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七十回首4篇

时间:2022-08-27 09: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江平:七十回首4篇江平:七十回首 邓正来: 寂寞的欢愉 【√】 艰难的环境,不仅没有压垮正来,而且“回也不改其志”,在富有邓正来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平:七十回首4篇,供大家参考。

江平:七十回首4篇

篇一:江平:七十回首

来:

 寂寞的欢愉

  【√ 】

 艰难的环境, 不仅没有压垮正来, 而且“回也不改其志”, 在富有邓正来特色的学术道路上, 充满着寂寞的欢愉

  1 月 24 日, 我正准备把 《百年中国法学图景》 的讲座提纲上传到博客,收到一位学友的短信:

 “谢老师您好, 我从网上刚看到消息, 邓正来教授走了。” 错愕之下, 回复四字:

 “巨星陨落。”

  晚八点, 日知社广播讲座, 准时开始。

 我禁不住悲从中来:

 回眸百年中国法学图景的关口,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的作者邓正来先生, 驾鹤西游, 讲座中重点讲述的百年中国法学地图中第五代学人的巨擘――邓正来先生, 顿时成为背影, 融入学术史的静水深流。

  学术个体户

 我以为, 追思邓正来, 最好的方式, 就是以同情的理解, 沿着邓正来“小路”, 回溯邓氏成长的历程, 并对邓正来的学术和思想, 进行平实的分析和理性的反省, 九泉之下的邓先生, 必欣慰不已。

  1913 年 6 月 9 日, 中国法治近代化的先驱――沈家本先生逝世。

 回首已是百年身。

 百年中国法学, 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 如今处于什么状态?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中国法学的昨天、 今天和明天, 究竟是如何贯通的?

  百年中国法政图景, 建构在晚晴、 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大的历史关节之上。

 回溯百年中国法脉, 五代法政人, 薪火相传。

 沈家本、 伍廷芳、 梁启超、 严复, 第一代, 筚路蓝缕; 第二代王宠惠、 周鲠生、 王世杰、 萧公权、

 钱端升, 发凡起例; 第三代周?、 瞿同祖、 龚祥瑞、 韩德培、 王铁崖, 承前启后; 第四代, 江平、 郭道晖、 王家福、 李步云, 沉郁顿挫; 第五代,朱苏力、 邓正来、 梁治平、 贺卫方、 许章润, 浴火重生。

  第五代法律人, 是恢复法学尊严的一代。

 在第五代法律人里面, 与梁治平、 朱苏力、 季卫东、 贺卫方、 许章润相较, 邓正来在于本科阶段, 并没有受到法学的科班训练, 这一特点, 使得邓正来旁逸斜出, 在多个学科间, 优游涵泳; 但也让邓正来饱受指摘, “不够专业”。

  1985 年, 结束在外交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后, 在那个大学生都能得到分配的年代, 邓正来没去任何一家学术单位谋职, 而是在长达 18 年的时间里做了 一个没户口, 没住房, 没收入的“学术个体户”, 独立从事学术研究, 奉行“三不原则”:

 拒绝接受国外任何讲学、 访问邀请; 拒绝参加国内任何学术会议; 拒绝接受任何杂志社、 出版社约稿。

 原因是要做研究, 没时间也没兴趣做没意义的事。

  1985 年, 我入读中国人民大学,《走向未来》 等丛书是我的精神滋养,走向未来丛书中的《昨天?今天?明天》 是谈论新技术革命与国际私法的小册子, 可以说是邓正来的处女作。

 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邓正来这么一个人。王思睿和邓正来都是这套书的编委, 两人在羊坊店地下室, 比邻而居, 共同拥有“学在民间” 的理念。

  邓正来有点唐?吉诃德的色彩, 堪称具有狭义精神的浪漫骑士。

 要是把正来的生平, 拍成电影, 不需要更多的艺术加工, 肯定好玩有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邓正来就对自己的学术工作有着文化自觉。

  邓正来在北京外交学院研究生毕业后, 在八十年代成为“北漂”, 换

 过七八家地下室, 住过地铁站、 同学办公室, 对于豪情万丈的正来来说,只不过增添了一段故事而已。

 正来的一生, 就是很好的励志故事。

  邓正来自办的“燕京社会科学研究所” 与王思睿、 李盛平创设的“中国政治与行政科学研究所”, 都是较早的民间学术团体。

 邓正来这个学术个体户, 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学友, 可谓吾道不孤。

 正来翻译的博登海默 《法理学》, 列入二十世纪文库, 获得一大笔可观的稿费; 同时在刚刚兴起的外语培训学校讲课。

 邓正来通过自身的知识能力, 在北京立足。

  邓正来给我的“坏印象”

  后来, 我在上大学期间, 与邓正来打过交道。

 初识邓正来, 就给我留下了 很坏的印象。

 第一印象, 也是很难改正的。

 缺少“礼数”, 不按常理出牌, 也是我对邓正来的最初的判断。

  1988 年, 恩师萧延中先生有意介绍我到《北京青年报》 帮助打杂, 看是否合适做记者。

 我的志向非小, 愿意进行类似《光明日报》“学者访谈录” 的工作, 为此, 拜访过当时崭露头角的杨念群先生, 遗憾的是, 由于学养不足, 我的工作并没有深入进行下去。

 但是, 却留下了一个小插曲。

  大约是 1987 年, 邓正来成立燕京社会科学研究所, 自己任所长, 夫人任总干事, 典型的夫妻店。《北京青年报》 对这一新生事物, 很是重视,予以报道。

 我到报社时, 正好刊出对邓正来的采访。

 报社的朋友委托我把这期报纸, 送给邓正来本人。

  巧合的是, 邓正来就住在中国人民大学筒子楼。

 我当晚就在筒子楼二楼挨近楼梯的一间屋子, 找到了 这位“燕京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

 邓正来与人交往, 倒也简洁明快, 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

 拿到报纸, 就问我

 来自哪个系。

 当他听说我来自中共党史系, 露出一脸的不屑, 我带着满腹的委屈离开了。

 后来, 我把遭遇告诉了谢选骏先生, 谢先生倒是非常通达,说过“何不告诉邓正来你是研究国民党党史的”。

  第二次见到邓正来, 是在古今学社举办的“民主与权威学者大型辩论会”。

 古今学社的创办者, 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老尚――尚红科。

 这场辩论会, 可以说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神话, 郑也夫、 吴稼祥、 张炳久、 荣剑、 吴廷嘉、 黎鸣, 八十年代重量级学者, 在谢韬老校长主持下, 就中国到底当走民主还是权威的道路, 进行主题论辩。

  作为古今学社的顾问, 我在八百人大礼堂会议室, 招呼和接待参与辩论的学者和嘉宾。

 邓正来作为嘉宾, 出席了辩论会。

 邓正来在水泄不通的八百人大礼堂, 激昂呐喊:

 “尊重宪法的权威, 凡是法律禁止的, 都不能去做, 凡是法无明文禁止的, 都属于自由的权利。” 我见证了 一场思想盛宴, 也见识了邓正来雄辩的口才。

  正来十四岁开始在西南医疗器械厂做童工, 四川外国语学院, 到西南政法学院“偷听”, 北京外交学院读研究生, 放弃“铁饭碗”, 依靠著述翻译、 外语培训的本领吃饭。

 邓正来不服输的草根品格, 与生俱来, 更可贵的是, 艰难的环境, 不仅没有压垮正来, 而且“回也不改其志”, 在富有邓正来特色的学术道路上, 充满着寂寞的欢愉。

  邓正来观察哨

 邓正来重新引起我的注意, 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邓公南巡之后, 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正来的能量充分地显露出来。

 邓正来主编两本刊物《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注重学术规范, 有力地提升了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品格。

 话说 1996 年初, 石家庄青园街, 新开了一家书店――嘟嘟知识书店,门匾由文化名家楚庄所题。

 我从 1989 至 2011 年, 二十二年间, 没有离开过青园街, 可见, 有着很深的缘分。

 嘟嘟知识书店, 不仅增益这所城市的书香, 而且, 在我的精神生长史上, 起着不可轻忽的作用。

  记得是春节前夕, 第一次来到嘟嘟知识书店, 初见老板, 就觉得有穿越感, 眉目 之间, 活脱一个邓正来, 令我疑惑不已。

 不禁开口问询:

 “老板怎样这么像邓正来呀? ” 老板倒也爽快:

 “那就对了, 邓正来是我哥哥,我叫邓正坦。” 天下真小, 人生如梦。

  下课后, 溜达到嘟嘟知识书店, 消磨时光, 似乎成为必修的功课。

 我在嘟嘟知识书店, 除了聊新上的书外, 聊来聊去, 就会聊到邓正来。

 这家书店, 原就是以邓正来的女儿“邓嘟子” 来命名的。

 据说, 邓嘟子在真正的学术界, 要比邓正来更加“大名鼎鼎”, 这也是正来引以为豪的。

 于是,正来的弟弟又把邓嘟子的声名向石家庄传播。

 我思忖, 这等绝妙的创意,怕是来自邓正来。

  嘟嘟知识书店, 一点都没辱没邓正来的名声, 时尚、 快餐、 奶酪之类的图书绝不会在这里现身。

 邓正来, 是这家书店的灵魂, 因为这家书店的摆放充溢着邓正来的风格。

 进入店门, 右手边第一个书架, 邓正来的著述和编辑的刊物占据半壁江山: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博登海默版《法理学》、《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自由秩序原理》, 真是洋洋大观, 先声夺人。

 不知不觉, 我把嘟嘟知识书店当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哨, 梁治平、 贺卫方、 朱苏力、 邓正来, 四条汉子的身影, 日益清晰。最终, 在一篇博文中, 我称之为“法学四剑客”。

 初识邓正来, 很恶劣的第一印象, 在这里, 揉碎了再拼接, 可以说,嘟嘟书店功不可没。

  从与邓正来弟弟的聊天中, 似乎, 也在印证着时代的转捩。

 邓正坦说起哥哥, 也是风轻云淡。

 1989 年, 邓在深圳的一条大船上, 老板开着工资,也不用做什么事情。

 这可不像有人说的, 摆地摊。“邓正来摆地摊”, 同样一件事情, 在“布尔乔亚” 看来, 可能就是吃苦受罪, 但, 对于强悍的正来来说, 并不比北京地下室和地铁站的日子难。

 正来在哪行干, 都会吹皱一池春水, 为其增添传奇色彩和江湖气息。

  浪迹深圳的生涯, 对邓正来而言, 属于“潜龙在渊”, 蓄积力量, 王者归来, 邓正来筹划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已然是“东方风来满眼春” 的 1992 年。

  那一年春天, 南巡讲话, 点燃了 大陆市场经济的热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各行各业, 恍然大悟, 加足马力, 闯荡商海。

 三年前的那场风波和三年后的经商热, 深深刺激着大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

  邓正来擘画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集结凄风苦雨的学界, 于 1992年底, 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无异于石破天惊。

 正来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逆风飞扬, 生长为大陆学界领袖。

  1992 年 11 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创刊, 创刊号作者名单如下:

 王铁崖、 赵宝煦、 丁守和、 罗荣渠、 张显扬、 刘志琴、 黎鸣、 沈大德、 吴廷嘉、 郑也夫、 林毅夫、 樊纲、 杨冠三、 王沪宁、 孙立平、 萧延中、 邓正来、郑家栋、 张小劲、 景跃进、 张静、 俞可平。

  王思睿先生阅后, 深感欣慰:

 “在‘万马齐喑’ 几年后, 终于看到了

 中国知识界的重新集结和发出独立的声音。”《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实乃学术界的第一朵报春花。

  邓正来的出关与闭关

 “邓正来教授是这个时代、 这个年龄段最有故事的学者。

 体制内、 体制外, 启蒙、 革命、 改良, 民主、 威权、 转型, 学术自救, 学在民间。

 但凡这个时代能有的故事, 好像邓正来教授都有经历, 有尝试。

 他是一个成功者, 在这个年龄撒手而去太可惜了 。

 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将他的著作整理出来, 做一个详尽的传记或年谱。” 历史学者马勇曾这样评价邓正来。

  邓正来既爱“独处”, 也爱“热闹”。

 邓氏进行“闭关”, 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独行侠”, 要是“出关”, 又会是风生水起的学术领袖。

 邓正来身上的侠义精神、 领袖欲望、 狂傲不羁, 其实, 就是一回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 邓正来在市民社会研究、 社会科学的规范化研究、自由主义的引进, 具有开风气的作用。

 袁伟时以为, 邓正来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在一起了。

 一位长期在体制外生存的民间学者, 却引领了 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潮。

 这里面的因果, 确实令人深思。

  1985 年, 硕士未毕业, 邓正来就已走上了“体制外” 的小路。

 对体制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邓正来, 经历十八年体制外生存后, 2003 年, 突然被吉林大学“招安” 了 , 开始体制内生活, 2008 年 12 月 5 日, 更上层楼,就任复旦高研院院长。

  如何理解邓正来由“体制外” 到“体制内” 的“穿越” ? 其实, 这个问题, 对邓正来本人而言, 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

  2007 年, 正来在华东政法大学发表演讲, 讲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 其

 中有一段话, 特别值得注意:

 “人生问题不是一个非常虚无缥缈的问题,当中最核心的问题, 首先是我们是独立的个人; 其次, 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们和这个社会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处理, 我们和这个学术体制, 你们和这个教育体制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 你们和这个国家体制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你们想学习, 如果你们想做学问, 但凡这个问题没有考虑清楚, 今后你们的学问是走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独立的人格――既不是依赖于一方, 又不与他对抗――而是非常独立的人格。”

  正来既然以刷新中国社会科学为己任, 如何最有效地进行知识转型和更新, 才是正来的核心关注。

 对正来而言, 体制外、 体制内, 只是形式上的区别而已。

  正来批评所指向的, 即是以集体方式表达出来的“大路”, 邓氏选择的“小路”, 充满着寂寞的欢愉, 进入体制之前, 就强烈地感染着很多读书种子, 郑戈、 赵晓力、 强世功这几位学界翘楚, 就是六郎庄读书小组的成员。

 进入体制之后, 邓正来的强大气场, 依然在体制之内伸展, 小南湖读书小组、 席明纳、 学术午餐, 这些来自“小路” 的带有邓正来体温的作业方式, 成为复旦大学高研院的学术传统。

  邓正来通过著书立说、 主持刊物、 读书小组, 特别是就任复旦高研院院长, “小路” 越走越宽广, 以至于“小路” ??乎成为一条“大路”, 独辟蹊径的邓正来, 无疑, 在立言和立功方面走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这条路径,之所以能够走通, 仔细体会, 有着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生存性智慧”。如果掌握不好“火候”, 自下而上的生长, 不是面临生存的“瓶颈”, 便有

 可能由“沟通” 变成“勾兑”。

  邓正来在张文显先生的盛情之下, 于 2003 年开始进入体制内,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十个年头的生涯, “小路” 和“大路” 并轨磨合的过程,邓正来先生有两大功课, 引人注目。

  一个是直面中国法学, “邓氏刀法” 犀利酣畅, 2006 年 1 月, 充满批判精神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甫...

篇二:江平:七十回首

统一战线往事回首I文史天地W e n S h iT ia n D统战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记黄铸同志的几则轶事■王功安黄铸同志19 21年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 4 3年, 他22岁时参加革命, 在国民党统治区做地下革命工作。

 19 4 4年, 黄铸同志考取了西南联大, 日本投降后学校迁回北平, 19 4 6 年他转入北京大学。

 从联大到北大, 他又一直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学生运动。

 在北大, 他还带领了一个党小组负责编辑北大学生自治会的刊物《北大半月 刊》 , 作为学生运动的喉舌。“三进两出” 中央统战部第一次进中央统战部。

 19 4 8 年秋, 黄铸从北大毕业后, 地下党分配他去解放区西柏坡中央统战部工作。

 由于解放战争正在进行伟大的战略决战, 黄铸出发时, 正赶上中秋节, 又遇到国民党的飞机轰炸,于是只能辗转步行, 才安全地来到李家庄中央统战部。

 但当时还是城市工作部, 周恩来兼任城市工作部部长, 李维汉任副部长。

 城工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统区的工、 农、青、 妇等各方面的工作, 并负责培训这方面的干部。

 到10 月 份, 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 把城工部改组为统一战线工作部, 李维汉被任命为部长, 在中央领导下, 主管统战工作和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具体工作。

 19 4 9 年1月 , 北平和平解放。

 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 中央部分人员先行到北平打前站, 黄铸和李维汉同一天出发, 10 日抵达北平。

 在这段时间里, 黄铸先是担任党外人士参观团的工作人员, 陪同参观团赴东北参观, 后回京从事统战部内部刊黄铸( 右)与本文作者王功安物的编辑工作。第一次调出中央统战部。

 19 53年, 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这一年, 党中央责万方数据

 文史天地I往事回首而酥哥丽面面广—一中国统一战线成中央统战部分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作, 并委任李维汉兼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下设立第六办公室, 在李维汉领导下专门从事“对资改造” 工作。

 这样, 黄铸也就从中央统战部调出. 到国务院六办工作。

 参加为李维汉抓“对资改造” 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以及讲话和文件的起草。第二次调回中央统战部。

 19 56年, 黄铸从国务院六办调回中央统战部秘书室工作。

 不久, 他和江平同志同时被正式任命为李维汉的政治秘书, 江平负责宗教、 民族方面的工作; 黄铸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到60 年代初, 江平被任命为统战部民族处处长。

 这样, 李部长的民族、 宗教方面的秘书工作, 也由黄铸负责了。第二次调出中央统战部。

 “文化大革命” 结束之后, 中央统战部打算让黄铸到云南去搞行政工作,许涤新同志知道后, 认为人才难得、 下去干行政工作可惜, 于是打电话上报胡乔木同志同意, 并通过中央组织部把黄铸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持《经济研究》 杂志编辑部的工作。

 不到一年, 国家民委又把他要到民委去主持政策研究室的工作。第三次调回中央统战部。19 8 2年, 杨静仁同志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时, 又把黄铸调回中央统战部担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19 8 5年,中央统战部成立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所时, 又让黄铸任理论研究所所长。

 19 8 5年2月 , 全国成立统战理论研究会, 黄铸被推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由此可见, 黄铸参加革命后,工作岗位的变动虽然频繁, 但他一直没有离开党的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 并一直在从事统战理论政策和民族理论政策的研究工作。

 6 0 多年党的教育培养、 李维汉部长的帮助陶冶, 6 0 多年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实践开拓, 使他成长为我国一位不可多得的著名的统战理论和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勤奋敬业笔耕不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 黄铸就在中央统战部从事内部刊物的编辑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 在李维汉部长的直接领导下, 调查研究, 起草各种文稿和讲话稿。

 进入60 年代,黄铸仍然为李维汉起草各种文稿。“文化大革命” 后, 黄铸继续从事统战理论和民族理论的研究, 为中央有关部门和领导起草文稿、 讲话稿和编书。

 19 7 8 年, 李维汉让黄铸负责编他的著作集, 黄铸集中精力进行了收集整理, 最后将书名定为《统一战线与民族问题》 。

 这个文集, 19 8 1年1月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很快就供不应求; 后来又加了6 篇文章, 于19 8 2年10 月 增订再版。

 再版后, 李维汉亲笔题词, 向黄铸赠书:“这里面有我们共同的思考和劳作的反映, 献给你作纪念。

 ” 使黄铸深受鼓舞!19 7 9 年, 黄铸被调到国家民委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当时正赶上边防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黄铸除了参加民族工作( 系统地重申党的民族政策)报告的修改外, 还着力为乌兰夫同志起草了会议的结束讲话,并在讲话稿中提出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已基本成为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

 边防工作会议以后,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在黄铸的主持下编写了民族政策讲话十二讲,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汉语和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连续广播, 系统地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 在各民族中引起了强烈反响。l9 8 0 年4 月 7 日, 中共中央转发了《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 的通知, 纠正“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的错误。

 在中央这个通知的启示和指引下, 黄铸起草了《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 一文, 送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审阅, 经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帮助修改后, 于19 8 0 年7 月 15日由《人民日报》 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 发表。

 这篇文章澄清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的说法造成的思想、 理论混乱, 对民族工作和理论工作的拨乱反正发挥了重要作用。19 8 2年初,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种统战对象, 其中包括非党知识分子干部。

 当时某大报在头版中心位置发表题为“编后” 的短文, 批评一些单位还把知识分子列为统战对象, 并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是依靠对象, 不是统战对象。

 这就与胡耀邦总书记年初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的直接发生对立。

 因为十种统战对象中“非党知识分子干部是大量的” , 除了“第三种” 外, 还有第一种民主党派、 第二种无党派知名人士也都是知识分子, 其他几种对象中也有很多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在统战对象中越来越占有中心位置。

 如把知识分子划出统战对象之外, 统一战线将大为收缩以致瓦解。

 中央统战部将这一情况上报中央之后, 中央领导明确批示要该报改正。

 但该报认为, 马恩列斯经典万方数据

 中国统一战线往事回首l文史天地W e n S h iT ia n D著作和我党历史文件从来没有人讲过工人阶级内部有统一战线。

 对此, 黄铸等同志写了《关于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问题》 一文, 用无可辩驳的文献和事实作了回答,说明“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 和“非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是依靠对象又是统战对象” 。

 这就在全国统一战线系统中统一了认识, 大大有助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19 8 9 年1月 2日, 邓小平同志批示要“拟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方案” 。

 根据这个批示, 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

 黄铸参与了这个文件的起草。

 《意见》 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经验, 全面分析了中国实行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 规定了关于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性措施, 提出了执政党与参政党共同行动的准则, 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步入了制度化轨道,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指导中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这个文件,在我国和世界政党史上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关心、 支持和指导武汉的研究工作19 8 3年, 武汉市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 提出了统战工作要两手抓( 一手抓实际工作, 一手抓统战理论研究)、 两个“轮子” 一起转的想法和做法, 于这年8 月 约请了市政协、 市委宣传部、 市委党校、 市社科院、 湖北大学、 江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9 0 周年时召开全市第一次统战理论讨论会, 并筹备成立武汉统战理论研究会。黄铸知道这一情况后, 把武汉作为重点联系的地区之一, 十分重视、 关心武汉的统战理论研究,特别是一直支持和指导武汉发起的海峡两岸关系史和国共两党关系史( 简称“两个关系史” )的研究。19 8 5年9 月 初, 武汉市召开第三次统战理论讨论会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 0 周年。

 会议研讨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 联合实际研究第三次国共合作问题。

 会议期间, 中南财经大学的毛磊教授等找到市委统战部的领导, 请求抓国共关系史的研究。

 我们及时向中央统战部派来指导会议的黄铸汇报了他们的这一请求。不久, 市委统战部根据邓小平关于“现在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是台湾归回祖国、 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的论断和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要紧紧围绕“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 的总目标开展的指示, 正式向中央统战部报告了关于抓国共关系史研究的申请。

 这一请示很快得到了中央统战部的同意与支持, 于是19 8 6 年初在武汉就成立了《国共关系史》 写作小组。在组织人写书的同时, 着手酝酿召开全国性的国共两党关系史的学术研究会。

 我们约请了民革中央《团结报》 社、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委党史办、 武汉出版社和武汉统战理论研究会共同发起召开。

 19 8 8 年10 月 , 我们专程到中央统战部汇报, 胡德平、 黄铸、耿文卿等以及研究室和三局的同志一起听了汇报后向阎明复部长报告说:“我们一致认为武汉市委统战部的会前准备工作较充分, 讨论的问题也很有新意, 赞成召开” 。

 阎部长当即批示:“同意” 。

 11月间, 会议正式召开时, 全国13个省( 市)的专家和统战( 对台)工作干部10 0 余人参加。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 会后海内外报刊纷纷进行报道。1 9 9 2年7 月 , 在长春召开全国第四届国共关系史研讨会, 来自18个省、 市、 自治区的10 0 余人提交了111篇论文。

 丁关根部长又派黄铸等同志参会指导, 黄铸还在会上作了关于国共关系的讲话。

 这次会后,黄铸向部里写了报告, 提出“一要大力支持, 二要加强党的领导” 。19 9 6年11月 。“两个关系史”研究联络组扩大会暨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黄铸作为老领导陪同中央统战部研究室主任、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黔生同志前来指导。

 吴黔生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 并宣布:

 经研究, 已基本同意成立“两个关系史” 研究会, 作为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的分会, 待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后即可正式成立。

 这次会议可以先成立一个筹委会, 着手进行筹备。

 黄铸也在研讨会闭幕时讲了话, 充分肯定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十年来取得的成果, 鼓励大家在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的领导下, 将“两个关系史”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取得更大成就。由于中央统战部上报的几个分会包括我们的“两个关系史” 研究分会未得到民政部的批准, 所以部里经朱维群副部长同意, 决定把我万方数据

 文史天地I往事回首W e n S h iT ia n D中国统一战线们这个分会改为“第九课题组” ,即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 研究课题组。

 并于20 0 0 年6 月 1日正式发文通知我们, 还决定由黄铸等同志担任顾问。

 这样, 黄铸又继续代表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支持和指导我们的研究。黄铸不仅支持和指导我们开展“两个关系史” 的研究, 还关心、支持和指导我们整个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

 19 9 3年,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建成后, 他还关心我们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应聘担任了武汉社院的兼职教授。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关心、 支持和指导, 所以黄铸在我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很深的印象, 成为我们这些长期从事统战理论研究和“两个关系史” 研究的老干部和老专家们的良师益友。耄耋之年与时俱进早在1 9 9 9 年以前, 黄铸的主要精力是在为部门领导起草讲话稿和有关文件, 但在完成工作之余, 他还先后出版过两本文集:19 9 1年1月 ,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 第一集, 汇集了他从19 8 0 年。

 19 9 0 年的31篇文章和讲课稿; 19 9 9 年8 月 , 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 第二集, 汇集了他19 9 0 年6月 ~19 9 9 年3月 的6 3篇文章和讲课( 讲话)稿。进入新世纪, 黄铸已是年过八十的老人, 但他不服老, 仍然紧跟时代, 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 顽强奋斗。

 他除了应约, 对全国性统战理论研究活动和“两个关系史”研究活动, 继续关心、 支持和直接指导外, 还写了大量文章, 先后出版了3本文集:20 0 3年1月 , 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 第三集。

 这本文集共收集了他19 9 9 年~20 0 2年写的关于统战民族宗教问题以及哲学问题的文章共4 5篇。20 0 6 年3月 , 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 第四集。

 这本文集收集了他20 0 3年. 20 0 5年间的作品共19 篇。20 12年4 月 , 再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 第五集。

 这本文集共收集了他20 0 6 年一20 12年1月 的22篇文章、发言和报告( 其中有一篇是20 0 3年写的)。

 其中除了关于统战、 民族、 宗教问题的作品外, 还收录了4 篇有关哲学的论文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要与科学生态观相结合》 、《九十年党史的两大飞跃》 、 《关于兴亡周期率的思考》 等作品。黄铸的这些文章, 引起了统战系统的广泛重视和注意, 有的文章还被评为一等奖, 他写的《发扬知识青年统一战线的爱国传统》 一文, 还获得特等奖。黄铸虽已离休多年, 但一直胸怀党的事业、 严于律己。

 他对自己规定了“两个不能退” :

 即“思想不能...

篇三:江平:七十回首

区初 2022 届诊断性测试 九 年 级 语 文 注意事项 :

 1.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A 卷第 I 卷为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A 卷第 II 卷及 B 卷为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A 卷 (共 共 0 100 分 )

 第Ⅰ卷 ( 选择题 ,共 共 4 24 分 )

 一、基础知识 ( 每小题 3 3 分 ,共 共 2 12 分 )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惩.戒(chéng)

 憎.恶(zēng)

 锲.而不舍(qiè)

 B.纤.维(xiān)

 狩.猎(shòu)

 屏.息敛声(bǐng)

 C.箴.言(zhēn)

 拮据.(jù)

 矫.揉造作(jiǎo)

 D.狡黠.(xiá)

 拘泥.(nì)

 信手拈.来(niān)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下眼泪。

 C.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D.而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文学和艺术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岳飞在词作《满江红》中慷慨淋漓....地抒发精忠报国之志;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的冲锋姿态令人刻骨铭心;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唯美画面让人叹为..观止..;张择端妙手回春....地在《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汴梁城中的生动场景。

 A.慷慨淋漓

  B.前仆后继

  C.叹为观止

 D.妙手回春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熔喷布具有很好的阻隔性、过滤性、吸附性和保温性,被形容为口罩的“心脏”。

 B.在天府机场的设计理念和实际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非凡智慧和别具匠心。

 C.文明是一种修养,有时生活习惯中良好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D.成都“大运会”对激励全球青年战胜和面对疫情,迎接美好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 言文阅读 ( 每小题 3 3 分 ,共 共 2 12 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诚子书》)

 乙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询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5. 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

  慢:懈怠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C.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生长草木 D.以彰.其咎

 彰:表彰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行道之.人弗受 B.静以.修身

  以.君为长者 C.可计日而.待也

 广起,夺而.杀尉 D.还于.旧都

  皆以美于.徐公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A.我原本穿着布衣,在南阳躬身耕作,(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贵。

 B.我原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耕作,(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贵。

 C.我原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耕作,如果能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我就不奢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贵了。

 D.我原本穿着布衣,在南阳亲自耕作,如果能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我就不奢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贵了。

 8. 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段选文都有明确的论述中心。甲文以“静”为核心,做到内心宁静,可立志、求学、广才;乙文以“亲贤远佞”为核心,做到亲贤远佞,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B.两段选文虽为议论,却都饱含感情。诸葛亮在甲文中对儿子谆谆教诲,希望儿子淡泊宁静,立志勤学;在乙文中对后主殷殷期望,期待后主亲贤远佞,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C.两段选文皆含对比。甲文先从反面强调学须静,才须学;再从正面论述淫慢、险躁,无法励精、治性。乙文先正后反,强调先汉亲贤远佞以兴隆,后汉亲小远贤致倾颓。

 D.两段选文语言各有特色。甲文精炼简洁,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道理谈得透彻深刻:乙文恳切质朴,话语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表达诚恳忠贞的感情。

  第Ⅱ卷 ( 非选择题 ,共 共 6 76 分 )

 三、默写 (共 共 6 6 分 )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 分)

 ①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③饿死真吾志,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2)请在下列两项中任选其一默写,在答题卡上写出诗歌的题目再默写内容。(4 分)

 ①李

 白《峨眉山月歌》整首 ②夏完淳《别云间》颈联和尾联 四、现代文阅读 (共 共 0 10 分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0-12 题。

 甲

 古代成都的民间体育竞技

 ①成都平原从古至今都与体育运动有不解之缘。

 ②据《汉书》记载:“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这说明了古时巴蜀之地,因经济发达而养成了百姓生活闲适、节奏舒缓、性情旷达、爱好冶游,喜尚娱乐的习性。

 ③两汉时期,成都地区流行蹴鞠(足球)和围棋。西汉著名文学家、成都人扬雄《法言》曾记载:“断木为棋,杭革为鞠,亦皆有法焉。”指出当时川人以木制围棋子,以皮革做成蹴鞠(足球)用的球。而这些棋子和鞠的制作都有规范和法度,显示当时这些竞技比赛活动已发展到规则化和成熟化阶段。

 ④五代时期的成都与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相比较为安宁,故在体育文化发展方面卓有贡献。前蜀皇帝王建喜好马球,其妃子淑妃徐氏写了多首关于打马球的宫词。

 ⑤唐宋以来,成都之繁庶甲于西南,其游乐之俗名闻天下。北宋时期成都好游的民风更盛。在浣花大游江活动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大规模的水上彩舟游行与船上音乐歌舞百戏表演。《岁华纪丽谱》对成都太守在沈花游乐的活动作了详细记载:这一天,太守从笮桥门出城,首先到杜甫草堂侧的梵安寺拜谒浣花夫人

 祠,并在寺中设宴。实毕,登上浣花溪中的彩舟,观看军队骑射表演。

 …… (摘编自郝勤、宋秀平、李杨《古代蜀人的体育竞技》,有改动。)

 乙

 ①2018 年 12 月 13 日,成都获得 2022 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权。

 ②社会普遍认为:成都以高质量筹备“大运会”为契机,将借助“大运会”的东风进一步奠定创建“赛事名城”的基础。近 3 年来,成都投入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经费超过 180 亿元,推动大型体育场馆提档升级,助力市民参与运动健身,到“十四五”中期,成都将建成 5.5 万个体育场地,仅 2021 年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就已接纳锻炼人数 423.93 万人次。在“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日”和“全民健身日”活动中,成都均免费向社会开放了各类大型体育场馆。

 ③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认为:“‘大运会’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尚不及奥运会,借助成都这个中国西部的新兴城市、网红城市,‘大运会’的知名度将稳步提高,其倡导的‘健康生活、积极运动’的理念也将越来越受世界人民认可和欢迎。

 ④成都将续写有关体育运动的历史与传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 年 10 月 7 日,有改动。)

 10. 成都能成功申办“大运会”有哪些有利条件?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条概括作答。(3 分)

 答:

 11. 请在甲乙两文段之间补写一句话,使两文段能较好融为一篇文章,并说明补写相应内容的理由。

 (4 分)

 答:

 12. 请根据乙文段内容,在下面备选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乙文段题目,并说明理由。(3 分)

 A.成都将举办“大运会”

  B.成都与“大运会”将成就彼此 C.“大运会”与成都 答:

 五、作文 (0 60 分 )

 13.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中谈到: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校园,这个班级,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

 请以《驿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B B 卷 (共 共 0 50 分 )

 一、诗歌鉴赏 (共 共 4 4 分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

 成

 都

 萧遘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见竹簰① 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注】竹簰(pái):大的竹筏。

 1. 后人评价该诗“句句无人,却句句写人”。请结合内容简述这样评价的原因。(2 分)

 答:

 2. 诗中□处,填入下列哪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 分)

 A.遥

 B.偏

  C.便 答:

 二、文言文阅读 (共 共 2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赵典,字仲经,蜀郡成都人也。父戒,为太尉,桓帝立,以定策封厨亭侯,典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

 建和初,四府① 表荐,征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时,帝欲广开鸿池,典谏曰:“鸿池泛溉,已且百顷,犹复增而深之,非所以崇唐、虞之约己,遵孝文之爱人也。”帝纳其言而止。

 父卒,袭封。出为弘农太守,转右扶风。公事去.官,征拜城门校尉,转将作大匠,迁少府,又转大鸿脑。时,恩泽诸侯以无劳受封,群臣不说.而莫敢说,典独奏曰:“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忝下辱,乱象干度。且高祖之誓,非功臣不封。宜一切削免爵士,以存旧典。”帝不从,顷之,转太仆,迁太常。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据经正对,无所曲折。每得赏赐,辄分与诸生之贫者,后以谏争违旨,免官就国。

 会.帝崩,时禁藩国诸侯奔吊,典慨然曰:“身从衣祸② 之中,致位上列。且乌鸟反哺报德,况于士邪!”遂解印绶符策付县,而驰到京师。州郡及大鸿胪并执处其罪,而公卿百寮嘉典之义,表请以租自赎,诏书许.之,再迁长乐少府、卫尉。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会病卒,使者吊祠,窦太后复遣使兼赠印绶,谥曰献侯。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四府: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②衣褐:指贫贱者。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出该选项的字母)(2 分)

 A.公事去.官

 去:前往 B.群臣不说.而莫敢谏

 说:同“悦”,愉悦 C.会.帝崩

 会:适逢 D.诏书许.之

 许:允许 4.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据经正对,无所曲折。(3 分)

 译文:

  。

 (2)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3 分)

 译文:

  。

 5. 谥号是后人给予逝者的评价性文字,郑樵在《通志·谥略》中把“献”列为美谥。赵典能得到“献”这个美谥,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4 分)

 答:

  。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共 共 2 22 分 )

 ( 一 )

 名著阅读 (4 4 分 )

 比较阅读是我们常用的阅读方式,请完成下面两则有关名著的比较阅读习题。

 6. 《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一书中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但最终又回到他身边。他们的“回来”分别有着怎样的原因?请结合小说内容回答。(2 分)

 答:

  。

 7. 《简·爱》一书中的简·爱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性格特征和成长经历两方面各列举出一个相似点。(2 分)

 答:

  。

 ( 二 )

 现代文阅读 (8 18 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

 瓦片物语

 古保祥 ①在乡下,最让我哀伤的就是瓦。

 ②风吹日晒,雨雪冰霜——最吃亏的是瓦,最不会享受的也是瓦。

 ③瓦高高在上,貌似高冷,但它却用最普通的方式,默默罩着你,默默护着苍生,如果没有它们,风吹进来,你的房子仿佛便乱成了鸟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以,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瓦。

 ⑤阳光漫过,狂风掠过,骤雨袭过,岁月碾过,时间流过,瓦接受着世间诸多考验:刀枪剑戟、斧钺勾叉、鞭锏锤抓、傥棍槊棒、拐子流星等各种各样的新旧武器在瓦...

篇四:江平:七十回首

读书笔记之一 《中国震撼》在比较中解读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4 月 22 日首届“江苏书展”开幕之日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教授应邀到南京作“读懂中国崛起”的主题演讲受到热烈的欢迎。

 张维为教授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比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文章。

 张维为新出版的《中国震撼》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

 比如 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 70 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 36%35 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

  这几年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各种各样的议论包括质疑就随风而起 有的人的头脑里甚至出现了一些偏激的念头。对于这样的社会心态既不必过度解读也不能

 2 疏于引导。读一读《中国震撼》对于我们怎么样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怎么样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怎么样认识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有好处的。

  我感到《中国震撼》有五个新观点值得关注。

 一、 提出“两大板块”的概念。

 作者认为中国存在“准发达国家”板块或“发达板块”与“新兴经济体”板块或“新兴板块”这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互补的良性互动。

 前者包括整个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都市圈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城市群也包括一些内地城市。这个板块已经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并在人均预期寿命、基础设施水平、商业繁华程度和生活方便程度、人均购买力平价和人均教育水平、 住房自有率等方面 均已大体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及其城市。而中国的多数欠发达地区均呈现为充满活力和优势的一个超大型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很快的重庆属于其中突出的增长极。这一描述有新意 因为从区域角度划分与西方学者习惯于从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角度来划分的“二元经济结构”有所不同。

 二、阐述“文明型国家”的八个特征。作者简称为“四超”和“四特”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并由此衍生而来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书中客观地指出虽然今天中国还有人认为只有建立与西方同样的政体才算建立

 3 了现代国家还有人仍然怀有所谓的“现代国家焦虑”继续激烈地谴责中国自己的文化和政体 但这些人的观点在中国已被边缘化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自己文化和国家的认同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中国现代国家的体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

 三、分析中国模式的八个特征。全书用大量篇幅阐述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这些发展模式特征认为这些特点是对过去30 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而这些特点的基础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人口、地域、传统、文化这四个“超级因素”。这些因素大致规范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规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依赖规范了中国模式的所有特点。据作者的深一步探究过去 30 多年中中国也有人尝试着跳出这八个特点但最后在实践中又总是被拉回来追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文明型国家”的超强基因带来了某种规范一旦我们不照这个基因图谱生长和发展中国的发展就容易遭遇挫折和失败。

 四、 梳理出八大中国理念。

 作者提出 虽然中国理念有很多但如果能够把实事求是、 民生为大、 整体思维、 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这些理念阐述清楚 就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国迅速崛起背后的关键思想以及它们对世界可能产生的影响。我认为 中国理念的提出和深入讨论极有必要 它可以与中国道路、

 4 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核心价值观等一起互相补充交相辉映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话语。

 五、揭示民主的真谛。作者关于民主的分析最为精彩最值得品味认为民主是普世价值但西方的民主不是普世价值光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不够的 应该说“优质民主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西方多党民主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游戏民主”使许多国家的民主品质迅速走向平庸化和劣质化西方主流话语一般把民主界定为“程序民主”并进一步界定为多党选举制度但人们发现这些“民主国家”的民主品质普遍低劣选来选去选出来的几乎都是投机政客没有优秀政治家美国民主的商业化铺天盖地的广告、庸俗化一味讨好选民和金钱化竞选之昂贵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书中科学地批评“民主教条主义” 认为比较理想的民主应该是“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结合 强调实质民主就是民主的内容和价值在于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和人民高品质的生活 而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应由各国根据自己的民情和国情来探索。

 简言之《中国震撼》一书以清醒的自信确凿的事实较强的逻辑亲和的解疑展示了一位长期在发达国家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心声值得关心中外大事的读者翻阅。

  读书笔记之二

 5 《目送》一次次的目送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我们可能很少停下来深入地思考诸如“人生”之类的问题。最近阅读了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对人生似乎凭添了一些感慨。

 感谢龙应台能用冷静的笔调朴素的方式与我们分享她生命中最真实的感触。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对生死别离的思考都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目前的种种拥有。

  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怀疑的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作者拌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

 在另一篇文章 《寒色》 里 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 父母在的地方

 6 就是家。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有了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这一个个的家会怎样呢作为我们唯有加倍珍惜用心营造才能真正拥有“家”这个幸福的港湾。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们为母亲发明的“大字报”《为谁》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西餐”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

 在 《寻找》《忧郁》的文字里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就像秦观的《踏莎行》里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在最受欢迎的文章《目送》中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充满哲理、透着忧伤的文字令人读来不禁潸然。

 7 既然目送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就应该珍惜和父母、兄妹、子女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扮演好为人子女、为人姐妹、为人父母的角色。目送着孩子渐渐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目送兄弟姐妹各奔东西也目送着父母渐渐老去。默默目送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8 读书笔记之三 《沉浮与枯荣》一部鲜活的现代中国政治、法制史 中国法学界泰斗、被称为“中国法学界良心”的江平先生口述《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以江平先生的一生经历和中国的司法进程为主线 讲述了作为中国法治见证者和推动者的江平先生在其八十年人生中的坎坷经历 通过江平先生对不同历史时期亲身经历的回忆和中国法治的不断探索与思考 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新中国法治历程里行间体现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原则性、独立性、批判性。

 江平先生是一个曾经遭遇不幸的人。他被打成右派妻子旋即跟他离婚跟人再婚 他又遭遇车祸被火车压断小腿……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什么人生的倒霉事都一起来了。但是他没有被打垮。他用一生来实践“只向真理低头。我只坐在法律一边。我所能做的是呐喊。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的人生信条。

 《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分为“似水流年”、“廿载逆境”、“我的教与学”、“大立法时代”、“为法治呐喊”五卷一一呈现了江老生命中的欢欣与忧思、奋斗与磨难、荣光与屈辱。读这本书既是读江老的个人传记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更是在读一部鲜活的现代中国政治、法制史触摸到立法背后的故事争论、症结、困惑与思考。在这本书中江老保持着他一贯的坦诚在谈及《新闻法》时他说“因为在中国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

 9 《新闻法》的制定与出台是总的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内容”在这本书中处处有一针见血的睿智“单纯的市场经济和法律都无法导致一种善良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展现了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直面是非、勇于独立思考、敢于为法治奔走呐喊的精神与行动。

 在这部特别的传记中江老为我们描绘了他那独特而传奇的八十年人生。

 在“似水流年”中我们可以了解他的青少年特别时代、南下前夕他服从组织安排由新闻改为法律的特别时刻、 五年留学苏联的特别时光。

  最让人不堪回首的是他的“廿载逆境”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磨难、从“反右”到“文革”的苦难、从一个健全人瞬息之间变成残疾人并几乎危及生命的大难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

  或许让江老感到快乐幸福的还是“我的教与学”时光从延庆郊区回到北京城里从食堂会计回归大学教师从普通教师成为学校领导从大学校长变回法学教授……五十年的教书育人五十年的美好时光 给了江老八十年最辉煌、 最美好的记忆。

 于是江老说“来生还做教授。”

  “大立法时代”在本书中占有的篇幅足以证明江老对我国立法进程所作出的贡献。在这一卷中我们看到了“难产的民法典和顺产的《民法通则》”和“民法、经济法之争”及“《行政诉讼法》的台前幕后”也读到了“《民事诉讼法》的‘转正’”和“《著作权法》

 10 的争议”更体会到了江老对仲裁的情有独钟、对《信托法》失去衡平法依托的无可奈何、对国企改制与《公司法》的信心十足乃至自己对所有立法活动和执法检查的法理解读……

  书中压轴之作“为法治呐喊”也是本书点睛之作有关江平老师的法治观、宪政观乃至民主与自由观均在这个部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老对律师的爱、对律师职业的期望、对律师制度的研究均有详细而深刻的表述。

 也许因为独立与批判才有江老的人格因为真实与自信才有江老的魅力因为平和与淡定才有江老的口碑。

 江老的口碑“真”字当头。这里的真首先一个意思是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认为的就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讲出来既不媚权也不讨好舆论。非常奇特的是现在要不媚权似乎并非那么困难但是同时还要不畏惧舆论就不那么容易了。西方是有这样的知识分子的看起来谁都得罪因为他们只会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的“真”字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意思是追求“正确”也就是追求真理。不正确的真话、跟真理无关的真话其实意义也是不大的。

 对于江平这样一个以法学为专业的学者而言他的真理、他的正确就是如何帮助我们中国找到一条尽可能快而又尽可能稳妥的完成“法治中国”目标的道路。

 读书笔记之四

 11 《吴敬琏》市场经济的传记读本 《吴敬琏》是陕西师大出版...

推荐访问:江平:七十回首 回首 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