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党光辉历程

时间:2022-07-22 13: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温党光辉历程,供大家参考。

重温党光辉历程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2011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风雨兼程,经历了九十年岁的洗礼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迎来了她的九十华诞,在党的九十周年之际,我怀揣着感恩和激动的心情,不停的查阅和观看有关于党走过的风雨兼程 1917 年, 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中国以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于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20 年 4 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 先后会见了李大钊、 陈独秀等人, 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之后, 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 于 1921 年 7 月下旬, 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

 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达到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 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 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 其间经受了 1927 年和 1934 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

 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 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 , 终于在 1949 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1922年 1 月到 1923 年 2 月, 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 月 7 日, 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9 月, 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 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 组织了中国式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 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1935 年 1 月, 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1937 年 7 月,

 抗日战争爆发, 针对当时实际情况, 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 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 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

 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人民军队的主力, 由抗战开始的 3 万多人, 发展到 120 多万人, 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 4 万多人, 发展到 121 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在武装斗争总题上,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仅仅经过 3 年多的英勇奋战, 就消灭了蒋介石的 800 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1949 年 10 月 1 日,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宣告中国翻开了历史的新的一页。

  后至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 经过十二大, 至今为止的 33 年的时间里, 我党领导全国人民, 在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坚持改革开放, 并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 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在探索中昂扬勃发。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机遇中暗含无数巨大挑战。

  中国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急剧的变迁, 中国需要新思维, 一个能够保证繁荣不弃中国而去的总体性思维。

 中国繁荣背后的种种不稳定因素, 正在悄然浮现。

 未来 20年, 已不可能简单地沿用“翻番” 之类的“民生”目标, “民生”的成果, 需要重申和落实宪法精神。

 但毕竟我们所列举的中国经济规模未来发展的不同结论, 不应影响我们对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

 从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人均 GDP 来看, 中国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中国经济仅仅是刚刚摆脱贫困, 其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是一个奇妙

 的混合体, 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大都市的繁华, 而没有看到包裹在薄薄的现代化外壳之内的种种不和谐, 那么就会产生误读。

 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要责任, 未来的 20 年内我们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

 大学生, 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确成才的目标, 确立为国家、 为民族奋斗的志向, 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 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首先, 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造福国家人民。

 然后, 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 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 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 向人民群众学习。

 要把个人的“小我” 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 之中, 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最后, 正如校训所言, 知明行笃, 立诚致广, 我们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 在奋斗中完善自我道德修养, 不仅要做一位有用之人, 更要做一个有德之人。

 以上是我查阅有关于党的一些课内课外知识, 然后还看了 一部有关于建国建党的电影通过观看电影《建国大业》 简要论述了中国近代史事件。

 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 是 19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初, 当时中国人民正处于对外反抗列强侵略, 对内反对腐败清政府英勇斗争时期; 第二, 是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的过程。

 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 严重危害, 以及它之后所造成的影响让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困境, 在这种环境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抵抗。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 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到 1949 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以上世纪 40 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 以宏大的历史视野, 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

 治的斗争中, 和衷共济、 团结奋斗, 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全景描写共和国领袖和众多政坛名人的群像。

 以一百五十分钟的胶片再现了众多历史重大事件, 使人真实地体会到那峥嵘岁月, 那熊熊战火, 那滚滚狼烟.

 从影片来看, 无论是从共产党主动要求谈判, 还是解放军官兵进上海, 为了不扰民, 都睡在街上。

 都反映了 《建国大业》“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主要基调。孟子云:“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 说的就是得天下必先得民心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像那秦末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 便是顺应了民意。

 而《孟子· 公孙丑下》 中也有“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的论述. 作为儒学大家, 孟子认为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试想,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谁人不望着、 盼着、 乞求着和平呢? 反观国名党一党独揽政权, 各个派系纷争内耗, 使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后。

 而派出特务暗杀民主人士, 更是大失民心, 成了“横眉冷对千夫指”。

 解放军得民心, 才有那小车退出来的战役。

 看着电影, 想着历史, 心就随着那冲锋号起伏, 不由得感慨万千: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古语有云: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渡江战役从片中可以看出来是不可阻止的, 国家统一是不可破坏的, 正如蒋介石预料毛泽东必定不会同意隔江而治一样, 祖国, 不可分割, 维护大陆和平是我们统一的目标!

 弹指一挥间, 半个世纪过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六十周年了, 建国的艰辛、 建国的喜悦、 建国的汗水等等一切都已清晰的印在脑海中, 他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

 我们回忆那段历史, 追忆那段历程, 我们要珍惜的是今天

 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六十年来蒸蒸日上, 东方的巨龙必将在世界的舞台上一展雄姿。

  在抗战结束之后, 各阶级、 各党派、 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

 于是, 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 毛泽东(唐国强 饰)

 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

 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建国大业》 则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全过程,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校场口事件、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定都北平、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 宋庆龄、张澜、 李济深、 沈钧儒、 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 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 去追忆那段历史, 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是他们让中国从此走出战火, 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的时候, 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

 "存人失地, 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 人地皆失, 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

 这正是当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

 当年的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思想并且结合中国实际来领导的中国走向成功。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 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李公朴、 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 奉献了一切, 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切的一切既是共产党的功劳, 也是马克思思想的功劳, 若没有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就难以见到现在的中国!

 而如今, 一转眼, 就到建国 90 周年了。

 虽然 90 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首短暂的歌, 但, 这首歌, 是中国人用自己的顽强与勇敢谱写的。

 90 后,依然是中国的 90 后, 我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 深爱着足下的每一寸土地, 深爱着身边的一切, 懂得, 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 我们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生,去为祖国奉献。

 我并不是班级里最优秀的学生, 但我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严格要求着自己。“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 我只在乎终点有多远”。

 我相信参加党课的很多同学并不一定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但他们一定和我一样, 有一颗上进的心。

 让我们将自己的坚持交给时间, 静静等候我们破茧而出时的成熟, 成功。

 只有心存相信, 才能一步步理解党员的职责, 从而肩负起这个名字背后的责任。

  09 音乐表演

  罗颖超

推荐访问:重温党光辉历程 重温 光辉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