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百年校庆学习心得

时间:2022-08-11 08: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华百年校庆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清华百年校庆学习心得

 

 清华百年校庆学习 心得

 100 年前, 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 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 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

 在中 华民族内 忧外患 、 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 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学堂建立了 , 这为中国 进步打开了 闸门 , 推动全民族更加自 觉地走上了 振兴中 华的奋斗历程。

 今天, 清华大学迎来了 百年校庆!

 胡景涛主席等国 家重要领导人前往清华同庆。胡主席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意义深远, 尤其是演讲中体现出对我们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的寄语, 更是令我们启 示多多!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 赢得主动。

 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 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是顺应形势要求的, 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原始性创新, 即通过科研和开发, 努力获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二是集成创新, 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三是引进技术消化、 吸收和再创新:

 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 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创新, 二是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 具有基础性特点, 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 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 强调成果的应用性, 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

 就是说,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 以获取原创性成果, 实现原始创新。

 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 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 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原创性、 高起点、 高水平、 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 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 身的优势, 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 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 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 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 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 等等。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 前瞻性、 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相关数据, 影响人类的 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 世界一流大学。

 据有关统计, 2004 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 64. 3%、 60%和 55. 1%; 2004 年大学共申请专利 12997 项, 获专利授权 5381 项, 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 2003 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 18. 1 万篇, 占总数的 66%; 三大检索系统(美国 SCI、EI、 ISTP)

 收录论文数, 大学占总数的 68. 5%。

 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 2004 年发布的大学评价, 36 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 62. 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 58. 92%, 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 45. 79%和 66. 3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 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

 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 创造标志成果、 汇集创新队伍、 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 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 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 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 围绕国家目标, 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 加强基础性、 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 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

 在贡献中求支持, 在服务中求发展。

  那么, 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 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 笔者认为, 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观念。

 首先, 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

 21 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 呈现出“科学技术化, 技术科学化” 的明显特点, 科学与技术、 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基础研究作为自 主创新的源头, 决定着技术创新。

 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 20 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而且发展如此之快。

 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

 “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才能永远保持自 主创新的能力。

 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 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就能自主创新。

 ” 因此, 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 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 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因此, 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 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 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 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个方面, 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

 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 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 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 的理念与目标, 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 、 “技术创新体系” 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作为学校“十一五” 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

  二是创新机制。

 一方面是以“985 二期” 工程为契机, 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年来, 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 积极探索。“211 工程” 建设期间, 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 建设学科群, 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 “985 工程” 一期, 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 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 , 以形成局部优势, 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

 “学科特区” 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 遵循国际惯例, 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 在用人、 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

 经过几年的发展, 这几个“学科特区” 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显示了 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

 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 成立六年以来, 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 发表 SCI 论文 23 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 12 的刊物《循环》 上;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 24 项, 经费达 4877 万元, 申请专利 18 项; 承担 7 个一类新药和 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 3 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2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 以人为本,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

 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 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 转变学校行政职能, 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 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 等等。

 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 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

 大师云集、 英才辈出、 硕果累累, 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 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

 三是创新队伍。

 人才是自 主创新的主体, 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 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队伍建设为核心” 的办学思想。

 在队伍建设方面, 主

 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改革教师评聘制度, 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 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引进优秀人才, 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

 到目 前为止, 从海外引进了近 200 名优秀人才;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 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 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 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强调尊重人才, 人才自 重, 提倡竞争、 和谐、有序、 协作的学术氛围。

 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 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 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

 在南京大学现有的 1700 多名专任教师中, 就有 30 名院士, 42 名“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75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 51%。

 与此同时, 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 创立“大师+团队” 模式, 目前已经拥有 5 个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

 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 该研究群体目前有 5 位院士,9 位“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11 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近几年来该团队有 4 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 和“Nature” 上; 5 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3 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四是创新环境。

 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 它包括创新政策、 法律法规、 文化等软环境; 信息网络、 科研设施等硬环境; 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

 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 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

 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 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 鼓励勇于创新、 大胆质疑、宽容失败、 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在这些指导思想下, 南京大学 SCI 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2000 年以来, 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0 项, 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

 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其中包括:

 1.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 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 2.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3. 设立技术创新基金。

 学校首期出资 500 万元, 社会融资 500 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 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 将具有时效性、 新颖性、 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4. 实施专利战略。

 这些措施初见成效。

 2002 年至 2005 年 4 月, 学校共申请 446(1985 年以来共 751)

 件, 其中第一发明人 200 人, 涉及的人员共 783 人; 从 2003 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 申请量每年翻了 一番。

 2004 年, 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 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近 5 年来, 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加强校企联盟, 建立了 一系列与政府、 企业合作的实验室, 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 2000 余项, 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总的来说,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

 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 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 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 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清华百年校庆学习心得 清华 校庆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