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心中“安徽精神”(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我心中的“安徽精神”
安徽文化, 源远流长。
数千年来,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肥沃土地上, 它孕育了 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安徽人。
有像包拯、 老庄、 周瑜、 华佗等古代的杰出伟人, 更有像胡锦涛、 陶行知、 杨振宁等现代令皖人骄傲的杰出人物。
历史的篇章翻至今日 , 安徽在改革开放这宏伟一页中时刻不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兴国之宝, 于滚滚浪潮中已形成了 具有她地域特色的安徽精神, 我把它总结为以下四点:
爱国奉献, 它是安徽精神的核心之处, 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自 古至今, 无数皖人徽客怀着浓烈爱国之心, 不惜小我,成就大我, 流传下无数闪耀着爱国奉献的光辉事迹。“羽扇纶巾,英姿勃发” 写的是三国时期著名 将领周瑜, 安徽巢县人。
由他牵头引 发的赤壁大战成为了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 勇于与强大恶势力斗争的典范战役; 安徽合肥的爱国将领卫立煌, 早年跟随孙中山, 参加北伐战争。
抗战爆发后, 他同共产党、 八路军真诚合作,坚决抗日 , 在忻口 、 中条山、 远征缅甸等战役中均重创日 军, 一度成为日 军的“眼中钉, 肉中刺” 。
毛泽东曾称他为“华北抗日虎将” 。
正是这样一个个热爱祖国, 不怕牺牲的安徽人, 铸就了安徽人热爱国家的崇高信仰, 成就了 安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厚德崇文, 彰显安徽精神的源远高雅。
古语道: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安徽承接东西, 贯通南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各地文化交汇融合, 铸就了 皖人忠诚刚直、 大气质朴、 讲信用、重情义的性格。
“厚德” 是立身之本、 立省之魂、 治国之道。将“厚德” 纳入安徽精神, 既是对安徽优秀传统的弘扬, 又有利于皖地道德基础的夯实; 皖地自 古就崇尚文化, 才子辈出。
老庄文化独领风骚; 陈独秀民国 7 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 倡导新文化, 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杨振宁博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 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粒子理论、 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
。
崇文的传统, 使得江淮大地人才辈出。
以“崇文” 作安徽精神表述语, 可谓恰到好处。
开拓创新, 这是安徽乃至全国人民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
安徽有令国人骄傲的完全拥有自 己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品牌——奇瑞。
现在的她已经走出国门,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绽放, 显示了 安徽人的睿智和眼光。
在 13. 9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荣事达、 美的、 马钢、 海螺水泥这样具有高科技的企业, 芜湖方特这样的大型游乐园, 也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公铁两用大桥——芜湖长江大桥。
这就是安徽人勇于创新、 永不满足、 超越自 我进取与突破的具体表现。
和谐拼搏, 是千年来安徽人自 强不息, 乐于共处的体现。
兴盛中国三百年的徽商, 就是安徽人奋发进取的代表, 他们“一贾不利再贾, 再贾不利三贾, 三贾不利犹未厌焉” ; 凤阳县小岗村冒风险, 摁下了 红手印, 分产到户 , 拉开了 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把“拼搏” 作为安徽精神, 能激励当代安徽人更加奋发有为。
皖
人特别看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国时的吴蜀结盟共击曹寇, 抗战时期冯玉祥将军积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一致抵抗日 寇。
。
。
和谐是人与自 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互为依存、 相互协调的理想状态。把“和谐” 列为安徽精神, 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而且更加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安徽人民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安徽人要甩掉包袱, 自 强不息, 坚忍不拔, 进一步丰富“安徽精神”的内涵。
在奋斗中进取, 在进取中拼搏, 为把安徽建设成一个文明, 民主, 富强的中国大省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