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4篇

时间:2022-06-09 13: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4篇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讲解,看图片、自己动手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节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各种图片

  2、通过散步组织幼儿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

  3、材料:彩纸、大白纸、剪刀、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齐唱国歌。

  2、介绍“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通过图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幼儿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组让幼儿用自己方式“庆祝十月一日”。

  一组:添画烟花。

  二组:自制彩旗。

  三组:创作画《娃娃庆十月一日》。

  5、师生共同装饰教室。

  6、齐唱歌曲《祖国,我爱你》。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看焰火。

  2、组织幼儿节日后的谈话。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华民族关于国庆节日的有关知识,激发幼儿做一个中华小公民的自豪之情。

  2、幼儿和全体家长一起过节,体验节日的快乐。

  3、感受第59个国庆节让孩子们在节前感受节日的气氛,展开以“大中国我的家”为主题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国旗一面,小星星若干,墙面设计,幼儿节目,生日蛋糕一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国旗和国徽,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国旗,孩子们骄傲地将自己做的五星红旗展示给大家看。

  2、小朋友们参加升国旗的仪式。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了我国各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并带孩子们一起跳了维吾尔族的舞蹈《大阪城的姑娘》,了解了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土地辽阔富饶的国家。

  4、做一个主题活动,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分享蛋糕

  5、幼儿把自己做的五星红旗可贴在活动板区块里,供大家一起欣赏,共同庆祝。

  活动结束:

  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幼儿的爱国主义热情,知道了从小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篇3

  当前幼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成人的教育理念偏颇,缺乏教育意识

  某些幼儿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对爱国主义的教育无法理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时尚早,甚至认为,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纯属多余。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使成人缺乏教育意识和热情。某些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空洞说教和生硬灌输,只求应付教学任务,忽略了幼儿的心理及情感体验,使幼儿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茫然不解,兴味索然。而家长则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对幼儿提出的诸如“钓鱼岛”之类的敏感话题避而不答,或不加解释、不予回应,久而久之,孩子对这类问题也就失去了兴趣。

  幼儿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华篇

  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现实脱节,幼儿难以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颇显历史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像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等传统故事,如果要让孩子真正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必须要结合其历史背景,很多老师对此力不从心。因此,很多教师便放弃了对这些教育内容的选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欠缺现象。

  三、概念抽象,教法单一,影响教学效果

  对幼儿来说,“爱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更容易表现为空洞、不切实际,就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幼儿园往往教法单一,内容单调,教育效果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

  对于上述实际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以下解决的方法:

  一、要树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理念。

  深刻认识幼儿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孩子产生具体可行的爱国行为,而是通过各种感官,培养幼儿对社会、家乡及祖国的意识,激发幼儿对社会、家乡及祖国的情绪情感,增强其内心体验。这种体验及情绪情感正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爱国行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二、应补充现实生活中新的教育素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时不时成为孩子们非常热烈的新闻话题:载人飞船上天、奥运会中国得奖牌、保护钓鱼岛等等。而这些正是进行爱国教育的好例子,要让幼儿学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增添富有时代特色的为孩子们喜闻乐听的、易接受的新时代内容,这本身应是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多元化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特别注重遵循学前儿童的心理规律,采取运用情境化、游戏化、活动化、网络化等多种教育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他们能形象具体地获得关于祖国的知识,并使之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整合教育资源,家园共育。

  在家长学校中把爱国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向家长介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要求;开展家园互动和家长开放日活动,汇报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使家园教育同步。同时,尽可能利用社会各种渠道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意识,甚至可以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走近社会,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

  对幼儿实施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相信通过我们的活动,孩子们会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幼儿期是萌发爱国情感的关键期,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播洒上一颗颗“爱”的种子。

  “胸怀民族的自尊,以国际的视野培养地球村小公民”应该是某幼儿园的办园治学理念。围绕这个核心理念,幼儿园设计了以“体验、融合、多元、开放”为特色的中西节日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大班传统的“爱我中华”民族亲子大联欢活动为典型教育案例,将爱祖国的情感培养,融会在可感、可知、可操作的教育情境中,萌发了幼儿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情感。

  情境一:歌咏祖国真大,感受民族气概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全体师生、家长代表排着整齐的民族方阵,穿戴节日的民族盛装,拉开了“爱我中华”民族亲子大联欢的帷幕。“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开鲜花……”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爽朗的歌声、稚气的诗歌朗诵,洋溢着对祖国之大、民族之多的骄傲与自豪。

  情境二:聆听民族介绍,领略民俗风情

  幼儿园选取了藏族、维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彝族、汉族九个代表性的民族,邀请幼儿家长代表和他们的孩子装扮成不同的民族家庭,一一上台对话。孩子们从服饰、居所、饮食、特别节日活动等场景中,生动地了解了各个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

  情境三:表演民族歌舞,抒发爱我中华豪情

  如果说歌声传递着幼儿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福,那么,九个民族舞蹈的表演,则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妈妈的赞美与爱恋。彝族舞《七月火把节》、藏舞《北京的金山上》、新疆舞《欢乐的跳吧》、傣族舞《彩云之南》、汉族歌舞《好日子》……孩子们的舞姿时而热情,时而优美,时而奔放,时而婀娜,抒发出小小中国娃对泱泱大中华的无限热爱之情。

  情境四:品尝民族小吃,体验中国饮食文化

  羊肉串、奶茶、鸡汤米线、打糕、坨坨肉、菠萝饭、饺子、元宵……光听这些小吃名称,就足已令人垂涎欲滴。民族家庭的爸爸妈妈踊跃担当起了“美食一条街”服务,摆设出了27样风味小吃。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赞叹声吸引着孩子们在各种民族美食前流连驻足。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佳肴,自助式的美食品尝,孩子们一次次地体验着“舌尖上”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陶醉在“中华民族村”欢乐、祥和的幸福怀抱中。

  通过开展“民族亲子大联欢”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了解了祖国是一个令人自豪的多民族国家,激发了幼儿的爱国情怀。应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爱国主义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是让幼儿理解、掌握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幼儿可接受的途径方法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进而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一、结合课程,分步实施

  幼儿园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是课程,课程是基本,因此,在课程中落实是最好的途径之一。王老师所在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在课程实施中,分步进行,主要渗透在主题活动中。如:小班结合刚入园的焦虑情绪,对孩子进行爱父母、老师、同伴、幼儿园的教育;中班以幼儿最感兴趣最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生活及民族风俗,军垦历史等,从而促使孩子,幼儿热爱家乡,初步认识国旗、国徽,学唱国歌,建立“祖国好”的认识;到了大班,就让孩子认识祖国的名胜古迹、主要领导人,介绍一些祖国的巨大成就,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等等。将这些内容渗透到社会、语言、艺术等各个领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热爱周围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

  二、融进升旗,自然推进

  每周一,幼儿园都有升旗仪式。在升国旗仪式中,让孩子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尊重国旗、爱护国旗。每周一升旗时都会有“国旗下讲话”这一环节,让孩子们真正感受了升旗的庄严和祖国的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那种体察和关注别人命运的心灵里才会产生真正的爱。”平时,要引导孩子们之间进行爱国话题的交流,同伴之间相互影响,更能让孩子激起心灵共鸣。

  三、把握节日,随机渗透

  我国的节日很多,抓住这些节日的时机来教育孩子,小到爱自己身边的人,大到爱不同的职业,最后爱自己的祖国。如在十一国庆节时,可以组织孩子为“祖国妈妈过生日”,使幼儿懂得祖国和我们一样也有生日,爱祖国就像爱妈妈一样。有些节日还可以邀请孩子家长来园共同祝贺,幼儿园可以请家长帮忙,收集各自家乡的有关资料,然后讲解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从了解家乡开始,进而了解我们的祖国,由此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孩子们由衷地体会到祖国的富饶、美丽、伟大。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以孩子能理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篇4

  活动目的:

  1、知道“十一”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讲解,看图片、自己动手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节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各种图片

  2、通过散步组织幼儿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

  3、材料:彩纸、大白纸、剪刀、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齐唱国歌。

  2、介绍“十一”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56岁的生日。

  3、通过图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幼儿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组让幼儿用自己方式“庆祝十一”。

  一组:添画烟花。二组:自制彩旗。三组:创作画《娃娃庆十一》。

  5、师生共同装饰教室。

  6、齐唱歌曲《祖国,我爱你》。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看焰火。

  2、组织幼儿节日后的谈话。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开展比较顺利,目的基本达到,幼儿兴趣很高。幼儿们大多已知道“国庆节”的实际含义,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通过他们的小手剪、添画、粘贴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共同庆祝“十一国庆节”。

  不足之处:由于幼儿人数较多,场地有限,只能让幼儿分组活动,局限了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对此类爱国主题活动还应该贯穿在平时教学和一日生活中,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而继续努力。

推荐访问: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园 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美篇 爱国主义教育从幼儿园抓起 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简短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美篇 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文章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有哪些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