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新闻5班冯铁成121012045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当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类型和全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8篇,供大家参考。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1
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新闻5班
冯铁成 121012045
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当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类型和全球化进程对大众传媒业的制约和推动,愈益受到人们的广泛而深切的关注。
首先,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前三种又称印刷传媒,后三种又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狭义上,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今天应包括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因此有被称为新闻传媒。
一、 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益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也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能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二、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又有时虽然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承
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例如,由中国国家汉办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汉语桥”比赛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不仅让我们国人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通过来此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的眼睛了解到他们各自国家的文化,了解到世界。也有助于选手们借助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以快乐学汉语的形式,充分挖掘个人潜力,成为汉语能人。
大众传媒不仅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在此过程还形成了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同化大众传播成功的转移了公众的群体意识,化解了之前一直纠缠的政治情绪。突显了人的生命、尊严、精神的关注,肯定了作为精神个体的价值。而且大众文化抹去了文化特权,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可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在丰富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然而大众传媒呈现的大众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人们抱怨报纸上信息太少,有限的版面上的新闻也是“炒作”,多家报纸经常出现内容的同质化。广播电视的娱乐性、广告性、和商务性节目占据了许多时间段,很多节目趋向媚俗。
四、 大众传播对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大众传播以其巨大的威力将分散的居民联合起来,使他们形成一个个集体。一方面,大众传播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增多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做突出的表现就是“地球村”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使得人们日益封闭,淡漠人际关系、降低思考能力,其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麻醉”,“电视人”就是“社会麻醉”现象的一种表现。
当然,从微观方面看,在看到大众传播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它的许多负面影响。马克思的辩证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首先,大众传播会导致社会现实失真。
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复杂,人们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事实都保持接触,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去了解。而新闻“把关人”会依据“把关”标准对新闻进行一定的舍取,甚至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加入自己的观点、感情等,建造一种“拟态环境”,从而使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把“拟态环境”当做“真实环境”本身。
大众传播所造成的外在的真实感,导致了现实的非真实化,扩大了受众与社会现实的距离。
大众传媒最终要成为公共时事论坛的角色,帮助公众分析政治和经济形势,协调公众意成为国家和社会导航。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2
2018厦大新传考研之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聚英厦大考研网携手厦大新传研究生学姐桔子姐为2018备战新传的学子们整理考研的知识点,供考研学子们学习参考。更多知识点请登录聚英厦大考研网,每日为大家分享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知识点讲解。
心态决定态度,20世纪,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争论随即鹊起。
大众传播媒介到底在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早期的西方产生了大致两种态度,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人类在评价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时一向如此,比如今天不断发展的转基因技术,有人力挺,有人担忧。在这两种的态度的交织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只有经历时间的洗礼,才能验证媒介的作用。
认知总是滞后于媒介的发展,在大众传媒的初期,乐观主义观点略占上风。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美国政治学家 J. 布莱士为代表,在1889年出版的《美利坚民主国》一书中,他讨论了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提出了围绕公共事件的舆论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基于情绪和期待的印象形成阶段、单纯地交换或获取信息的消极阶段、通过讨论和论争而使舆论得到组织化的积极传播阶段、形成最终的合意付诸行动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布莱士认为,报刊的三种功能:
(1)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
(2)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功能;
(3)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
这三个功能可以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唯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同样注意到报刊的社会政治功能的,还有法国学者塔尔德,他在著作《舆论与群集》中,提出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在报刊出现之前,社会群体的活动形态为“在本质上是保持着肉体接触的集群”,这种群体集中于同一物理空间之中,容易收到模仿、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具有情绪性和激动性。但公众是不同的,他们由“有教养、有知识、有理性”的个人组成,他们坐在家中,关注同样的内容,能够进行公正、冷静的思考。
塔尔德认为,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能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报刊是将分散的公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纽带。公众的规模随着报刊的普及不断扩大,而社会会将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另一位有影响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也曾对大众传播寄予厚望,在他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写到,“印刷意味着民主”。他虽然对大众传播的盈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在总体上“新的传播正在像曙光一样普照世界,促人觉醒,给人启发,并充满了希望。”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看来,大众传播媒介普及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给予的期待非同凡响,但历史并没有照着这些学者的期待发展。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事业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剧,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政的手段,反而成为帝国主义进行大规模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工具。二战后,大众传播媒介的煽情化、浅薄化、低谷化的倾向加剧,进一步招到了学者们对它的批评。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的社会学家莫顿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负面效果,“麻醉”效应。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提出了“拷贝支配”的观点。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两种观点,对当代传播学研究的影响根深蒂固,为学者们研究新的媒介形态,指引了方向。比如关于互联网媒介的研究诞生了“电子乌托邦”的思想。
大众传播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的,对任何一种媒介的社会影响都不能简单断定。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为人类带来自由与民主,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它必然会招致法西斯专制或者独裁。
归根结底,大众传播媒介是伴随着传播科技而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它的使用和管理者,脱离社会与历史对大众传播进行道德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文章内容由聚英厦大考研网小编整理汇总,更多咨询欢迎登录聚英厦大考研网查看。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3
2018厦大新传考研之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聚英厦大考研网携手厦大新传研究生学姐桔子姐为2018备战新传的学子们整理考研的知识点,供考研学子们学习参考。更多知识点请登录聚英厦大考研网,每日为大家分享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知识点讲解。
心态决定态度,20世纪,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争论随即鹊起。
大众传播媒介到底在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早期的西方产生了大致两种态度,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人类在评价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时一向如此,比如今天不断发展的转基因技术,有人力挺,有人担忧。在这两种的态度的交织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只有经历时间的洗礼,才能验证媒介的作用。
认知总是滞后于媒介的发展,在大众传媒的初期,乐观主义观点略占上风。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美国政治学家 J. 布莱士为代表,在1889年出版的《美利坚民主国》一书中,他讨论了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提出了围绕公共事件的舆论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基于情绪和期待的印象形成阶段、单纯地交换或获取信息的消极阶段、通过讨论和论争而使舆论得到组织化的积极传播阶段、形成最终的合意付诸行动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布莱士认为,报刊的三种功能:
(1)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
(2)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功能;
(3)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
这三个功能可以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唯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同样注意到报刊的社会政治功能的,还有法国学者塔尔德,他在著作《舆论与群集》中,提出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在报刊出现之前,社会群体的活动形态为“在本质上是保持着肉体接触的集群”,这种群体集中于同一物理空间之中,容易收到模仿、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具有情绪性和激动性。但公众是不同的,他们由“有教养、有知识、有理性”的个人组成,他们坐在家中,关注同样的内容,能够进行公正、冷静的思考。
塔尔德认为,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能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报刊是将分散的公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纽带。公众的规模随着报刊的普及不断扩大,而社会会将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另一位有影响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也曾对大众传播寄予厚望,在他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写到,“印刷意味着民主”。他虽然对大众传播的盈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在总体上“新的传播正在像曙光一样普照世界,促人觉醒,给人启发,并充满了希望。”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看来,大众传播媒介普及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给予的期待非同凡响,但历史并没有照着这些学者的期待发展。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事业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剧,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政的手段,反而成为帝国主义进行大规模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工具。二战后,大众传播媒介的煽情化、浅薄化、低谷化的倾向加剧,进一步招到了学者们对它的批评。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的社会学家莫顿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负面效果,“麻醉”效应。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提出了“拷贝支配”的观点。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两种观点,对当代传播学研究的影响根深蒂固,为学者们研究新的媒介形态,指引了方向。比如关于互联网媒介的研究诞生了“电子乌托邦”的思想。
大众传播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的,对任何一种媒介的社会影响都不能简单断定。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为人类带来自由与民主,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它必然会招致法西斯专制或者独裁。
归根结底,大众传播媒介是伴随着传播科技而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它的使用和管理者,脱离社会与历史对大众传播进行道德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文章内容由聚英厦大考研网小编整理汇总,更多咨询欢迎登录聚英厦大考研网查看。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4
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群体视角下的19世纪末德意志社会
(学号:20104093)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1 -
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群体视角下的19世纪末德意志社会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19世纪末,德国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直接影响了20上半叶德国的国家走向,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德国在20世纪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可以在19世纪末的非理性思潮中找到根源。由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处于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理性的德国人最终迷失于群体的盲目性并丧失理性。
【关键词】德国;非理性主义;群体
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篇章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 德意志民族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的领域不仅为德国也为全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犹如灿烂群星、光辉夺目;同时,它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歌德曾经说过“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自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也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使高贵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深入到我们同胞的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长期以来他们始终是处于野蛮和愚昧状态之中。”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泰勒这样评论德国“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 在这部历史中, 什么都有, 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德国人什么都经历过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 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别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 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 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 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德意志”这个概念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意味着敏锐、细腻、令人信任、尊崇上帝; 但另一方面, 这个概念又意味着残暴、毫无原则以及奴役他人。因此, 有时候德国人给人一种印象: 他们太厚爱这个世界了; 同时他们又给人一种印象: 他们简直不配为人。而这两种特点不但会在同时代出现, 而且也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或许歌德和泰勒的话语从某种角度提供给我们一个视角去发现一个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康德、黑格尔、尼采这些伟人的民族所以矛盾性格的原因。
一。十九世纪德国历史进程与社会状况
近代德国是世界的冲突中心。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处在剧烈变革的时代。由于第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因为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本的发展需要重要两个因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因此资本需要国家能为其提供强大的政治后盾和统一的市场。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较强大的普鲁士联邦开始了国家统一的进程。1864年,联合奥地利几百了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的德意志地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最终德国击败法国,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 德国统一完成。
政治上的统一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其统一战争同步的。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确立都伴随着战争。改革只能是修补,只有战争和暴力才能彻底铲除或确立新的制度,德国亦是如此。战争确立的普鲁士国王统治直接决定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由于的普鲁士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特别是军政统治的传统,决定了必然不会出现诸如英法之类的议会制民主政治。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近代非理性主义开始其萌芽。
谈到非理性主义,就必然要看到理性主义在德国的历史渊源。德国人崇尚思考,特别注重逻辑的严密性,所以毋庸置疑“理性”在德国是备受推崇的。如泰勒所言,德国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在它的极端性格里蕴藏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十三世纪之前的德国一直是较为繁荣和富庶的,但由于后期的十字军东征和“神圣罗马帝国”侵略扩张,极大地消耗了帝国的实力,导致国内割据势力严重。到13 世纪时, 帝国的实权集中在以勃兰登堡、萨克森等七大选帝侯手里。1356 年查理四世颁布的”黄金诏书“即从法律上承认了封建割据势力的存在。而后期的“三十年战争”更是给德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 德意志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 到处是焚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 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当和平到来的时候, 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 被踩得稀烂, 撕成了碎片, 流着鲜血, 但是受苦最深的是农民。由于封建制度的反动和加强,农奴制复活, 行会制度变本加厉, 使17 世纪德国的农村农奴制变成了普遍制度, 自由农民正如白色乌鸦那样少见在经济衰落、社会倒退的同时, 三十年战争更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崩离析, 造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在17、18 世纪的欧洲, 难得有一次没有德国人反对德国人的斗争, 而且双方都是为着外国人的利益而斗争, 民族利益在德意志诸侯看来是一钱不值的。德国经济从三十年战争中恢复元气, 差不多用去了200 年时间。这就大大推迟了资本主义在德国的产生和发展。和英、法相比, 德国资本主义近代化起步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此。正是因为长期的战争,一方面培养了好战,勇敢,严守纪律的民族性格,这是德国人尚武和极端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也促使德国社会精英思考启蒙运动下的理性主义并希望以此来促进德意志的发展。康德,德国古典唯心者学的奠基人,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德对理性主义的思考和总结是划时代的,他的哲学思想某种程度上对德国人的民族性格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长期的国内混战过后,已经形成了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大邦国,理性主义的出现与兴起契合了国家统一的需要,最终从政治上的需求转变为德国民族性格上深深的烙记。
伴随着德意志统一进程的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德国在统
一之后建立的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帝国契合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满足了资本主义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市场的需求,但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隐患:德意志历史传统形成的好战性格和理性主义在德国人身上的矛盾性。极端是可怕的,特别是当它认为自己的极端是正确的时候。德国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击败了宿敌法国,促使了民族自信心的极大爆棚,而与此同时,世界殖民主义浪潮的兴起和资本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渴望又让德意志民族开始思考德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当德国人认识到由于长期的分裂,世界在已被瓜分,自己无法攫取更大的利益时候,危机便出现了。
二.非理性思潮及群体主义兴起与影响
“这种历史条件使德国哲学在发展趋势上必然发生新的变更。德国资产阶级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那种消极悲观心态不复存在,起而代之的是积极主动的扩张。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是当时哲学的主要倾向,但此时的非理性主义不再具有叔本华那种的对生命和生存的消极悲观的气息,而更为倾向于强调生命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当时凸现的尼采哲学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倾向。”正是由于统一进程的不断推进,德国人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民族自信。德国社会空前膨胀着一种民族主义情绪,这是唯意志论的早期萌芽。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经说过:群体是盲目的。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帝国很好的契合了人们的需要,启蒙运动带来的人的解放一方面促使人加深对自我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由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加深,人们的主观独立性增强,人们摆脱了用盲目的宗教观点来解释自我的存在,重新审视生命个体的存在与发展,所以个体的自主性在民族主义的引导下空前的一致。与此同时,由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社会物质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和坏境污染,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理性地思考促使德国人苦苦探寻这些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而此时,在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社会信仰体系早已式微,人们遭遇着极大地精神危机:信仰缺失。
勒庞在《乌合之众》写到,他认为有两个互为表里的基本因素,是引发传统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的主要原因,即传统的宗教,政治及社会信仰的毁灭,和技术发明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巨变,而这一变化体现在西方各民族的政治变化时,则是群众作为一股力量的崛起。勒庞论述“群众的力量”并进一步指出: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石柱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19世纪末的德国正是如此。
尼采喊出了“上帝已死”并最终把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推向极致。群体是盲目的。群体意识中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倾向,使得德国人总是把民主理解为个人意志和自主权要服从于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意志和自主权,因此在德国,理性主义在这种国家和群体概念下显得苍白无力。正是这一暗流涌动的群体化倾向直接催生了非理性主义,导致了德国在下个世纪针对世界的两次战争。
我们可以从希特勒的一段话中看出这一端倪:“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
手的学说这幅,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高贵自由能做些什么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不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正意义。”德意志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德意志的历史伴随着长期的战乱和经久不衰的思考。正是因为在不断的战乱中促使德国人思考作为人的主体重要性,也因此催生了一代又一代伟大的人物,而同样,因为不断的战乱促使德国人始终把国家意志放在首位,群体中的个人意志暂时消失,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取代。个人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激励下,个人不自觉的自我渺小化。追本溯源,19世纪末德国的非理性主义兴起无不是因为在特殊的历史时代中,在那个转型时期,德国社会陷入了巨大的狂热中并最终丧失了理性。
[参考文献]
[1] [法]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J]。 中央编译出版社
[2] [德]希特勒。我的奋斗[J]。转引自维基百科
[3]Liu Fang Tong.《西方近现代过渡时期哲学:哲学上的革命变更与现代转型》。人民出版社
[4]姚丽丽。德意志民族精神[J]。法制与社会。2006(9)210-02
[5]盛薇。德国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及其原因浅析。中国校外教育。2010(8)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5
大众传播学试卷
名词解释
1、 意见领袖:
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
2、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 (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缺陷:
1、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
2、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3、 “主我”与“客我”:
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互动的介质时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4、 “电视人”:
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他们收看电视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
日本,中野收。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5、 文化帝国主义
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 6.“最后七分钟”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7、“五W”模式
拉斯韦尔《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又叫做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8、 拟态环境
即信息环境,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在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9、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简答
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
1、 环境监视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2、 社会协调功能。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赖特的“四功能说”
1、 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2、 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所传达信息中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的反应。
3、 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施拉姆吧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归入政治功能的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这种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不见得十分确切。施拉姆分类的重要贡献的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手机、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得到大众传媒广泛报道的问题、人物等,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2、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人们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4、
比较五种主要传播类型的异同
一.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人内传播与其他动物的体内传播就没有本质区别。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应。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而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人际传播的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三.群体传播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四.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基本过程: 1.社会化过程 2.行为控制 3.决策控制 4.冲突管理
组织传播的功能:1内部协调2指挥管理3决策应变4形成共识
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它们的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五.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印刷技术以及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受众只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产业,其产品价值都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人们要获得信息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信息产品不同于满足人胜利需求的一般物质产品,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意义的消费,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单向性强并不是说大众传播没有任何互动机制,而是这种机制较弱。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被动性2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这个特点是有以上五个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大众传播是从事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由于它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特殊性赋予它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简述并举例说明新媒介特点与性质
新媒介是相对于铅字出版和报纸、地上波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
1、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
2、
3、
4、 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反馈迟延,而且通过其他通信系统行进。新媒介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具有双向渠道。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是互联网络,网上的电子信件、电子论坛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计算机行业把装有CD-ROM、声卡、传真卡等能够同时进行声、像、文字处理和传输的电脑称为“多媒体电脑”。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这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数字化指的是在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数字化以后,不仅信息的保真性更强,传输质量更高,而且能够大幅节约电波频率资源。例如美国的直播电视台、日本的完美电视台等,都在播出二百多个频道的广播电视节目。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传统的传播活动大多囿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之内,而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则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1996年底,因特网已经联通了世界上一百七十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个网络,用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检索和传输。
论述题
1、试评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加拿大传播学家 ,于五、六十年代出版一系列著作《媒介通论: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是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被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其理论独特,给人启发。
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另外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深度。缺陷:对冷热媒介分类牵强;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分析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不足。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道路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广播电视则是眼耳手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都会影响以整个心灵与社会
媒介即讯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传播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例如,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达,书籍的内容是言语,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特别注重内容,反而忽略了形式。他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变革
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是能够“高清晰度”延伸人体某感官的媒介,高清晰度就是指媒介所提供的讯息充分、完善,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如照片、广播、电影。冷媒介刚好相反,如漫画、电话、电视。但此类划分十分牵强
地球村
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地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社会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2、试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
①知觉模式:大众传媒对某个议题报道与否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②显著性模式:媒介强调少数议题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③优先顺序模式:传媒按一定优先次序给与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
3、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
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 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①意义: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
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试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传播效果研究第一时期:“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产生巨大社会冲击;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②核心观点: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③评价: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错误,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二、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传播流”、“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
①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b.卡兹、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
c. 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
d.以上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也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②“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③“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兰,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最早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三、传播效果研究第三时期:宏观效果论
①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缺陷:a.只探讨态度和行动效果,忽略传播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果;c.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提供借口等。
②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特点: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③与早期“子弹论”的不同:“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试评述传播学五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
(一) 拉斯韦尔:
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及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卢因:
最早提出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发现家庭主妇的把关人作用。《群体生活的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三) 霍夫兰:
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 拉扎斯菲尔德:
提出两级传播传播的概念,即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对研究方法提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法和量化分析法方法将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
(五) 施拉姆:
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综合实践题(每题20分) 以“辽宁大学在校学生日常媒介接触情况调查”为题设计一份调查方案,并制作出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抽空参与本次调查。本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答案无对错之分,您不必有任何顾虑。问卷中调查问题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单项选择和填空。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你的性别:
1、女
2、男
2、平时主要从何种媒介上获取信息:(可多选)
1、 报纸杂志
2、 广播
3、 电视
4、 网络
5、 手机
6、 朋友告知
3、你所在的院系及专业:
4、如果看报,都看哪些:
1、 华商晨报
2、 沈阳晚报
3、 南方周末
4、 参考消息
5、 人民日报
6、 其它( )(
5、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可多选):
1、获取新闻
2、学习新知识
3、休闲娱乐
4、消磨时间
5、获取招聘信息
6、学习需要
6、你看报主要是为了阅读
1、各类新闻
2、情感故事
3、文学、评论
4、各种周刊
7、选择某一媒介的标准(主要原因):
1、信息量大
)( )
2、时效性强
3、娱乐性强
4、可信度高
5、使用方便
6、界面友好
8、媒体的各种报道、信息对你的现实生活是否有所帮助:
1、帮助很大
2、偶尔有帮助
3、没什么帮助
4、会起反作用
9、你每天用于读报的时间 1、3小时以上 2、2-3小时 3、1-2小时
4、半小时-1小时
5、半小时以下
10、媒体的报道能否满足你的需要
1、能
2、基本能
3、不能
11、互联网阅读与报纸阅读,你更喜欢哪一个?
1、互联网
2、报纸
12、你最喜欢的报纸( ),最欣赏它的版面是( )
13、你希望在报纸上获得怎样的信息:( )
以“辽宁大学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为题设计一份调查方案,并制作出调查问卷。
阅读教学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教师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课外阅读处在很被动的境地中。
一、调查动因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尽管当前社会传媒的形式多样且发展均十分迅猛,但有人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图书文献。可见阅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源于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方法。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
大学生具备了一定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
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在校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三、调查时间: 2010年9月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自编选项,如:你是否喜欢课外阅读、你课外阅读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你每周课外阅读大约多少时间、你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课外阅读、你课外阅读后有什么收获等。
(二)调查方法:问卷、谈话法
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地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
五、调查总结
六、针对调查提出相应的建议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6
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新闻5班
冯铁成 121012045
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当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类型和全球化进程对大众传媒业的制约和推动,愈益受到人们的广泛而深切的关注。
首先,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前三种又称印刷传媒,后三种又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狭义上,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今天应包括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因此有被称为新闻传媒。
一、 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益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也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能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二、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又有时虽然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承
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例如,由中国国家汉办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汉语桥”比赛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不仅让我们国人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通过来此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的眼睛了解到他们各自国家的文化,了解到世界。也有助于选手们借助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以快乐学汉语的形式,充分挖掘个人潜力,成为汉语能人。
大众传媒不仅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在此过程还形成了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同化大众传播成功的转移了公众的群体意识,化解了之前一直纠缠的政治情绪。突显了人的生命、尊严、精神的关注,肯定了作为精神个体的价值。而且大众文化抹去了文化特权,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可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在丰富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然而大众传媒呈现的大众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人们抱怨报纸上信息太少,有限的版面上的新闻也是“炒作”,多家报纸经常出现内容的同质化。广播电视的娱乐性、广告性、和商务性节目占据了许多时间段,很多节目趋向媚俗。
四、 大众传播对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大众传播以其巨大的威力将分散的居民联合起来,使他们形成一个个集体。一方面,大众传播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增多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做突出的表现就是“地球村”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使得人们日益封闭,淡漠人际关系、降低思考能力,其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麻醉”,“电视人”就是“社会麻醉”现象的一种表现。
当然,从微观方面看,在看到大众传播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它的许多负面影响。马克思的辩证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首先,大众传播会导致社会现实失真。
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复杂,人们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事实都保持接触,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去了解。而新闻“把关人”会依据“把关”标准对新闻进行一定的舍取,甚至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加入自己的观点、感情等,建造一种“拟态环境”,从而使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把“拟态环境”当做“真实环境”本身。
大众传播所造成的外在的真实感,导致了现实的非真实化,扩大了受众与社会现实的距离。
大众传媒最终要成为公共时事论坛的角色,帮助公众分析政治和经济形势,协调公众意成为国家和社会导航。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7
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群体视角下的19世纪末德意志社会
(学号:20104093)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1 -
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群体视角下的19世纪末德意志社会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19世纪末,德国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直接影响了20上半叶德国的国家走向,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德国在20世纪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可以在19世纪末的非理性思潮中找到根源。由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处于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理性的德国人最终迷失于群体的盲目性并丧失理性。
【关键词】德国;非理性主义;群体
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篇章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 德意志民族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的领域不仅为德国也为全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犹如灿烂群星、光辉夺目;同时,它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歌德曾经说过“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自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也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使高贵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深入到我们同胞的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长期以来他们始终是处于野蛮和愚昧状态之中。”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泰勒这样评论德国“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 在这部历史中, 什么都有, 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德国人什么都经历过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 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别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 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 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 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德意志”这个概念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意味着敏锐、细腻、令人信任、尊崇上帝; 但另一方面, 这个概念又意味着残暴、毫无原则以及奴役他人。因此, 有时候德国人给人一种印象: 他们太厚爱这个世界了; 同时他们又给人一种印象: 他们简直不配为人。而这两种特点不但会在同时代出现, 而且也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或许歌德和泰勒的话语从某种角度提供给我们一个视角去发现一个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康德、黑格尔、尼采这些伟人的民族所以矛盾性格的原因。
一。十九世纪德国历史进程与社会状况
近代德国是世界的冲突中心。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处在剧烈变革的时代。由于第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因为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本的发展需要重要两个因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因此资本需要国家能为其提供强大的政治后盾和统一的市场。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较强大的普鲁士联邦开始了国家统一的进程。1864年,联合奥地利几百了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的德意志地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最终德国击败法国,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 德国统一完成。
政治上的统一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其统一战争同步的。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确立都伴随着战争。改革只能是修补,只有战争和暴力才能彻底铲除或确立新的制度,德国亦是如此。战争确立的普鲁士国王统治直接决定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由于的普鲁士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特别是军政统治的传统,决定了必然不会出现诸如英法之类的议会制民主政治。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近代非理性主义开始其萌芽。
谈到非理性主义,就必然要看到理性主义在德国的历史渊源。德国人崇尚思考,特别注重逻辑的严密性,所以毋庸置疑“理性”在德国是备受推崇的。如泰勒所言,德国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在它的极端性格里蕴藏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十三世纪之前的德国一直是较为繁荣和富庶的,但由于后期的十字军东征和“神圣罗马帝国”侵略扩张,极大地消耗了帝国的实力,导致国内割据势力严重。到13 世纪时, 帝国的实权集中在以勃兰登堡、萨克森等七大选帝侯手里。1356 年查理四世颁布的”黄金诏书“即从法律上承认了封建割据势力的存在。而后期的“三十年战争”更是给德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 德意志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 到处是焚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 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当和平到来的时候, 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 被踩得稀烂, 撕成了碎片, 流着鲜血, 但是受苦最深的是农民。由于封建制度的反动和加强,农奴制复活, 行会制度变本加厉, 使17 世纪德国的农村农奴制变成了普遍制度, 自由农民正如白色乌鸦那样少见在经济衰落、社会倒退的同时, 三十年战争更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崩离析, 造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在17、18 世纪的欧洲, 难得有一次没有德国人反对德国人的斗争, 而且双方都是为着外国人的利益而斗争, 民族利益在德意志诸侯看来是一钱不值的。德国经济从三十年战争中恢复元气, 差不多用去了200 年时间。这就大大推迟了资本主义在德国的产生和发展。和英、法相比, 德国资本主义近代化起步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此。正是因为长期的战争,一方面培养了好战,勇敢,严守纪律的民族性格,这是德国人尚武和极端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也促使德国社会精英思考启蒙运动下的理性主义并希望以此来促进德意志的发展。康德,德国古典唯心者学的奠基人,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德对理性主义的思考和总结是划时代的,他的哲学思想某种程度上对德国人的民族性格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长期的国内混战过后,已经形成了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大邦国,理性主义的出现与兴起契合了国家统一的需要,最终从政治上的需求转变为德国民族性格上深深的烙记。
伴随着德意志统一进程的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德国在统
一之后建立的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帝国契合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满足了资本主义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市场的需求,但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隐患:德意志历史传统形成的好战性格和理性主义在德国人身上的矛盾性。极端是可怕的,特别是当它认为自己的极端是正确的时候。德国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击败了宿敌法国,促使了民族自信心的极大爆棚,而与此同时,世界殖民主义浪潮的兴起和资本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渴望又让德意志民族开始思考德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当德国人认识到由于长期的分裂,世界在已被瓜分,自己无法攫取更大的利益时候,危机便出现了。
二.非理性思潮及群体主义兴起与影响
“这种历史条件使德国哲学在发展趋势上必然发生新的变更。德国资产阶级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那种消极悲观心态不复存在,起而代之的是积极主动的扩张。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是当时哲学的主要倾向,但此时的非理性主义不再具有叔本华那种的对生命和生存的消极悲观的气息,而更为倾向于强调生命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当时凸现的尼采哲学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倾向。”正是由于统一进程的不断推进,德国人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民族自信。德国社会空前膨胀着一种民族主义情绪,这是唯意志论的早期萌芽。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经说过:群体是盲目的。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帝国很好的契合了人们的需要,启蒙运动带来的人的解放一方面促使人加深对自我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由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加深,人们的主观独立性增强,人们摆脱了用盲目的宗教观点来解释自我的存在,重新审视生命个体的存在与发展,所以个体的自主性在民族主义的引导下空前的一致。与此同时,由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社会物质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和坏境污染,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理性地思考促使德国人苦苦探寻这些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而此时,在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社会信仰体系早已式微,人们遭遇着极大地精神危机:信仰缺失。
勒庞在《乌合之众》写到,他认为有两个互为表里的基本因素,是引发传统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的主要原因,即传统的宗教,政治及社会信仰的毁灭,和技术发明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巨变,而这一变化体现在西方各民族的政治变化时,则是群众作为一股力量的崛起。勒庞论述“群众的力量”并进一步指出: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石柱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19世纪末的德国正是如此。
尼采喊出了“上帝已死”并最终把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推向极致。群体是盲目的。群体意识中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倾向,使得德国人总是把民主理解为个人意志和自主权要服从于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意志和自主权,因此在德国,理性主义在这种国家和群体概念下显得苍白无力。正是这一暗流涌动的群体化倾向直接催生了非理性主义,导致了德国在下个世纪针对世界的两次战争。
我们可以从希特勒的一段话中看出这一端倪:“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
手的学说这幅,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高贵自由能做些什么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不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正意义。”德意志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德意志的历史伴随着长期的战乱和经久不衰的思考。正是因为在不断的战乱中促使德国人思考作为人的主体重要性,也因此催生了一代又一代伟大的人物,而同样,因为不断的战乱促使德国人始终把国家意志放在首位,群体中的个人意志暂时消失,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取代。个人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激励下,个人不自觉的自我渺小化。追本溯源,19世纪末德国的非理性主义兴起无不是因为在特殊的历史时代中,在那个转型时期,德国社会陷入了巨大的狂热中并最终丧失了理性。
[参考文献]
[1] [法]勒庞。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J]。 中央编译出版社
[2] [德]希特勒。我的奋斗[J]。转引自维基百科
[3]Liu Fang Tong.《西方近现代过渡时期哲学:哲学上的革命变更与现代转型》。人民出版社
[4]姚丽丽。德意志民族精神[J]。法制与社会。2006(9)210-02
[5]盛薇。德国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及其原因浅析。中国校外教育。2010(8)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五篇材料]篇8
大众传播学试卷
名词解释
1、 意见领袖:
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
2、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 (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缺陷:
1、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
2、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3、 “主我”与“客我”:
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互动的介质时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4、 “电视人”:
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他们收看电视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
日本,中野收。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5、 文化帝国主义
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 6.“最后七分钟”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7、“五W”模式
拉斯韦尔《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又叫做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8、 拟态环境
即信息环境,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在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9、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简答
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
1、 环境监视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2、 社会协调功能。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赖特的“四功能说”
1、 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2、 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所传达信息中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的反应。
3、 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施拉姆吧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归入政治功能的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这种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不见得十分确切。施拉姆分类的重要贡献的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手机、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得到大众传媒广泛报道的问题、人物等,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2、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人们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4、
比较五种主要传播类型的异同
一.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人内传播与其他动物的体内传播就没有本质区别。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应。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而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人际传播的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三.群体传播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四.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基本过程: 1.社会化过程 2.行为控制 3.决策控制 4.冲突管理
组织传播的功能:1内部协调2指挥管理3决策应变4形成共识
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它们的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五.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印刷技术以及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受众只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产业,其产品价值都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人们要获得信息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信息产品不同于满足人胜利需求的一般物质产品,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意义的消费,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单向性强并不是说大众传播没有任何互动机制,而是这种机制较弱。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被动性2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这个特点是有以上五个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大众传播是从事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由于它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特殊性赋予它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简述并举例说明新媒介特点与性质
新媒介是相对于铅字出版和报纸、地上波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
1、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
2、
3、
4、 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反馈迟延,而且通过其他通信系统行进。新媒介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具有双向渠道。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是互联网络,网上的电子信件、电子论坛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计算机行业把装有CD-ROM、声卡、传真卡等能够同时进行声、像、文字处理和传输的电脑称为“多媒体电脑”。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这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数字化指的是在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数字化以后,不仅信息的保真性更强,传输质量更高,而且能够大幅节约电波频率资源。例如美国的直播电视台、日本的完美电视台等,都在播出二百多个频道的广播电视节目。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传统的传播活动大多囿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之内,而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则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1996年底,因特网已经联通了世界上一百七十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个网络,用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检索和传输。
论述题
1、试评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加拿大传播学家 ,于五、六十年代出版一系列著作《媒介通论: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是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被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其理论独特,给人启发。
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另外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深度。缺陷:对冷热媒介分类牵强;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分析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不足。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道路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广播电视则是眼耳手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都会影响以整个心灵与社会
媒介即讯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传播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例如,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达,书籍的内容是言语,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特别注重内容,反而忽略了形式。他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变革
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是能够“高清晰度”延伸人体某感官的媒介,高清晰度就是指媒介所提供的讯息充分、完善,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如照片、广播、电影。冷媒介刚好相反,如漫画、电话、电视。但此类划分十分牵强
地球村
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地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社会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2、试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
①知觉模式:大众传媒对某个议题报道与否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②显著性模式:媒介强调少数议题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③优先顺序模式:传媒按一定优先次序给与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
3、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
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 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①意义: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
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试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传播效果研究第一时期:“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产生巨大社会冲击;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②核心观点: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③评价: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错误,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二、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传播流”、“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
①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b.卡兹、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
c. 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
d.以上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也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②“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③“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兰,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最早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三、传播效果研究第三时期:宏观效果论
①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缺陷:a.只探讨态度和行动效果,忽略传播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果;c.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提供借口等。
②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特点: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③与早期“子弹论”的不同:“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试评述传播学五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
(一) 拉斯韦尔:
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及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卢因:
最早提出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发现家庭主妇的把关人作用。《群体生活的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三) 霍夫兰:
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 拉扎斯菲尔德:
提出两级传播传播的概念,即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对研究方法提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法和量化分析法方法将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
(五) 施拉姆:
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综合实践题(每题20分) 以“辽宁大学在校学生日常媒介接触情况调查”为题设计一份调查方案,并制作出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抽空参与本次调查。本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答案无对错之分,您不必有任何顾虑。问卷中调查问题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单项选择和填空。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你的性别:
1、女
2、男
2、平时主要从何种媒介上获取信息:(可多选)
1、 报纸杂志
2、 广播
3、 电视
4、 网络
5、 手机
6、 朋友告知
3、你所在的院系及专业:
4、如果看报,都看哪些:
1、 华商晨报
2、 沈阳晚报
3、 南方周末
4、 参考消息
5、 人民日报
6、 其它( )(
5、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可多选):
1、获取新闻
2、学习新知识
3、休闲娱乐
4、消磨时间
5、获取招聘信息
6、学习需要
6、你看报主要是为了阅读
1、各类新闻
2、情感故事
3、文学、评论
4、各种周刊
7、选择某一媒介的标准(主要原因):
1、信息量大
)( )
2、时效性强
3、娱乐性强
4、可信度高
5、使用方便
6、界面友好
8、媒体的各种报道、信息对你的现实生活是否有所帮助:
1、帮助很大
2、偶尔有帮助
3、没什么帮助
4、会起反作用
9、你每天用于读报的时间 1、3小时以上 2、2-3小时 3、1-2小时
4、半小时-1小时
5、半小时以下
10、媒体的报道能否满足你的需要
1、能
2、基本能
3、不能
11、互联网阅读与报纸阅读,你更喜欢哪一个?
1、互联网
2、报纸
12、你最喜欢的报纸( ),最欣赏它的版面是( )
13、你希望在报纸上获得怎样的信息:( )
以“辽宁大学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为题设计一份调查方案,并制作出调查问卷。
阅读教学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教师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课外阅读处在很被动的境地中。
一、调查动因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尽管当前社会传媒的形式多样且发展均十分迅猛,但有人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图书文献。可见阅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源于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方法。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
大学生具备了一定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
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在校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三、调查时间: 2010年9月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自编选项,如:你是否喜欢课外阅读、你课外阅读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你每周课外阅读大约多少时间、你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课外阅读、你课外阅读后有什么收获等。
(二)调查方法:问卷、谈话法
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地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
五、调查总结
六、针对调查提出相应的建议