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监测目

时间:2022-08-07 18: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题监测目,供大家参考。

试题监测目

 

  1 监测目的 1. 1 监测某些手术操作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

 1. 2 建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数据的比较体系;

 1. 3 评价控制效果, 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2 监测对象及手术类型的选择 选择实施胆囊切除或/和胆管手术, 结肠、 直肠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疝手术, 乳房切除术, 剖宫产, 子宫切除术及附件切除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操作的患者, 包括择期和急诊手术。

 根据本院情况选择上述手术操作或增加新的手术操作, 每月监测的手术台数建议分别达到 50 台以上, 如医院所做手术的台数未达到以上数目时, 可对以上手术操作全部进行监测。

 3 监测指标

  手术部位感染率, 各类手术切口感染专率, 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和外科手术医生调整感染专率。

 4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按卫生部 2001 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 中将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四类:

 表浅切口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4. 1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感染发生于术后 30 天内, 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表浅切口有红、 肿、 热、 痛, 或有脓性分泌物;

 ②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4. 2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 30 天内、 有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等) 术后 1 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 的感染, 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 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②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 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 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③再次手术探查、 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

 ④临床医生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 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4. 3 器官(或腔隙) 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 30 天、 有植入物手术后 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 皮下、 深筋膜和肌肉以外)

 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②再次手术探查、 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③由临床医生诊断的器官(或腔隙) 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 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①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 为避免混乱, 不用“创口感染” 一词, 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②临床和(或) 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 即使细菌培养阴性, 亦可以诊断。

  ③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 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④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 感染, 不须再次手术者, 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⑤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⑥切口脂肪液化, 液体清亮, 不属于切口感染。

 ⑦局限性的刺伤切口感染不算外科切口感染, 应根据其深度纳入皮肤软组织感染。

 ⑧外阴切开术切口感染应计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

 5 监测方法:

 5. 1 监测前的准备

 监测开始前对手术室及相关科室的主任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 取得支持和配合。

 5. 2 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5. 2. 1 对参与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正确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以及正确采集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方法。

 5. 2. 2 使用院训, 培训等手段广泛宣传教育, 以利于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收集数据的准确。

 5. 3 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为了能保证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资料准确、 详尽, 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 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

 5. 3. 1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

 ①完善病案、 手术麻醉记录, 将感染相关症状和体征记录完全, 特别

  是当切口发生变化时, 详细描述切口分泌物的性状、 颜色和量。

 手术记录中除患者的一般情况外请注明手术方式(腹腔镜、 开腹)

 、 手术名称、 手术历时、 手术中失血量、 手术中输血量、 麻醉评分、 患者体重。

 记录参加手术人员, 特别是主刀者、 第一助手; 手术引流情况;手术后的病情记录、 抗菌药物应用与更改目的等。

 ②争取定时间换药, 并通知医院感染控制部门, 以便安排专职人员观察切口情况。

 ③有或疑似手术部位感染时, 送分泌物常规检查+革兰染色, 以及细菌培养。

 ④围手术期用药, 请注明手术前或手术中用药, 手术前用药注明用药的时间、 地点(手术室、 病房)

 , 一般要求在切皮前 30~60 分钟应用, 手术中用药是指手术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 若手术时间超过 3小时或失血量>1 500mL, 要求追加一剂抗菌药物。

 5. 3. 2 病室感控护士

 了解手术后患者体温及手术切口情况, 发现切口有异常分泌物, 及时提醒、 协助医生做切口分泌物检查; 做好手术患者的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 准确留存患者出院后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手术后手术部位有红肿、 热痛、 化脓等情况及时与医生和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联系。

 5. 3. 3 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感染控制小组)

  每天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 与手术医生确定换药时间, 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 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 对手术

  患者宣传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方式, 电话联系出院后的患者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 输入每个手术患者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每三个月得出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根据医生代码通知医生本人, 分析特殊原因和共同原因以便进行改进。

 5. 4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

 手术部位有疼痛或压痛, 局部肿胀, 发红, 发热等症状或体征之一时, 应进行相应的诊断性检查。

 特殊情况下, 外科医生与微生物学人员、 感染控制人员一起讨论并通过无菌操作从切口留取组织或液体标本送检。

 3 、 护理人员考核(每项 3 分共 36 分)

 ⑴着装符合要求。

 ⑵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

 ⑶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及使用后处理。

 ⑷消毒用的碘伏等容器灭菌:

 2 次/ 周。

 ⑸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登记符合要求。

 ⑹消毒液浓度监测达标。

 ⑺洗手依存性、 卫生洗手及设施 ⑻无菌物品的包装、 灭菌日期等符合要求。

 ⑼体温表、 雾化器、 备皮刀架等用后消毒符合要求。

 ⑽湿化液每日更换, 湿化瓶每日消毒, 用后终末消毒。

 。

 ⑾紫外线消毒及登记符合要求。

 ⑿病床湿式清扫, 一床一巾, 用后立即消毒。

推荐访问:试题监测目 监测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