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

时间:2022-07-25 14:3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供大家参考。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各族学生接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完善培育模式,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发展,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线,扩大覆盖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各要素靶向聚焦,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聚焦国情教育。基本国情教育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起点。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教学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深刻把握当前我

  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视民族团结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聚焦以文化人。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发挥着“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功能。强化主打功能,就是要切实履行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特殊使命;彰显主场优势,就是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国情和中国梦教育;发挥主力作用,就是要有效发挥师生员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华文化教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生命线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结合等方面更加有为;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在着眼点于铸魂立格、正心立人的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及时跟进和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大学资政育人功能,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民族文化干部,助力民族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聚焦“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因此,应以“五个认同”为切入点,将其纳入教育教学重要内容和综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各族学生把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身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引导各族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人人充当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各族学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忠于党、砥砺前行为人民;引导各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信仰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聚焦知行合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内化为思想、情感、态度、文化和价值观,外化为圆好团结梦、共筑发展梦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实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为此,应着力构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系统工程为主体、课堂教育与课外涵育相互协同的“一体两翼”培育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历史文化课为主干的“三驾马车”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彼此贯通的“四轮驱动”动力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心全媒全域”立体覆盖和全面贯穿的“五全育人”

  工作体系,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指向、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融合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以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为关键、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六位一体”融通体系为基本架构的培育模式,以此调动一切组织资源和所有学生心性力量,朝着促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发展方向凝心,聚焦同心共筑中国梦接力者的培养目标发力。

 聚焦融通体系。要突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点,必须在过往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目标任务,着力构建“六位一体”融通体系:一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指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多层次综合性教学体系;二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融合为抓手,优化培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三是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多民族骨干教师队伍;四是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向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方向发展;五是以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为关键,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制度保障体系;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多元驱动协同创新体系。重点解决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随意、分散的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视野,将相关资源整合起来,将相关要素综合起来,将相关力量统合起来,将制度机制弥合起来,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且具有“三个特别”特质的各民族高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 民族团结 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