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共创未来

时间:2022-08-08 18: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心协力,共创未来,供大家参考。

齐心协力,共创未来

 

  齐心协力

  共创未来

  叶晓芹

 我们的社会发展应与个体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但在社会物质与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总有一些不和谐因素阻滞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其中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稳定性正在日趋下降,据统计,中国离婚率正在逐年升高,近五年平均约增 8%。这样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家庭的破裂,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的残败不全,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轻者情绪忧郁,不爱交际,缺乏自信心;重者性格孤僻叛逆,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的过早进入社会,胡作非为,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从教近二十年的生涯中,目睹着一件件鲜活的案例,忧心忡忡,在此,通过几个离异家庭单亲孩子的案例来反思和探讨一下在单亲孩子(这里主要指离异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如何使更多的单亲孩子的人生航向走的健康,走的阳光。

 案例一

 张东,男,系其父与第三个妻子所生,8 岁时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其父性格怪异偏执,溺爱其子却经常对其施暴。自上学时日起,张东在校稍有不如意,其父就会出面干涉,致使很少有同学愿与他交往为友。2007 年 9 月来我校读书,其父当着同学的面要求我将张东的位置安在讲桌侧方,原因是孩子太胖怕其他地方受挤。10 月的一天,张东与同学聂军(也是单亲孩子)发生争执,经班长和我的调节得以平息,没想到第二天张父就来到学校胡说八道,造谣生事,致使聂军不能来校上学,一旦来校,张父就会出现在学校闹事,不幸的事就这样发生了:聂军因为呆在家中无事便与哥哥去外婆家,没想到路途中发生车祸丧生,张父子知情后自此消失,这个极端的案例为师的我现在忆及依然是痛心啊!

 案例二

 张敏,女,12 岁时,因其父的婚外恋情父母离异,随母生活,其母将她放在外婆家生活学习,自己只身去深圳做生意。张敏在很小的时候她的奶奶因为她是女孩,嫌弃她,于是在幼小的心灵里根植下想做男孩的阴影,在成长的过程中,她经常女扮男装和男孩打滚在一起,寻求内心的平衡,慢慢地她身上有了很多男孩的坏习性,比如抽烟,喝酒,上网等。等她的母亲回到她身边时,她已经恶习在身,来到我班读书时,她想尽办法要穿男生校服,经常和一些社会青年来往,据同学说,抽烟喝酒是常事,后与她的母亲再三沟通,知其详情后,我苦口婆心地教育她,给她讲述做人的道理,尽量扫

 除她内心的阴影,事情本来已向好的方向发展,没想到她的父亲突然因车祸死亡,内心脆弱的她再次滑向深渊,她再也没有走进课堂,最终因和社会上的流氓团伙作案多起,让年轻的生命在少管所凋萎。

 案例三

 宋杰,男,9 岁时父母离异,随父生活,父亲仁爱善良,积极乐观,经常陪他登山旅游,给他及时的人生指导,2008 年转到我班学习。了解情况后我与班干部共同帮助他,因他有积极乐观的天性,现在身心都很健康,正热情高昂地投入到高三的复习当中,准备迎接明年的高考。

 案例四

 沈阳,女,6 岁时父母离异,因在心灵深处刻下了母亲离去时无情的伤痕的记忆,一边在父爱的呵护下自强自立,一边又在对母亲的憎恨中自暴自弃,十年的时光中,她彷徨忧郁,酷爱音乐的她在音乐的世界里沉迷挣扎,刚来到我班读书时,她不苟言笑,总用一种冷漠和无所谓的眼神看待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两年来,在老师和同学的爱心召唤下,现在的她已经涣然冰释了对母亲的恨,现在正准备迎接明年的音乐学院的考试。令人欣慰。

 以上只是我在从教生涯的过程中选取的近三年来几个学生的案例,但是从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认识到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提上了我们的教育日程,那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应做哪些反思呢?我们的教育出路在哪里呢?我以为:

 首先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首先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如阳光般给他们力量与勇气,而母亲则如月光般给他们温暖和慈爱。但是残酷的现实总会将其中的一半从这些离异孩子的生活和心灵世界中无情地带走。不幸的婚姻对夫妻双方都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痛苦,但是离异家庭孩子们所受到的伤害比起父母而言更为严重。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世界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无言的残缺和疼痛,那么作为抚养孩子的一方,我们为父或为母的应该做些什么呢?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思想认识,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家长在离婚后应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不断地学习并积极地投身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应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不应把不良的情绪和认识带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更不能认为自己是离婚之人,认为低人一等,离群索居,甚至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害了自己更断送孩子的一生,这样的父母必然会断绝孩子与社会交往的主要通道,使孩子自然或不自然地在其他孩子面前丧失一种优越感和自信心,长此下去,他们就会滋生一种自卑感甚至猜疑心理,他们怀疑父母是否爱他,朋友或同学们是否看不起他,如果这

 样下去,他们的心灵难免扭曲,很难与同学或他人和睦相处,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不和谐的因素就开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或事态的发展,部分倔强而自尊的孩子就会产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当然一般青少年或多或少也存在这种叛逆心理,但据调查,单亲孩子的比例占 64%,上面案例一中的张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婚姻的不幸本来值得人同情,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又令人痛心。所以,作为抚养孩子的一方,我们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只有自己走出婚姻的阴影才可能让孩子勇敢面对生活现实,最终走向健康成长的人生道路。

  2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动态,随时纠正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或思想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孤独,生活上或学习上的一些细节都可能触动他们的神经,故而,家长应经常注意观察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开导,想办法化解孩子内心的郁结,使他们的内心趋于平和。利用一些特殊场合或者事件,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多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动态,将细微的心理变化了然于胸,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便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家长能够用心地关怀孩子身上的点点滴滴,即使孩子失去了一半的爱的呵护,他们也可以在爱的温暖的怀抱里找到心灵的归属,愿意敞开自己的心灵与父或母交流的,那么孩子身上的细微偏差家长也可以及时纠正,最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3)单亲家长应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

 有的单身父母,总认为孩子失去了一半的爱,觉得对不起孩子,对孩子有所亏欠,于是在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过分地满足孩子正当或不正当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物质方面的要求,岂不知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也是可以重复出现的,尤其是孩子,当他们抓住父母的这种心理后,会变本加厉地向父母索取这种爱的利息的,以满足内心的种种补偿心理。所以,抚养孩子的一方,始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爱孩子,但不能无限制地溺爱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因为失却父爱或母爱而最终因为我们的爱的失当让孩子失去成人的机会。这样的话才是真正害了孩子的一生。所以,无论我们第一步错的有多厉害,在家庭破裂以后,我们更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严格要求和管理孩子,让他们和家庭健全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离异夫妻双方应努力尽弃前嫌,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夫妻双方离异后,不管谁抚养孩子都应该尽量提供孩子与另一方接触的机会,现实生活中,许多夫妻一旦离婚,就变成了仇人,经常在孩子面前丑化另一方,引起孩子的憎恶感和排斥感,有的父母甚至不容许孩子和另一方所有亲人的来往,实在是愚昧和残忍。现今时代,也许夫妻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分道扬镳,但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

 能成为夫妻,也应努力成为朋友,至少也应有足够的胸怀在适当的时间提供和孩子共处的机会,让孩子依然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爱。

 5)抚养孩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

 我们父母中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尽量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管理和家庭重大事件的讨论和决策中来,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在劳动和讨论的过程中,感到父亲或母亲的艰辛,从而使他们也能设身处地地懂得父母内心的孤独与痛楚,学会理解父母,心疼父母,能够成为父母的帮手和朋友,这样,即使家庭里少了一个人,但是家里依然应该有笑声,有歌声,使孩子逐渐成为家庭责任的承担者,最终培养他们乐观、坚强、自尊的人格。

 因此我们作为单身孩子的父母应该明白,家庭的破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不可改变的,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抚去他们心灵深处的阴影,使他们在爱的滋润下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其次 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单亲孩子的教育

 其次 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单亲孩子的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人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教育单亲孩子的的责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掌握本班单亲孩子的具体信息,有的放矢。具体工作如下:

 1)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春风化雨般给其父母般的爱。

 老师应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察此类孩子的言行,在一视同仁的前提下,适当地给他们开点小灶,可以找各种机会不经意地制造与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故意装作不知内情地和他们拉家常,不露痕迹地给他们父母般的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愿意信任老师、亲近老师,愿意把自己的心交给老师,那么,以后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愿意与老师沟通,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遇到的麻烦,案例四中个的沈阳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她在我的感化和鼓励下,能有这样的质的改变,无论是她的父亲还是母亲都很高兴,也很感激。当然,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开心。

 2)老师应积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相信团队的感化力量。

 班主任应针对班内同学的组成结构,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在班内各种集体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挑选单亲孩子承担一定的角色,班长可以刻意要求这类学生参加如下活动:歌咏比赛、运动会、诗歌朗诵、小品表演和演讲比赛等。给他们以支持和鼓励,当他们感到同学们的爱与理解时,封闭的内心就会慢慢打开,他们不再感到自己是可怜的孤独

 的,那么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一定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这只迷失的大雁终于找到了雁群,曾经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愈合,久违的笑容定会重新在他们的脸上绽放,案例三中宋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学校的演讲比赛和小品表演中他都曾获得奖励,同学们祝贺他的时候,感动的眼泪伴随着他的笑容铭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记忆里。

 3)老师要培养单亲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让他们学会自强自立。

 作为老师,是 56 个孩子的老师,要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故而,对单亲学生教育与关心,一定要在刻意中随意,不能让其他学生感到不平衡,毕竟他们都还是些孩子。因此,我一般选用谈心和书信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同时,在讲述课文的时候,结合课文内容,总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暗示他们,要从不幸中觉醒过来,让他们明白人的一生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没有谁可以打到我们,只有自我放弃才是最可怕的。海明威、鲁迅、苏轼、曹雪芹等都是他们精神深处的灯塔。我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健康家庭的孩子还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做人的劲头,他们都在自己的理想召唤下,努力拼搏,健康方正地做人。

 我们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只有思想深处的震撼才是抚平孩子们创伤的良药,那么,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给他们力量给他们自信,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从内心认识到这份重担的价值和意义,但愿这一特殊群体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迷失的大雁是多么渴望找到雁群。让我们在学校的家园里与他们真诚相遇。

 最后,我们的社会也要肩负起关爱单亲孩子的责任。

 最后,我们的社会也要肩负起关爱单亲孩子的责任。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几千年的思想传统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不能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离婚这件事,总认为离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论是离婚者本人还是社会中其他人短时期内都不可能用平常心来对待这件事,那么,我们年幼的孩子更难接受这样的事实,大人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处事原则,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会认为单亲孩子是不光彩的,在学习或玩耍中那些健全家庭的孩子就会歧视单亲孩子,远离和羞辱他们。这种做法无异于给流血的伤口上撒了更多的盐,这种伤害在我们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作为社会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人性的修养,应有同情弱者的善良之心,要一视同仁地对待离婚家庭,对待单亲孩子,没有谁会从内心深处想做婚姻的不幸者,没有谁会愿意做那离群的大雁。我们要提高全民素质,伸出我们的温暖之手,共同关爱这些已经是受伤者的孩子,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感受到平等,感受到温暖。我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正确而平和地看待离婚这件事,更能友爱对待单亲孩子的成长与教育。

 让世界充满爱,更希望在每一对恋人走向婚姻的殿堂时是慎重的,是相爱的,是负

 责任的,让我们的婚姻都是高质量的,那么单亲孩子的比率一定会降低,不幸的孩子一定会减少。

 如何让迷失的大雁归群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父为母者,为了下一代,应努力呵护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爱心尽量地维护家庭的完整。为师者,既然与单亲孩子相遇,就要全力以赴,在学校的大家庭里,让孩子感到平等,感到温暖。我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解放思想认识,正确对待离婚和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有我们三方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走向和谐,真正地做到长治久安。

推荐访问:齐心协力 共创未来 齐心协力 共创 未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