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年干部培训公文写作专题讲课发言,供大家参考。
青年 干部培训公文写作专题讲课发言
公文是党政机关频繁使用的重要工具,可以集中体现干部的业务素养、工作作风,关乎单位形象。让公文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既有“颜值”也有“言值”,是众多党员干部追求的目标。理想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如何让公文不断进阶、升级,是摆在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结合近几年来处理公文的“实战”经验和思考感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实现公文的进阶。
。
转变思维观念,走出误区。在进阶之路上,有这样一群“拦路虎”不得不打。首先,谈公文色变。个别干部觉得自己文笔不好,怕写公文。殊不知,公文并非高深莫测,而是有内在的规律可以遵循。常用的通知、函、请示、报告等公文,是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公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并不要求作者文采飞扬,它只要求作者实事求是、简明扼要、规范地把工作或问题说清楚即可。比如,在布置工作时,要有“干货”,思路要清晰,目标要明确,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请示时,要把背景、困难和倾向性意见说清楚。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大胆写、多写,才会越写越顺、越写越好。其次,将“说”和“写”混同。很多人“固执”地认为写公文和平常说话一样,想到哪“说”到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因此,写出来的公文逻辑有硬伤,让人读起来很费力。其实,要想读者迅速抓住你的观点,就要注意理清逻辑关系,聚焦主题,在撰写内容比较简单的公文时采取线性思维,多使用并列、因果、转折、条件、递进等关联词语,讲清楚各部分的关系;撰写结构复杂的公文
时要善于提炼,采取金字塔思维,从上至下依次延展,一级支撑一级,材料支撑观点,同时删繁就简,“不蔓不枝”,详略得当。第三,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抱着“我写完初稿,就万事大吉”“我制公文,调一下格式就行”之类的想法。这些想法也暴露出干部存在敷衍心态、甩锅心态,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不强。公文处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绝对不是某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集思广益添砖加瓦。领导站位高、全局观强,业务股室对具体业务胸有成竹,法规股在审核公文合法性方面是权威,办公室在文字表达方面略胜一筹,但各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盲区,如果各方立足实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结果会产生 1+1>2 的效果。
。
善用“两大法宝”,主动“避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2 年出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是处理公文的“两大法宝”。现实中,很多同志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从中找到解决方案。建议将公文同一要素的要求整合在一起,然后一一对照即可。以公文标题为例,一是要符合“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的要求,“事由”要“名副其实”“开门见山”,选择的文种要准确,比如,方案、总结并不是公文种类,正式行文时可以采取《XX 关于印发 XX 方案的通知》或者《关于报送 XX 总结的函》的方式,此外,经常有同事搞不清行文关系,把本应该给同级单位财政局、某某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局办公室或者某些不相隶属的省市部门的函写成请示或报告;二是把握字体字号要求,一般用 2 号小标宋体字;三是明确位置要求,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
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四是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同理,对于公文其他要素,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分解,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公文会越来越规范、美观。
着眼“细枝末节”,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公文的细节主要是标点符号和词语搭配。比如,有些公文段落,一“逗”到底,读起来不流畅;有些公文开篇说明目的的部分,“为了 xxx”的后面,话还没结束就加上了“。”,有的甚至把一句话分成两段。再如,很多同志把“的”“地”“得”的用法分不清,把“截至”错误地写成“截止”,把“条例”写成“条列”。精雕细琢是一种能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靠的是总结经验,日常积累,平时学习。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要想打造精品公文,就要做有心人,不断总结经验,收集各种热门和冷门错误,充实“错题本”,完善“检修手册”。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时多收集系统内部的优秀公文,作为范文去学习模仿,并逐步超越。碰到新问题和疑难问题时,可以请教专家和业务骨干,也可以到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政务公开页面上“取经”。此外,还要多学习 Word 排版知识,让排版更加高效、精准。
推荐访问:青年干部培训公文写作专题讲课发言 讲课 公文写作 干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