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来党传承红色文化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2-08-02 16: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百年来党传承红色文化经验与启示,供大家参考。

建党百年来党传承红色文化经验与启示

 

 ,

 建党百年来党传承红色文化的经验与启示 陈 莉 1 石 珂 2

 ( 1. 广西北投地产有限公司 , 广西 南宁 530029 ; 2.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 桂林 541004 )

 摘 要 :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而转换成的优秀文化, 她身上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特征使其在各种文明充斥着的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奋斗百年路,启航新

  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 我们除了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外, 还要明白党是如何把红色文化一代又

  一代传承并加入新时代内涵发扬光大的。

 关键词 : 红色文化 ; 传承 ; 中国共产党 ;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 G4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0.19311 / j.cnki.1672-3198.2021.35.004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 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 , 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国外文化交流碰撞、扩大自身影响、立足于世界发展之林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状态 ,不仅包括战争遗址、革命根据地等物质文化 , 也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 , 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首屈一指的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其主要特性在历史长河中也绽放出独特色彩。

 1 红色文化的内涵

 首先, 由中国共产党引领是红色文化概念的核心。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 红色文化便引领着我党一路走来, 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导者以及践行者。虽然学术界对红色文化概念的定义持有不同的见解, 但综合来看, 学者普遍认同, 红色文化是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不断革命斗争的进程中诞生而来的, 并 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进化成的文化形 态。红色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征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 :“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牺牲, 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 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 役的命运。”

 其次, 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是红色文化的实践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 斗争期间形成的珍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与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密不可分。为实现民族解放和独 立, 红色文化相随中国人民相伴完成革命的全过程。

 而部分学者基于“红色”符号与革命之间的联系, 认为“红色”符号的指向为“革命” , 与独立、解放、救国等含 义密切相关, 为此红色便是革命的表征, 因此基于红色 “符号”所指代的内涵形成了红色与文化的结合体, 即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源于革命精神, 只要革命精神永 存 , 红色文化便生生不息。

 再次, 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的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前 , 毛泽东指出 :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 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红 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 义理论相结合的新成果 , 是中国实际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成果。一方面 ,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 另一方面 , 我党的伟大实践也不断地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 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奋斗 , 建设新中国 , 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开端 , 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不断弘扬红色文化具有相同的落脚 点和价值归宿 , 即一切为了人民。

 总而言之 , 我们可将红色文化定义为 : 中国共产党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 将马克思理论作为指导 , 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而产生的,并在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发展着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态。

 2 红色文化的鲜明特性

 (1)

 阶级性与革命性共存。不同阶级的阶级属 性创造出不同的阶级文化,红色文化的创建主体为无 产阶级代表 , 也就是中国共产党 , 其内涵性质必定反映出无产阶级的诉求和理想抱负,体现无产阶级的意识 形态特征。红色文化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即存在,

  中

 国共产党在混乱的大环境中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承载着人民的希望应运而生, 在当时买办文化、封建文化等 盛行的时代, 红色文化想要成为主流文化、引导社会舆 论导向 , 就必须要同其他文化作斗争 , 这在一定程度上 就再次界定了红色文化的又一特征为革命性。阶级性 是红色文化的压舱石 , 革命性是红色文化的活力剂。

 (2)

 民族性与开放性共具。华夏民族之文化 , 历数千载之演进 , 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 , 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独特底蕴 是红色文化的底色。此外红色文化产生于新民主主义 革

 命时期 , 其产生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批判吸收的基础上, 而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吸收借鉴的理论成果。

 时代在不断发展 , 红色文化想要继续保持优良品格 , 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自身 , 对外界因素和文化进行开放式选择性吸收。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指南 针 , 开放性是民族文化的助推器。

 3 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

 (1)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就地传承。红色文化作 为一种集体的精神形态 , 其对精神的统一团结和行动的指挥鼓舞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地区

  现代商贸工业

 2021 年第 35 期

 9

 2

 ; 4

 []

 []

 [] [] ,

 []

 []

 []

 以及作为接收者的我们也要对信息加以甄 大胜利 [ J ] . 人民日报 , 2017-10-28.

  形成的红色文化 , 需要我们要主动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 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做好对红色文化的续接。

 首先 , 各地文化部门要分类保护、合理开发各类革命遗址等有形红色文化 , 梳理红色文化的多种内涵 , 同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层底蕴 , 将红色文化转换成人民喜闻乐见、轻松接受的形式 , 使实现红色文化不断流。比如在传承红色文化时 , 对年轻人等 具有活力思想的群体可以采用歌舞剧或者舞台剧的形 式来实现红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熏陶 , 对于老年人等 群体可以采取戏曲等形式促进其对红色文化的吸收传 承。其次 , 各地文化部门要结合一定的工具载体来创新红色文化的形式 , 比如互联网等 , 利用网络知晓人民群众对何种文化形式最为接受 ,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 将红色文化与媒体手段相结合 , 为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活力 , 并和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形成合作 ,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会 , 打通红色文化流通机制。最后 , 各地文化部门可建立网格式红色文化交流网 , 一个家庭占据一个网格 , 通过设置一定的红色文化打卡目标 , 比如一个季度内完成红色电影或者红色书籍的观看和阅读 , 并把读后感上传至群网格 , 利用这种家庭固定时间固定对象的交流影响 , 来促使居民由被动向主动的转换。

 () 整合资源、多体联动有效传承。当前我们处于 多媒体的时代 ,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借助工具实现目的 , 我们应搭载数字化快车 , 利用媒介资源拓展红色文化实践平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针 , 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和纪念要通过实践来体现 ,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收集红色文化资源 , 达成与红色文化基地的君子协定 , 即与其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 鼓励支持学生通过对红色文化基地实际的探索 , 感知红色文化独特的时代魅力。除了军训 , 学校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探寻活动 , 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开展红色文化调查时间 , 探索搜寻当地或者和本校有关的红色文化故事 , 整理汇总成红色文化刊物 , 帮助学生在理论上感知红色文化、在行动上重温红色文化。其次学校还可以创新化红色文化的感知形式 , 除了实地参观以外 , 可以建立红色文化板块 , 在学校官网或者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为红色文化特地流出宣传空白 , 红色文化气息浓厚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史馆 , 由学生汇总补充关于学校的红色故事 , 学校主动宣传、学生主动接受 , 形成红色文化传承的良好闭环 , 让红色文化的精神层面和实体层面形成冲击碰撞以更好传承。红色文 格的标准, 同时可以设立专门人员负责红色文化网站及微博、微信等后台的管理和维护, 并对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对体现红色文化的相关信息, 优先上传或者频繁推送, 保证内容的真实可信和平台的健康运行, 有效发挥网络媒体的网格功能, 合理引导网络舆论风向, 利用文化传播的广泛性, 帮助广大人民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另外, 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也要把控道德准则, 有底线地点击信息,拒绝低俗恶搞信息, 积极传播转发关于红色文化的正能量信息, 对于信息慎进慎出。

 ()前呼后应、环形传承。“夫同言而信 , 信其所 亲 同命而服 , 行其所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同样的一句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 , 自己会觉得其可信度并不高 , 而从家人口中说出来自己就会相信 ; 同样的一个指令 , 由别人发出自己或许不会听从 , 而家人作出自己就会服从。这句话反映出家人对我们的影响 , 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可以用来增强红色文化 在家庭中的认同度。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和组成细 胞 , 一个家庭如果父母对红色文化持以否定态度 , 长时间的行为感染和情绪熏染也会致使孩子产生同样情 绪。因此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传承红色文化的责 任和担当 , 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红色文化素养 , 提高自己的红色文化水平 , 主动了解红色文化及其演变历史 ,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点滴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中 , 使子 女对红色文化持以公正态度看待。另外在子女成长过 程中 ,父母要及时观察子女的思想动向 , 一旦发现其思想出现偏离 , 要与子女及时沟通、纠正。社会渲染红色 文化氛围、媒体构建红色文化风向、学校施与红色文化 教育、家庭提供红色文化观察 , 每一主体都发挥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 红色文化才能被更好的传承。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 崇高事业需要正确引领。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和献身精神的集中 体现 ,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 , 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事例。她以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和 号召力 , 在今天仍然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 让我们把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 1 ] 习近平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 N ] . 人民日报 , 2016-12-9 ( 1 ) .

 2

 陈鹏联 , 刘建伟 , 程霞 , 等 . 红色文化与价值引领———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集 [ M ] . 西 安 : 西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

 化的传播介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所以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队伍也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质 ,

 2017 : 110.

 3

 徐魁峰 . 开展红色体验教学提升思政课程魅力

 []2011 ,( 3 ) .

 [ J ] . 教育评论 ,

 []

 在自身理论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善于使用教学工具 和方法, 利用师生互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把红色文化灌 输、浸染给学生。

 4

 金民卿 . 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理想信念的当代构建 J . 井冈山大学学报 , 2015 ,( 1 ) .

 5

 黄艳 .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究 J . 文化学刊

 ( 3 ) 正向引导、安全传承。新媒体的作用无时无刻 []2015 ,( 3 ) .

 [] 不充斥在我们四周 , 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产物占据着我们的生活 , 新媒体像一张网 , 无形网住了我们 , 新媒体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 , 我们也必须看到其负面影响 , 即过于随意性和主体差异性。新媒体上的信息残次不齐 , 这就要求网络媒体的运营者要牢牢把控

 ,

 6

 孙学文 , 王晓飞 .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J . 吉首大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9 ,( 04 ) .

 7

 孙绍勇, 郑人杰 . 红色文化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四维解 析[ J ] . 湖北社会科学 , 2017 ,( 11 ) .

 8

 敖祖灰 , 王瑶 . 做好弘扬红色文化这遍大文章 [ J ] . 文化纵横 ,

 2017 ,( 03 ) .

 9

 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别、选择性吸收。具体来说网络媒体应加大对网络空间的净化力度 , 对各种信息的上传和发送界定更加严 [ 10 ] 毛 泽东 . 毛 泽东选集 ( 第 4

 卷 )[ J ] . 北 京 : 人 民出版社 ,

 1991 : 1516.

  新 时 代 论 坛

 网络主权

  10

 现代商贸工业

 2021 年第 35 期

推荐访问:建党百年来党传承红色文化经验与启示 建党 传承 启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