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选文档)

时间:2022-07-25 12: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井冈山(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井冈山(精选文档)

 

 井冈山

 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 构成天然省界和分水岭。

 山地走向多呈东北——西南方向, 脉络清晰。

 南部山地走向则较为凌乱。

 山体多由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

 一般海拔 1000 米左右, 少数山峰达 2000 余米。

 全省主要山脉有怀玉山脉、 武夷山脉、 大庾岭和九连山脉、 罗霄山脉、 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等。

 怀玉山脉:

 在省境东北, 呈东北—西南走向, 经赣、 浙、 皖 3 省边陲至余江县境, 长 150 余公里。

 著名的三清山风景区就在这里。

 武夷山脉:

 沿赣闽省界延伸, 由北而南呈北北东走向, 长达 500 余公里, 是全省最长的山脉。

 海拔多在 1000 米到 1500 米, 主峰黄岗山海拔高达 2157. 7 米, 号称“江西屋脊” , 是全省最高峰。

 大庾岭和九连山脉:

 则属南岭山脉的分支, 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盘亘于赣粤之间, 海拔多在 600 米到 1000 米。

 罗霄山脉:

 系万洋、 诸广和武功山的统称, 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 蜿蜒于赣湘边境。

 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

 少数山峰在 2000 米以上, 其中南风屏高达 2120 米, 号赣西屋脊,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井冈山就在这一带。

 罗霄山脉除山姿峻秀、 竹木葱郁、 矿产丰富外, 还有中国水温最高的温泉之一汤湖温泉。

 名称来历编辑

  “井冈山” 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

 清朝初年, 有

  位姓蓝名子希的人, 为避战乱, 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

 由于这里四面环山, 地形好像一口井; 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 客籍人称溪为“江” , 遂名此地为“井江” 。

 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 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 。

 后因客籍人口音“江” 与“岗” 谐音, 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 。

 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 居住了 一段时间后, 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 而是建在山脚下, 就把“井岗山村” 的“岗” 字去掉了“山” 字, 称作“井冈山村” 。

 于是便有了 “井冈山” 这个地名, 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大小五井

  井冈山有五井, 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 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 即大井、 小井、 中井、 上井和下井。

 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 是当年毛泽东、 朱德、 陈毅、 彭德怀等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

 1927 年 10 月 24 日, 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 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 毛泽东、 朱德、 陈毅等多次在这里部署战斗,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 。

 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 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毛泽东旧居, 红军医务所旧址等。

 1927 年 10 月下旬, 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

 大井的革命遗址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对外开放。

 除了 革命历史参观点外, 大井还有高山田园风光。

 大井周围的群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松峰顶篁交翠, 古树成林, 溪涧流泉清冽, 石鱼历历可数, 美味的石鸡、 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也分布于此。

 当地居民的住宅则环境清幽, 建筑风格古朴, 和周围环境相映成趣。

 村寨周围的稻田像天梯一样直人云雾深处。

 小井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处, 这里有中国红军的第一所医院——“红光” 医院, 现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当年的“红光” 医院设有门诊室、 手术室、 病床等, 共三十二个房间, 可容纳伤病员二百多人。

 1929 年 10 月 1 日, 井冈山曾一度失守。一百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 全部壮烈牺牲。

 解放后, 井冈人民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 红军烈士墓。

 大小五井

  井冈山有五个村庄, 每个村庄都呈井状盆态, 故叫大井、 小井、 中井、 上井和下井, 统称“大小五井” 。

 据传, 以前人间没有莲花, 只有王母娘娘的瑶池莲塘里才有。

 这是天廷的宝花, 一般神仙是看不到的, 只有身居要职、 德高望重、 有功之臣和能进入王母娘娘宅地的人才能大饱眼福。

 有一对仙男仙女, 暗自相爱多年, 但又不敢声张, 因为私自相爱婚配, 是天规所不容的, 轻则鞭笞, 重则打入天牢, 永世不得翻身。

 这对仙男仙女看到人间男耕女织, 夫妻和睦相处, 羡慕不已, 早就动了入凡的念头, 他们一直寻找机会私奔人间, 以实现结为夫妻的夙愿, 但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一天, 王母娘娘在瑶池举行蟠桃宴会, 招待各路神仙的头目, 各路神仙的头目接帖后都往王母娘娘那儿赴宴去了。

 这对仙男仙女认为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决定趁此机会结伴下凡。

 但转尔又想, 去凡间, 总得给凡间做件有意义的事呀。

 他们想呀想, 终于想出来了,就是去偷莲种, 将莲籽播于凡间, 不但凡间有莲花, 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且莲藕可吃, 能改善百姓生活。

 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趁宴会看守较松之机, 容易混进瑶池盗得莲种。

 仙男说干就干, 马上摇身一变, 变成一个老态龙钟、 银须飘拂的老人, 拄着拐杖, 混进神仙头目的队伍中走进瑶池。

 各路神仙头目都馋着吃蟠桃, 谁也没觉察。

 当各路神仙头目都端坐在宴桌旁准备吃蟠桃时, 仙男趁人不注意抽身离开宴席, 直奔莲塘。

 管理莲塘的仙女都抽掉去接待客人, 莲塘周围竟空无一人。

 仙男大喜, 伸手去拔莲种。昨天下了一场大雨, 莲叶上晃动着五颗大小不同的水珠。

 水珠滚落地上, 就成五颗熠熠闪亮的水珠宝。

 仙男带着水珠宝和莲种, 立即逃出瑶池, 和等候在瑶池外的仙女匆匆逃往人间。

 仙男刚走不久, 管理莲塘的仙女就回来了 。

 她见莲塘边有水渍, 又数数莲花, 少了 一朵, 知道有人来窃, 顿时慌了 神, 一刻也不敢怠慢, 飞报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一听此事, 怒火冲天, 派出十八路神兵神将, 各处搜查, 逢路拦截。

 这十八路神兵神将, 一路杀气腾腾, 喊声震天, 把整个天廷都搅得天昏地暗, 飞沙走石。

 再说这对情人刚降到半空中, 忽见晴朗的天空陡然暗淡下来, 乌云密布, 雷声隆隆, 还隐隐约约传来喊杀声。

 正当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时, 那些神兵神将赶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领队的神将手握宝剑, 厉声喝道:

 “好个妖男贼女, 竟敢盗窃王母娘娘的宝花神种私奔人间。

 快快交出宝花神种, 前来受绑, 还能免除一死。

 ” 仙男见此情况, 知道交出宝花神种, 能免一死, 但得打入天牢, 受尽折磨, 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有心给凡间做点有益的事, 怎能半途而废。

 所以, 他面对死亡, 毫无惧色, 将宝花神种撒向凡间, 从此, 人间才有了莲花。

 因为莲盘是撒在井冈山这块地方, 所以, 井冈山就象一朵盛开的绿色莲花, 那重重叠叠的山峦就是莲花的花瓣, 茨坪就是花心, 茨坪的树木, 就是那花蕊, 而分布在全山各地的潭水, 就是那莲叶上的水珠。

 仙男撒完宝花神种, 又将五粒大小不同的水珠宝撒下凡间。

 这五颗水珠宝就变成了五个大小不同的水井。

 井水清澈碧绿, 夏凉冬暖, 香甜可口, 不管天下如何大旱, 井水一直汩汩地往外冒, 浇灌着山下千百倾良田。

 老百姓为了纪念这对仙男仙女, 就把这五口井取名为大井、 小井、 中井、 上井和下井。

 后来, 王母娘娘知道这五井, 指令东海龙王收去大小五井的水脉, 大小五井也就干涸了 , 长起了 野草树木。

 慢慢地, 从广东逃难的百姓来到此地居住下来。

 他们不知这大小五井的来历, 而将这里叫为大村、 小村、 中村、 上村和下村。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 仙男有个知心朋友路过此地, 见这里改为大小五村, 就把仙男仙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百姓听后,又把大小五村改为大小五井村。

 这村名, 一直沿用到今天。

 井冈山五个人

  1 毛泽东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 母亲文素勤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韶山一个平凡而典型的农民家庭。

 父亲毛贻昌; 母亲文素勤(根据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毛泽民代毛泽东填写的《履历表》 , 其真名是文素勤, 而非此前所称的“文其美” 、 “文七妹” ) , 他们继承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德, 这些优秀品德, 对早年毛泽东性格与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 是旧中国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农民, 又是一个意志坚强、 精明能干的严父。

 他的身上不仅集中了劳动人民的克勤克俭、 刻苦耐劳等优秀品格, 而且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 勇敢、 智慧和排除万难、 一往无前的精神。

 这些精神品质, 无疑对少年毛泽东产生了 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 以往对毛贻昌的描述中, 存有不客观、 不全面的情况, 一些人过多地强调了其“自私” 、 “刻薄” 、 “专断” 的一面, 而忽略了毛贻昌身上许多闪光的品质, 比如勤劳、 智慧等等。

 毛家祖上是贫农, 只是到 1915 至 1918 年间, 才逐步走向富裕。

 这个变化与毛贻昌的勤俭持家、 精明能干是分不开的。

 为了使家业后继有人, 1910 年秋, 毛贻昌决定送毛泽东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 当时毛泽东爱国求学心切, 敦请各位亲戚和老师从中

 周旋力劝, 毛贻昌最终同意毛泽东去湘乡 东山小学堂学习, 毛泽东由此迈开了 人生转折的第一步。

 这表明毛贻昌并非一味专断之人。

 又如, 1917 年之后的几年中, 毛家发生了 一连串的事情:几次被败兵勒索, 又遭强盗抢劫, 妻子多年的病痛日益加剧。

 面对这些, 毛贻昌咬紧牙关, 努力克服困难, 继续支撑家业, 而且更加关心公益活动。

 1919 年上半年, 韶山嘴前的韶河上修筑石拱桥, 毛贻昌积极参加修桥义务劳动, 并慷慨解囊捐献。

 据“韶麓桥碑” 记载, 当年捐献的 7 个集体和 8 位个人, 共捐银洋 108 元, 一般人家捐一两元, 而毛贻昌捐了 4 元, 居个人捐款的第三位。

 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典型的贤妻良母。

 她勤劳俭朴, 心地善良, 性情温厚, 经常接济乡 亲。

 由于毛泽东写过《祭母文》 , 以往关于这方面的介绍也相对比较充分, 此不赘述。

 对少年毛泽东来说, 父亲给他以棱角和阳刚之气, 母亲给他以谦和温厚之情, 为他日后成就伟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3 年春节, 杨成武将军在参观毛泽东故居时, 面对毛泽东父母遗像, 深有感慨地说:伟大的父母养育了 伟大的毛泽东。

 总之, 父母共同塑造了少年毛泽东的思想品格。

 因此, 只讲他接受了母亲的影响, 而忽略父亲的影响, 显然是不全面的。

 对于父母, 毛泽东十分敬重。

 关于他敬重母亲的史迹, 已广为人知, 毛泽东曾在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 损人利己的, 利己而不损人的, 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关于毛泽东与父亲的关系, 过去在一些人的描述中似乎只有对立、 对抗和斗争, 少见融合和统一。

 事实并非如此。

 毛泽东虽对父亲性格中的自私自利、 武断专行的一面进行过斗争, 但同时在生活中也充满父子深情。

 在父亲由于母亲逝世而极度悲伤的日子里, 毛泽东请堂伯父毛福生作陪, 将父亲接到长沙, 在自己身边住了 一段时间。

 在父亲 50 虚岁生日之际, 他特意准备了 一桌丰盛的酒席, 并请来几位挚友, 为父亲祝寿。

 这天, 他还同弟弟毛泽覃陪父亲、 伯父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 这也是他们父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

 父亲逝世时, 毛泽东正带领湖南驱张代表团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 未能回家奔丧。

 毛泽民最了解兄长对父亲的深情, 特请毛泽东的私塾老师毛麓钟代毛泽东作泣父灵联: “决不料一百有一旬, 哭慈母又哭严君, 血泪虽枯恩莫报; 最难堪七朝连七夕, 念长男更念季子, 儿曹未集去何匆。

 ” 半年后, 毛泽东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中挤出时间回到韶山, 祭拜父亲灵位, 向毛泽民了解父亲病情和丧事办理详情, 并为自己没能赶回尽到孝心而深感愧疚。

 对于伟大的毛泽东, 我们也许谈论的更多是他的过人的政治锋芒、 独到的战略眼光和高傲的雄心大志, 甚至是他颇有建树的文学艺术领域的造诣, 却很少谈及他的家庭。

 毛泽东一生娶过几位妻子? 有几个孩子?这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

 而本人近段时间刚好看了伟大的毛泽东的传记, 因此在传记作者的概述下, 知道了 很多毛泽东不为人知的事情。

 其中,毛泽东一生娶过几位妻子? 有几个孩子?我想这是大家比较八卦的一个问题吧? 因此, 我在此带着无比崇敬的态度,

 毛泽东先后共有四位正式的妻子, 分别是:

 罗一秀:

 1907 年由父母包办结婚, 1910 年春因痢疾而病逝。

 罗一秀(1889 年 10 月 20 日~1910 年春)

 , 又名大秀, 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

 1907 年与毛泽东结婚, 当年毛泽东才 14 岁。

 她在毛泽东家生活了 3 年, 无后。

 1910 年春因为痢疾而病逝, 年仅 20 岁。

 《韶山毛氏族谱》 中记载, 罗氏(即罗一秀)

 为毛泽东原配。

 由于是父母包办的婚姻, 据说毛泽东并不承认这桩婚事。

 但毛泽东在罗氏逝世后, 曾多次去罗家拜望, 体现了他还是对罗家有感情的。

 杨开慧:

 1920 年结婚, 1930 年底被何键枪杀。

 杨开慧(1901 年—1930 年 11 月 14 日)

 , 号霞, 字云锦, 。

 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之女, 1920 年冬与毛泽东结婚, 系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

 19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毛泽东政治活动多有帮助。

 在毛泽东率领中共红军第二次进攻长沙后, 杨开慧在 1930 年 10 月被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的部下逮捕。

 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1957 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词一首, 其中最著名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 毛热情怀念的“骄杨” 就是他的夫人和战友杨开慧。

 贺子珍:

 1928 年在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居, 1937 年前往苏联治病。

 贺子珍(1909 年 8 月-1984 年 4 月 19 日)

 , 原名“贺桂圆” , 江西永新人, 毛泽东的第三位妻子。

 毛泽东 1928 年与贺子珍在井冈山同居, 是时, 杨尚在人间。

 1928 年贺在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 同年与毛泽东...

推荐访问:井冈山 井冈山 精选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