会互动,只是看一看此时感兴趣的事情或玩玩自己的身体,到处晃悠,跟着老师走来走去或坐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上,四处张望班级的某个角落。大部分时间在看其他幼儿游戏,有时会与旁观大部分时间在看其他幼儿游戏,有时会与正在游戏的幼儿交谈,有时会提出问题与建议,但并不介入游戏,总是保持在可以与他人说话的距离内,以确保自己能看得见和听得见别人在做什么。这说明儿童对某个小组有一定兴趣,他们不像无所事事的儿童那样对任何小组都不感兴趣,只对当时碰巧发生的令人兴奋的事情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会经常转移。

 独自游戏儿童只是独自玩自己的游戏,不与其他任何人玩。儿童保持可以和他人说话的距离内,玩一些与其他附近小伙伴不同的玩具,不接近其他儿童,也不和他们交谈,只是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活动,并且别人做什么都影响不了解他。平行游戏儿童和其他儿童离的很近,但他们之间仍然相互独立,儿童玩的玩具与其他儿童玩的玩具相似,但玩的时候他会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玩,不会受别人影响,也不去影响别人。因此,儿童只是在其他儿童旁边玩,而不是和其他儿童一起玩。

 联合游戏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他们互相分享材料和设备,一些儿童可能跟随其他儿童走来走去,一些儿童可能尝试控制在小组或不在小组里游戏的儿童,尽管这种控制并不十分坚决。儿童只是参加一些相似的而不是完全相同的活动,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每个儿童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把小组利益放在第一位。合作游戏这里的关键词是“有组织的”。儿童在一个小组中游戏。小组有特定的目的,制作某些物质产品,实现某些竞争目标,或玩一些正式的规则游戏。儿童具有我们的意识,很明确自己属于哪一组而不属于另一组。小组还会有一两个领导人,知道其它人活动。同时还需要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一个小组成员在努力工作时,其他小组成员都要给与支持。

 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益处维果斯基游戏理论——1、“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2、“游戏有助于将思想同行动、物体分离”3、“游戏有助于自我调节的发展。”

 幼儿与语言发展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自我中心语言、社会化语言……) 如何把语言作为交往手段。

 幼儿与情感行为_P266 攻击性行为(针对同伴、成人、物品) 生气、激怒、如何表达愤怒 依赖性表现 愉悦与恐惧 情感表达的强度

 幼儿与身体动作发展 大肌肉运动能力体型、控制身体的能力运动行为、平衡、力量、移动速度、耐力或毅力运动节奏…… 小肌肉运动能力操作和使用各类玩具、物品和工具的能力和能力范围。

篇四: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iddot; 104 ·7 2017 年 年 1 11 月

 第 第 4 4 卷 幼儿教育

 教

 育

 浅谈幼儿园小班游戏中观察的重要性

 吴瑞华 南京市浦口区鸿基幼儿园,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蒙台梭利曾指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学会观察。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通过观察这个重要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以实施角色游戏的目标为前提,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行为,引导才能有目的地、适时适度地进行。当然观察决不是教师随便看看,而是在活动前要想想今天要看什么,在活动后回顾今天看到什么,有哪些要补充看,有哪些要继续看,前思后省,体现了观察的目的性和连续性。只有掌握科学合理的观察方法,才能为自己的教育行为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幼儿;游戏;观察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24(2017)4-0104-01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

 观察是通过教师的感官知觉了解孩子的过程,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很好的成为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观察不仅能帮助教师制定游戏计划,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和兴趣,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游戏指导计划,教师通过“观察——思考——观察——思考”不断循环发展,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对于观察所得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整理和反思,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在游戏中,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想法和需求,是教师创设新的区域环境、投放材料、组织讲评的前提和重要依据。那么在游戏中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观察些什么,要注意以下方面:

 1 有针对的观察,减少观察的盲目性。

 所谓有针对性的观察就是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时候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一般来说就是教师预先设计的目标。

 在游戏中的演绎,是幼儿的经验对于生活的认识,包含了幼儿对于社会规则的理解,体现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对游戏材料的操作中反映了幼儿的自身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表达能力。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心中一定要有目标,思考幼儿的年龄特点,总结幼儿的经验积累,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围绕幼儿的问题多思考为什么,不断深化我们观察的力度,从而才能知道幼儿需要些什么,后续应该怎样来跟进,使我们能够有的放矢的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

 在小班的游戏中,并不是每一个区域都需要教师给与重点的关注,也不是随便看看就行,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思维进程进行阶段性的目标的制定。在小班上学期刚刚进行游戏的时候,幼儿自我中心化比较严重,游戏水平基本停留在独自游戏上,在游戏中不能明确自己的角色,此时的观察的定位就在观察游戏中幼儿角色意识的建立,我们会看一看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不会知道自己是谁,都做些什么事情,也会关注小吃店的厨师,看他会不会做一个尽职的厨师。而进入小班下学期孩子的角色意识逐渐鲜明以后,我们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孩子进行了礼貌交往、替代物的使用、游戏矛盾的解决、物品的分类整理、新情节的产生等等来进行观察。

 2 多种方法的运用,增加观察的 有效性。

 在游戏中,教师应该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观察呢?一般来说我们进行扫描观察、定点观察相结合,偶尔进行追踪观察。

 所谓扫描观察就是整体观察,是教师针对整个活动区域的布局和全班儿童的活动情况进行粗略地观察,做到大致了解。定点观察与追踪观察就是局部观察,是教师针对某一区域、某一幼儿等进行系统、仔细地观察。定点观察强调定点不定人,追踪观察强调定人不定点。

 扫描观察一般适用于游戏开始之初,这时大致的扫描式的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进入游戏的情况,如每个区域的人员分配情况,是否有孩子因为争抢角色而发生矛盾、是否有孩子需要教师进行一些帮助等等,通过这样难的观察,教师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能够大致了解每个孩子的选择和材料的粗略使用。如果想要对孩子的发展情况和材料的操作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那就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局部的观察。

 在通过对小吃店的定点观察中,我们看到了一开始用餐区和操作区的不分造成了厨师和客人的角色意识模糊,提醒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区域上的重新隔断。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现成材料比较少,孩子沉迷于操作而减少了与人交流,所以我们马上跟进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让孩子能够更加自由的与同伴进行活动。

 对于孩子的观察教师应该是一个有重点的全方位雷达,要有全局观,能够顾及所有区域,又要有所重点,有所针对。

 3 多种学会等待,增强自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引导着和观察者。教师作为一个合格的“观察者”,有事要做一个相对静默的“旁观者”。适当时间的静默,等待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让孩子真正拥有游戏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当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常常会在孩子还在游戏的时候与其进行对话,如在娃娃家会问:爸爸今天你在做什么呀?如果孩子没有出现游戏困难和危险,这样性质的提问或多或少的打扰了孩子的正常游戏,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思考顺序,有时候让孩子不自觉的会随着教师的思路去走。所以教师在有时要适时的闭上自己的嘴巴,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安静的活动空间。

 在小班下学期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随着孩子角色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在游戏中争抢角色的行为也出现了。一般来说我们看到孩子在争抢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助孩子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一有问题就找老师求助,没有自己寻找解决方法的自觉。那么等一等,孩子会怎么办呢?我们发现就是多等了这么几分钟时间,孩子能够自己尝试这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会相互商量,会自己提议一个解决的办法:如今天我来,明天你来,或者一起猜拳决定。比如在娃娃家中请妈妈和宝宝来选择谁来当爸爸。

 在我们观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与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这既是对孩子游戏行为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

 在游戏中,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注重观察的细节,注重观察的实效,更要注重观察中对孩子的尊重。这样才能够走进孩子的游戏,走进孩子的世界,为孩子更好开展游戏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鲍丽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方法,《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 年

 [2]任艳芳.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儿园研究)》,2015 年

篇五: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16·14教师教育 JIAOSHIJIAOYU14摘要: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因此探究幼儿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通过多种途径的观察,充分地了解幼儿,并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及评价,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关键词:幼儿游戏 观察 指导 评价 游戏材料在幼儿园游戏中,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通过观察,真实的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幼儿的认知、社会性水平和能力。通过观察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时发现并能满足和拓展幼儿的需求,提供幼儿充分的游戏条件,有效地指导游戏。下面,笔者从幼儿游戏中教师应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重点以及游戏观察后的讲评四方面阐述在幼儿园游戏中教师应把握好的观察的指导及评价,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幼儿游戏中教师观察的内容1.游戏的环境。(1)游戏场地。①游戏场地安排是否合理,有无过分拥挤或者空荡;②游戏区附近是否安排合理,注意吵闹区与安静区等;③游戏区域是否有过道,注意合理安排,并对路线及边界做好标注。例如,幼儿在用积木搭高架桥的时候。由于地方太小,高架桥总是被碰倒。重复几次之后,小花说:

 “总是要重新搭,无聊,我们不玩了。”由此分析出狭小的空间制约了幼儿游戏的发展,教师应该准备充足的空间让幼儿进行游戏。(2)游戏材料的准备。①游戏材料需要准备充足,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要观察是否有争抢游戏材料的现象发生;②保证游戏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层次,避免游戏材料有困难的,或者简易的;③保证游戏材料的安全与卫生,安全第一,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幼儿的安全;④也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辅助性材料,可以促进游戏达到更好的效果。(3)游戏时间的保证。①对游戏开始、过程、结束的时间进行分配;②幼儿对游戏时间专注的长短;③幼儿一日总体玩游戏的时间长短。2.游戏中的幼儿。(1)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幼儿对游戏的专注程度主要看:坚持一项游戏或频繁变换;对游戏的兴趣和偏好;对游戏的目的性、主动积极性的程度,是主动积极地想参加游戏,还是在其他人的带领下或者要求下进行游戏甚至于不参加游戏。(2)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社会化交往,是无交往的还是主动的或者是被动的;幼儿在游戏中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游戏结束后,幼儿是否帮忙收拾并整理玩具及对玩具的爱护程度。(3)不同游戏类型中的幼儿游戏水平。结构游戏中幼儿是进行简单的排列、拼插还是能够构建对称有一定意义的建筑物,并可以对其进行装饰;能否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形状、颜色的材料进行组建;是否可以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情感、态度和语言符合角色的要求;游戏情节是否丰富,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经验;幼儿运用一些材料或动作进行象征性表演。表演游戏中幼儿能否带有熟练的感情来进行表演;幼儿能否充分运用场景、道具来进行表演;幼儿表演的内容是否丰富。3.游戏的课程。教师通过现行教学,制定游戏主题内容,并且进行与现行教学之间的对比,从而制定新主题。4.游戏中的教师。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加入游戏会提升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增加幼儿在游戏中的相关经验,否则,会扰乱幼儿在游戏中的进展,还可能对幼儿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这就完全取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及思考。二、游戏观察的方法1.扫描观察法。这是观察者在同一时间里对一批观察对象轮流观察的方法。能大概的了解全部幼儿的游戏情况,例如:游戏中大概有哪些互动,幼儿大概有哪些行为特点。这种方法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运用的比较多。游戏观察的流程如下。(1)观察者需提前先设计好观察表格,表格按照所要观察的内容而设计。(2)确定观察的对象及顺序。(3)在游戏时,在一段时间内对观察对象进行有序观察,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记录。教师直接将观察的情况填入表格中。(4)分析观察记录,总结。2.定点观察法。随着各活动区域幼儿游戏的开展,观察者固定在游戏区域中的某一位置进行观察。这个方法适用于了解某游戏区域的幼儿游戏情况,了解幼儿兴趣点及幼儿间的相互交流等信息,而且可以让教师充分地知道某个游戏情节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教师能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指导游戏。定点观察法大多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使用。游戏观察流程如下:(1)游戏开始时,教师固定到需观察的区域,只要来这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即使本该在区域的幼儿离开也仍然在该点观察。(2)游戏时,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语言、表情。(3)教师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与幼儿一起,边指导幼儿游戏边观察。(4)观察记录可以用实况描述的方法记录。如果当时无时间记录,可以在幼儿游戏结束后凭记忆将观察到的情况仔细回顾并记录下来,且加以完善。3.追踪观察法。观察者根据既定的游戏主题或是游浅谈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指导及评价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苏安幼儿园 孙方慧

 2016·14教师教育 JIAOSHIJIAOYU15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育观 教学行为 思维能力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教师不仅要认真体会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重要的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一、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传统数学教学是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的。例如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使学生不但能够创造性地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而且能够让学生掌握“比” “除法” “分数”三者的不同。实施课程标准,不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好,而且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出发点上来看教师怎样实施教学行为。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上,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 — 概括—— — 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自信心是前进的内驱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营造和谐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及时作出积极正面的评价,不管结果怎样,首先对于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表示高兴。这样,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快,更增强了自信心。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追根问底,是他们创新的开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的加工,我们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精神,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我们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我们教师要把课堂当作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培养能力的圣地、生动活泼发展的晴空,努力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戏需要,确定 1~2个观察对象,追踪观察他们在幼儿游戏中的情况。这方法适用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选择一直观察,也可以选择某一时段进行观察,全凭教师自己决定。游戏观察流程如下:(1)能够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完全游戏状态。(2)游戏中,教师要一直跟着幼儿。(3)采用实况记录的方法记录。三、不同年龄段幼儿观察的重点1.小班观察重点:材料的种类是否符合幼儿经验,材料的数量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如何操作材料的。2.中班观察重点:幼儿之间的互相冲突,不管是相处、技巧,还是在使用材料上。3.大班观察重点:运用已有的相关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进行创新,成为大班幼儿游戏的观察重点,同时注重互相交流、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四、游戏观察后的讲评游戏讲评是指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游戏进行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零散的经验,引导幼儿纠正错误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等方面的准备。1.讲评的内容。(1)将幼儿游戏中出现的创意及成功的体验进行分享,鼓励幼儿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注意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2)将幼儿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比较突出的情况,提供给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比较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2.讲评的要求。(1)让幼儿在讨论中获得游戏经验(常问幼儿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不急于告诉幼儿解决的办法,让幼儿自己讨论)。(2)游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3)游戏讲评要有重点,不能超过 3个,并作为下次游戏的重点。观察是教师正确评价幼儿游戏的保证,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观察游戏可以避免教师凭主观臆断评价游戏的好坏,或使游戏评价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洞说教,甚至让游戏评价变得可有可无。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道:

 “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为了评估他们的兴趣、特点和需要,以便更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学习与发展。《指南》还为我们如何观察、了解幼儿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同时还提出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目标,每个人的背景和学习方式不同,只有教师深入观察、客观评价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才能更有利于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河北省南皮县大浪淀乡马四拨小学 韩桂臻

推荐访问: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的必要性 必要性 试论 幼儿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