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突破(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新” 的突破
摘 要:
熟课和生课是教学中的两种课型, 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两种课的关系, 如何科学地分配这两种课的备课时间, 如何准确地掌握这两种课的备课重点, 值得大家研究。
熟课教学的许多现状令人不安, 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改进 完善 淘汰 探索
熟课, 即写过一次教案, 教过的课; 生课, 即没写过教案, 没教过的课。
教师进行熟课教学时, 有的照抄旧教案, 有的照搬旧教法, 有的照练旧作业, 有的照用旧板书, 有的照套旧语言。
面对这些现象, 作为教师该怎么办呢? 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亟须明确的四个问题
1. 生课的研究, 仅仅是个起始尝试的阶段; 熟课备课的再研究, 才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
所有教学成功者, 都离不开对熟课的深入探索。
只有通过对熟课的反复探索,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 “备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中的“创造”, 可出现在生课备课中,但更多的是体现在熟课备课中。
因为第一次备课形成基本框架, 通过教学实践认定第一次备课的成功与不足, 再通过对同一课题的再研究、 再备课后, 才能更深层次地进行教学“创造”。
3. “熟课深备, 越备越精” 的提法符合量变到质变原则, 也符合从感
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这里的“深”, 是与第一次备课相比钻得更深、 吃得更透、 消化得更彻底。
没有对熟课文的反复研究,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没有了 土壤; 没有对熟课文的深入琢磨, 教师将永远停留在不深不透的摸索探究之中, 理论的升华也就没有了可能。
因此, 熟课的研究尽管费时、辛苦, 但是很值得。
4. 对熟课的备课应做好“回顾——吸取——研究” 工作。
一是回顾以往教这篇课文时的利弊得失, 二是吸取过去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三是研究如何改进教学。
二、 熟课深备的四种常用课型
1. 改进型
《学记》 中说过: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上一轮教学会有诸多的不足, 这一轮教学则要以上一轮教学的不足为重点, 认真分析原因,并针对新的班级学生情况改进教学, 以期收到比上轮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完善型
过去教学中曾用某种教法教学, 如果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原因是对这种教法掌握得不透。
那么这轮教学就要重新揣摩这种教法的操作细节, 弄清其教学注意点, 明确其基本特点和优点, 以期不断完善这种教法。
如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 在刚开始实施时, 不少教师对其平行性练习和形成性练习很感兴趣, 因而就在如何设计这两种作业和如何用好这两种作业上花了很大力气, 而教学效果却一般。
后轮教学, 教者应重新全面地学习这种优秀教法的基本精神, 发掘出“ ‘掌握学习’ 教学法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学习目标定向” 这一精髓特点。
明确课时目标的提出, 能引起学生新的需
要与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激起学习的动机。
因此, 备课着力点应放在学习目标的制订和使用上。
定准目标后, 让学生对着目标预习, 跟着目标学习, 循着目标质疑, 从而不断完善“掌握学习” 这一优秀教法。
3. 淘汰型
过去教学中选用了某种教法, 发现教学效果不好, 那么这轮教学要根据新班级学生情况, 考虑改换另一种教法进行教学。
如《歌词三首》 第一次教学, 有的教师采用逐段讲解法, 效果不佳。
因为这三首歌词的丰富内容光靠讲解是很难理解的。
而采用边放音乐边看幻灯再听朗读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美丽而富有动感的视觉形象, 又从听觉上丰富、 完善了学生的视觉形象, 使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从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4. 探索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优秀教法也层出不穷。
教师要有一种广采博纳的胸怀和不断探索的毅力, 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提高教学效果。在考虑到学校教学条件、 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师实际水平的情况下, 要大胆尝试, 引进新教法和好教法。
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出现一个繁花似锦, 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
三、 教学策略的优化途径
如何切实提高熟课教学效率, 真正做到“新” 的突破, 下面介绍几种教学策略选择的优化途径。
(一)
抓共性, 剖个性, 明确教材特点
1. 抓住重点, 向前拓展, 向后延伸
如《国宝——大熊猫》 一课篇幅较长, 内容简单, 但各个部分间的内
容联系较复杂。
教者可以从标题“国宝” 入手, 引出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从而体会到说明文的特点。
这样既抓住主要的, 又带来次要的, 也让学生认识了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再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一课, 学生看完课文就会知道,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 通篇都是介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可标题为什么却叫“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和华夏文化有关的内容, 在学生的整合理解中, 自然就会发现建筑原来也属于艺术的范畴, 贝聿铭的艺术作品里面融进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 展示的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这样, 教师不需过多解释, 学生就会充分理解课文, 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贝聿铭的爱国之情。
2. 直奔中心, 瞻前顾后, 剖事明理
例如《白杨礼赞》 一课, 表面写物, 实际写人, 内容含蓄, 意义深刻。教者待学生明白教材这一特点后, 引导学生直奔中心, 抓住“不平凡”,指导学生从物和人两个方面阅读课文。《济南的冬天》 一课是现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
对于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 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 大多数学生喜欢读这类写景美文, 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直接从文章的中心入手, 从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找为什么, 学生就会发现其温晴的特点让作者喜爱, 再让学生“以温晴识温情”“以温晴看温情”“以温晴赏温情”, 走进温情的人物形象, 品味温情的语言。
3. 举例示范, 扶放有序, 举一反三
例如教学文言文《幼时记趣》 一课时, 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可以
第一个情节“观蚊如鹤” 为例, 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理解, 余下的段落安排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
这样, 扶了第一部分, 剩下的教学就大胆放开, 学生按小结出来的方法试读分析, 这样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逐步形成文言文阅读技能。
(二)
讲究课堂提问, 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提问应针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精心设计, 以保证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不能将讨论合作流于形式, 要真正发挥问题的实效性。
设问一般不要超过 6 个题目, 要限制数量, 提高思考量, 即从思维的深度、 广度、 密度去考虑。
所谓深度, 设问必须涉及文章实质; 所谓广度, 提及面广, 甚至牵一发动全身; 所谓密度, 多向性思维。
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抓住题眼, 以问为导; 揭示矛盾, 设问过渡; 巧设悬念, 启发讨论。
(三)
重视语言训练, 总结规律方法
语文课的重点应落在学习语言、 表情达意的规律上。
比如词句教学,不仅要理解意思, 还要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揭示推敲词语、 遣词造句的规律。
理解段落的意思, 要思考怎样连句成段, 言之有序的规律。
这些规律和方法, 不仅教师要帮助总结, 学生也要记忆并且学会运用, 以解决同类问题。
例如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上, 要在品析的基础之上, 让学生总结规律。
列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总结出规律, 再让学生通过实际阅读去运用,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
用心选择媒体, 力求优化组合
课堂上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 让它服务于目标的实
现。
使用前, 必须了 解各种媒体在表现力、 重现力、 接触面和参与性方面的教学特性; 使用时, 必须扬长避短, 对媒体进行优化组合, 才能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性。
综上所述, 对于熟课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重视的研究课题,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遵循教学的序, 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始终以一种“新” 的态度去对待, 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一定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